鑱旈兘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凌一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格言联墨品鉴》出版(湖南美术出版社)

[复制链接]
在线时间
1619 小时
主题
407

2725

帖子

4

精华

4万

积分

联都贵宾

Rank: 4Rank: 4

UID
18547
经验
9920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1619 小时
注册时间
2008-9-17
41
 楼主| 发表于 2012-10-6 17:42 | 只看该作者
11
人逢逆境须尝胆;
事遇难关莫息肩。
此联用典贴切,精练空灵,立意深远,充满哲理,具有很高的警策、启迪作用,且以平俗之辞见高远境界。它告诉人们逆境当中应效仿越王勾践,卧薪尝胆,不畏苦楚。而遇到困难时,则须“莫息肩”,即不抛弃不放弃,勇敢地承担突破危局的责任。
“人到万难须放胆;事当两可要平心。”是张大千先生的作品,此联与之有异曲同工之妙。张老先生之联突出的是智慧、胆魄和修为。而此联与之相比,更注重的是面对困难的“坚忍”和“担当”。 (陈创点评)

逆境是机遇赐予的人生大餐。君不见尝胆能壮胆,壮胆更放胆?!攀高的路上,尝一口苦胆比饮千杯美酒更壮怀!世事无由,难关总喜欢横亘在跋涉的岔道口,吞噬着你的热情,磨蚀着你的斗志,所以有的人遇难而退。然而联作者的铮铮铁肩,担当的是山一样高巍巍、沉甸甸的责任,喷发的是一往无前的胆气,难关也望而却步。(陈凡阳点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1619 小时
主题
407

2725

帖子

4

精华

4万

积分

联都贵宾

Rank: 4Rank: 4

UID
18547
经验
9920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1619 小时
注册时间
2008-9-17
42
 楼主| 发表于 2012-10-6 17:43 | 只看该作者
12
于曲径中凌绝顶;
在豪雨后赏长虹。
不历曲折艰难,哪来成功愉悦;阳光总在风雨后!上下联一实一虚间见情、见性、见智、见勇、见理、见景、见识!拼搏途中曲渐少,灵思笔下雨也豪!好联!(周作忠点评)

此联以意气风发的形象揭示了生活的辩证法:前途一片光明,道路泥泞曲折。生活就是拼搏、挫折、成功、喜悦的循环往复。人生挑战无极限,这世界上本没有绝对的登峰造极,如果你偶尔到达了某一高度,请不要驻足回首脚下的峰峦。攀登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美丽,如果有这种感觉相伴,那还有什么困难能阻挡你奋然前行的脚步?(程鸿点评)

人生的辩证法就是这样,一份艰辛,一份收获。只有不怕艰辛、乐于付出的人,才能得到最高最美的赏赐。(黎先汉点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1619 小时
主题
407

2725

帖子

4

精华

4万

积分

联都贵宾

Rank: 4Rank: 4

UID
18547
经验
9920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1619 小时
注册时间
2008-9-17
43
 楼主| 发表于 2012-10-6 17:44 | 只看该作者
13
年少何妨挥大笔;
志高当可著华章。
有志不在年高,古往今来无数早慧才人即为注脚。“五岁诵六甲,七岁观百家”之李白,“七龄思即壮,开口咏凤凰”之杜甫,中华少年才俊辈出不穷。联作志在激励青少年弘扬国粹,传薪播火,用心良苦。且言简意赅,允称佳构。(吕淳民点评)

历史证明,有大器晚成者,但更多的是那些年少便风流倜傥,心怀大志,迷于做学问的人。他们能更好地对社会和自然有所创建和发明。(黎先汉点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1619 小时
主题
407

2725

帖子

4

精华

4万

积分

联都贵宾

Rank: 4Rank: 4

UID
18547
经验
9920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1619 小时
注册时间
2008-9-17
44
 楼主| 发表于 2012-10-6 17:4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凌一二 于 2013-2-22 09:30 编辑

14
人处穷时当有志;
路逢绝境岂无天。
这是一副哲学味浓厚的对联。在“穷”与“有”,“绝”与“无”两组词语的一重矛盾中,作者又创造了另一重矛盾,即逆境中消极懈怠与积极进取的心理过程。当人从开头读起,读到“穷”字时,立即会陷入一种消沉的情绪,而在“当”字转承之后,“有志”二字又让人信心重拾。下联也是如此。就是在这些制造矛盾的词语中让人产生共鸣。如果作者用词“不狠”,只是些寻常字眼,不能很好地制造“矛盾”,那么这样白话行文的对联读起来就会缺乏意味,如前人所说,“文似看山不喜平”。(王家安点评)

