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瓦匠 空空道人 有覆地翻天之举 非偷梁换柱之人 道人:瓦匠虽是泥水工,却往往独立形成行业,故不再操立柱架梁旧业。此联运用词语的双关性,把翻瓦匠的这一职业,提升到大事业的高度,纵有一定趣味,毕竟是游戏笔法。 仗顶上功夫,做个梁上君子 有看家手段,挣些养家本钱 道人:有绝技才有饭吃,能攀房顶,可谓梁上君子也;俯窥一家杂实,也非本意,无非生活所迫也。 梅风先生 清杂理秽光陈宇; 去旧翻新焕靓姿。 协作分工封日暮; 齐心合力拒天黑。 驰名数手屋檐路; 饮誉一城房顶功。 道人:以上三联均为真实描写,合起来象一首诗,拆开来似与翻瓦匠的本职不够贴近。 试剑 虽无广厦千间,凭区区手段,危房尽换新结构; 自有随身一技,借上上功夫,旧貌皆成美画图。 道人:把握住了翻瓦匠的职业特色,构思有新意。两结句却有儿偏。 笑语往事非 清屋脊,理雨沟,为保千家面子 盖蓑茅,翻青瓦,只图一日工钱 道人:也是实在的文笔。总体比较贴切,出新上稍欠。 冲龙煞北 勤如燕子 频把新泥衔老舍 艺自班门 再将旧瓦换琼瑶 道人:赞扬了翻瓦匠的勤劳精神和精湛技艺。取舍得当,贴切自然。唯“琼瑶”一词稍显夸张。不过将“老舍”和“琼瑶”两作家名嵌于联中,也属新鲜。 弦歌 一样谋生 莫羡我飞檐走壁 今朝翻瓦 愿帮您挡雨遮风 道人:比较符合职业特征。前四字分句可删。 无鸣 头顶有天,上房揭瓦真君子; 下临无地,走壁飞檐实匠心. 道人:比较形象地描写了翻瓦匠的职业特征。下联更见“匠心”。 儒夫子 未雨绸缪谁阻雨? 临天运作我遮天! 道人:也用游戏笔法,颇见情趣。不过“阻雨”、“遮天”的描述,还与职业特征有距离。 海媚 墙角无光?瓦片翻开牵日射; 屋檐有漏!石灰粘合任风吹。 道人:掀瓦为了屋角亮堂,似与翻瓦匠的工作目的背道而驰了。翻瓦是不用石灰的,翻瓦主要也不是为防风。海媚估计出生在80年代的城市,没见过翻瓦匠,所以写偏了。 学堂窝人 扫净粘牢,听如易弄原难弄,难堵天公漏洞; 翻来覆去,看似相重实不重,不输政客功夫。 道人:此联深不可测,不敢妄评。 不惑的青春 除旧换新,东家老宅添生气 吟歌斗酒,瓦匠憨容展笑颜 道人:不管如何,吟歌斗酒原非翻瓦匠命运。 听风读雨 上联:根起 下联:顶封 横批:一身债 道人:像是在写造房子,看不出和翻瓦匠有关系。翻瓦匠要不是命中注定爱赌博,也不至于一身债的。 资北儒生 补漏立高空,此等功夫非小可
谋生临险处,个中滋味确辛酸 道人:抓住了翻瓦匠的职业特征,表现了不得他们的高超技艺、高危职业、低收入人生,全面、深刻,值得咀嚼。 火焰山 重饰百千屋顶 常挥十万瓦军 道人:一个“挥”字,阻碍了读者的理解。估计是“指挥”的意思吧? 云帆 抬手翻云 敢令天水檐前泄 腑身覆雨 不叫污泉梁下流 道人:后两分句写实,也妥切,前两四字分句就不太好理解。 丁香花 翻云覆瓦一天工,宅舍千年何怕漏 供水进烟两顿饭,歌谣几曲自舒心 道人:有散文味道,细节描写不错。但“翻云覆瓦”语值得推敲。 石桥 顶顶辛劳,一番动作经风雨
真真手段,几下功夫见水平 道人:有点擦边球的味道,似是而非。虽下了文字功夫,却做成题外文章。 已是高人,敢上房揭瓦
虽非燕子,也小筑玩泥 道人:这联有些味道。 高人俯视凌云顶
好汉翻身上瓦岗 道人:此联尤有味道,上下联意思如能颠倒,更佳。 金钶 上梁换瓦翻旧瓴 饮酒消乏唱新歌 道人:上联实,下联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