鑱旈兘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87|回复: 1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小渔村16期二年级第四讲E组作业***评阅老师海***

[复制链接]
在线时间
187 小时
主题
249

640

帖子

0

精华

1万

积分

联都银牌会员

Rank: 5Rank: 5Rank: 5

UID
43838
经验
2874 点
威望
0 点
在线时间
187 小时
注册时间
2013-1-25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5-24 20:2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小渔村16期二年级第四讲E组作业***评阅老师海***
作业
1写出这一讲中,承,的写作手法
2以【夏】为题,作一首七律,要求平水韵,

在线时间
1021 小时
主题
22

493

帖子

0

精华

1万

积分

版主

Rank: 6Rank: 6

UID
44046
经验
2912 点
威望
0 点
在线时间
1021 小时
注册时间
2013-2-18
2
发表于 2013-5-28 16:32 | 只看该作者
E组两棵树作业:
答:
(1),  顺承:
按顺序说出连续的动作或相关的情况。沿上句所造之 “势”,顺势延伸。
是在 “起’’基础上的发展.
安排意象要在“起’’的背景上展开。
(2),   递进式承接。
即承的第一句承接首句,而下句比上句的意思更进一层。
一般由轻到重,由小到大,由浅到深,由易到难。
在两个句子中,后句的意思在前句的基础上有明显的推进。
由不一定十分明确到比较明确,意思进了一层,两句间是递进关系
(3),  并列承接:
指围绕一个中心主题,分叙有关联的两件事或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即前后两个句子各反映一个相对独立的意思,但这两个意思成横向并列,也就是说明关系的前后两句共说一个意思,是一句说明另一句)。
各层次平行排列,分别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来表述诠释或验证中心主题,使文章呈现出一种多管齐下、齐头并进的格局
(4)、一问一答:
这种设问的好处是一方面可引起悬念;二方面可使全诗跌岩起伏,避免单调、平铺直叙。
(5)、逆承:
是在承接起的时候,不是按起句出现的先后顺序,而正好作了颠倒。

七律·酷夏
烈烈骄阳蒸碧草,蛙声阵阵闹幽泉。
芦花依蝶因风止,涧水停鱼趁鸟眠。
难遣苍龙消暑意,但求骤雨打舟舷。
谁拘电母雷公到,请泻银河落似川。
闲玩乱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449 小时
主题
6

201

帖子

0

精华

6965

积分

联都铜牌会员

Rank: 4Rank: 4

UID
44419
经验
1677 点
威望
0 点
在线时间
449 小时
注册时间
2013-3-5
3
发表于 2013-5-29 17:07 | 只看该作者
小渔村16期二年级第四讲E组E03-★乡关愁客<作业:
答:(1),  顺承:
按顺序说出连续的动作或相关的情况。沿上句所造之 “势”,顺势延伸。
是在 “起’’基础上的发展.
安排意象要在“起’’的背景上展开。
(2),   递进式承接。
即承的第一句承接首句,而下句比上句的意思更进一层。
一般由轻到重,由小到大,由浅到深,由易到难。
在两个句子中,后句的意思在前句的基础上有明显的推进。
由不一定十分明确到比较明确,意思进了一层,两句间是递进关系
(3),  并列承接:
指围绕一个中心主题,分叙有关联的两件事或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即前后两个句子各反映一个相对独立的意思,但这两个意思成横向并列,也就是说明关系的前后两句共说一个意思,是一句说明另一句)。
各层次平行排列,分别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来表述诠释或验证中心主题,使文章呈现出一种多管齐下、齐头并进的格局

(4)、一问一答:

这种设问的好处是一方面可引起悬念;二方面可使全诗跌岩起伏,避免单调、平铺直叙。

(5)、逆承:是在承接起的时候,不是按起句出现的先后顺序,而正好作了颠倒。
2以【夏】为题,作一首七律,要求平水韵,
                    夏
绿荫长夏终何为。
消得收枰败局棋。
自我失之亦可惜。
使公至此早皆知。
愁客只博今朝醉。
故老空余死后悲。
玉石崑岡同一炉,
劫灰遗恨话当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151 小时
主题
12

