鑱旈兘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083|回复: 6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小渔村13期三年级升级考试题

[复制链接]
在线时间
300 小时
主题
53

226

帖子

0

精华

5618

积分

联都铜牌会员

Rank: 4Rank: 4

UID
38642
经验
1267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300 小时
注册时间
2012-2-20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7-5 21:1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多多不多 于 2013-7-5 21:25 编辑

一,简答题 共50分(每小题5分)
1、写出五律仄起首句不入韵式的基本格式
2、什么叫布局?
3、啥叫诗眼?
4、如何立意?
5、什么是赋 比 兴?
6、什么叫通感?
7、什么叫收放?
8、律诗中的气势二字作何解释?
9、什么是律诗的脉络?
10、什么是和诗?有几种方式?
二、写一首《五律•荷》 共40分
三、作业完成率  共110分(共十一讲作业,每讲全完成为十分,只写诗没评阅的为完成一半 5分)
本次考试满分为200分,150分及格。请欠作业的学友们抓紧时间补作业!!!
主讲-幽月寒星(964586583) 20:04:29
第一大题明天零点前交卷

主讲-幽月寒星(964586583) 20:04:55
第二大题和每次作业一样

在线时间
26 小时
主题
0

7

帖子

0

精华

462

积分

联都初级会员

Rank: 1

UID
46029
经验
75 点
威望
0 点
在线时间
26 小时
注册时间
2013-7-5
2
发表于 2013-7-5 21:1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起弦风雅 于 2013-7-5 21:44 编辑

B03起弦风雅


一, 简答题 共50分(每小题5分)
1、写出五律仄起首句不入韵式
答:(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2、什么叫布局?
答:布局是把选取的一定的素材,根据显示主题,表现内容的需要,进行恰当的剪裁和合理的安排,使诗文中的各部分有机地联系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统一体。一首诗不外乎起承转合,“起”,诗的开头;“承”,接着开头的意思加以发展,“转”,是转折,开拓新意,“合”,是结束全篇。   
要求:起要扣题;承要连贯、自然;转要新颖、巧妙,多为结句作准备;结要含蓄、深邃或铿锵有力,醒明本旨,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3、啥叫诗眼?诗眼是诗歌中最能开拓意旨和表现力最强的关键词句
4、如何立意?
答:立意就是你看到一个标题后,你想要表达的意思、你要表达的情绪、你的思想、你的心意。立意要注意一下几点
    1)贵有新意
    2)切忌意杂
    3)所表之意忌讳相碍与反复
5、什么是赋 比 兴?
答:赋:平铺直叙,铺陈、排比。相当于现在的排比修辞方法。比:比喻。相当于现在的比喻修辞方法。兴:托物起兴,先言他物,然后借以联想,引出诗人所要表达的事物、思想、感情。相当于现在的象征修辞方法。兴就是以情寓于象中,此象乃是意象也,故兴有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
6、什么叫通感?
答:通感修辞格又叫“移觉”,就是在描述客观事物时,用形象的语言使感觉转移,将人的听觉、视觉、嗅觉、味觉、触觉等不同感觉互相沟通、交错,彼此挪移转换,将本来表示甲感觉的词语移用来表示乙感觉,使意象更为活泼、新奇的一种修辞格。
7、什么叫收放?
答:收放,指风景的变化,和思维的变化。
所谓放:就是可以扩大,属于外张,外张充沛而有气势的,也就是把思维放出去或者把目光放出去,眼前由近到远处。
所谓收:是集中深化主题,属于内敛,内敛传神而有精神。把远到近为收,所以收放的对立统一,收放没有固定的地方,哪句收,哪句放没有规定,我体会收放分两类:一类是思维的收放;一类是景物的收放。重要的是要把这两类结合起来融为一体。
“收放”就是解决被缩、被锁的情况的办法,或者说是写律诗的章法。
“收放”分大小两个含义。具体的定义是:收放:在律诗实际写作中,不停留或缩、甚至锁在一个地方,所观、所得之景,从笔尖上滑出的时候,是处于运动状态,而不是固定状态。
8、律诗中的气势二字作何解释?
答:气势,指诗文的 气韵或格调
9、什么是律诗的脉络?
答:律诗的脉,是由气连接起来的一个物 相互之间的贯通与顺畅,脉,要求在律诗创作中,不要有什么物,对其他的物形成阻碍或障碍。脉的阻碍、阻塞,是不顺畅,而脉呢,要求的,就是从头至尾的顺畅。。套用一句中医常用语“通,则不痛;痛,则不通”。
总的讲,气→脉→络,是相互非常和谐的统一,同时,必须是集体行动,而不是擅自单独行动。其中任何一个地方出现了问题,就会导致全局出现不畅,从而影响到律诗作品的整体质量。气,即使是属于同一类的,并不是随便就可以用,必须考虑到“脉”是否能够畅通,如果有阻塞,这样的气,即使是同一类的,也需要避免使用。当脉畅通之后,要考虑到“络”是不是生硬的,切记不要写成机器人那样动作僵硬的句子来,使律诗读起来显得少了灵气或灵性。

10、什么是和诗?有几种方式?
答:和诗:指作诗与别人互相唱和。也指这种唱和的诗。和 读 hè ,指唱和,和答。
和诗大致有以下几种方式:
1和诗,只作诗酬和,不用和诗原韵;
2依韵,亦称同韵,和诗与被和诗同属一韵,但不必用其原字;
3用韵,也叫从韵。即用原诗韵的字而不必顺其次序;
4步韵,即用其原韵原字,且先后次序都须相同。

二、写一首《五律•荷》 共40分
         《五律•荷》
月色清塘映  轻风碧浪鳞
春心稍露角  仙子欲迎君  
丹笔开幻境  翠纱罩娇身
瑶池无限好  何苦坠凡尘


三、作业完成率  共110分(共十一讲作业,每讲全完成为十分,只写诗没评阅的为完成一半 5分)
答:报告老师,由于讲义不全,无法完成此任务,万分抱歉。。。但是,我特别希望能有机会学习绝句!!!!看在我态度端正的份上。。。让我pass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112 小时
主题
0

111

帖子

0

精华

3202

积分

联都高级会员

Rank: 3

UID
43306
经验
771 点
威望
0 点
在线时间
112 小时
注册时间
2012-12-30
3
发表于 2013-7-5 21:1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鱼是水中魂 于 2013-7-6 07:18 编辑

E01-鱼是水中魂答卷


一,简答题 共50分(每小题5分)
1、写出五律仄起首句不入韵式的基本格式: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2、什么叫布局?布局是把选取的一定的素材,根据显示主题,表现内容的需要,进行恰当的剪裁和合理的安排,使诗文中的各部分有机地联系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统一体。
一首诗 五律也好 七律也罢,不外乎起承转合,“起”,诗的开头;“承”,接着开头的意思加以发展,“转”,是转折,开拓新意,“合”,是结束全篇。
要求:起要扣题;承要连贯、自然;转要新颖、巧妙,多为结句作准备;结要含蓄、深邃或铿锵有力,醒明本旨,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这和我们之前学的七律基本都是一样的。



3、啥叫诗眼?
诗眼是诗歌中最能开拓意旨和表现力最强的关键字、词、句,点睛之笔。
五言句的每句诗眼多在第三字,也有在第二字、第五字或第二及第五字的,一般诗眼不用虚字,而用表示动词或形容词的实字。
诗眼用得好,诗句自然矫健。



4、如何立意?欲写诗文,必先立意。苏东坡说过一句话“善画者画意不画形,善诗者道意不道名”。《中山诗话》中也说到:“诗应以意为主,文词次之,或意深义高,虽文词平易,自是奇作”。
要写好一首诗,首要不是考虑它的语言,节奏、韵律等等,就要必须先确定其立意,立意的正确与否,决定诗歌的主题正确与否;立意的高下,深浅,决定着写诗深刻程度。


5、什么是赋 比 兴?一、赋 比 兴
前面我们已经讲过意境了,“美的意境就是作者在诗歌中表现出来的一种高水平深层次的悟性。好的诗词都会有一种意境美,即意境高超、深远,使人读后感受到它的诗味浓郁、情意盎然;使人沉浸于其中,深思回味,浮想联翩。   或者受到思想启示,沉缅于哲理性的思考。”但是,如何才能营造出诗词作品的美好意境呢?这就是我们在创作中应该掌握和运用的营造意境的三种表现手法――赋、比、兴。


所谓“赋” ,就是直接叙述、描写或抒情,用的是白描手法。
所谓“比”,就是比喻、比拟,一般是以具体的事物来比喻抽象的事物。是以彼物比此物的方法。
所谓“兴”,就是即物起兴,即一首诗词想要表达某种思想感情,却不是直奔主题,而是首先从别的事物写起,以引到作者所要写的对象去

6、什么叫通感?通感是一种修辞格,又叫“移觉”, 就是在描述客观事物时,用形象的语言使感觉转移,将人的听觉、视觉、嗅觉、味觉、触觉等不同感觉互相沟通、交错,彼此挪移转换,将本来表示甲感觉的词语移用来表示乙感觉,使意象更为活泼、新奇的一种修辞格。

7、什么叫收放?
收放,指风景的变化,和思维的变化。

所谓放:就是可以扩大,属于外张,外张充沛而有气势的,也就是把思维放出去或者把目光放出去,眼前由近到远处。

所谓收:是集中深化主题,属于内敛,内敛传神而有精神。把远到近为收,所以收放的对立统一,收放没有固定的地方,哪句收,哪句放没有规定,我体会收放分两类:一类是思维的收放;一类是景物的收放。重要的是要把这两类结合起来融为一体。


8、律诗中的气势二字作何解释?气势,指诗文的 气韵或格调。在这里气势并不是我们常讲的那种气势磅礴,气势汹汹的气势,这种气势与律诗中的气势是有很大区别的,其实,律诗中的气势一般是指我们写诗时的起句部分,它是由景物和情感结合而成的。


9、什么是律诗的脉络?律诗的脉,是由气连接起来的一个物 相互之间的贯通与顺畅,脉,要求在律诗创作中,不要有什么物,对其他的物形成阻碍或障碍。脉的阻碍、阻塞,是不顺畅,而脉呢,要求的,就是从头至尾的顺畅。套用一句中医常用语“通,则不痛;痛,则不通”。  
10、什么是和诗?有几种方式?
和诗:指作诗与别人互相唱和。也指这种唱和的诗。和 读 hè ,指唱和,和答。

和诗大致有以下几种方式:
1和诗,只作诗酬和,不用和诗原韵;
2依韵,亦称同韵,和诗与被和诗同属一韵,但不必用其原字;
3用韵,也叫从韵。即用原诗韵的字而不必顺其次序;
4步韵,即用其原韵原字,且先后次序都须相同。



二、写一首《五律•荷》 共40分

《五律----荷》文\鱼儿

湖面绿波荡,轻舟卧睡莲。
天生妩媚笑,丽质艳阳天。
秀色淤泥染,馨香处处传。
笑看君隐世,托意小池边。


湖面绿波微荡,睡莲轻卧于一叶小舟。生来妩媚笑靥如花,娇容如艳阳天般灿烂。虽然秀色常伴着淤泥,但是馨香却无处不在。我笑看君心隐世,心意却寄托在小池边。


三、作业完成率  共110分(共十一讲作业,每讲全完成为十分,只写诗没评阅的为完成一半 5分)
本次考试满分为200分,150分及格。请欠作业的学友们抓紧时间补作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550 小时
主题
8

699

帖子

1

精华

3152

积分

荣誉版主

Rank: 6Rank: 6

UID
44674
经验
3152 点
威望
0 点
在线时间
550 小时
注册时间
2013-3-16
4
发表于 2013-7-5 21:2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小小鹿 于 2013-7-8 09:40 编辑

