鑱旈兘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瘸老道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贴)名胜名联赏析

[复制链接]
在线时间
1780 小时
主题
77

2025

帖子

3

精华

3万

积分

荣誉版主

Rank: 6Rank: 6

UID
16009
经验
7117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178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8-5-14
61
 楼主| 发表于 2008-11-17 21:37 | 只看该作者
济南趵突泉联


  
    平地忽堆三尺雪;
    四时长吼半空雷
    ——佚名撰 济南趵突泉联

  【注释】①忽:突然。②三尺雪:清泉喷涌而出状如白雪高达三尺。③四时:指春夏秋冬四季。出自《礼记·孔子闲居》:“天有四时,春、秋、冬、夏。”④长:常,经常不断。⑤趵突泉:在济南市西门桥南约一里处,一名瀑流,又名槛泉,宋代始称趵突泉。为古泺水发源地。

  【鉴赏】该联用夸张比喻的修辞手法为读者绘声绘色地介绍了我国著名的“泉城”济南市的奇景胜状。济南市有七十二座赫赫有名的清泉,趵突泉即为其中之一。泉自地下溶洞的裂缝中涌出,浪飞四溅,势如鼎沸。据传该城市的泉水盛时可供数十万人饮用,单是趵突泉每天就涌出泉水七万立方米。这么多的泉水,是如何形成的呢?原来,济南位于山区和平原的分界线上,那里的山区是质地比较纯粹的石灰岩,易溶于水,表层和深部裂隙溶洞较多,又因地势南高北低,便给地下水的渗透和运动创造了条件。大气降水多半渗入地下形成地下水,又沿地下层面从南向北运动,抵达济南市区大明湖以南地带,受到不能渗水的火成岩的阻挡,形成压强较大的承压水,并向上运动,涌出地表,形成泉水。于是,便有了“家家泉水、户户垂柳”“济南泉水甲天下”的美称。

  上联刻意描绘了趵突泉奇伟壮观的景色:但见平地上清泉喷涌,好象突然间堆起了三尺多高的皑皑白雪,下联极力渲染了趵突泉的浩大声势:怒涛澎湃,但闻天空中四季不断地轰响着隆隆的雷霆。描写济南趵突泉的佳作名篇不少,然而若论“以短见长”“尺畅千里”,则非此联莫属。此联紧扣“雪”“雷”二字发展了奇思异想,把泉喷写的有声有色、淋漓尽致,不失为构思奇巧的佳作。

  佛脚清泉,飘飘飘飘,飘下两条玉带;
  源头活水,冒冒冒冒,冒出一串珍珠。
    ——佚名撰 题济南趵突泉联

  【注释】①佛脚:千佛山脚下。②趵突泉:一名瀑流、槛泉,宋代始称趵突泉。其名排在济南72泉之首,为古泺水发源地。泉水自地下岩石溶洞的裂缝中涌出,三道泉眼同时喷吐,浪花四溅,势如鼎沸。泉东有漱玉泉及泉畔之李清照纪念堂,泉西有观澜亭,泉北有泺源堂。

  【鉴赏】凡写景咏物的对联,往往连类而及其他,将范围扩大,笔墨展开。此联不同,它集中笔墨,专力描述景物——趵突泉。由于描述范围受到了局限,为使对联精采,就必须在语言运用和表现手法上狠下功夫。本联作者正是试图这样去做的。上联“佛脚清泉”,点明趵突泉地理位置,佛地是清净的,趵突泉从“佛脚”下流出,自然更加清醇了。四个“飘”字,写泉水流动的特点,它是从高处向低处飘落,不是在平地缓缓流动。末句用了比喻,“玉带”是说泉水飘落下来象白色的带子。下联“源头活水”原是一句常见的成语。用在这里却是写实,因为趵突泉是古泺水的发源地。四个“冒”字写趵突泉喷射而出的情状,这与“飘”字所表示的情状是不同的。末句也是一个比喻,与“玉带”不同的是,“珍珠”是颗粒状的,这与“浪花四溅”的情况是相吻合的。全联用巧之处,主要是“飘”和“冒”的运用,四个连用是重复,末句开头重复出现是顶真,另外,还用了比喻。上下联的意思有重复之嫌,这叫“合掌”,是对联写作上的大忌。至于对仗,虽不精采,但合乎常规要求。
亦瘸亦老宜学道,知乐知足自胜仙。——自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1780 小时
主题
77

