鑱旈兘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474|回复: 1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帖]适合初学者的对联教材——【葵花宝典揭密】

[复制链接]
在线时间
0 小时
主题
7

93

帖子

0

精华

1

积分

联都举人

Rank: 4Rank: 4

UID
179
经验
172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3-6-20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5-7-13 15:3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P>转自:<b> </b>燕东文苑</P>
<P>            <FONT size=3><B>【葵花宝典揭密】(作者:山月、伴书行)
</B></FONT></P>
<P>这是山月老师和伴书行老师在凤鸣轩论坛教学时合写的教学专用贴。</P>
<P>第一课 初识平仄(学习时间:七月二十二日——七月二十三日)
</P>
<P>大家都知道,古诗词读起来琅琅上口,其原因是什么呢?其中一个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平仄的运用,原来,不管是古音还是今音,其读音的四个声调都各有其特点,《康熙字典》前面载有一首歌诀,名为《分四声法》:

   平声平道莫低昂,
   上声高呼猛烈强,
   去声分明哀远道,
   入声短促急疏藏。

如果单一连续用一个声调,自然在读音上面显得呆板单一,缺少变化。四个声调可以分为两大类,即平声和仄声。当平仄交替运用时,读音便抑扬顿挫,富有音韵的美感。

那么,什么是平声?什么是仄声呢?这有两个分类标准,一个是按古音分类,一个是按今音分类。由于采用今音是对联发展的必然趋势,所以,本届学习,我们侧重学习今音。按今音平仄的划分其实非常简单,一句话,现代汉语中的阴平(一声)、阳平(二声)为平声;上声(三声)、去声(四声)为仄声。很简单吧:))


作业:

1、有人说:“对联嘛,应当注重意境,平仄可以忽略。”请大家简要谈谈对此话的看法。(满分30分)

2、辨别下列各字的平仄:(满分40分)

  花、草、山、水、春、夏、云、雨

3、标出下面三个句子的平仄:(满分30分)

例:红日千秋照
    平仄平平仄

   花随春雨艳
   风来花自舞
   竹影摇风月
</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7-13 15:39:03编辑过]
在线时间
0 小时
主题
7

93

帖子

0

精华

1

积分

联都举人

Rank: 4Rank: 4

UID
179
经验
172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3-6-20
2
 楼主| 发表于 2005-7-13 15:39 | 只看该作者
<P>第二课</P><P>
(一)上联和下联</P><P>在对联中,上下两联,一般上联末尾字用仄声,下联末尾字用平声。判断是上联还是下联主要看末尾字。</P><P>
例:
1、风梳千柳碧 “碧”是仄声,因此这句是上联。
2、雨润万山红 “红”是平声,因此这句是下联。
3、两个黄鹂鸣翠柳 “柳”是仄声,因此,这句是上联。
4、一行白鹭上青天 “天”是平声,因此,这句是下联。</P><P>
(二)平仄交替</P><P>在同一句子中,平仄逢双必须交替,也就是说,2、4、6、8、10、12……这些数位上的字的平仄必须交替,否则算出律。
例1:
春蚕到死丝方尽 平平仄仄平平仄
请大家留意其双数位上的字“蚕”“死”“方”的平仄。这三个双数位字的平仄为:“平——仄——平”,是相互交替的。
如果其双数字的平仄改为“平——平——平”或“仄——仄——仄”,则出律。
例2:
留取丹心照汗青 平仄平平仄仄平
上句中2、4、6这几个双数位上的字“取、丹、汗”的平仄为“仄——平——仄”,同样是平仄交替的。
例3:
喜闻燕语莺歌柳绿花红真乃太平盛世 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仄仄
“闻 语 歌 绿 红 乃 平 世 ”这些双数位上的字的平仄为: “ 平 仄 平 仄 平 仄 平 仄” ——双数位上字的平仄总在交替。


(三)作业:
1、标出下列各句句子的平仄,并指出该句是上联还是下联:(40分)
例:红梅传喜讯
平平平仄仄(上联)
绿柳舞东风
仄仄仄平平(下联)

a.鸡声茅店月
b.人迹板桥霜
c.月涌大江流
d.青山有幸埋忠骨
e.翠涌千峰宿雨收</P><P>
2、标出下列各句的平仄,判断:上联还是下联;是否出律(30分)
例:a.江河不洗古今恨
平平仄仄仄平仄(上联,合律)
b.业由人创有志成
仄平平仄仄仄平(下联,出律)
A.学海无涯不停蹄
B.沉舟侧畔千帆过
C.世纪之交千年递进千载难逢</P><P>
3、试着自己出3句七字联(每句7字),要求合律,并标上每个字的平仄,注明上联还是下联。(30分)
</P>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0 小时
主题
7

