鑱旈兘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却上心头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却上心头成联练习本

[复制链接]
在线时间
3222 小时
主题
134

5771

帖子

31

精华

8万

积分

版主

Rank: 6Rank: 6

UID
41960
经验
20605 点
威望
0 点
在线时间
3222 小时
注册时间
2012-10-7
101
 楼主| 发表于 2013-8-19 18:45 | 只看该作者
《如烟学凑对韵 》原在 诗词学堂中级班 发表, 现在复制到  诗词学堂初级班 給各同学学习和
欣赏如烟老师的写作!

上平:
上平一东:春回
云对雾,地对穹,丽日对春风。
黄鹂对紫燕,迷雾对晴空。
坡上李,水中虹,樵叟对渔翁。
山青迎杏嫩,柳绿衬花红。
深岫流泉惊睡鸟,清池锦鲤戏顽童。
一盏诗壶,才咏庭前桃馥郁;三分雅意,又吟陇上树葱茏。


上平二冬:人生
成对败,迈对冲,宵小对骄龙。
功名对利禄,傲骨对青峰。
留春曲,对晚钟,傲慢对谦恭。
人生书锦绣,心海展丹彤。
酌酒三杯犹惬意,回眸一世亦从容。
笑掷浮名,陋室萦香书雅韵;闲吟意趣,山泉把酒赋青松。


上平三江:月下
光对影,户对窗,渺渺对幢幢。
山高对海阔,远友对邻邦。
情切切,浪淙淙,古榭对桥桩。
箫音穿逸水,紫气抹清江。
皎月悠然荷点点,轻舟飘荡影双双。
缥缈云来,绮梦缠绵凝晚照;氤氲雾散,襟怀澹淡溢胸腔。


上平四支:观梅
浓对淡,锦对丝,白雪对红肌。
香魂对素韵,虬骨对娇枝。
花数点,意无期,玉面对清词。
凌云逢老树,卧雪作新诗。
脉脉含芳荒野处,婷婷带泪杏花时。
沃野别寒,放眼平川吟蝶早;清风送暖,凭栏曲径报春迟。


上平五微:春归
红对绿,去对归,叶嫩对鱼肥。
风行对燕至,柳展对花飞。
桃荫茂,李丛葳,草盛对云稀。
荷塘流碧影,沃野洒春晖。
北岭风吹香入梦,西楼月映影披衣。
翠水穿林,脉脉清泉山旖旎;烟云戏鸟,濛濛淡雾蕊芳菲。


上平六鱼:送别
天对地,水对鱼,远近对亲疏。
风来对棹去,影泣对声嘘。
容黯淡,意踌躇,冷露对孤车。
春城风正骤,杏雨泪犹涂。
别绪诗空交雁阵,相思写满付云书。
抱月于心,万水重重休似梦;追舟在岸,千山漫漫竟如初。


上平七虞:思亲
风对月,鹭对凫,柳影对云衢。
舟来对梦去,鸟树对湘湖。
情欲切,意犹孤,山径对村梧。
苍峰飞雨乱,冷院落花枯。
游子天涯牵故里,家慈柳畔望归途。
漂泊经年,醉墨修书嫌驿远;云游数载,乳鸦反哺恨心愚。


上平八齐:幽兰   
花对谷,石对溪,春韵对黄鹂。
分香对数茎,相倚对同栖。
芊叶盛,野丛低,清露对云霓。
靑枝丛为伴,疏影簇相携。
气爽盈盈凝浅翠,神清楚楚媲诗题。
细叶临风,楚殿烟微凌冷月;芳姿斗雨,幽崖雾渺卧山泥。


上平九佳:沈园   
荷对水,落对差,古苑对新槐。
梅槛对宋井,射圃对琴阶。
思海角,望天涯,浅唱对深埋。
寒墙堪并立,怨柳亦相谐。
断壁悲歌留遗恨,残笺洇泪诉衷怀。
伉俪情深,执手相看成泪眼;鸳鸯意重,欲书难托聚阴霾。


上平十灰:雪梅  
风对雨,洁对灰,白雪对红梅。
虬枝对玉魄,傲骨对奇魁。
孤树发,独根催,清气对云堆。
高标随冬遣,逸韵伴春来。
昨夜香飘清雪域,今晨风递雨花台。
笑破严霜,任遣高寒归鹤远;香浮野陌,犹教疏影看春回。


上平十一真:有感   
平对淡,伪对真,鹤友对松邻。
游仙对墨客,雅士对文人。
唐宋韵,菜根神,养性对修身。
无求心无浊,无欲意无尘。
不与繁枝花为伍,但同丝竹律相亲。
俊逸幽怀,庄子再生何处觅?诗书满腹,孔丘来世不言贫。


上平十二文:读史  
今对古,馥对芬,旧韵对新文。
李陵对管仲,伪将对真君。
歌勾践,赞从军,举国对超群。
春秋求收获,子产善耕耘。
苏武忠心情缕缕,卫懿弃国鹤纷纷。
诸葛隐居,大志胸怀存战乱;唐且出使,只身虎穴建功勋。

上平十三元:母爱  

慈对爱,圣对尊,恒久对渊源。
一生对十月,百孝对千言。
无寒意,有母温,远水对家门。
天涯思苍发,海角念山村。
霜染苍颜纹路刻,风吹白发雪花翻。
世事如斯,世上唯余何事重?人生于此,人间第一是亲恩。


上平十四寒:思远  
山对水,海对峦,柳瘦对花残。
梧桐对菊影,研墨对凭栏。
千里望,百遍观,秋暮对心酸。
归鸿随露冷,去雁过窗寒。
寂寞无由提笔重,相思缱绻忘衣单。
落叶有情,香溢何时人已至;红笺无寄,风飘此处泪轻弹。


上平十五删:抒怀
诗对梦,日对寰,胡马对阴山。
人生对墨韵,百味对一般。
秦时月,汉代关,苦泪对苍颜。
流云凝雨雾,归棹入港湾。
伴雾伴歌梁道道,随风随意水潺潺。
笔托为谁,默默轻抒能醉舞;人立于世,匆匆过往不停攀。



下平;
下平一先:春约  

梅对雪,树对燕,迷雾对晴川。
莺声对桃面,分柳对流泉。
初画卷,再添鸢,日暖对鱼鲜。
风吹行水畔,鸟唱绕亭边。
切望青峰拂远梦,轻梳翠草赏波涟。
倚竹轻嗟,仙境蓬壶何处在?凭栏闲坐,醉人春色展眉前。


下平二萧:春竹  
林对影,簇对条,傲雪对凌霄。
红花对碧叶,劲节对春潮。
颜清雅,态高标,翠琐对青雕。
千竿生古径,万里看今朝。
拔地但求邀燕至,入空不为把云招。
雾嶂阶前,吸露随霜无改貌;寒烟暮里,临风伴雨不弯腰。


下平三肴:杜甫  
今对古,虎对蛟,愤懑对怒嘲。
二悲对三别,劲旅对荒郊。
和泪泣,把诗敲,爱国对同胞。
花溪环草舍,社稷在眉梢。
碧水青山行路漫,孤舟老病坐船艄。
日月同辉,流韵诗章青史缀;田园伴梦,功名利禄净身抛。


下平四豪:屈原  
忠对狡,壮对豪,天问对离骚。
楚辞对章句,绝唱对江号。
怀志向,著情陶,献策对挥毫。
变法寻梦远,图强恨山高。
冻雨侵袭何事降?流云转变祸横遭。
迹洒人间,屈子曾经歌滚滚;行吟江畔,汨罗依旧涌滔滔。


下平五歌:雨荷  
风对雨,笠对蓑,近岸对凌波。
枝间对叶底,浪涌对渔歌。
陶翠袖,醉新荷,玉露对娇娥。
风吹凝雾影,雨散出星河。
绿伞盈盈人妩媚,红花脉脉影婆娑。
举首依亭,烟柳堤边谁不定;凝眸止步,瑶池深处棹穿梭。


下平六麻:小聚   
晨对暮,树对花,翠竹对红霞。
兰亭对水榭,浊酒对清茶。
谈往事,醒韶华,笨鸟对寒鸦。
微风留挚友,夜雨绾轻纱。
聚散浮云为过客,欢愁瀚海似流沙。
岭鹤相随,知己一生常海角;萍踪且伴,佳音在世易天涯。


下平七阳:品茶  
云对雾,水对湘,翠绿对金黄。
银杯对玉液,春露对神汤。
烹几许,散满堂,润腹对清肠。
轻咂喉泛韵,细品齿留香。   
神壮豪情抒笔墨,津生爽气沁心房。         
闲品人生,自古云烟凝梦幻;熏陶性志,从来风雨聚诗章。


下平八庚:秋景  
鸿对雁,去对行,孤唱对难鸣。
黄花对红叶,冷露对香橙。 
枫交错,水纵横,菊笑对风迎。
穿梭渔火亮,点缀岸堤明。
但望林深无鸟语,还闻波静有歌声。
慢品苏黄,桂酒一杯浮月影;轻吟唐宋,烟云万里助诗情。


下平九青:夏夜   
池对岸,榭对亭,皎月对流星。
微风对淡雾,水静对云停。
蛙鼓响,笛音宁,柳影对荷馨。
参差间叶绿,错落有枝青。
短棹飞花盈梦境,清心醉酒入云霆。
品味人生,世事云踪如柳絮;尘封几事,人生浪迹似浮萍。

下平十蒸:思乡  

峰对路,鸟对鹰,雨过对云蒸。
晴湾对翠谷,水涉对山登。
思乡起,著意升,笔瘦对情增。
心从穿草迹,绪解绕青藤。
把酒青丝凝远棹,缝衣白发向残灯。
海角一生,不语烟云飞有影;天涯几度,空笺雁字去无凭。


下平十一尤:秋感  
寒对冷,寂对幽,霭雾对清秋。
空枝对瘦叶,雨扰对云流。
枫依岭,菊染丘,桂艳对琴悠。
随风经水畔,把酒卧山头。
海角浮云承雁字,天涯孑影望谁眸?
意兴和云,似梦人生看叠浪;襟怀抱日,如烟往事付行舟。


下平十二侵:偶感  
清对冻,瑟对森,冷入对寒侵。
蝉鸣对雁唳,雨泣对风吟。
看倦鸟,望疏林,笔叹对诗寻。
风霜犹屡至,苦辣亦常临。
应赞梅花同雪色,堪歌清韵有冰心。
风雨一肩,去俗省身清肺腑;浮生半世,隔尘养德净胸襟。


下平十三覃:林中   
松对竹,雾对岚,岭北对村南。
红花对绿水,翠谷对清潭。
奇峰叠,峭壁含,山秀对天蓝。
瞻泉念,入谷探,虽苦对犹甘。
春秋多少事?风雨一肩担。
远梦无尝难意悔,浮云纵过不心惭。
洗却尘埃,养德还从呻吟语;熏陶雅性,省身且伴菜根谭。


下平十四盐:求学   
求对学,傲对谦,驿路对幽帘。
忠心对孝义,母爱对师严。
秃笔瘦,倩影纤,柳荫对廊檐。
敲诗留雅句,揽卷忘香奁。
且避尘埃寻静逸,但持素性觅安恬。
一日高飞,莫向流星冲远落,三分勤勉,还如笨鸟用心潜。


下平十五咸:无题
陈对旧,默对缄,尺素对书函。
飞鸿对荡雁,妄语对忧谗。
花间泪,梦中衫,呐呐对喃喃。
纯情怜岭树,雅意爱山岩。
悲叹杨花随雨动,欣观幽竹入云嵌。
梦里情牵,石证三生无得愿;人间谁恨?河铭一渡不征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3222 小时
主题
134

5771

帖子

31

精华

8万

积分

版主

Rank: 6Rank: 6

UID
41960
经验
20605 点
威望
0 点
在线时间
3222 小时
注册时间
2012-10-7
102
 楼主| 发表于 2013-8-20 10:06 | 只看该作者
了解五音:(转载)


