鑱旈兘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49|回复: 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佛教对于人类的永恒价值

[复制链接]
在线时间
520 小时
主题
126

1289

帖子

15

精华

2176

积分

联都元老

《联都》对联学堂教授(高级班)

Rank: 10Rank: 10

UID
146
经验
2176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52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3-6-16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3-6-18 16:0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佛教对于人类的永恒价值
                   ——佛教(佛经)价值内涵之探讨
                         肖大志
佛教作为一门古老的宗教,二千五百多年来,可谓法流浩荡,对世界文明特别是亚洲文明的发展,产生了极为重要而深远的影响。系统而深入地研究佛教对于人类文明的贡献,系统而深入地整理佛教经典中所蕴涵的丰富的精神宝藏,将是一项意义十分深远的课题。作者限于见识浅薄,资料贫乏,在此,仅对这一课题做一些肤浅而零碎的探讨。佛教经典中所蕴涵的精神宝藏,其价值主要体现在社会学、道德观、生命科学、认识论以及文学艺术等方面。佛教在这些方面的贡献与价值,早已是举世公认。此外,在心理学、逻辑学、天文学、物理学等科学领域,佛教也有某些真知灼见与禅定成就,有针对性地研究这些见解与成果,对于当今科学理论的发展,也许会起到一定的指南作用。下面,仅就佛教(佛经)的社会学价值、道德价值、生命科学价值、认识论价值、文学艺术价值等,做一些粗浅的介绍。
1.佛教(佛经)的社会学价值
佛教虽然以出世间修行为旨趣,对世俗生活采取一种否定、厌离的态度,但从更进一步的角度来看,佛教的出世间,是以改造自我身心为前提;佛教的厌离世间,并不是要逃避现实生活,而是要改造现实世界;而且,究竟而言,世间与出世间并不是完全隔离的,而是一体不二的。因此,佛教在强调出世的同时,也很重视入世的修行。大乘佛教的菩萨精神,将出世和入世完全融汇,主张于世间出世间。对此,佛教中的有关论述甚多。如,《华严经·十行品》云:“不舍佛住,不违世法。”又云:“佛法不异世间法,世间法不异佛法,佛法世间法无有杂乱,亦无差别。”《维摩经·不二法门品》云:“世间、出世间为二,世间性空,即是出世间。于其中不入不出、不溢不散,是为入不二法门。”《法华经》云:“一切治生产业,皆与实相不相违背。”又云:“一切世间法,皆是佛法。”又如,慧能大师云:“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求菩提,恰如觅兔角。”太虚大师云:“仰止在佛陀,完成在人格,人成即佛成,此名真现实。”
在释迦牟尼的说教中,既有众多强调世间无常、人生苦恼、离欲绝爱、出家修行等内容,也不乏营生处世、伦理准则、王法政道等内容。
佛教虽然赞成出家修行,但并不反对孝道,而且非常注重家庭观念与对父母的孝养。佛经中关于孝养父母有不少至理名言。如,《心地观经》云:“父有慈恩,母有悲恩,若我住世于一劫中说不能尽。经于一劫,每日三时割自身肉以养父母,而未能报一日之恩。”又云:“悲母在堂,名之为富;悲母不在,名之为贫。悲母在时,名为日中;悲母死时,名为日没。”又云:“当知父母恩最深,诸佛圣贤咸报德,若人至心供养佛,复有精勤修孝养,如是二人福无异,三世受报亦无穷。”《阿含经》云:“若人百年之中,右肩担父,左肩担母,于上大小便利;极世珍奇衣食供养,犹不能报须臾之恩。从今听诸比丘尽心尽寿供养父母;若不供养得重罪。”《四十二章经》云:“凡人事天地鬼神,不如孝其亲,孝亲最神也。”《睒子经》云:“佛言:使我疾成无上真正道者,皆由孝德也。”
不过,佛教的孝养、报恩观念不是狭隘的,不局限于世俗的范围,而是无比的宽广,有着更深层次的含义。如,《梵网经》云:“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子是我母。我生生无不从之受生。故六道众生,皆是我父母。”《不思议光经》云:“饮食及宝,未足报父母之恩,唯导父母向于正法,便为报二亲也。”《阿含经》亦云:“若能引导父母信佛法,令之舍弃误道而返回正道,舍贪欲喜布施,始能报答其大恩。或宁可说报答他们更多。”
佛经中关于家庭生活也有不少至理名言。如,《大宝积经》云:“在家菩萨如法集聚钱财,非不如法。平直正求,给事父母妻子,给施亲友、眷属、知识,然后施法。”《杂阿含经》云:“始学工巧业,方便采财物,得彼财物已,当应作四分:一分自食用,二分营生业,余一分藏密,以拟于贫乏。”《中阿含经》云:“六损财业者:一者耽溺于酒,二者博戏,三者放荡,四者迷于妓乐,五者恶友相得,六者懈怠。”《佛说玉耶女经》云:“恩爱亲昵,同心异形,尊奉敬慎,无乔慢情,善事内外,家殷丰盈,待接宾客,称扬善名,最为夫妇之道。”
佛经中关于交友之道也有不少至理名言。如,《大善教经》云:“朋友之法,其要有三:一者见有过失,转相谏晓;二者见有好事,深生随喜;三者在于苦厄,不相弃舍。”《佛说孛经》云:“有友如花,有友如称,有友如山,有友如地。何谓如花?好时插头,萎时捐之,见富贵附,贫贱则弃,是花友也。何谓如称?物重头低,物轻头仰,有与则敬,无与则慢,是称友也。何谓如山?譬如金山,鸟兽集之,毛羽蒙光,贵能荣人,福乐同观,是山友也。何谓如地?百谷财宝,一切仰之,施给养护,恩厚不薄,是地友也。”《四分律》云:“难与能与,难作能作,难忍能忍,密事相语,不相发露,遭苦不舍,贫贱不轻,有此七法,名为亲友。”
佛教关于治国之道也有不<