13期 ☆小鹿
一,    简答题 50分(每小题5分)
1、 写出五律仄起首句不入韵式的基本格式
答:五律仄起首句不入韵式的基本格式如下
仄起偏格:
仄仄平平仄(句),平平仄仄平(韵)。
平平平仄仄(句),仄仄仄平平(韵)。
仄仄平平仄(句),平平仄仄平(韵)。
平平平仄仄(句),仄仄仄平平(韵)。
2、  什么叫布局?
答:古诗布局之真谛,起、承、转、合。
起:通常是描述所歌咏对象的一般状况。
承:进一步描述所歌咏对象的特征状态。
转:通常是诗人对所歌者的理性思考
合:也就是结论,是对所咏事物的理性所华
3、啥叫诗眼?
答:就是诗的精髓,这句话反映了诗的主题和诗人想要抒发的情感,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其中蕴含着一定的人生哲理。如春江水暖鸭先知就是苏轼那首诗的诗眼。
4、如何立意?
答:诗歌的立意,讲的是诗人对诗歌内容,即要表现的情思、事物、事件等题材的构思。写一首诗首要的不是考虑它的语言、节奏、韵律等等,而是必须先确定其立意。立意的正确与否,决定着诗歌主题思想的正确与否;立意的高下、深浅,决定着诗歌思想性的深刻程度。在诗歌创作中,这样的情况层出不穷:往往同一题材,甚至同一具体事物,由于诗作者艺术修养不同,以及所处的时代不同,生活不同,阅历不同,或者由于诗作者的阶级立场不同,一句话,由于诗作者的世界观不同,其结果,写出来的诗,就有不同的思想境界和艺术效果。
5、什么是赋 兴?
答:赋、比、兴就是
:平铺直叙,铺陈、排比。相当于现在的排比修辞方法。
比:比喻。相当于现在的比喻修辞方法。
兴:托物起兴,先言他物,然后借以联想,引出诗人所要表达的事物、思想、感情。相当于现在的象征修辞方法。兴就是以情寓于象中,此象乃是意象也,故兴有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
6、什么叫通感?
答:通感是一种修辞格,又叫“移觉”, 就是在描述客观事物时,用形象的语言使感觉转移,将人的听觉、视觉、嗅觉、味觉、触觉等不同感觉互相沟通、交错,彼此挪移转换,将本来表示甲感觉的词语移用来表示乙感觉,使意象更为活泼、新奇的一种修辞格。
7、 什么叫收放?
答:收放,指风景的变化,和思维的变化。
所谓放:就是可以扩大,属于外张,外张充沛而有气势的,也就是把思维放出去或者把目光放出去,眼前由近到远处。
所谓收:是集中深化主题,属于内敛,内敛传神而有精神。把远到近为收,所以收放的对立统一,收放没有固定的地方,哪句收,哪句放没有规定,我体会收放分两类:一类是思维的收放;一类是景物的收放。重要的是要把这两类结合起来融为一体。
8、律诗中的气势二字作何解释?
答:气势,指诗文的 气韵或格调。在这里气势并不是我们常讲的那种气势磅礴,气势汹汹的气势,这种气势与律诗中的气势是有很大区别的,其实,律诗中的气势一般是指我们写诗时的起句部分,它是由景物和情感结合而成的。
9、什么是律诗的脉络?
答:律诗的脉,是由气连接起来的一个物 相互之间的贯通与顺畅,脉,要求在律诗创作中,不要有什么物,对其他的物形成阻碍或障碍。脉的阻碍、阻塞,是不顺畅,而脉呢,要求的,就是从头至尾的顺畅。
10、什么是和诗?有几种方式?
答:和诗:指作诗与别人互相唱和。也指这种唱和的诗。和 读 hè ,指唱和,和答。
和诗大致有以下几种方式:
1和诗,只作诗酬和,不用和诗原韵;
2依韵,亦称同韵,和诗与被和诗同属一韵,但不必用其原字;
3用韵,也叫从韵。即用原诗韵的字而不必顺其次序;
4步韵,即用其原韵原字,且先后次序都须相同。
五律.赏荷
文/小鹿
五律.赏荷
文/小鹿
柳苑引红蜓,鸳鸯侧耳听。
莲舟摇碧叶,细雨颤珠灵。
秋水氤氲郁,花枝缥缈馨。
瑶池云隔断,余墨照清屏。
五律.碧荷                              
文/小鹿                             
情醉池塘赋,舟横并蒂旁。
蜓留花易赏,风送柳清凉。
谁把琴音奏,廊亭诗意扬。
欲将柔浸透,一笔墨含香。
心清水现月,意定天无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234 小时
主题
1

141

帖子

0

精华

1028

积分

荣誉版主

Rank: 6Rank: 6

UID
43895
经验
1028 点
威望
0 点
在线时间
234 小时
注册时间
2013-1-31
5
发表于 2013-7-5 21:2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雅趣 于 2013-7-5 21:59 编辑

小渔村13期D02- 雅趣  考卷提交:

一, 简答题 共50分(每小题5分)
1、写出五律仄起首句不入韵式的基本格式
答:五律仄起首句不入韵式的基本格式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韵)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韵)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韵)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韵)

2、什么叫布局?
答:布局是把选取的一定的素材,根据显示主题,表现内容的需要,进行恰当的剪裁和合理的安排,使诗文中的各部分有机地联系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统一体。
3、啥叫诗眼?
答:诗眼是诗歌中最能开拓意旨和表现力最强的关键字、词、句,点睛之笔。

4、如何立意?
答:简单地说,立意就是你看到一个标题后,你想要表达的意思、你要表达的情绪、你的思想、你的心意。

5、什么是赋 比 兴?
答:
     a赋:所谓“赋” ,就是直接叙述、描写或抒情,用的是白描手法。
     b所谓“比”,就是比喻、比拟,一般是以具体的事物来比喻抽象的事物。是以彼物比此物的的方法。
     c所谓“兴”,就是即物起兴,即一首诗词想要表达某种思想感情,却不是直奔主题,而是首先从别的事物写起,以引到作者所要写的对象上去。

6、什么叫通感?
答:通感是一种修辞格,又叫“移觉”, 就是在描述客观事物时,用形象的语言使感觉转移,将人的听觉、视觉、嗅觉、味觉、触觉等不同感觉互相沟通、交错,彼此挪移转换,将本来表示甲感觉的词语移用来表示乙感觉,使意象更为活泼、新奇的一种修辞格。
它其实也是比喻的一种。我们举个简单的例子:她的声音很甜,或者说她笑得很甜。“甜”是用来形容味道的,这里却用形容味觉的词来形容声音和视觉,就是通感。

7、什么叫收放?
答:收放,指风景的变化,和思维的变化。
所谓放:就是可以扩大,属于外张,外张充沛而有气势的,也就是把思维放出去或者把目光放出去,眼前由近到远处。
所谓收:是集中深化主题,属于内敛,内敛传神而有精神。
8、律诗中的气势二字作何解释?
答:气势,指诗文的 气韵或格调。
律诗中的气势一般是指我们写诗时的起句部分,它是由景物和情感结合而成的。
9、什么是律诗的脉络?
答:律诗的脉,是由气连接起来的一个物 相互之间的贯通与顺畅,脉,要求在律诗创作中,不要有什么物,对其他的物形成阻碍或障碍。脉的阻碍、阻塞,是不顺畅,而脉呢,要求的,就是从头至尾的顺畅。
10、什么是和诗?有几种方式?
答:和诗:指作诗与别人互相唱和。也指这种唱和的诗。和 指唱和,和答。和就是附和的意思。在传统诗歌学里,和诗是由两首以上的诗组成,第一首是原唱,接下去的是附和。

和诗大致有以下几种方式:
1和诗,只作诗酬和,不用和诗原韵;
2依韵,亦称同韵,和诗与被和诗同属一韵,但不必用其原字;
3用韵,也叫从韵。即用原诗韵的字而不必顺其次序;
4步韵,即用其原韵原字,且先后次序都须相同。


二、写一首《五律•荷》 共40分
       《五律•荷》
         文/雅趣
翠盖映晨阳,风倾粉瓣香。
文鸳依叶下,承露驻芯芳。
十里绫罗景,千波红女妆。
多姿流雅韵,笑在水中央。
三、作业完成率  共110分(共十一讲作业,每讲全完成为十分,只写诗没评阅的为完成一半 5分)
本次考试满分为200分,150分及格。请欠作业的学友们抓紧时间补作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65 小时
主题
2

37

帖子

0

精华

1218

积分

联都中级会员

Rank: 2Rank: 2

UID
45024
经验
262 点
威望
0 点
在线时间
65 小时
注册时间
2013-4-16
6
发表于 2013-7-5 21:2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奇缘 于 2013-7-8 10:08 编辑

小渔村13期A06-奇缘考试作业
一,简答题 共50分(每小题5分)
1、写出五律仄起首句不入韵式的基本格式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2、什么叫布局?
      布局是把选取的一定的素材,根据显示主题,表现内容的需要,进行恰当的剪裁和合理的安排,使诗文中的各部分有机地联系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统一体。一首诗不外乎起承转合,“起”,诗的开头;“承”,接着开头的意思加以发展,“转”,是转折,开拓新意,“合”,是结束全篇。   
要求:起要扣题;承要连贯、自然;转要新颖、巧妙,多为结句作准备;结要含蓄、深邃或铿锵有力,醒明本旨,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3、啥叫诗眼?
     诗眼是诗歌中最能开拓意旨和表现力最强的关键字、词、句,点睛之笔。就是诗的精髓,这句话反映了诗的主题和诗人想要抒发的情感,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其中蕴含着一定的人生哲理。如“春江水暖鸭先知”就是苏轼那首诗的诗眼
4、如何立意?
    立意就是你看到一个标题后,你想要表达的意思、你要表达的情绪、你的思想、你的心意。立意要注意一下几点
    1)贵有新意
    2)切忌意杂
    3)所表之意忌讳相碍与反复
5、什么是赋 比 兴?
      “赋” ,就是直接叙述、描写或抒情,用的是白描手法。特点就是敷陈、直言,即直接叙述事物,铺陈情节,抒发感情。平铺直叙,开门见山。
     “比”,就是比喻、比拟,一般是以具体的事物来比喻抽象的事物。是以彼物比此物的方法。比,就是对于本质上不同的两种事物,利用它们之间在某一方面的相似点来打比方,或者用浅显常见的事物来说明抽象的道理和情感,使人易于理解;或者借助描绘和渲染事物的特征,使某一事物生动、具体、形象地表现出来,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兴”,就是即物起兴,即一首诗词想要表达某种思想感情,却不是直奔主题,而是首先从别的事物写起,以引到作者所要写的对象上去。兴就是先言他物而引此,或者是以时、天地,借景物引起意中之所欲言。或者是托事于物而起发已心。
6、什么叫通感?
     通感是一种修辞格,又叫“移觉”, 就是在描述客观事物时,用形象的语言使感觉转移,将人的听觉、视觉、嗅觉、味觉、触觉等不同感觉互相沟通、交错,彼此挪移转换,将本来表示甲感觉的词语移用来表示乙感觉,使意象更为活泼、新奇的一种修辞格。它其实也是比喻的一种。
7、什么叫收放?
     远看与近观结合,仰视平视与俯视结合,空间的上下结合,高低结合。这种方法我们称为“收放”。收放,指风景的变化,和思维的变化。
所谓放:就是可以扩大,属于外张,外张充沛而有气势的,也就是把思维放出去或者把目光放出去,眼前由近到远处。
所谓收:是集中深化主题,属于内敛,内敛传神而有精神。把远到近为收,所以收放的对立统一,收放没有固定的地方,哪句收,哪句放没有规定,我体会收放分两类:一类是思维的收放;一类是景物的收放。重要的是要把这两类结合起来融为一体。
8、律诗中的气势二字作何解释?
     气势,指诗文的 气韵或格调。在这里气势并不是我们常讲的那种气势磅礴,气势汹汹的气势,这种气势与律诗中的气势是有很大区别的,其实,律诗中的气势一般是指我们写诗时的起句部分,它是由景物和情感结合而成的。
9、什么是律诗的脉络?
      律诗的脉,是由气连接起来的一个物 相互之间的贯通与顺畅,脉,要求在律诗创作中,不要有什么物,对其他的物形成阻碍或障碍。脉的阻碍、阻塞,是不顺畅,而脉呢,要求的,就是从头至尾的顺畅。
10、什么是和诗?有几种方式?
      和诗:指作诗与别人互相唱和。也指这种唱和的诗。和 读 hè ,指唱和,和答。和就是附和的意思。在传统诗歌学里,和诗是由两首以上的诗组成,第一首是原唱,接下去的是附和。
      和诗大致有以下几种方式:
     1和诗,只作诗酬和,不用和诗原韵;
     2依韵,亦称同韵,和诗与被和诗同属一韵,但不必用其原字;
     3用韵,也叫从韵。即用原诗韵的字而不必顺其次序;
     4步韵,即用其原韵原字,且先后次序都须相同。
二、写一首《五律•荷》 共40分
《五律  荷》
碧水漫含烟,平湖绽秀妍。
洁身修雅境,冰魄蕴清莲。
冷看红尘事,凌波独自翩
娉婷无媚骨,缘是水中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62 小时
主题
1