2025

帖子

3

精华

3万

积分

荣誉版主

Rank: 6Rank: 6

UID
16009
经验
7117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178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8-5-14
62
 楼主| 发表于 2008-11-17 21:38 | 只看该作者
大明湖小沧浪园联


  
    四面荷花三面柳;
    一城山色半城湖。
    ——刘凤诰撰 题大明湖小沧浪园联

  【注释】①四面荷花:因大明湖中遍植莲藕,盛夏荷花开放,故有“四面荷花”之盛。②一城山色:济南市旧为历城,因在历山之下,故有“一城山色”之称。③此联是铁保书写的清人刘凤诰的咏湖句。铁保(1752-1824):清书法家。字冶亭,又字梅庵。乾隆进士。嘉庆时历任漕运总督、两江总督。曾充八旗通志馆总裁,收集满人诗文,辑成《白山诗介》。后重加增辑,仁宗名《熙朝雅颂集》。他善书法,刻有《惟清斋帖》,著有《惟清斋集》。④大明湖:在山东济南市旧城北部,由珍珠泉、芙蓉泉、王府池等多处泉水汇成,湖面465公顷,出小清河流入渤海。宋代称“四望湖”。后渐湮塞,半为街市。金代起以今城内湖沿袭大明湖之名。⑤小沧浪园:为大明湖西北岸亭园。清乾隆五十七年(1792)以修铁公祠之余工建此。面山傍水,绕以长廊,湖水穿渠引入庭中,小沧浪亭踞园中临湖处,三面荷池,境界清幽。此联镌刻于园门两侧。

  【鉴赏】此联以清丽明快的笔调,概括而又鲜明地勾画出了大明湖的特有景色。上联作者抓住湖中的荷,湖岸的柳,用以突出大明湖小沧浪园之特色,人置身园中,似有被荷、柳团团围住的感觉。下联作者着墨于山和湖,湖水为山城增色,山城又为湖光添彩,几个数字“四面”“三面”“一城”“半城”勾勒出了山城、湖水、小沧浪园交相辉映之景貌。《老残游记》的作者刘鹗称赞这副对联“尽画了大明湖的绝景”。
亦瘸亦老宜学道,知乐知足自胜仙。——自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1780 小时
主题
77

2025

帖子

3

精华

3万

积分

荣誉版主

Rank: 6Rank: 6

UID
16009
经验
7117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178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8-5-14
63
 楼主| 发表于 2008-11-17 21:39 | 只看该作者
成都望江楼濯锦楼联


  
    汉水接苍茫,看滚滚江涛,流不尽云影天光,万里朝宗东入海;
    锦城通咫尺,听纷纷丝管,送来些鸟声花气,四时引兴此登楼。
    ——顾复初撰 题成都望江楼濯锦楼联

  【注释】①汉水:指四川省内的汉川江,流入大渡河。②苍茫:旷远迷茫貌。③朝宗:水流入海。④锦城:又名锦官城,成都的别称。相传战国时秦国张仪建城,后为“蜀王宫”。四川织锦自古驰名海内。三国时设官管理织锦,故称“锦官城”。杜甫诗有“花重锦官城”“锦官城外柏森森”等句。⑤咫尺:喻距离很近。《左传·僖公九年》:“天威不违颜咫尺。”徐幹《答刘公幹》诗:“虽路在咫尺,难涉如九关。”望江楼址原属华阳县,故有“通咫尺”之说。⑥纷纷丝管:丝管,丝竹管弦,古代乐器的总称。纷纷丝管喻指城中繁华行乐的景象。杜甫《赠花卿》诗:“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⑦顾复初:字子远,号幼耕,元和(今江苏吴县)人。清同治间做过光禄寺署正,是当时有名的诗画书法大家。著有《乐静廉余斋文集》。该联一说杨宗蔚撰。杨宗蔚,清代文人。⑧望江楼:位于成都市锦江南岸。古名“碧鸡坊”。传说这里曾是我国唐代女诗人薛涛的故居。清代以前,这里便开始兴建亭台楼阁,植松竹花卉,至清光绪十五年(1889),陆续修建了崇丽阁、吟诗楼、濯锦楼、浣笺亭、五云仙馆、清婉室等,是今望江楼公园的基础。

