鑱旈兘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52|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学对联“三十六”忌

[复制链接]
在线时间
13004 小时
主题
6995

4万

帖子

68

精华

44万

积分

联都金牌会员

联都网站荣誉站长

Rank: 6Rank: 6

UID
9
经验
62566 点
威望
12 点
在线时间
13004 小时
注册时间
2003-5-20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3-10-30 02:1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学对联“三十六”忌   开 场 白   本文是笔者十余年来从研究对联知识、主办义务函授和创作实践的心得小结,以初学对联的联友为对象而命笔的。不过有些行家在未进行系统的自我总结之前,读一读将有一得。   着重声明的是,本文秉着“对联学基本原理”出发。因为学艺的原则是先严而后在娴熟的基础上变通,不宜先离开“规范”这个前提。   (一)动  机   1、忌无决心、无恒心。对联是文学,不是“笔墨游戏”,而是“做学问”,社会功能极广极大。三日打鱼两天晒网不行,须持之以恒。“持之以恒”并非要放弃或削弱本职工作(指在岗和寻觅生活者),意指经常妙巧地抓紧安排“读、想、练”。想学不想学,不想学又想学的动机难以成功。   2、忌贪快。决心很大,追求“快”,恨不得“一举成名天下知”,世间哪有那么“便宜事”。从小学到大学,要十多年;从懂得做对联到出佳作,绝非朝夕工夫,短得要两三载,此亦“恒”也。别被吓住,朝夕能出精品,这就在于个人基础。   3、忌贪长厌短。对联一般宜短而精,一味认为“长联易得出名”,非高手反而弄巧成拙。因为长联易犯“重字”,内部结构对应关系等复杂较难匹配。   4、忌贪奇贪异。实用对联作法尚未过关,便去搞巧、奇、怪之类的对联,则会失去重心。   5、忌贪多。懂得对联基础知识后,就年产对联几百甚至千余副,欲以“高产”称著,或者赶时间,急于出集子,操之过急。正确的方向是“少而精,精后多”。   6、忌骄。发表几副或一些作品,或得过一两次小奖(一指地区不广,二指含金量不足),便不想钻读报刊上的好作品(包括理论等),守株待兔无益。“功夫到家”这个话实难结论,在甲次征联获甲等奖,乙次不一定获奖,总有间破的。   (二)句  式   7、忌句子长短不一。古传有这种例子,如“红颜配老翁,妙;知己成佳偶,堪欢。”这不是“对联”。有的联书收入它,贻误初学知多少?!   8、忌节奏不相称(注意“假对”例外)。如某书中:“掌握/科学/创/大业;黄土/育出/金和玉”,除了缺乏对联味,上句是二二一二式,下句是二二三式,属对不成。   9、忌把律诗对偶句式与非律诗对偶混谈。律诗对偶句式是固定的,有二二三(或二二一二)和二二二一两种节奏(音步)。非律诗句式,每个节奏的字数不能固定,以词、词组语意而定。总之,音步必在同一“点”上,如周恩来一联:   与/有肝胆人/共事;   于/无字句处/读书。   (三)音  韵   10、忌音步平仄不协。对联基本原理——音韵(或叫声律)方面,是要讲平仄对仗的:   本句之中,第一音步用平,第二音步必仄,第三音步又要回复用平……叫平仄相间(或交替)。   对句之间,第一音步必仄,第二音步必平,第三音步必须用仄声……叫平仄相对(或相反)。   此说既适应律诗对偶句式,也适应非律诗对偶句式。例如我的“祖国颂”百佳联:   日出(●)东方(○)九万里(●)就无(○)哪个(●)重谈(○)冷;   斗悬(○)北国(●)两半球(○)难得(●)有人(○)不道(●)明。   不过律诗对偶型,句子的平仄要求严谨些,仄起句子(指上联)要避拗句,平收句子(指下联)要避孤平。犯了“拗、孤”要补救,因而要正确理解古传的“一三五不论”。如果你听某些人“不要提拗句、孤平”的说法,那就对于律诗对偶格律型和非律诗对偶格律型混淆不清,你上当了。例如:“金盾杯”全国征联赛有个出句:   金盾耀金辉,题词五载千军奋;   五、七句子都是律诗句式,平仄严谨。获奖的对句中有:   警威凭警德,造福一方百姓安。(一等奖)   从句脚“德对辉”来看,是古声,因“德”在今声中为“平”,那么七言句的“一”古乃仄声,便犯了孤平。如以今声论,不是孤平,但“德、辉”乃平对平,亦失律。终于留下遗憾,不能忽视。   11、忌同声(同调)落脚。上下联尾不能平对平、仄对仄。应“仄起平收”。古有个别例子,不能视为合理的平仄格式。   12、忌三平尾。这是专指律诗对偶型而言的,三连平影响音韵铿锵;三仄尾在遣词无法解决时可不避,因为仄调有上去入,(今声有上去两种),它们本身有高低升降之别,不可能同为去声(或上声)。   13、忌长联句脚平仄乱阵。通常是保持“马蹄格”形式,也可同字连脚(这是押韵式的一种),如“看我非我,我看我,我真非我;装谁像谁,谁装谁,谁就像谁”以及某些排偶自对等有规律的形式。不宜把句脚搞得时而平对平、时而平对仄、时而仄对仄。米汤煮芋子,糊糊呷呷乏味。   14、忌邻音字安排不当。并非禁止使用,安排不当念起来拗口,有些像绕口令,则欠韵味。   15、忌不突出读音重点。对联虽与诗词不同体裁,但同属音韵文学这一范畴。虚词宜少用,音节上恰到好处时,选择音节响亮的词(开口呼的词),配合平仄安排,一念朗朗上口,更臻协调风趣和色彩。   所以,只保持“上仄下平收尾”的宽对,而不讲究以上音韵常识的作品,除少数意境出奇者外<
潇洒吟怀看楚天,湘江水逝忆华年。
妃竹无语还摇曳,子规声里雨如烟。
在线时间
0 小时
主题
2

7

帖子

0

精华

445

积分

联都初级会员

Rank: 1

UID
968
经验
63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3-11-21
2
发表于 2003-11-21 06:2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墨缘真人 于 2016-6-17 14:49 编辑

受教 SO娱乐城:真_人.足球.彩票齐全| 开户送10元.首存送58元.手机可投~注任何游戏顶级信用~提现即时到账SO.CC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0 小时
主题
120

2054

帖子

5

精华

2430

积分

联都贵宾

联都贡士

Rank: 4Rank: 4

UID
502
经验
2430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3-8-18
3
发表于 2003-11-27 20:0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墨缘真人 于 2016-6-17 14:49 编辑

很好的,说得很谦虚。很老道 SO娱乐城:真_人.足球.彩票齐全| 开户送10元.首存送58元.手机可投へ注任何游戏顶级信用へ提现即时到账SO.CC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联都网 ( 闽ICP备2023009884号 )

GMT+8, 2025-4-12 08:43 , Processed in 0.083139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