鑱旈兘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48|回复: 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二期二年级B组五讲作业提交处

[复制链接]
在线时间
296 小时
主题
105

655

帖子

0

精华

117

积分

禁止发言

UID
20657
经验
117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296 小时
注册时间
2009-3-18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9-28 15:0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在线时间
17 小时
主题
0

24

帖子

0

精华

42

积分

联都会员

Rank: 1

UID
34846
经验
0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17 小时
注册时间
2011-7-3
2
发表于 2011-9-30 10:57 | 只看该作者
B04七仙姑五讲作业
1.
七律一首:《读。。。诗有感》
要求:
A写出自己读该首诗的感想,体会,所得。
B基本的格律不得有误 包括对仗,押韵等
《读<贫女>一诗有感》(下平七阳)
           七仙姑
今读秦诗贫女章,怨尤浅浅俭梳妆。
常言富贵香花好,谁爱清雅高格强。
文显心声犹曲折,辞偕背景自明朗。
觅来佳句细体会,拙笔欲描锦绣忙。

真人游戏|足球篮球|时时m彩| 六合投m注| 网络赚钱去SO娱m乐m城:顶级信用m提现百分百即时到账SO.CC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1566 小时
主题
2

401

帖子

0

精华

1万

积分

联都银牌会员

Rank: 5Rank: 5Rank: 5

UID
34821
经验
3040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1566 小时
注册时间
2011-7-2
3
发表于 2011-9-30 22:5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易仁 于 2011-9-30 22:53 编辑

B06一人交作业
1.


七律一首:《读。。。诗有感》
要求:
A写出自己读该首诗的感想,体会,所得。
B基本的格律不得有误 包括对仗,押韵等
《七律  读晏殊 清平乐有感》
独倚斜阳粉黛施,西楼惆怅步迟迟。
红笺促就凭谁寄,绿水长流岂自知。
鸿雁在云鱼在水,刘郎无计两相思。
帘钩恰对遥山远,常醉常思恨别离。
(上平四支韵)

2.评阅C组同学号同学的作业,如B01,评阅C01的作业。
这个作业发在B组的作业帖子下面
C06乐乐作业
《七律•念友人》
飒爽西风忆旧游,几番携手醉兰舟。仄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
共吟荷藕添词阙,同写丹青画侣俦。仄平平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无语江河空四季,有情岁月度千秋。平仄平平平仄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擎杯但品诗中泪,却道纤尘入眼眸。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乐乐同学此诗平仄韵脚正确。其他还不会评。请老师见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242 小时
主题
0

73

帖子

0

精华

1458

积分

联都中级会员

Rank: 2Rank: 2

UID
34932
经验
283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242 小时
注册时间
2011-7-6
4
发表于 2011-10-1 18:1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净乐 于 2011-10-5 08:29 编辑

读《登高》有感

B07--净乐

杜甫登高感慨多,生逢乱世唱悲歌。

鬓霜仍是他乡客,病体依然望碧波。

情景交融文笔好,字斟句酌韵音和。

读来总觉有余味,抄与友人共切磋。


附:登高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8 小时
主题
0

24

帖子

0

精华

33

积分

联都会员

Rank: 1

UID
34822
经验
0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8 小时
注册时间
2011-7-3
5
发表于 2011-10-2 11:3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绮萌 于 2011-10-2 11:41 编辑

A04绮萌评B04七仙姑五讲作业

《读<贫女>一诗有感》(下平七阳)
今读秦诗贫女章,怨尤浅浅俭梳妆。常言富贵香花好,谁爱清雅高格强。
文显心声犹曲折,辞偕背景自明朗。觅来佳句细体会,拙笔欲描锦绣忙。


试析:

首联总写,概括说明读《贫女》一诗的感受,即因贫穷的缘故,心藏淡淡的怨尤。(“浅浅俭”韵母同,声律不美。)前分句显累述,有重复主题之嫌。
颔联进一步扩展,言世人都喜欢贪慕富贵,爱其芳香,又有谁会喜爱清贫之士的清雅与高格呢?(形容“高格”,用“强”似乎不妥;“常”犯韵。)
颈联言诗人在文中表露不平的心声(应暗指怀才不遇),足令人动容,抛开贫穷的背景应能够自我释然吧。后分句似是劝慰。(“辞偕”理解为辞别,引为抛开)。(“朗”,上声二十二养,选韵有误。)
尾联:回到自己的状态,是对创作这篇“有感”的总结。前面的铺垫都是沉闷的格调,结句的“欲描锦绣忙”觉得仙姑的心情并没受感染呢!本意是想扣起句吧?个人觉得尾联写得过于直白又写实了,少了些回味。另“体”上声八荠,出律;后分句孤平。
整首其本切题,喜承转两联,首尾可再酌(~呵呵,胡乱评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188 小时
主题
1