93

帖子

0

精华

1

积分

联都举人

Rank: 4Rank: 4

UID
179
经验
172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3-6-20
3
 楼主| 发表于 2005-7-13 15:40 | 只看该作者
第三讲  关于上下句平仄的对应

第二讲已经讲过,在同一句中,其双数字的平仄应当交换,那么,在全联中上下句的平仄应当怎样对应呢?我们先看一个例子(按今音分析):

书山有路勤为径 平<FONT color=#f70968>平</FONT>仄<FONT color=#f70938>仄</FONT>平<FONT color=#f70938>平</FONT>仄
学海无涯苦作舟 平<FONT color=#ff0066>仄</FONT>平<FONT color=#ff0066>平</FONT>仄<FONT color=#ff0066>仄</FONT>平

可以看出,上下联的双数字(第2、4、6字)平仄是相对的,上联平下联就仄,上联仄下联就平——

山、路、为    平、仄、平
海、涯、作    仄、平、仄

而上下联的单数字(第1、3、5字)平仄有的相对,有的不相对——

书、有、勤   平、仄、平
学、无、苦   平、平、仄

可以看出,单数字的平仄放得很宽,1、3、5等单数字,可以考虑平仄因素,也可以不考虑平仄因素。

前人对这一规律作过这样一个总结:“1、3、5不论,2、4、6分明”,说得就是这个道理。附带说一下,这句话既针对单个句子(参看第二讲的内容),也针对全联的上下句。

我们再来看看下面平仄是合律还是出律:

平<FONT color=#000000>平</FONT>平仄仄
仄<FONT color=#000000>平</FONT>仄平平——出律

平平仄平仄仄
仄仄平仄平平——出律

平平仄仄仄平仄
平仄仄平平仄平——合律

平平仄仄平平平仄
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合律

作业:(请大家在30日前完成)

1、在任意一个论坛中找出5幅合律的对联并注明其平仄。(50分)
2、在任意一个论坛中找出5幅出律的对联并注明其平仄(建议找自己过去的对联)。(50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0 小时
主题
7

93

帖子

0

精华

1

积分

联都举人

Rank: 4Rank: 4

UID
179
经验
172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3-6-20
4
 楼主| 发表于 2005-7-13 15:40 | 只看该作者
第四讲  复习

(一)复习要点
回忆前段时间学过的内容,我们发现,主要讲了以下几个要点:

1、平仄的意义
如果单一连续用一个声调,自然在读音上面显得呆板单一,缺少变化。四个声调可以分为两大类,即平声和仄声。当平仄交替运用时,读音便抑扬顿挫,富有音韵的美感。

2、什么是平仄
现代汉语中的阴平(一声)、阳平(二声)为平声;上声(三声)、去声(四声)为仄声。

3、上联和下联
一般上联末尾字用仄声,下联末尾字用平声。

4、平仄交替
在同一句子中,平仄逢双必须交替。

5、上下句平仄相对
上下联的双数字(第2、4、6字)平仄是相对的。“1、3、5不论,2、4、6分明”,这句话既针对单个句子,也针对全联的上下句。


(二)作业(请在8月2日前完成)
1、标出下列句子的平仄;确定上联还是下联;判断是否合律,给合律的句子配上另外半幅对联。50分
例:  
明月入涧聆天籁
平仄仄仄平平仄(上联,出律)

晨曦涉水渡金舟
平平仄仄仄平平(下联,合律)
对句:旭日登山描彩树

A.随风落叶舞空山
B.月度云海星引路
C.明月悄依帘外柳
D.天光云影一水收
E.绿水青山窗外画

2、自己试着出5句七言联(每句7个字),要求合律,标出平仄、属上联还是下联。50分
(如果能再配上合律的另外半幅对联,可以加分哟 ^_^)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0 小时
主题
7

93

帖子

0

精华

1

积分

联都举人

Rank: 4Rank: 4

UID
179
经验
172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3-6-20
5
 楼主| 发表于 2005-7-13 15:41 | 只看该作者
第五讲 对联忌讳之一:忌重字

重字包括同位重字和异位重字两种情况——

同位重字:

千里流云飞雁去
千山落叶寒秋来

异位重字:

五湖春色浮天地
千岱翠岚迎早春

以上两种情况都应该避免。

特别注意点:

1、在长联中,允许适当重字。长联指含三个分句以上的对联,在一些几十甚至上百字的对联中,能看到有重字的现象。
2、虚词“之乎者也”等,如在单数字位置(不影响联律的前提下),可允许重字。如:

听山之鸟鸣,空山更静
望水之荷叶,碧水愈清

3、允许同位换字,如:

同床异梦无情对
异口同声合掌联

作业:

本讲内容一看便懂,不针对本讲再布置作业。要求学员在任意一个论坛对3——5个五言或七言对联,并表明出句人和对句人。(请在8月5日前完成):

如:一帘闲月玲珑看  (苏 三 )
    满枕清风缱绻来  (伴书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0 小时
主题
7

93

帖子

0

精华

1

积分

联都举人

Rank: 4Rank: 4

UID
179
经验
172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3-6-20
6
 楼主| 发表于 2005-7-13 15:42 | 只看该作者
第六讲 对联忌讳之二:忌合掌(忌同义相对)

同义相对,又称为合掌。指的是上下联讲同一个意思。
所谓忌同义相对,指上下联相对的语句,其意思应尽量避免雷同。如“旭日”对“朝阳”、“史册”对“汗青”、“神州千古秀”对“赤县万年春”等,就属合掌。
一副对联,一般字都不多(长联除外)。撰写对联,应当用有限的文字,表达尽量丰富的内容。在数字不多的情况下,如果还意思重复,就没有多少内容了。这就是要“忌”的道理。

例1:
长空展翅,
广宇翔云。  
  广宇,就是长空;翔云就是展翅。下联的意思完全是重复上联的。这样,八个字中,四个字就算白用了。


 上下联的意思完全相同的情况,相对地说要少一些,但部分词语意思相同者,则时有所见。
例2:  
  神州滋雨露,
  赤县灿春花。  
此联后三字,上下意思有别。但“赤县”就是“神州”的另一种说法,上下意思又雷同了。这种部分词语在意思上的雷同,也是合掌,也应当避免。但这种合掌,常常被人忽略,一些长于撰联的人,有时也在所不免,这就更应引起注意了。

 也有同一联内出现意思重复者。如湖南羊年征联,有人撰联如下:  
  积极地热情地欢送旧岁;
  高兴地愉快地迎接新年。  
  此联用语就不像对联。下联“高兴地”、“愉快地”意思又雷同。这种雷同,虽然不是出现在上下联中,也是一种合掌,因此也应当避免。  


为了加强对合掌的认识,现特将《楹联报》王妄君戏拟之《合掌对两串》转录如下。这两串“合掌对”拟得很好很有启发性:  
其一
  瞧对看,听对闻,上路对启程。后娘对继母,亡父对先君。醪五两,酒半斤,扫墓对上坟。乞援双瞎子,求助二盲人。岳父有因才枉驾,丈人无故不光临。十分容颜,五分造化五分打扮:两倾姿色,一半生就一半妆成。  

其二  
  行对走,跑对奔,早晚对晨昏。侏儒对矮子,傻子对愚人。观浪起,看波兴,闭户对关门。神洲千载秀,赤县万年春。国士无双双国士,忠臣不二二忠臣。大德似天高,天高加一丈:恩深如地厚,地厚减千分。


[当然,出现个别非中心词语(尤其是虚词)的合掌,或者合掌部分在联中比重很小,无伤大雅。一些含义相近的语句相对,也未尝不可。不过,合掌是对联中的一个大忌,应尽量避免。]


作业:在8月8日前完成
1、在任意一个论坛找到2幅有合掌内容的对联,并指明哪个内容属合掌。20分
2、给下面的联标注平仄,指明属上联还是下联,并对出另半幅联,避免合掌。40分
A.绿水青山处处春
B.春色一窗怡我眼
3、在任意论坛对2联5言或7言联,进行对句练习,标上出句和对句人的姓名。40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0 小时
主题
7

93

帖子

0

精华

1

积分

联都举人

Rank: 4Rank: 4

UID
179
经验
172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3-6-20
7
 楼主| 发表于 2005-7-13 15:42 | 只看该作者
第七讲  对联忌讳之三:忌三平尾或三仄尾

        所谓忌三平尾或三仄尾,指的是在一个句子的最末三个字,应尽可能避免都是平声或都是仄声。
       如:
       入户春风侵客梦  

       若将“侵”改为“浸”,“浸客梦”这三个字都是仄声,就成了三仄尾。

       又如:
      花怀春梦总流芳

       若将“总”改为“常”,“常流芳”这三个字都是平声,就成了三平尾。
      
       三平尾或三仄尾,在平仄单调上并无二致,为体现理论上的一致性,应将二者都作为禁忌,不能只忌三平尾而不忌三仄尾。


       (当然,万不得已的情况下,难得可以使用一下三仄尾,但应尽量避免。三平尾是一定要忌的。)