77

帖子

0

精华

1987

积分

联都中级会员

Rank: 2Rank: 2

UID
42843
经验
461 点
威望
0 点
在线时间
62 小时
注册时间
2012-12-18
7
发表于 2013-7-5 21:2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铁和铬 于 2013-7-7 10:10 编辑

B01听雨的作业:考试一题:
一,        简答题 共50分(每小题5分)
写出五律仄起首句不入韵式的基本格式:
平仄平平仄,平平平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                         ·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                         ·
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
什么叫布局?答:布局是把选取的一定的素材,根据显示主题,表现内容的需要,进行恰当的剪裁和合理的安排,使诗文中的各部分有机地联系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统一体。


3、啥叫诗眼?答:诗眼是诗歌中最能开拓意旨和表现力最强的关键字、词、句,点睛之笔。
4、如何立意?们可从以下几点来判断:准确、深刻、新颖、简约、有时代感、格调高。
5.什么是赋 比 兴?
答:赋:平铺直叙,铺陈、排比。相当于现在的排比修辞方法。
比:比喻。相当于现在的比喻修辞方法。
兴:托物起兴,先言他物,然后借以联想,引出诗人所要表达的事物、思想、感情。
相当于现在的象征修辞方法。
兴就是以情寓于象中,此象乃是意象也,故兴有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

什么叫通感?
答:通感修辞格又叫“移觉”,通感就是把不同感官的感觉沟通起来,借联想引起感觉转移,“以感觉写感觉”。
文学艺术创作和鉴赏中各种感觉器官间的互相沟通。指视觉、听觉、触觉、嗅觉等等各种官能可以沟通,不分界限,它系人们共有的一种生理、心理现象,与人的社会实践的培养也分不开。在通感中,颜色似乎会有温度,声音似乎会有形象,冷暖似乎会有重量。如说“光亮”,也说“响亮”,仿佛视觉和听觉相通,如“热闹”和“冷静”,感觉和听觉相通。用现代心理学或语言学的术语来说,这些都是“通感”。
什么叫收放?答:收放,指风景的变化,和思维的变化。所谓放:就是可以扩大,属于外张,外张充沛而有气势的,也就是把思维放出去或者把目光放出去,眼前由近到远处。所谓收:是集中深化主题,属于内敛,内敛传神而有精神。把远到近为收,所以收放的对立统一,收放没有固定的地方,哪句收,哪句放没有规定。
我体会收放分两类:一类是思维的收放;一类是景物的收放。重要的是要把这两类结合起来融为一体。
律诗中的气势二字作何解释?
答:大家对“气势”二字的意思,想来都应该是非常熟悉的。而它其中的一个解释是: 气势,指诗文的 气韵或格调。在这里气势并不是我们常讲的那种气势磅礴,气势汹汹的气势,这种气势与律诗中的气势是有很大区别的,其实,律诗中的气势一般是指我们写诗时的起句部分,它是由景物和情感结合而成的。
什么是律诗的脉络?
答:大家都知道脉络,是贯通人体全身,古人称脉络为“筋脉”、“命脉”, 它是作者思路的体现,它把文章的零散材料连成一个有机的体。就象人体的血脉、经络贯穿全身, 那么律诗的脉络是什么呢?
律诗的脉,是由气连接起来的一个物 相互之间的贯通与顺畅,脉,要求在律诗创作中,不要有什么物,对其他的物形成阻碍或障碍。脉的阻碍、阻塞,是不顺畅,而脉呢,要求的,就是从头至尾的顺畅。套用一句中医常用语“通,则不痛;痛,则不通”。 我们欣赏王勃等几个古人的作品,相信大家都有顺畅的感觉,没有阻塞的感觉, 由于作品的“通”,从而使读者阅读的时候,不会有拗口的感受。相反某些高手的作品,让人读起来,很有障碍,那里有不解(阻塞),读起来费劲。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正是由于“脉”不畅。
10、什么是和诗?有几种方式?答:和诗:指作诗与别人互相唱和。也指这种唱和的诗。和 读 hè ,指唱和,和答。和诗大致有以下几种方式:1和诗,只作诗酬和,不用和诗原韵;2依韵,亦称同韵,和诗与被和诗同属一韵,但不必用其原字;3用韵,也叫从韵。即用原诗韵的字而不必顺其次序;4步韵,即用其原韵原字,且先后次序都须相同。和就是附和的意思。在传统诗歌学里,和诗是由两首以上的诗组成,第一首是原唱,接下去的是附和。
二、写一首《五律•荷》 共40分
三、作业完成率  共110分(共十一讲作业,每讲全完成为十分,只写诗没评阅的为完成一半 5分)
本次考试满分为200分,150分及格。请欠作业的学友们抓紧时间补作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194 小时
主题
31

326

帖子

0

精华

1576

积分

版主

Rank: 6Rank: 6

UID
42848
经验
1576 点
威望
0 点
在线时间
194 小时
注册时间
2012-12-18
8
发表于 2013-7-5 21:2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天使星尘 于 2013-7-13 08:49 编辑

班长天使星尘答题如下:
一, 简答题 共50分(每小题5分)1、写出五律仄起首句不入韵式的基本格式
答:五律,仄起首句不入韵的基本格式如下: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平起首句不入韵的基本格式如下: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 平 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 平 平仄仄平。

2、什么叫布局?
答:布局是把选取的一定的素材,根据显示主题,表现内容的需要,进行恰当的剪裁和合理的安排,使诗文中的各部分有机地联系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统一体。大家知道,一首诗 五律也好 七律也罢,不外乎起承转合,“起”,诗的开头;“承”,接着开头的意思加以发展,“转”,是转折,开拓新意,“合”,是结束全篇。要求:起要扣题;承要连贯、自然;转要新颖、巧妙,多为结句作准备;结要含蓄、深邃或铿锵有力,醒明本旨,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这和我们之前学的七律基本都是一样的。
一:起句:
【一】:起句要扣题
1.起句一定要点明主题
2.起句不能起的太满
3.起句的前后分句之间 衔接性一定要做好
4.兴起 比较适合初学者
【二】:所选的景物跟要表达的感情不可相隔太远。
选的景物必须跟内容有密切的关系。五律 就那么几个字,所以要字字如金。
大家写作的时候注意一下三点:
1、写景不是随便写的,而是把情藏在了景里。抒情也不要单一的抒情,最好把景藏在情里。这个我们叫作情景互藏。
2、情景相生一般要虚实结合。情和景要互为虚实。
3、情景相生的目的是要把情感升华到一定的境界。而不是把它当作一种写诗填词的工具来使用,或者公式来使用。
【三】:音律
古时候讲究音律,我们要大声朗读所写的诗,看看哪个地方读的时候卡住,就是那个字的音不对了,或者相邻的字同韵母了,或者相邻的字同声母了。这个很重要,希望大家照做。在一首诗里同韵字、同声字一般尽量不用(这个就是撞韵、挤韵的问题)
【四】:炼字诗须篇中炼句,句中炼字,这个炼字,不是炼名词,名词是死的,不用炼。只要在整首诗里别用名词多了就可以了,炼,指的是,选择最佳、最合适的动词,(当然,还有形容词),这个动词是不是合适,就决定了承联是不是生动、是不是更具美感。诗眼是诗歌中最能开拓意旨和表现力最强的关键字、词、句,点睛之笔。

二、承句的写法
承:就是承接哈。承句不单要承接,还要扩展。扩展到一个什么度呢?不能不扩,也不能无边无际的扩,扩的自己都收不住了,扩展的时候要考虑着这个扩是为了和转之间有个过渡的,让转不要来的那么突然,那么出人意料,那么突兀。

三,转句的写法“转”是写作重要的一环,往往是一首诗的主旨所在。它的重点就是要有变化,即必须转出新意,必须使读者眼前一亮,有读完全诗的强烈欲望。否则就流于平淡。四、合句写法合,又称为结,七律、五律一般是尾联,有的仅仅是尾句(最后一句,律的第八句)。尾联往往是诗人表情达意的关键,有着画龙点睛的作用,由于他不受对仗的限制,有一定的灵活性,所以律诗的尾联和首联一样,较中间两联富于变化。合句应以意为上。应为无尽之意,不要把意一下子写完、写尽,写得没有想象的空间,要留有余味。

3、啥叫诗眼?
答:诗眼是诗歌中最能开拓意旨和表现力最强的关键字、词、句,点睛之笔。

4、如何立意?
答:欲写诗文,必先立意。写诗的目的,也是要表达的这个“意”。写诗不是写小说,更不是记流水帐,写诗的主要功能目的就是“言志”。立意要注意一下几点1,贵有新意 2,切忌意杂 3,所表之意忌讳相碍与反复简单地说,立意就是你看到一个标题后,你想要表达的意思、你要表达的情绪、你的思想、你的心意。立意的如何确定,决定了我们诗作的风格取向,当然也决定了我们今天所说的谋篇的如何谋划。从上述知道因为不同的立意就需要不同的表现手法,需要不同的词语的承托,也需要不同的骨架来支撑它。要谋篇,就得先有立意。那么什么叫立意?我们知道,我们每次写诗词,都是有其明确的目的的。才去写诗,在你握笔写诗之前,脑子里就必须首先确立一个中心,弄明白自己在这首诗里,要告诉朋友一个什么道理,什么观点,什么思想。这道理、思想、观点,就叫立意。清朝刘熙载说过:“古人意在笔先,故得举小闲暇;后人意在笔后,故至于手忙脚乱。”当然做不好诗,可见立意是写好诗的一个重要的前提。再从诗的过程来看,诗的构思、选材、布局、谋篇都是靠立意来统帅全诗的句子、词语。谋篇不可按死板教条的章法程序硬套,立意不同,章法自然有所变化。这是我先说到立意的目的所在。意在笔先,情在笔端。
要写好一首诗,首要不是考虑它的语言,节奏、韵律等等,就要必须先确定其立意,立意的正确与否,决定诗歌的主题正确与否;立意的高下,深浅,决定着写诗深刻程度。在诗歌创作中,由于诗作者所处的时代不同,生活不同,阅历不同,或者因作者的立场、感情不同,写出来的诗自然就有不同的思想境界效果。立意:立意就是确定主题,诗、词、文章都要有主题。不可想象在进行创作时,还弄不清楚自己要表达什么意思。立意应该准确集中而不能散,一首诗一个意,决不能有两个,主题多了结果什么也表达不清楚。但是相同的题材可以有很多不同的立意。

5、什么是赋 比 兴?
答:赋、比、兴是营造意境的三种表现手法。赋、比、兴是《诗经》注里提出的三种写作修辞手法,赋属于写作,比兴属于修辞。赋是直接叙述或描写,不用明比或暗比。
(一)所谓“赋” ,就是直接叙述、描写或抒情,用的是白描手法。
朱熹说:“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也。”赋是最基本的,最常用的一种表现手法。它的特点就是敷陈、直言,即直接叙述事物,铺陈情节,抒发感情。平铺直叙,开门见山。一般来说,诗中比兴赋兼用; 词中比兴多于赋; 曲中赋比多于兴。
(二)所谓“比”,就是比喻、比拟,一般是以具体的事物来比喻抽象的事物。是以彼物比此物的的方法。
比 包括比喻和比拟,比喻,是将两种以上的事物联系起来,用其中一种事物去说明或描写另一种事物,使它更鲜明,更生动,更好地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比喻中要说明或描写的事物叫本体,用来比方的那个事物叫喻体。一般把比喻分为四类:明喻,暗喻,借喻,博喻。1、明喻:本体和喻体一并托出,一般在两者之间加上“如”“似”“若”或“犹如”“恰似”“仿佛”等字眼。例如“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又如“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2、暗喻:又称隐喻。这种比喻,一般也要求本体和喻体同时出现,不同于明喻的是不用“如”“似”等明显的比喻字眼,而是用其他谓词和状词。暗喻较明喻更近一层,它突出本体或喻体的某种特征,比喻更传神,更生动。例如“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突出喻体“桃花潭水”千尺之深的特征,来夸张本体“汪伦送我情。” 3、借喻:本体不用出现,直接用喻体来代表本体。例如骆宾王的《秋日送尹大赴京》:“竹叶离樽满,桃花别路长。”竹叶,桃花各比喻的啥?“竹叶离樽满,桃花别路长。”“竹叶”喻酒,“桃花”喻马。借喻二体合一,本体与喻体的关系应该是人们比较容易了解的,或者从诗句的前后句的联系中从典故、文献的联想中,能够琢磨出来,不宜晦涩难懂。注意 :不宜晦涩难懂。4、博喻:用多种事物同时比喻一个事物。例如白居易的《琵琶行》。十四句诗用了十种声态作比喻,对于琵琶声的描写,不仅展现了千变万化的音乐形象,而且暗示了琵琶女起伏回荡的心潮。(三)所谓“兴”,就是即物起兴,即一首诗词想要表达某种思想感情,却不是直奔主题,而是首先从别的事物写起,以引到作者所要写的对象上去。
兴就是先言他物而引此,或者是以时、天地,借景物引起意中之所欲言。或者是托事于物而起发已心。简单就是讲,兴”指借一物来引起他物,触景生情,以引起下面的歌词,“托物以起兴,借物以表情”。朱熹云:“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所以,兴的意义一是为了引起下文的开始之辞,二是兼有比喻的作用。所谓引起下文之辞,是说这首句主要是为全诗的押韵定下一个基调,也就是确定全诗的韵脚;二是兼有比喻的作用,但这种比喻是隐性的,不通过思考是看不出来的那种比喻。

