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谢谢康先生认真回复。先生所评十分中肯,在下佩服。
我现在考虑的问题是:这道题了因大师不给分的原因是什么呢?意隔=意全失吗?如果每一个考官都这样评判试题,那么我相信任何讨论的公正性都将面临质疑。以这样的评判行为相信对联都的发展及声誉并没有任何好处。联都是以服务为宗旨的论坛,这点定位非常好。既然是服务性行为,那么相信在通过评判这种行为体现时,作为试官应该具有一种认真负责的态度。
当然,评判工作的难度是显而易见的,这点相信每个联友都是能体谅的。但我同时也相信:只有好的认真负责的评判精神(首先要有)才能尽量避免出现评判的失误。
在这里,我还想申明一点:我本人非常感谢了因大师的评判,也尊重他的评判行为。在此基础上,我非常希望看到他利用专业知识认真负责的评判。
关于这道题我亦试问了许多联友,都认为一分不给是绝对不合道理的。如果要讨论评判标准那就要涉及到更多的问题。如果仅仅因为试官对联题产生个人怀疑,而凭感性作出草率的评判,那么这种评判必然会带上远离评判自身价值的独断性。评判的目的是指出问题,提出建议,让应试者补充更多有益的知识;评判是一个交流的过程。而这个过程通常是通过知识与认识度来完成的。一个好的评判总让人有一针见血、茅塞顿开之感,准确、实在、目的明确、中肯等皆是其不可或缺的要素。
纵观了因大师对我的试卷的评判,我的感受是:评判简洁(这是好的),但无力,准确性不够。特别是关于最后一道题的评判更是有草率的迹象:1、既没说明为何不给分;2、也未准确道出该题的问题所在,给人的感受就是在评判这道题时出现了“思维缺氧”似的;3、缺乏相应的理论支持。
再谈这道题的出句,本身就有模糊性与可变性。鸡蛋与沙石之间的对话也并不是一个自然现象,我们完全可以凭个人的经验体验和感受道出个人对人生存在的揣摩性。而面对这样的试题,适当的意义引伸是允许的,但试官其实仅仅能做的是考评联律之类的问题相对来说才是比较恰当的。如果评判讨论到了哲学范畴,那么将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况呢?
公平与公正并存。这也是联都形象的标志。我个人的看法是:此题我并未完全象了因大师评判的那样严重到完全无意义,也不象无嗔先生说的跑题那么严重。意境当然重要,但这道题本身决定了它的存在意义是在哲学范围内而不是在意境讨论范围内。因为意义本身并不是一种知觉行为,而是一种经过理论实践后的价值评判。我的答题也许只是道出一种存在的自然性而已,并未引伸。也许普通了些,大意还是明确的。
最后我想说明一点:统观全部试题,有一点可以明确的是:了因大师的评判是不公正的,也是草率的。而我个人为何要参与这样的讨论,其实只有一个目的:联都的成长终究是大家共同来完成的。它将排除任何私人性行为的打捞,它不但需要公平、公正,同时也需要在它的内部响起不同的声音。
期望这篇交流文章能给联都带来交流的有益性。因为这是我真实的想法。
再次感谢了因大师的评判,感谢无嗔先生参与交流。更感谢康先生认真重评。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2-24 13:27:26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