真人游戏|足球篮球|时时▁彩| 六合投▁注| 网络赚钱去SO娱▁乐▁城:顶级信用▁提现百分百即时到账SO.CC
欢迎光临達之的博客
http://blog.kdnet.net/boke.asp?xdz123.showchannel.0.html
包括社会批评类杂文、佛学文章、佛教对联 、对联作品与对联理论文章、新诗、格律诗词、哲理随笔、杂感体验等
在线时间
520 小时
主题
126

1289

帖子

15

精华

2176

积分

联都元老

《联都》对联学堂教授(高级班)

Rank: 10Rank: 10

UID
146
经验
2176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52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3-6-16
2
 楼主| 发表于 2003-6-18 16:07 | 只看该作者
2.佛教(佛经)的道德价值
佛教的道德价值主要体现在善恶因果观、佛教戒律以及佛教修行道之中。
佛教认为,人们的行为(业),按其性质可分为善、恶、无记三类。所谓善,指能顺益此世、他世之法;所谓恶,指能违损此世、他世之法;所谓无记,指非善非恶之法,或不能招感异熟果之法。佛教明确认为,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这是宇宙间不变的法则。当然,一个人如果不信前世来世,那么,在他看来,世间的许多因果报应确实不甚明了,去恶向善也就没有什么实际的利益。因此,佛教有言,“不畏后世,无恶不作”。“拔无因果,断灭善根”。但是,如果从三世因果的立场来看,则因果报应,丝毫不爽。可以说,任何宗教之信仰必须有来世信仰的内容。因为,归根到底,只有把眼光放至无穷广阔的宇宙时空中去看待生命现象和社会现象,才谈得上是一种宗教理念和宗教情感。三世因果,乃是宇宙生命现象纷繁复杂的根源之所在。如果因果报应仅限于此生此世,则大千世界、芸芸众生,就不可能有这么多纷繁复杂的世间万象,此即所谓“众生之业报不可思议”之理。
同时,佛教明确将因果报应界定为自作自受,即“未作不得,已作不失”。世人所谓的报在子孙,乃是一种虚谬的观点。因为父子之间,虽有相互间之因缘,但各自亦有自己宿世之因缘。佛经中有这么一个故事:一个公主对其父说,我之所以生为公主,并不是托父亲之福,而是因我自己前世所积之福。其父为了要证明她的观点不对,便将她逐出王宫。但她在外面几经曲折,最后竟与另一个大国的王子结婚,比原先更加富贵。此即所谓“是福跑不了,是祸躲不过”之理。
佛经中关于善恶因果的阐述甚多。如,《栴檀越国王经》云:“罪福响应,如影随形。未有为善不得福,为恶不受殃者。”《法句经》云:“恶自受罪,善自受福。”又云:“深观善恶,心知畏忌,畏而不犯,终吉无忧。”又云:“恶行危身,愚以为易,善最安身,愚以为难。”又云:“恶业未成熟,恶者以为乐。恶业成熟时,恶者方见恶。善业未成熟,善人以为苦。善业成熟时,善者始见善。”《涅槃经》云:“善恶之报,如影随形,三世因果,循环不失,此生空过,后悔莫追。”《泥犁经》云:“父做不善,子不代受;子作不善,父不代受。善自获福,恶自受殃。”