6、什么叫通感?
答:通感是一种修辞格,又叫“移觉”, 就是在描述客观事物时,用形象的语言使感觉转移,将人的听觉、视觉、嗅觉、味觉、触觉等不同感觉互相沟通、交错,彼此挪移转换,将本来表示甲感觉的词语移用来表示乙感觉,使意象更为活泼、新奇的一种修辞格。它其实也是比喻的一种。我们举个简单的例子:她的声音很甜,或者说她笑得很甜。我们都常听过到或者自己也说过,对不对?这就是通感。
“甜”是用来形容味道的,这里却用形容味觉的词来形容声音和视觉,就是通感。又比如朱自清《荷塘月色》里的“ 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清香乃是嗅觉,歌声乃是听觉,作者将两种感觉互通,即为通感。理论上详细解释如下:人的认识活动,一般是从感觉、知觉、到表象。进而形成概念、判断和推理。人的各种不同的感官,只能对事物某些特定的属性加以认识,因此在人们从感觉、知觉到表象的过程中,实际上也是各种感觉器官相通的过程。人类艺术活动的“通感”实际上就是人们的认识活动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审美是人类特有的活动。通感,就是在人们的审美活动中使用各种审美感官,如人的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多种感觉互相沟通,互相转化。在文学作品中,通感的使用,可以使读者各种感官共同参与对审美对象的感悟,克服审美对象知觉感官的局限,从而使文章产生的美感更加丰富和强烈。总之通感就是把不同感官的感觉沟通起来,借联想引起感觉转移,“以感觉写感觉”。 在通感中,颜色似乎会有温度,声音似乎会有形象。冷暖似乎会有重量。如说“光亮”,也说“响亮”,仿佛视觉和听觉相通。如“热闹”和“冷静”,感觉和听觉相通。用现代心理学或语言学的术语来说,这些都是“通感”。

7、什么叫收放?
答:收放,指风景的变化,和思维的变化。
所谓放:就是可以扩大,属于外张,外张充沛而有气势的,也就是把思维放出去或者把目光放出去,眼前由近到远处。
所谓收:是集中深化主题,属于内敛,内敛传神而有精神。把远到近为收,所以收放的对立统一,收放没有固定的地方,哪句收,哪句放没有规定,我体会收放分两类:一类是思维的收放;一类是景物的收放。重要的是要把这两类结合起来融为一体。
“收放”就是解决被缩、被锁的情况的办法,或者说是写律诗的章法。
“收放”分大小两个含义。具体的定义是:收放:在律诗实际写作中,不停留或缩、甚至锁在一个地方,所观、所得之景,从笔尖上滑出的时候,是处于运动状态,而不是固定状态。
单个分句中的收与放,简单的讲,就是收回来与放出去,收放的,不仅是作者的目光,同时也是读者的眼球,这个叫做“小收放”。
在一个步骤中的收放,是“中收放”。在两个步骤中的收放,是大收放。四个步骤结合起来的收放,就是全篇收放。
全篇收放,就是景+情的收放。这个收放的定义,同时也可以是“放收”。并不是因为收字在前、放字在后,而先收后放。先放而后收,都叫做“收放”。至于哪个先哪个后,视作品的需要而决定。

8、律诗中的气势二字作何解释?
答:气势,指诗文的 气韵或格调。在这里气势并不是我们常讲的那种气势磅礴,气势汹汹的气势,这种气势与律诗中的气势是有很大区别的,其实,律诗中的气势一般是指我们写诗时的起句部分,它是由景物和情感结合而成的。

9、什么是律诗的脉络?
答:古人称脉络为“筋脉”、“命脉”, 它是作者思路的体现,它把文章的零散材料连成一个有机的体。就象人体的血脉、经络贯穿全身,律诗的脉,是由气连接起来的一个物 相互之间的贯通与顺畅,脉,要求在律诗创作中,不要有什么物,对其他的物形成阻碍或障碍。脉的阻碍、阻塞,是不顺畅,而脉呢,要求的,就是从头至尾的顺畅。
总的讲,气→脉→络,是相互非常和谐的统一,同时,必须是集体行动,而不是擅自单独行动。其中任何一个地方出现了问题,就会导致全局出现不畅,从而影响到律诗作品的整体质量。气,即使是属于同一类的,并不是随便就可以用,必须考虑到“脉”是否能够畅通,如果有阻塞,这样的气,即使是同一类的,也需要避免使用。当脉畅通之后,要考虑到“络”是不是生硬的,切记不要写成机器人那样动作僵硬的句子来,使律诗读起来显得少了灵气或灵性。

10、什么是和诗?有几种方式?
答:和诗是指作诗与别人互相唱和。也指这种唱和的诗。和 读 hè ,指唱和,和答。和诗大致有以下几种方式:1和诗,只作诗酬和,不用和诗原韵;2依韵,亦称同韵,和诗与被和诗同属一韵,但不必用其原字;3用韵,也叫从韵。即用原诗韵的字而不必顺其次序;4步韵,即用其原韵原字,且先后次序都须相同。


《五律·荷》            文/天使星尘
20130705晚考试写的:
袅袅弄清影,亭亭立水津。
随风香去远,盖伞碧犹新。
生自污泥底,偏为洁净身。
何曾随逝水,留得洗清尘。
20130706早上改的:
袅袅弄清影,亭亭立水津。
随风香去远,擎雨玉盘屯。
生自污泥底,偏为洁净身。
何曾随逝水,排雾倒星尘。

一杯清茶,一洗尘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550 小时
主题
8

699

帖子

1

精华

3152

积分

荣誉版主

Rank: 6Rank: 6

UID
44674
经验
3152 点
威望
0 点
在线时间
550 小时
注册时间
2013-3-16
9
发表于 2013-7-5 21:26 | 只看该作者
13期 A01-一蓑烟雨任平生
一,简答题 共50分(每小题5分)
1、        写出五律仄起首句不入韵式的基本格式
答:五律仄起首句不入韵式的基本格式如下
仄起偏格:
仄仄平平仄(句),平平仄仄平(韵)。
平平平仄仄(句),仄仄仄平平(韵)。
仄仄平平仄(句),平平仄仄平(韵)。
平平平仄仄(句),仄仄仄平平(韵)。
2、        什么叫布局?
答:古诗布局之真谛,起、承、转、合。
起:通常是描述所歌咏对象的一般状况。
承:进一步描述所歌咏对象的特征状态。
转:通常是诗人对所歌者的理性思考
合:也就是结论,是对所咏事物的理性所华
3、        啥叫诗眼?
答:就是诗的精髓,这句话反映了诗的主题和诗人想要抒发的情感,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其中蕴含着一定的人生哲理。如“春江水暖鸭先知”就是苏轼那首诗的诗眼。
4、        如何立意?
答:诗歌的立意,讲的是诗人对诗歌内容,即要表现的情思、事物、事件等题材的构思。写一首诗首要的不是考虑它的语言、节奏、韵律等等,而是必须先确定其立意。立意的正确与否,决定着诗歌主题思想的正确与否;立意的高下、深浅,决定着诗歌思想性的深刻程度。在诗歌创作中,这样的情况层出不穷:往往同一题材,甚至同一具体事物,由于诗作者艺术修养不同,以及所处的时代不同,生活不同,阅历不同,或者由于诗作者的阶级立场不同,一句话,由于诗作者的世界观不同,其结果,写出来的诗,就有不同的思想境界和艺术效果。
5、        什么是赋 比 兴?
答:赋、比、兴就是
赋:平铺直叙,铺陈、排比。相当于现在的排比修辞方法。
比:比喻。相当于现在的比喻修辞方法。
兴:托物起兴,先言他物,然后借以联想,引出诗人所要表达的事物、思想、感情。相当于现在的象征修辞方法。兴就是以情寓于象中,此象乃是意象也,故兴有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
6、        什么叫通感?
答:通感是一种修辞格,又叫“移觉”, 就是在描述客观事物时,用形象的语言使感觉转移,将人的听觉、视觉、嗅觉、味觉、触觉等不同感觉互相沟通、交错,彼此挪移转换,将本来表示甲感觉的词语移用来表示乙感觉,使意象更为活泼、新奇的一种修辞格。

7、        什么叫收放?
答:收放,指风景的变化,和思维的变化。
所谓放:就是可以扩大,属于外张,外张充沛而有气势的,也就是把思维放出去或者把目光放出去,眼前由近到远处。
所谓收:是集中深化主题,属于内敛,内敛传神而有精神。把远到近为收,所以收放的对立统一,收放没有固定的地方,哪句收,哪句放没有规定,我体会收放分两类:一类是思维的收放;一类是景物的收放。重要的是要把这两类结合起来融为一体。

8、        律诗中的气势二字作何解释?
答:气势,指诗文的 气韵或格调。在这里气势并不是我们常讲的那种气势磅礴,气势汹汹的气势,这种气势与律诗中的气势是有很大区别的,其实,律诗中的气势一般是指我们写诗时的起句部分,它是由景物和情感结合而成的。
9、        什么是律诗的脉络?
答:律诗的脉,是由气连接起来的一个物 相互之间的贯通与顺畅,脉,要求在律诗创作中,不要有什么物,对其他的物形成阻碍或障碍。脉的阻碍、阻塞,是不顺畅,而脉呢,要求的,就是从头至尾的顺畅。
10、什么是和诗?有几种方式?
答:和诗大致有以下几种方式:
1和诗,只作诗酬和,不用和诗原韵;
2依韵,亦称同韵,和诗与被和诗同属一韵,但不必用其原字;
3用韵,也叫从韵。即用原诗韵的字而不必顺其次序;
4步韵,即用其原韵原字,且先后次序都须相同。
心清水现月,意定天无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215 小时
主题
9

487

帖子

0

精华

8102

积分

版主

Rank: 6Rank: 6

UID
46030
经验
1938 点
威望
0 点
在线时间
215 小时
注册时间
2013-7-5
10
发表于 2013-7-5 21:2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玲珑月月 于 2013-7-6 14:36 编辑

1、        写出五律仄起首句不入韵式的基本格式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2、        什么叫布局?
布局是把选取的一定的素材,根据显示主题,表现内容的需要,进行恰当的剪裁和合理的安排,使诗文中的各部分有机地联系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统一体。一首诗不外乎起承转合,“起”,诗的开头;“承”,接着开头的意思加以发展,“转”,是转折,开拓新意,“合”,是结束全篇。   
要求:起要扣题;承要连贯、自然;转要新颖、巧妙,多为结句作准备;结要含蓄、深邃或铿锵有力,醒明本旨,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3、        啥叫诗眼?
诗眼是诗歌中最能开拓意旨和表现力最强的关键字、词、句,点睛之笔

4、        如何立意?
    立意就是你看到一个标题后,你想要表达的意思、你要表达的情绪、你的思想、你的心意。立意要注意一下几点
    1)贵有新意
    2)切忌意杂
    3)所表之意忌讳相碍与反复

5、        什么是赋 比 兴?
“赋” ,就是直接叙述、描写或抒情,用的是白描手法。特点就是敷陈、直言,即直接叙述事物,铺陈情节,抒发感情。平铺直叙,开门见山。
“比”,就是比喻、比拟,一般是以具体的事物来比喻抽象的事物。是以彼物比此物的方法。比,就是对于本质上不同的两种事物,利用它们之间在某一方面的相似点来打比方,或者用浅显常见的事物来说明抽象的道理和情感,使人易于理解;或者借助描绘和渲染事物的特征,使某一事物生动、具体、形象地表现出来,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兴”,就是即物起兴,即一首诗词想要表达某种思想感情,却不是直奔主题,而是首先从别的事物写起,以引到作者所要写的对象上去。兴就是先言他物而引此,或者是以时、天地,借景物引起意中之所欲言。或者是托事于物而起发已心。

6、        什么叫通感?
通感是一种修辞格,又叫“移觉”, 就是在描述客观事物时,用形象的语言使感觉转移,将人的听觉、视觉、嗅觉、味觉、触觉等不同感觉互相沟通、交错,彼此挪移转换,将本来表示甲感觉的词语移用来表示乙感觉,使意象更为活泼、新奇的一种修辞格。它其实也是比喻的一种。

7、        什么叫收放?