人生注定充满了起伏跌宕。得意时,谁不是意气风发?穷困时,又该作何想呢?此联卓然不俗,浑然包涵着对意兴阑珊之人的一番谆谆劝诫。“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纵使身处绝境,走过去,前方未必不有一片天。凌先生心境淡定恬然,洞见凡尘之哲理,以七言下笔,言简意赅,联中郁勃之气喷薄自出。(咸丰收点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1619 小时
主题
407

2725

帖子

4

精华

4万

积分

联都贵宾

Rank: 4Rank: 4

UID
18547
经验
9920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1619 小时
注册时间
2008-9-17
45
 楼主| 发表于 2012-10-6 17:48 | 只看该作者
15
傲骨寒梅梅傲雪;
凌风虚竹竹凌云。
联与“虚心竹有低头叶;傲骨梅无仰面花”异曲同工,殊途同归。该作者在联首、联中、及前后两比句内,能先以双“傲”、双“凌”拟人重字辖意,再以“梅梅、竹竹”这样同字既连绵又顶针的修辞格,警策出“心灵是自己做主的地方,能把地狱变成天堂,把天堂变成地狱”。上接下引,转承升华为 “雪却输梅一段香”,“自信未来万木春”;云高性浮,竹节亮身韧,到凌云处也空心。人要自尊自爱、自信自强。最后又以“梅、竹;云、雪;风、骨;虚、寒;傲、凌”等同类物、同性词,合轨之“平仄”,使这以景物命题,化板为活,语言形象,意境优美,格调高雅,声律和谐,气势恢宏,情感强烈,可谓联之精品。(吕英点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1619 小时
主题
407

2725

帖子

4

精华

4万

积分

联都贵宾

Rank: 4Rank: 4

UID
18547
经验
9920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1619 小时
注册时间
2008-9-17
46
 楼主| 发表于 2012-10-6 17:49 | 只看该作者
16
屈中受屈何言曲;
坚上攻坚敢冒尖。
此联运用了复字和谐音技巧。上联说受得气,方为得人;名誉从屈辱中彰显,德量自隐忍中壮大。下联说攻坚克难的壮志和敢于冒尖的豪气。屈中受屈、坚上攻坚都是递进关系;何言曲与前四言是转折关系;敢冒尖与前四言是因果关系。三种关系使该联读起来抑扬顿挫,意境跌宕起伏。上联使人豁然开朗,下联使人信心陡增,俱佳。                          (何跃清点评)

屈辱之中饱受屈辱,又何曾向人表露过心中的委屈、埋怨过人生道路的艰难曲折!上联展示给人们的是一个胸襟开阔的大丈夫形象。下联则宕开一笔,意境再上一层。这位气度恢弘的大丈夫,同时又是一位勇于“坚上攻坚”,敢于“冒尖”的勇士。上下联同时采用了重字及谐音字技巧,增添了该联的趣味性。好!(崔钢兵点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1619 小时
主题
407

2725

帖子

4

精华

4万

积分

联都贵宾

Rank: 4Rank: 4

UID
18547
经验
9920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1619 小时
注册时间
2008-9-17
47
 楼主| 发表于 2012-10-6 17:50 | 只看该作者
17
登高始觉崇山矮;
搁浅安知大海深。
这是一副借景抒情的哲理联,托物言志也。仔细阅读,用心体会后,深为作者开阔的视野、深远的意境所折服。联作选取生活小事起笔,登高极目胸次夐远,非志向高远无以识破玄机,双关手法蕴藉深刻;下比深入探求,孜孜不倦!搁浅是因为环境所限,到广阔的大海一展抱负,大有“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恢弘气象,允推佳构。(吕淳民点评)

登高,有志凌绝顶之慨;搁浅,具谦恭自励之怀,诚自勉警世之佳联也!(黄泰诚点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1619 小时
主题
407

2725

帖子

4

精华

4万

积分

联都贵宾

Rank: 4Rank: 4

UID
18547
经验
9920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1619 小时
注册时间
2008-9-17
48
 楼主| 发表于 2012-10-6 17:51 | 只看该作者
18
未甘落后不居后;
辛苦争先敢领先。
联语巧用借对(未、辛)领起,将联颈的反义(甘、苦)理顺,再用复字组词,使上、下联形成尖锐的对立,而以“不”、“敢”助动,达到相反相成的主旨,修辞手法堪称绝妙!                                 (何先绪点评)

以平实的语言,激励人不仅要有不甘落后之意,更要有积极进取之心。其深意在摒除消极懒惰,树立积极进取的精神。下联进而提出人要勇于付出、不怕辛苦,勇于领先而敢担道义,使整联的思想内涵得以升华。全联通俗易懂,主题鲜明,于人于己都不失为一副好的砺志联。(胡小敏点评)

