鑱旈兘



 找回密码
 注册
123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云中燕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

[复制链接]
在线时间
2983 小时
主题
805

5631

帖子

30

精华

6万

积分

联都元老

Rank: 10Rank: 10

UID
1601
经验
8160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2983 小时
注册时间
2004-3-2
41
发表于 2008-5-31 13:02 | 只看该作者
<P ><FONT size=3>这里不存在学联和写联的区别,更不存在高手和初学者的区别,不然,我就感觉自己在倚老卖老了。<p></p></FONT></P>
<P ><p><FONT size=3> </FONT></p></P>
<P ><FONT size=3>这里我就按照你的“着眼点和立足点理论”来讨论吧:<p></p></FONT></P>
<P ><p><FONT size=3> </FONT></p></P>
<P ><FONT size=3>你的着眼点是“总理怀抱灾区新生儿的笑”</FONT></P>
<P ><FONT size=3>云中燕对联的着眼点是“总理在抗灾一线的笑”</FONT></P>
<P ><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size=3> </FONT></p></P>
<P ><FONT size=3>这样一来,你想想看,落脚点会一样吗?你会觉得她的着眼点太大了,但如此着眼,也不至于偏题吧。别的就不多说了。</FONT></P>
博客:http://lbhy.blog.hexun.co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0 小时
主题
4

472

帖子

0

精华

4868

积分

联都高级会员

Rank: 3

UID
14882
经验
644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8-3-4
42
发表于 2008-5-31 13:07 | 只看该作者
<P>道人老师,你Q号是多少啊,我的是751736990</P>
<P>我估计你也不会加我</P>
<P><FONT size=3>总理在抗灾一线的笑”这能显出该画的特征吗?如果按您的说法,是不是着眼点只要是总理的笑就行了,抗灾也不用了,也不算偏题</FONT></P>[em27]争是争,茶还是要端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5-31 13:23:11编辑过]

无才难令寸功竟 有志能教美梦圆 -----月上镰勾老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0 小时
主题
5

372

帖子

0

精华

3554

积分

联都高级会员

Rank: 3

UID
12072
经验
459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7-7-9
43
发表于 2008-5-31 14:07 | 只看该作者
<P 0cm 0pt?><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P>
<P 0cm 0pt?>振臂高挥,灾魔消退,任天地频张虎口
扬眉微笑,火凤涅磐,看炎黄自有龙孙 <p><p><P 0cm 0pt?><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P><p><P 0cm 0pt; TEXT-INDENT: 15.75pt; mso-char-indent-count: 1.5?>我们试着把云中燕原联的前2个分句上下调换一下位置:</P><P 0cm 0pt; TEXT-INDENT: 15.75pt; mso-char-indent-count: 1.5?>扬眉微笑,火凤涅磐,任天地频张虎口
振臂高挥,灾魔消退,看炎黄自有龙孙</P><P 0cm 0pt; TEXT-INDENT: 15.75pt; mso-char-indent-count: 1.5?>分句间的逻辑关系、格律等问题暂不论,从是否偏题的角度,是否“太大气”的角度,大家什么感觉?</P><P 0cm 0pt; TEXT-INDENT: 15.75pt; mso-char-indent-count: 1.5?>图联图联,先立足于图,站稳脚跟。至于站稳以后你下一步是愿意迈到沟里还是河里,愿意联想到蝌蚪还是青蛙,就是你自己的事了。</P>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0 小时
主题
5

60

帖子

0

精华

1009

积分

联都中级会员

太监之上.学堂8043号

Rank: 2Rank: 2

UID
12689
经验
141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7-8-25
44
发表于 2008-5-31 15:29 | 只看该作者
<P><FONT color=#eeee11 size=5><FONT color=#3370cc>完全赞同不知道老师的观点,基本反对道人的回帖,理由很多,现在忙,周一补上。道人是前辈,茶还是要上的</FONT>了</FONT>[em27]</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5-31 16:47:48编辑过]

春风缱绻,催放花儿红艳艳 诗意勃发,吟成对子韵依依 宋先生惠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0 小时
主题
0