佛教的道德观念不仅仅是人道主义的,而且是尊崇一切生命的同体慈悲观。在佛教的戒律中,不杀生是首要的最根本的一条戒律。这种不杀生,当然首先是不杀人,但比不杀人的范围要广泛得多,这也是对人类道德观念的更高要求。从某种意义上,人类只有在做到了不杀生乃至不食肉以后,人类的精神境界和社会状况,才可能有一个根本的改观。人类的战争、灾难及各种社会犯罪现象,究其原因,根本在于人类的贪、瞋、痴,在于一种以人类为中心、以自我为中心的我执、我见、我慢。当然,从人类生活现状来看,广义的不杀生乃至不食肉,也许是不太现实的理想,但不杀人无疑应当是人类生活中最基本的道德戒律。可以说,离开这一戒律,人类之间的战争就不可能根除,更毋论解脱生死。正如愿云禅师的一首偈所云:“千百年来碗里羹,怨深似海恨难平,欲知世上刀兵劫,但听屠门夜半声。”又如《楞严经》所云:“以人食羊,羊死为人,如是乃至十生之类,死死生生,互来相噉,恶业俱生,穷未来际,汝负我命,我还汝债,以是因缘,经百千劫,常在生死。”有人据此戏论佛教,认为杀人来吃不就来世变人吗?殊不知,因缘果报之具体情状不可思议,决不仅仅是彼此之间互相报偿,《楞严经》所云不过是其一而已。杀人者所受,也许是堕落地狱之苦报。
佛教对于在家男女信徒制定了五种基本戒律,即: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其中,前四戒为“性戒”,即其行为的性质本身是恶的,无论受戒与否,违犯者都要得到恶报。最后一戒(不饮酒)为“遮戒”,即遮止违犯前四戒。因为饮酒容易乱性,在饮酒至醉、神识不清、自制力差的情况下,容易做出各种恶行。在佛教而言,一个人只有遵守了五戒,才能谈得上是一个真正的人、一个有道德修养的人。佛教认为,违犯五戒,必将招至三恶道之果报;只有持受五戒,方能于来世生于人道。《正法念处经》云:“若受持戒者,可得名为人;一切破戒者,则如狗不异。”
佛教的上述五种基本戒律,可以说是人类永恒的道德信条。只是其中第五条(遮戒),我们应将之放在历史的角度来理解。自古至今,人类为贪图感官享受与物质刺激(撇开个别情况下的医药用途不论),制造出一些对中枢神经系统会产生刺激的产品,如古代的酒、近代的烟,以至当今世界泛滥成灾的毒品。究其性质,都是如出一辙。因此,从历史的角度来理解佛教的不饮酒戒,其精神实质,就是禁止麻醉品的滥用,这同样是人类必须永远加以防范的恶行。再者,佛教的不饮酒戒,亦非拘泥于形式,若酒作为药用,对于某些病人和老人,亦可适当饮之。对于一般人贪杯恣情而饮酒至醉,则佛教是反对的。至于受戒者,除非药用或利他,是决不可饮酒的。
从道德修养的角度来说,小乘佛教的道德修行,主要体现在三<

真人游戏|足球篮球|时时〝彩| 六合投〝注| 网络赚钱去SO娱〝乐〝城:顶级信用〝提现百分百即时到账SO.CC
欢迎光临達之的博客
http://blog.kdnet.net/boke.asp?xdz123.showchannel.0.html
包括社会批评类杂文、佛学文章、佛教对联 、对联作品与对联理论文章、新诗、格律诗词、哲理随笔、杂感体验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520 小时
主题
126