    都说一个人唱歌跑调叫五音不全。那么五音是哪五音呢?五音者:宫、商、角、徵、羽。具体到我们平水韵里便是
宫:韵母为 ong的
商:韵母含有 a\an\ang的
徵:韵母还有i的
羽:韵母还有 o、 u的
说到五音 便离不开四呼。四呼五音六部。
四呼为:开口呼 齐齿呼 撮口呼 闭口呼。
开口呼:顾名思义 就是读这个字的时候口是张开的。比如 华 扬 商安  先 等等。
齐齿呼:顾名思义,就是读这个字的时候牙齿是对齐的。比如:泥 枝 诗 词词等。
撮口呼 顾名思义 就是口搓起来。像雨啊 鱼啊 湖啊。
闭口呼:所有的入声字均为闭口呼。
都知道古时候诗词是用来吟唱的。如果你忧愁的时候 吟唱时候面部表情就是咧开的,比如杨啊 这样子那就会给人很别扭的感觉。通过分析韵部和诗的内容的感情 不难发现 十一尤一般是表达忧愁的感情十一尤是撮口呼,这样吟唱起来的时候面部表情和表达的感情就相协调。如此才能更有感染力。
徵 是齐齿呼 读徵的字时 牙齿是对齐的。不如扬 那样子嘴巴咧开,发扬这个音的时候可以同时微笑。但是如果你读鱼  试试读这个的时候 看能笑着读不?所以呢 一般徵 音的韵部表达的感情是淡淡的喜淡淡的愁。不像十一尤那样的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不大喜不大悲 徵 音的韵部表达的感情。一般开心的感情多用商。七阳一般适合表达开心的 激昂的 感情。这些不是我们死性的规定,而是我们的前人就总结出来的。所以呢 在写诗的时候如果你这首感情是愁的 首选便是十一尤。注意看下八庚九青的韵字,多是和感情有关的。所以一般涉及到情的时候用这两个韵部的多。
在唐诗三百首的五律和七律中,并不是所有的韵部都均衡的使用,有的用的较多,有的用的较少.我们可以通过学读前人的作品,从中寻找一些前人用韵的规律,或者用韵的大致范围,这样可以大量的缩短我们选韵的时间.
四支韵多以写感怀为题
八庚韵则是更多的倾向于情感色彩。
七阳韵适合写开心快乐的,不适合表达那种比较压抑的内容.比如,九青,适合表达感情;比如四支,感怀;七阳,一先,适宜表达开心的内容;这涉及到四呼的问题,凡是开口呼的韵适宜表达高兴的内容.
有个特殊的:
【桥 韵母为ao  为羽不是商哈】
平水韵部 四呼
一:撮口呼部
【上平 一东】、【上平 二冬】、
【上平 六鱼】、【上平 七虞】、
【下平 十一尤】、【上声 一董】、
【上声 二肿】、【上声 六语】、
【上声 七麌】、【上声 十三阮】、
【上声 十七筱】、【上声 二十五有】、
【去声 一送】、【去声 二宋】、
【去声 六御】、【去声 七遇】、
【去声 十一队】、【去声 十八啸】、
【去声 二十号】、【去声 二十六宥】
二:开口呼部
【上平 三江】、【上平 九佳】、
【上平 十四寒】、【上平 十五删】、
【下平 一先】、【下平 四豪】、
【下平 六麻】、【下平 七阳】、
【下平 十二侵】、【下平 十三覃】、
【下平 十四盐】、【下平 十五咸】、
【上声 三讲】、【上声 十四旱】、
【上声 十五潸】、【上声 十六铣】、
【上声 十八巧】、【上声 十九皓】、
【上声 二十一马】、【上声 二十二养】、
【上声 二十七感】、【上声 二十八琰】、
【上声 二十九稴】、【去声 三绛】、
【去声 九泰】、【去声 十卦】、
【去声 十四愿】、【去声 十五翰】、
【去声 十六谏】、【去声 十七霰】、
【去声 二十二祃】、【去声 二十三漾】、
【去声 二十八勘】、【去声 二十九艳】、
【去声 三十陷】
三:齐齿呼部
【上平 四支】、【上平 五微】
【上平 八齐】、【上平 十灰】
【上平 十一真】、【上平 十三元】、
【下平 二萧】、【下平 三肴】、
【下平 五歌】、【下平 八庚】、
【下平 九青】、【下平 十蒸】、
【上声 四纸】、【上声 五尾】、
【上声 八荠】、【上声 九蟹】、
【上声 十贿】、【上声 十一轸】、
【上声 十二吻】、【上声 二十三梗】、
【上声 二十四迥】、【上声 二十六寝】、
【去声 四寘】、【去声 五未】、
【去声 八霁】、【去声 十二震】、
【去声 十三问】、【去声 二十一个】、
【去声 二十四敬】、【去声 二十七沁】
四:闭口呼部:
【入声 一屋】、【入声 二沃】、
【入声 三觉】、【入声 四质】、
【入声 五物】、【入声 六月】、
【入声 七曷】、【入声 八黠】、
【入声 九屑】、【入声 十药】、
【入声 十一陌】、【入声 十二锡】、
【入声 十三职】、【入声 十四缉】、
【入声 十五合】、【入声 十六叶】、
【入声 十七洽】
记住 宫商角徵羽的区分方法就可以了啊。这个在以后的填词里是少不了的。( 五音是按四呼来加以区别的)
杂诗
                                              沈佺期
闻道黄龙戍, 频年不解兵。
可怜闺里月, 长在汉家营。
少妇今春意, 良人昨夜情。
谁能将旗鼓, 一为取龙城。

月夜忆舍弟
                            杜甫
戍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区别他们的感情色彩。
四呼是发音的方式。比如商音你要用开口注意的方式来发出。一个是音一个是发音的方式。

送友人
                           李白
青山横北郭, 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 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 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 萧萧班马鸣。
    从这些作品中可明显看出,内容几乎都是与感情有关的。不是友情,就是兄弟情。为什么唐诗三百首里,涉及感情的作品,基本上都压八庚和九青呢?为什么不压别的韵部?当然也有压四支的。但压四支的通常较伤感。
    我们是不是可以这样理解,这些韵部所压的韵,与作品的内容,是不是也有些关系呢?换句话讲,不仅要求我们守韵律,而且压韵与要表达的内容有关。古人把复杂的事简单化,作品涉及情感的时候,他们直接就选这些韵部的字压;其中,九青较多;其次有成、心部;说情,就用情部的韵;相对于其他韵部而言,更容易表达清楚,以后我们写作品的时候,不妨照这样去做。
    今晚的是临时交流的 没有事先写好的讲义。
    以前一位老师,仔细看过《唐诗三百首》,其中心情中等的,一点不悲的,约只有不超过两首压九青韵。据此总结出:
    1、唐人写作品,与感情有关时、不开心时,这个韵是大多数人的选择。包括李白、杜甫在内。
    2、作品内容多为别离,不是兄弟,就是朋友,要不就是挂念。因此我们在压韵的时候,也可以象唐人这样简单些,不必要那么复杂。
    相对容易的韵,当然也是相对正确的韵。这和韵字多少是没有关系的。按照自己所选定的内容,可以很简单直接选择一个韵来压;就象前人所做的那样,简单,多半也是最合理的。
   心情带有愤怒的时候,选一东,二冬,较多。
   因此,平时写作品的时候,用不着把《平水韵》翻完,根据内容,完全可以很轻松的决定选择哪个韵部;这个最简单的韵,能够使作品生辉。因为韵字在律诗中,总是最突出的;合适的韵字,对作品的影响不言而喻。阳韵,比较轻松开朗的。
   十四寒和十五删相对其他开口呼 有点区别。
从军行七首
                                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长征
毛泽东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不止诗有选韵的讲究。词更是如此。每个词牌都有各自特定的表达情感。如果这个词牌的内容要求是表达开心的 你却表达成了悲伤的,那么这便是失腔。如果你选的韵和你表达的感情相冲突了 就是落韵。网络上很多拿起词牌 不审直接就填的比比皆是。因为五音的不同,唱的时候就有了抑扬顿挫,古人创作词谱,就按照唱起来流畅,听起来舒服,而不是随随便便的发明一个词谱。
    五音 就两个变音,一个变宫  一个变徵。2变+5音=填词的七个基本调子----简称七调。
    比如你要填沉重内容的词牌那么沉重程度的不同,选择的词牌就不同,反过来,选择的词牌不同,沉重的程度也就不同。因此,一切由内容决定。这个内容以后不再讲到六讲就交流虚词的运用。

开口呼  对应五音之商,带a的音节,表大笑或略伤的情感;
齐齿呼  对应五音之徵,带e、i的音节,表微笑或伤或中性的情感;
撮口呼  对应五音之宫、羽,带ong、o、u的音节,表伤,根本笑不出;
闭口呼  对应五音之角,入声字。
四呼。五音,有四个发音的方式,分别为:开口呼、齐齿呼、撮口呼、闭口呼(合口呼),即四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3222 小时
主题
134

5771

帖子

31

精华

8万

积分

版主

Rank: 6Rank: 6

UID
41960
经验
20605 点
威望
0 点
在线时间
3222 小时
注册时间
2012-10-7
103
 楼主| 发表于 2013-8-21 19:44 | 只看该作者
七绝56法习作:

第1法:

                 
                   七绝 ·《感怀》
一别津城已数年,几回魂梦亦相牵。
谁将此意陈秋月?却望津河清泪弹。  

第2法:      
        
             七绝 ·《学诗有感》
竟日吟诗不厌诗,案前洒墨夜阑时。
欲将诗意传明月,诗意因何有所思?

第3法:

              七绝 ·《月夜感怀》
西风卷地百花残,独倚窗帷泪未干。
已惯影孤空对月,缘何又觉月光寒?

第4法:
   
           七绝 ·《写诗》
夜阑凑句月常窥,搜尽书山觅妙词。
蕴秀笔端千点墨,却难携墨入佳思。


第5法:

          七绝 ·《送别》

去岁陵园送尔行,疏烟淡日鸟悲鸣。
如今与尔蓝桥见,烟锁流云上玉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3222 小时
主题
134

5771

帖子

31

精华

8万

积分

版主

Rank: 6Rank: 6

UID
41960
经验
20605 点
威望
0 点
在线时间
3222 小时
注册时间
2012-10-7
104
 楼主| 发表于 2013-8-22 16:27 | 只看该作者
15樓  翰海一鶴
悠悠万古傲苍穹,叠叠千峰幻彩虹。
夏后双龙携缀雨,周王八骏带生风。
林间漫布迷樵客,溪畔停留友钓翁。
舒卷随心天地阔,清烟常伴乐由衷。
        
李商隐 《九成宫》诗有句『云随夏后双龙尾,风逐周王八马蹄。』以之而成颔联点题,妙着!
刘威 《游东湖黄处士园林》有句『樵客出来山带雨,渔舟过去水生风。』以 [漫布] [停留] 写云因风动。『烟迷樵客』的景致活现。
尾联大有齐己的『劳生有愿应回首,忍着无心与物违。』休闲至乐,欣赏。

31樓  閑云天遠
有意出深岫,来裁五色裳。
时临湖照影,偶约鸟同航。
忽见枯禾土,正愁黎庶肠。
不求织女巧,带雨济南疆。

这诗起句即以「云无心以出岫」换骨来点题,「旋裁五色冰蚕锦,自在云间白鹤飞。」承接作起联下句,好。
再以行踪演绎组成颔联。转结改以悲天悯人的心来煽情,结得好,欣赏。


27樓  洹南书生
朝游南海暮归京,
万里江天任纵横。
莫谓长风随我意,
心无所累一身轻。

起句有吕岩句的影子,但韵字用 [京],推想作者可能身居要职。
随后的句子加强了我的印象。大气干云,好气势。
结句更是一针见血。庙堂之内,众皆「心无所累一身轻」,百姓之福也。
以浮云自命,好比兴。
用字谴词,浅白而不失风范,好诗。

35  却上心头
凭借清风何处去?
霓裳曼舞任逍遥。      
生来本是无根物,
日月相携共寂寥

起句写出云行进的主要动力,次句以「罗袖动香香不已,红蕖袅袅秋烟里。 轻云岭上乍摇风,嫩柳池边初拂水。」
霓裳羽衣舞来描绘「云容罗袖轻舒,身躯转,」比兴高妙。逍遥形容其飘逸的态势,相得益彰。
转结 [无根] [寂寥用得好,一派高傲不群,相携日月。就如说话般明浅简洁,寓意深厚,好结,欣赏

51樓 夢如烟
纷纷霭霭行何处?
辙迹飘然似絮飞。
欲伴青松随物态,
悠悠出岫自天机。         


任昉 《答刘居士》有句『行无辙迹,理絶心机。』起承句在在点明无心、自在。
转结句重申前两句的中心,悠然自得。去留无迹,空灵神韵。
如烟诗境,又进一步。推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3222 小时
主题
134

5771

帖子

31

精华

8万

积分

版主

Rank: 6Rank: 6

UID
41960
经验
20605 点
威望
0 点
在线时间
3222 小时
注册时间
2012-10-7
105
 楼主| 发表于 2013-8-25 20:38 | 只看该作者
学号:18B312 网名:却上心头 得分:94.3
[hide=9999]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30分)
1、楹联的基本特征是(词语对仗 )和声律协调,其六条基本规则是字句对等、(词性对品)、结构对应、(节律对拍)、平仄对立和(形对意联 )。

2、单句联及多句联的分句,一句之内的若干节奏点上要平仄(交替 ),否则便是(失替 );而上下联对应的节奏点上要平仄(相对 ),否则便是(失对)。

3、对联用字声调,在旧声中,属仄声的为(上声 )、(去声 )和(入声 );在今声中,属平声的为(阴平 )和(阳平 )。

4、楹联的避忌问题:(1)忌(合掌 );(2)忌(不规则重字 );(3)仄收句尽量避免尾三仄,平收句忌尾三平。

30分
二、判断题(判断对错即可,写上理由更好。每题
2分,共10分)
1、一副对联中,上下联结构必须一致。
答:错。

2
、语意节奏二字而节,节奏点在语句用字的偶数位次,出现单字占一节,与声律节奏有同有异。
答:错。

3、对联日月光天德;山河壮帝居中,上联、下联分别运用了句中自对的修辞手法。
答:错。

4、一副对联中,旧声和今声一定不能混用。
答:对。

5、巧对、趣对、借对(或借音或借义)、摘句对、集句对等允许不受典型对式的严格限制。
答:对。

10分
三、对句(每题5分,共20分)
1、出句:夏日激情四射
1、对句:津城活力无穷        评:基本工整。4分
1、对句:暑天热血冲腾【却上心头】
2、出句:笋笔写天天作纸       评:  基本工整,联意可。4分
2、对句:荷钱出水水当池
2、对句:象棋落地地为盘【却上心头】
3、出句:汨水千年谁去颂
3、对句:《离骚》一曲尔来歌【却上心头】
尔,老师说联中最好不用代词,其他都好。4.8分


4、出句:时如流水不留情(“流”和“留”不作谐音处理,但兼顾到更好)
4、对句:月似吊钩难钓梦【却上心头】
有兼顾,关联弱,4.5分


四、分析题(每题15分,共30分)
1、
心怀天地心渐宽;
意在山水意自闲。
请根据《联律通则》中的知识点简要分析联中的不当之处,答对一处加5分,分满为止。 15分

答:
a、根据《联律通则》中对联六要素之平仄对立上下联语句节奏点平仄声调相反的原则,上下联中四、六位置的字都是仄声。失对。不符合《联律通则》。

b 根据
上联收于仄声,下联收于平声的原则。上联心怀天地心渐宽的宽字是平声,不符合《联律通则》。
c、根据《联律通则》中
单句联及多句联的分句,一句之内的若干节奏点上要平仄交替,否则便是失替的原则。上联中四、六字失替。下联中二、四字失替。

2
俭勤人家,耕作家持读为本;
和谐岁月,地添彩虹天增星。
注:此联为第二届中国百诗百联大赛入编对联。
请根据《联律通则》中的知识点简要分析联中的不当之处,答对一处加5分,分满为止。


答:a、根据《联律通则》中
单句联及多句联的分句,一句之内的若干节奏点上要平仄交替,否则便是失替。上联中前分句二、四字失替。后分句四、六字失替。下联中后分句二、四字失替。
b、根据《联律通则》中对联六要素之平仄对立的原则
上下联对应的节奏点上要平仄相对,否则便是失对。上下联中前分句第二个字都是平声。失对。后分句四、六字都是平声。失对。不符合《联律通则》。
c、根据《联律通则》中平收句忌尾三平的原则,下联中天增星三个字都是平声。不符合《联律通则》。
d、根据《联律通则》上下联中相同位置
词性对品的原则,上下联中一、三、四、五位置词性不同,耕是动词,地是名词,家是名词,彩是形容词,持是动词,虹是名词,读是动词,天是名词。
e、根据《联律通则》上下联中相同位置中结构对应的原则,耕作家持和地添彩虹的结构不同,耕作家持是连动结构,地添彩虹是动宾结构。
15分
五、成联题(10分)
新闻背景:龚全珍老人的情怀
请用联语发表你的看法。

