鑱旈兘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30|回复: 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讨论]赏《静夜思》再浅析美人剑君《百叶窗间月》

[复制链接]
在线时间
0 小时
主题
376

1438

帖子

0

精华

1万

积分

联都银牌会员

Rank: 5Rank: 5Rank: 5

UID
8993
经验
2636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6-8-25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3-1 12:2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赏《静夜思》再浅析美人剑君《百叶窗间月》   文/罗贤生 2008.03.01  美人剑君作品《五绝·百叶窗间月》  百叶窗间月, 分辉几十行。 天书人不识, 哪句念家乡?  赏析:纵观今古,“望月思乡”之意象所蕴含的意味悠长深远,无论贩夫走卒或文人墨客,难计多少人为之动过情。诗歌中李白的“静夜思”最为家喻户晓,经久传诵,具有永恒之魅力。今人美人剑君再次以新的物象,明白如话的演绎了这个不朽的主题。咱们不妨将今古两作品一赏:  起句“百叶窗间月”和“床前明月光”有同工之妙:太白用的是“井床”,现用“百叶窗”。“百叶窗”之物象犹比“井床”有特色,它是一种用木条板斜叠成鳞状﹐能启闭透风和蔽雨蔽光的窗扇。由此望月,窗扇透出一行行的月光惹人遐思,尤显游子情愫。  这不,文思敏捷的诗人立即吟出“分辉几十行”之妙句,紧承起句,从“间月”到“分辉”毫无造作之弊,自然无痕。 “疑是地上霜”从冷色调生成意境,而“分辉几十行”则从形态切入到心态,几十行可以体会成念乡的情思。在欣赏整首诗后,回看方知这句是点睛之笔。  起承两句叙述的物象已显意境,那如何笔锋一转,开拓出更寥廓的意境呢?诗人于是天马行空,将“分辉几十行”比喻成天书,想象大胆却贴切,比“举头望明月”多了一分悬念空间。但“天书人不识”呀,有待结句阐释,真引人入胜。  相对转句的伸展,尾句“哪句念家乡”不仅是收与结,还将转句的悬念推向另一个新高潮,整首诗的主题游子念乡已经掷地有声。“低头思故乡”为朴实直述,“哪句念家乡”是在疑问中得到肯定。“哪”字更暗示游子在外处境的复杂心境,或喜或悲留待读者玩味。

小结此绝句:流畅自然,字浅韵浓,章法得当,意象和谐。  虽诗无达沽,但诗应有“兴观群怨”之功能,成为好诗至少占这四字当中一字之席。窃以为这诗可占“兴、群”二字。尤其欣赏诗人用司空见惯的物象,用小学生也认识的二十个字,就非常清新朴素的勾勒出如此耐人寻绎的游子情,虽然它在思想性上还没有突破。明人胡应麟说:“太白诸绝句,信口而成,所谓无意于工而无不工者”。著名老诗人艾青就提倡过:诗要获得众多读者的共鸣,就必须让人读懂。美人剑君深谙此诗道也。我喜欢雅俗共赏的作品,自己是没什么鉴赏水平的诗词业余爱好者,但也美滋滋的读懂了这首诗。当然,言简意骇的风格只是诗法其一,我欣赏这首诗不排除有偏好之嫌,还望方家师友指正。

在线时间
66 小时
主题
880

3503

帖子

0

精华

3万

积分

联都秀才

Rank: 2Rank: 2

UID
12469
经验
4982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66 小时
注册时间
2007-8-15
2
发表于 2008-3-1 16:07 | 只看该作者

是好,但是绝不是上剩之作,太实,有一点呆板了,缺少了灵气.

八班飘儿的看法,请八班同学狂狂生也说两句,大家点评才热闹 !

剩 我打错 ,是 乘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3-4 20:18:46编辑过]
http://media.imhb.cn/homepic/2008/11/28/20081128154722_78021.jpg
抬头欲做爱情鸟
闭目常学解语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1366 小时
主题
650

7191

帖子

5

精华

6万

积分

联都元老

诗词学堂校长

Rank: 10Rank: 10

UID
1068
经验
9567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1366 小时
注册时间
2003-12-6
3
发表于 2008-3-3 23:11 | 只看该作者

先听听八班飘儿姐姐高论如何?

本狂每写, 都只几人称道, 劳苦大众, 唯赞一声: "哼! 不懂!"

故 你太白与我各走极端, 本狂舌头不利, 自无言可对;

背上青锋欲啸, 唯有剑上见见高下吧!

