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时间753 小时
主题22
联都铜牌会员
 
- UID
- 36900
- 经验
- 522 点
- 威望
- 1 点
- 在线时间
- 753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11-11-25
|
自对及其应用(上)
孙太平
自对是对仗的技巧之一。一方面,古往今来的许多优秀联作中均大量使用自对这一技巧;另一方面,有些特殊的对联创作又必需自对才能较好的解决问题。
何谓自对?我们先来看一副对联:
(一)
一桌子点心,半桌子水果,哪知民间疾苦;
两点钟开会,四点钟到齐,岂是革命精神。
此联出自冯玉祥将军之手。话说1927年北伐期间,在郑州的武汉国民政府要员,约请其时任国民革命军联军总司令的冯玉祥将军在陇海铁路花园议事。下午二时,冯玉祥准时到会,可会场上一个人也没有,唯见桌上摆满了点心、水果、香烟之类。直到下午四时,才见汪精卫等人到来。冯将军很是生气,即席题了这副对联。
乍一看,“一桌子点心”与“两点钟开会”对不上,“半桌子水果”与“四点钟到齐”对不上。缘何又对上了呢?是因为“一桌子点心”与“半桌子水果”,“两点钟开会”与“四点钟到齐”分别在句内自对上了。
王力先生在《汉语诗律学》中指出:“先在出句里用并行语作成颇工的对偶,然后在对句里也用并行语作成颇工的对偶,这样即自对而又相对,虽宽而亦工”。自对又称当句对。
从自对字数的等与不等,可将自对分为等字自对和不等字自对。(一)联就是等字自对。
济南大明湖小沧浪亭有联云:
(二)
四面荷花三面柳,
一城山色半城湖。
联中“四面荷花”对“三面柳”,“一城山色”对“半城湖”,用的就是不等字自对。不等字自对,字数不等,但结构必须相应。
从自对字数的多少可分为一字自对和多字自对。
先看一字自对的对联。
(三)
云霞呈秀,
梅柳争春。
(四)
数声钟鼓醒尘梦,
四面云山拱佛门。(马来西亚怡保霹雳洞联)
(五)
东阁吟联,有客忆千秋词赋,
南楼纵目,此间对六代江山。(江苏扬州南门联)
当句中有两字以上成自对称为多字自对,如:
(六)
是诗境佛境,
有钟声潮声。 (琉球临海寺联)
(七)
兴废总关情,看落霞孤鹜,秋水长天,幸此地湖山无羌;
古今才一瞬,问江上才人,阁中帝子,比当年风景如何。(南昌滕王阁联)
(八)
左抱青山寺,后负黄山人,喜嘉山山有侣;
志同衔石禽,身甘化石女,伤恨石石无言。(湖南澧县孟姜女词联)
(九)
海棠开后,燕子来时,良辰美景奈何天。芳草地,我欲醉眠;楝花风,汝且慢到。
碧懈倾春,黄金买夜,寒食清明都过了。杜鹃云,不如归去;流莺说,少住为佳。(上海嘉定花神庙联)
(十)
下笔千言,正桂子香时,槐花黄后;
出门一笑,看西湖月满,东浙潮来。(杭州府贡院联,阮元题)
(十一)
白塔街,黄铁匠,扯红炉,烧黑炭,坐南向北打东西。
紫竹坝,朱裁缝,穿金针,弹灰线,度短量长分大小。(李调元联)
还有一些对联,全部由自对的词句组成:
(十二)
物华天宝,
人杰地灵。(集《滕王阁序》)
(十三)
石上清泉,松间明月;
山光鸟性,潭影人心。(浙江天台国清寺联)
(十四)
可托六尺之孤,可寄百里之命;君子人软,君子人也。
隐居以求其志,行义以达其道;吾闻其语,吾见其人。
王力先生在《汉语诗律学》中说:“如果上联句中自对,则下联也必须句中自对,上联和下联之间不必求工。”如何理解王力先生这番话?第一,只要上、下联句中自对,这就算对上了;第二,上、下联句中自对的字数应该相等;第三,上、下联句中自对的位置应该相同;第四,上、下联句内自对以后,并不要求上、下联还要相对,但要是能够做到这一点,当然是工稳至极了。明代解缙曾作有以下一联:
(十五)
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
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这副对联,头重——脚轻——根底浅是自对,嘴尖——皮厚——腹中空也是自对,其中还有两个字与三个字的不等字自对。与此同时,“头重脚轻根底浅”与“嘴尖皮厚腹中空”又上、下联对上了。妙!
