鑱旈兘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148|回复: 4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公告]对联问题答疑处

[复制链接]
在线时间
2983 小时
主题
805

5631

帖子

30

精华

6万

积分

联都元老

Rank: 10Rank: 10

UID
1601
经验
8160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2983 小时
注册时间
2004-3-2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5-7-17 16:5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FONT size=4>凡寄萍居私塾弟子,有任何对联方面的疑问和出句、对句、成联创作的提问,请在此跟贴,尽量做到有问必答!(目前向所有联友开放)</FONT>
博客:http://lbhy.blog.hexun.com/
在线时间
0 小时
主题
3

848

帖子

0

精华

1

积分

联都贡士

Rank: 6Rank: 6

UID
5374
经验
999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5-7-5
2
发表于 2005-7-17 20:06 | 只看该作者
我国正大力推广普通话,可试部好象古声份量重于今声,试部曾经多次表示用今声要说明,否则按古声。我认为用古声须注明,今声可免说明,毕竟现代人学的、用的是今声,懂古声的人却很少。为什么话要如此说?今后可否一律改变这样的说法。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2-26 1:02:18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2983 小时
主题
805

5631

帖子

30

精华

6万

积分

联都元老

Rank: 10Rank: 10

UID
1601
经验
8160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2983 小时
注册时间
2004-3-2
3
 楼主| 发表于 2005-7-18 07:39 | 只看该作者
<P><B><FONT color=#000066>答皓月千里</FONT></B>:</P>
<P>对于诗词联的声律,有个继承和发展的问题。用今声写诗词联,是最近几年才提倡的,目的是为了在广大青少年中普及诗词对联创作。而老一辈诗词联作家习惯于用古声入联,实际上,今人创作诗词对联也不可避免地沿用古诗词联的一些语汇,而这些语汇(包括一些成语)都是古声。从古声到今声的转型过程过程中,许多词汇就无法得到利用,这是今声的尴尬之处。目前,诗联界普遍采用的是古声和今声双轨制,但今古声不能混用。试部提示今声要说明,也有其道理,因为许多次科举考试都有重配题,重配题采用古诗词中句子,对句必须用古声。另外,多数考官是按古声出句的,要求应考者用古声对句,也是情有可原的。那么,允许用今声的地方,也只有成联创作了。所以才有这样的提示。我最近主持的会试中,已经取消了这种提示,给今古声同样的待遇。</P>
<P>我认为,学诗词对联,掌握古声,也是必要的,如古声中的入声字,在今音中被分配到四声中了,而许多词牌,是明确规定用入声入韵的。大多数诗词联爱好者还是能基本掌握古声的。说“现代人学联,懂古韵的人很少的”,是缺乏依据的。</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7-18 13:37:06编辑过]
博客:http://lbhy.blog.hexun.co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0 小时
主题
3

848

帖子

0

精华

1

积分

联都贡士

Rank: 6Rank: 6

UID
5374
经验
999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5-7-5
4
发表于 2005-7-18 11:56 | 只看该作者
豁然开朗。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23 小时
主题
220

2430

帖子

3

精华

3545

积分

荣誉版主

联都贡士

Rank: 6Rank: 6

UID
4123
经验
3545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23 小时
注册时间
2005-3-7
5
发表于 2005-7-18 15:33 | 只看该作者
<P>只顾得读道人作品,时间过去好多。10联还未及想,趁着门户开放,先请教个问题。请道人就“夏夜无凉期月冷”和“</P><P>看清海市终知幻,道破天机始认真。”谈谈关于主体的一致性问题,谢谢。</P>
擎雨飘风皆乐事
夏花秋叶俱佳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0 小时
主题
5

105

帖子

0

精华

1

积分

联都贡士

Rank: 6Rank: 6

UID
5301
经验
251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5-6-26
6
发表于 2005-7-18 15:36 | 只看该作者
我想知道成联创作的基本要求和技巧,烦请老师指点,谢谢![em27][em27][em27]
万水千山收眼底诗情画意荡心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0 小时
主题
3

848

帖子

0

精华

1

积分

联都贡士

Rank: 6Rank: 6

UID
5374
经验
999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5-7-5
7
发表于 2005-7-18 16:11 | 只看该作者
<P>再请教:
一副联如何点评,才算合格?怎样来欣赏一副联?</P>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2983 小时
主题
805