作业:在8月13日前完成


1、在任意一个论坛找带有三平尾或三仄尾的联各一幅,并指明哪几个字犯忌了。40分

2、在任意一个论坛对三联,标明出句和对句人的名字。注意不要犯忌。60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0 小时
主题
7

93

帖子

0

精华

1

积分

联都举人

Rank: 4Rank: 4

UID
179
经验
172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3-6-20
8
 楼主| 发表于 2005-7-13 15:43 | 只看该作者
第八讲  对联忌讳之四:忌孤平或孤仄

指的是在五言或六言的句子中,应尽可能避免全句只有一个平声字,或只有一个仄声字。

例1:
春花染墨香   
如果把“染”换做“飘”,那么这句话中,只有“墨”是仄声,就是孤仄了。这种情况要避免。

例2:
雨燕赋诗情
如果把“情”改成“意”,那么这句话中,只有“诗”是平声,就是孤平了。这种情况也应避免。

例3:
菩提当下现成
如果把“现”改成“圆”,那么这句话中只有“下”是仄声,就是孤仄了。这种情况要避免。


孤平或孤仄,在平仄单调上,也没有什么不同。古今诗联作者,不管对于孤平,还是对于孤仄,实际上,都是能避免就避免。因此,将二者同时作为禁忌,不仅体现理论上的一致性,也是源于现实情况的。附带指出,孤平或孤仄的现象,实际上只存在于五言和六言句中,因为在七言以上的句子中,如果遵守了平仄交替的基本要求,是不会出现孤平或孤仄的。


[另外要说明的是:依传统诗律,所谓孤平,还要除句脚外(例如:柳丝弄玉琴,除“琴”这个尾字,只有“丝”是平声,就把它归为孤平),但对联与近体诗有一个较大的不同,就是尾字(句脚)的平仄要求有所不同,且不要求押韵,所以在联中,尾字(句脚)不一定要单独划出。也就是对联中“柳丝弄玉琴”可以不算孤平。]


作业:在8月16日前完成

1、在任意论坛找犯孤平和孤仄的联各一例。40分
2、在任意论坛对3联,标注出句和对句人的姓名。注意不要犯忌。60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0 小时
主题
7

93

帖子

0

精华

1

积分

联都举人

Rank: 4Rank: 4

UID
179
经验
172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3-6-20
9
 楼主| 发表于 2005-7-13 15:44 | 只看该作者
第九讲  对联忌讳之四:忌意隔

对联对联,除“对”外还应当“联”,“联”即是上下联的关联性。一幅好的对联,上下联应当围绕同一主题,共同来表达出一个意境、一个中心或一个哲理等等,上下联应该相互关联,切忌一个说东,一个言西,毫无关联。这个问题是初学者最容易犯的毛病,应当引起高度重视。

举个例子:

人欢马叫
春去秋来

如果单看平仄和结构,这副对联是合格的。但如果上一个高度,再品味一下它所要表达的意思,则令人不敢恭维,上联写劳动场面或军营中的一个场面,而下联却在写季节的转换,上下风马牛不相及。这便是我们常看到的“意隔”一例。

怎样才能“意合”而不“意隔”,这个问题牵涉面较广,需要大家长期磨练。下笔之前,多构思,多琢磨——自己对的联,怎样才能和出句在意思上不脱节,怎样才能和出句浑然一体,这可能是提高自己对联质量的一个关键环节。“慢工出细活”,且勿贪多贪快。

附带我过去的一个联评,帮助大家理解这个问题:

出句:无须有酒,春光灌我几回醉   (伴书行)
对句:何必抚琴,山月伴君一路歌   (长风)

此联围绕一种闲情逸致展开,无限春色,令人陶醉,何须有酒?何须抚琴?上联写白天,下联转写夜晚,整体构成一幅完整画面:早早出门,踏青赏春,尽情游玩。时间如飞,不觉月挂树梢,夜色已临。回家途中,沐着月色,犹放声高歌,兴犹未尽。整联采用流水对手法,浑然一体。

另外,本联有个小机关,上联嵌了“无须有”斑斑名,下联同样也嵌“山月”斑斑名,有趣。

常常看到“意隔”的评论,看了长风君此联,我对“意隔意合”有了更深的理解。

作业:(请于8月20日前完成)

在任意一个论坛对一个联,注意不要犯意隔毛病,并简单谈谈自己的构思。

本次作业侧重考察对联质量,请大家细构思,多推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0 小时
主题
7