214

帖子

0

精华

3909

积分

联都高级会员

Rank: 3

UID
35020
经验
918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188 小时
注册时间
2011-7-13
6
发表于 2011-10-2 15:2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我是雨 于 2011-10-2 15:31 编辑

3#
B06一人 我是A06-雨 来学习切磋 不对之处谅解 你也是以自己的诗作为鞭策我的动力的老师
这是你的诗:《七律  读晏殊 清平乐有感》
                独倚斜阳粉黛施,西楼惆怅步迟迟。
                红笺促就凭谁寄,绿水长流岂自知。
                鸿雁在云鱼在水,刘郎无计两相思。
                帘钩恰对遥山远,常醉常思恨别离。
                           (上平四支韵)

看了你的题目 首先我不得不学习了晏殊的清平乐 这是第一个感谢:
清平乐 晏殊(北宋)
红笺小字,说尽平生意。鸿雁在云鱼在水,惆怅此情难寄。斜阳独倚西楼,遥山恰对帘钩。人面不知何处,绿波依旧东流。
回到你的诗中,整体看来,你是理解了词的意境,并且以诗的形式释意。按照我理解的晏殊的词意和你写的整体意境,你的主人公该是指作者,所以我个人以为起句里,粉黛施,三个字不妥,这是指女人吧。不过不影响你整体诗意的流畅和隽永。
起句写作者暮色里徘徊西楼,承句对仗工整,流水不知字里愁。转句进一步写出了愁是天涯海角无传音。巧妙运用了晏殊的词句和刘郎的典故,将情感进一步深化,只恨蓬山万里远。于是,自然在合句统一并扣住中心,只落得,恨别离。
学习到你的以景入情,步步深入的思路,再次感谢。
你的作业完全符合老师的要求,也值得我学习,一人,认识你了,问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140 小时
主题
2

136

帖子

0

精华

2118

积分

联都高级会员

Rank: 3

UID
34866
经验
444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140 小时
注册时间
2011-7-4
7
发表于 2011-10-4 22:3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月晓梦残 于 2011-10-4 22:54 编辑

B1-月晓梦残
读《帝京十首》有感
龙图霸业秦川起,函谷皇居帝宅雄。
缥帙金绳披凤篆,韦编玉匣去离宫。
雕鞍骏马虚弦落,急管清歌武宴丰。
纳谏常思穷律变,亲民广待戒敷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42 小时
主题
0

30

帖子

0

精华

669

积分

联都中级会员

Rank: 2Rank: 2

UID
35776
经验
140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42 小时
注册时间
2011-9-1
8
发表于 2011-10-5 18:29 | 只看该作者
B03梦沈园
《读李清照 忆秦娥有感》

高阁独望西风烈,日暮薄烟笼乱峦。

木叶凋零秋色冷,晓枝卧鸦角声寒。

断香淡酒情怀恶,瘦影孤身万事难。

流落天涯陈梦断,凭栏无语泪痕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178 小时
主题
0

82

帖子

0

精华

763

积分

联都中级会员

Rank: 2Rank: 2

UID
31107
经验
42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178 小时
注册时间
2011-1-27
9
发表于 2011-10-7 16:45 | 只看该作者
A03-落花雨评阅B03-梦沈园五讲作业,不当之处,请见谅。
忆秦娥 李清照
临高阁,乱山平野烟光薄。
烟光薄,栖鸦归後,暮天闻角。
断香残香情怀恶,西风催衬梧桐落。

梧桐落,又还秋色,又还寂寞。
《读李清照 忆秦娥有感》
高阁独望西风烈,日暮薄烟笼乱峦。平平平仄,仄仄仄仄仄平。
木叶凋零秋色冷,晓枝卧鸦角声寒。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
香淡酒情怀恶,瘦影孤身万事难。仄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流落天涯陈梦,凭栏无语泪痕残。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1、平仄上,有失替、失对的现象,要注意检查。还应尽量避免孤平。
2、押韵正确,上平十四寒。韵字的阴阳也应斟酌。
3、起句写景,是总写,视野开阔,着笔宽泛,留有余地。承句承接起句的景物,从细微处描写,融入人的直观感受,为转句作了铺垫,是分写,有递进和扩张。转句入情,自然合理。合句有总结和提升。基本符合前几讲讲义要求。不足之处是:木叶凋零—晓枝卧鸦、情怀恶—万事难,对仗不工。承句后分句在诗脉和气势上弱于前分句,造成转句前分句转的生硬,衔接不畅。合句的前分句再斟酌。
4、作业要求的是读什么诗有感,感觉这首诗所表现的内容与忆秦娥这首词本身的内容一致,而“我自己”读后的所思所想所得的那个“感”很少,主题不太明确。(个见,勿怪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联都网 ( 闽ICP备2023009884号 )

GMT+8, 2024-6-9 05:00 , Processed in 0.096347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