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61
在线时间45 小时
主题1
记录0
联都中级会员
经验317 点
威望0 点
金钱530 ¥
在线时间45 小时
主题1
联都中级会员
- UID
- 41745
- 经验
- 317 点
- 威望
- 0 点
- 在线时间
- 45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12-9-10
|
本帖最后由 水木赤黄金 于 2014-7-30 15:37 编辑
24楼:所有七律作业(仅作参考)
《秋野》、 《枫桥》、《月夜有怀》、《溪亭晚照》、《初冬》、精读《积雨辋川庄作》、升级
【秋野】
金秋送爽高粱笑,大地欢歌稻谷丰。
朵朵棉花舒惬意,株株玉米醒幽梦。
风调雨顺流年好,地杰人灵盛世隆。
百姓开心天作美,祈求祖国运昌鸿。
【枫桥】
江南水秀枫桥镇,来往舟车客恋姿。
铁岭雄关通浒墅,寒山古寺有禅师。
邀云醉月谈诗兴,访雅寻幽闻曲痴。
流水游船忆张继,岸边渔火惹相思。
【月夜有怀】
独影凭栏星万点,银辉映苑白如霜。
庭前瘦叶思幽境,阶下黄花念雅堂。
夜静情愁无故友,风轻感慨少新章。
深宵寂寞梦难寐,逝水忧心酒更伤。
【 溪亭晚照 】
溪亭独影花消瘦,叶落丛林露水凉。
远望苍山留晚照,凝眸绿镜映残阳。
痴情空叹光阴短,诚意祈言天际长。
夸父当年神勇在,红尘也许久明茫。
【 初冬】
冬临北国画新妆,林苑寒风铺白霜。
晚菊摇姿凝素艳,乔松挺影映刚强。
心祈瑞雪丰年至,梦盼幽云暖日长。
远望神洲添美景,红梅蓄势待馨香。
精读《积雨辋川庄作》
1、简述精读的要求。
答:三、精读
精读就是更细的读。怎么精读呢?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学诗的格式
格律诗的格式有四种,先要查一查,学习作者对格式、平仄、格律的掌控,避免孤平、三仄尾、三平尾的发生。
2、学用韵
韵是格律诗的主要特征,查一查它是平水韵中的第几部韵,韵字重不重,韵字的词性是否单一,有无撞韵现象。
3、学起承转合的技巧
起承转合四个层次是怎样交待地清清楚楚。学习各步骤是怎样明显区别于其他步骤的;各句(各联)是怎样完成了不同的任务。
4、学紧扣主题,景情一致
诗的整体是怎样紧扣主题(题目)的,写景、抒情是怎样围绕主题展开的。
5、学各句的衔接
联与联之间是怎样紧密衔接的,每联的前分句跟后分句之间是怎样紧密衔接的。
6、学起句(首联)
起句是怎样起的,特点是什么,好在那里。
7、学承句(颔联)
承句是怎样扩展起句的主题,怎样对偶的,承联的后分句怎样给转句做铺垫。承句中名词的位置是怎样安排的。
8、学转句(颈联)
转句是怎样紧扣主题相对于起承起到了转变的作用。和承联是怎样衔接的。怎样对偶的。转句中名词的位置是怎样安排的。
9、学合句(尾联)
合句是怎样在引领的基础上,结合扩展、转变,做的总结。合句是怎样比的。合联前分句是怎样收住前6句的,并为后分句做铺垫的;合句后分句是怎样做到笔尽意不尽的。
10、学精彩句子
一首诗 句句精彩是精品,几句精彩是上品,一句精彩是成品,无一精彩是废品。精彩的句子要记,句句精彩要背。
2、精读王维的《积雨辋川庄作》
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菑。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
野老与人争席罢,海鸥何事更相疑。
1、学诗的格式
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菑。
仄仄平平平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
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野老与人争席罢,海鸥何事更相疑。
仄仄平平平仄仄 ,仄平平仄仄平平。
韵字有:迟,菑,鹂,葵,疑,押上平四支韵。
此诗是仄起平收首句入韵式,是七律的第二种格式。此诗无三平尾三仄尾现象。