93

帖子

0

精华

1

积分

联都举人

Rank: 4Rank: 4

UID
179
经验
172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3-6-20
10
 楼主| 发表于 2005-7-13 15:45 | 只看该作者
第十讲 词性相当,结构相称


这是对联格律的两个语法要素,也是对联格律最关键的两个要素。因此,也可以称之为核心要素。

(一)词性相当

所谓词性相当,指上下联相对的词语性质应当尽可能相同或相近。如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以及连词对连词、介词对介词,等等。

例1:
万/ 里/ 溪山/ 闲/ 送/ 绿;
一/ 讲/ 春水/ 醉/ 流/ 丹。

万、一(数字),
里、江(量词),
溪山、春水(名词),
闲、醉(形容词),
送、流(动词),
绿、丹(形容词做名词)

在实践中,对虚词的要求比较宽松,一般能够虚词对虚词即可。对实词的要求较为严格,词性不同一般不能相对。

当然,那些词性比较接近的、或者词性能够兼通的实词,还是允许相对的,如名词和代词、某些动词、形容词、副词之间。甚至个别虚词和实词之间也可以通融。

在具体的对仗中,除词语的性质外,还可适当考虑词语在句中的作用。对修饰词语的要求比较宽松,对中心词语的要求比较严格。

当然,词性相同属工对,词性相近或相通属宽对。


(二)结构相称

所谓结构相称,指上下联语句的语法结构(或者说其词组和句式之结构)应当尽可能相同,也即主谓结构对主谓结构、动宾结构对动宾结构、偏正结构对偏正结构、并列结构对并列结构,等等。

例2:
推窗/ 乍见/ 三分月;
入院/ 惊闻/ 一缕香。

推窗、入院——动词+名词,动宾结构
乍见、惊闻——形容词+动词,偏正结构
三分月、一缕香——数量词+名词,偏正结构

总之,上下联的用词造句,在词性和结构这两个语法要求上,应尽量相当或相称(也就是保持对仗),以使上下联在形式上显得协调与工整。


作业:要求在8月24日前完成

1、给下联标上词性及结构(格式如例2),然后对上词性、结构合适的下联,同时注意不要意隔。50分

炊烟袅袅夕阳里


2、在任意论坛找个联对上一联,标上出句、对句人名字。并标上词性、结构。注意不犯忌。50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0 小时
主题
7

93

帖子

0

精华

1

积分

联都举人

Rank: 4Rank: 4

UID
179
经验
172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3-6-20
11
 楼主| 发表于 2005-7-13 15:46 | 只看该作者
至此,本届【歌管动韶音】的对联学习告一段落了。本次学员培训,得到了大家的积极支持和踊跃参与,我们很高兴得看到,大家在这个月的学习过程中,对联水平都有很不错的提高,可以这样说,大家现在已初步掌握了对联的基本规律,已初步迈进了对联这一特殊文学的殿堂。当然,要想写出好的对联,还需多看,多对,多思考,相信大家通过今后的磨练,都能成为优秀的对联爱好者。

给大家提供一些更高一个层次的对联学习资料,供大家以后自学——

【清雅】论坛的对联资料:<a href="http://www.fl6.net/bbs/list.asp?boardid=47(特点:适合初学者)" target="_blank" ><FONT color=#000000>http://www.fl6.net/bbs/list.asp?boardid=47(特点:适合初学者)</FONT></A>
【国粹】论坛的对联资料:<a href="http://www.zhgc.com/ylzs/ylzs.asp(特点:简洁实用)" target="_blank" ><FONT color=#000000>http://www.zhgc.com/ylzs/ylzs.asp(特点:简洁实用)</FONT></A>
【联都】论坛的对联资料:<a href="http://yh2000.com/xnff/list.asp?boardid=80(特点:内容丰富)" target="_blank" ><FONT color=#000000>http://yh2000.com/xnff/list.asp?boardid=80(特点:内容丰富)</FONT></A>

以上三个论坛的的对联资料已完全够用了,如果大家愿意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水平,可以多去看看。俗话说:入门靠师傅,修行在个人。希望大家能再接再厉,为明天的辉煌而继续努力。