1289

帖子

15

精华

2176

积分

联都元老

《联都》对联学堂教授(高级班)

Rank: 10Rank: 10

UID
146
经验
2176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52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3-6-16
3
 楼主| 发表于 2003-6-18 16:08 | 只看该作者
3.佛教(佛经)的生命科学价值
佛教修行的正业是一禅二诵,即修习禅定与读诵佛经。禅定一直是佛教修学的核心内容。佛教的戒定慧三学,所谓“由戒生定,由定发慧”,也是以禅定为中心。在佛教二千五百多年的传承过程中,自释迦牟尼时代起,通过修习禅定而获得神通、开发出生命潜能的修行者,已不可胜数。当然,佛教禅定的最终目的,并不是为了开发神通,而是为了开发智慧,悟解宇宙与人生的真谛,以达到解脱生死的境界。但不管是开发神通还是开发智慧,佛教禅定在生命科学上确实具有独特的价值。本文对此,拟重点阐述。
佛教以洞察宇宙人生的奥妙,解脱生死轮回的苦恼为目标,对生命本质及生命现象有着相当深刻的认识与体验。如,佛教密宗对于人体奥秘的了解,深入到三层身心:粗身粗心、细身细心、最细身心,特别是对细身细心中的气、脉、明点等,有着相当细致的认识;佛教唯识宗对于心识现象的阐述,深入到末那识、阿赖耶识(分别相当于通常所说的潜意识、灵魂深处);佛教密宗对于死亡的过程与中阴境界有着颇为详细的描述;佛教修行者通过禅定(瑜伽)等修行而获得生死自在以及种种生命奇迹;佛教修行者在禅定(瑜伽)中所亲身体验、经历、见闻的关于宏观世界与微观世界的种种神奇的真相,比如宇宙的结构、众生的形态、净土的庄严,以及明点和光明,等等。这些都是对人体生命潜能的深层次观察,是对生命科学的独特贡献。可以说,这些也都是有待于现代生命科学进一步开发与研究的重要课题。
在所有的气功种类中,佛教的禅定(瑜伽)无疑占有最为突出的地位。佛教禅定(瑜伽)在疾病治疗、健康长寿、智力开发等方面的功效已是举世公认。佛教认为,疾病与凡夫妄念乱心相联系。通过禅定(瑜伽)修习,可以在定中令身心自然进行良性调整,达到祛病益寿的目的。密宗无上瑜伽认为,人身中的十种气各有所司,若受阻或错乱,能致种种疾病发生。而心理上的烦恼及所起恶业,能令身中脉道缠缚阻滞,明点不明,气行不通,为导致疾病的根本原因。修禅入定,就是要打通脉道,令气行通畅,这是治病的要方。佛教的以禅治病法,已多被运用于气功医疗实践,成为气功界最常用的治病方法。佛教中以咒加持的大悲水治疗法、上师加持法等,也被气功界广泛运用,即所谓“信息水”、“集体练功”、“会场治病”等。
佛教历代高僧大德中,长寿者不乏其人。有许多人的寿命甚至超过常人所难以想象的生命期限。据称“千岁宝掌和尚”活了1072岁,即使最保守的估计,他来中国后生活的时间也有300多年。又如,据称龙树265岁,马鸣450岁,无著300岁,达摩鞠多800余岁,慧昭300余岁,纯陀600余岁,法喜300余岁,那洛巴205岁,等等。至于一百岁至二百岁之间者,则为数更多。佛教虽然不追求长生不老,但由于长期的禅定(瑜伽)修习,可以产生延年益寿的功效,则是毫无疑问的。
据现代生命科学的研究,人脑的功能,已被利用者仅有百分之几,还有百分之九十几的潜能尚未被开发利用。而佛教禅定(瑜伽)修习的“由定生慧”,则早已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佛教认为,通过禅定(瑜伽)修习等修行,可以将众生的四层心识转化为四种智慧,即所谓“转识成智”。具体来说:
(1)        妙观察智,为第六识(意识)所转;获得妙观察智,可以破除对真理的迷惑,明了洞察世间出世间一切学说之是非真妄。
(2)        平等性智,为第七识(末那识)所转;获得平等性智,可以转变人本能具有的自我中心立场,从而能平等地看待世界上的一切众生,具有一种慈悲、公正、不带任何主观偏见的道德智慧。
(3)        大圆镜智,为第八识(阿赖耶识)所转;获得大圆镜智,就可以超越人狭窄的生存空间,洞察多层次的宇宙全景,获得一种如明镜映现万象的智慧。
(4)        成所作智,为前五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所转;获得成所作智,就可以突破身心局限,具有能神通变化、随意成就事业的智慧。
佛教历代高僧大德中,有一些人文化程度并不高,比如六祖慧能等,但他们一旦开悟,其思维能力、理解能力、表达能力、直觉能力等都有一个质的飞跃,达到了常人难以企及的地步。这实际上就是修行者生命潜能、智力潜能得到开发的结果。现定居美国的密宗上师根造曾说:“如灌顶时,总不离六根六尘,上师即在此中使弟子得到启发,然后于修持中能令人转识成智。我本来不会作诗,更不懂平仄,但我在昂藏寺甲色上师处接受彻却传授后,立依口诀而从事练习。有一天于静坐时,忽然有许多诗句如潮水般涌出,……这是作诗的开始,以后我每于静坐或修脱噶后,往往有诗句记录其境界,都出于自然,不是有心去作。起心要作,诗也写得不象样。”在当今的气功流派中,各种旨在开发人的智力潜能的益智气功,许多就是从佛教禅定(瑜伽)的转识成智中得到启发。
在禅定(瑜伽)修习中,当修行者取得某种功效时,往往会进入一种超觉境界。在这种境界中,人们对宇宙生命的体验将是十分生动而奇妙。这种体验超越了人体五官的局限,突破了人类思维的束缚,往往能够唤醒人类灵魂深处(阿赖耶识)的某种
欢迎光临達之的博客
http://blog.kdnet.net/boke.asp?xdz123.showchannel.0.html
包括社会批评类杂文、佛学文章、佛教对联 、对联作品与对联理论文章、新诗、格律诗词、哲理随笔、杂感体验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520 小时
主题
126