答;收放,指风景的变化,和思维的变化。
收放:在律诗实际写作中,不停留或缩、甚至锁在一个地方,所观、所得之景,从笔尖上滑出的时候,是处于运动状态,而不是固定状态。  单个分句中的收与放,简单的讲,就是收回来与放出去,收放的,不仅是作者的目光,同时也是读者的眼球,这个叫做“小收放”。  在一个步骤中的收放,是“中收放”。在两个步骤中的收放,是大收放。四个步骤结合起来的收放,就是全篇收放。 全篇收放,就是景+情的收放。这个收放的定义,同时也可以是“放收”。并不是因为收字在前、放字在后,而先收后放。先放而后收,都叫做“收放”。至于哪个先哪个后,视作品的需要而决定

8、        律诗中的气势二字作何解释?
气势,指诗文的 气韵或格调。在这里气势并不是我们常讲的那种气势磅礴,气势汹汹的气势,这种气势与律诗中的气势是有很大区别的,其实,律诗中的气势一般是指我们写诗时的起句部分,它是由景物和情感结合而成的。

9、        什么是律诗的脉络?
律诗的脉,是由气连接起来的一个物 相互之间的贯通与顺畅,脉,要求在律诗创作中,不要有什么物,对其他的物形成阻碍或障碍。脉的阻碍、阻塞,是不顺畅,而脉呢,要求的,就是从头至尾的顺畅。

10        什么是和诗?有几种方式?
和诗:指作诗与别人互相唱和。也指这种唱和的诗。和 读 hè ,指唱和,和答。和就是附和的意思。在传统诗歌学里,和诗是由两首以上的诗组成,第一首是原唱,接下去的是附和。
和诗大致有以下几种方式:
1和诗,只作诗酬和,不用和诗原韵;
2依韵,亦称同韵,和诗与被和诗同属一韵,但不必用其原字;
3用韵,也叫从韵。即用原诗韵的字而不必顺其次序;
4步韵,即用其原韵原字,且先后次序都须相同。


二、写一首《五律•荷》 共40分
五律 荷
娇俏临波影, 端庄西子仙。                                             
池中香菡萏, 佛下素金莲。                                             
破雾轻擎扇, 迎风渐展拳。                                            
出泥尘不染, 映日碧塘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125 小时
主题
1

91

帖子

0

精华

2535

积分

联都高级会员

Rank: 3

UID
43224
经验
590 点
威望
0 点
在线时间
125 小时
注册时间
2012-12-28
11
发表于 2013-7-5 21:2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三秋 于 2013-7-6 11:38 编辑

E组三秋作业
一, 简答题 共50分(每小题5分)
1、写出五律仄起首句不入韵式的基本格式: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2、什么叫布局?
答:布局是把选取的一定的素材,根据显示主题,表现内容的需要,进行恰当的剪裁和合理的安排,使诗文中的各部分有机地联系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统一体。一首诗不外乎起承转合,“起”,诗的开头;“承”,接着开头的意思加以发展,“转”,是转折,开拓新意,“合”,是结束全篇。   
要求:起要扣题;承要连贯、自然;转要新颖、巧妙,多为结句作准备;结要含蓄、深邃或铿锵有力,醒明本旨,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3、啥叫诗眼?诗眼是诗歌中最能开拓意旨和表现力最强的关键词句
4、如何立意?
答:立意就是你看到一个标题后,你想要表达的意思、你要表达的情绪、你的思想、你的心意。立意要注意一下几点
    1)贵有新意
    2)切忌意杂
    3)所表之意忌讳相碍与反复
5、什么是赋 比 兴?
答:赋:平铺直叙,铺陈、排比。相当于现在的排比修辞方法。比:比喻。相当于现在的比喻修辞方法。兴:托物起兴,先言他物,然后借以联想,引出诗人所要表达的事物、思想、感情。相当于现在的象征修辞方法。兴就是以情寓于象中,此象乃是意象也,故兴有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
6、什么叫通感?
答:通感修辞格又叫“移觉”,就是在描述客观事物时,用形象的语言使感觉转移,将人的听觉、视觉、嗅觉、味觉、触觉等不同感觉互相沟通、交错,彼此挪移转换,将本来表示甲感觉的词语移用来表示乙感觉,使意象更为活泼、新奇的一种修辞格。
7、什么叫收放?
答:收放,指风景的变化,和思维的变化。
所谓放:就是可以扩大,属于外张,外张充沛而有气势的,也就是把思维放出去或者把目光放出去,眼前由近到远处。
所谓收:是集中深化主题,属于内敛,内敛传神而有精神。把远到近为收,所以收放的对立统一,收放没有固定的地方,哪句收,哪句放没有规定,我体会收放分两类:一类是思维的收放;一类是景物的收放。重要的是要把这两类结合起来融为一体。
“收放”就是解决被缩、被锁的情况的办法,或者说是写律诗的章法。
“收放”分大小两个含义。具体的定义是:收放:在律诗实际写作中,不停留或缩、甚至锁在一个地方,所观、所得之景,从笔尖上滑出的时候,是处于运动状态,而不是固定状态。
8、律诗中的气势二字作何解释?
答:气势,指诗文的 气韵或格调
9、什么是律诗的脉络?
答:律诗的脉,是由气连接起来的一个物 相互之间的贯通与顺畅,脉,要求在律诗创作中,不要有什么物,对其他的物形成阻碍或障碍。脉的阻碍、阻塞,是不顺畅,而脉呢,要求的,就是从头至尾的顺畅。。套用一句中医常用语“通,则不痛;痛,则不通”。
总的讲,气→脉→络,是相互非常和谐的统一,同时,必须是集体行动,而不是擅自单独行动。其中任何一个地方出现了问题,就会导致全局出现不畅,从而影响到律诗作品的整体质量。气,即使是属于同一类的,并不是随便就可以用,必须考虑到“脉”是否能够畅通,如果有阻塞,这样的气,即使是同一类的,也需要避免使用。当脉畅通之后,要考虑到“络”是不是生硬的,切记不要写成机器人那样动作僵硬的句子来,使律诗读起来显得少了灵气或灵性。

10、什么是和诗?有几种方式?
答:和诗:指作诗与别人互相唱和。也指这种唱和的诗。和 读 hè ,指唱和,和答。
和诗大致有以下几种方式:
1和诗,只作诗酬和,不用和诗原韵;
2依韵,亦称同韵,和诗与被和诗同属一韵,但不必用其原字;
3用韵,也叫从韵。即用原诗韵的字而不必顺其次序;
4步韵,即用其原韵原字,且先后次序都须相同。
      五律·荷
乡村新雨后,水漫夏荷塘。
红瘦波心碎,绿肥湖面殇。
明妃怨胡帐,越女恨吴王。
长叹周公去,谁人更赞扬?
周公:周敦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50 小时
主题
0

34

帖子

0

精华

1247

积分

联都中级会员

Rank: 2Rank: 2

UID
46010
经验
276 点
威望
0 点
在线时间
50 小时
注册时间
2013-7-3
12
发表于 2013-7-5 21:38 | 只看该作者

C05若卿若云

本帖最后由 若卿若云 于 2013-7-5 21:39 编辑

一,简答题 共50分(每小题5分)
1、写出五律仄起首句不入韵式的基本格式
仄起首不入韵:
仄仄平平仄(句),平平仄仄平(韵)。
平平平仄仄(句),仄仄仄平平(韵)。
仄仄平平仄(句),平平仄仄平(韵)。
平平平仄仄(句),仄仄仄平平(韵)。

2、什么叫布局】是把选取的一定的素材,根据显示主题,表现内容的需要,进行恰当的剪裁和合理的安排,使诗文中的各部分有机地联系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统一体。一首诗不外乎起承转合,“起”,诗的开头;“承”,接着开头的意思加以发展,“转”,是转折,开拓新意,“合”,是结束全篇。   
要求:起要扣题;承要连贯、自然;转要新颖、巧妙,多为结句作准备;结要含蓄、深邃或铿锵有力,醒明本旨,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3、        啥叫诗眼?诗眼是诗歌中最能开拓意旨和表现力最强的关键字、词、句,点睛之笔。


4、        如何立意?
    立意就是你看到一个标题后,你想要表达的意思、你要表达的情绪、你的思想、你的心意。立意要注意一下几点
    1)贵有新意
    2)切忌意杂
    3)所表之意忌讳相碍与反复
5、        什么是赋 比 兴?
“赋” ,就是直接叙述、描写或抒情,用的是白描手法。特点就是敷陈、直言,即直接叙述事物,铺陈情节,抒发感情。平铺直叙,开门见山。
“比”,就是比喻、比拟,一般是以具体的事物来比喻抽象的事物。是以彼物比此物的方法。比,就是对于本质上不同的两种事物,利用它们之间在某一方面的相似点来打比方,或者用浅显常见的事物来说明抽象的道理和情感,使人易于理解;或者借助描绘和渲染事物的特征,使某一事物生动、具体、形象地表现出来,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兴”,就是即物起兴,即一首诗词想要表达某种思想感情,却不是直奔主题,而是首先从别的事物写起,以引到作者所要写的对象上去。兴就是先言他物而引此,或者是以时、天地,借景物引起意中之所欲言。或者是托事于物而起发已心。

6、        什么叫通感?
通感是一种修辞格,又叫“移觉”, 就是在描述客观事物时,用形象的语言使感觉转移,将人的听觉、视觉、嗅觉、味觉、触觉等不同感觉互相沟通、交错,彼此挪移转换,将本来表示甲感觉的词语移用来表示乙感觉,使意象更为活泼、新奇的一种修辞格。它其实也是比喻的一种。
7、        什么叫收放?
远看与近观结合,仰视平视与俯视结合,空间的上下结合,高低结合。这种方法我们称为“收放”。收放,指风景的变化,和思维的变化。
所谓放:就是可以扩大,属于外张,外张充沛而有气势的,也就是把思维放出去或者把目光放出去,眼前由近到远处。
所谓收:是集中深化主题,属于内敛,内敛传神而有精神。把远到近为收,所以收放的对立统一,收放没有固定的地方,哪句收,哪句放没有规定,我体会收放分两类:一类是思维的收放;一类是景物的收放。重要的是要把这两类结合起来融为一体。
8、        律诗中的气势二字作何解释?
气势,指诗文的 气韵或格调。在这里气势并不是我们常讲的那种气势磅礴,气势汹汹的气势,这种气势与律诗中的气势是有很大区别的,其实,律诗中的气势一般是指我们写诗时的起句部分,它是由景物和情感结合而成的
9、        什么是律诗的脉络?
律诗的脉,是由气连接起来的一个物 相互之间的贯通与顺畅,脉,要求在律诗创作中,不要有什么物,对其他的物形成阻碍或障碍。脉的阻碍、阻塞,是不顺畅,而脉呢,要求的,就是从头至尾的顺畅。
10        什么是和诗?有几种方式?
和诗:指作诗与别人互相唱和。也指这种唱和的诗。和 读 hè ,指唱和,和答。和就是附和的意思。在传统诗歌学里,和诗是由两首以上的诗组成,第一首是原唱,接下去的是附和。
和诗大致有以下几种方式:
1和诗,只作诗酬和,不用和诗原韵;
2依韵,亦称同韵,和诗与被和诗同属一韵,但不必用其原字;
3用韵,也叫从韵。即用原诗韵的字而不必顺其次序;
4步韵,即用其原韵原字,且先后次序都须相同。
五律-荷
生于泥淖底,不染出陂塘。
楚楚娇无语,亭亭暗自香。
盖圆茎耸碧,衣裂蕊摇黄。
漫说少情物,濂溪遗爱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142 小时
主题
23

