鑱旈兘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59|回复: 1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求助]问一个律的问题

[复制链接]
在线时间
0 小时
主题
106

1016

帖子

1

精华

1万

积分

联都秀才

Rank: 2Rank: 2

UID
2899
经验
1566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4-10-21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5-7-11 05:4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P>若上句是一个已经自救了的特拗句“平平仄平仄”,如李白《夜泊牛渚怀古》:“明朝挂帆去”。</P>
<P>与之相对的下句采用平仄相对的“仄仄平仄平”还是正格“仄仄仄平平”?</P>
在线时间
15 小时
主题
433

6569

帖子

2

精华

6万

积分

联都元老

去去来来

Rank: 10Rank: 10

UID
264
经验
8573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15 小时
注册时间
2003-7-6
2
发表于 2005-7-11 08:03 | 只看该作者
<P>我们都知道在律诗中救拗有两种类型:</P>
<P>一种是:出句拗,对句救的句型(如:<U>仄仄平平仄</U>);</P>
<P>另一种是:有本句自拗自救的句型(如你所说的:<U>平平平仄仄</U>)</P>
<P>其中特别指出:<U>仄仄仄平平</U>的句型“不用拗字,也无需救他句中的拗字,故与拗救无关”</P>
<P>所以应该用:<U>仄仄仄平平</U>来对<U>平平仄平仄</U></P>
<P>救拗的目的是为了“使打乱了的平仄组合在新形式下重新达到平衡和谐”换句话说本句已经自拗自救了,下联再“去救”岂不是又不平蘅了?</P>
<P>“一般说来,用拗字的地方,都是节奏点所在;凡是救拗字的地方,都是可平可仄之处”</P>
<P>显然用<U>仄仄平仄平</U>是3字拗4字去救的。更何况此句还是孤平呢。</P>
<P>联律相对是比诗律略宽一些,宽也是在(1、3、5不论基础上避孤平避三尾的宽)。</P>
<P>在联句里我也见过有人“去救”<U>平平仄平仄。</U>反正我是不会“去救”的。[em09]</P>
<P>明白这些道理,该用哪个句型去对,心中应该有数了吧。</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7-11 8:08:33编辑过]
余虽不敏,余虽不才,然余诚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15 小时
主题
433

6569

帖子

2

精华

6万

积分

联都元老

去去来来

Rank: 10Rank: 10

UID
264
经验
8573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15 小时
注册时间
2003-7-6
3
发表于 2005-7-11 08:24 | 只看该作者
<P><b><FONT color=#ee1111>你可以参考着用!!!</FONT></b>
</P><P>把大蒙老师这句话拿过来。呵呵</P>
余虽不敏,余虽不才,然余诚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84 小时
主题
206

3560

帖子

3

精华

3万

积分

联都贵宾

Rank: 4Rank: 4

UID
4036
经验
4312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84 小时
注册时间
2005-3-1
4
发表于 2005-7-11 10:26 | 只看该作者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慕容泊尔</I>在2005-7-11 5:49:00的发言:</B>
<P>若上句是一个已经自救了的特拗句“平平仄平仄”,如李白《夜泊牛渚怀古》:“明朝挂帆去”。</P>
<P>与之相对的下句采用平仄相对的“仄仄平仄平”还是正格“仄仄仄平平”?</P></DIV>
<P>
<P>1、正格是可以的,这个可肯定;</P>
<P>2、‘平仄仄平平’可以,也可肯定</P>
<P>3、平平仄平仄==仄仄平仄平,</P>
<P>上下对应,也可以的(尚不确定,但‘仄仄平仄平’不是孤平)。我再看看能否找几个例句来。</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7-11 12:04:17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84 小时
主题
206

3560

帖子

3

精华

3万

积分

联都贵宾

Rank: 4Rank: 4

UID
4036
经验
4312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84 小时
注册时间
2005-3-1
5
发表于 2005-7-11 10:28 | 只看该作者
<P>五言律句犯孤平其实只有一种:仄平仄仄平</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7-11 10:41:50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0 小时
主题
407

4842

帖子

3

精华

4万

积分

联都元老

江南逸君

Rank: 10Rank: 10

UID
4148
经验
5815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5-3-11
6
发表于 2005-7-11 12:26 | 只看该作者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慕容泊尔</I>在2005-7-11 5:49:00的发言:</B>

