鑱旈兘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429|回复: 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D组长--溪水闻花 批注学习《惠风词话》

[复制链接]
在线时间
286 小时
主题
2

162

帖子

0

精华

4826

积分

联都高级会员

Rank: 3

UID
39763
经验
1139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286 小时
注册时间
2012-5-31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4-5 21:2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溪水闻花 于 2013-4-13 22:46 编辑

《蕙风词话》(新校本)


  目录

  ●卷一  ●卷二  ●卷三  ●卷四  ●卷五

  ●续编卷一  ●续编卷二  ●附录


  《蕙风词话》五卷,《惜阴堂丛书》。《续词话》二卷,系予从况氏著作中辑出,分期发表于艺文杂志。近日王幼安校订此两种,间加附注,足资启发,因并采入。诠评系就前五卷加以阐明或辨正者,亦附录于后,以供读者参考。圭璋识。

  ●卷一

  ○ 词非诗余

  沈约《宋书》曰:“吴歌杂曲,始皆徒歌。既而被之弦管。又有因弦管金石作歌以被之。”按前一法即虞廷依永之遗,后一法当起于周末宋玉《对楚王问》。首言客有歌于郢中者,下云其为《阳阿》、《薤露》,其为《阳春》、《白雪》,皆曲名。是先有曲而后有歌也。填词家自度曲,率意为长短句,而后协之以律,此前一法也。前人本有此调,后人按腔填词,此后一法也。

        大致意思是沈约《宋书》说吴歌歌曲繁杂,但都是来自于徒歌。随后才配以弦管乐器等,前一法是虞廷依永的遗作,后一法是起于周末宋玉《对楚王问》。。。。。
         这段文章大意基本能懂,知道了《阳阿》、《薤露》、《阳春》、《白雪》,皆是曲名。
         是先有了曲子而后再有了歌词。
         词作家自我掌握曲子的长短,再用韵律来协调,这也称之为前一法。或者,用早已存在的现成的曲调直接填词,这也叫后一法。



     
在线时间
286 小时
主题
2

162

帖子

0

精华

4826

积分

联都高级会员

Rank: 3

UID
39763
经验
1139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286 小时
注册时间
2012-5-31
2
 楼主| 发表于 2013-4-6 11:2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溪水闻花 于 2013-4-13 22:46 编辑

沿流溯源,与休文之说相应。歌曲之作,若枝叶始敷。乃至于词,则芳华益茂。词之为道,智者之事。酌剂乎阴阳,陶写乎性情。自有元音,上通雅乐。别黑白而定一尊,亘古今而不敝矣。唐宋以还,大雅鸿达,笃好而专精之,谓之词学。独造之诣,非有所附丽,若为骈枝也。曲士以诗余名词,岂通论哉。


    “歌曲之作,若枝叶始敷。乃至于词,则芳华益茂,”是不是说只有到了词,歌曲才繁荣昌盛起来?
      酌剂(酌劑):拿多余的弥补不足的或亏损的。从字面上看当是刚柔、悲喜、快慢等都相互照应而全面?
      元音: 指发音气流在口腔通过不受阻碍而发出的声音。1. 纯正而完美的声音。常用以指诗歌。 清 吴伟业 《送杜大于皇兼简曹司农》诗:“一气元音接混茫,想落千峯入飞鸟。”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四:“夫诗为天地元音,有定而无定,到恰好处,自成音节。” 金一 《心声》:“夫古淡夷愉,鏘喤而闛鞳,此元音之美调,吾久不得闻之矣。”。2. 音素的一类。声带颤动,气流在口腔的通路上不受到阻碍而发出的声音。如普通话语音的a、o、e、i、u等。亦称“ 母音 ”。
     雅乐:古代指帝王朝贺、祭祀天地等大典所用的音乐。

      
     这一段理论的中心意思是,词非诗余。



大意:1、先谱曲,后填词;2、按前人曲调,后填词。3、现在曲调失传,我们应该是按平仄在填词。谱曲犹如一棵树长出了枝叶,填上词以后就好比长出了鲜花,才算完美。酌剂乎阴阳一句有些玄了,理解为平仄,音节错落。词能够陶冶性情。提出把词作为一门专门的学科。而不是别的文学体裁的附属,很多人把词作为诗的附属,不是大家公认的。 
-------转自百无一用同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286 小时
主题
2