96

帖子

0

精华

2879

积分

联都高级会员

Rank: 3

UID
44494
经验
666 点
威望
0 点
在线时间
151 小时
注册时间
2013-3-8
4
发表于 2013-5-29 23:11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小渔村十六期二年级第四讲E18三郎作业:1、写出这一讲中,承,的写作手法
答:承的写作手法有:顺承,并列式承接,递进式承接,一问一答式,逆承。
(1)顺承——按顺序承接起句的所造之势,顺势延伸;
(2)递进式承接——承起起句,使起句加深加大加难,使起句更明确;
(3)并列承接——围绕一个中心主题,分叙有关联的两件或者同一件事的两个方面,分别从不同角度去去阐述
(4)一问一答——引起悬念,使全诗跌宕起伏;
(5)逆承——不按起句出现先后顺序,而是做了颠倒手法,若笔意在起句次句尽有意,则三四句双承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97 小时
主题
0

79

帖子

0

精华

2208

积分

联都高级会员

Rank: 3

UID
44447
经验
513 点
威望
0 点
在线时间
97 小时
注册时间
2013-3-6
5
发表于 2013-5-30 00:0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慧能 于 2013-5-30 00:09 编辑

小渔村第十六期二年级 E16慧能 第四讲作业
一、写出这一讲中,承,的写作手法
答:顺承式、递进式、并列式、一问一答式、逆承式。在起句的基础上扩展扩张。

二、以【夏】为题,作一首七律,要求平水韵,
答:七律——初夏
初夏南风吹麦黄,温高汗冒衣衫轻
池塘波闪鱼摇尾,湖畔草丛蛙放声
数亩秧苗待铲插,棉多花瓣等移坑。
酷天蕴育万物节,秋过欢呼好年成

七言律詩 押庚韻  
七律——初夏
一夜南风天气换,温高汗冒见衫轻。

池塘水面鱼摇尾,湖畔草丛蛙放声。

万顷良田需播种,数坡苗幼快移棚。

生机兴旺皆因暑,五谷丰登定有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151 小时
主题
12

96

帖子

0

精华

2879

积分

联都高级会员

Rank: 3

UID
44494
经验
666 点
威望
0 点
在线时间
151 小时
注册时间
2013-3-8
6
发表于 2013-5-30 01:09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小渔村十六花期二年级第四讲E18三郎作业:七律《夏夜忆暮春时》                                        生怕蛙声惊好梦,
举杯低语问荷池。
去年竹笛床头挂,
此际霓裳何处披。
月老无心牵错线,
杜康着意醉霜丝。
欲将杨柳从头折,
却忆春花满院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344 小时
主题
6

129

帖子

0

精华

4520

积分

联都高级会员

Rank: 3

UID
44198
经验
1059 点
威望
0 点
在线时间
344 小时
注册时间
2013-2-27
7
发表于 2013-5-30 15:5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沧桑※ 于 2013-5-30 15:59 编辑

1),  顺承:
按顺序说出连续的动作或相关的情况。沿上句所造之 “势”,顺势延伸。
是在 “起’’基础上的发展.
安排意象要在“起’’的背景上展开。
(2),   递进式承接。
即承的第一句承接首句,而下句比上句的意思更进一层。
一般由轻到重,由小到大,由浅到深,由易到难。
在两个句子中,后句的意思在前句的基础上有明显的推进。
由不一定十分明确到比较明确,意思进了一层,两句间是递进关系
(3),  并列承接:
指围绕一个中心主题,分叙有关联的两件事或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即前后两个句子各反映一个相对独立的意思,但这两个意思成横向并列,也就是说明关系的前后两句共说一个意思,是一句说明另一句)。
各层次平行排列,分别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来表述诠释或验证中心主题,使文章呈现出一种多管齐下、齐头并进的格局
(4)、一问一答:
这种设问的好处是一方面可引起悬念;二方面可使全诗跌岩起伏,避免单调、平铺直叙。
(5)、逆承:
是在承接起的时候,不是按起句出现的先后顺序,而正好作了颠倒。
夏日闲语
珠帘半卷黛眉慵,浅卧清风暑韵浓。
檐壁蛙声扰乱梦,花间蝶舞觅蝉踪。
园中紫蕊枝头绽,柳下黄莺倩影重。
只道无限时光好,素姿香茗谁与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97 小时
主题
0

79

帖子

0

精华

2208

积分

联都高级会员

Rank: 3

UID
44447
经验
513 点
威望
0 点
在线时间
97 小时
注册时间
2013-3-6
8
发表于 2013-5-31 22:4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449 小时
主题
6

