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引用L翠拨青松在2008-7-17 0:18:04的发言:
关于“仄仄平平仄平仄”句式,在律诗中是允许的。但毕竟是一种拗句,比正格少得多。多见于平起七律第七句,如:唐 许浑:泊蒜山津:
“云斋曾宿借方袍,因说浮生大梦劳。言下是非齐虎尾,宿来荣辱比鸿毛。孤舟千棹水犹阔,寒殿一灯夜更高。明日东林有谁在,不堪秋磬拂烟涛。”
我感到第七句似乎是为加强语气而故意为之~
感谢L翠拨青松管理员列举了这么多例子,但俺在这里要说的还有两点:
1、“平平仄平仄”在绝律诗中的确用得很多,连王力教授都认为:“這種格式在唐宋的律詩中是很常見的,它和常規的詩句一樣常見”,虽然他也说到:“這種特定的平仄格式,習慣上常常用在第七句。”,但不是说,在七绝的第三句,以及七律的颌联、颈联中不许用,王力教授在此段论述中,就举了一首在颌联、尾联同时使用这一句式的例子“月夜 杜甫 今夜鄜州月,閨中衹獨看。遙憐小兒女,未解憶長安。香霧雲鬟濕,清輝玉臂寒。何時倚虛幌,雙照淚痕幹!”还有下面的例子,用在颌、颈联中:
杜甫
七律·题张氏隐居二首
春山无伴独相求,
伐木丁丁山更幽。
涧道馀寒历冰雪,
石门斜日到林丘。
不贪夜识金银气,
远害朝看麋鹿游。
乘兴杳然迷出处,
对君疑是泛虚舟。
五律·春日忆李白
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
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
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
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
五律·月夜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五律·奉赠严八阁老
扈圣登黄阁,明公独妙年。蛟龙得云雨,雕鹗在秋天。
客礼容疏放,官曹可接联。新诗句句好,应任老夫传。
五律·天河
常时任显晦,秋至辄分明。纵被微云掩,终能永夜清。
含星动双阙,伴月照边城。牛女年年渡,何曾风浪生。
2、俺从来不认为“仄仄平平仄平仄”句式可以无休止滥用,凡事得视具体情况而定。但有一点是很有必要的,作为评手或老师,应该知道这个句子,联都作为网络重坛,更应容纳各派观点与意见,您说呢?青松管理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