162

帖子

0

精华

4826

积分

联都高级会员

Rank: 3

UID
39763
经验
1139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286 小时
注册时间
2012-5-31
3
 楼主| 发表于 2013-4-20 14:3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溪水闻花 于 2013-4-20 16:19 编辑

 ○词非诗之剩义

  诗余之“余”,作赢余之“余”解。唐人朝成一诗,夕付管弦,往往声希节促,则加入和声。凡和声皆以实字填之,遂成为词。词之情文节奏,并皆有余于诗,故曰“诗余”。世俗之说,若以词为诗之剩义,则误解此余字矣。

     
       诗余的“余”,作“多余”来理解。唐朝呢,上午吟成一首诗,下午就谱成曲了。往往声音优美韵律铿锵节奏鲜明,动辄还加入和声。凡是和声的地方呢全都是要填词的,渐渐形成了词。词,声情并茂,并不真是诗的多余部分。所谓“诗余”,依照世俗的眼光来理解,如果理解成诗的多余、剩余,那就是误解“诗余”的“余”字了。



 (大意:是说词叫诗余不是剩余,余,是把诗变成曲的时候,由于声音稀少,节拍过于急促,在里面加入了和声,而和声又用实字来表现,所以余是多出的意思。王维的折腰体: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曾经见中国十大名曲中阳关三叠:清和节当春,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霜夜与霜晨,历苦辛,历苦辛,历历苦辛到如今。这里与原诗比较,多出的字句应该就是诗余的意思。--------转自百无一用同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286 小时
主题
2

162

帖子

0

精华

4826

积分

联都高级会员

Rank: 3

UID
39763
经验
1139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286 小时
注册时间
2012-5-31
4
 楼主| 发表于 2013-4-20 14:48 | 只看该作者
○作词有三要

  作词有三要,曰重、拙、大。南渡诸贤不可及处在是。


     作词贵在三大要点:就是“厚重、拙朴、大气”。南渡以来的诸位诗圣贤达无人不是如此。


(重、拙、大,阐发的是词的境界,具体表现在创作手法上,重,沉着的意思,怎么才能做到重?初学者先按照全篇布局,第一合乎平仄、韵律的要求,其次合乎音韵的要求,这样就基本合适了,在以后就是平时的炼字、炼句的功力,字句秀丽而不是华丽,音韵高雅而不是低俗,意境深远而不是浮浅,情真语切,最后写出的词达到精妙,纯乎自然,这样就达到了“重”的要求。拙,直率、淳朴的意思,是真切的情感从词人肺腑中直接抒发出来,这也是词人思想品格高尚的一种体现,岳飞的作品应该体现了这一点。大,大气,气,气象,词的意境开阔、意义深远,表现在写作上一气呵成,不露痕迹,或者说用微小的细节表现出磅礴大气。重,拙,大,就是雄浑、厚重、大气,只有在平时修炼自己的学识、性情、人品、阅历,最后才能达到厚积薄发,重、拙、大的效果。
                     -----------转自百无一用同学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286 小时
主题
2

162

帖子

0

精华

4826

积分

联都高级会员

Rank: 3

UID
39763
经验
1139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286 小时
注册时间
2012-5-31
5
 楼主| 发表于 2013-4-20 14:5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溪水闻花 于 2013-4-20 19:52 编辑

○词重在气格

  重者,沉着之谓。在气格,不在字句。


      诗,重在气格。
      气
格:指诗文的气韵和风格。所谓重,就是沉着稳重。诗的庄重在于气格,不在于一字一句上。


○词外求词
  词中求词,不如词外求词。词外求词之道,一曰多读书,二曰谨避俗。俗者,词之贼也。

填得一首好词,与其在词中寻找好词,不如在词外寻找。所谓“工夫在诗外”。词外求词的根本,一是多读书,二是远离俗气。俗者,是词的恶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286 小时
主题
2

162

帖子

0

精华

4826

积分

联都高级会员

Rank: 3

UID
39763
经验
1139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286 小时
注册时间
2012-5-31
6
 楼主| 发表于 2013-4-20 14:59 | 只看该作者
○宋清人拙处不可及

