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慈天元九诗”附论
前言
复道书院“院长”慈天元对传统文化特别是道家颇有研究。近在枭诗《时事六感》后驳我一诗。我以诗回过去,他又答过来,共往返激战了九个回合。以诗过招,一般人士对其中妙处或不易领会,特简析大意并引论相关问题,以飧读者。
一
慈天元:驳枭
明心见性出宗门,老鸟无需乱语陈。
道祖伏羲开易统,儒家至吾不独尊。
答慈天元
从来大易两家尊,老子偏虚勉在门。
唯我儒家全道体,生生大德满乾坤。
尊儒尊马性相乖,尊马谁非大独裁?
尊到儒家方正道,尊仁重义理应该。
东海附论:
大易为儒道两家同尊,唯老子偏于虚静阴柔,虽在易门,但已出偏,唯吾儒以乾领坤,独得道体之全,兹不详论。唯谈到儒家独尊问题,很多人与慈天元一样深有误会,值得重点阐明一下。
在个人角度,凡儒者当然是最尊重儒家的,谓之独尊也可。但独尊儒家并非唯儒独正,其余皆错皆邪。例如我归本于儒,但对佛道墨诸家也相当尊重,对基督教的批判严厉尖锐而客观如理,视为外道的同时也视之为一大正教(外道与邪道大有区别。对中华文化言,一切心外拜神的学说信仰皆为外道,但不一定是邪教。)
在政治上,尊重儒家就必须尊仁重义,在官德上严以自律,在制度必力求先进文明、反对独裁专制。所以尊儒与尊法家尊马列,形同实异。尊儒,是内尊道德,外尊自由。独尊道德与自由,何错之有?仁道为天地万物之本原,居独尊地位才是正常的。
另外,汉武帝独尊儒术,固然出于专制利用性质并由于历史局根而不够“现代文明”,但就历史而论,其“独尊”并非建立在剿灭其它学派的基础上,可以说具有相当的宽容度,兹不及详。
二
慈天元:答老枭
大易分流道两途,刚柔对待总相殊。
良知岂在标签上,见性千经一字无。
二示慈天元
坤阴固美逊乾阳,开物开天势莫当。
两性刚柔同一体,良知非相假名良。
东海附论:
大易分流道两途,不错,但道家以坤柔为体,偏于阴柔,滞于虚静,与儒家以乾为本、以乾阳领坤阴相比,有所不足。
良知刚柔同体,良知作为天道本体、生命本性,当然不在标签上。称为良知,也是姑妄名之而已。道绝言诠,但也不离言诠;道可不道,但包括孔子及禅宗诸祖在内的古圣先贤还是“道”个不休。“见性千经一字无”,但还是有“千经”嘛。
三
慈天元:再答老枭
心地乾坤绝二相,大雄峰顶谁狷狂?
第一身处无你我,众生皆是大法王!
三示慈天元
生佛平等有分别,体相不二有主次。
天人非二岂便一?怜君知同不知异。
东海附论:
本体与现象及作用非一非异的关系,我已在本体、良知诸论特别是《体用学发微》、《万物一体论》二文中谈得很透彻,可惜多数读者仍不明白。刘杰作《就“万物一体”的思想与东海一枭先生商榷》,只知现象不知本原,只知万象殊异,不知本体为一。知二不知一;慈天元此诗的错误正好相反:知一不知二,抹煞包括人类在内的宇宙万物的千差万别。
乾坤二相岂能“绝”?从本体及潜质而言,生佛平等;但不要因此抹煞众生与佛的区别。不然,纵然凡人脸皮厚,敢以大法王自居,说饿鬼畜生“皆是大法王”,他们只怕会脸红呢。
不过,就诗而言,这首慈诗甚佳,大气磅礴且有典有象,老枭答诗干巴巴地说理,有意无象,可差远啦,不敢称诗,算是偈吧。
四
慈天元:续
诸谛圆融一鼻孔,争排坐次岂仁风?
笑君马脚印孤禅,只斥异端不尚同。
四示慈天元
理有高低道不同,取消差等岂圆融?
吾儒自有高风在,敢斥异端敢尚中。
东海附论:
理有高低,爱有差等,诸谛圆融不是不承认高低、差等的存在。儒式尚同也不是对异端的苟同。对于不符合中庸之道的各种异端学说,只有审问精析,才能求同尚同。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