2、学用韵
这首诗的韵是《平水韵》:上平,四支(迟,菑,鹂,葵,疑)。无重韵,无撞韵。韵的辞性不单一,有形容词(迟)、动词(疑)、名词(菑,鹂,葵)。
3、学起承转合的技巧
“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菑。”首联(时间、地点、景象兴起)写田家生活,是诗人山上静观所见:正是连雨时节,天阴地湿,空气潮润,静谧的丛林上空,炊烟缓缓升起来,山下农家正烧火做饭呢。女人家蒸藜炊黍,把饭菜准备好,便提携着送往东菑──东面田头,男人们一清早就去那里劳作了。诗人视野所及,先写空林烟火,一个“迟”字,不仅把阴雨天的炊烟写得十分真切传神,而且透露了诗人闲散安逸的心境;再写农家早炊、饷田以至田头野餐,展现一系列人物的活动画面,秩序井然而富有生活气息,使人想见农妇田夫那怡然自乐的心情。
颔联写自然景色(承接),同样是诗人静观所得:“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广漠空蒙、布满积水的平畴上,白鹭翩翩起飞,意态是那样闲静潇洒;听啊,远近高低,蔚然深秀的密林中,黄鹂互相唱和,歌喉是那样甜美快活。辋川之夏,百鸟飞鸣,诗人只选了形态和习性迥然不同的黄鹂、白鹭,联系着它们各自的背景加以描绘:雪白的白鹭,金黄的黄鹂,在视觉上自有色彩浓淡的差异;白鹭飞行,黄鹂鸣啭,一则取动态,一则取声音;漠漠,形容水田广布,视野苍茫;阴阴,描状夏木茂密,境界幽深。两种景象互相映衬,互相配合,把积雨天气的辋川山野写得画意盎然。所谓“诗中有画”,这便是很好的例证.
颈联(从景转到自身)“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诗人独处空山之中,幽栖松林之下,参木槿而悟人生短暂,采露葵以供清斋素食。这情调,在一般世人看来,未免过分孤寂寡淡了。然而早已厌倦尘世喧嚣的诗人,却从中领略到极大的兴味,比起那纷纷扰扰、尔虞我诈的名利场,不啻天壤云泥。从前两联自然景物闲适着笔转而抒情转的自然衔接紧密。
尾联“野老与人争席罢,海鸥何事更相疑?”野老是诗人自谓。诗人快慰地宣称:我早已去心机,绝俗念,随缘任遇,于人无碍,与世无争了,还有谁会无端地猜忌我呢?把自己的主观思想得以升级表达。庶几乎可以免除尘世烦恼,悠悠然耽于山林之乐了。起承转合层层递进,紧密相连,句句精彩。
4、学紧扣主题,景情一致。
这首诗是诗人隐居山林所作,全诗表达了一种看破俗世,甘于平淡的心性。全诗,烟火,藜黍,东菑,水田无不透着田家的平淡,白鹭,黄鹂,朝槿,露葵无不透着山中的静谧安然。景情完全一致,达到了很高的境界。
5、学各句的衔接
王维的这首诗衔接的很紧密,起句从高处看烟火转到农家炊煮,衔接自然,从炊煮再把镜头移向田埂。为承句做好铺垫,承句的水田正好衔接起句的东菑。承句从视觉到听觉上进一步的拓展。从黄鹂的歌声过渡到山中的诗人自然不着痕迹。合句的野老正好衔接并点明了转句中山中习静和素食长斋的主人翁就是诗人。而后拓开一笔表述了自己现在隐居无为随心的心态。
6、学起句(首联)
起句: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菑。看似白描但并不是简单的对客观事物的描写而是经过诗人过滤染上了彩明的主观色彩从而很好的为下面的抒情服务。因为连日阴雨使得空气潮湿,炊烟缓缓上升,农妇们正在家里做饭送给田头劳作的家人。起句景起属兴起。
7、学承句(颔联)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承句承接起句写景,对仗工整。阴阴夏木=漠漠水田,啭==飞,黄鹂=白鹭。其它非名词相对。景由平地转到山上为转句做好铺垫。承句中名词的位置:前分句3、4、7。后分句3、4、7.
8、学转句(颈联)
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转句在前两句写景的基础上转为主观抒情。转句对仗工整。松=山,露葵=朝槿,描写了诗人看淡世事清心寡欲的心境,为合句进一步表明心志做铺垫。转句中名词的位置安排的前分句:1、2、6、7。下分句1、2、6、7.
