楹联是一种对仗的文学,一门对仗的艺术。因此,无论是创作楹联还是鉴赏楹联,都应该对楹联的对仗有一个全面的了解。楹联的对仗,内容非常丰富,也非常精妙,可以说是一门学问。我这里谈几点个人的粗浅体会。 一、词性对仗适当通融可使联语更富有生气 词性对仗是楹联对仗的一个基本要求,词性一般分为名词、代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语气词等十几类。我们讲词性对仗,一般要求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诸如此类。但在实际创作中,许多时候可根据情况进行通融处理。也就是说,词性不同的词也可以构成对仗。而且,这种适当通融不仅无损于工整,反而使联语更富于变化,更有生气活力和新意。 名词可与代词对仗,如山东泰山联: 海到无边天作岸;
山登绝顶我为峰。 此联中,以代词“我”对名词“天”,大大增加了联语的气势和表现力。这个“我”,是其他任何名词所不能替代的。 形容词也可以与动词相对,如南通狼山寺联: 长啸一声,山鸣谷应;
举头四顾,海阔天空。 “鸣”,“应”,属动词;“阔”与“空”,则是形容词。 名词与量词相对,如岳阳楼联: 四面湖山归眼底;
万家忧乐到心头。 “面”对“家”,显然是名词对量词。此外,还有形容词对副词,形容词对数词,量词对数词等几种情况,举例从略。 以上所举几副对联,都是传世佳作。由此可见,词性对仗不必过分拘泥。 二、巧妙安插小类对仗可使联语增色 在我国传统的诗联创作中,词划分9大类,28小类。小类中,有天文类、地理类、时令类、宫室类、器物类、衣饰类、饮食类、文具类、文学类、动物类、形体类、数目类、颜色类等等。一副对联,如能作到字字小类对仗,无疑就是工对了。但这样未免太费苦心,也没有必要。字字工对,往往成为死对,反而效果不好。我以为,一副对联中,只要适当安插一两处精彩小类对仗,就往往收画龙点睛之妙,使全联顿时增色。 安徽和县霸王祠有这样一副对联: 鹿野舟沉王业兆;
鸿门斗碎霸图空。 这副对联意思很清楚,讲了项羽一生中的两件大事,上联讲鹿野之战,下联讲鸿门宴。这副对联对仗很工整,其中巧妙安插了一个小类对仗;“鹿野”对“鸿门”,既是地名相对,尤为巧妙的是“鹿”与“鸿”又构成动物名对仗。 本人有一副讽刺联,讽刺某位因喝酒过多而醉死的酒鬼: 为甚竟成杯下鬼;
只因想做酒中仙。 此联中,“鬼”与“仙”相对属小类对仗。全联的联眼也在这里。 三、巧用借对,联语自然高人一筹 什么是借对?就是用某个词语的甲义时,又借用它的乙义来进行对仗。可以说是“明修栈道,暗渡陈仓”。借对又分为借义对、借音对、借形对、借声对、借通假字对等几种。抗日战争时,有这样一副春联: 新四军拼命抗日;
老百姓安心过年。 这副对联明白如话,对仗却十分工绝。其妙处之一就是运用了借对。“抗日”中的“日”本是指日本,但在此联中,却借用它表示时间单位的意义(即“天”)来与下联的“年”对仗。这是一副借义对。 兰州黄河河神庙有如下一联: 曾经沧海千重浪;
又上黄河一道桥。 “沧”,谐音“苍”(深绿色),与“黄”构成颜色相对。这是一副借音对。 借对是一种很巧妙的对仗技巧。它可以把宽对变成工对,甚至把根本不对变成巧妙绝对。巧用借对,联语自然高人一筹。 四、适当运用自对,能使作联峰回路转 作对联必须讲究对仗,但有时候感到上、下联对仗很难。内容与形式处在一个矛盾的状态,联律与联意出现冲突。在这个时候,可以换一个思维,大胆运用自对,说不定能使作联峰回路转。 一讲到自对,很多人认为只有长联才采用自对。其实不然,短联也常运用自对,试看被称为农民楹联艺术家的李曲江先生题毛主席母校湖南一师联: 兴学育才,此校非天阊帝阙;
风骚文采,有生超汉武秦皇。 这副对联备受称赞,是李老的代表作之一。其中“兴学育才”与“风骚文采”却是各自自对。 自对的另一个好处是,可以使联语别开生面,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如武汉古琴台联: 志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