5631

帖子

30

精华

6万

积分

联都元老

Rank: 10Rank: 10

UID
1601
经验
8160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2983 小时
注册时间
2004-3-2
8
 楼主| 发表于 2005-7-18 17:13 | 只看该作者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弦歌</I>在2005-7-18 15:33:00的发言:</B>

<P>只顾得读道人作品,时间过去好多。10联还未及想,趁着门户开放,先请教个问题。请道人就“夏夜无凉期月冷”和“</P>
<P>看清海市终知幻,道破天机始认真。”谈谈关于主体的一致性问题,谢谢。</P></DIV>
<P>没有看明白这个问题,能说详细点吗?</P>
博客:http://lbhy.blog.hexun.co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2983 小时
主题
805

5631

帖子

30

精华

6万

积分

联都元老

Rank: 10Rank: 10

UID
1601
经验
8160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2983 小时
注册时间
2004-3-2
9
 楼主| 发表于 2005-7-18 17:19 | 只看该作者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黑马褂</I>在2005-7-18 15:36:00的发言:</B>
我想知道成联创作的基本要求和技巧,烦请老师指点,谢谢![em27][em27][em27]</DIV>
<P>这个问题比较大,不是三言两语能说清楚的,要创作一副好联,有以下几个基本条件:

<P>一、懂得对联的格律

<P>二、要有较扎实的古文学基础和文史修养

<P>三、要有丰富的阅历

<P>四、要创新,道前人所未道者

<P>至于说技巧,我想,多读,多揣摩,多练习,多修改。没有偷懒的办法。</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7-18 17:32:03编辑过]
博客:http://lbhy.blog.hexun.co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2983 小时
主题
805

5631

帖子

30

精华

6万

积分

联都元老

Rank: 10Rank: 10

UID
1601
经验
8160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2983 小时
注册时间
2004-3-2
10
 楼主| 发表于 2005-7-18 17:26 | 只看该作者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皓月千里</I>在2005-7-18 16:11:00的发言:</B>

<P>再请教:
一副联如何点评,才算合格?怎样来欣赏一副联?</P></DIV>
<P>我前段时间在群里聊过这个话题,不惑的青春整理了我的这些谈话,你可以参照着看:
<P><a href="http://china-liandu.com/dispbbs.asp?BoardID=78&amp;ID=26644" target="_blank" >http://china-liandu.com/dispbbs.asp?BoardID=78&amp;ID=26644</A>
<P>至于说欣赏,应该是多角度的,除了对对联的六要素要进行关注外,对联的文学性是最重要的,对对联的欣赏和对其他古典文学的欣赏在文学美感上几乎是没有区别的。</P>
博客:http://lbhy.blog.hexun.co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0 小时
主题
5

105

帖子

0

精华

1

积分

联都贡士

Rank: 6Rank: 6

UID
5301
经验
251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5-6-26
11
发表于 2005-7-18 17:28 | 只看该作者
谢谢老师![em26][em26][em26]
万水千山收眼底诗情画意荡心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23 小时
主题
220

2430

帖子

3

精华

3545

积分

荣誉版主

联都贡士

Rank: 6Rank: 6

UID
4123
经验
3545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23 小时
注册时间
2005-3-7
12
发表于 2005-7-18 18:03 | 只看该作者
<P>为省时间,接道人8楼话说。可能是我没表述清楚:“夏夜无凉期月冷”,曾经读过类似句型(如道人“江埠无人空浣月”句),有主语不明确,句子有伤说,道人如何看?</P><P>“看清海市终知幻,道破天机始认真。”下比主语指他人,与上比主语不一致,就此句分析,这种不统一,有碍吗?</P>
擎雨飘风皆乐事
夏花秋叶俱佳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2983 小时
主题
805

5631

帖子

30

精华

6万

积分

联都元老

Rank: 10Rank: 10

UID
1601
经验
8160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2983 小时
注册时间
2004-3-2
13
 楼主| 发表于 2005-7-19 08:34 | 只看该作者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弦歌</I>在2005-7-18 18:03:00的发言:</B>