可能大家一时难以找到学习的切入点,提供一些学习内容供大家参考——

1、关于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分句构成的对联的平仄怎么确定?(有多种情况,特别留意每个分句尾字的平仄)
2、关于五言以下的句子不论平仄吗?(一般而言,五言以下平仄放得很宽,比如四言句,甚至四连平或四连仄都允许。这是指单个句子,在对的时候,第二字和第四字平仄也应当相反)
3、关于“无情对”是怎么回事?(简单而言,无情对要求词性对的越工整越好,而上下句的意思相差的越远越好,如:火腿——冰心,“冰”对“火”属同一小类的名词,“心”对“腿”也同属身体器官的名词,词性很工,但上下联的意思相去甚远,给人以另类的美感)
4、关于“玻璃对”是怎么回事?(全部用玻璃字写的对联叫“玻璃对”,所谓玻璃字,是指左右完全对称的字,如“人、山、回、审、内”等,几个玻璃对例子:“第三届中华世纪坛迎春征联”的出句是:甲申吉幸春来早,或一等奖的对句是:中土昌兴业共荣)

好了,深入下去,还有许多知识需要不断学习,相信大家在将来都能取得更大的进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0 小时
主题
177

1583

帖子

0

精华

2215

积分

联都贡士

Rank: 6Rank: 6

UID
4937
经验
2215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5-5-14
12
发表于 2005-7-14 14:45 | 只看该作者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逍遥居士</I>在2005-7-13 15:38:00的发言:</B>

<P>转自:<B> </B>燕东文苑</P>
<P>            <FONT size=3><B>【葵花宝典揭密】(作者:山月、伴书行)
</B></FONT></P>
<P>这是山月老师和伴书行老师在凤鸣轩论坛教学时合写的教学专用贴。</P>
<P>第一课 初识平仄(学习时间:七月二十二日——七月二十三日)
</P>
<P>大家都知道,古诗词读起来琅琅上口,其原因是什么呢?其中一个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平仄的运用,原来,不管是古音还是今音,其读音的四个声调都各有其特点,《康熙字典》前面载有一首歌诀,名为《分四声法》:

   平声平道莫低昂,
   上声高呼猛烈强,
   去声分明哀远道,
   入声短促急疏藏。

如果单一连续用一个声调,自然在读音上面显得呆板单一,缺少变化。四个声调可以分为两大类,即平声和仄声。当平仄交替运用时,读音便抑扬顿挫,富有音韵的美感。

那么,什么是平声?什么是仄声呢?这有两个分类标准,一个是按古音分类,一个是按今音分类。由于采用今音是对联发展的必然趋势,所以,本届学习,我们侧重学习今音。按今音平仄的划分其实非常简单,一句话,现代汉语中的阴平(一声)、阳平(二声)为平声;上声(三声)、去声(四声)为仄声。很简单吧:))


作业:

1、有人说:“对联嘛,应当注重意境,平仄可以忽略。”请大家简要谈谈对此话的看法。(满分30分)

2、辨别下列各字的平仄:(满分40分)

  花、(平)草(仄、)山、(平)水、(仄)春、(平)夏、(仄)云、(平)雨(仄)

3、标出下面三个句子的平仄:(满分30分)

例:红日千秋照
    平仄平平仄

   花随春雨艳 平平平仄仄
   风来花自舞 平平平仄仄
   竹影摇风月 平仄平平仄
</P>
</DIV>
梅须逊雪三分白 雪却输梅一段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0 小时
主题
177

1583

帖子

0

精华

2215

积分

联都贡士

Rank: 6Rank: 6

UID
4937
经验
2215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5-5-14
13
发表于 2005-7-14 15:18 | 只看该作者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逍遥居士</I>在2005-7-13 15:39:00的发言:</B>

<P>第二课</P>
<P>
(一)上联和下联</P>
<P>在对联中,上下两联,一般上联末尾字用仄声,下联末尾字用平声。判断是上联还是下联主要看末尾字。</P>
<P>
例:
1、风梳千柳碧 “碧”是仄声,因此这句是上联。
2、雨润万山红 “红”是平声,因此这句是下联。
3、两个黄鹂鸣翠柳 “柳”是仄声,因此,这句是上联。
4、一行白鹭上青天 “天”是平声,因此,这句是下联。</P>
<P>
(二)平仄交替</P>
<P>在同一句子中,平仄逢双必须交替,也就是说,2、4、6、8、10、12……这些数位上的字的平仄必须交替,否则算出律。
例1:
春蚕到死丝方尽 平平仄仄平平仄
请大家留意其双数位上的字“蚕”“死”“方”的平仄。这三个双数位字的平仄为:“平——仄——平”,是相互交替的。
如果其双数字的平仄改为“平——平——平”或“仄——仄——仄”,则出律。
例2:
留取丹心照汗青 平仄平平仄仄平
上句中2、4、6这几个双数位上的字“取、丹、汗”的平仄为“仄——平——仄”,同样是平仄交替的。
例3:
喜闻燕语莺歌柳绿花红真乃太平盛世 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仄仄
“闻 语 歌 绿 红 乃 平 世 ”这些双数位上的字的平仄为: “ 平 仄 平 仄 平 仄 平 仄” ——双数位上字的平仄总在交替。


