鑱旈兘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88|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赠人六首(jiang898、张星水、李大白、楚天浪子、点晴等)

[复制链接]
在线时间
3 小时
主题
106

189

帖子

0

精华

3356

积分

联都高级会员

Rank: 3

UID
14870
经验
469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3 小时
注册时间
2008-3-3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6-22 12:3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赠人六首(jiang898、张星水、李大白、楚天浪子、点晴等)

致jiang898君

幸有江湖汝共痴,十年寂寞苦相随。

自由潮动仁旗展,万里乘风正此时。

念张星水君

精于律法厚于情,爱为农工鸣不平。

十八龙泉君为首,万千弱势倚长城。

忆李大白君

昼营商企夜营诗,恋到自由情似痴。

长忆京华风雨夜,酒高语烈忘形时。

怀楚天浪子君

诗心师德两飘馨,网上虚传浪子名。

唱罢大风回首笑,楚天东海距离零。

2008-6-20

赠点晴君

铁笔飞扬绪纵横,百年泪血蘸精诚。

龙图绘就惊雷动,破壁腾空待点晴。

勉拐峁山人网友

极乐休从世外寻,菩提烦恼一家亲。

须从假我认真我,莫外凡心觅佛心。

拐峁山人云:余自蔽光明,贪爱尘境,所以才需要开示。大慈悲从哪来?不在外面,而是自己一悟。有了“我”就有了烦恼,少了进而断了“我”,大慈大悲自然也就出现了(跟于《致九狮山民君》诗后)。

2008-6-20

首发《民主论坛》http://asiademo.org/gb

在线时间
1554 小时
主题
263

6439

帖子

17

精华

3万

积分

荣誉版主

Rank: 6Rank: 6

UID
4383
经验
3600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1554 小时
注册时间
2005-4-5
2
发表于 2008-6-22 15:44 | 只看该作者
欣赏了:)
片片飞花弄晚,蒙蒙心雨笼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3 小时
主题
106

189

帖子

0

精华

3356

积分

联都高级会员

Rank: 3

UID
14870
经验
469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3 小时
注册时间
2008-3-3
3
 楼主| 发表于 2008-6-23 12:30 | 只看该作者

一笑居然有老黄

一方面,好文好书不易见,如山似海垃圾多;另一方面,好读者也不易见,万中难逢一智者。古德云:见过于师方堪传授,见与师齐减师半德。作者与读者的关系何尝不是如此?

随着东海之道的深入弘传,对读者的智慧要求也愈趋愈高。内存不足者,对于东海新礼学、大良知学、大光明学,很难透得过信得及见得彻把得住。读老黄《隨心論光明》(乃枭文《无相大光明论》读后感)一文,真有喜出望外之感。

我的文化责任是把生命真相、人天大理揭示出来,至于社会反响如何,世人接受多少,一切顺其自然。人不知而愠,不亦君子乎?自得于中、无待于外也。但是,有人理解而且是如此透彻,毕竟可喜;理解的人多人,就更可喜----那意味着新的生命观的普及并预兆着新一轮文明的开始。我相信理解东海之道的人会越来越多。

到了一定时候,大良知、大光明诸学的传播影响将是爆炸型的。科学的发展特别是人体科学、生命科学某一层面的突破,也将给予吾字以最有力的印证。至于我个人,届时肉身还在不在,这一期生命还在不在,不敢逆料,但那不重要---尽管,如不能亲眼见到东海席卷天下,我会很遗憾。

老黄是真的契得作者、契入东海了。特写数言以荐其文,以贺喜老黄也自我恭喜吧。并赠老黄兄小诗一首:

气发乾元势莫当,道援黎庶义旗扬。

光明至大人难识,一笑居然有老黄。

2008-6-22东海老人

首发《民主论坛》http://asiademo.org/gb

隨心論光明

作者:老黄

題目就取得巧妙。明眼人,看題目足矣。

僅從字面來看,就一個題目,已經把下邊的內容給涵蓋了。無相光明論,即是無相,是為不著一切相,但卻不是真正無相。此處是指無定相,老梟本無偏,讀者會有偏差,一偏就是喜瑪拉雅山上一滴雨了,老梟落在太平洋,讀者就落入印度洋了。

道論中老梟在佛道遜色,大用現前指出體用不二,已經說出了。《大學》裏頭說得好:湯之,《盤銘》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儒家是新新不已,用也有體性。

無相光明,用時髦得話語來講,是十分的辯證統一。

與佛家的“著相”概念還存在著不同。光明,描繪了一個溫暖,向上的剛健之畫面。老黃說過,老梟的文章可以良知一而貫之,無相光明寫的也恰恰是良知啊。

到此處已可以不再解,老梟之意已盡於此。

讀經要有讀經的態度,讀梟如讀經。

子貢曰:“夫子之文章,可得而聞也。夫子之言性與天道,不可得而聞也。”

老黃初讀論語時,會問,如果孔子沒有講性與天道,子貢又從何得聞;後來,閲歷的增加,慢慢覺得孔子的每一句話都是在講性與天道,且有意不肯輕易拔高,不講危微精一,不會論為談心性之偏,此宋儒之失,不贅;現在看,數不盡言,言不盡意。

老梟論心性,分道篇德篇,有高有低,適合廣大讀者,就這一點,就比小儒們整天裝比,形上形下的亂扯一通,高明不知道哪裏去了。

一切理在言裏,又不盡在言裏,能於意外求意,方肯你講能讀梟文,會讀梟文。

無相光明論正是老梟慈悲,取萬千相中一相現前。要是著於老梟無相光明論,也是著相而不自知啊。

好在無相光明論“出語盡雙,皆取對法,來去相因。”叨叨老梟,能想到問題都能在本論中找到相應得答案。到了如此境界,小弟望塵莫及。

最後說一說論後的梟詩,老黃最愛:“太極真如終遜色,重來釋老要低頭。”氣勢難以抵禦,元神充沛,深深得力於乾元。忍不住手養,續狗尾於後。

光明頂

如何無相光明勢,恰似淩空踏婆娑。

由來性常習氣少,畢竟慾除知見多。

可憐漢文清訓詁,不識孔仁孟學説。

遙嘆重來無秦火,今日低頭是我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联都网 ( 闽ICP备2023009884号 )

GMT+8, 2025-2-25 12:49 , Processed in 0.072362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