201

帖子

0

精华

6965

积分

联都铜牌会员

Rank: 4Rank: 4

UID
44419
经验
1677 点
威望
0 点
在线时间
449 小时
注册时间
2013-3-5
9
发表于 2013-6-1 01:17 | 只看该作者
乡关愁客 发表于 2013-5-29 17:07
小渔村16期二年级第四讲E组E03-★乡关愁客

谢谢老师,俺知道写的不怎么样,惭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151 小时
主题
12

96

帖子

0

精华

2879

积分

联都高级会员

Rank: 3

UID
44494
经验
666 点
威望
0 点
在线时间
151 小时
注册时间
2013-3-8
10
发表于 2013-6-1 21:11 | 只看该作者
狂花老师好,我诗已经写了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39 小时
主题
1

28

帖子

0

精华

801

积分

联都中级会员

Rank: 2Rank: 2

UID
44448
经验
158 点
威望
0 点
在线时间
39 小时
注册时间
2013-3-6
11
发表于 2013-7-5 11:39 | 只看该作者
小渔村16期二年级第四讲E组作业***评阅老师海***
作业
1写出这一讲中,承,的写作手法
(1),  顺承:
按顺序说出连续的动作或相关的情况。沿上句所造之 “势”,顺势延伸。
是在 “起’’基础上的发展.
安排意象要在“起’’的背景上展开。
(2),   递进式承接。
即承的第一句承接首句,而下句比上句的意思更进一层。
一般由轻到重,由小到大,由浅到深,由易到难。
在两个句子中,后句的意思在前句的基础上有明显的推进。
由不一定十分明确到比较明确,意思进了一层,两句间是递进关系
(3),  并列承接:
指围绕一个中心主题,分叙有关联的两件事或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即前后两个句子各反映一个相对独立的意思,但这两个意思成横向并列,也就是说明关系的前后两句共说一个意思,是一句说明另一句)。
各层次平行排列,分别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来表述诠释或验证中心主题,使文章呈现出一种多管齐下、齐头并进的格局
(4)、一问一答:
这种设问的好处是一方面可引起悬念;二方面可使全诗跌岩起伏,避免单调、平铺直叙。
(5)、逆承:
是在承接起的时候,不是按起句出现的先后顺序,而正好作了颠倒。


2以【夏】为题,作一首七律,要求平水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707 小时
主题
12

558

帖子

2

精华

1万

积分

联都秀才

Rank: 2Rank: 2

UID
46260
经验
2600 点
威望
0 点
在线时间
707 小时
注册时间
2013-8-3
12
发表于 2013-8-10 21:1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墨秋 于 2013-8-11 12:18 编辑

写出这一讲中,承,的写作手法
1),  顺承:
按顺序说出连续的动作或相关的情况。沿上句所造之 “势”,顺势延伸。
是在 “起’’基础上的发展.
安排意象要在“起’’的背景上展开。
(2),   递进式承接。
即承的第一句承接首句,而下句比上句的意思更进一层。
一般由轻到重,由小到大,由浅到深,由易到难。
在两个句子中,后句的意思在前句的基础上有明显的推进。
由不一定十分明确到比较明确,意思进了一层,两句间是递进关系
(3),  并列承接:
指围绕一个中心主题,分叙有关联的两件事或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即前后两个句子各反映一个相对独立的意思,但这两个意思成横向并列,也就是说明关系的前后两句共说一个意思,是一句说明另一句)。
各层次平行排列,分别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来表述诠释或验证中心主题,使文章呈现出一种多管齐下、齐头并进的格局
(4)、一问一答:
这种设问的好处是一方面可引起悬念;二方面可使全诗跌岩起伏,避免单调、平铺直叙。
(5)、逆承:
是在承接起的时候,不是按起句出现的先后顺序,而正好作了颠倒。

公园小景
【墨秋】
叠翠山边夏日长,清晨万物泛崇光。
绕堤柳舞黄莺闹,掩径草丰百卉芳。
老者湖旁闲踱步,小儿花下觅虫香。
光阴静好复何欲?何必营营奔走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联都网 ( 闽ICP备2023009884号 )

GMT+8, 2025-4-9 05:18 , Processed in 0.102861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