(三)作业:
1、标出下列各句句子的平仄,并指出该句是上联还是下联:(40分)
例:红梅传喜讯
平平平仄仄(上联)
绿柳舞东风
仄仄仄平平(下联)

a.鸡声茅店月 平平平仄仄(下联)
b.人迹板桥霜 平仄仄平平(上联)
c.月涌大江流 仄仄仄平平(上联)
d.青山有幸埋忠骨 平平仄仄平平仄(下联)
e.翠涌千峰宿雨收 仄仄平平仄仄平(上联)</P>
<P>
2、标出下列各句的平仄,判断:上联还是下联;是否出律(30分)
例:a.江河不洗古今恨
平平仄仄仄平仄(上联,合律)
b.业由人创有志成
仄平平仄仄仄平(下联,出律)
A.学海无涯不停蹄 仄仄平平仄平平(上联.出律)
B.沉舟侧畔千帆过 平平仄仄平平仄(下联,合律)
C.世纪之交千年递进千载难逢 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上联,出律)</P>
<P>
3、试着自己出3句七字联(每句7字),要求合律,并标上每个字的平仄,注明上联还是下联。(30分)
</P>1.岁月无情染发白 仄仄平平仄仄平(下联) 2.闲观垄上柳飞燕 平平仄仄仄平仄(上联)3.夏日梧桐抱晚风 仄仄平平仄仄平(下联)</DIV>
梅须逊雪三分白 雪却输梅一段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0 小时
主题
177

1583

帖子

0

精华

2215

积分

联都贡士

Rank: 6Rank: 6

UID
4937
经验
2215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5-5-14
14
发表于 2005-7-14 16:03 | 只看该作者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逍遥居士</I>在2005-7-13 15:40:00的发言:</B>
第三讲  关于上下句平仄的对应

第二讲已经讲过,在同一句中,其双数字的平仄应当交换,那么,在全联中上下句的平仄应当怎样对应呢?我们先看一个例子(按今音分析):

书山有路勤为径 平<FONT color=#f70968>平</FONT>仄<FONT color=#f70938>仄</FONT>平<FONT color=#f70938>平</FONT>仄
学海无涯苦作舟 平<FONT color=#ff0066>仄</FONT>平<FONT color=#ff0066>平</FONT>仄<FONT color=#ff0066>仄</FONT>平

可以看出,上下联的双数字(第2、4、6字)平仄是相对的,上联平下联就仄,上联仄下联就平——

山、路、为    平、仄、平
海、涯、作    仄、平、仄

而上下联的单数字(第1、3、5字)平仄有的相对,有的不相对——

书、有、勤   平、仄、平
学、无、苦   平、平、仄

可以看出,单数字的平仄放得很宽,1、3、5等单数字,可以考虑平仄因素,也可以不考虑平仄因素。

前人对这一规律作过这样一个总结:“1、3、5不论,2、4、6分明”,说得就是这个道理。附带说一下,这句话既针对单个句子(参看第二讲的内容),也针对全联的上下句。

我们再来看看下面平仄是合律还是出律:

平<FONT color=#000000>平</FONT>平仄仄
仄<FONT color=#000000>平</FONT>仄平平——出律

平平仄平仄仄
仄仄平仄平平——出律

平平仄仄仄平仄
平仄仄平平仄平——合律

平平仄仄平平平仄
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合律

作业:(请大家在30日前完成)

1、在任意一个论坛中找出5幅合律的对联并注明其平仄。(50分)</DIV>
<DIV class=quote><FONT color=#ff0000 size=3>桃花夹岸清溪瘦 平平平仄平平仄
树影横江水草长 仄仄平平仄仄平</FONT></DIV>
<DIV class=quote><FONT color=#ff3300 size=3>花间问月一壶酒 平平仄仄仄平仄</FONT></DIV>
<DIV class=quote><FONT color=#ff3300 size=3>月下寻梅几径春 仄仄平平仄仄平</FONT></DIV>
<DIV class=quote><FONT color=#ff0000 size=3>暂将月色聚杯底 仄平仄仄仄平仄</FONT></DIV>
<DIV class=quote><FONT color=#ff0000 size=3>欲把星光缝浪头 仄仄平平平仄平</FONT></DIV>
<DIV class=quote><FONT size=3><FONT color=#ff0000>不弃涓流成大海 平仄平平平仄仄
能容块垒是高山 平平仄仄仄平平</FONT></FONT></DIV>
<DIV class=quote><FONT color=#ff0000 size=3>碧荷出水层层夏 仄平平仄平平仄</FONT></DIV>
<DIV class=quote><FONT color=#ff0000 size=3>金穗铺田粒粒秋 平仄平平仄仄平</FONT>