19

帖子

0

精华

610

积分

联都中级会员

Rank: 2Rank: 2

UID
9406
经验
89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6-10-5
45
发表于 2008-6-1 20:35 | 只看该作者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空空道人</I>在2008-5-30 15:56:26的发言:</B>

<P 0pt? 0cm>这幅图表现的是总理抱着灾区一新生儿露出欣慰的笑容。这笑容正因为在地震这一大背景下才显得珍贵和温暖。总理去灾区的目的是抗灾,所以此图也是抗灾过程中的一个插曲。说抗震救灾和寄托希望两个命题寄于一图,并不夸张。</P>
<P 0pt? 0cm>
<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P>


<P 0pt? 0cm>振臂高挥,灾魔消退,任天地频张虎口
扬眉微笑,火凤涅磐,看炎黄自有龙孙
<p>
<p>
<P 0pt? 0cm>
<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P>
<p>
<P 0pt? 0cm>这副联不算很好,主要是出新不够,角度比较平直。但并不象点评说的那样偏题。理由如下:</P>
<P 0pt? 0cm>
<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P>
<p>
<P 0cm 1.5? mso-char-indent-count: 15.75pt; TEXT-INDENT: 0pt;>上联表现了总理亲临灾区,努力击败灾魔的决心,这种决心是对灾区人民最大的鼓舞,需要说明的是,总理进入灾民帐篷,并不是纯粹去庆贺人家生小孩的,最关键的意义在于对灾区人民的安抚和鼓舞。所以不能因为抱着小孩就非得把构思的重点放在抱小孩上。我们完全可以通过总理的笑延伸为对灾区重建和人民幸福生活的一种信念,也可以视作对灾民劫后余生的欣慰,更可以把这种笑看作对灾区人民的鼓励和希望。如果只局限于总理见到孩子而露出笑容,或者只把思路定位在这一个帐篷,而忽视了总理曾经走访过的无数个帐篷,显然无法充分表现总理的情怀。因为他是共和国的总理,其抱小孩的意义远远高于抱小孩本身。所以上联从总理的重大使命下笔,符合这一题图联的命题。何况后分句“任天地频张虎口”已为下联埋下伏笔,表现灾民虎口余生的欣慰(救出一人就是救出两条生命呢,总理当然高兴了)。</P>
<P 0cm 1.5? mso-char-indent-count: 15.75pt; TEXT-INDENT: 0pt;>上联以“振臂高挥”表现总理温和中的镇定和坚毅,若无此笔,仅仅表现总理亲民作风,就显得单调了。
<p>
<p>
<P 0cm 1.5? mso-char-indent-count: 15.75pt; TEXT-INDENT: 0pt;>下联“扬眉微笑”是对劫后余生后感情的具体表露,借“火凤涅磐”之典表现灾区人民不屈不挠的精神以及重建家园的勇气和力量。最后一句体现了总理从怀抱中的新生儿身上看到祖国的希望。赋予新生儿以象征意义。
<p>
<p>
<P 0cm 1.5? mso-char-indent-count: 15.75pt; TEXT-INDENT: 0pt;>总体来说,此联层次分明,结构完整,切合画面,合理延伸,有较好的表现力。在这次作业中,也算是较好的作品。</P></DIV>
<P><b><FONT color=#000066>道人前辈,读后感觉你这回帖人情成分占70%。尤其结束语,夸的太过了不利于新人的成长。忠言逆儿哦</FONT></b></P>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25 小时
主题
213

3189

帖子

0

精华

3768

积分

联都贵宾

联都贡士+联都学堂初级班原副校

Rank: 4Rank: 4

UID
12440
经验
3768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25 小时
注册时间
2007-8-11
46
发表于 2008-6-2 06:15 | 只看该作者
此帖有众多老师与同学参与,各抒己见,有益于大家的学习与提高。讨论到此结束,改日另择他题再议。谢谢大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联都网 ( 闽ICP备2023009884号 )

GMT+8, 2024-11-30 09:37 , Processed in 0.090502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