1289

帖子

15

精华

2176

积分

联都元老

《联都》对联学堂教授(高级班)

Rank: 10Rank: 10

UID
146
经验
2176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52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3-6-16
4
 楼主| 发表于 2003-6-18 16:08 | 只看该作者
在佛教经典中,有关佛、菩萨、阿罗汉种种神通自在的记述相当之多。如,《杂阿含经》中,载有释迦牟尼为一千比丘显现升空行住坐卧、放光、身上出水出火等神变。又载:释迦牟尼以足踏地,令海洋、大地、城廓、山川“动摇如浪舟”;其所行之处,地即变为平坦,高变为下,荆棘瓦砾皆不复见,“聋盲及瘖哑,即得见闻语,城廓时乐器,不击妙音出。”“时彼世尊光相普照,如千日之焰。”据许多佛经记载,释迦牟尼在说经之前往往显现于眉间放光的神变。如,《观无量寿经》载:“尔时世尊放眉间光,其光金色,遍照十方无量世界,还住佛顶,化为金台,如须弥山。十方诸佛净妙国土皆于中现。”又如,《法华经》载:“尔时,佛放眉间白毫相光,照东方万八千世界,靡不周遍。”释迦牟尼在说法时,有时也显现神通以解释深奥的佛理。如,《仁王护国经》云:“时佛为王现五不思议神变,一花入无量花,无量花入一花;一佛土入无量佛土,无量佛土入一佛土;无量佛土入一毛孔土,一毛孔土入无量佛土;无量须弥、无量大海入芥子中;一佛身入无量众生身,无量众生身入一佛身,入六道众生身,入地水火风身。佛身不可思议,众生身不可思议,世界不可思议。”据佛经载,释迦牟尼有时还示现声音与身形等方面的神变。如,《无量义经》云:“诸佛无有二言,能以一音普应众声,能以一身,示百千万亿那由他无量无数恒河沙身,一一身中,又示若干百千万亿那由他阿僧祇恒河沙种种类形,一一形中,又示若干百千万亿那由他阿僧祇恒河沙形。善男子,是则诸佛不可思议甚深境界,非二乘所知,亦非十住菩萨所及,唯佛与佛,乃能究了。”又如,在《维摩经》中,记载了方丈容大千世界、天女散花,以及菩萨断取三千大千世界等奇异情形。《维摩经·不思议品》云:“住不可思议解脱菩萨,断取三千大千世界,如陶家轮,著右掌中,掷过恒河沙世界之外,其中众生不觉不知己之所在,又复还置本处,都不使人有往来想。”又如,《楞严经》卷2云:“而阿那律见阎浮提,如观掌中庵摩罗果,诸菩萨等见百千界,十方如来,穷尽微尘清净国土,无所不瞩。众生洞视不过分寸”。又如,佛经中多处载有六根互用的神通功能,谓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若远离染污而得清净,则六根一一具有他根之用。在《楞严经》卷4中,佛告诉阿难说:“汝但不循动静、合离、恬变、通塞、生灭、明暗,如是十二诸有为相,随拔一根脱粘内伏,伏归元真,发本明耀。耀性发明,其余五粘应拔圆脱。不由前尘所起知见,明不循根,寄根明发,由是六根互相为用。”另外,据北本《涅槃经》卷23载,如来一根则能见色、闻声、嗅香、别味、觉触、知法,一根如此,其余诸根亦然。据《法华经》卷6载,菩萨在六根清净之位,亦有六根互用之德。