语出硬健,激励人心,全联着眼于个人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心动方能行动,唯有心存不甘,好学上进,方可真正不会落后;但要维持在前茅,亦非易事,须付出辛勤汗水方可。过程虽苦,但终竟天道酬勤,一个“敢”字,下笔千钧,充分肯定了付出与回报之间的必然联系,铿锵吟来,能驱钝惰,提激情,令人于谆谆教诲间,如坐春风。(渠芳慧点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1619 小时
主题
407

2725

帖子

4

精华

4万

积分

联都贵宾

Rank: 4Rank: 4

UID
18547
经验
9920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1619 小时
注册时间
2008-9-17
49
 楼主| 发表于 2012-10-6 17:52 | 只看该作者
19
走出小我小天地;
登上大家大舞台。
此联巧妙地应用了复字的修辞方法,上下联之间互为因果关系。作者以平凡的语言表达了自己志存高远、奋发向上的理想和信念。下联堪为升华之句,使全联顿生颜色。(孙起点评)

此联上、下比“小、大”两字的重复相对,用得恰到好处。下比的“大家”含义双关,既是大伙,又指大名人、大名家。上联展示“小我”“走出”“小天地”的意志,下联呈现“登上大家大舞台”的信心和决心。一个人为人处世,要善于走出于自我有限的小天地,方能登上与大家无限融合、受大家无限喜爱和尊重的大舞台,乃至大名人、大名家的大舞台。全联富有哲理、寓意深刻。(扶造雄点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1619 小时
主题
407

2725

帖子

4

精华

4万

积分

联都贵宾

Rank: 4Rank: 4

UID
18547
经验
9920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1619 小时
注册时间
2008-9-17
50
 楼主| 发表于 2012-10-6 17:53 | 只看该作者
20
眼前虽有小失误;
心里岂无大目标。
“格物致知含哲理;言情表意励人生。”敝人这副咏格言之联,赠给善写格言联的凌君,似乎恰如其分。譬如此联,以“有”“无”、“大”“小”反义相对,上联讲人们难免犯点小错误,下联转而说这种人心中往往有大志向,能干一番大事业。乍一看好像在为某种人护短,实则告诫人们在评人用人时,不能因小失大,以偏概全,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只有从大处着眼,才能公平地待人和重用人才。同时,又可勉励有过失之人,不要悲观失望,而要放下包袱朝前看,力争成就大业。总之,这是一副饱含哲理,能激励人生的格言佳联。(熊剑文点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1619 小时
主题
407

2725

帖子

4

精华

4万

积分

联都贵宾

Rank: 4Rank: 4

UID
18547
经验
9920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1619 小时
注册时间
2008-9-17
51
 楼主| 发表于 2012-10-6 17:5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凌一二 于 2012-10-7 11:07 编辑

21
赠梁大宏先生联
宏通笔墨著宏论;
大写人生挑大梁。
凌一二先生题赠梁大宏老师的这副对联,其艺术特色可从两个方面来概括。一是贴切而精彩。全联两次嵌入大宏先生的嘉名。有了这个特点,当然就非大宏先生不能受领了,用梁章钜的话评价,就是“稳切其人,不可移易”。而尤其值得佩服的则在全联表达的圆熟自然,不显凑泊。嵌名联比普通联加上了“镣铐”,往往容易显得语意表达不畅,有时甚至不得不生造某些词语。 “精彩”是陈子展先生在《谈到联语文学》一文给对联创作提出的核心要求。凌先生这联的精彩,主要体现在作品蕴含情感的深广之上。梁老师从教三十余年,早已桃李满天下。另一方面,他自幼临池,积数十年,早已经成为当地书坛的璀璨明星。更因其深厚的文学功力,在对联文化的普及和提高方面也做了大量贡献,使他成为安化县对联事业的掌门人。这一系列的成就,凌先生用两个“宏”字加以凸显,其钦佩、赞叹之情不是分明可感吗?下联则以两个“大”将这种感情升华,“挑大梁”三字,分明让人感到了当代联人应有的担当。由此我得出了此联的另外一个特点:精巧而大气。全联仅仅十四字,却完整嵌入受赠者的高姓大名(名字更是两次对应嵌入),竟能浑成不隔,若非造化之工,则定是作者千锤百炼而得,此谓精巧。而更令人击节的,则是全联的豪迈大气。作为比梁老师小十多岁的笔者,分明从此句中感受到了一种“天下英雄,使君与操”的气概,不知梁老师可有同感。(鲁晓川点评)