<P>为省时间,接道人8楼话说。可能是我没表述清楚:“夏夜无凉期月冷”,曾经读过类似句型(如道人“江埠无人空浣月”句),有主语不明确,句子有伤说,道人如何看?</P>
<P>“看清海市终知幻,道破天机始认真。”下比主语指他人,与上比主语不一致,就此句分析,这种不统一,有碍吗?</P></DIV>
<P>答弦歌:
<P>道人拙句:“江埠无人空浣月”确实引起过不少争议,焦点在于,本句的主语是什么?如是“江埠”,如何能“浣”?其实是一种误解,我将此句略改:“江心空浣月”,尽管句式不变,我想就没有人提出异议了。如此看来,“江埠”、“江心”并不是主语,浣,实际上是明月“自浣”。就象“空山啼鸟”,乃鸟自啼,非空山啼也。</P>
<P>“夏夜无凉期月冷”,凉是人的感觉,期,是人的感情。此句显然是有主体的,就是人。主语的隐略,在古文学中是常见的。</P>
<P>再来说:“看清海市终知幻,道破天机始认真。”上联:看、知,是“我”的感觉。下联:尽管是别人“道”,却是“我”在“认”。意识是说:(我)听(别人)道破天机后,才知道,那是真的。显然,主体是一致的。</P>
博客:http://lbhy.blog.hexun.co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23 小时
主题
220

2430

帖子

3

精华

3545

积分

荣誉版主

联都贡士

Rank: 6Rank: 6

UID
4123
经验
3545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23 小时
注册时间
2005-3-7
14
发表于 2005-7-23 16:41 | 只看该作者
<P>谢谢道人指点,其实弦歌一直认为没有毛病(从语法上)的这几个句子,只是自己拿不准。曾经对江埠一句发表过关于缺省主语的帖子,没人响应的。</P>
擎雨飘风皆乐事
夏花秋叶俱佳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0 小时
主题
35

1538

帖子

0

精华

1716

积分

联都贵宾

Rank: 4Rank: 4

UID
3245
经验
1716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4-12-7
15
发表于 2005-7-24 18:24 | 只看该作者
<P>感谢老师和同学们,认真学习了!</P><P>我有一个疑问一直无法排解,也请教了几个老师,说法不一,使我无所适从。昨天看到老师这个帖子,很高兴,想请教老师这个问题,但又怕给老师添麻烦,一直犹豫到现在才提,还请老师见谅。</P><P>问题是:轻声字的平仄是如何判断的呢?是否分古今韵来判断呢?</P><P>还有一事想请老师继续指点:就是我的古汉语知识怎样补充学习呢?我太欠缺了!!但却不知如何下手,还请老师详细指点迷津哦~~</P><P>很荣幸能做老师的弟子!感谢老师能收下我这个笨弟子,但愿别让老师失望了!!!</P><P>弟子在此先给老师敬杯拜师茶,再送鲜花表示衷心谢意~~~</P><P><a href="http://bbs.sm618.com/UploadFile/2005-6/200562219544022860.jpg" target="_blank" ><img src="http://bbs.sm618.com/UploadFile/2005-6/200562219544022860.jpg"></A></P><P><a href="http://shm.2000y.net/UploadFile/2004-12/2004125223258482.jpg" target="_blank" ><img src="http://shm.2000y.net/UploadFile/2004-12/2004125223258482.jpg"></A></P><P><a href="http://www.kaoyandiary.com/uploadfile/200542515914784.jpg" target="_blank" ><img src="http://www.kaoyandiary.com/uploadfile/200542515914784.jpg"></A></P>
让世界充满真情,让世界充满爱! 人无完人,我也一样。所以我希望能从各位网友那里,发现自己的不足,看到更多的美好,从而开阔视野,完善自我,丰富人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6 小时
主题
196

2464

帖子

1

精华

3万

积分

联都贡士

曾经的女巫

Rank: 6Rank: 6

UID
3408
经验
4199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6 小时
注册时间
2004-12-24
16
发表于 2005-7-26 08:01 | 只看该作者
<FONT size=4>道人好,想请教道人“寒山拾得春风句”应该是机关联,还是意境联,寒山,拾得,一定要用古人名对仗吗?</FONT>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2983 小时
主题
805

5631

帖子

30

精华

6万

积分

联都元老

Rank: 10Rank: 10

UID
1601
经验
8160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2983 小时
注册时间
2004-3-2
17
 楼主| 发表于 2005-7-26 12:38 | 只看该作者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0的姐姐</I>在2005-7-24 18:24:00的发言:</B>