自对及其应用(下)
孙太平
知道了自对的概念,明白了自对的要求,这在我们创作对联时可带来极大的便利。之所以便利,是因为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宽松和自由:
1、可 以有规律性的重字。
(一)
你也挤 ,我也挤,此处几无立脚地;
好且看 ,歹且看,大家都有下场时。
上联自对,重“也挤”二字;下联自对,重“且看”二字。
(二)
一能死 ,一能报,合传党人青剑史;
有是父 ,有是子,同时送者白衣冠。
此为汪文溥挽龚百炼父子联,载《对联话》。上联自对,重“一能”二字;下联自对,重“有是”二字。
2、 上、下联相应的自对部分,可以词性相同,也可以词性不同。词性相同,很好理解。看几副自对部分词性不同的对联。
(三)
山水来归,黄蕉丹荔;
春秋报事,福我佑民。
上联黄蕉对丹荔,下联福我对佑民,上下联相应自对部分词性不同。此联为柳州柳侯祠联。
(四)
今日到南苑,明日到北海,何时再到古长安?叹黎民膏血全枯,只为一人歌庆有。
五十割琉球,六十割台湾,而今又割东三省。痛赤县邦圻益蹙,每逢万寿祝疆无。
此联说的是1904年10月10日,西太后慈禧七十寿辰。尽管国事日急,寿宴仍排场豪奢、铺张至极,时人撰此联以嘲讽。关于此联的作者,有人说是章太炎,有人考证是《中国白话报》之主笔林白水。联中述及的史事是这样的:南苑,在北京永定门外,从元至清,均为皇家猎场,方圆一百六十里,专供皇宫贵族在此狩猎以寻欢作乐;北海,在北京故宫西北侧,明清时为帝王御苑;1900年,八国联军侵入北京,西太后慈禧仓惶出逃西安即古长安。“今日到南苑,明日到北海,何日再到古长安?”就是述此。1884年,法国发动侵华战争,日本趁机涉足朝鲜,并强迫清政府割让琉球群岛,时逢西太后慈禧五十大寿;1894年,日本发动甲午战争,又强迫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割让台湾及澎湖列岛,时逢西太后六十大寿;1904年即“而今”又与日本签订《中日会议东三省日宜条约》,将我国东北之筑路、采伐等诸多权利让给日本。“五十割琉球,六十割台湾,而今又割东三省。”就是描述中华民族的这段屈辱血泪史。
上联的“今日”、“明日”和下联相应的“五十”、“六十”词性亦不同。
3、 上、下联相应的自对部分,可以结构相应,也可以结构不相应。结构相应,也好理解。我们来看几副自对部分结构不相应的对联。
(五)
无声中守望,吐艳处作为,能安寂寞方成器;
得道是何时,毕功于此夜,一展辉煌已粉身。
上联自对部分结构为:无声中——守望,吐艳处——作为;下联自对部分结构为:得道——是——何时,毕功——于——此夜。大结构不相应,上联的“守望”、“作为”为联合结构,下联的“何时”,“此夜”为动宾结构,小结构亦不相应。此联为“达浒花炮杯”全国花炮对联创作大赛三等奖作品,作者为陕西的王天性先生。
(六)
吃的是老子,穿的是老子,一生到老全靠老子;
叫不灵天尊,拜不灵天尊,两脚朝天莫怪天尊。
上联自对部分的结构为:吃的——是——老子,穿的——是——老子;下联自对部分的结构为:叫——不灵——天尊,拜——不灵——天尊。结构亦不相应。
4、 可以隔字自对。
(七)
甘霖成瑞雪,
百岭见千娇。
此联中上、下联的自对部分,中间分别隔了一“成”字、“见”字。
嵌名联是对联应酬中的联种之一,碰上人名中词性不同的字,若巧用自对,问题即可迎刃而解。嵌名联一定要切其身份和地位,为嵌名而嵌名没有任何意义,那纯粹是文字游戏而已。
笔者有一挚友,名姜儒振,任职湖南省人民政府副秘书长,又是一大书法家,一生为官清正。儒可作名词、形容词用,振为动词。应邀为他作的嵌名联是这样的:
(八)
社稷鸣金声玉振,
书坛有大雅鸿儒。
还有一新朋友名张水隆,是长沙海关后勤服务中心的负责人,也邀我为其作一嵌名联,“水”、“隆”词性亦不同。结合其职业特点,制了如下一流水对:
(九)
不问隆寒酷暑,
只图水净风情。
自对在长联中的应用尤其必要。如衡阳石鼓山联:
(十)
珠玑文字任流传:昌黎首唱,石湖继吟,霞客纪游,姜斋威旧。佳节数从头,太息前人俱往矣。
锦绣江山烦指点:左挟岣蝼,右挹回雁,远连青草,近接朱陵。风光都在眼,喜看形胜更超然。
古人在自对上给了我们很好的榜样,今人中的一些楹联高手创作的佳构,也在自对上给了我们以很好的借鉴:
(十一)
生曾立地,死更惊天,无须土育肥催,偏向寒霄绽蕾;
响若崩雷,迅如挚电,何惧身催骨碎,乐为黑夜增辉。
(十二)
半似雷声,半似炮声,夜色破朦胧,眼前火串神龙尾;
一如星雨,一如花雨,月光输旖旎,头前天开孔雀屏。
(十一)、(十二)两联分别为“达浒花炮杯”全国花炮对联创作大赛一、二等奖作品,作者分别为吉林的李俊和先生、山东的苏振学先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