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224
在线时间126 小时
主题41
记录0
联都会员
经验953 点
威望0 点
金钱1730 ¥
在线时间126 小时
主题41
联都会员
- UID
- 74437
- 经验
- 953 点
- 威望
- 0 点
- 在线时间
- 126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16-2-16
|
本帖最后由 塞外声 于 2016-4-1 17:15 编辑
通感不等于胡诌----评王建端的生造“村烟香声远”
“村烟出树香声远”是王建端(穿越梅岭,不会叫的蝉)的一句诗,我问了一句“什么叫香声远?”竟然被他认为“不懂诗的基本知识”,说他這是使用的“詩的通感”!
“村烟出树香声远”什么意思?村庄的炊烟穿透树林冒出来,其“香声”传播很远?单说“声”,难道炊烟都是像喷气式飞机一样轰鸣?怎么这污染大气的炊烟还是“香”的?我相信除了作者本人,没有第二个人可以读懂。所以我谓之“胡诌”。
什么是“通感”?
“通感” 就是把不同感官的感觉沟通起来,借联想引起感觉转移或错位。 视觉、听觉、触觉、嗅觉等等各种官能可以沟通,系人们共有的一种生理、心理现象,颜色似乎会有温度,声音似乎会有形象,温度似乎会有重量。 这是与人的社会实践的经验和人们的认同程度有关,不可以任意生造。要使一般读者不但不感到突兀,而且感到句子更生动具体、感到合情合理、有一种新鲜的的美学感受,是要下功夫的。这是一种高级的修辞手法。历史上使用较好的诗例如:
白居易《琵琶行》:“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如)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水下滩。水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渐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这里其实是使用了明喻的修辞手法,所以读者更好的理解力音乐,接受了这些“通感”。
韩愈《听颖师弹琴》:“昵昵儿女语,恩怨相尔汝。划然变轩昂,勇士赴敌场。浮云柳絮无根蒂,天地阔远随飞扬。喧啾百鸟群,忽见孤凤凰。跻攀分寸不可上,失势一落千丈强。”
-----通过物象和其运动描写音乐,使无形的音乐变为有形的印象刺激,使读者有具体的深刻的感觉。
李贺《李凭箜篌引》:“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比喻兼拟人)。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弦动紫皇。”
-----将乐声比喻为凤凰叫等具体物象的活动声音。
宋祁《玉楼春》词:“红杏枝头春意闹”----将颜色化作动作。李贺《蝴蝶飞》中的“杨花扑帐春云热”---将视觉转化为温度。
王维《过青溪水》中的“色静深松里”-----将绿色比喻为安静的。
刘长卿《秋日登吴公台上寺远眺》中的“寒磬满空林”-----将声音比喻为有质感的物体。
王维《山中》的“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 ---将绿色比喻为可以滴水的物体。
朱自清《荷塘月色》:“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味觉变为听觉;
“笑得很甜”-----“甜”是用来形容味道的,转为形容视觉。
由上可见,为了将通感获得读者的认同,作者需要有个引导思维的过程,如使用连词(如,若,仿佛等),使用比喻手法,就是建立同感的桥梁。另外使用已经广为认同的固定词语,比如“尖声”、“浓墨重彩”,(将声音比喻为尖锐的物体,将深色比喻为有重量的物体)等。可见通感是和比喻手法类同的一种喻格,绝非像王建端这样生造谁也看不懂的新词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