竭尽所能,济困扶贫扬大爱;
殚精极虑,排忧解难促和谐。【却上心头】
武冈李飞点评:
1、“竭尽所能”和“殚精极虑”、“大爱”和“和谐”在结构上不对应。
2、“难”和“忧”失替,“难”和“贫”失对。
3、基本扣题,但大部分词语合掌的概率较高。
6

扎职基层,赤子襟怀名利淡;
投身教育,爱心奉献挚情浓。【却上心头】/hide]
[hide=9999]

武冈李飞点评:
1、“基层”和“教育”、“名利”和“挚情”在结构上不对应。
2、“襟怀”和“奉献”,互成对运用得不错。
3、“职”“子”“挚”,这样读音相同或相近的字应尽量避免,易造成诵读不畅。
4、扣题尚可,一“浓”一“淡”,相辅相成。
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3222 小时
主题
134

5771

帖子

31

精华

8万

积分

版主

Rank: 6Rank: 6

UID
41960
经验
20605 点
威望
0 点
在线时间
3222 小时
注册时间
2012-10-7
106
 楼主| 发表于 2013-8-26 16:5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却上心头 于 2014-7-5 20:58 编辑

虚词是没有完整的词汇意义,但有语法意义或功能意义的词。(实词指有实在意义,能够单独充当句子成分,一般能单独回答问题的词语。)
“虚词再细分为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和拟声词六类”(见《中学教学语法系统提要(试用)》)。习惯上,古代汉语把代词也归入虚词。(实词再细分为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以及叹词七类)
古代虚词是在汉语中没有实际意义的字,其中一部分相当于现代的虚词。虚词不能独立成句,只有配合实词来完成语法结构。虚词对实词有协助作用。虚词在联句中的作用非同小可,有的联只因一虚词之差,便谬之千里。巧妙运用虚词,可使联句增色,情趣斐然。
  请看下联:
  君恩似海矣;
  臣节如山乎。
  原来此联是明末陕西总督洪承畴的门联,原本无联句尾处两虚字,为“君恩似海,臣节如山”,是一副表白自己、歌颂皇恩的对联。洪承畴后来投敌卖国,遭人唾弃,便有人在原联句尾添此“矣”、“乎”二字,其意即大相径庭,成为一副绝妙的讽刺联。
  再看这样一副对联:
  民犹是也,国犹是也,何分南北;
  总而言之,统而言之,不是东西。
  这副对联是王湘绮写的讽刺袁世凯的,被近代人称为名联。联中嵌入“民国总统”四字,并在联尾点出“不是东西”,上联的“也“字和下联的“之”字都运用得很好,如去掉虚字,则难称佳作。
  以虚字入联,多用于古人祠堂、集字集句联。如山东济宁子路祠联:
  允矣圣人之徒,闻善则行,闻过则喜;
  大哉夫子之勇,见危必拯,见义必为。
  