佛教历代高僧大德在日常生活中显现神通的事例也屡见不鲜。如佛图澄、鸠摩罗什、宝志、善无畏、一行等许多高僧的神异事迹,皆载于正史。又如传说的菩提达摩“一苇渡江”,即是显神足通,此并非不可能之事。据佛经载,释迦牟尼与其弟子以神通力渡河,“于顷刻间伸缩手臂之间,消失于河之此岸,与彼弟子站立于河之彼岸。”又据禅籍载:“黄檗禅师,闽人也。幼于本州黄檗山出家。额间隆起如珠,音辞朗润,志意冲澹。后游天台,逢一僧,与之言笑,如旧相识。熟视之,目光射人,乃偕行。属涧水暴涨,捐笠植杖而止,其僧率师同渡。师曰:兄要渡自渡。彼即蹇衣蹑波,若履平地。回顾曰:渡来!渡来!师曰:咄!这自了汉,吾早知,当斫汝胫。其僧叹曰:真大乘法器,我所不及!言讫不见。”
佛教的根本教义,也是宇宙的根本法则,是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佛教修行有成就者,尽管能够生死自在、自主生死,能够臻至不生不死的涅槃境界,但却不可能违背有生必有死这一生命法则。不过,自古至今,佛教历史上那些修行有成就者在生死之际所表现出来的种种不可思议的神奇事例,仍然屡见不鲜。这些超乎常情的神异事迹,向世人证明:佛教的解脱生死,并不是理论上的空谈。如佛门四大奇迹等。佛教修行者于解脱生死方面的种种神异事迹,首先表现为佛门四大奇迹。所谓佛门四大奇迹,即指佛教史上有些高僧大德在死亡之际或死亡之后所显现的四种神奇的事迹。它们是:
(1)        舍利:又称舍利子,一般系指修行有成就者入寂并火化之后所遗之骨片,其形状、大小、色泽不一,状似结晶物,质地坚硬而细致。我国则多以豆粒状者称为舍利。据说舍利系由勤修戒定慧之功德所形成。藏密认为是由“智慧明点”所化成。《金光明经·舍身品》云:“舍利者,是戒定慧所熏修,甚难可得,最上福田”。历史上高僧大德至诚修行而形成舍利的记载很多。如近代的印光、太虚、弘一等大师,火化后各留舍利上千粒。当然,佛教史上最为神奇珍贵的当属佛祖释迦牟尼涅槃并荼毗(火化)后所留下的佛舍利。据史记载,释迦牟尼入寂并火化后,收舍利八斛四斗,分成八份,被古印度当时的八国所分得。《释氏要览》云:“唯佛舍利五色,有神变,一切物不能坏焉”。我国自佛教传入,那些前往天竺求法取经之<
欢迎光临達之的博客
http://blog.kdnet.net/boke.asp?xdz123.showchannel.0.html
包括社会批评类杂文、佛学文章、佛教对联 、对联作品与对联理论文章、新诗、格律诗词、哲理随笔、杂感体验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520 小时
主题
126

1289

帖子

15

精华

2176

积分

联都元老

《联都》对联学堂教授(高级班)