2、在任意一个论坛中找出5幅出律的对联并注明其平仄(建议找自己过去的对联)。(50分)</DIV>
<DIV class=quote><FONT size=3>清风浅唱竹影醉 平平仄仄平仄仄</FONT></DIV>
<DIV class=quote><FONT size=3>白雪轻压梅枝香 平仄平仄平平平</FONT></DIV>
<DIV class=quote><FONT size=3>倚窗听雨新柳欢 平平平仄平仄平</FONT></DIV>
<DIV class=quote><FONT size=3>把酒望月旧梦愁 仄仄仄仄仄仄平</FONT></DIV>
<DIV class=quote><FONT size=3>风扣梅窗雪入韵 平仄平平仄仄仄</FONT></DIV>
<DIV class=quote><FONT size=3>烟锁重楼笛传情 平仄平平平平平</FONT></DIV>
<DIV class=quote>
<P><FONT size=3>捉风入画惊花梦 平平仄仄平平仄</FONT></P>
<P><FONT size=3>追月流辉泻情思 平仄平平仄平平</FONT></P>


<P><FONT size=3>碧波藏诗风做柜 仄平平平平仄仄</FONT></P>
<P><FONT size=3>翠柳报春燕是差 仄仄仄平仄仄平</FONT></P></DIV>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7-14 16:03:56编辑过]
梅须逊雪三分白 雪却输梅一段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0 小时
主题
177

1583

帖子

0

精华

2215

积分

联都贡士

Rank: 6Rank: 6

UID
4937
经验
2215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5-5-14
15
发表于 2005-7-14 16:48 | 只看该作者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逍遥居士</I>在2005-7-13 15:40:00的发言:</B>
第四讲  复习

(一)复习要点
回忆前段时间学过的内容,我们发现,主要讲了以下几个要点:

1、平仄的意义
如果单一连续用一个声调,自然在读音上面显得呆板单一,缺少变化。四个声调可以分为两大类,即平声和仄声。当平仄交替运用时,读音便抑扬顿挫,富有音韵的美感。

2、什么是平仄
现代汉语中的阴平(一声)、阳平(二声)为平声;上声(三声)、去声(四声)为仄声。

3、上联和下联
一般上联末尾字用仄声,下联末尾字用平声。

4、平仄交替
在同一句子中,平仄逢双必须交替。

5、上下句平仄相对
上下联的双数字(第2、4、6字)平仄是相对的。“1、3、5不论,2、4、6分明”,这句话既针对单个句子,也针对全联的上下句。


(二)作业(请在8月2日前完成)
1、标出下列句子的平仄;确定上联还是下联;判断是否合律,给合律的句子配上另外半幅对联。50分
例:  
明月入涧聆天籁
平仄仄仄平平仄(上联,出律)

晨曦涉水渡金舟
平平仄仄仄平平(下联,合律)
对句:旭日登山描彩树

A.随风落叶舞空山 平平仄仄仄平平(下联,合律)望月抒怀释旧梦
B.月度云海星引路 仄仄平仄平仄仄(上联,出律)
C.明月悄依帘外柳 平仄平平平仄仄(上联,合律)清风暗访窗台人
D.天光云影一水收 平平平仄仄仄平(下联,出律)
E.绿水青山窗外画

2、自己试着出5句七言联(每句7个字),要求合律,标出平仄、属上联还是下联。50分
(如果能再配上合律的另外半幅对联,可以加分哟 ^_^) </DIV>
<DIV class=quote><FONT color=#ff0000 size=3>夏荷做秀藕传粉 仄平仄仄仄平仄(上联)</FONT></DIV>
<DIV class=quote><FONT color=#ff0000 size=3>漫抒柳叶挽浮云 仄平仄仄仄平平(下联)</FONT></DIV>
<DIV class=quote><FONT color=#ff0000 size=3>云烟挥洒难离去 平平平仄平平仄(上联)</FONT></DIV>
<DIV class=quote><FONT color=#ff0000 size=3>山外云来雨意肥 平仄平平仄仄平(下联)</FONT></DIV>
<DIV class=quote><FONT size=3><FONT color=#ff0000>终归绿草满园歌 平平仄仄仄平平(下联)</FONT>
</FONT></DIV>
梅须逊雪三分白 雪却输梅一段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联都网 ( 闽ICP备2023009884号 )

GMT+8, 2025-2-20 04:43 , Processed in 0.086730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