虚词的作用:用以构成文句,工整文意,谐调节奏,提示语气以及断句等。
例如耳、目是实字,若夹配以“而”“之”二字,联成“耳而目之”,就有灵动活跃之义。唐代刘知几说:“夫人枢机之发,亹亹(同“娓娓”)不穷,必有徐音足句,为其始末。是以伊、唯、夫、盖,发语之端也;焉、哉、矣、兮,断句之助也。去之则言语不足,加之则章句获全。”(《史通》卷六《浮词》)所以古书用虚词以足成文句,工整文意,随所可见。例如用“为”字,《左传·襄公十七年》:“而何以田为?”《左传·襄公二十二年》:“何以圣为?”《国语·晋语》:“将何治为?”《荀子·议兵》:“……何以兵为?”皆因句末,不加为字,不能成句。还有加“唯”字,《书经·皋陶谟》“百工唯时”,以及《召诰》“无疆唯休”,只“时”与“休”不成句,加“唯”以成之。再有加“或”字,《诗经·小雅·天保》:“如松柏之茂,无不尔或。”此句若省“或”字,仅“无不尔承”,则文义匆促,加“或”字,语气缓和。若加“之”字,约分为三种:
  1.加“之”字语句联用,增强语气。宋人陈叔方说:“老子云:‘……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成之,熟之,养之,覆之……’叠八‘之’字,无穷之用,只在于用一助语中耳。”(《颍川语小》)
  2.为句尾虚指,联字见意。《诗经·裳裳者华》:“左之左之,君子宜之,右之右之,君子有之,维其有之,是以似之。”六句中用八个“之”字,显而易见,少“之”字则文意不整。
  3.在句中用“之”字,以工整文句,《诗经》上到处见之。如《诗经·小雅·正月》:“瞻乌爰止,于谁之屋?”用一“之”字,使句子工整。《诗经》中“之”字甚多,据 黎锦熙先生统计,《诗经》用之字共1039个,其中动词4个,形容词52个,代名词400个,介助词583个,以介助词为最多。(见黎锦熙《汉语解释词论文集》)除文字用之字为语助外,印文题额也用之字。例如宋太祖赵匡胤见开封城门额有“朱雀之门”,便问赵普何不写朱雀门,加之字何用,赵答以助语。印章亦多加之”字。如汉代人好以五字为印文,若位在丞相,印文为丞相之印章。后世印文取其偶数,平正,印文多用之字,如单名不足四字,则为“口口之印”。(参见《履斋示儿编》卷十二“印文榜额有之字”条)今人尚有用之。又一句用之字和其他字以成句亦常有之。如《诗经·邶风·雄雉》“道之云远”,以及《瞻印》:“人之云亡”,只用“道远”和“人亡”四字不能成句,加此二之字以成之,诗文中类此颇多。
  文章必用虚词才能成文。清刘淇《助字辨略·自序》说:“构文之道,不过实字虚字两端,实字其体骨,而虚字其性情也。盖文以代言,取肖神理,抗坠之际,轩轾异情,虚字一乖,判于燕越,柳柳州(柳宗元)所由发哂于杜温夫者邪!”(杜温夫之事见后)这里说古代文言,必用实和虚字,且“虚字一乖,判于燕越”,充分表明虚词的重要性。本来,“实”和“虚”具有相反的意义,而相反正足以相成,好像真、善、美的反面是假、恶、丑,没有假、恶、丑,就没有真、善、美。
  虚词由实词而来(详后),它们都是假借字,如也、者、矣、尔、耳、乎、邪、焉、哉、之、以、于等字,今日所用都无原来的意义。清郝懿行说:“凡语词(虚助词)之字,多非本义,但取其声。”(《尔雅义疏·释诂下》)所以虚词有不定的“间”字意义,在句中固为“间”,在句首(如发词、转折词)和句尾(如歇语词)亦为“间”。不论它是“中间”“首间”“尾间”,都非其本义,发生了质的变化。变了质的字,不能从其本义去解,而由其所处的位置和读音以释其义。例如“所”字,原为伐木声或举木声,本义为动词,假借变为名词的“处所”,如派出所、卫生所,由处所引申而变为虚词,如“予所否者”,作“若”字义,发生质变,与本义无关。
  刘淇《助字辨略》、王引之《经传释词》和杨树达《词诠》等书,他们解释虚词一字多至十余义,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他们也不说明其所以然,乃至写此书时反复思考,始知其所以然。清代朱骏声说假借的虚词,是“依声托事,谊不在形而在音。意不在字而在神,神似,则字原不拘,音肖则形可不论”(《说文通训定声》卷一《假借》)。例如《诗经·小雅·庭燎》:“夜如何其?”《尚书·微子》之“何其”,皆当读基字浊音。音在“基其”之间,盖语辞之有音无字者,虚词只取其音,甚至只有音无字,或在字音之间。故《尔雅》说:“虚,间也。孔、魄、哉、延、无、之,言间也。”所谓间,即虚词处于字和音之间,如处于“基其”二字之间,不是基也不是其,只把它们读浊音就对了。可知假借的虚词用法,不在字而在音。义随音转,音也随意转。所以解读古书中的文言文,理解虚词的作用和假借,至关重要。把握虚词之义,要结合上下文句语气和意义而定。不是斤斤计较于一义,也不能随便取义。
18个文言文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1、而
  (一)用作连词。
  1.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
  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劝学》)
  ②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
  ③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④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过秦论》
  ⑤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 过秦论》
  ⑥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过秦论》
  2.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②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屈原列传》)
  ③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皜驳色,而皆若偻(《登泰山记》)
  ④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3.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①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祭十二郎文》)
  ②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鸿门宴》)
  ③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
  4.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②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六国论》)
  ③信也,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祭十二郎文》)
  5.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
  ① 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婉贞》)
  ②死而有知,其几何离(《祭十二郎文》)
  6.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译。
  ①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
  ②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
  ③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鸿门宴》)
  7.表示因果关系,
  ①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②表恶其能而不用也(《赤壁之战》)
  8.表示目的关系,
  ①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房宫赋》)
  ②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鸿门宴》)
  (二)通"尔",用作代词,第二人称,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
  ①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
  ②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
  (三)通"如":好像,如同。①军惊而坏都舍。(《察今》)
  【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
  ①未几而摇头顿足者,得数十人而已(《虎丘记》)
  ②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师说》)
  ③我决起而飞,枪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逍遥游》)
  【而后】才,方才。
  ①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②三月而后成。
  【而况】即"何况",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
  ①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②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
  ③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谏太宗十思疏》)
  【既而】不久,一会儿。
  ①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五人墓碑记》)
  ②既而得其尸于井,因而化怒为悲,抢呼欲绝(《促织》)
  ③既而将诉于舅姑,舅姑爱其子,不能御(《柳毅传》)
2、何
  (一)用作疑问代词。
  1.单独作谓语,后面常有语气助词"哉""也",可译为"为什么""什么原因"。
  ①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岳阳楼记》)
  ③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六国论》)
  2.作动词或介词的宾语,可译为"哪里""什么"。译时,"何"要后置。
  ①豫州今欲何至?(《赤壁之战》)
  ②大王来何操?(《鸿门宴》)
  ③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触龙说赵太后》)
  3.作定语,可译为"什么""哪"。
  ①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琵琶行》)
  ②然则何时而乐耶?(《岳阳楼记》)
  (二)用作疑问副词。
  1.用在句首或动词前,常表示反问,可译为"为什么""怎么"。
  ①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赤壁之战》)
  ②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2.用在形容词前,表示程度深,可译为"怎么""多么""怎么这样"。
  ①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
  (三)作语助词,相当于"啊"。
  ①新妇车在后,隐隐何甸甸。(《孔雀东南飞》)
  (四)何:通"呵",喝问。
  ①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谁何:呵问他是谁何。意思是检查盘问。)(《过秦论》)
  【何如】【奈何】【若何】表示疑问或反问,译为"怎么样""怎么办""为什么"。
  ①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季氏将伐颛臾》)
  ②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五人墓碑记》)
  ③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鸿门宴》)
  ④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阿房宫赋》)
  【何以】即"以何",介宾短语,用于疑问句中作状语,根据"以"的不同用法,分别相当于"拿什么""凭什么"等。
  ①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触龙说赵太后》)
  ②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何以异(《齐桓晋文之事》)
  ③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庄暴见孟子》)
  【无何】译为"不久""没多久"。
  ①抚军不忘所自,无何,宰以卓异闻,宰悦,免成役(《促织》)
  【何乃】译为"怎能"
  ①阿母谓府吏:何乃太区区(《孔雀东南飞》)
3、乎
  (一)用作语气助词。
  1.表疑问语气。可译为"吗""呢"。
  ①儿寒乎?欲食乎?(《项脊轩志》)
  ②技盖至此乎?(《庖丁解牛》)
  ③欲安所归乎?(《赤壁之战》)
  2.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吗"、"呢"。
  ①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国乎?(《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师说》)
  ③然豫州新败之后,安能抗此难乎?(《赤壁之战》)
  3.表测度或商量语气,可译为"吧"。
  ①王之好乐甚,则齐其庶几乎。(《庄暴见孟子》)
  ②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③日食饮得无衰乎(《触龙说赵太后》)
  ④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涉世家》)
  ⑤无以,则王乎?(《齐桓晋文之事》)
  4.用于感叹句或祈使句,可译为"啊""呀"等。
  ①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齐桓晋文之事》)
  ②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离骚》)
  ③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赤壁赋》)
  ④长铗归来乎!出无车(《冯谖客孟尝君》)
  5.用在句中的停顿处。
  ①于是乎书。
  (二)用作介词,相当于"于",在文中有不同的翻译。
  ①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醉翁亭记》)(乎:于)
  ②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捕蛇者说》)(乎:在)
  ③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前一个"乎":在;后一个"乎":比。)
  ④吾尝疑乎是。(乎:对。)
  ⑤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荀子·劝学》)(乎:对。)
  ⑥亦无怪乎其私之也。(乎:对于)
  ⑦盖进乎技矣。(《庖丁解牛》)(乎:比)
  ⑧以吾一日长乎尔。(尔:比。)
  (三)可作词尾,译为"……的样子""……地"。
  ①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庖丁解牛》)
  ②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赤壁赋》)
4、乃
  (一)用作副词。
  1.表示前后两事在情理上的顺承或时间上的紧接,可译为"才""这才""就"等
  ①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悉使蠃兵负草填之,骑乃得过。(《赤壁之战》)
  ③度我至军中,公乃入。(《鸿门宴》)
  2.强调某一行为出乎意料或违背常理,可译为"却""竟(然)""反而"等;
  ①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桃花源记》)
  ②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师说》)
  ③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石钟山记》)
  ④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故燕王欲结于君。今君乃亡赵走燕。(《廉颇蔺相如列传》)
  3.可表示对事物范围的一种限制,可译为"只""仅"等。
  ①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项羽本纪》)
  4.用在判断句中,起确认作用,可译为"是""就是"等。
  ①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赤壁之战》)
  ②嬴乃夷门抱关者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③无伤也,是乃仁术也,见牛未见羊也(《齐桓晋文之事》)
  (二)用作代词。
  1.用作第二人称,常作定语,译为"你的";也作主语,译为"你"。不能作宾语。
  ①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
  2.用作指示代词,译为"这样" 。
  ①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齐桓晋文之事》)
  3.还可作连词用,释为"若夫"、"至于""如果"等。
  (缺例文)
  【无乃】表猜测,译为"恐怕……"。
  ①今君王既栖于会稽之上,然后乃求谋臣,无乃后乎(《勾践灭吴》)
  ②无乃尔是过与(《季氏将伐颛臾》)
  ③今少卿乃教以推贤进士,无乃与仆私心剌谬乎(《报任安书》)
  【乃尔】译为"这样"。
  ①府吏再拜还,长叹空房中,作计乃尔立(《孔雀东南飞》)
5、其
  (一)用作代词,又分几种情况:
  1.第三人称代词。作领属性定语,可译为"他的","它的"(包括复数)。
  ①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
  2.第三人称代词。作主谓短语中的小主语,应译为"他""它"(包括复数)。
  ①秦王恐其破壁。(《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
  3.活用为第一人称或第二人称。译为"我的""我(自己)"或者"你的""你"。
  ①今肃迎操,操当以肃还付乡党,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赤壁之战》)
  ②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③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故以为其爱不若燕后(《触龙说赵太后》)
  4.指示代词,表示远指。可译为"那""那个""那些""那里"。
  ①及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游褒禅山记》)
  ②今操得荆州,奄有其地。(《赤壁之战》)
  ③不嫁义郎体,其往欲何云?(《孔雀东南飞》)
  5.指示代词,表示近指,相当于"这""这个""这些"。
  ①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捕蛇者说》)
  ②今存其本不忍废。(其:这)
  6.指示代词,表示"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
  ①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石钟山记》)
  (二)用作副词。
  1.加强祈使语气,相当于"可"、"还是"。
  ①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其:可要)
  ②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烛之武退秦师》)
  ③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
  2.加强揣测语气,相当于"恐怕"、"或许"、"大概"、"可能"。
  ①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师说》)
  ②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庄暴见孟子》)
  3.加强反问语气,相当于"难道"、"怎么" 。
  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
  ②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游褒禅山记》)
  ③且行千里,其谁不知?
  (三)用作连词。
  1.表示选择关系,相当于"是……还是……" 。
  ①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马说》)
  ②呜呼!其信然邪?其梦邪?其传之非其真邪?(《祭十二郎文》)
  2.表示假设关系,相当于"如果"。
  ①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
  ②沛然下雨,则苗浡然兴之矣。其若是,孰能御之?(《孟子见梁襄王》)
  (四)助词,起调节音节的作用,可不译。
  ①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离骚》)
  ②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章(《离骚》)
  【何其】译为"多么"。
  ①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
6、且
  (一)用作连词。
1.递进关系,而且,并且。
①且立石于其墓之门(《五人墓碑记》)
  ②肃宣权旨,论天下事势,致殷勤之意,且问备曰。(《赤壁之战》)
  ③彼所将中国人不过十五六万,且己久疲。(《赤壁之战》)
  2.递进关系,况且,再说。
  ①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陈涉世家》)
  ②且将军大势可以拒操者,长江也。(《赤壁之战》)
  ③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六国论》)
  3.让步关系,尚且,还。
  ①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鸿门宴》)
  ②故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师说》)
  4.并列关系:又,又……又……,一面……,一面……
  ①示赵弱且怯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命如南山石,四体康且直(《孔雀东南飞》)
  ③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石钟山记》)
  ④凡四方之士无有不过而拜且泣者。(《五人墓碑记》)
  (二)用作副词。
  1.将,将要。
  ①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游褒禅山记》)
  ②且为之奈何(《鸿门宴》)
  ③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
  ④卿但暂还家,吾今且报府。(《孔雀东南飞》)
  2.暂且,姑且。
  ①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石壕吏》)
  ②誓不相隔卿,且暂还家去。(《孔雀东南飞》)
  【且夫】句首助词,表示下文是更进一步的议论,"况且","再说"。例:
  ①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肴函之固,自若也(《过秦论》)
  ②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赤壁赋》)
  ③且夫臧获婢妾,犹能引决,况仆之不得已乎(《报任安书》)
  【且如】就像。
  ①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兵车行》)
7、若
  (一)动词,像,好像。
  ①视之,形若土狗,梅花翅,方首,长胫,意似良(《促织》)
  ②吾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齐桓晋文之事》)
  ③其若是,孰有御之。(《孟子见梁襄王》)
  (二)用作代词。
  1. 表对称,相当于"你""你们";作定语时则译为"你的"。
  ①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鸿门宴》)
  ②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若属:你们这些)
  ③更若役,复若赋,则何如?(《捕蛇者说》你的)
  2.表近指,相当于"这""这样""如此"。
  ①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齐桓晋文之事》)
  (三)用作连词。
  1.表假设,相当于"如果""假设"等。
  ①若据而有之,此帝王之资也。(《赤壁之战》)
  ②若备与彼协心,上下齐同,则宜抚安,与结盟好。(《赤壁之战》)
  ③若不能,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赤壁之战》)
  2.表选择,相当于"或""或者"。
  ①以万人若一郡降者,封万户。(《汉书o高帝纪》)
  3.至,至于。
  ①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齐桓晋文之事》)
  【若夫】是用在一段话的开头、引起论述的词。近似"要说那"、"像那"的意思。
  ①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岳阳楼记》)
  ②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逍遥游》)
  【若定】心中有数,从容不迫。
  ①指挥若定。(《赤壁之战》)
  【若何】怎么样。
  ①以闲敝邑,若何?(《崤之战》)
  【若干】约计之词,相当于"几许"、"多少"。
  ①车后若干递送夫。
8、所
  (一)名词,处所,地方。
  ①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陈涉世家》)
  ②成反复自念,得无教我猎虫所耶?(《促织》)
  ③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
  (二)助词
  1.放在动词前同动词组成"所"字结构,表示"所……的人"、"所……的事物"、"所……的情况"等。
  ①会征促织,成不敢敛户口,而又无所赔偿(《促织》)
  ②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师说》)
  ③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陈情表》)
  2."所"和动词结合,后面再有名词性结构,则所字结构起定语的作用。
  ①夜则以兵围所寓舍。(《〈指南录〉后序》)
  ②臣所过屠者朱亥(《信陵君窃符救赵》)
  ③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第二个所】(《公输》)
  【为……所】"为"和"所"呼应,组成"为……所……"的格式,表示被动。
  ①嬴闻如姬父为人所杀。(《信陵君窃符救赵》)
  ②仆以口语遇遭此祸,重为乡党所笑,以污辱先人(《报任安书》)
  ③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第二个所】(《公输》)
  【所以】
  1.表示行为所凭借的方式、方法或依据,相当于"用来……的方法" "是用来……的""等。
  ①吾所以待侯生者备矣,天下莫不闻(《信陵君窃符救赵》)
  ②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
  2.表示原因。相当于"……的原因(缘故)"。
  ①臣所以去亲 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③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鸿门宴》)
  【所谓】所说的。
  ①此所谓战胜于朝廷。(《邹忌讽齐王纳谏》)
  ②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师说》)
  【所在】
  1.到处。
  ①石之铿然有声音者,所在皆是也。(《石钟山记》)
  2.所在之处,处所。
  ①原来有这等一个所在,且回衙去(《闺塾》)
  ②急趋之,折过墙隅,迷其所在。(《促织》)
9、为
  (一)动词。
  1.有"做""作为""充当""变成""成为"等义,翻译比较灵活。
  ①斩木为兵,揭竿为旗。(《过秦论》)
  ②然后以六合为家,崤函为宫。(《过秦论》)
  ③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廉颇蔺相如列传》)