梁先生乃吾邑联协掌门,为人豁达大度,有如“大宏”其名。嵌名联一般只嵌名字,且大都是顺嵌。凌君所赠之联出乎意料地将梁先生之名逆嵌成“宏大”,并重重一回,而把姓氏嵌于联尾。虽违常规而出奇制胜。上联赞誉梁先生之书法和联文才艺,下联摹写人生事业,一笔便勾勒出梁大宏先生的大气形象,且毫无斧凿痕迹,诚嵌名之佳联矣。(熊剑文点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1619 小时
主题
407

2725

帖子

4

精华

4万

积分

联都贵宾

Rank: 4Rank: 4

UID
18547
经验
9920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1619 小时
注册时间
2008-9-17
52
 楼主| 发表于 2012-10-6 17:55 | 只看该作者
22
自题嵌名联
一心对出新天地;
二句联成零距离。
联语采用鹤顶格嵌入作者自己的名字,与此同时,还以鸢肩格嵌入“对联”二字,以此精到的修辞手法达到其直抒胸臆之妙境。短短七言,却将作者“一心”热衷于对联文化、最终受益于对联文化之心声表现得淋漓尽致,可谓独具匠心。“新天地”,喻指新领域、新境界。“零距离”,则更是蕴含着“天人合一”、“物我两忘而交融”之哲理与心境。联语对仗工稳,声律相谐。(叶子彤点评)

此联是青年对联家凌一二先生的嵌名联。此联对仗工整,格律严谨,气息流畅,联意厚重,寄托深远,有亲和力,且有格言联的内涵。
上联直抒胸臆,表明其执着的创作态度和创新精神。就像他自己所说的,“醉倒不忘,醒来便读”。对联创作和其他文学创作一样,不要重复古人,不要重复今人,也不要重复自己以前的作品。要另辟蹊径,开出一片新天地。这也可说是公大先生一贯遵守的原则。下联很具亲和力。这说明对联有很好的社交功能和公关功能,一两句话就拉近了和联友及读者的距离。倡导楹联人不要相互诋毁,要和谐,因为“联人总是一家人”。 推广到其他领域,亦然。(胡光明点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1619 小时
主题
407

2725

帖子

4

精华

4万

积分

联都贵宾

Rank: 4Rank: 4

UID
18547
经验
9920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1619 小时
注册时间
2008-9-17
53
 楼主| 发表于 2012-10-6 18:19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1619 小时
主题
407

2725

帖子

4

精华

4万

积分

联都贵宾

Rank: 4Rank: 4

UID
18547
经验
9920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1619 小时
注册时间
2008-9-17
54
 楼主| 发表于 2012-10-6 18:23 | 只看该作者

谢谢周兄支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1619 小时
主题
407

2725

帖子

4

精华

4万

积分

联都贵宾

Rank: 4Rank: 4

UID
18547
经验
9920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1619 小时
注册时间
2008-9-17
55
 楼主| 发表于 2012-10-6 18:24 | 只看该作者

谢谢 您鼓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4181 小时
主题
61

1656

帖子

5

精华

3万

积分

联都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UID
32045
经验
8352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4181 小时
注册时间
2011-3-31
56
发表于 2012-10-6 20:22 | 只看该作者
:victory: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1619 小时
主题
407

2725

帖子

4

精华

4万

积分

联都贵宾

Rank: 4Rank: 4

UID
18547
经验
9920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1619 小时
注册时间
2008-9-17
57
 楼主| 发表于 2012-10-6 21:54 | 只看该作者

谢谢 您鼓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2800 小时
主题
618

3819

帖子

2

精华

6万

积分

联都贵宾

Rank: 4Rank: 4

UID
40577
经验
15290 点
威望
5 点
在线时间
2800 小时
注册时间
2012-8-19
58
发表于 2012-10-6 22:52 | 只看该作者
桂韵飘香的季节,醉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1619 小时
主题
407

2725

帖子

4

精华

4万

积分

联都贵宾

Rank: 4Rank: 4

UID
18547
经验
9920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1619 小时
注册时间
2008-9-17
59
 楼主| 发表于 2012-10-7 09:38 | 只看该作者
芳菲二月天 发表于 2012-10-6 22:52
桂韵飘香的季节,醉人。

谢谢抬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1430 小时
主题
177

4090

帖子

2

精华

4万

积分

联都顾问

Rank: 9

UID
10705
经验
6052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143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7-2-9
60
发表于 2012-10-7 12:11 | 只看该作者
日前在中国楹联报上拜读了序言。知先生大作已经付梓,诚挚祝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联都网 ( 闽ICP备2023009884号 )

GMT+8, 2024-6-10 11:45 , Processed in 0.104103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