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时间85 小时
主题1
联都中级会员
- UID
- 22347
- 经验
- 189 点
- 威望
- 1 点
- 在线时间
- 85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09-7-31
|
(天官)“启蒙的东西如你学认字一样,根本不算学联的范畴,况且有些东西因为社会变革已被淘汰或淡化,或再也不被重视,如繁体字,如写毛笔字,如八股,这些东西对今人来说,只要知道了解一下就好了,就是不知道不了解对学联也没有影响(实在不行还有查平仄工具可用)。如果你愿意把联的内涵无限扩大的话,那么吃饭是不是也算学联的范畴呢。因为不吃饭人是会死还学什么呢。”
天官同学阐述了如下观点:
1)“就像认字一样,平仄对仗这些浅显常用的启蒙东西,在学联之前早就应该会了,根本不在学联的范畴~~”
2)“有些东西已经被淘汰或淡化了,或再也不被重视,像平仄对仗这种老八股,就是不知道不了解对学联也没有影响~~~”
甲:这位同学,您要学联?
甲:什么?平仄对仗还没掌握?早就该会了阿~~~那不好办了——不符合咱们的观点1)啊~~~
乙:没关系~~听说不会也无所谓~~~咱不学了——直接支持观点2)
甲:对头,说啥就是不学~~~
啥都不说了,天官同学~~~你苦苦回避这一学习过程为哪般?
另,查平仄工具还能告诉我们是否平仄和谐、对仗工稳?这个功能也太强大了……
关于古来小的时候为什么会学平仄:
再次回到对方的问题上:平仄对仗的学习,是属于旧社会 旧的文化体系所限定的 没有选择没有原因。 就象小孩子一生下来学的
第一句话不是爸爸就是妈妈一样,但是不是我们现在学外语也必须(注意这个必须)要从爸爸妈妈学起呢?-----可以但不是必须!
关于平仄于联的作用:
1 知道联的目的、出句的目的,自己读懂出句(不管是自己出的
还是别人出的。)
2.形成自己的意境和文风,用下句和上句配合出全联的意境。
3.精炼自己的用词,让自己在意境的表达上彰显出自己的思想和
特色。完成这一步 你才有资格说:“我明白什么是联了,我做出
了一个联”。这步我们称为“炼字”。
4. 123都没有问题了,还有闲工夫看看自己的句子,对对律,让自己的句子艺术性更好一些。这就是律的作用。
请注意很多古来名句都没有做这一步,结果好多人就会有这样的感觉,那些文学大家啊很白痴,根本不懂律不会做联-----说这话之前请先考虑一下自己是谁,资历并不能代表一切,但对外行来说资历会让你更容易分出谁更有可能是骗子。比如,古龙和吉龙,IBM和1BM
没有123 律也只是一种花样,和联无关的花样。到这里大家不
妨想想,有几个人的句子注意到了123呢。特别是1, 90%的人 都
没有去做第一步。
关于查寻工具:
给那些没有古文基础,确喜欢冒充古文学家的人的一个玩具。
众所周知,古韵 古平仄 古韵部 全是在古汉语的发音习惯为基础的构成。而现代汉语中,古汉语的发音习惯被完全改变了,并形成了完全不同的古汉语的新的发音体系。一个字,古音的发音是什么,你知道吗?比如 急 比如 杰?你写联读联,用的是现代汉语发音体系,你的句子写出来也是给现代人看并且别人读,也用的是现代汉语的发音体系,你却非说你什么这个音古音仄有价值吗?再说你就是说它是古音仄,别人会为读你一个句子就去先学一个古汉语发音体系吗?如果你一定要在某处用个仄音,真有本事的人是在现代汉语体系中找个同种含意且发音为仄音的字去替换,而不必去说什么古音仄。况古音分秦汉音、唐宋音、明清音,以哪个为准呢?又凭什么要以它为准呢?秦汉人以秦汉音为准,唐宋人以唐宋音为准,明清人以明清音为准,今人以今音为准。一个查寻工具,只是让你在学习古来东西的时候,了解一下古人的发音环境罢了,除此之外,就是一个废物。
*************
甲:这位同学,您要学联?
甲:什么?平仄对仗还没掌握?早就该会了阿~~~那不好办了——不符合咱们的观点1)啊~~~
乙:没关系~~听说不会也无所谓~~~咱不学了——直接支持观点2)
甲:对头,说啥就是不学~~~
啥都不说了,天官同学~~~你苦苦回避这一学习过程为哪般?