  ④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劝学》)
  ⑤赵王窃闻秦王善为(演奏)秦声。(《廉颇蔺相如列传》)
  ⑥今日嬴之为(帮助)公子亦足矣(《信陵君窃符救赵》)
  ⑦南取百越之地,以为(划为)桂林、象郡。(《过秦论》)
  ⑧为(治理)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晒之。(《论语》)
  2.以为,认为。
  ①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鸿门宴》)
  ②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两小儿辩日》)
  3.判断词,是。
  ①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鸿门宴》)
  ②非为织作迟,君家妇难为。(《孔雀东南飞》)
  (二)介词。
  1.表被动,有时跟"所"结合,构成"为所"或"为……所",译为"被"。
  ①吾属今为之虏矣。(《鸿门宴》)
  ②遂为猾胥报充里正役。(《促织》)
  ③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过秦论》)
  ④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
  ⑤羸兵为人马所蹈藉,陷泥中死者甚众。(《赤壁之战》)
  2.介绍原因或目的。为了,因为。
  ①慎勿为妇死,贵贱轻何薄(《孔雀东南飞》)
  ②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欤(《庄暴见孟子》)
  ③今为宫室之美为之。(《庄暴见孟子》)
  3.介绍涉及的对象。给,替。
  ①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缶。(《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请以赵十五城为秦王寿。(《廉颇蔺相如列传》)
  ③臣请为王言乐。(《庄暴见孟子》)
  4.对,向。
  ①为之奈何?(《鸿门宴》)
  ②如姬为公子泣(《信陵君窃符救赵》)
  5.表示动作、行为的时间。可译为"当""等到"等。
  ①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晏子使楚》)
  (三)句末语气词,表示疑问或反诘。“呢”。
  ①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鸿门宴》)
  ②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季氏将伐颛臾》)
  ③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屈原列传》)
10、焉
  (一)兼词。
  1.相当于"于之"、"于此"、"于彼"。
  ①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在其中)。(《论语》)
  ②积土成山,风雨兴焉(从这里)。(《劝学》)
  ③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子被逮,激于义而死焉(在这件事情上)者也。(《五人墓碑记》)
  2.相当于"于何"。译为"在哪里""从哪里"等。
  ①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
  ②非再至,焉知其若此?
  ③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齐桓晋文之事》)
  (二)代词。
  1.相当于"之"。
  ①惟俟夫观人风者得焉。(《捕蛇者说》)
  ②犹且从师而问焉。(《师说》)
  ③去今之墓而葬焉,其为时止十有一月耳。(《五人墓碑记》)
  2.哪里,怎么。
  ①未知生,焉知死(《论语》)
  ②割鸡焉用牛刀(《论语》)
  (三)语气词。
  1。句末语气词,了,啊,呢。
  ①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六国论》)
  ②一羽之不举,为不用力焉。(《齐桓晋文之事》)
  ③则牛羊何择焉?(《齐桓晋文之事》)
  2.作句中语气词,表示停顿,相当于"也"。
  ①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否焉,小学而大遗(《师说》)
  ②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赤壁赋》)
  3.作词尾,相当于"然",译为"……的样子""……地"。
  ①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矗不知乎几千万落(《阿房宫赋》)
  ②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石钟山记》)
11、也
  (一)句末语气词,
  1.表示判断语气。
  ①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②张良曰:"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鸿门宴》)
  2.句末语气词,表示陈述或解释语气。例:
  ①即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故以羊易之也(《齐桓晋文之事》)
  ②雷霆乍惊,宫车过也。(《阿房宫赋》)
  3.用在句中或句末,表示肯定、感叹的语气。
  ①呜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阿旁宫赋》)
  ②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
  ③古之人不余欺也(《石钟山记》)
  4.用在句末,表示疑问或反诘语气。
  ①公子畏死邪?何泣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②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庄暴见孟子》)
  ③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
  5.用在句末,表示祈使语气。
  ①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崤之战》)
  ②当相与共谋之,勿令姊有穷途之虑也(《杜十娘怒沉百宝箱》)
  (二)句中语气词。用在句中,表示语气停顿。
  ①是说也,人常疑之。(《石钟山记》)
  ②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师说》)
  【……之谓也】【其……之谓也】【其……之谓乎】意思是"说的就是……啊"
  ①诗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夫子之谓也(《齐桓晋文之事》)
  【也哉】语气助词连用,为加强语气,多有感叹或反诘之意。例:
  ①岂非计久长,有子孙相继为王也哉?(《触龙说赵太后》)
  ②穷予生之光阴以疗梅也哉!(《病梅馆记》)
  ③岂独伶人也哉!(《伶官传序》)
12、以
  (一)介词
  1.表示工具。译为:拿,用,凭着。
  ①愿以十五城请易璧。(《廉颇蔺相如列传》)②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璧之下。(《石钟山记》)③以衾拥覆(《送东阳马生序》)
  2.表示凭借。译为:凭,靠。
  ①以勇气闻于诸侯。(《廉颇蔺相如列传》)②久之,能以足音辨人。(《项脊轩志》)
  ②皆好辞而以赋见称。(《屈原列传》)
  3.表示所处置的对象。译为:把。①操当以肃还付乡党。(《赤壁之战》)
  4.表示时间、处所。译为:于,在,从。
  ①以八月十三斩于市。②以崇祯十七年夏,自京师徒步入华山为黄冠。
  ③果予以未时还家,而汝以辰时气绝。
  5.表示原因。译为:因为,由于。
  ①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卒以吾郡这发愤一击,不敢复有株治。(《五人墓碑记》)
  ③怀王以不知忠臣之分,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屈原列传》)
6.表示依据。译为:按照,依照,根据。
①今以实校之。(《赤壁之战》)
  ②余船以次俱进。(《赤壁之战》)
  说明:"以"字的宾语有时可以前置,有时可以省略。
  ①以一当十(成语)②夜以继日(成语)③秋以为期(《诗经o氓》)
  (二)连词。
  1.表示并列或递进关系。可译为"而""又""而且""并且"等,或者省去。
  ①夫夷以近,则游者众。(《游褒禅山记》)②忽魂悸以魄动。(《梦游天姥吟留别》)
  2.表示承接关系,前一动作行为往往是后一动作行为的手段或方式。可译为"而"或省去。
  ①余与四人拥火以入。(《游褒禅山记》)②樊哙侧其盾以撞。(《鸿门宴》)③各各竦立以听。(《促织》)
  3.表示目的关系,后一动作行为往往是前一动作行为的目的或结果。可译"而""来""用来""以致"等。
  ①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当求数顷之田,于伊、颍之上,以待余年,教吾子与汝子(《祭十二郎文》)
  ③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六国论》)
  4.表示因果关系,常用在表原因的分句前,可译为"因为"。例如:
  ①不赂者以赂者丧(《六国论》)②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游褒禅山记》)
  ③诸侯以公子贤,多客,不敢加兵谋魏十余年。(《信陵君窃符救赵》)
  5.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语,可译为"而",或省去。例如:
  ①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陶渊明《归去来辞》)
  (三)助词
  1.作语助,表示时间、方位和范围。例:
  ①受命以来,夙夜忧叹。(以:表时间)(《出师表》)
  ②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以:方位)(《廉颇蔺相如列传》)③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以:表范围)
  2.作语助,起调整音节作用。例:①逆以煎我怀。(《孔雀东南飞》)
  (四)动词
  1.以为,认为。①老臣以媪为长 安君计短也。(《触龙说赵太后》)②皆以美于徐公。(《邹忌讽齐王纳谏》)
  2.用,任用。①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涉江》)
  (五)名词。译为:缘由,原因。①古人秉烛游,良有以也(李白《春夜宴桃李园序》)
  (六)通假
  1.通"已",已经。①固以怪之矣。②日以尽矣。
  2.通"已",止。①无以,则王乎?
  【以为】
  1.认为,把……当作或看作。①虎视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②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⑵把……作为或制成。
  ①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以为:把它设为。)
  ②铸以为金人十二。
  【以是】【是以】相当"因此",引出事理发展或推断的结果。
  ①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石钟山记》)
  ②公子往而臣不送,以是知公子恨之复返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有以】【无以】意思分别是"有什么办法用来……""没有什么办法用来……"
  ①项王未有以应,曰:"坐。"(《鸿门宴》)
  ②王语暴以好乐,暴未有以对也(《庄暴见孟子》)
  ③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13、因
  (一)介词。介绍动作行为发生的原因、依据、方式,可分别译为“因为”“趁着”“凭借”“经过”“通过”等。
  1.依照,根据。
  ①罔不因势象形。(《核舟记》)
  ②变法者因时而化。(《察今》)
  ③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史记》)
  2.依靠,凭借。
  ①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过秦论》)
  ②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烛之武退秦师》)
  ③又因厚币用事者臣靳尚。(《屈原列传》)
  3.趁着,趁此。
  ①不如因而厚遇之。(《鸿门宴》)
  ②因击沛公于坐。(《鸿门宴》)
  4.通过,经由。
  ①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廉颇蔺相如列传》)
  5.因为,由于。
  ①祥符年间,因造玉清宫,伐山取材,方有人见之。(《雁荡山》)
  ②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谏太宗十思书》)
  (二)副词。
  1.于是,就;因而。
  ①因拔刀斫前奏案。(《赤壁之战》)
  ②相如因持璧却立……(《廉颇蔺相如列传》)
  2.原因,缘由,机缘。
  ①于今无会因。(《孔雀东南飞》)
  (三)动词
  1.根据
  ①故事因于世,而备适于事(《五蠹》)
  2.沿袭,继续。
  ①蒙故业,因遗策。(《过秦论》)
  ②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
14、于
  (一)介词。总是跟名词、代词或短语结合,构成介宾短语去修饰动词、形容词,表多种组合关系。
  1.在,从,到
  ①乃设九宾礼于庭。(在)《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缙绅、大夫、士萃于左丞相府,莫知计所出。(《〈指南录〉后序》)
  ③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前一个“于”:从)(《劝学》)
  ④从径道亡,归璧于赵。(到)《廉颇蔺相如列传》
  2.“在……方面”“从……中”
  ①荆国有余地而不足于民。(《公输》……方面)
  ②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游褒禅山记》)
  3.由于
  ①业精于勤、荒于嬉(《进学解》)
  4.向,对,对于。
  ①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赤壁之战》)
  ②鲁肃闻刘表卒,言于孙权曰……(《赤壁之战》)
  ③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师说》)
  5.被。(放在动词后,引进行为的主动者。)
  ①君幸于赵王。《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屈原列传》)
  6.与,跟,同。
  ①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隆中对》)
  ②燕王欲结于君。《廉颇蔺相如列传》
  ③莫若遣腹心自结于东,以共济世业。《赤壁之战》
  7.“比”。放在形容词之后,表示比较。(一般可译为“比”,有时可译为“胜过”。)
  ①孔子曰:“苛政猛于虎也。”(《捕蛇者说》)
  ②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后一个“于”:比)(《劝学》)
  ③良曰:“长于臣。”(《鸿门宴》)
  ④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劝学》)
  有时则只是表示对象的性质和状态,可不译。
  ①非常之谋难于猝发……(《五人墓碑记》)
  【于是】用法与现代汉语的“于是”不完全相同。
  (一)放在句子开头,表前后句的承接或因果关系,与现在的承接连词或因果连词相同。现代汉语也这样用。
  ①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缶。(《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吴之民方痛心焉,于是乘其厉声以呵,则噪而相逐。(《五人墓碑记》)
  ③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触龙说赵太后》)
  (二)放在谓语之前或谓语之后,相当于“于+此”, “于是”属介宾短语作状语或补语。可根据“于”的不同用法,分别相当于在这时,在这种情况下,对此,从此,因此、“在这”、“从这”等。
  ①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在这时)(《口技》)
  ②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在这种情况下,在这职业上。)(《捕蛇者说》)
  ③有吴则无越,有越则无吴。将不可改于是矣。(《勾践灭吴》,在这里。)
  ④于是余有叹焉。(因此)(《游褒禅山记》)
  ⑤遂墨以葬文公,晋于是始墨。(从此)(《崤之战》)
  【见……于】表示被动。
  ①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秋水》)
  ②今是溪独见辱于愚,何哉(《愚溪诗序》)
15、与
  (一)介词。
  1黄现璠.介词。和,跟,同。
  ①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鸿门宴》)
  ②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
  ③至莫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石钟山记〉》
  ④ 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庄暴见孟子》)
  2.给,替。????
  ①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陈涉世家》)
  ②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
  3.比,和……比较。
  ①吾孰与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
  ②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六国论》)
  (二)连词。和,跟,同。
  ①然谋臣与爪牙之士,不可不养而择也(《勾践灭吴》)
  ②勾践载稻与脂于舟以行。(《勾践灭吴》)
  (三)动词。
  1.给予,授予。
  ①生三人,公与之母;生二子,公与之饩。(《勾践灭吴》)
  ②则与一生彘肩(《鸿门宴》)
  ③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
  2.结交,亲附。
  ①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烛之武退秦师》)
  ②合从缔交,相与为一(《过秦论》)
  ③与嬴而不助五国也(《六国论》)
  3.对付。
  ①庞煖(nuǎn,同“暖”)易与耳。(《史记》)
  4.参加,参与。
  ①骞叔之子与师。(《崤之战》-《骞叔哭师》)
  5.赞许,同意。
  ①吾与点也。(《子路、冉有、公西华侍坐》))
  ②朝过夕改,君子与之。(《汉书》)
  (四)通假。通“欤”。句末语气词,表示感叹或疑问。
  ①无乃尔是过与(《季氏将伐颛臾》)
  ②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季氏将伐颛臾》)
  ③然则废衅钟与(《齐桓晋文之事》)
  【孰与】【与……孰】表示比较与选择,译为:“跟……比较,哪一个……”
  ①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
  ②沛公曰:“孰与君少长?”(《鸿门宴》)
  ③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廉颇蔺相如列传》)
  ④吾与徐公孰美(《邹忌讽齐王纳谏》)
  【孰若】【与其……孰若】表示选择(舍前取后),译为:“哪如”“与其……哪如……”
  ①与其坐而待亡,孰若起而拯之(《冯婉贞》)
  ②与其杀是童,孰若卖之(《童区寄传》)
16、则
  (一)连词。
  1.表示承接关系。一般用来连接两个分句或紧缩复句中的前后两层意思,表两件事情在时间上、情理上的紧密联系。译为“就”“便”,或译为“原来是”“已经是”。例如:
  ①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鸿门宴》)
  ②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劝学》)
  ③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石钟山记》)
  ④临视,则虫集冠上(《促织》)
  2.表示条件、假设关系。有的用在前一个分句,引出假设情况,译为“假使”“如果”;有的用在后一个分句,表假设或推断的结果,译为“要是……就”“那么”“就”“便”。
  ①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②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捕蛇者说》)
  3.表示并列关系。这种用法都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则”连用,每个“则”字都用在意思相对、结构相似的一个分句里,表示两个分句之间(不是两个词)是并列关系。可译为“就”,或不译。
  ①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师说》)
  ②入则孝,出则弟(悌)。(《论语·学而》)
  ③小则获邑,大则得城。(《六国论》)
  4.表示转折、让步关系。表示转折时,用在后一分句,译为“可是”“却”;表示让步时,用在前一分句,译为“虽然”“倒是”。
  ①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师说》)
  ②手裁举,则又超忽而跃(《促织》)
  ③其室则迩,其人甚远。(《诗经》)
  5.表示选择关系。常和“非”“不”呼应着用,译为“就是”“不是……就是”。
  ①非死则徙尔(《捕蛇者说》)
  ②非其身之所种则不食(《勾践灭吴》)
  (二)副词。
  1.用在判断句中,起强调和确认作用,可译作“是”、“就是”。例如:
  ①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
  2.表对已然或发现的强调。可译为“已经”“原来”“原来已经”。
  ①及诸河,则在舟中矣。(《崤之战)
  (三)名词。
  1.指分项或自成段落的文字的条数。
  ①《论语》六则。
  2.准则,法则。
  ①以身作则。
  (四)动词。效法。
  ①遵后稷、公刘之业,则古公、公季之法。(《史记》)
  (五)通假。同“辄”,总是,常常。
  ①居则曰:“不吾知也!”(《子路、冉有、公西华侍坐》))
  【则是】只当是。
  ①与窦娥烧一陌儿,则是看你死的孩儿面上。(《窦娥冤》)
  【则则】赞叹的声音。
  ①连呼则则。
17、者
  (一)助词。
  1.附在别的词或短语之后,组成名词性短语。指人、物、事、时、地等。“……的”,“……的(人、东西、事情)”。
  ①有复言令长 安君为质者,老妇必唾其面!(《触龙说赵太后》)
  ②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2.用在数词后面,译为“……个方面”“……样东西”“……件事情”。(可译为“个”、“样”之类)
  ①此数者,用兵之患也。(《赤壁之战》)
  ②或异于二者之为,何哉?(《岳阳楼记》)
  3.用作“若”“似”“如”的宾语,译为“……的样子”。
  ①言之,貌若甚戚者(《捕蛇者说》)
  ②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黔之驴》)
  4.放在后置的定语后面,相当于“的”。
  ①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顷之,烟炎张天,人马烧溺死者甚众(《赤壁之战》)
  5.放在主语后面,引出判断,不必译出。
  ①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
  6.用在“今”“昔”等时间词后面,(“者”有时放在时间词之后,起语助作用,可不译。)不必译出。
  ①近者奉辞伐罪。(《赤壁之战》)
  ②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五蠹》)
  ③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鸿门宴》)
  7.放在分句的句末,引出原因。
  ①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赤壁之战》)
  ②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③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者”的另一种用法是放在一个词或一组词后边,起提顿作用:先用“……者”提出要说明的事物,稍微停顿一下,然后说明或论断。
  ①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五人墓碑记》)
  (二)语气词。
  1.放在疑问句的句末,表示疑问语气等。
  ①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谁为大王为此计者?(《鸿门宴》)
18、之
  (一)代词。
1.第三人称代词,他、她、它(们)。有时灵活运用于第一人称或第二人称。??
  ①太后盛气而揖之。(《触龙说赵太后》)
  ②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之:我)(《廉颇蔺相如列传》)
  ③臣乃市井鼓刀屠者,而公子数存之。(之:我)(《信陵君窃符救赵》)
  ④且公子纵轻胜,弃之降秦,独不怜公子姊邪?(之:我?)(《信陵君窃符救赵》)
  ⑤然语之,又恐汝日日为吾担忧。(之:你?)(《与妻书》)
  2.指示代词,这,此。
  ①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季氏将伐颛臾》)
  ②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前一个“之”,这样。后一个“之”,它。)(《季氏将伐颛臾》)
  ③之二虫又何知。(《逍遥游》)
  ④均之二策,宁许之以负秦曲。(《廉颇蔺相如列传》)
  (二)助词。
  1.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的”,放在定语和中心语(名词)之间。
  ①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季氏将伐颛臾》)
  ②子而思报父母之仇,臣而思报君之仇。(《勾践灭吴》)
  2.放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①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烛之武退秦师》)
  ②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③不患其众之不足也,而患其志行之少耻也。(《勾践灭吴》)
  ④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齐桓晋文之事》)
  3.放在倒置的动(介)宾短语之间,作为宾语提前的标志。
  ①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否焉。(《师说》)
  ②譬若以肉投馁虎,何功之有哉?(《信陵君窃符救赵》)
  ③诗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夫子之谓也。(《齐桓晋文之事》)
  4.放在倒置的定语与中心语之间,作为定语后置的标志。
  ①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
  ②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屈原列传》)
  ③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石钟山记》)
  5.结构助词,补语的标志,用在中心语(动词、形容词)和补语之间,可译为“得”。
  ①古之人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6.用在时间词或动词(多为不及物动词)后面,凑足音节,没有实在意义。
  ①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
  ②余扃牖而居,久之,能以足音辨人。(《项脊轩志》)
  ③顷之,烟炎张天。(《赤壁之战》)
  (三)动词,到……去。
  ①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归去来兮辞》)
  ②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逍遥游》)
  ③有牵牛而过堂下者,王见之,曰:“牛何之?”(《齐桓晋文之事》)
  ④卒之东郭墦间,之祭者,乞其余;不足,又顾而之他。(《齐人有一妻一妾章》)
传统字类对偶及常见对仗形式