<P>感谢老师和同学们,认真学习了!</P>
<P>我有一个疑问一直无法排解,也请教了几个老师,说法不一,使我无所适从。昨天看到老师这个帖子,很高兴,想请教老师这个问题,但又怕给老师添麻烦,一直犹豫到现在才提,还请老师见谅。</P>
<P>问题是:轻声字的平仄是如何判断的呢?是否分古今韵来判断呢?</P>
<P>还有一事想请老师继续指点:就是我的古汉语知识怎样补充学习呢?我太欠缺了!!但却不知如何下手,还请老师详细指点迷津哦~~</P>
<P>很荣幸能做老师的弟子!感谢老师能收下我这个笨弟子,但愿别让老师失望了!!!</P>
<P>弟子在此先给老师敬杯拜师茶,再送鲜花表示衷心谢意~~~</P></DIV>
<P>先回答第一个问题:在古声韵中,是没有轻声字之概念的。现在的轻声字都纳入到古韵的平上去入四声中了。在现代汉语中,轻声是四声的一种特殊音变,即在一定的条件下读得又短又轻的调子。任何一种声调的字,在一定的条件下都可以失去原来的声调,变读为轻声。如在“妹妹”中的后一个“妹”字,单独念时是第四声声调,可是在“妹妹”连读时后一个“妹”字读得既短又轻了。轻声字已经失去了原来的声调,它的高低变化与该字的原调无关,而是取决于前一个字的不同声调。这种变调是口头上的自然变化,在书面文字中,起平仄是不变的。
<P>第二个问题:古汉语基础是平时积累的结果,多阅读古典文学作品,揣摩古人文字语言的运用技巧,和深刻理解文学作品中的语汇,多了解古代历史及典故,是加强古汉语基础训练的有效途径。这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只要你爱好了,就会有心,有心,就不怕学不好。</P>
博客:http://lbhy.blog.hexun.co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2983 小时
主题
805

5631

帖子

30

精华

6万

积分

联都元老

Rank: 10Rank: 10

UID
1601
经验
8160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2983 小时
注册时间
2004-3-2
18
 楼主| 发表于 2005-7-26 12:43 | 只看该作者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试剑</I>在2005-7-26 8:01:00的发言:</B>
<FONT size=4>道人好,想请教道人“寒山拾得春风句”应该是机关联,还是意境联,寒山,拾得,一定要用古人名对仗吗?</FONT></DIV>
<P>作为一个出句,它并不是选择题。只要符合要素的,都是对联。出句确实用了两个人物名,但对句者未必要用人物名去应对,因为联以意胜,回避对联的意境,就算人物名再工整,也不是好对句。所以,只要在意境上能与出句形成统一的,就是好对句,人物并不做特殊要求。</P>
博客:http://lbhy.blog.hexun.co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0 小时
主题
7

89

帖子

0

精华

1340

积分

联都中级会员

Rank: 2Rank: 2

UID
4987
经验
184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5-5-21
19
发表于 2005-7-27 22:47 | 只看该作者
不知此帖还开放不开放,俺无资格做老师的弟子,但有个问题想问问老师。近读古人书,有说“羁栖愁里见,二十四回明。”“四十明朝是,飞胜暮景斜。”二句为老杜对仗句。不知这是怎么个对仗法?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2983 小时
主题
805

5631

帖子

30

精华

6万

积分

联都元老

Rank: 10Rank: 10

UID
1601
经验
8160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2983 小时
注册时间
2004-3-2
20
 楼主| 发表于 2005-7-29 09:00 | 只看该作者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小男孩</I>在2005-7-27 22:47:00的发言:</B>
不知此帖还开放不开放,俺无资格做老师的弟子,但有个问题想问问老师。近读古人书,有说“羁栖愁里见,二十四回明。”“四十明朝是,飞胜暮景斜。”二句为老杜对仗句。不知这是怎么个对仗法?谢谢!</DIV><FONT face=宋体>
<P>从律诗的角度看,这种情况是很常见的。形式服从于内容,真正的诗人不会为了追求工对而损害了思想内容。同一诗人,在这一首诗中用工对,在另一首诗用宽对,那完全是看具体情况来决定的。以上所举例子,属于半对半不对的情况。<p></p></P>
<P>而对联最重要的特征,就是对仗,这是对联和诗的最大区别,所以对联不应该出现不对仗或半对半不对的现象。当然宽对是允许的,对联宽到大类相对,应该是极限了。<p></p></P>
<P ><FONT size=3><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p></p></FONT></FONT></P>
<P></FONT></P>
博客:http://lbhy.blog.hexun.co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联都网 ( 闽ICP备2023009884号 )

GMT+8, 2024-6-17 21:56 , Processed in 0.126097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