Rank: 10Rank: 10

UID
146
经验
2176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52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3-6-16
5
 楼主| 发表于 2003-6-18 16:09 | 只看该作者
4.佛教(佛经)的认识论价值
在佛教的教义体系中,包含了非常丰富的哲学内容。与其它宗教信仰有所不同的是,佛教的信仰中没有任何武断的、或来自神的命令的成分;佛教一再强调佛教的信仰应当是一种理性的智慧的信仰。正因为如此,有人认为,佛教非宗教非哲学,是颇有道理的;反之,有人认为佛教既是宗教又是哲学,同样颇有道理。因为这两种看似相反的观点反映了同一个事实:佛教是注重理性与智慧的,佛教并不是非理性的信仰。
在佛教教义的哲学内容中,认识论的内容显得非常丰富而又重要。佛教教义的核心是认识生命与宇宙的真相,以获得生命的解脱。正是在认识生命与宇宙的真相的过程中,佛教积累了大量的认识论成果。如前所述,佛教的生命观、人生价值观、宇宙观和时空观等,就比较全面地展现了佛教对主客观世界的认识成果。
在佛教诸派的义理中,比较集中地阐述认识论内容的当属印度大乘佛教的中观学派和唯识学派、中国大乘佛教的天台宗和华严宗的义理。
中观学派的认识论思想主要体现在其“真俗二谛”与“八不中道”上。所谓真谛,又称“第一义谛”、“胜义谛”,指圣智所见的真理,即真实平等之理;所谓俗谛,又称“世俗谛”、“世谛”,指世间的一般常识,即世俗差别之理。佛教的二谛说,在大小乘诸派中均有较多的阐述,但把二谛说作为根本的认识原则的是中观学派。中观学派的中观、中道,就是综合真俗二谛去看待世界万物,既不执着于空,也不执着于有。
所谓八不中道,又称“八不缘起”、“八不中观”等,就是《中论》中所说:“不生亦不灭,不常亦不断,不一亦不异,不来亦不出。”意谓宇宙万法,皆由因缘聚散而有生灭等现象发生,实则无生无灭;如认为有生或有灭、有常或有断、有一或有异、有来或有去(出),都是偏颇一边的戏论;离此二边而说“八不”,即是息灭戏论的中道之理,即能与实相相应。
唯识学派的认识论思想主要体现在其“四分说”与“三性说”上。唯识学派为了论证“唯识无境”,强调主观精神对客观对象的认识作用,提出“四分说”。所谓四分,即:(1)相分,即认识对象的相状,亦即被主体之心所认识的客体形相。(2)见分,即认识之主体,亦即认识、了别、照知“相分”的主体之认识作用、认识能力。(3)自证分,即自体上证知“见分”之作用,亦即自体能证知自己之认识活动;换言之,自证分是包含着“相”、“见”二分的心之自体,是对认识能力的反思。(4)证自证分,即证知“自证分”之认识作用,亦即自证分之再证知;换言之,证自证分是作为自证分的量果,是对自证分的再反思。唯识学派的四分说,强调了认识主体、认识能力与认识对象的不可分割,在认识论上有着重要的意义。
唯识学派还提出“三性说”,把认识分为虚妄的、相对真实的和绝对真实的三种。所谓三性,即:(1)遍计所执性,指对于无实体之存在,普遍地加以分别思量而起妄执之心;换言之,由于心识攀缘外境,而虚妄地认为心外有实体存在,称为遍计所执性。(2)依他起性,指由于各种依待因缘所生起之法,如虚如幻,非固定永远不变之实在;换言之,诸法都是依他而起,空无自性,即依他起性。依他起性是一种对事物现象的相对正确的认识,人们如果对遍计所执性所带来的痛苦迷惘有所觉悟,就会认识到依他起性。(3)圆成实性,指真如是圆满、成就、真实的,亦即诸法之本体遍满一切法,不生不灭、体性真实。圆成实性仅能由觉悟真理之智慧而得知,是在依他起性的基础上,远离遍计所执性的谬误,并进一步去掉对一切现象的虚妄分别而获得的一种对事物本质的真实认识。
天台宗的认识论思想主要体现在其“三谛圆融”和“一念三千”上。所谓三谛圆融,又称圆融三谛,指空谛(真谛)、假谛(俗谛)、中谛(中道第一义谛)举一即三,于一谛之中,具足三谛,相互融会,即称圆融三谛。宇宙中千差万别的事相都是圆融三谛的体现,在任何现象上都有空、假、中三者相互联系、相互包容的情况,换言之,任何事物都是即空、即假、即中。天台宗认为,运用圆融三谛去观察分析世界万象,就能把握诸法实相。与圆融三谛的思想相应,天台宗建立了其一心三观的观心法门,即于一心之中,圆观空、假、中三谛。
所谓一念三千,指于凡夫当下一念之中,具足三千世界之诸法性相。《摩诃止观》卷5云:“夫一心具十法界,一法界又具十法界、百法界;一界具三十种世间,百法界即具三千种世间。此三千在一念心,若无心而已,介尔有心,即具三千”。
总之,天台宗认为,一念之心,从事理上可以圆观空、假、中三谛,从事相上则具足三千世界之诸法性相,从而将空假中三谛圆融起来,并将认识主体与认识对象融合为一,建立起天台宗独特的认识论体系。
华严宗的认识论思想主要体现在其“法界三观”和“十玄缘起”上。所谓法界三观,即华严宗所立的真空观、理事无碍观、周遍含容观三种观法。所谓真空观,即观理法界,谓观诸法之本性即空,然真空观之空并非断灭空,亦非离色之空,而是一种会色归空、明空即色、空色无碍之空。所谓理事无碍观,即观理<
欢迎光临達之的博客
http://blog.kdnet.net/boke.asp?xdz123.showchannel.0.html
包括社会批评类杂文、佛学文章、佛教对联 、对联作品与对联理论文章、新诗、格律诗词、哲理随笔、杂感体验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0 小时
主题
15