古人对偶理论基本上是把所有汉字分成实字、虚字实两大类,此外再加上个别“之乎者也”一类的助字。有实实在在形体的为实,其余为虚,以虚字对虚字,实字对实字,便可以构成对偶。

因为汉字现实的复杂性,单纯用虚实无法截然分开所有汉字,于是又增加了“半实”与“半虚”等过渡概念,虚字又区分为“死”和“活”两种。分析古人对于词的分类,同现代汉语的分类也有着一定的相通之处,当然区别也不小。大致换算一下,古人所说的实字,即是我们今天所说的名词;所谓半实,则是抽象名词;所谓虚字部分,活的是动词,死的是形容词;半虚则包括较抽象的时间词和形容词。现代汉语所说的不及物动词与形容词已非同类,但在古人看来则同类的虚字相对。助词,即是虚词,包括介词和连词、助词等。

因为汉字中实字数量巨大,为了使对偶更加工整,实字又被详细分成了数十种“小类”或称“门”,如《词林典腋》就把名词分为天文、时令,地理、帝后、职官、政治、礼仪、音乐、人伦、人物(事)、闱阁、形体、文事、武备、技艺、外教、珍宝、宫室、器用、服饰、饮食、菽粟、布帛、草木、百花、果品、飞鸟、走兽、鳞介、昆虫等三十门(类),外编八对:抬头对,颜色对、数目对、卦名对、干支对、姓名对、人物对、虚字对等等。除上面所说的“小类”中的字相对才算工对外,古人还设了具有标识性意义的几类字,要求严格相对,这便是数字对数字、颜色对颜色,方位对方位,干支对干支。为什么称为“标识”呢,一见到有这几类字在相应位置对举出现,人们便意识到要出现对偶修辞了。

王力先生在《汉语诗律学》一书中,在总结古人分类的基础上合并为11类28门,如(各举例字附后):
天文门:天、空、日、月、风、雨……
时令门;年、岁、日、月、时、刻……
地理门:地、土、山、川、江、河……
宫室门:房、宅、庐、舍、楼、台……
器物门:舟、车、旗、剑、壶、杯……
衣饰门:衣、巾、帽、靴、杖、扇……
饮食门:酒、茶、饭、蔬、汤、酱……
文具门:笔、墨、纸、砚、琴、简……
文学门:诗、赋、文、信、画、集……
草木花果门:树、木、花、草、松、竹……
鸟兽虫鱼门:马、牛、鸡、犬、鸿、雀……
形体门:身、心、肌、肤、骨、肉……
人事门:功、名、恩、怨、才、情……
人伦门:兄、弟、父、母、君、臣……

关于如何构成对偶,古人有着极为严格的规范,明代《缥湘对类大全》一书明确提出了“实对实,虚对虚”的基本法则,进一步还强调区分“有无虚与实,死活重兼轻”。明代《对类》一书中有《习对发蒙格式》:“……又以虚实死活字教之,盖字之有形体者为实,字之无形体者为虚。似有而无者为半虚,似无而有者为半实。实者皆是死字,惟虚字则有死有活。死谓其自然而然者,如高下洪纤之类是也。活谓其使然而然者,如飞潜变化之类是也。虚字对虚,实字对实,半虚半实者亦然,最是死字不可对以活字,活字不可对以死字,此而不审,则文理谬矣。”清汪陞在《选评精巧对类·自序》说:此自古以来,无论成人小子,皆有属对之说也。对之为类,固有天文、地理、人事与鸟兽、花木、身体、衣服、宫室、器用及珍宝、书史、时令、数目之异门。其出题者,或抚时动念,或见景生情,或触物兴怀,或因人命意,种种不同;而属对者要以各中其旨为佳。以言其法,不特字义之死活、虚实,声音之平仄、高下,宜相符也,即物之彼此,意之主宾,皆须相敌而无差焉。其为法也精矣。能通其法,则一切对联皆可仿此。”

学习虚实分类并进行属对训练,自宋元明清的一千年间一直是我国儿童启蒙教育的重要课程,宋代苏轼之父苏洵曾说:“吾后渐长,亦稍知读书,学句读、属对、声律,未成而废。”蔡元培先生也谈到过清末的对课教育:“对课与现在的造句法相近。大约由一字到四字,先生出上联,学生想出下联来。不但名词要对名词,静词要对静词,动词要对动词;而且每一种词里面,又要取其品性相近的。例如先生出一“山”字,是名词,就要用“海”字或“水”字来对他,因为都是地理的名词。又如出“桃红”二字,就要用“柳绿”或“薇紫”等词来对他;第一字都用植物的名词,第二字都用颜色的静词。别的可以类推。这一种工具,不但是作文的开始,也是作诗的基础。”此处所说的“静词”是民间时期对“形容词”的叫法。

运用字类对偶的方法组织对句,根据古人的对偶实践及其理论总结,从不同的角度可以区分出以下几组对仗类别和形式:


一、工对、邻对、宽对:

工对也称严对。就是上下联的文字、语句对仗十分工整贴切。即将汉字中所表达的同一类型的事物放在一起来构成对仗。古人将词汇分为许多小类,如果以同一小类的词语构成对仗,即天文类对天文类,人伦类对人伦类……,即可称为工对。如春联:
春前有雨花开早;
秋后无霜叶落迟。
“春”对“秋”为时令门,“霜”对“雨”为天文门,“花”对“叶”为草木花果门,初学做联,应多遵循这种对仗手法。但若是刻意求工,反成牵强或纤巧,也不可取。

邻对是相邻门类实字的相对,如天文与时令、地理与宫室、器物与衣饰、植物与动物、方位对数量等。用这些意义接近的词为对,就是邻对。如上海豫园得月楼联:
楼高但任云飞过;
池小能将月送来。
“楼”为宫室门,“池”为地理门,两者相对,是为邻对。

宽对既非同小类也不是相邻小类,而是距离很远的门类之间的相对,如天文对人事,地理对形体等。如夏丏尊自题联:
青山当户;
白眼看人。
以“山”对“眼”,是地理门对形体门,以“户”对“人”是宫室门对人伦门,相距甚远,故称宽对。
与词性相对中“名词对名词”的规定相比,古人字类相对中,即便是宽对,也是十分工整的对仗。

二、言对、事对、正对、反对:

南朝刘勰提出的一组对偶概念,《文心雕龙·丽辞》中有“丽辞之体,凡有四对:言对为易,事对为难;反对为优,正对为劣。言对者,双比空辞者也。 事对者,并举人验者也。反对者,理殊趣合者也。正对者,事异义同者也。”

“言对”是“双比空辞”,也就是上下联只是以空泛的概念相对,如春联:
一元复始;
万象更新。

“事对”是“并举人验者也”,也就是引他人的事迹和或典故来说明主题,如行业对联:
作陶朱事业;
寄管鲍生涯。
上联举“陶朱公”也就是范蠡经商的典故,下联举管仲、鲍叔牙合伙经商的典故,以抬高店主的身份。

“正对”是“事异义同”。上、下联内容虽不同,但表现的主题一致,其逻辑关系应是并列的。作者往往抓住事物的两个不同侧面进行叙述或议论,来表达大致相同的主题。如苏州虎丘花神庙联:
一百八记钟声,唤起万家春梦;
二十四番花信,吹香七里山塘。
上联是作者来到花神庙听到和感受到的:寺里阵阵钟声把做着春梦的百姓唤醒,告诉人们新的一天开始了;下联说辛勤的花神送来了二十四番花信风,把附近的“七里山塘”都“吹香”了,使人陶醉其中。
这种正对主要是体现在表达方式相同、语调口气相同、联意的主旨相同。但应注意上下联选取事物的侧面、角度要避免重复,用词要避免雷同,否则,易于出现“合掌”之忌。

“反对”是上下联由相反的内容所构成的对仗方式。即“理殊趣合者。”用相反或相对的词语组成的楹联,正反两个方面相辅相成,互为映衬,既对仗工巧,又深化主题。如程道州医师自署联:
但愿人皆健,
何妨我独贫。
上联表达了救死扶伤的医师对人们的良好祝愿,也为下联做了铺垫;下联是全联的主旨,其中“我”字与上联的“人”在修辞上是对仗关系,在实际生活中是对立关系:大家都健康无病,医生就门庭冷落,而医生之职又在于使世人康健。作者以牺牲小我使“我”与“人”的利益冲突得到了统一。这种“反对”手法,言简意赅,说理深刻,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刘勰说“反对为优”,也就是这个道理。
有的“反对”用了反义词。如杭州西湖岳坟联:
青山有幸埋忠骨,
白铁无辜铸佞臣。
这是一副上下联意义完全对立的“反对”,联中用了反义词“有”和“无”,使主题更加突出,增强了表现力。

三、平对、流水对、无情对:

平对是指上下联的内容平行并立,它们之间语意上不分主次,不论先后,以两两并行的方式从不同侧面强调一个共同的主题。如春联:
松竹梅岁寒三友;
桃李杏春风一家。

流水对也称串对。将一个意思分成上下联来表达,内容连贯,语气衔接。上联或下联若单独考虑,没有独立意义。在语法关系上,上下联分别是一个复句的两个分句;在逻辑上,上下联联合起来,形成对仗,构成承接、递进、转折、选择、因果、假设、目的等关系。所谓“流水对”,上下联的衔接关系若行云流水;所谓“串对”,指上下联的语气贯通,意思连贯。如劝学联:
少壮不经勤学苦;
老来方悔读书迟。
上联是下联的条件,下联是上联的结果。

无情对是一种不常用的文字游戏,对联的基本要求本应是“内容相关”。而无情对作为对仗手法中的异类,则是依靠巧妙独特的构想,使字面对仗工整,但内容却要绝不相关,甚至意义上越是风马牛不相及,越是“无情”,越是精妙。
徐珂所编《清稗类钞·诙谐类》载有“无情对”的故事:清代内阁学士张之洞与工部侍郎李文田在北京陶然亭会饮。“张以‘陶然亭’三字命作无情对,李芍农侍郎文田曰:‘若要无情,非阁下之姓名莫属矣。’众大笑,盖‘张之洞’也。”“张之洞”是人名,而“陶然亭”是建筑物,二者无任何关联,真是风马牛不相及。但“张”、“陶”为姓氏,“之”、“然”为文言虚词,“洞”与“亭”为景物相对,字字对仗工妙,实为无情巧对。

四、互对、自对、蹉对:

互对是上下联之间的对仗,这是对仗最一般的形式,绝大多数的古今联语均是上下联互对的方式。

自对,又称当句对,是对仗中的一种变格,即上下联两边各自为对。自对也称边对、就句对、当句对。宋人洪迈在《容斋随笔》中谈到诗文当句对说:“于句中自成对偶,谓之当句对”。王力先生在《汉语诗律学》中指出:“先在出句里用并行语作成颇工的对偶,这样,既自对而又相对,虽宽而亦工”。自对最初源自诗的自对,因为诗的形式已成定格,无论五言、七言,只能有词或词组自对,比较简单。而楹联的字数和句数不受任何的限制,在实际应用中机动灵活,变化万千,其自对的情况就变化无穷。除了句中的词语自对外,多句联中,便出现句子自对形式,这就使楹联的对仗形式变得多样化、复杂化。
在短联中,以词语自对者居多,其自对的字数是没有限制的,有必要指出的是,在传统诗词对联中,一字的自对另有正式的名目,称为互成对,我们将在后面修辞部分专门论述。自对在中长联中的应用频率更高,尤其长联多有赖于句中自对的灵活运用,而无拘于词组、句式结构是否一致。长联的自对不仅是词语词组,而且多用句子自对。
自对的形式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两字自对:如北京故宫三友轩联:
丽日和风春澹荡,
花香鸟语物昭苏。
此联上联以“丽日”对“和风”,下联以“花香”对“鸟语”,自对词性十分工整,但上下联相应位置的词性不相对,在自对联中,是不必强求的,这就是自对所起的补救作用。
2、三字自对:如明代胡居仁劝学联:
苟有恒,何必三更眠、五更起;
最无益,莫过一日曝、十日寒。
此联上下联的后六字各形成三字自对的格局。
3、四字自对:如清代阮元杭州贡院联:
下笔千言,正桂子香时,槐花黄后;
出门一笑,看西湖月满,东浙潮来。
上联后八字形成四字自对格局,下联亦是。
4、多字自对,对联中五字以上的多字自对数量不多,但五言、六言、七言乃到十言以上的自对都有联例,如钟云舫六十自寿长联中的十言自对:
……长歌代哭,猛惊姬蹶嬴颠,短笛助讴,痛写刘聋赵瞆。……
……裂指叩阶,夸诩擎天手段;咬牙变法,矜持补衮金针。……
自对的字数是不受限制的,除了一字自对、二字自对、三字自对,还有四字自对、五字自对、八字自对等。多字自对的不是词组而是句子。如上海市嘉定秋霞圃延绿轩联: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便赏眼前生意满;
挽蔬夜雨畦,煮茗寒泉井,不知山外有尘寰。
上下联各三句,前两句各为五字邻句自对。上下联中的各自为对都是很工整的,而上下联间就不对仗了。自对补救了这种缺憾。尽管如此,上下联间的平仄都做到了协调。
5、全联自对:以上自对的联例均是出现在全联的一个局部,也有全联由一对自对或两对自对组成的例子,如感怀联:
春日恨,秋日悲,一年如瞬,百年如梦;
古人书,今人语,二分可信,八分可疑。
上下联各由两组自对组成,一为三字自对,一为四字自对。
6、参差自对:即字数不对等的自对,最早出现在律诗中,如李商隐有《当句有对》一诗,诗句如“池光不定花光乱,日气初涵露气干。”对联中的例子如黄遵宪人境庐联:
有三分水,四分竹,添七分明月;
从五步楼,十步阁,望百步长江。
“三分水”与“四分竹”是等字的自对,它们与“七分明月”则为不等字的参差自对。对偶本来讲究句长相等,这种不对等的自对却别具一格,使人耳目一新。
7、排比自对:三句或三句以上的自对,如清窦垿题岳阳楼联:
一楼何奇?杜少陵五言绝唱,范希文两字关情,滕子京百废俱兴,吕纯阳三过必醉。诗耶、儒耶、吏耶、仙耶?前不见古人,使我怆然涕下;
诸君试看:洞庭湖南极潇湘,扬子江北通巫峡,巴陵山西来爽气,岳州城东道岩疆。潴者、流者、峙者、镇者,此中有真意,问谁领会得来。
此联出现四句七言的B排比自对,四句二字的排比自对,可谓气势磅礴。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作出如下结论:
1、各自为对是没有限制的,它可以全联自对,也可以局部自对;局部自对中,可以是两字自对,也可以是多字自对;参与自对的可以是字,可以是词,可以是词组,也可以是句子;句子自对可以是单相自对,二相自对,也可以是多相自对;自对的词、句位置可以是邻句自对,也可以是隔句自对。……自对大大拓宽了楹联对仗的空间。
2、自对挣脱了关于对仗的一些束缚,而“享受”到一些很实惠的“政策”。各自为对,不但下联(或上联)可以完全不管上联(或下联)的词性和结构,甚至重字都可以不避,只要上下联在相同的位置上,以相同的字数、句数自对即可。但只有一边自对是不允许的。自对为楹联创作提供了一条宽工转化的途径。
3、自对突破了一般楹联对仗的范围,在双边间的对仗形式之外,增加了双边“各自成对”的对仗形式。在创作中为顾及联意而上下联间词句难求工整时,可用自对进行补救,即以自对的形式互对,突破了词性和结构相同的限制,使楹联创作之路变得更加宽阔。
4、排偶为最原始的对句形式,其中有部分同字或全部同字相对;排比比起排偶更参差化,其中多有同字相对;对偶虽比排偶整齐,但词性、结构并不一致。以上三种形式按照楹联一般规律在上下联之间是不能相对的,但采用自对的形式却能把排偶、排比及语法不同的对偶很自然地融入两边的各自相对之中,从而大大扩充了对仗的材料来源,为楹联的创作带来更多的自由和灵活。
5、自对可以强化楹联的整齐美、层次美和对称美,故前人乐于使用。在无自对的中、长联中,首读时很难体会其中的对仗之美,只有复读时上下对照才能感受对仗的魅力所在,但仍体会不到自对的那种自由表达、挥洒无羁、纵横对仗、旁逸斜出的妙趣。