---------
古来小的时候 学了些启蒙的平仄和大海对长空的知识,那这知识就不是为做联准备的。这些知识对于联来说,就算真的象你说的有价值 也是在你完整的作出一个联之后。
1 知道联的目的、出句的目的,自己读懂出句(不管是自己出的
还是别人出的。)
2.形成自己的意境和文风,用下句和上句配合出全联的意境。
3.精炼自己的用词,让自己在意境的表达上彰显出自己的思想和
特色。完成这一步 你才有资格说:“我明白什么是联了,我做出
了一个联”。这步我们称为“炼字”。
4. 123都没有问题了,还有闲工夫看看自己的句子,对对律,让自己的句子艺术性更好一些。这就是律的作用。
-----------
看到了,到4这一步,才有平仄登场的机会。并且古来很多大家名句还没有把它当回事,并没有给它出台亮相的机会。
我们小的时候没有按旧体系学到什么平仄什么三字经什么天对地,现在我们想学联,从1234入手就好了,等你用到平仄 律 来装饰你的古子的时候,你再学也不晚。
如果你有幸写出 “天地入胸臆===文章生风雷” 这样的句子,就是不用平仄去装饰又有谁能说不好呢。
第三个问题,
(天官)“启蒙的东西如你学认字一样,根本不算学联的范畴,况且有些东西因为社会变革已被淘汰或淡化,或再也不被重视,如繁体字,如写毛笔字,如八股,这些东西对今人来说,只要知道了解一下就好了,就是不知道不了解对学联也没有影响(实在不行还有查平仄工具可用)。 如果你愿意把联的内涵无限扩大的话,那么吃饭是不是也算学联的范畴呢。因为不吃饭人是会死还学什么呢。”
(天官)“我们前面看了古人的联,这些古人的大才子大师们,你说他们为什么要出律?拿到这样的联,你是学这样的律还是学这样的意境?”
最后一个问题了,问一个小白点的问题。时常仰望大师,不知这些才子大师们有没有学过平仄对仗,不知合律又如何出律?
***********没有看到12问题是哪个
联本就是古来的东西,那些启蒙的天对地的歌也是古来的东西,这相大家们也是古来的才子,他们发音也是用的古音(当时的今音)。并且这些大家们还是当时文化体系中的佼佼者。你说他们学过没有学过啊。他们学的比你要多!比你要纯粹!比你更知道什么才是重要!
任何一种律,包括马蹄韵,都承认自己的联律只是完整联律体系中的一部分(不是全部),也就是说,你的句子不符合马蹄韵,并不代表你的句子不符合联律。这一点,如果你没有看过马蹄韵作者原文的话,你是不知道的。并且所有的联律都印上了一句最重要的话:“不可因律害意”马蹄韵也印上了,只是不知道有没有人看过。
对方说,没有平仄律等就不是联,是不可因律害意啊,还是不可因意害律!
如果你看懂了“不可因律害意”这句话的意思,于联中什么重要,也就不言而喻了。
你想通了于联什么重要,那么你从什么地方下手学联,就是你的选择了。
你完全可以从繁体字,不!你完全可以从甲骨文学起,有用没用呢?文化是一脉相传下来的,多学些东西总是有用,但现在能不能用的上,用处大不大 那就是另一回事了。
*********************
回白板东风:
联律先有马蹄、后有平仄竿之说;至于遵循哪个,这是学术上的研究。恰恰是证明了联律的必须性而非否定联律,
正如NBA赛场和国际篮球赛场上的规则有所不同,但没有规则是不行的。
规则是不能破的,破了犯规进球是不算的。并且规则是底线,是刚性的,是没有宽规则、严规则之说的。
平等,一视同仁,才称为规则。不能因为是大手笔写的就可以称什么变格,是小人物写的就是犯规。
天地入胸臆===文章生风雷 吕留良 才子学者
斯文在天地===至乐寄山林 康有为 康圣人 国学大师
静者心多妙===飘然思不群 徐悲鸿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鲁迅 国学大师
他们破了了你所谓的规则,但这些句子是不是联。
如果这些破了规则的句子是联,那的你的规则一定有问题了。
如果这些句子不是联,那么,你对联的定义一定与古人有人太大的偏差,也就是说你的联概念,并不是古人的联概念。
对子和联,是两个概念的东西。
首先就要知道对联是个什么东西,而平仄、对仗则是其两大重点要素。这些都不需要学,就等着天才们造就意境绝美的空中楼阁么?
天地入胸臆===文章生风雷 没有平仄了,是好联不(极好的联)!可见平仄不是重点。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小牛下田身担一犁 有平仄了是联不(根本不是联) 可见平仄不是重点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这个不是联,它没有联所要求的意境。随便从诗或词中拉出一个句子就说是联,恰恰是那些讲律的高手喜欢做的事。
另外,还有纪晓岚先生的:
寿联一幅:(补乾隆的)
八旬老太不是人,南海观音下凡尘
三个儿子都作贼,天宫偷桃献母亲
千叟宴上的对联:
花甲重逢外加三七岁月
古稀双庆更添一度春秋
可怜啊,这么个堂堂翰林大学士,他写的什么东西啊?全大清的人都看不到他失律了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