  半塘云:“宋人拙处不可及,国初诸老拙处亦不可及。”


    宋清时期诗人的诗作的拙朴无人能及。
    半塘说:“宋朝诗人的拙朴无人能及,国初期的诸位遗老诗人的拙朴也是无人能及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286 小时
主题
2

162

帖子

0

精华

4826

积分

联都高级会员

Rank: 3

UID
39763
经验
1139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286 小时
注册时间
2012-5-31
7
 楼主| 发表于 2013-4-20 16:3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溪水闻花 于 2013-6-29 15:29 编辑

 ○无词境即无词心

  填词要天资,要学力。平日之阅历,目前之境界,亦与有关系。无词境,即无词心。矫揉而缰为之,非合作也。境之穷达,天也,无可如何者也。雅俗,人也,可择而处者也。


    诗词没有词境便没有词心。
    填词要有天赋,要有持之以恒的学习方有学识。平日里的浏览,与眼下填词的水平不无关系。诗词没有意境,就是没有词心。矫揉造作的创作,不会出好的作品。缺少词境那是天意,雅俗确是人可以决定的。这段的中心意思大概是:想要填好词,功夫在词外,要多读书学习、博学。



(注:词境(词境)
词的意境。
清 王鹏运 《<强邨词>序》:“自辛丑夏与公别后,词境日趋於浑,气息亦益静。”
王国维 《人间词话》二九:“ 少游 词境最为凄婉。至‘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则变而凄厉矣。”
词心:
(1)指词的真情实感。
况周颐蕙风词话》卷一:“吾听风雨,吾览江山,常觉风雨江山外有万不得已者在。此万不得已者,即词心也。而能以吾言写吾心,即吾词也。”
(2)有真情实感的词。 清
陈廷焯白雨斋词话
》卷六:“﹝ 乔笙巢 ﹞又云:‘他人之词,词才也。 少游 ,词心也,得之於内,不可以传。---------转自圣雪老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286 小时
主题
2

162

帖子

0

精华

4826

积分

联都高级会员

Rank: 3

UID
39763
经验
1139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286 小时
注册时间
2012-5-31
8
 楼主| 发表于 2013-6-29 15:4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溪水闻花 于 2013-6-29 16:16 编辑

 ○词忌刻意为曲折

   词笔固不宜直率,尤切忌刻意为曲折。以曲折药直率,即已落下乘。昔贤朴厚醇至之作,由性情学养中出,何至蹈直率之失。若错认真率为直率,则尤大不可耳。

   
      词最忌刻意的曲折

      写诗不宜太过直率,尤其切忌刻意的曲折。以曲折医治直率,即已经落入下乘了。往昔圣贤们的质朴、厚重、纯真的作品,由性情、学识、涵养中得出,何至于导致直率的失误。如果错把认真直率当成直率,则大可不必了。


     (词的笔法不宜直率,尤其忌讳刻意曲折,用曲折的药来治直率的病,就已经到了下乘的地步。过去的贤士们淳朴、厚重、醇厚、至情的作品,是从性情、学识、修养中而来,怎会走入直率的错误之路。如果错认真率就是直率,就大可不必了。-----------转自百无一用同学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286 小时
主题
2

162

帖子

0

精华

4826

积分

联都高级会员

Rank: 3

UID
39763
经验
1139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286 小时
注册时间
2012-5-31
9
 楼主| 发表于 2013-6-29 16:0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溪水闻花 于 2013-6-29 16:17 编辑

      ○词忌有字处为曲折

  词能直,固大佳。顾所谓直,诚至不易。不能直,分也。当于无字处为曲折,切忌有字处为曲折。

   
       词最忌关键字处弄的曲折。
       写词能直达目的,一气呵成,固然是最好的。能一气呵成,实在是不容易。不能一气呵成,可分步实施。应当在无紧要处曲折,切忌在关键字处曲折。

   
   
       (词能一气呵成当然最好,但是一气呵成确实不容易达到。如果确实不能一气呵成,可以分开,就是说一步达不到,分两步走。分两步就有曲折的问题,应该在段落的地方曲折,不能在段落中曲折。
                                                         -----------转自百无一用同学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联都网 ( 闽ICP备2023009884号 )

GMT+8, 2025-2-22 01:09 , Processed in 0.072994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