  【鉴赏】上联写锦江、汉水的气势。登楼远眺,盟见汉水旷远迷茫,那滚滚的江流,在云影日光之下奔流不息,历经万里东流入海,给人以亲临目睹之感。下联写成都的繁华。望江楼与都市近在咫尺,城中那丝竹管弦之声,夹杂着鸟语花香之气,更加激发着游人们的情兴。联语通过登楼后的“看”和“听”,把江流之气魄、都市之繁华及游人之情兴,勾勒一尽。细读此联,望江楼一带的美景,均能尽收眼底。
亦瘸亦老宜学道,知乐知足自胜仙。——自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1780 小时
主题
77

2025

帖子

3

精华

3万

积分

荣誉版主

Rank: 6Rank: 6

UID
16009
经验
7117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178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8-5-14
64
 楼主| 发表于 2008-11-17 21:39 | 只看该作者
居庸关联   辽海吞边月;    长城锁乱云。     ——佚名撰 题居庸关联   【注释】①辽海:辽海流域一带。②边:边塞。③乱:战争。 ④居庸关:在北京昌平县境,长城的一个重要关口,古代北京西北的屏障。传说秦始皇修长城时将强征来的民夫士卒徙居于此,故取 “徙居庸徒”之意以作关名。后“居庸叠翠”为“燕京八景”之一。   【鉴赏】读此联给人一种雄浑、悲壮、空旷之感,茫茫大海,潮涨潮落,与之相伴随的只是边塞清冷的月亮,灰暗、孤寂,不知是清冷的月亮给大海一丝亮光,还是大海把整个月亮吞没,带来长久的黑暗,修长城是为了保卫国土,却又有多少人被长城吞噬,一个“锁乱云”就充分表现其间的内忧外患,“乱云”可以看作战争的频繁,战争给人们带来的只是痛苦。而守长城,就必须要守居庸关,它是长城一个重要关口,那么征人只有伴着冷月、依着城墙,遥望灰色的天空与茫茫大海守卫国疆。因此,本联既写出了居庸关所处的重要,又寄情于景,反映出征人的情思。
亦瘸亦老宜学道,知乐知足自胜仙。——自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1780 小时
主题
77

2025

帖子

3

精华

3万

积分

荣誉版主

Rank: 6Rank: 6

UID
16009
经验
7117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178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8-5-14
65
 楼主| 发表于 2008-11-17 21:39 | 只看该作者
四川成都茗椀楼联   花笺茗椀香千载;    云影波光活一楼。     ——何绍基撰 题四川成都茗椀楼联   【注释】①花笺:精致华美的笺纸。徐陵《玉台新咏序》:“五色花笺,河北胶东之纸。”又:相传女校书薛涛汲井水制作诗笺,别具色泽,称为“薛涛笺”。据此联之意,这里的“花笺”当指“薛涛笺”。《唐才子传》载:“涛工为小诗,惜成都笺幅大,遂皆裂狭之,人以便焉,便曰薛涛笺。”②茗:茶的通称。如香茗、品茗。茗椀楼附近有“薛涛井”,由于井的周围是砂碛土,经过自然过滤,水极清冽,便于饮用,故人们喜欢取此井水煮沸泡茶。③椀:“碗”的异体字。④活一楼:活为生动逼真的意思。活一楼,即使得茗椀楼显得秀丽、生动。⑤何绍基(1799-1837):字子贞,号东洲,晚号蝯叟,道州(今湖南道县)人。清道光进士。能诗文,精小学,擅书法。著有《说文段注校正》《东洲草堂诗集》等,官至翰林院编修、广东乡试考官和四川学政等。⑥茗椀楼:在成都望江楼公园内,相传为薛涛品茗之所。   【鉴赏】这副对联写人写景抒情,意境清新,如诗如画,简炼而生动。上联扣住“香”字落墨,追忆女诗人薛涛的轶事——薛涛制的花笺,薛涛井水泡的茶,遗香千年。这夸张,突出了历史人物;这想象,又是多么的浪漫。下联扣住“活”字下笔,写到了云影,写到了波光,都是动景,都突出了一个“活”字。目的是为了刻画茗椀楼——江水中的云影,粼粼的波光,映着那雕栏玉砌的茗椀楼。云影、波光、楼的倒影交织在一起,使茗椀楼显得更加秀丽生动,宛如人间仙境。全联既赞扬了女诗人薛涛,又刻画了祖国美丽的河山及茗椀楼的无限风光。遣词造句,雕琢精心,显示了作者浑厚的文学功底与作联吟对的高超艺术技巧。
亦瘸亦老宜学道,知乐知足自胜仙。——自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1780 小时
主题
77