互对是上下的相对,自对是前后的相对,还有一种不常见的交叉的相对,这便是蹉对。

蹉对又称交股对,是指两个词语在不同句法位置上交错相对的格式,此格式最早也是出现在诗中,常举的例句如李群玉《杜丞相宴中赠美人》诗中的“裙拖六幅湘江水,鬟耸巫山一段云。”“六幅”交错对“一段”,“湘江”交错对“巫山”。对联中的例子如咏月联:
万古仰清高,吴宫夜、汉宫秋,过目繁华成一梦;
婵娟祈四海,才人邀、佳人拜,团圞著意祝三生。
联的首句中“万古”交错对“四海”,“清高”交错对“婵娟”。联的末句中“过目”交错对“著意”,“繁华”交错对“团圞”。
附:灵活运用对仗规则

对联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种种自身独特的规范,把握这种规范,存在着尺度上的“工”与“严”,工对与宽对之间应是等价的,不存在谁优于谁的分别。在创作实践中,应该坚持一切从整体立意出发,根据具体的词语实际,可严之处则严,可宽之外则宽,形式服从于内容,变通而有度,随心而不逾矩。对联是一门艺术,既要有对仗的精确性,又要保持对仗的灵活性。当然,这是就较为成熟的作者而言,若从初学者的角度来说,对仗一定要尽可能从严,习联也如同临习书法一样,起步阶段绝对要从严要求,因为只能入法才能出法,只有精通了工对的法度才可能体会宽对的妙用。

前面所说的对仗基本规则,都是从语法学角度来分析对偶现象,我们首先得出的印象是大部分的对偶都可以用“词性一致”与“结构一致”来解释,即词性上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副词对副词;词语结构上并列对并列,偏正对偏正,动宾对动宾;句式结构上主语对主语,谓语对谓语,宾语对宾语,补语对补语,定语对定语,状语对状语。但是当我们对于对联的形式要求有了更多的了解并读了更多的联作之后,我们会发现语法学上“词性一致”的规定与古人的“字类相对”的具体实践之间,除了大部分的相合外,还有一些不相合之处,遇到了这种情况,首先要看有没有词的兼类以及词性活用的情况,其次便要对照一下有没有句法上允许的词性异类相对的情况。

词的兼类是该词在正常情况下就兼有两种以上的词性,而词性活用是指某些词按照一定的语言习惯在句中临时改变了它的基本职能,充当了别的词类。常见的如名词被活用为动词,形容词被活用为动词等。如果看似不对仗的现象能够证明是词的兼类或词性活用,那么仍然没有逾越“词性一致”的规定。当我们上升到句的层次来审视对联时,有的时候严格的词性一致便会被打破,郭锡良《古代汉语》有这样的表述:
古人没有现在的词类概念,讲究的是虚对虚,实对实,虚词和实词分辨得比较清楚。实词和虚词内部则常有变通之处。用今天的语法术语来解释,那就是:凡用作主语、宾语的,一律可以看成名词;凡用作定语的,可以把名词和形容词看成一类;凡用作谓语的,可以把形容词和动词看成一类;凡用作状语的,一般都可以看成是副词。虚词内部,连词可以和介词相对。

从上述文字我们可以看出,不论词汇意义如何,只要是一同放在了句子的主语或宾语位位置上,他们便都可以当成名词来相对,只要是一同放在了定语或谓语的位置上,不管它们是形容词还是动词,都可以相对,连词与介词相对可以不计较词性……。也就是说,当句子结构这个层面上构成了对仗时,有些不同词性的词也可以相对。如朱珔题湖北黄冈二赋堂联:
胜迹别嘉鱼,何须订异箴讹,但借江山摅感慨;
豪情传梦鹤,偶尔吟风啸月,毋将赋咏概生平。
联中“感慨”原是动词,但这此因为和“生平”一词同作宾语,也就一并当作名词相对。

《联律通则》对于词性上可以异类相对的情况进行了以下归纳:
1、形容词和动词(尤其不及物动词);
2、在以名词为中心的偏正词组中充当修饰成分的词;
3、按句法结构充当状语的词;
4、同义连用字、反义连用字、方位与数目、数目与颜色、同义与反义、同义与联绵、反义与联绵、副词与连词介词、连词介词与助词、联绵字互对等常见对仗形式;
5、某些成序列(或系列)的事物名目,两种序列(或系列)之间相对,如,自然数列、天干地支系列、五行、十二属相,以及即事为文合乎逻辑的临时结构系列等。
形容词与动词相对的情况在古代比较常见,如董其昌题西湖飞来峰冷泉亭联:
泉自几时冷起?
峰从何处飞来?
泉名“冷泉”,“冷”字无疑为形容词,峰名“飞来峰”,“飞”无疑是动词。在以名词为中心的偏正词组中充当修饰成分的词,词性可从宽,如陶澍豫园三穗堂联
此即濠间,非我非鱼皆乐境;
恰来海上,在山在水有遗音。
“乐境”和“遗音”都属于以名词为中心的偏正词组,形容词“乐”可以和动词“遗”相对。与此相类似的还有与数字、颜色、方位等工对相配的字,有时也可在词性上入宽,如麟庆题开封古吹台三贤祠联:
一览极苍茫,旧苑高台同万古;
两间容啸傲,青天明月此三人。
“万古”和“三人”都是数字加名词,但“一览”是数字加动词,“两间”仍是数字加名词。
遇到此类词性不相对的情况时,可以从古代字类相对的角度解释,形容词与动词古代虽然分属“死字”和“活字”,但都归“虚字”,用来相对本没有什么问题。若还是想从语法角度得到解释,一般不必再细论词的内部结构,只把“乐境”和“遗音”、“一览”和“两间”整体上当成名词相对即可。如山西霍县韩信祠联:
生死一知己;
存亡两妇人。
“知己”和“妇人”同为名词相对,不必再细论到词的结构和每个字的词性。

《王力近体诗格律学》中说“对仗很难字字工对,但只要每联有一大半的字是工对,其他的字虽差些,也已经令人觉得很工。尤其是颜色、数目和方位,如果对得工了,其余各字就跟着显得工。”古人在对仗方面的一些较细的讲究,我们在鉴赏联语时可以慢慢体味出来,如:在词语的相对中,只要词的主要成份对得工,次要成份便可放宽些,如“高山”“流水”的相对。有时数字、颜色、方位等标识性的小类对上了,与它相配的字便可以放得很宽,如“是南来第一雄关”对“作西蜀千秋屏障”,以动词“来”对名词“蜀”。在诗体句子与骈文或散文体的句子穿插使用时,常有故意把文句局部的对仗放得很宽的情况,还有七言句式末一字甚至最后三字放得很宽的情况。
至于“句式结构上必须主语对主语、谓语对谓语、宾语对宾语、补语对补语、定语对定语、状语对状语”的要求,实践证明是一种多余的规定,由于对联语言以诗化的句子为主,句子成份多有省略以及倒错,故句式结构相对时可以成对,不相对时同样可以成对。古诗中常见的例子是“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上联是“状语、谓语、宾语”,下联则是“主语、谓语、宾语”。对联的例子如题潍坊联:
年画卷中游,碧水扬波,三河流韵;
纸鸢天上看,晴空铺锦,万国织春。
上联“年画卷中”为状语,下联“纸鸢”为主语,“天上”为状语,句法结构明显不同,但从词的层次上来看,“年画”对“纸鸢”同属名词,“卷中”对“天上”都是名词加方位词,“游”和“看”动词相对,十分工整。
以上与对仗的“基本规则” 不尽相同的各种情况,可以看作是更高层次上“活的规则”,大家通过多读和多写,最终都可以掌握。但初学者最好先遵守“词性一致”和“结构一致”的基本规则,不宜过早地仿作那些词性和结构上放宽了的作品,明代《对类》的《习对发蒙格式》一文也有类似说法:“若夫以实字作虚字使,以死字作活字用,是作家有此活法,初学未易语此。”

综合古今关于对偶的各种理论和实践,字、词、句可以说是语言构成的三个层次,古人对偶理论基本上只强调“字”的同类相对,只要字对上了,也就达到了对偶的要求,而现代对偶理论过多地关注的是词语和句子的相对,我们在对仗方面应该达成这样一个共识:“在字面对仗、词性对仗、句子成分对仗三者中,只要有一种对上了,就可以认为满足了对偶的要求,不必强调三者或两者同时做到相对。”对于较宽的对偶形式,古人除宽对外,还有“意对”甚至“半对不对”等说法,在具体的评审、鉴赏工作中,对于在对偶上有疑问的句子,我们要多层面地探讨分析,多从总体感觉上着眼,多从解释得通的方向上进行理解。
2虚词
没有实在意义的词。虚词包括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象声词等六类。

2.1
副词
副词主要分为以下四类:
2.1.1
表程度
很最极挺、顶更颇愈、越稍微略、几近绝别……

2.1.2
表范围
都总共统、只仅单光、齐概相互、并对孤独、皆具俱全……

2.1.3
表时间频率
已曾刚才、正将要就、即瞬终常、时渐向永、频偶倾顿、忽乍屡每、又复重尝……

2.1.4
表判断语气
必须定当、准确不没、却该未合应、岂否是可、偏直许约、幸反果何、枉徒空怎、唯堪竟敢、欲拟翻转……
宜将剩勇追穷寇;
不教胡马度阴山。

2.2
介词
介词主要分为以下六类:
2.2.1
表时间
从自打到、在当于趁、乘随赶临……

2.2.2
表处所方向
从自打往、朝向到在、于由沿顺……

2.2.3
表方式方法
按照依本、经据以将、就凭用靠拿……

2.2.4
表原因目的
因由为……

2.2.5
表对象关联
对替同与、跟和给叫、让被将 管、论顺连……

2.2.6
表比较
比和同与跟……

2.3
连词
和跟同与、而且及或、虽但然若、纵那因故、宁不也或……
与有肝胆人共事
从无字句处读书【周恩来】

2.4
助词与叹词
着了过所、的地得罢、之乎者也、矣焉哉欤、耶尔耳然、噫呸呀咦……
入座三杯醉者也;
出门一拱歪之乎。

咦,哪里放炮?
哦!他们过年。

2.5
象声词(亦称摹声词、状声词)
山童采栗用箱承,劈栗扑簏【朱友】
野老卖菱将担倒,倾菱空笼【朱亦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3222 小时
主题
134

5771

帖子

31

精华

8万

积分

版主

Rank: 6Rank: 6

UID
41960
经验
20605 点
威望
0 点
在线时间
3222 小时
注册时间
2012-10-7
107
 楼主| 发表于 2013-8-28 00:30 | 只看该作者
第1法:

七绝 ·《感怀》
一别津城已数年,几回魂梦亦相牵。
谁将此意陈秋月?却望津河清泪弹。

第2法:

七绝 ·《学诗有感》
竟日吟诗不厌诗,案前洒墨夜阑时。
欲将诗意传明月,诗意因何有所思?

第3法:

七绝 ·《月夜感怀》
西风卷地百花残,独倚窗帷泪未干。
已惯影孤空对月,缘何又觉月光寒?

第4法:

七绝 ·《写诗》
夜阑凑句月常窥,搜尽书山觅妙词。
蕴秀笔端千点墨,却难携墨入佳思。


第5法:

七绝 ·《送别》

去岁陵园送尔行,疏烟淡日鸟悲鸣。
如今与尔蓝桥见,烟锁流云上玉清。

第6法:

七绝 ·《无题》
昨日寻芳独自归,津城寥落意相违。
今朝隔雨回望处,万里云空一雁飞。

第7法:

七绝 ·《怀旧》
与尔相逢在海边,凝情万里自悄然。
如今步月清宵立,但见孤云独去牵。

第8法:

七绝 ·《无题》
近日轻寒门不出,岂知杨柳已摇春。
只今唯有津河月,曾照西楼寂寞人。

第9法:

七绝 ·《致病友》

弱柳从风莫辞频,等闲离别易伤春。
京城病友如相问,明月不归泪湿巾。

第10法:

七绝 ·《无奈》
黄昏信步海堤边,西望云中断雁旋。
试问徘徊何处去,携风无奈伴青天。

第11法:

七绝 ·《解闷》
陶情遣兴依何物?改罢新诗自久吟。
试问清风明月在,谁人知我苦痴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3222 小时
主题
134

5771

帖子

31

精华

8万

积分

版主

Rank: 6Rank: 6

UID
41960
经验
20605 点
威望
0 点
在线时间
3222 小时
注册时间
2012-10-7
108
 楼主| 发表于 2013-8-29 09:43 | 只看该作者
第1法:

七绝 ·《感怀》
一别津城已数年,几回魂梦亦相牵。
谁将此意陈秋月?却望津河捎信笺。
小清妄语:得第一法要领,叙述清晰,表达合理,全篇未提愁字却透着无限思乡愁绪。
第2法:

七绝 ·《学诗有感》
竟日吟诗不厌诗,案前洒墨夜阑时。
欲将诗意传明月,诗意因何有所思?
小清妄语:本诗有颇多理趣,的确,世间万物,一草一木皆为诗源,我辈发感慨而寄托于诗词,便是写诗的道理了。
第3法:

七绝 ·《月夜感怀》
西风卷地百花残,独倚窗帷泪未干。
已惯影孤空对月,缘何又觉月光寒?
小清妄语:欲经三四对比突出此夜心伤,构思极好,可虽然已惯孤影,既然有孤 空二字便已经将自己的情感透漏了然,自然寒意亦惯,故第四句倒并不显得令人惊讶了,建议第三句以无我之境描绘
第4法:

七绝 ·《写诗》
夜阑凑句月常窥,搜尽书山觅妙词。
蕴秀笔端千点墨,却难携墨入佳思。

小清妄语:感觉 蕴秀 略有不妥 难以使第四句更为合理。
第5法:

七绝 ·《送别》

去岁陵园送尔行,疏烟淡日鸟悲鸣。
如今与尔蓝桥见,烟锁流云上玉清。
小清妄语:前二句很好,尤其承接以景物渲染很到位,但是后二句用典象征有些模糊。个人理解或为久别重逢喜续姻缘?

