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2联林探秘三讲作业
一、秋雨叹三首
其二
杜甫
阑风伏雨秋纷纷,四海八荒同一云。
去马来牛不复辨,浊泾清渭何当分?
禾头生耳黍穗黑,农夫田妇无消息。
城中斗米换衾裯,相许宁论两相直?
1、起句扣题,表达秋雨的连绵不断。承句说明雨水导致牛马难辨,泾渭无法分清。承句也是一种扩展。和所学内容一致。
2、大声朗读三遍。
3、该诗首字的平仄分配比:
阑(平)四(仄)去(仄)浊(仄)禾(平)农(平)城(平)相(平)
平仄分配比是:5比3
4、该诗的立意:
反映当时秋雨连绵,造成物价飞涨,而官吏舞弊,表达出作者对人民疾苦的关心与担忧。 妄评:该首不是七律。
二、悲青阪
杜甫
我军青坂在东门,天寒饮马太白窟。
黄头奚儿日向东,数骑弯弓敢驰突。
山雪河冰野萧瑟,青是烽烟白人骨。
焉得附书与我军,忍待明年莫仓卒!
1、起句扣题,说明我军所处的地方以及当时处于劣势的情况。承句分写安禄山部队目中无人,骄横无比。和课堂所学并不矛盾。
2、大声朗读三遍以上。
3、该诗首字的平仄分配比:
我(仄)天(平)黄(平)数(仄)山(平)青(平)焉(平)忍(仄)
平仄分配比是:5比3
4、该诗的立意:
作者告诫官军应当审时度势,不能轻率出击,感情悲愤、低沉 妄评:该首同样不是七律。
三、望岳
杜甫
西岳崚嶒竦处尊,诸峰罗立如儿孙。
安得仙人九节杖,拄到玉女洗头盆。
车箱入谷无归路,箭栝通天有一门。
稍待西风凉冷后,高寻白帝问真源。
1、起句扣题,说明远望华山的情景。承句说明作者想用器械登山。和课堂所学并不矛盾。
2、大声朗读三遍以上。
3、该诗首字的平仄分配比:
西(平)诸(平)安(平)拄(仄)车(平)箭(仄)稍(仄)高(平)
平仄分配比是:5比3
4、该诗的立意:
表达出作者对华山的悠然神往。 妄评:该首不是七律,已经超出我所学的范围,对不起不敢评论。
四、堂成
杜甫
背郭堂成荫白茅,缘江路熟俯青郊。
桤林碍日吟风叶,笼竹和烟滴露梢。
暂止飞乌将数子,频来语燕定新巢。
旁人错比扬雄宅,懒惰无心作解嘲。
1、起句说明草堂落成可以俯瞰郊野青葱的景色。承句继续描写草堂竹木的秀气。而且有所扩展。和课堂所学一致。
2、大声朗读三遍以上。
3、该诗首字的平仄分配比:
背(仄)缘(平)桤
(平)笼(平)暂(仄)频(平)旁(仄)懒(仄)
平仄分配比是:4比4
4、该诗的立意:
该诗表达出杜甫在暮春时节草堂的景物和定居草堂时闲适的心情。 妄评:旁,平声字。其余正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