2025

帖子

3

精华

3万

积分

荣誉版主

Rank: 6Rank: 6

UID
16009
经验
7117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178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8-5-14
66
 楼主| 发表于 2008-11-17 21:40 | 只看该作者
庐山牯牛岭清风阁联   身在庐匡,不见庐山真面目;    足临胜境,方知胜地豁心胸。     ——佚名撰 题庐山牯牛岭清风阁联   【注释】①庐山:系幕阜山的余脉,在江西省北部,古城九江市南,北峙长江畔,东南临鄱阳湖。西周时称南障山。因有匡姓兄弟七人隐居山中,周定王曾遣人访而未遇,只见其庐(屋舍),故后人又称为匡山、庐山,或称匡庐。宋代为避太祖赵匡胤讳又曾改名康山,今称庐山,素有“匡庐奇秀甲天下”之谓。“不见庐山真面目”,典自宋代大诗人苏轼写的一首家传户诵的佳作《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②足临:迈步登临。③豁心胸:眼界豁然开朗,令人心旷神怡。④牯牛岭:又名牯岭,以有大崖石状如牯牛得名。海拔1168米,是庐山风景区的中心,素有“云中城市”之称。清光绪年间,曾先后为英、法、美等国强行租占,1935年收回租借权。   【鉴赏】上联“身在庐匡,不见庐山真面目”:庐山地处长江、鄱阳湖畔,江湖水份燕发量大,加上东面没有高山阻挡,海洋温湿空气容易侵入。经庐山阻挡而上升,在高空凝结为水汽,故山上多云雾,千峰万壑,云遮雾盖,自古便有“难见庐山真面目”一说。苏东坡当年花了十余天时间,遍游庐山诸峰,极力探求庐山的真面目,之后,他别出心载,在东晋名刹西林寺写了上述《题西林壁》一诗,说出了不少人心中想说却不清楚的哲理,为后人开拓了思想上、认识上的崭新境界:人的认识是随事物变化的,而且各人由于所处的地位不同,思想认识的角度不同,对一些问题的看法也会不同。就象你身在庐山,如果不去多方观察,就难以见到庐山真正的丰姿神韵!下联“足临胜境,方知胜地豁心胸”:开头以“足”对仗上联开头的“身”,顿觉回味无穷!这无疑告诉读者,你到了庐山,不要仅仅满足于牯岭的一景一点,要迈开双脚,四方登临,勇于登攀,仔细浏览佳景胜境,这样你才能领略到琳琅满目的匡庐美景,你的眼界才会豁然开朗,感觉心旷神怡,人间尘世带给你的种种烦恼自然一扫而光。全联虽没有华丽的词藻,没有多方的比喻,出典朴实,语言明白畅晓,但却寓深奥的哲理于平淡的文字之中,令人读后觉得味醇意长。
亦瘸亦老宜学道,知乐知足自胜仙。——自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1780 小时
主题
77