第6法:

七绝 ·《无题》
昨日寻芳独自归,津城寥落意相违。
今朝隔雨回望处,万里云空一雁飞。
小清妄语:叙事清晰,虽俱为平白讲述,却能见清淡平和的情怀,令读者心胸以畅,万里云空一雁飞。一句宕开层面,令人回味,赞!学习了
第7法:

七绝 ·《怀旧》
与尔相逢在海边,凝情万里自悄然。
如今步月清宵立,但见孤云独去牵。
小清妄语,悄为仄 应是疏忽 结句象征手法很好 学习了 唯首句应再斟酌,最好不要用散文化语句。
第8法:

七绝 ·《无题》
近日轻寒门不出,岂知杨柳已摇春。
只今唯有津河月,曾照西楼寂寞人。
小清妄语:转句若即若离 细细想来 尤为值得品味熟思,对月思昨,愁绪万千,赞
第9法:

七绝 ·《致病友》

弱柳从风莫辞频,等闲离别易伤春。
京城病友如相问,明月不归泪湿巾。
小清妄语:格律再检查下哦
第10法:

七绝 ·《无奈》
黄昏信步海堤边,西望云中断雁旋。
试问徘徊何处去,携风无奈伴青天。
小清妄语:叙事 描写皆到位 结合第10法 将萧然无奈表现的很突出
第11法:

七绝 ·《解闷》
陶情遣兴依何物?改罢新诗自久吟。
试问清风明月在,谁人知我苦痴心。
小清妄语:既有幽怨又含无奈,虽言解闷实则倾诉,化11法于无形,学习啦
第12法:
七绝 ·《幽怨》
津城月落正堪眠,萧瑟西风却突旋。
何处雁鸣惊好梦,一腔幽怨付七弦。
小清妄语:七 为仄 个人感觉好字用的不妥 其他皆可。:P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3222 小时
主题
134

5771

帖子

31

精华

8万

积分

版主

Rank: 6Rank: 6

UID
41960
经验
20605 点
威望
0 点
在线时间
3222 小时
注册时间
2012-10-7
109
 楼主| 发表于 2013-9-1 23:20 | 只看该作者
第13法:

           七绝 ·《归》
津城春水满飞花,杨柳长堤白日斜。
百啭流莺何处去,随风携梦绕天涯。

第14法:
            七绝 ·《悟》
风逐飞花杜宇啼,夕阳远映小楼西。
如何不与韶光约,来岁如春意转迷?

第15法:仿
           七绝 ·《夜雨》
梧桐夜雨不堪听,独倚寒窗百感生。
久别故人孤馆宿,如何禁得泣蛩声。

第16法:
           七绝 ·《出行》
昔日曾闻洛水名,扬帆欲向此中行。
何如不识余心乐,与客携壶出凤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3222 小时
主题
134

5771

帖子

31

精华

8万

积分

版主

Rank: 6Rank: 6

UID
41960
经验
20605 点
威望
0 点
在线时间
3222 小时
注册时间
2012-10-7
110
 楼主| 发表于 2013-9-5 23:57 | 只看该作者
第17法:

           七绝 ·《问》
一缕清辉洒案前,西风愁起付红笺。
不知鸿雁飞归后,秋去春来又几年?


第18法:
     七绝 ·《夜雨感怀》
夜雨梧桐怎忍看,西风愁起锦衾寒。
不知明日花飞处,待得何时心可安。

第19法:
           七绝 ·《思》
料峭寒风透锁窗,案前独坐思偏长。
不知楼下蛩声怨,空对残垣暗自伤。

第20法:
          七绝 ·《茫然》
津城过雨杏花飞,杨柳堆烟掩四围。
行客不知栖隐处,怅然对影又嘘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3222 小时
主题
134

5771

帖子

31

精华

8万

积分

版主

Rank: 6Rank: 6

UID
41960
经验
20605 点
威望
0 点
在线时间
3222 小时
注册时间
2012-10-7
111
 楼主| 发表于 2013-9-5 23:59 | 只看该作者
                           采桑子 ·《感怀》
晚来高树清风起,坠叶惊思。兀自伤怀,楼外流莺啼正哀。
窗前漫忆缤纷事,好景良时,却负花期,有限浮生何所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3222 小时
主题
134

5771

帖子

31

精华

8万

积分

版主

Rank: 6Rank: 6

UID
41960
经验
20605 点
威望
0 点
在线时间
3222 小时
注册时间
2012-10-7
112
 楼主| 发表于 2013-9-11 23:34 | 只看该作者
蛙鸣声似鼓==
古寺钟声风送远==
秋杯劝盏枫林醉==
雨落平湖翻细浪==
欲减罗衣,不料西风寒彻骨==
1.欲上樵山伐晚照【处有云】
2.菊园引水浇诗境【处有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3222 小时
主题
134

5771

帖子

31

精华

8万

积分

版主

Rank: 6Rank: 6

UID
41960
经验
20605 点
威望
0 点
在线时间
3222 小时
注册时间
2012-10-7
113
 楼主| 发表于 2013-9-16 00:0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却上心头 于 2013-9-17 00:09 编辑

第1法:
             七绝 ·《感怀》
一别津城已数年,几回魂梦总相牵。
欲将此意陈秋月,却望津城暗默然。


第2法:
         七绝 ·《学诗有感》

竟日吟诗不厌诗,案前洒墨夜阑时。
欲将诗意传明月,诗意因何有所思?

第3法:
          七绝 ·《月夜感怀》
西风卷地百花残,独倚窗帷泪未干。
已惯影孤空对月,缘何又觉月光寒?

第4法:
             七绝 ·《写诗》
夜阑凑句月常窥,搜尽书山觅妙词。
可叹笔端千点墨,却难携墨入佳思。

第5法:
              七绝 ·《送别》
去岁陵园送尔行,疏烟淡日鸟悲鸣。
如今与尔梦中见,烟锁流云上玉清。

第6法:
           七绝 ·《无题》
昨日寻芳独自归,津城寥落意相违。
今朝隔雨回望处,万里云空一雁飞。

第7法:
             七绝 ·《怀旧》
与尔相逢在海边,凝情万里自凄然。
如今步月清宵立,但见孤云独去牵。

第8法:
             七绝 ·《无题》
近日轻寒门不出,岂知杨柳已摇春。
只今唯有津河月,曾照西楼寂寞人。

第9法:
           七绝 ·《致病友》
弱柳从风莫念人,等闲离别易伤春。
京城病友如相问,明月不归泪湿巾。

第10法:
              七绝 ·《无奈》
黄昏信步海堤边,西望云中断雁旋。
试问徘徊何处去,携风无奈伴青天。

第11法:
             七绝 ·《解闷》
陶情遣兴依何物?改罢新诗自久吟。
试问清风明月在,谁人知我苦痴心。

第12法:
               七绝 ·《幽怨》
津城月落正堪眠,萧瑟西风却突旋。
何处雁鸣惊好梦,一腔幽怨付红笺。

第13法:
             七绝 ·《归》
津城春水满飞花,杨柳长堤白日斜。
百啭流莺何处去,随风携梦向天涯。

第14法:
                 七绝 ·《悟》
风逐飞花杜宇啼,夕阳远映小楼西。
如何不与韶光约,来岁如春意转迷?

第15法:仿
             七绝 ·《夜雨》
梧桐夜雨不堪听,独倚寒窗百感生。
久别故人孤馆宿,如何禁得泣蛩声。

第16法:
            七绝 ·《出行》
昔日曾闻洛水名,扬帆欲向此中行。
何如不识余心乐,与客携壶出凤城。

第17法:
               七绝 ·《问》
一缕清辉洒案前,西风愁起付红笺。
不知鸿雁飞归后,秋去春来又几年?

18法:
          七绝 ·《夜雨感怀》
夜雨梧桐怎忍看,西风愁起锦衾寒。
不知明日花飞处,待得何时心可安。

第19法:
              七绝 ·《思》
萧瑟寒风透锁窗,案前独坐思偏长。
不知楼下蛩声怨,空对残垣暗自伤。

第20法:
          七绝 ·《茫然》
津城过雨杏花飞,杨柳堆烟掩四围。
行客不知栖隐处,徘徊不定又嘘唏。

第21法:
         七绝 •《山亭夏日》
西园日晚起歌声,风送游人笑语迎。
月满山亭浑不见,不知何处觅云英。

第22法:
       七绝 ·《秋》
西风卷地晓秋寒,寂寞梧桐怎忍看!
又恐飞花无处落。不知窗外月将阑。

第23法:
             七绝 ·《端午
大街小巷粽飘香,端午由来话断肠。

屈子英魂虽去远,谁吟《天问》不心伤?

第24法:
    七绝 ·《月夜忆旧

月挂霜林玉枕寒,行云无语泣花残。
韶华已去徒悲切,知是欲追岁月难。

第25法:

      七绝 ·《初夏》
莺歌蝶舞草花香,水上闲游踏夕阳。
不似当初携手意,归来对镜懒梳妆。

第26法:
    七绝 ·《古藤书屋》
野草丛中独步行,夕阳掩映自堪惊。
藤花不及当时景,无奈遥怜一世名。

27法:
     七绝 ·《忆旧游》
微风拂柳日初长,楼阁参差倚夕阳。
记得曾经携手处,不如今日满园香。

第28法:
       七绝 ·《寻》
庭前蝶燕各成双,寂寞鹧鸪伴夕阳。
倚遍雕阑寻旧梦,韶华不似别情长。

第29法:
      七绝 ·《叹春》
映水斜阳洒柳堤,乱红如雨昏鸦啼。
分明似说春将暮,空带愁归忆故溪。

第30法:
      七绝 ·《叹命》
飞鸿声远夜初长,倚榻闲时触景凉。
薄命如斯无可诉,分明泪尽已成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3222 小时
主题
134

5771

帖子

31

精华

8万

积分

版主

Rank: 6Rank: 6

UID
41960
经验
20605 点
威望
0 点
在线时间
3222 小时
注册时间
2012-10-7
114
 楼主| 发表于 2013-9-17 00:09 | 只看该作者
第31法:

                七绝 ·《佳人》
晚来信步北宁园,正值佳人立朗轩。
一种风情斜月里,凝眸花影却无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3222 小时
主题
134

5771

帖子

31

精华

8万

积分

版主

Rank: 6Rank: 6

UID
41960
经验
20605 点
威望
0 点
在线时间
3222 小时
注册时间
2012-10-7
115
 楼主| 发表于 2013-9-18 00:1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却上心头 于 2013-9-18 08:18 编辑

第32法:

             七绝 ·《徒叹》
独坐窗前忽自悲,浮生过隙几多时。
多情一种秋风误,遗恨空留枉蹙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3222 小时
主题
134

5771

帖子

31

精华

8万

积分

版主

Rank: 6Rank: 6

UID
41960
经验
20605 点
威望
0 点
在线时间
3222 小时
注册时间
2012-10-7
116
 楼主| 发表于 2013-9-18 21:4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却上心头 于 2013-9-20 23:52 编辑

第33法:

              七绝 ·《忆》
楼外忽闻杜宇声,音凄忍泪不堪听。
记得当初前约负,欲来圆梦苦未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3222 小时
主题
134

5771

帖子

31

精华

8万

积分

版主

Rank: 6Rank: 6

UID
41960
经验
20605 点
威望
0 点
在线时间
3222 小时
注册时间
2012-10-7
117
 楼主| 发表于 2013-9-19 23:43 | 只看该作者
第34法:

                 七绝 ·《菊》
月光斜照小阳台,花榭萧条菊却开。
莫怪西风凋碧叶,霜寒仍有暗香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3222 小时
主题
134

5771

帖子

31

精华

8万

积分

版主

Rank: 6Rank: 6

UID
41960
经验
20605 点
威望
0 点
在线时间
3222 小时
注册时间
2012-10-7
118
 楼主| 发表于 2013-9-20 23:53 | 只看该作者
第35法:

              七绝 ·《偶得》
独立桥头望画船,轻歌曼舞水无烟。
坐中亦有他乡客,莫把忧思付七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3222 小时
主题
134

5771

帖子

31

精华

8万

积分

版主

Rank: 6Rank: 6

UID
41960
经验
20605 点
威望
0 点
在线时间
3222 小时
注册时间
2012-10-7
119
 楼主| 发表于 2013-9-21 23:1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却上心头 于 2013-9-22 23:54 编辑

第36法:

               七绝 ·《思乡》
故园北望路歧长,谙尽孤眠落寞殇。
不用飞鸿传尺素,且随桂魄走他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3222 小时
主题
134

5771

帖子

31

精华

8万

积分

版主

Rank: 6Rank: 6

UID
41960
经验
20605 点
威望
0 点
在线时间
3222 小时
注册时间
2012-10-7
120
 楼主| 发表于 2013-9-22 23:55 | 只看该作者
第37法:

            七绝 ·《盼归》
楼外云随雁字长,庭前花榭露成霜。
倚栏欲问风中菊,何日离人返故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联都网 ( 闽ICP备2023009884号 )

GMT+8, 2024-6-30 11:59 , Processed in 0.112191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