鑱旈兘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5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网上对联初级攻略》

[复制链接]
在线时间
13004 小时
主题
6995

4万

帖子

68

精华

44万

积分

联都金牌会员

联都网站荣誉站长

Rank: 6Rank: 6

UID
9
经验
62566 点
威望
12 点
在线时间
13004 小时
注册时间
2003-5-20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3-7-5 00:2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这个手册主要面向我辈初、中级水平的对联爱好者。力求简明实用,不搞繁琐哲学,不求面面俱到,以求快速入门、并纠正弊病。遍访各论坛所集理论类文章以及参考有关书籍、网页,编写此文,部分是我上网以来的心得。 ◆格律 我们不是古人,也都不是专家,闲暇时以此陶冶情性,娱乐休闲,所以其实没必要一定要在格律方面多麽专业。过分追求格式和音律,就失去了创作的本意。我们只需要尽量能按着一些基本要求来,即可。其实到了宋朝,格律诗就因为过分追求格式音律,渐渐没落。相反词牌流行起来。 我们一般对对时按今音即可。汉语拼音里的第一声、第二声字为平声字,第三、第四声字就是仄声字了。 以出句论,五言有以下四种句型: 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 七言是这样四种句型: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 七言以上的不赘。尤其是游戏对,只要出的巧妙,不是三平尾就可用来一娱。 这个方面欲深造者,自有《联律图谱》、《平水韵部》等专著。 ◆对仗 对仗是楹联的基本特征。对仗的要点是词类要相同,义类要相对。不及物动词可以跟形容词相对。义类,指“以类相从”,如“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庄生”对“望帝”,属专有人名相对;“晓”对“春”,属时令相对;“梦”对“心”,属名词中人事对形体(称为邻对);“迷” 对“托”,属动词对动词,“蝴蝶”对“杜鹃”,属动物对动物。 “以类相从”,大致有这样一些类别:1、天文与时令;2、天文与地理;3、地理与宫室;4、宫室与器物; 5、器物与衣饰;6、器物与文具;7、衣饰与饮食;8、文具与文学; 9、植物与动物;10、形体与人事;11、人伦与代名;12、疑问代词及 “自”、“相”等字与副词;13、方位与数目;14、数目与颜色; 15、人名与地名;16、同义与反义;17、同义与连绵;18、反义与连绵; 19、副词与连介词;20、连介词与助词。 关于这个问题,《笠翁对韵》是个很好的传统基础教材。 正对 对偶的两项在意思上是相近或相似。如 反对 对偶的两项在意思上一正说,一反说。如“满招损---谦受益” 串对 也叫流水对,出句与对句在语法上一脉相承,互相不能脱离,更不能颠倒,犹如顺流而下。如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造句、炼字、炼意 我们放宽了格律的高要求,其他方面就要取法乎上了。下面分述造句、炼字、炼意三个问题。 造句的基本要求是连贯、周密、简练、生动。针对初级对联爱好者,周密和简练问题需要着重强调一下。周密,指修饰要恰当、考虑要周到等等,其实,它的要求和我们上小学、初中时的造句、改病句的要求是一样的。我师兄说过一句很实用的话:出句不要直接以文言文来思维,先脑子里白话文的句意演绎无可挑剔了,再转换成文言文。简练,网上常见有些长联,不需要那么多字数来表达而拉长,就是不简练。 诗句、联句中最重要的一个字就是谓语的中心词(称为“谓词”)。把这个中心词炼好了,这是所谓一字千金,诗句就变为生动的、形象的了。谓语中心词,一般是用动词充当的。因此,炼字往往也就是炼动词。王维《观猎》第三四两句:“草杆鹰眼疾,雪尽马蹄轻。”“枯”、“疾”、“尽”、““疾”与“轻”即是是炼字。炼字,常常也就是炼句。 炼字也必须以炼意为前提才具有美的价值。成功的炼字都是和炼意 紧密结合在一起的,炼字,就是使“意”——作者主观的情思和作品所表现的生活具体化、生动化、纵深化与美学化。有了好的意境,然后还必须保证这种意境能够在字句上充分表达出来。这就需要炼字炼意(还有炼格等等),也就是“推敲”。贾岛的苦吟,实际上是在炼意、炼句、炼字等方面都用了一番苦工夫。一副对联一共没多少字,炼意是很重要的。诗意的提炼和酝酿与读书、旅游关系密切。相关书籍可谓浩如烟海,就读书方面,我推荐宋名家词,古诗词佳句汇编类书,“文史知识”杂志。宋词容易看懂、意境好、词汇多,初学对句,掌握词汇量是本钱,道理和英文的单词一样。《唐诗三百首》之类不实用,古诗词佳句汇编,比如《古诗玉屑》、《宋词佳句选》等,可以拿来急学先用。“文史知识”杂志是拓展知识面的好东东。炼意的数种风格要求,大家可参读《廿四诗品》等专著。 ◆禁忌 不能合掌。所谓合掌,指的是上下联讲同一个意思。避免同义词相对基本上可不犯此忌。出现个别非中心词语的合掌,或者合掌部分在联中比重很小,无伤大雅。 上下联要围绕一个中心,内容要有关联。格调也要一致。 同声落脚。最后一个字的韵母不能相同。 上联最后一个字(联脚)应当是仄声;下联则要求平声收尾。 最末三个字,应尽可能避免都是平声或都是仄声。 尽可能避免只有一个平声字,或只有一个仄声字。 同一个字在上下联同一个位置不能相对。 同一个字不能出现在上下联不同的位置,也就是我们说的“重字”。 嵌人名等等,需嵌著名的、或在那一个领域一流的事物。 ◆模板 像网页设计和练书<
潇洒吟怀看楚天,湘江水逝忆华年。
妃竹无语还摇曳,子规声里雨如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联都网 ( 闽ICP备2023009884号 )

GMT+8, 2024-6-28 23:45 , Processed in 0.080829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