330

帖子

1

精华

3842

积分

联都高级会员

逍遥派掌门人

Rank: 3

UID
104
经验
530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3-6-7
6
发表于 2003-6-20 08:52 | 只看该作者
佛教博大精深,不可思议。
达之兄想必乃教中之人,此文对普及佛法教义具有重大意义,仰止中~~
粗读一遍,就以下几个问题与作者商讨:
1、自古有在家人不听出家人说戒的律仪,四分律乃比丘大戒,下面这段引文似在可有可无之列。
《四分律》云:“难与能与,难作能作,难忍能忍,密事相语,不相发露,遭苦不舍,贫贱不轻,有此七法,名为亲友。”
2、末那识、阿赖耶识(分别相当于通常所说的潜意识、灵魂深处),此说不敢苟同。
3、佛教(佛经)的生命科学价值一章,气功属外道,密宗重传承,六通也与佛教的原始经典《阿含经》有异。
我非修证之人,故多说食数宝之谈,达之兄见谅。
康家老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520 小时
主题
126

1289

帖子

15

精华

2176

积分

联都元老

《联都》对联学堂教授(高级班)

Rank: 10Rank: 10

UID
146
经验
2176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52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3-6-16
7
 楼主| 发表于 2003-6-21 07:52 | 只看该作者
以上三点,分别解释几句:
1,《四分律》之引言,是引用佛教格言之类的书籍,对这种引用,据其内容,似乎有时也与在家人不听出家戒律无直接关系,不知当否?
2,潜意识,灵魂之说,是对教外学说的一点附会融通,佛学界现偶有之,或许不很恰当。
3,个人以为,气功(亦有所谓的佛教气功),此与佛教禅定,有共通处,可略论之;六通之引用(以及某些气功的引用),出自某大学一学者的一本书,非本人从阿含经所节引,或属于治学不严,当改之。
对康师傅之言,深谢!
欢迎光临達之的博客
http://blog.kdnet.net/boke.asp?xdz123.showchannel.0.html
包括社会批评类杂文、佛学文章、佛教对联 、对联作品与对联理论文章、新诗、格律诗词、哲理随笔、杂感体验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0 小时
主题
15

330

帖子

1

精华

3842

积分

联都高级会员

逍遥派掌门人

Rank: 3

UID
104
经验
530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3-6-7
8
发表于 2003-6-21 09:06 | 只看该作者
达之兄所言极是,佩服!
康家老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联都网 ( 闽ICP备2023009884号 )

GMT+8, 2024-11-25 20:12 , Processed in 0.126928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