<P>若上句是一个已经自救了的特拗句“平平仄平仄”,如李白《夜泊牛渚怀古》:“明朝挂帆去”。</P>
<P>与之相对的下句采用平仄相对的“仄仄平仄平”还是正格“仄仄仄平平”?</P></DIV>
<P>
<P>     先说这个句式,在本句自救的句型有两种大拗是必须要救的,一种是救孤平。还有一种是"特拗"句(五言的第四字、七言的第六字该用仄声的偏用平声,成了:平平仄平仄 仄仄平平仄平仄,恰恰在重要的节奏点上平仄不合,使句中音节相间,联中句间音节相对,诗中联间音节相黏的规则统统不管。这好象违反了平仄规则,成了平仄上的特殊形式。这种形式五言称之为四拗三救,七言称之为六拗五救。这种五言的第四字该仄而平,第三字该平而仄,七言的第六字该仄而平,第五字该平而仄,在前人诗中屡见不鲜乃至科举考试的试帖诗,也容许用此种句式。这种特许犯规的句式,用的人多了,公认为合辙的句式,也难称其为"拗"。王力在《汉语诗词律学》中称之"特拗"。)
</P>
<P>     慕容举例的句型“平平仄平仄”属于本句救的第二种类型,出句已经自救,同意草香香的观点,对句没有必要再救,按正格“仄仄仄平平”的句式来对就可以了。</P>

<P>这种"特拗"例句:

五言:

仍邻故乡水,万里送行舟(李白《渡荆门送别》)
平平仄平仄 仄仄仄平平
谁能共公子,薄暮欲俱还(杜甫《奉陪郑驸马韦曲》)
平平仄平仄 仄仄仄平平

七言: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杜甫《咏怀古迹》)
仄仄平平仄平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P>
<P>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游人(白居易《邯郸至夜思亲》)
仄仄平平仄平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P>
<P>这种"特拗"句式,多数用于尾联的出句,用于其他联的出句也有但较少。现代人作旧体诗,也有用这种句式的。</P>
<P>鲁迅诗:
华颠萎寥落,白眼看鸡虫《哀范君》
平平仄平仄,仄仄仄平平
岁暮何堪再惆怅,且持卮酒食河豚《无题二首》
仄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P>
<P>毛泽东诗:
秋风度河上,大野入苍穹《喜闻捷报》
平平仄平仄,仄仄仄平平
我欲因之梦寥廓,芙蓉国里尽朝晖《答友人》
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借问瘟君欲何往,纸船明烛照天烧《送瘟神》
仄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P>
青环重阁芳三径弦拨中天月一轮青弦小筑(点击进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15 小时
主题
433

6569

帖子

2

精华

6万

积分

联都元老

去去来来

Rank: 10Rank: 10

UID
264
经验
8573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15 小时
注册时间
2003-7-6
7
发表于 2005-7-11 17:18 | 只看该作者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阳光在线</I>在2005-7-11 10:28:00的发言:</B>

<P>五言律句犯孤平其实只有一种:仄平仄仄平</P>
</DIV>
<P>  
<P>是的是的。五言律句讲孤平只有这一种句式。是我说错了。更正!谢谢阳光在线![em17]</P>
余虽不敏,余虽不才,然余诚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539 小时
主题
902

1万

帖子

3

精华

12万

积分

联都元老

Rank: 10Rank: 10

UID
3132
经验
15484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539 小时
注册时间
2004-11-24
8
发表于 2005-7-12 00:13 | 只看该作者
<P>讨论了这么多,大家心中也明白了不少问题。</P><P>我个人不赞同在对联中使用拗救,短短的十多个字,正好在关键的四或六字位同平声字,看起来还是非常别扭。</P>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539 小时
主题
902

1万

帖子

3

精华

12万

积分

联都元老

Rank: 10Rank: 10

UID
3132
经验
15484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539 小时
注册时间
2004-11-24
9
发表于 2005-7-12 00:17 | 只看该作者
<P>拗救句在律诗当中,应用比较多。但是,对联毕竟不是律诗,两者还是有本质的区别。</P><P>纯属固执己见!仅供参考!</P>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0 小时
主题
407

4842

帖子

3

精华

4万

积分

联都元老

江南逸君

Rank: 10Rank: 10

UID
4148
经验
5815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5-3-11
10
发表于 2005-7-12 12:55 | 只看该作者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大蒙</I>在2005-7-12 0:13:00的发言:</B>

<P>讨论了这么多,大家心中也明白了不少问题。</P>
<P>我个人不赞同在对联中使用拗救,短短的十多个字,正好在关键的四或六字位同平声字,看起来还是非常别扭。</P></DIV>

     同感,特别是出句的时候用本句自救或者对句救拗的句型。
青环重阁芳三径弦拨中天月一轮青弦小筑(点击进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6758 小时
主题
1983

3万

帖子

89

精华

23万

积分

联都顾问

联都试部主持

Rank: 9

UID
1624
经验
34962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6758 小时
注册时间
2004-3-3
11
发表于 2005-7-12 13:09 | 只看该作者
<P>对联中,对于"平平仄平仄"对句:"<U>仄仄仄平平"和</U>“仄仄平仄平”都是可以的,无所谓更好与否之区分.</P><P>但在律诗中,应用"仄仄仄平平”来对.因为律诗讲究沾对,上联已经拗了,下联再拗,岂不一直拗下去了?</P>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联都网 ( 闽ICP备2023009884号 )

GMT+8, 2025-2-20 04:41 , Processed in 0.075556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