鑱旈兘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4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谈如梦令的由来

[复制链接]
在线时间
13004 小时
主题
6995

4万

帖子

68

精华

44万

积分

联都金牌会员

联都网站荣誉站长

Rank: 6Rank: 6

UID
9
经验
62566 点
威望
12 点
在线时间
13004 小时
注册时间
2003-5-20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3-9-19 17:3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忆仙姿 李存勖 曾宴桃源深洞,一曲清歌舞凤。长记欲别时,和泪出门相送。 如梦!如梦!残月落花烟重。 此词用对比的手法,突出今昔情景的悬殊,烘托出萧瑟的气氛,抒发出 作者凄凉感伤的情怀。词清思婉丽,艺术手法高妙,让人佩服! 作者李存勖 即后唐庄宗。《五代史》说庄宗习《春秋》,通大义,洞晓 音律,《五代史补》还说:作战时,士卒齐唱他自撰的曲子词,“人忘 其死”。可惜那些鼓舞士气的壮词,都没有留传下来,今存的四首词,显 然都不适用于战场。 而作为以武力灭后梁称帝,纵横天下,骁勇善战的桓桓武夫,却能写出这 样缠绵悱恻的小词,却是让人感到难得。 宋苏轼《如梦令》词序说:此曲本庄宗制,名《忆仙姿》。嫌其名不雅, 故改为《如梦令》。庄宗作此词,卒章云:如梦,如梦,和泪出门相送。 因取以为名云。
潇洒吟怀看楚天,湘江水逝忆华年。
妃竹无语还摇曳,子规声里雨如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联都网 ( 闽ICP备2023009884号 )

GMT+8, 2025-4-12 06:27 , Processed in 0.211270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