9、学合句(尾联)
野老与人争席罢,海鸥何事更相疑。通过前面景情的表述自然无痕的来到合句,我已忘记心机悠然自得于山林之乐也。
末联连用两典:一是《庄子·寓言》载的阳子居学道归来后客人不再让座,却与之争座。说明诗人与村夫野老打成一片了。二是《列子·皇帝篇》载:海上有人与鸥鸟亲近,互不猜疑每日有百来只与他相游。一天,他父亲要他把海鸥抓回家去,他再到海边时,鸥鸟都在天上飞舞、不肯停下。说明心术不正,就破坏了他
与鸥鸟的关系。两典正反结合,抒写了诗人淡泊的心志。
10、学音节的正确读法
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菑。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
野老/与人/争/席/罢,海鸥/何事/更/相/疑。
11、学精彩句子
这首诗的承句“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最为精彩且也争议颇多。无论是从视觉到听觉的转换描写,还是从白鹭到黄鹂色彩上的搭配。远近高低就如同一幅山野画一般。可谓“诗中有画”美哉!
水木赤黄金升级考试题
一、 总结五讲讲义的中心内容。(70分,平均每讲14分)
第一讲总结 诗心、律诗基础知识及平水韵
一、 学好诗词,首先要有一颗“诗心”。
让心灵栖居在优美之境,沉醉于千年古典风情,追寻超凡脱俗的灵魂,
诗心”的另一个层面,还要对诗歌要有一种“敬畏”之心。“敬畏”就是对诗词文字的一种尊重。
二、 律诗的基础知识
格——格式,包括:平仄、 粘 、对、 替、 字数 、对仗、 押韵、 起承转合。
律——韵律、声律、音律
对:就是第二句、第四句、第六句、第八句的2 4 6字位置的平仄与第一句、第三句、第五句、第七句相同位置字的相反。这就是“对”。反之为失对。
粘:就是第三句、第五句、第七句的2 4 6位置字的平仄,分别与第二句、第四句、第六句相同位置字的平仄完全一样。这就是“粘”。反之为失粘
替:就是一个句中的平仄相交替。
三、《平水韵》
在诗词写作中,依照中古音系的声韵标准,前人总结归纳了很多韵书,我们学习律诗的标准韵书就是---------《平水韵》,平水韵》也叫《诗韵》 共有一百零六个韵。其中,对我来说最难掌握的是入声,需加强练习
第二讲总结 七律的起收及四种基本格式
一、 什么是起
律诗第一句的第二个字决定起
第二个字是平,就是平起
第二个字是仄,就是仄起
二、 什么是收
律诗第一句的最后一个字决定收
最后一个字是平,就是平收
最后一个字是仄,就是仄收
三、 什么是入韵、不入韵
(一) 首句最后一个字是平声就入韵。
(二)首句最后一个字是仄声就不入韵。
按照起句第二字和最后一个字的平仄,我们将律诗划分为:
仄起平收式、仄起仄收式、平起平收式、平起仄收式四种。具体如下:
一、仄起平收(首句压韵):
(仄)仄 平 平(仄)仄 平, (平)平(仄)仄 仄 平 平。
(平)平(仄)仄(平)平 仄, (仄)仄 平 平(仄)仄 平。
(仄)仄(平)平 平 仄 仄, (平)平(仄)仄 仄 平 平。
(平)平(仄)仄(平)平 仄, (仄)仄 平 平(仄)仄 平。
二、仄起仄收(首句不压韵):
(仄)仄(平)平 平 仄 仄,(平)平(仄)仄 仄 平 平。
(平)平(仄)仄(平)平 仄,(仄)仄 平 平(仄)仄 平。
(仄)仄(平)平 平 仄 仄,(平)平(仄)仄 仄 平 平。
(平)平(仄)仄(平)平 仄,(仄)仄 平 平(仄)仄 平。
三、平起平收(首句压韵):
(平)平(仄)仄 仄 平 平,(仄)仄 平 平(仄)仄 平。
(仄)仄(平)平 平 仄 仄,(平)平(仄)仄 仄 平 平。
(平)平(仄)仄(平)平 仄,(仄)仄 平 平(仄)仄 平。
(仄)仄(平)平 平 仄 仄,(平)平(仄)仄 仄 平 平。
四、平起仄收(首句不压韵):
(平)平(仄)仄(平)平 仄,(仄)仄 平 平(仄)仄 平。
(仄)仄(平)平 平 仄 仄,(平)平(仄)仄 仄 平 平。
(平)平(仄)仄(平)平 仄,(仄)仄 平 平(仄)仄 平。
(仄)仄(平)平 平 仄 仄,(平)平(仄)仄 仄 平 平。
第三讲总结 七律的两种常用格式及孤平拗救和三仄尾、三平尾
一、 律诗的两种常用格式