2025

帖子

3

精华

3万

积分

荣誉版主

Rank: 6Rank: 6

UID
16009
经验
7117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178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8-5-14
67
 楼主| 发表于 2008-11-17 21:40 | 只看该作者
杭州岳飞墓联   青山有幸埋忠骨;    白铁无辜铸佞臣。     ——徐氏女撰 题杭州岳飞墓联   【注释】①辜:罪。②铸:把金属熔化后倒在模子里,制成物件。③佞臣:惯于对皇帝吹捧拍马、陷害忠良的奸臣。④岳飞(1103-1142):字鹏举,南宋抗金将领。相州汤阴(今属河南)人。⑤徐氏女:清代松江(今属上海)人。   【鉴赏】南宋将领岳飞精忠报国的故事在我国广为流传,为了挽救南宋的灭亡,保护人民免遭金兵的杀戮,岳飞前后三次带军北伐,收复了被金兵占领的河南等大片失地。高宗赵构和宰相秦桧一意妥协投降,将岳飞从战场召回并解除兵权,致使河南等地再度失陷。秦桧肆意陷害岳飞,以“莫须有”罪名将他下狱杀害。从此,秦桧万古千秋作了骂名。   上联对岳飞遇害表示了深切的同情,甚至青山也以能掩埋精忠报国的英雄骨骸而感到荣幸。下联则表达了对民族败类、阴险狠毒的奸臣秦桧的鄙视和忿恨,用拟人的手法,写白铁无罪,却被铸成奸臣贼子,代替他们饱受人们的唾骂,为此感到羞惭!此联直抒胸臆,淋漓尽致地抒发了人们爱憎分明的感情,表达了国人对民族英雄的无比崇敬和怀念及对卖国贼的无比憎恨的心情,有着深刻的思想内容。  
亦瘸亦老宜学道,知乐知足自胜仙。——自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1780 小时
主题
77

2025

帖子

3

精华

3万

积分

荣誉版主

Rank: 6Rank: 6

UID
16009
经验
7117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178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8-5-14
68
 楼主| 发表于 2008-11-17 21:40 | 只看该作者
广西桂林叠彩山景风阁联


  
    林间虚室足觞咏;
    山外清流无古今。
    ——叶绍楏撰 题广西桂林叠彩山景风阁联

  【注释】①觞咏:觞为盛酒器具。咏,曼声长吟。这里引申为畅谈。觞咏即饮酒畅谈。王羲之《兰亭集序》:“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②叶绍楏(?-1821):字振湘,号琴柯,浙江归安(今吴兴)人。清嘉庆间做过广西巡抚。③叠彩山景风阁:在广西桂林市北。叠彩山又名桂山、风洞山。山峦重叠,横层如彩缎。山上园林建筑如织,绿荫翠盖。旧有圣寿寺、景风阁等,已倒塌。新建有叠彩亭、仲止堂等,颇壮观。

  【鉴赏】这是一副言简意赅、切情隽永的写景对联。作者到此游赏,上联写到所见林间房屋虚席以待,激发酒兴,想到这正是饮酒畅谈的好地方;下联言山外清泉古今少见,游兴正酣。上联赞林间房屋的幽静,下联叹山外清溪的泉流。文笔洗练,清新自如,仿佛是一幅风景素描。
亦瘸亦老宜学道,知乐知足自胜仙。——自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1780 小时
主题
77

2025

帖子

3

精华

3万

积分

荣誉版主

Rank: 6Rank: 6

UID
16009
经验
7117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178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8-5-14
69
 楼主| 发表于 2008-11-17 21:40 | 只看该作者
南昌百花洲联   枫叶荻花秋瑟瑟;    闲云潭影日悠悠。     ——佚名撰 题南昌百花洲联   【注释】①荻:多年生草本植物,生水边,跟芦苇相似。②瑟瑟:风吹动草木的声音。③悠悠:安闲静止貌。④百花洲:地处江西省会南昌市状元桥和三道桥之间的东湖一带。原为水泽之乡,被东湖(旧名东太湖)潆回环抱。南宋绍兴年间,豫章节度使张澄在此建讲武亭以习水军。清乾隆十一年(1746),江西布政使彭家屏书写“百花洲”三字,镌为石碑立于洲上。原碑石已破损,近年有关部门选用金星石,重立“百花洲”碑于洲上,并兴建百花亭一座,此联悬挂在亭西侧的亭柱上。   【鉴赏】这是集古人诗句而成的一副题百花洲联。上联出自唐代白居易的《琵琶行》:“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下联则采自唐代王勃的《滕王阁序》:“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联句与原诗所咏都是有关江西的风物,“枫叶荻花秋瑟瑟”,描绘的是秋天浔阳江的夜色;“闲云潭影日悠悠”,则是游者驻足滕王阁所看到的景观。两名句均脍炙人口。作者借助前人诗句,将它们集成一联,将百花洲的秋景有声有色地描绘出来。   上下联中作者抓住秋天景物的特点,以百花洲特有的优美环境,将描绘他处的诗句集句成联,贴切又恰到好处地勾勒出了百花洲的秋景,动静皆有之,声色皆存之,使全联和谐统一。这副集句联似作者信手拈来,实则显示了作者在选择上的匠心独运,用描绘江西风物的名句来为江西的名胜制联,可谓“楚弓楚得”。正如清人梁绍壬在《两般秋雨庵随笔》中对此联所赞:“既切西江,又合风景,而成句又在人人意中口中,所谓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
亦瘸亦老宜学道,知乐知足自胜仙。——自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1780 小时
主题
77