92

帖子

0

精华

662

积分

荣誉版主

Rank: 6Rank: 6

UID
42780
经验
662 点
威望
0 点
在线时间
142 小时
注册时间
2012-12-17
13
发表于 2013-7-5 21:3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嫣羽 于 2013-7-5 21:48 编辑

E组长-嫣然

一,    简答题 共50分(每小题5分)
1、 写出五律仄起首句不入韵式的基本格式
答:五律仄起首句不入韵式的基本格式如下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2、  什么叫布局?
答:古诗布局之真谛,起、承、转、合。
起:通常是描述所歌咏对象的一般状况。
承:进一步描述所歌咏对象的特征状态。
转:通常是诗人对所歌者的理性思考
合:也就是结论,是对所咏事物的理性所华
3、啥叫诗眼?
答:就是诗的精髓,这句话反映了诗的主题和诗人想要抒发的情感,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其中蕴含着一定的人生哲理。如“春江水暖鸭先知”就是苏轼那首诗的诗眼。
4、如何立意?
答:诗歌的立意,讲的是诗人对诗歌内容,即要表现的情思、事物、事件等题材的构思。写一首诗首要的不是考虑它的语言、节奏、韵律等等,而是必须先确定其立意。立意的正确与否,决定着诗歌主题思想的正确与否;立意的高下、深浅,决定着诗歌思想性的深刻程度。在诗歌创作中,这样的情况层出不穷:往往同一题材,甚至同一具体事物,由于诗作者艺术修养不同,以及所处的时代不同,生活不同,阅历不同,或者由于诗作者的阶级立场不同,一句话,由于诗作者的世界观不同,其结果,写出来的诗,就有不同的思想境界和艺术效果。
5、什么是赋 比 兴?
答:赋、比、兴就是
赋:平铺直叙,铺陈、排比。相当于现在的排比修辞方法。
比:比喻。相当于现在的比喻修辞方法。
兴:托物起兴,先言他物,然后借以联想,引出诗人所要表达的事物、思想、感情。相当于现在的象征修辞方法。兴就是以情寓于象中,此象乃是意象也,故兴有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
6、什么叫通感?
答:通感是一种修辞格,又叫“移觉”, 就是在描述客观事物时,用形象的语言使感觉转移,将人的听觉、视觉、嗅觉、味觉、触觉等不同感觉互相沟通、交错,彼此挪移转换,将本来表示甲感觉的词语移用来表示乙感觉,使意象更为活泼、新奇的一种修辞格。
7、 什么叫收放?
答:收放,指风景的变化,和思维的变化。
所谓放:就是可以扩大,属于外张,外张充沛而有气势的,也就是把思维放出去或者把目光放出去,眼前由近到远处。
所谓收:是集中深化主题,属于内敛,内敛传神而有精神。把远到近为收,所以收放的对立统一,收放没有固定的地方,哪句收,哪句放没有规定,我体会收放分两类:一类是思维的收放;一类是景物的收放。重要的是要把这两类结合起来融为一体。
8、律诗中的气势二字作何解释?
答:气势,指诗文的 气韵或格调。在这里气势并不是我们常讲的那种气势磅礴,气势汹汹的气势,这种气势与律诗中的气势是有很大区别的,其实,律诗中的气势一般是指我们写诗时的起句部分,它是由景物和情感结合而成的。
9、什么是律诗的脉络?
答:律诗的脉,是由气连接起来的一个物 相互之间的贯通与顺畅,脉,要求在律诗创作中,不要有什么物,对其他的物形成阻碍或障碍。脉的阻碍、阻塞,是不顺畅,而脉呢,要求的,就是从头至尾的顺畅。
10、什么是和诗?有几种方式?
答:和诗大致有以下几种方式:
1和诗,只作诗酬和,不用和诗原韵;
2依韵,亦称同韵,和诗与被和诗同属一韵,但不必用其原字;
3用韵,也叫从韵。即用原诗韵的字而不必顺其次序;
4步韵,即用其原韵原字,且先后次序都须相同。


二、写一首《五律•荷》 共40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85 小时
主题
0

93

帖子

0

精华

2418

积分

联都高级会员

Rank: 3

UID
42984
经验
570 点
威望
0 点
在线时间
85 小时
注册时间
2012-12-20
14
发表于 2013-7-5 21:4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天空的行云 于 2013-7-8 22:07 编辑

一, 简答题 共50分(每小题5分)
1、写出五律仄起首句不入韵式的基本格式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韵)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韵)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韵)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韵)

2、什么叫布局?
答:布局是把选取的一定的素材,根据显示主题,表现内容的需要,进行恰当的剪裁和合理的安排,使诗文中的各部分有机地联系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统一体。一首诗不外乎起承转合,“起”,诗的开头;“承”,接着开头的意思加以发展,“转”,是转折,开拓新意,“合”,是结束全篇。要求:起要扣题;承要连贯、自然;转要新颖、巧妙,多为结句作准备;结要含蓄、深邃或铿锵有力,醒明本旨,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3、啥叫诗眼?
诗眼是诗歌中最能开拓意旨和表现力最强的关键字、词、句,点睛之笔。
4如何立意?
答:立意就是你看到一个标题后,你想要表达的意思、你要表达的情绪、你的思想、你的心意。
5什么是赋 比 兴?
答: a赋:所谓“赋” ,就是直接叙述、描写或抒情,用的是白描手法。
b所谓“比”,就是比喻、比拟,一般是以具体的事物来比喻抽象的事物。是以彼物比此物的的方法。
c所谓“兴”,就是即物起兴,即一首诗词想要表达某种思想感情,却不是直奔主题,而是首先从别的事物写起,以引到作者所要写的对象上去
6、什么叫通感?
答:通感修辞格又叫“移觉”,就是在描述客观事物时,用形象的语言使感觉转移,将人的听觉、视觉、嗅觉、味觉、触觉等不同感觉互相沟通、交错,彼此挪移转换,将本来表示甲感觉的词语移用来表示乙感觉,使意象更为活泼、新奇的一种修辞格。
7、什么叫收放?
答:收放,指风景的变化,和思维的变化。所谓放:就是可以扩大,属于外张,外张充沛而有气势的,也就是把思维放出去或者把目光放出去,眼前由近到远处。所谓收:是集中深化主题,属于内敛,内敛传神而有精神。把远到近为收,所以收放的对立统一,收放没有固定的地方,哪句收,哪句放没有规定,我体会收放分两类:一类是思维的收放;一类是景物的收放。重要的是要把这两类结合起来融为一体。
8、律诗中的气势二字作何解释?
答:气势,指诗文的 气韵或格调,律诗中的气势一般是指我们写诗时的起句部分,它是由景物和情感结合而成的。
9、什么是律诗的脉络?
答:律诗的脉,是由气连接起来的一个物 相互之间的贯通与顺畅,脉,要求在律诗创作中,不要有什么物,对其他的物形成阻碍或障碍。脉的阻碍、阻塞,是不顺畅,而脉呢,要求的,就是从头至尾的顺畅。。套用一句中医常用语“通,则不痛;痛,则不通”。总的讲,气→脉→络,是相互非常和谐的统一,同时,必须是集体行动,而不是擅自单独行动。其中任何一个地方出现了问题,就会导致全局出现不畅,从而影响到律诗作品的整体质量。气,即使是属于同一类的,并不是随便就可以用,必须考虑到“脉”是否能够畅通,如果有阻塞,这样的气,即使是同一类的,也需要避免使用。当脉畅通之后,要考虑到“络”是不是生硬的,切记不要写成机器人那样动作僵硬的句子来,使律诗读起来显得少了灵气或灵性。
10、什么是和诗?有几种方式?
答:和诗:指作诗与别人互相唱和。也指这种唱和的诗。和 读 hè ,指唱和,和答。和诗大致有以下几种方式
:1和诗,只作诗酬和,不用和诗原韵;
2依韵,亦称同韵,和诗与被和诗同属一韵,但不必用其原字;
3用韵,也叫从韵。即用原诗韵的字而不必顺其次序;
4步韵,即用其原韵原字,且先后次序都须相同。

《荷》
塘中一阿娇,二八舞纤腰。
出浴羞星月,传情妙笛箫。
红颜澄碧水,墨客涌心潮。
快笔书高洁,芳名万载飘。——行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24 小时
主题
0

21

帖子

0

精华

812

积分

联都中级会员

Rank: 2Rank: 2

UID
43791
经验
168 点
威望
0 点
在线时间
24 小时
注册时间
2013-1-22
15
发表于 2013-7-5 21:44 | 只看该作者
13期E04小眉升级考试答题:
一,简答题 共50分(每小题5分)
1、写出五律仄起首句不入韵式的基本格式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2、什么叫布局?
布局是把选取的一定的素材,根据显示主题,表现内容的需要,进行恰当的剪裁和合理的安排,使诗文中的各部分有机地联系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统一体。一首诗不外乎起承转合,“起”,诗的开头;“承”,接着开头的意思加以发展,“转”,是转折,开拓新意,“合”,是结束全篇。   要求:起要扣题;承要连贯、自然;转要新颖、巧妙,多为结句作准备;结要含蓄、深邃或铿锵有力,醒明本旨,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诗眼是诗歌中最能开拓意旨和表现力最强的关键词句
3、啥叫诗眼?

4、如何立意?
立意就是你看到一个标题后,你想要表达的意思、你要表达的情绪、你的思想、你的心意。立意要注意一下几点   
( 1)贵有新意  (  2)切忌意杂   ( 3)所表之意忌讳相碍与反复
5、什么是赋 比 兴?
答:赋:平铺直叙,铺陈、排比。相当于现在的排比修辞方法。比:比喻。相当于现在的比喻修辞方法。兴:托物起兴,先言他物,然后借以联想,引出诗人所要表达的事物、思想、感情。相当于现在的象征修辞方法。兴就是以情寓于象中,此象乃是意象也,故兴有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
6、什么叫通感?
答:通感修辞格又叫“移觉”,就是在描述客观事物时,用形象的语言使感觉转移,将人的听觉、视觉、嗅觉、味觉、触觉等不同感觉互相沟通、交错,彼此挪移转换,将本来表示甲感觉的词语移用来表示乙感觉,使意象更为活泼、新奇的一种修辞格。

7、什么叫收放?
答:收放,指风景的变化,和思维的变化。所谓放:就是可以扩大,属于外张,外张充沛而有气势的,也就是把思维放出去或者把目光放出去,眼前由近到远处。所谓收:是集中深化主题,属于内敛,内敛传神而有精神。把远到近为收,所以收放的对立统一,收放没有固定的地方,哪句收,哪句放没有规定,我体会收放分两类:一类是思维的收放;一类是景物的收放。重要的是要把这两类结合起来融为一体。“收放”就是解决被缩、被锁的情况的办法,或者说是写律诗的章法。“收放”分大小两个含义。具体的定义是:收放:在律诗实际写作中,不停留或缩、甚至锁在一个地方,所观、所得之景,从笔尖上滑出的时候,是处于运动状态,而不是固定状态。

8律诗中的气势二字作何解释?
答:气势,指诗文的 气韵或格调。
注意这里的气势并不是我们常讲的那种气势磅礴,气势汹汹的气势,这种气势与律诗中的气势是有很大区别的,其实,律诗中的气势一般是指我们写诗时的起句部分,它是由景物和情感结合而成的。

