鑱旈兘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5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三国演义》杂说之十六——究根刨底说襄阳[卢虹]

[复制链接]
在线时间
13004 小时
主题
6995

4万

帖子

68

精华

44万

积分

联都金牌会员

联都网站荣誉站长

Rank: 6Rank: 6

UID
9
经验
62566 点
威望
12 点
在线时间
13004 小时
注册时间
2003-5-20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3-9-17 10:5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襄阳,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乃三国时期的军事重镇之一。 翻开《三国演义》,我们可以看到,三国中许许多多的战争场面都是围绕着襄阳这个战争要冲之地而展开—— 前有刘皇叔的携民渡江、败走襄阳,被蔡瑁张允刁难窘迫于城下,于是便有了魏延的城头骂贼、挥刀大战名将文聘、最终抛家舍业避祸于长沙;便有了数十万百姓落难于当阳、英风四射的子龙怀抱幼主的拼死冲杀,张翼德长坂桥头的高声大喝、横矛立马,遂使黑白二将的美名传遍了天下。 后有关云长的赤兔扬飚、挥师北伐, 汉寿亭侯长髯已白而青龙刀不老,于是才有了阵前的走马扬威、力劈曹军骁将夏侯存的威风;才有了与西凉猛将庞令明两军对垒时的万丈豪气、生死搏杀;才有了虎帐运帷幄、水淹七路军、谈笑擒于禁、声名传天下的关云长生前那最后一抹儿灿烂的晚霞…… 可以说,在《三国演义》中,围绕襄阳这座古之名城,给我们留下多少怀古的幽思,给读者留下了多少咏叹的佳话! 然而,几读《三国演义》有关襄阳的篇章,却给我留下了一个至今难解的疑问,那就是—— 赤壁大战后,襄阳到底归于了哪一方?是归于了刘备?还是属于了曹操?为此,笔者几读全书,发现有关的记叙共有三处,而这三处明显存在着矛盾、含糊、相悖之处。 为了说明这一点,在此,笔者首先提出二种假设,以说明其自相矛盾、逻辑相悖之处,与众友一榷—— 假设一:赤壁大战后,襄阳归于了刘备。 论据一(见书证如下): “……周瑜、程普收住众军,径到南郡城下,见旌旗布满,敌楼上一将叫曰:‘都督少罪!吾奉军师将令,已取城了。吾乃常山赵子龙也。’周瑜大怒,便命攻城。城上乱箭射下。瑜命且回军商议,使甘宁引数千军马,径取荆州;凌统引数千军马,径取襄阳;然后却再取南郡未迟。正分拨间,忽然探马急来报说:‘诸葛亮自得了南郡,遂用兵符,星夜诈调荆州守城军马来救,却教张飞袭了荆州。’又一探马飞来报说:‘夏侯敦在襄阳,被诸葛亮差人赍兵符,诈称曹仁求救,诱敦引兵出,却教云长袭取了襄阳。二处城池,全不费力,皆属刘玄德矣。’周瑜曰:‘诸葛亮怎得兵符?’程普曰:“他拿住陈矫,兵符自然尽属之矣。”周瑜大叫一声,金疮迸裂……”(见:第五十一回,曹仁大战东吴兵,孔明一气周公瑾) 结论一:赤壁大战后,孙刘两家争夺汉上九郡之地,诸葛亮用计夜取三城,令关羽夺取了军事重镇——襄阳。参照上面书文,可以认定,赤壁大战后,襄阳归于了刘备。对于此点,我想大家应该均无疑问吧? 假设二:赤壁大战后,襄阳归于了曹操。 论据二(见书证如下): “……忽听得背后喊声大震,鼓角齐鸣。曹仁急命前军速回,背后关平、廖化杀来,曹兵大乱。曹仁知是中计,先掣一军飞奔襄阳;离城数里,前面绣旗招扬,云长勒马横刀拦住去路。曹仁胆战心惊不敢交锋,望襄阳斜路而走。云长不赶。须臾,夏侯存军至,见了云长,大怒,便与云长交锋,只一合,被云长砍死。翟元便走,被关平赶上,一刀斩之。乘势追杀,曹兵大半死于襄江之中。曹仁退守樊城。云长得了襄阳,赏军抚民。随军司马王甫曰:“将军一鼓而下襄阳,曹兵虽然丧胆,然以愚意论之:今东吴吕蒙屯兵陆口,常有吞并荆州之意;倘率兵径取荆州,如之奈何……”(见第七十三回:玄德进位汉中王,云长攻拔襄阳郡) 结论二:刘备取得东、西两川之地后,声威大震,位进汉中王。曹操使满宠为使,相约东吴共图荆州。孔明得知后,命关羽先发制人,出兵北伐。关羽第一战即取得了襄阳,并将曹仁围困于樊城。即然是“首战取襄阳”,那么,结论是显而易见的:赤壁大战后,襄阳归于了曹操。 对比结论一和结论二,我不禁要问—— 按照结论一襄阳当属刘备无疑。可是,如果是属于刘备,那么,为什么关云长北伐的第一战却是首夺襄阳?那么我就要问了:本属于刘备的襄阳是什么时侯丢的?怎么丢的?答案无非有三: 一是主动放弃的;二是曹操夺走的;三是刘备还给曹操的。 主动放弃的似乎不可能。 众所周知,襄阳乃是荆州的北大门,其战略地位十分重要。按照孔明《隆中对》的大势构想和刘备赤壁之战后急须站稳脚跟扩张地盘的具体现实,这样一座不同于一般小城的军事重镇,无论是出于北出宛洛、逐鹿中原的战略大计,还是抗击曹兵、确保荆州安危的三分原则,派遣重兵防守还唯恐不足,又怎么会主动放弃? 被曹操夺走也无凭无据。 假定襄阳是被曹操夺走,那么,是什么时候被夺走的?又是被怎么夺走的?对此,《三国演义》中并无文字提及。不可想象,做为重要的军事要地,襄阳的易手竟会如此的悄无声息?这怎么可能?书中对于作为主要的敌对双方魏与蜀之间的争战可谓不惜笔墨、处处提及,怎么可能唯独忘记襄阳的得与失? 刘备还给曹操决无可能。 众所周知,刘备和曹操是不共戴天的冤家对头,正因为是刘玄德的苦无立足之处,才至使桃园兄弟长败于曹军。赤壁大战后,扩张地盘成了刘备的首要之急,取武陵、袭桂阳、夺零陵、战长沙,久无定所的刘备终于得以喘上一口气。试想,对于盟友的东吴,刘备尚且赖地而不还,<
潇洒吟怀看楚天,湘江水逝忆华年。
妃竹无语还摇曳,子规声里雨如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联都网 ( 闽ICP备2023009884号 )

GMT+8, 2024-6-25 15:11 , Processed in 0.080424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