2025

帖子

3

精华

3万

积分

荣誉版主

Rank: 6Rank: 6

UID
16009
经验
7117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178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8-5-14
70
 楼主| 发表于 2008-11-17 21:41 | 只看该作者
黄山玉屏楼联   高阁逼云霄,举头红日近;    远山收入画,回首白云低。     ——佚名撰 题黄山玉屏楼联   【注释】①黄山是我国著名风景区和旅游胜地,在安徽东南部,明末旅行家徐霞客称:“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自古以来,黄山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四绝”闻名于世。玉屏楼在黄山的玉屏峰,原是玉屏峰的文殊禅院旧址,文殊禅院大约建于明万历年间,一九五二年毁于大火,后在遗址建玉屏楼。②本联袭用宋代寇准《华山寺》诗:“举头红日近,回首白云低。”   【鉴赏】此联所要表现的是玉屏楼的高峻,这副似五言绝句的对联紧紧围绕此作文章。“高阁逼云霄”,玉屏楼似乎要冲破云层,于是站立楼中,“红日”便唾手可得;四周云山还须低头远瞧,尽收入画幅中,白云在四周缭绕,从手指缝中流过,这一切都表现了观景者所处位置的不同一般。而他写玉屏楼,却极写山、云、红日等,以此作为比衬,更能显示出玉屏楼之高,当然所看到的景物也就不同于寻常。曾有一联写文殊院(玉屏楼的旧址),与此意同:万山拜其下;孤云卧此中。都给人“一览众山小”的感觉,犹如孤傲的人独处,却又有其难于表达的乐趣。明代的徐霞客在他《徐霞客游记》中说这里是“黄山绝胜处”,民谣也有“不到文殊院,不见黄山面”的说法,它的妙处大约就在于此吧。
亦瘸亦老宜学道,知乐知足自胜仙。——自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1780 小时
主题
77

2025

帖子

3

精华

3万

积分

荣誉版主

Rank: 6Rank: 6

UID
16009
经验
7117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178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8-5-14
71
 楼主| 发表于 2008-11-17 21:41 | 只看该作者
北京陶然亭联   烟笼古寺无人到;    树倚深堂有月来。     ——翁方纲撰 题北京陶然亭联   【注释】①烟笼:指云雾笼罩。②深堂:指慈悲庵的庙堂。③翁方纲(1733-1818):字正三,号覃溪,又号苏斋,北京人。清乾隆进士,官至内阁学士。喜好金石谱录、词章书画,尤其是他的书法独具一格,在当时颇有名气。著有《复初斋诗集》《石州诗话》《两汉金石记》等。④陶然亭:在北京宣武区西南隅的陶然亭公园内。陶然亭原在北京右安门东北角的慈悲庵内,始建于辽寿昌五年(1099),后遭兵燹之灾而毁。清康熙三十四年(1695),工部郎中江藻重建,初名江亭。江藻有《陶然吟》,阐发白居易诗“更待菊黄家酿熟,共君一醉一陶然”的意境,故江藻将此亭命名为“陶然亭”。   【鉴赏】这是一副以诗入联的写景联语。全联着意写古寺“林深”“幽静”。慈悲庵在烟雾笼罩和大树遮掩之下,给人们以幽深、雅静之感。而“无人到”“有月来”的运用,更加渲染了这种“幽静”气氛,把慈悲庵的僻静和作者的向往表现得淋漓尽致。
亦瘸亦老宜学道,知乐知足自胜仙。——自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1780 小时
主题
77