嘻.... 贤生莫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1366 小时
主题
650

7191

帖子

5

精华

6万

积分

联都元老

诗词学堂校长

Rank: 10Rank: 10

UID
1068
经验
9567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1366 小时
注册时间
2003-12-6
4
发表于 2008-3-3 23:28 | 只看该作者

正好我书窗有銀色百叶窗, 每月下屏前, 欲写它个不休, 惜闲散, 到今未有一句, 今正好借之:

百叶窗间月, 最好夾麪包,

黄金入脾胃, 即是大文豪.

有英文诗证之:

Hundred pages o' Venetian Moon Into thou sandwich I welcome Me a literatii not far but soon Afterth I consume thy Au & Alu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0 小时
主题
376

1438

帖子

0

精华

1万

积分

联都银牌会员

Rank: 5Rank: 5Rank: 5

UID
8993
经验
2636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6-8-25
5
 楼主| 发表于 2008-3-4 15:15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飘儿在2008-3-1 16:07:40的发言:

是好,但是绝不是上剩之作,太实,有一点呆板了,缺少了灵气.

八班飘儿的看法,请八班同学狂狂生也说两句,大家点评才热闹 !

是好,但是绝不是上剩之作——这首是好诗那是实在话,当然不是上剩之作,因为它是上乘之作。至于好的程度,包括李杜大作,谁能够定下一个条条框框,一就是一,二就是二?

太实,有一点呆板了,缺少了灵气——这样的诗得到您这样的评价偏颇太大了,要么是您水平太高,要么是您水平太低。

我罗子在论坛上很少这样说话的,请见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0 小时
主题
376

1438

帖子

0

精华

1万

积分

联都银牌会员

Rank: 5Rank: 5Rank: 5

UID
8993
经验
2636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6-8-25
6
 楼主| 发表于 2008-3-4 15:17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狂狂生在2008-3-3 23:11:55的发言:

先听听八班飘儿姐姐高论如何?

本狂每写, 都只几人称道, 劳苦大众, 唯赞一声: "哼! 不懂!"

故 你太白与我各走极端, 本狂舌头不利, 自无言可对;

背上青锋欲啸, 唯有剑上见见高下吧!

嘻.... 贤生莫怪!

校长,我的评价是这样的:尤其欣赏诗人用司空见惯的物象,用小学生也认识的二十个字,就非常清新朴素的勾勒出如此耐人寻绎的游子情,虽然它在思想性上还没有突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66 小时
主题
880

3503

帖子

0

精华

3万

积分

联都秀才

Rank: 2Rank: 2

UID
12469
经验
4982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66 小时
注册时间
2007-8-15
7
发表于 2008-3-4 20:17 | 只看该作者

先修改下 是:不是上乘之作 .我打字误

分辉几十行 句原不好的

哪句念家乡 在转合上略牵强...应该说写出来了..但不是太好.. 各抒己见..无须较真儿,关键是作品..作品才是硬道理!..

你别叫校长 ,回头把我心飞扬校长喊来了,他会责怪我和狂狂生同学的.

罗老师 ,你别生气 ,我和狂狂生是八班的初级对联班学习的同桌 .才开始接触平平仄仄 ....

罗老师 ,以后我和狂狂生的作业希望得到你的指点,谢谢 !

http://media.imhb.cn/homepic/2008/11/28/20081128154722_78021.jpg
抬头欲做爱情鸟
闭目常学解语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1764 小时
主题
1203

1万

帖子

12

精华

10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UID
7244
经验
16953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1764 小时
注册时间
2006-2-11
8
发表于 2008-3-4 23:29 | 只看该作者
哈哈,我比较赞成罗老师的说法。这几十行,作天书看,想象新奇,而“哪句念家乡”,更显巧妙。
将丽藻铺陈,一快雄毫,满页英馨堪透纸;
更韶华把握,常明典训,凝心慧业总扬眉.(魏启鹏赠)
广西岑溪市归义中学 陈英训  QQ 122582051
http://blog.sina.com.cn/cenxichenyingxun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0 小时
主题
376

1438

帖子

0

精华

1万

积分

联都银牌会员

Rank: 5Rank: 5Rank: 5

UID
8993
经验
2636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6-8-25
9
 楼主| 发表于 2008-3-14 13:50 | 只看该作者
唉,某些老学究不断在误导新学后学抛书包,对创作诗词不是什么好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联都网 ( 闽ICP备2023009884号 )

GMT+8, 2025-2-25 06:00 , Processed in 0.090864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