9、什么是律诗的脉络?
答:律诗的脉,是由气连接起来的一个物 相互之间的贯通与顺畅,脉,要求在律诗创作中,不要有什么物,对其他的物形成阻碍或障碍。脉的阻碍、阻塞,是不顺畅,而脉呢,要求的,就是从头至尾的顺畅。。套用一句中医常用语“通,则不痛;痛,则不通”。总的讲,气→脉→络,是相互非常和谐的统一,同时,必须是集体行动,而不是擅自单独行动。其中任何一个地方出现了问题,就会导致全局出现不畅,从而影响到律诗作品的整体质量。气,即使是属于同一类的,并不是随便就可以用,必须考虑到“脉”是否能够畅通,如果有阻塞,这样的气,即使是同一类的,也需要避免使用。当脉畅通之后,要考虑到“络”是不是生硬的,切记不要写成机器人那样动作僵硬的句子来,使律诗读起来显得少了灵气或灵性。

10什么是和诗?有几种方式?
答:和诗:指作诗与别人互相唱和。也指这种唱和的诗。和 读 hè ,指唱和,和答。
和诗大致有以下几种方式:
1和诗,只作诗酬和,不用和诗原韵;
2依韵,亦称同韵,和诗与被和诗同属一韵,但不必用其原字;
3用韵,也叫从韵。即用原诗韵的字而不必顺其次序;
4步韵,即用其原韵原字,且先后次序都须相同。
二、写一首《五律•荷》 共40分
《五律.荷》
玉容浮翠绿,仙子下横塘。
对镜舒红袖,摇珠试泪妆。
娉婷持素性,直贯少轻狂。
无为心中苦,但留一捧香。

三、作业完成率  共110分(共十一讲作业,每讲全完成为十分,只写诗没评阅的为完成一半 5分
完成了作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32 小时
主题
0

36

帖子

0

精华

1198

积分

联都中级会员

Rank: 2Rank: 2

UID
45922
经验
267 点
威望
0 点
在线时间
32 小时
注册时间
2013-6-24
16
发表于 2013-7-5 22:01 | 只看该作者
13期A03秋水升级考试答题:
一,简答题 共50分(每小题5分)
1、写出五律仄起首句不入韵式的基本格式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2、什么叫布局?
布局是把选取的一定的素材,根据显示主题,表现内容的需要,进行恰当的剪裁和合理的安排,使诗文中的各部分有机地联系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统一体。一首诗不外乎起承转合,“起”,诗的开头;“承”,接着开头的意思加以发展,“转”,是转折,开拓新意,“合”,是结束全篇。   要求:起要扣题;承要连贯、自然;转要新颖、巧妙,多为结句作准备;结要含蓄、深邃或铿锵有力,醒明本旨,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诗眼是诗歌中最能开拓意旨和表现力最强的关键词句
3、啥叫诗眼?

4、如何立意?
立意就是你看到一个标题后,你想要表达的意思、你要表达的情绪、你的思想、你的心意。立意要注意一下几点   
( 1)贵有新意  (  2)切忌意杂   ( 3)所表之意忌讳相碍与反复
5、什么是赋 比 兴?
答:赋:平铺直叙,铺陈、排比。相当于现在的排比修辞方法。比:比喻。相当于现在的比喻修辞方法。兴:托物起兴,先言他物,然后借以联想,引出诗人所要表达的事物、思想、感情。相当于现在的象征修辞方法。兴就是以情寓于象中,此象乃是意象也,故兴有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
6、什么叫通感?
答:通感修辞格又叫“移觉”,就是在描述客观事物时,用形象的语言使感觉转移,将人的听觉、视觉、嗅觉、味觉、触觉等不同感觉互相沟通、交错,彼此挪移转换,将本来表示甲感觉的词语移用来表示乙感觉,使意象更为活泼、新奇的一种修辞格。

7、什么叫收放?
答:收放,指风景的变化,和思维的变化。所谓放:就是可以扩大,属于外张,外张充沛而有气势的,也就是把思维放出去或者把目光放出去,眼前由近到远处。所谓收:是集中深化主题,属于内敛,内敛传神而有精神。把远到近为收,所以收放的对立统一,收放没有固定的地方,哪句收,哪句放没有规定,我体会收放分两类:一类是思维的收放;一类是景物的收放。重要的是要把这两类结合起来融为一体。“收放”就是解决被缩、被锁的情况的办法,或者说是写律诗的章法。“收放”分大小两个含义。具体的定义是:收放:在律诗实际写作中,不停留或缩、甚至锁在一个地方,所观、所得之景,从笔尖上滑出的时候,是处于运动状态,而不是固定状态。

8律诗中的气势二字作何解释?
答:气势,指诗文的 气韵或格调。
注意这里的气势并不是我们常讲的那种气势磅礴,气势汹汹的气势,这种气势与律诗中的气势是有很大区别的,其实,律诗中的气势一般是指我们写诗时的起句部分,它是由景物和情感结合而成的。

9、什么是律诗的脉络?
答:律诗的脉,是由气连接起来的一个物 相互之间的贯通与顺畅,脉,要求在律诗创作中,不要有什么物,对其他的物形成阻碍或障碍。脉的阻碍、阻塞,是不顺畅,而脉呢,要求的,就是从头至尾的顺畅。。套用一句中医常用语“通,则不痛;痛,则不通”。总的讲,气→脉→络,是相互非常和谐的统一,同时,必须是集体行动,而不是擅自单独行动。其中任何一个地方出现了问题,就会导致全局出现不畅,从而影响到律诗作品的整体质量。气,即使是属于同一类的,并不是随便就可以用,必须考虑到“脉”是否能够畅通,如果有阻塞,这样的气,即使是同一类的,也需要避免使用。当脉畅通之后,要考虑到“络”是不是生硬的,切记不要写成机器人那样动作僵硬的句子来,使律诗读起来显得少了灵气或灵性。

10什么是和诗?有几种方式?
答:和诗:指作诗与别人互相唱和。也指这种唱和的诗。和 读 hè ,指唱和,和答。
和诗大致有以下几种方式:
1和诗,只作诗酬和,不用和诗原韵;
2依韵,亦称同韵,和诗与被和诗同属一韵,但不必用其原字;
3用韵,也叫从韵。即用原诗韵的字而不必顺其次序;
4步韵,即用其原韵原字,且先后次序都须相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54 小时
主题
0

24

帖子

0

精华

1176

积分

联都中级会员

Rank: 2Rank: 2

UID
45578
经验
258 点
威望
0 点
在线时间
54 小时
注册时间
2013-5-23
17
发表于 2013-7-5 22:06 | 只看该作者
E08-闲看花落升级考试题
一,简答题 共50分(每小题5分)
1、写出五律仄起首句不入韵式的基本格式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2、什么叫布局?
      布局是把选取的一定的素材,根据显示主题,表现内容的需要,进行恰当的剪裁和合理的安排,使诗文中的各部分有机地联系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统一体。一首诗不外乎起承转合,“起”,诗的开头;“承”,接着开头的意思加以发展,“转”,是转折,开拓新意,“合”,是结束全篇。   
要求:起要扣题;承要连贯、自然;转要新颖、巧妙,多为结句作准备;结要含蓄、深邃或铿锵有力,醒明本旨,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3、啥叫诗眼?
     诗眼是诗歌中最能开拓意旨和表现力最强的关键字、词、句,点睛之笔。就是诗的精髓,这句话反映了诗的主题和诗人想要抒发的情感,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其中蕴含着一定的人生哲理。如“春江水暖鸭先知”就是苏轼那首诗的诗眼
4、如何立意?
    立意就是你看到一个标题后,你想要表达的意思、你要表达的情绪、你的思想、你的心意。立意要注意一下几点
    1)贵有新意
    2)切忌意杂
    3)所表之意忌讳相碍与反复
5、什么是赋 比 兴?
      “赋” ,就是直接叙述、描写或抒情,用的是白描手法。特点就是敷陈、直言,即直接叙述事物,铺陈情节,抒发感情。平铺直叙,开门见山。
     “比”,就是比喻、比拟,一般是以具体的事物来比喻抽象的事物。是以彼物比此物的方法。比,就是对于本质上不同的两种事物,利用它们之间在某一方面的相似点来打比方,或者用浅显常见的事物来说明抽象的道理和情感,使人易于理解;或者借助描绘和渲染事物的特征,使某一事物生动、具体、形象地表现出来,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兴”,就是即物起兴,即一首诗词想要表达某种思想感情,却不是直奔主题,而是首先从别的事物写起,以引到作者所要写的对象上去。兴就是先言他物而引此,或者是以时、天地,借景物引起意中之所欲言。或者是托事于物而起发已心。
6、什么叫通感?
     通感是一种修辞格,又叫“移觉”, 就是在描述客观事物时,用形象的语言使感觉转移,将人的听觉、视觉、嗅觉、味觉、触觉等不同感觉互相沟通、交错,彼此挪移转换,将本来表示甲感觉的词语移用来表示乙感觉,使意象更为活泼、新奇的一种修辞格。它其实也是比喻的一种。
7、什么叫收放?
     远看与近观结合,仰视平视与俯视结合,空间的上下结合,高低结合。这种方法我们称为“收放”。收放,指风景的变化,和思维的变化。
所谓放:就是可以扩大,属于外张,外张充沛而有气势的,也就是把思维放出去或者把目光放出去,眼前由近到远处。
所谓收:是集中深化主题,属于内敛,内敛传神而有精神。把远到近为收,所以收放的对立统一,收放没有固定的地方,哪句收,哪句放没有规定,我体会收放分两类:一类是思维的收放;一类是景物的收放。重要的是要把这两类结合起来融为一体。
8、律诗中的气势二字作何解释?
     气势,指诗文的 气韵或格调。在这里气势并不是我们常讲的那种气势磅礴,气势汹汹的气势,这种气势与律诗中的气势是有很大区别的,其实,律诗中的气势一般是指我们写诗时的起句部分,它是由景物和情感结合而成的。
9、什么是律诗的脉络?
      律诗的脉,是由气连接起来的一个物 相互之间的贯通与顺畅,脉,要求在律诗创作中,不要有什么物,对其他的物形成阻碍或障碍。脉的阻碍、阻塞,是不顺畅,而脉呢,要求的,就是从头至尾的顺畅。
10、什么是和诗?有几种方式?
      和诗:指作诗与别人互相唱和。也指这种唱和的诗。和 读 hè ,指唱和,和答。和就是附和的意思。在传统诗歌学里,和诗是由两首以上的诗组成,第一首是原唱,接下去的是附和。
      和诗大致有以下几种方式:
     1和诗,只作诗酬和,不用和诗原韵;
     2依韵,亦称同韵,和诗与被和诗同属一韵,但不必用其原字;
     3用韵,也叫从韵。即用原诗韵的字而不必顺其次序;
     4步韵,即用其原韵原字,且先后次序都须相同。
二、写一首《五律•荷》 共40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39 小时
主题
0

34

帖子

0

精华

1104

积分

联都中级会员

Rank: 2Rank: 2

UID
43082
经验
240 点
威望
0 点
在线时间
39 小时
注册时间
2012-12-22
18
发表于 2013-7-5 22:1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散步的云 于 2013-7-7 16:38 编辑