2025

帖子

3

精华

3万

积分

荣誉版主

Rank: 6Rank: 6

UID
16009
经验
7117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178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8-5-14
72
 楼主| 发表于 2008-11-17 21:41 | 只看该作者
厦门鼓浪屿鱼腹浦联   雾锁山头山锁雾;    天连水尾水连天。     ——佚名撰 题厦门鼓浪屿鱼腹浦联   【鉴赏】这是一副典型的写景状物对联。全联用“锁”和“连”两个动词,描写雾景和海观,使雾、山、天、水四物呈现在读者眼前,令人有身历其境之感。要理解这副对联,首先要弄懂两个动词,“连”字即连接、结合之意;“锁”字呢?用本义无法解,只能用引申义,即笼罩、幽闭,如周邦彦《锁窗寒》词中“桐花半亩,静锁一庭愁雨”句和刘克庄《真州北山》诗中“遥怜钟阜诸峰好,闲锁行宫九十年”句者。那么,雾可以笼罩住山头,山怎么可以“锁”住雾呢?原来,鼓浪屿岛上树木葱郁,山峦起伏,怪石嵯峨,洞壑层迭。无孔不入的雾气穿山洞、钻沟壑,反被洞壑幽闭于其中,犹如锁入禁苑深宫。至此,读者可以插上想象的翅膀,跟随联意飞临鼓浪屿一游:雾霭笼罩着层峦迭嶂,拥抱着葱葱树木,亲吻着嶙峋怪石,抚摩着济济游人。微风吹来,雾气飘渺,怎不令人飘飘欲仙,如身居天庭。隐约能听到苏味道吟哦其《咏雾诗》:“氤氲起洞壑,遥裔匝平畴。乍以含龙剑,还疑映蜃接。……”太阳一出,雾气尽释。“日中气霭尽,空水共澄鲜”(粱伏挺《行舟遇早雾》诗句)。面对着大海,近处的点点风帆,远处的粼粼波光,尽收眼底。极远的海面和天空连接在一起,分不清那是水,那是天,构成一幅硕大无朋的水天一色、天水相融的画图,真是美不胜收。此联在写作上采用回文手法,顺读逆念均可,如“斗鸡山上山鸡斗;龙隐岩中岩隐龙”,“处处飞花飞处处,潺潺碧水碧潺潺”和“上海自来水来自海上”等均属此类。这类对联读起来有反复重迭的韵味,看起来有对仗工整的形式。另外,修辞上的拟人手法使这副对联又具特色:一锁一连,使雾、山、天、水四物都具有人的思想意识、人的行为动作,因而栩栩如生.活灵活现。
亦瘸亦老宜学道,知乐知足自胜仙。——自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1780 小时
主题
77

2025

帖子

3

精华

3万

积分

荣誉版主

Rank: 6Rank: 6

UID
16009
经验
7117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178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8-5-14
73
 楼主| 发表于 2008-11-17 21:42 | 只看该作者
苏州拙政园联   蝉噪林愈静;    鸟鸣山更幽。     ——佚名撰 题苏州拙政园联   【注释】①噪:喧哗,指蝉鸣叫。②愈:副词,越发。③拙政园:在苏州市娄门内,为苏州四大古名园之一。初为唐代诗人陆龟蒙的住宅,元时为大宏寺,明朝改为“拙政园”,是一座富有江南特色的园林。   【鉴赏】该联取材自南朝梁·王籍所作的《入若耶溪》诗。据传,王籍的这两句诗是受到《诗经》中“萧萧马鸣,悠悠旆旗”的启发而写出来的。《诗经》那两句诗写了寂静无喧哗的场面,由此也可看出诗人王籍善于体察事物、触类旁通的才能。上联意为:树林里有了蝉的鸣叫会显得更加寂静;下联则进一步写到,山野里有了鸟雀的啼鸣会显得更加幽深静谧。联句平实疏秀,毫无雕琢之气,却揭示了一个“想要甜,加点盐”的很朴素的哲理,流传至今千百余年而引为“绝唱”。
亦瘸亦老宜学道,知乐知足自胜仙。——自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1780 小时
主题
77