(一)平起平收首句入韵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 平 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 平 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大家看,这是什么起什么收
平起平收首句入韵式 五个韵字
(二)仄起平收首句入韵
仄)仄 平 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 平 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 平 平仄仄平。
二、 孤平和拗救
什么是孤平呢?如果句式中除去韵字,只有一个平时,就是孤平。七律孤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是不是孤平就看这一句 ,如果第3字“平”改用“仄”,那么第4字就是“平”,就成了孤平。出现这种情况是一定要想办法避免,就是怎样救,在律诗中,凡是平仄不依常格的句子,叫“拗句”,拗了就必须救,我们把其称为“拗救”,还是看这句:(仄)仄平平(仄)仄平,如果第3字一定要用仄声字,那么就要把 第5个字改为平声字,就成了“(仄)仄仄平平仄平”,或“平仄仄平平仄平”,这样就没题了。
这样的处理方法叫做“孤平拗救”。
应该注意的是:七言的首字一律可以平仄不论,第二字一律不可以平仄不论。
孤平一词千万不要理解为,“一句中只有一个平声字”,像上面那句七言,(平仄仄平仄仄平),一句中包含了三个平声字,但它还是个孤平句,因此,必须要在第5字位再用一个平声字,才算完成孤平自救,也叫本句自救。
另一种救法,对句相救,就是用对句的字来救出句的字
如:出句 “平平仄仄平平仄” ,第六字拗时,为“平平仄仄平仄仄”,就在 对句中第五字用一个平声来救,即为“仄仄平平平仄平”,这种是大拗必须要救。
出句为:平平仄仄平仄仄 时
对句为:仄仄平平平仄平 来救出句
出句 平平仄仄平平仄,即为 平平仄仄仄平仄 ,
就在 对句中第五个字用一个平声来救,即 仄仄平平平仄平,这种是 小拗 可救可不救,
孤平是律诗的大忌之一
当用这种句式写诗时,一定要记住,七言的第三字,绝不可将平通融为仄,那样就成了"孤平"句。
三、七律的三仄尾和三平尾
在七律的句子中,如果出现了“仄仄平平仄仄仄”或者”平平仄仄平平平“的句子,我们就叫它 三仄尾 三平尾,三仄尾 和 三平尾 都是律诗之大忌,也是要避免出现的。说一下三仄尾,这个目前还存在争议,但是在我们这里是绝对不允许有三平尾、三仄尾的情况出现,以后老师评作业时,告诉你三平尾、三仄尾,你也不要去争辩,这只是我们所要求的,在此必须遵循。
第四讲总结 韵、对偶及七律音节的划分
一, 韵
写格律诗就要压平水韵。
二、对偶
对偶也叫对仗,是一种修辞格。是指一联诗中的 出句与对句 句法结构一致,而处于同一位置的 词语词性相当。如 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副词对副词,数词对数词等等。
对偶只是全诗的一部分,跟对联不同。对联以及成联,是要整体写一件事情。律诗中的对偶通常在第二联和第三联,但也有例外。如杜甫的五律《春望》前三联就都用对偶。而他的七律《登高》则通篇皆运用对偶。
对偶须注意以下几点:我们最好不要物对物,人对人,时间对时间,空间对空间,这样没有变化 就不会生动。要从不同角度来描写。比如这句,《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前分句说的是物,后分句已经涉及到人的情感,历史的浩瀚。已经不再是单纯的物了,前分句说的是空间“万里” ,后分句说的是时间“百年”。我们在写诗的时候千万不要用时间来对时间,角度没有变化,也就是,原地不动。比如绝对不可以用秋对春、或者春对秋。很多朋友初学写诗,写到到对偶的时候常常是这样的植物对植物,动物对动物。这个虽然古人也用过,但是否用到所有的古诗中都好呢?事实告诉我们并非如此。因此最好不要。比如松对柏 ,鸡对羊。
三、七律音节的划分如下:
1、2字为一拍;3、4字为一拍;5、6、7字各为一拍。看例诗:
杜甫《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我们来给这首七律划分音节:
杜甫《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第五讲总结 诗词的起承转合和赋比兴
一、 什么是起承转合
用一首例诗来具体说明什么是起承转合,
《钱塘湖春行》作者: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起句(如果对偶也叫首联)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承句(也叫颔联)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转句(也叫颈联)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合句(如果对偶也叫尾联)
起承转合的作用
起:引领的作用,承:扩展的作用,转:转变的作用,合:总结的作用(总结,是在引领的基础上,结合扩展、转变,做一个总结。)
二、 什么叫赋比兴
赋:就是直言其事,如同我们所说的大白话。如这句:舍南舍北——就是赋起,比:就是比喻,这个无需解释。兴:简单的说,就是触景生情。如:看到月,使人思乡。那么在你表达思乡之前,先写月,这就是兴起。
诗经》中的“兴”,用朱熹的解释,是“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就是借助其他事物为所咏之内容作铺垫。它往往用于一首诗或一章诗的开头,同时“兴”又兼有了比喻、象征的作用,因为兴是把两个实际上没有关系的物或者事通过联想,想象的手段联系在一起,所以就显得虚灵微妙
二、对联(30分)
1、出句:是处春光沽杏酒(灵馨儿)
对句:无边蝶影恋桃源【水木赤黄金】
2、出句:诗于淡处存真意(灵馨儿)
对句:曲至浓时寄雅情【水木赤黄金】
水木赤黄金
小渔村第十二期基础二年级升级考试题
一、以下列景点之一为题,写一首七律。
1、香山 2、会稽山兰亭 3、绍兴沈园 4、西湖 5、秦淮河 6、长城
7、泰山 8、西塘(或水乡周庄) 9、丝绸之路 10、茶马古道
(注:写之前先在网上查相关资料)
【泰山】
星晨趋进泰安府,万步登峰上玉皇。
日映红霞妆美景,云环黛岭舞霓裳。
骚人题咏歌灵秀,古帝祈求赐福康。
五岳独尊天下晓,寻根文化路依长。
二、要求按照下列十条分析自己的诗。
1、标出平仄,指出接近那种标准格式。
星晨趋进泰安府,万步登峰上玉皇。
平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日映红霞妆美景,云环黛岭舞霓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骚人题咏歌灵秀,古帝祈求赐福康。
平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五岳独尊天下晓,寻根文化路依长。
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这首七律是平起仄收格式,接近格式。
2、指出韵字的阴平阳平及比例,要求比例接近2:2或2:3。特别是颔联与颈联的韵字要求是阴平与阳平交替。
韵字的阴平阳平及比例1:3,我没做到2;2,颔联与颈联的韵字是阴平与阳平交替。
3、首字的平仄及比例,要求接近4:4或5:3。
首字的平仄及比例4:4
4、第3、5、7句尾字,尽量分别使用上、去、入声,不要使用同一种。同一种叫三上尾,要尽量避免。
没有三上尾。
5、不允许三平尾、三仄尾
没有三平尾,三仄尾。
6、每句最后三字不要用固定词组。
没有存在
7、标出两对偶句中各词的词性。颔联与颈联的前两字如果词性一样,叫四重头,必须避免。
日映红霞妆美景,云环黛岭舞霓裳。
日映名动, 红霞名词,妆动词,美景形容词。云环名动,黛岭名词,舞动词,霓裳形容词。
骚人题咏歌灵秀,古帝祈求赐福康。
骚人名词,题咏动词,歌动词,灵秀形容词,古帝名词,祈求动词,赐动词,福康形容词。
8、使用上景下情的写法。
是使用上景下情的写法。
9、四联是否做到起承转合,衔接有无断裂。
我是按照起承转合写的,就是能力不及写的不好,还请老师担待。
10、合句要求以景结。
没达到要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