13期  C03-散步的云 升级考试题
一,简答题 共50分(每小题5分)
1、写出五律仄起首句不入韵式的基本格式
答;五律仄起首句不入韵式的基本格式;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2、什么叫布局?
答;布局是把选取的一定的素材,根据显示主题,表现内容的需要,进行恰当的剪裁和合理的安排,使诗文中的各部分有机地联系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统一体。一首诗不外乎起承转合,“起”,诗的开头;“承”,接着开头的意思加以发展,“转”,是转折,开拓新意,“合”,是结束全篇。   
4、如何立意?
答;立意就是你看到一个标题后,你想要表达的意思、你要表达的情绪、你的思想、你的心意。立意要注意一下几点
    1)贵有新意
    2)切忌意杂
    3)所表之意忌讳相碍与反复
5、什么是赋 比 兴?
答;所谓“赋” ,就是直接叙述、描写或抒情,用的是白描手法。
所谓“比”,就是比喻、比拟,一般是以具体的事物来比喻抽象的事物。是以彼物比此物的方法。
所谓“兴”,就是即物起兴,即一首诗词想要表达某种思想感情,却不是直奔主题,而是首先从别的事物写起,以引到作者所要写的对象上去。
6、什么叫通感?
答;通感是一种修辞格,又叫“移觉”, 就是在描述客观事物时,用形象的语言使感觉转移,将人的听觉、视觉、嗅觉、味觉、触觉等不同感觉互相沟通、交错,彼此挪移转换,将本来表示甲感觉的词语移用来表示乙感觉,使意象更为活泼、新奇的一种修辞格。
7、什么叫收放?
答;收放,指风景的变化,和思维的变化。
收放:在律诗实际写作中,不停留或缩、甚至锁在一个地方,所观、所得之景,从笔尖上滑出的时候,是处于运动状态,而不是固定状态。  单个分句中的收与放,简单的讲,就是收回来与放出去,收放的,不仅是作者的目光,同时也是读者的眼球,这个叫做“小收放”。  在一个步骤中的收放,是“中收放”。在两个步骤中的收放,是大收放。四个步骤结合起来的收放,就是全篇收放。 全篇收放,就是景+情的收放。这个收放的定义,同时也可以是“放收”。并不是因为收字在前、放字在后,而先收后放。先放而后收,都叫做“收放”。至于哪个先哪个后,视作品的需要而决定。  
8、律诗中的气势二字作何解释?
答;答:气势,指诗文的 气韵或格调。在这里气势并不是我们常讲的那种气势磅礴,气势汹汹的气势,这种气势与律诗中的气势是有很大区别的,其实,律诗中的气势一般是指我们写诗时的起句部分,它是由景物和情感结合而成的。
9、什么是律诗的脉络?
答:律诗的脉,是由气连接起来的一个物 相互之间的贯通与顺畅,脉,要求在律诗创作中,不要有什么物,对其他的物形成阻碍或障碍。脉的阻碍、阻塞,是不顺畅,而脉呢,要求的,就是从头至尾的顺畅。
10、什么是和诗?有几种方式?
答;和诗:指作诗与别人互相唱和。也指这种唱和的诗。和 读 hè ,指唱和,和答。和就是附和的意思。在传统诗歌学里,和诗是由两首以上的诗组成,第一首是原唱,接下去的是附和。和诗大致有以下几种方式:
1和诗,只作诗酬和,不用和诗原韵;
2依韵,亦称同韵,和诗与被和诗同属一韵,但不必用其原字;
3用韵,也叫从韵。即用原诗韵的字而不必顺其次序;
4步韵,即用其原韵原字,且先后次序都须相同。
二、写一首《五律•荷》 共40分
        《五律.荷》
方塘圆叶翠,向宇逐新晴,
风动鲜红展,蓬承浩露生。
浮光悠顾影,逸气淡空名。
卓尔婷姿立,芳丛自玉清。

三、作业完成率  共110分(共十一讲作业,每讲全完成为十分,只写诗没评阅的为完成一半 5分)
本次考试满分为200分,150分及格。请欠作业的学友们抓紧时间补作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695 小时
主题
2

260

帖子

0

精华

8182

积分

联都铜牌会员

Rank: 4Rank: 4

UID
42841
经验
1922 点
威望
0 点
在线时间
695 小时
注册时间
2012-12-17
19
发表于 2013-7-5 22:4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观澜 于 2013-7-9 07:30 编辑

☆观澜  小渔村13期新3年级  试卷(第1部分—简答题部分)
一,        简答题 共50分(每小题5分)
1、写出五律仄起首句不入韵式的基本格式---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2、什么叫布局?---
布局是把选取的一定的素材,根据显示主题,表现内容的需要,进行恰当的剪裁和合理的安排,使诗文中的各部分有机地联系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统一体。
3、啥叫诗眼?---
诗眼是诗歌中最能开拓意旨和表现力最强的关键字、词、句,点睛之笔。
4、如何立意?---
立意就是确定主题,要弄清楚自己要表达什么意思。立意要准确、集中,不能散。一首诗一个意,决不能有两个或多个,主题多了结果什么也表达不清楚。但是相同的题材可以有很多不同的立意。写好一首诗,首要不是考虑它的语言、节奏、韵律等等,首要的必须先确定其立意,立意的正确与否,决定诗歌的主题正确与否;立意的高下,深浅,决定着所写的诗深刻程度。   
5、什么是赋 比 兴?---
所谓“赋” ,就是直接叙述、描写或抒情,用的是白描手法。
所谓“比”,就是比喻、比拟,一般是以具体的事物来比喻抽象的事物。是以彼物比此物的的方法。
所谓“兴”,就是即物起兴,即一首诗词想要表达某种思想感情,却不是直奔主题,而是首先从别的事物写起,以引到作者所要写的对象上去。
6、什么叫通感?---
通感是一种修辞格,又叫“移觉”, 就是在描述客观事物时,用形象的语言使感觉转移,将人的听觉、视觉、嗅觉、味觉、触觉等不同感觉互相沟通、交错,彼此挪移转换,将本来表示甲感觉的词语移用来表示乙感觉,使意象更为活泼、新奇的一种修辞格。 它其实也是比喻的一种。理论上详细解释如下:人的认识活动,一般是从感觉、知觉、到表象。进而形成概念、判断和推理。人的各种不同的感官,只能对事物某些特定的属性加以认识,因此在人们从感觉、知觉到表象的过程中,实际上也是各种感觉器官相通的过程。
7、什么叫收放?---
收放,指风景的变化和思维的变化。
所谓放:就是可以扩大,属于外张,外张充沛而有气势的,也就是把思维放出去或者把目光放出去,眼前由近到远处。
所谓收:是集中深化主题,属于内敛,内敛传神而有精神。把远到近为收,所以收放的对立统一,收放没有固定的地方,哪句收,哪句放没有规定。收放分两类:一类是思维的收放;一类是景物的收放。重要的是要把这两类结合起来融为一体。
8、律诗中的气势二字作何解释?---
气势指诗文的气韵或格调。律诗中的气势一般是指我们写诗时的起句部分,它是由景物和情感结合而成的。“气盛而言之,高下皆宜。”--“气”是文字的主脑;把作品主观气质形成一种高亢昴扬的独特体势; “气,水也;言,浮物也;”--“气”是驾驭语言的; “文以意为主,而辞欲能副其意,气欲能举其辞,臂之车然,意为之御,而气则所以行也。”--“意”是根本,“辞”是以副之,而气势载其辞,形象地说明了内容,语言和气势三者之间的关系。
“情之含风,犹形之包气,”帮“情与气偕”。这里的“情与气偕”--说明了气势和感情是相伴而生的,而不是无源之水,无根之木,--这里可以理解气势是作品的内容与作者的情感相关,通过语言形式表现出来的一种抑扬顿挫,疾徐有致的气度和气韵。它虽难言传,但可以意会;虽然无形,但可以感受。
9、什么是律诗的脉络?--
律诗的脉络是是作者思路的体现,它把文章的零散材料连成一个有机的体。就象人体的血脉、经络贯穿全身。律诗的脉,是由气连接起来的一个物 相互之间的贯通与顺畅,脉,要求在律诗创作中,不要有什么物,对其他的物形成阻碍或障碍。脉的阻碍、阻塞,是不顺畅,而脉呢,要求的,就是从头至尾的顺畅, 气→脉→络,是相互非常和谐的统一,同时,必须是集体行动,而不是擅自单独行动。其中任何一个地方出现了问题,就会导致全局出现不畅,从而影响到律诗作品的整体质量。气,即使是属于同一类的,并不是随便就可以用,必须考虑到“脉”是否能够畅通,如果有阻塞,这样的气,即使是同一类的,也需要避免使用。当脉畅通之后,要考虑到“络”是不是生硬的,切记不要写成机器人那样动作僵硬的句子来,使律诗读起来显得少了灵气或灵性。
10、什么是和诗?有几种方式?--
和诗:指作诗与别人互相唱和。也指这种唱和的诗。和就是附和的意思。在传统诗歌学里,和诗是由两首以上的诗组成,第一首是原唱,接下去的是附和。
和诗大致有以下几种方式:
1和诗,只作诗酬和,不用和诗原韵;
2依韵,亦称同韵,和诗与被和诗同属一韵,但不必用其原字;
3用韵,也叫从韵。即用原诗韵的字而不必顺其次序;
4步韵,即用其原韵原字,且先后次序都须相同。
二、写一首《五律•荷》 共40分(第2部分)

百卉争春俏,唯莲夏溢香。
婷婷姿碧秀,淡淡态柔庄。
笑靥迷翻客,娇枝情泻塘。
雍容西子愧,典雅诧娥娘。


三、作业完成率  共110分(共十一讲作业,每讲全完成为十分,只写诗没评阅的为完成一半 5分)(第3部分)
11讲作业全部完成。要求自评的亦全部完成。要求评他人的2次未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59 小时
主题
1

52

帖子

0

精华

1514

积分

联都中级会员

Rank: 2Rank: 2

UID
43648
经验
341 点
威望
0 点
在线时间
59 小时
注册时间
2013-1-11
20
发表于 2013-7-5 23:3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沙里雪 于 2013-7-5 23:37 编辑

D04 沙里雪

一, 简答题 共50分(每小题5分)
1、写出五律仄起首句不入韵式的基本格式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2、什么叫布局?
布局是把选取的一定的素材,根据显示主题,表现内容的需要,进行恰当的剪裁和合理的安排,使诗文中的各部分有机地联系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统一体。
3、啥叫诗眼?
诗眼是诗歌中最能开拓意旨和表现力最强的关键字、词、句,点睛之笔。五言句的每句诗眼多在第三字,也有在第二字、第五字或第二及第五字的,一般诗眼不用虚字,而用表示动词或形容词的实字。
4、如何立意?
立意就是你看到一个标题后,你想要表达的意思、你要表达的情绪、你的思想、你的心意。立意要注意一下几点
    1)贵有新意
    2)切忌意杂
    3)所表之意忌讳相碍与反复

5、什么是赋 比 兴?
所谓“赋” ,就是直接叙述、描写或抒情,用的是白描手法。
所谓“比”,就是比喻、比拟,一般是以具体的事物来比喻抽象的事物。是以彼物比此物的方法。

所谓“兴”,就是即物起兴,即一首诗词想要表达某种思想感情,却不是直奔主题,而是首先从别的事物写起,以引到作者所要写的对象上去。

6、什么叫通感?
通感是一种修辞格,又叫“移觉”, 就是在描述客观事物时,用形象的语言使感觉转移,将人的听觉、视觉、嗅觉、味觉、触觉等不同感觉互相沟通、交错,彼此挪移转换,将本来表示甲感觉的词语移用来表示乙感觉,使意象更为活泼、新奇的一种修辞格
7、什么叫收放?
创作诗要分层次来写:远看与近观结合,仰视平视与俯视结合,空间的上下结合,高低结合。这种方法我们成为“收放”。

8、律诗中的气势二字作何解释?
气势,指诗文的 气韵或格调

9、什么是律诗的脉络?
答:律诗的脉,是由气连接起来的一个物 相互之间的贯通与顺畅,脉,要求在律诗创作中,不要有什么物,对其他的物形成阻碍或障碍。脉的阻碍、阻塞,是不顺畅,而脉呢,要求的,就是从头至尾的顺畅。。套用一句中医常用语“通,则不痛;痛,则不通”。
总的讲,气→脉→络,是相互非常和谐的统一,同时,必须是集体行动,而不是擅自单独行动。其中任何一个地方出现了问题,就会导致全局出现不畅,从而影响到律诗作品的整体质量。气,即使是属于同一类的,并不是随便就可以用,必须考虑到“脉”是否能够畅通,如果有阻塞,这样的气,即使是同一类的,也需要避免使用。当脉畅通之后,要考虑到“络”是不是生硬的,切记不要写成机器人那样动作僵硬的句子来,使律诗读起来显得少了灵气或灵性。
10、什么是和诗?有几种方式?
和诗:指作诗与别人互相唱和。也指这种唱和的诗。和 读 hè ,指唱和,和答。
和诗大致有以下几种方式:
1和诗,只作诗酬和,不用和诗原韵;
2依韵,亦称同韵,和诗与被和诗同属一韵,但不必用其原字;
3用韵,也叫从韵。即用原诗韵的字而不必顺其次序;
4步韵,即用其原韵原字,且先后次序都须相同。

二、写一首《五律•荷》 共40分

《五律•荷》
清辉洗碧塘, 风过碎磷光。
荷展红纱影,蛙鸣绿玉床。
凌波风里舞,醉月水中狂。
恍惚仙家会,南柯一梦长。

三、作业完成率  共110分(共十一讲作业,每讲全完成为十分,只写诗没评阅的为完成一半 5分)
本次考试满分为200分,150分及格。请欠作业的学友们抓紧时间补作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联都网 ( 闽ICP备2023009884号 )

GMT+8, 2025-2-16 20:22 , Processed in 0.103167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