2025

帖子

3

精华

3万

积分

荣誉版主

Rank: 6Rank: 6

UID
16009
经验
7117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178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8-5-14
74
 楼主| 发表于 2008-11-17 21:42 | 只看该作者
北京颐和园绣漪桥联   螺黛一丸,银盆浮碧岫;    鳞纹千叠,璧月漾金波。     ——佚名撰 题北京颐和园绣漪桥联   【注释】①螺黛:螺子黛的简称,画眉毛的墨,一种青黑色颜料,古时常用以比喻女人的发髻,此指颐和园中的万寿山。②银盆:喻指昆明湖。③碧岫:青绿的山峰。④鳞纹:象鱼鳞一般的水纹。⑤璧月:像璧玉一般的月亮。   【鉴赏】题写山水的对联,关键要切合其地其时的自然景观。此联描绘的山水景色,均以“绣漪桥”为观察点。从这里看山,只是“螺黛一丸”。“螺黛”写出了山的颜色和形状,“一丸”则极言其小。把昆明湖比作“银盆”,也显然是对实景的缩小。座落在湖边的万寿山好象漂浮在湖水之上。这简直把颐和园盆景化了,显得小巧玲珑。下联专写湖水之美。昆明湖固然可以垂钓,但不必将“鳞纹”坐实为鱼鳞,须知在月白风清之夜,那微微波动着的湖水与鱼儿闲游翻动鳞片的情景是极其相似的。“千叠”是形容波纹细密,一层波纹未尽,一层波纹又起;如果是风急浪高,那就不是“鳞纹”也不可能形成“千叠”之波了。夜晚的月亮是皓洁的,“静影沈璧”,它倒映在水中的影子也像无瑕的白璧一样明净。“壁月”与“漾金波”是因果关系,因为有了“璧月”,所以湖水才“漾金波”。从全联看,很注重色彩的描述,“螺黛”“银盆”“碧岫”“鳞纹”“璧月”“金波”都是很有色彩的词语,其中主色是青、白两种,这与颐和园的湖光色是一致的,也是很协调的。“浮”和“漾”两个动词用得很贴切,尤其是“浮”字传神,化静为动,把静景“碧岫”写活了。全联对仗工稳,这可从两方面来看:一是不仅词性相对,而且结构形式也相同,“螺黛”和“鳞纹”,两个偏正结构的词语相对,“一丸”和“千叠”,两个数量词相对,“银盆”和“鳞纹”,两个偏正结构的词语相对,而上下联又是分别由两个主谓结构的短语所组成。二是平仄相对,声调和谐,上联是: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下联是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仅有上下联的第一个字平仄不相对,这是可以平仄“不论”的。
亦瘸亦老宜学道,知乐知足自胜仙。——自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1780 小时
主题
77

2025

帖子

3

精华

3万

积分

荣誉版主

Rank: 6Rank: 6

UID
16009
经验
7117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178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8-5-14
75
 楼主| 发表于 2008-11-17 21:42 | 只看该作者
天一阁藏书楼联


  
    天一阁:在浙江宁波市城西,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藏书楼。明嘉庆四十年至四十五年(1561-1566),兵部右侍郎范钦所建。为六开间二层楼房。阁前凿有水池。其名取自古人“天一生水,地六成之”一说。原有藏书七万余卷,但大多散失。解放时,只剩一万三千余卷。后国家设立了专门的管理机构,现藏珍版善本达八万余卷,其中明地方志尤富。阁内悬有许多名人题联。

  如清藏书家全祖望题有二联:

  十万卷签题,缃帙斑斑,笑绿竹绛云之未博;
  三丰年清秘,祥光昞昞,接东楼碧沚以非遥。

  西瞻祁氏,应帐澹生,沦落早逃高门;
  南望密岩,为金石质,储藏总归杰阁。

  上联的“绿竹”、“绛云”分别为明叶盛和清钱谦益的藏书楼名。下联的“祁氏”指明藏书家祁承璞,其藏书楼名“澹生堂”,祁氏死后,藏书为其子孙所卖。

  御史姚伯昂题联:

  人间庋阁足千古;
  天下藏书此一家。

  郭沫若、胡乔木分别题联:

  好事流芳千古;
  良书播惠九州。

  书中岂有黄金屋;
  海上长存天一楼。

  天一阁大门两旁用钟鼎文书写的对联:“天一遗形源长垂远,南雷深意藏久尤难”,说明了天一阁藏书楼历史悠久和清初著名思想家黄宗羲登上天一阁藏书楼以后的感叹心情。
亦瘸亦老宜学道,知乐知足自胜仙。——自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联都网 ( 闽ICP备2023009884号 )

GMT+8, 2024-11-29 13:48 , Processed in 0.099756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