鑱旈兘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506|回复: 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15.03.25揭晓)中华诗词论坛“诗词曲赋联赏析大赛”揭晓

[复制链接]
在线时间
168 小时
主题
46

1147

帖子

4

精华

1万

积分

联都会员

UID
46521
经验
3932 点
威望
0 点
在线时间
168 小时
注册时间
2013-8-26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5-3-26 09:2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由中华诗词论坛和《长白山诗词》编辑部联合主办的“诗词曲赋联作品赏析大赛”于3月25日落下帷幕。本次赛事共收到应征作品152篇,其中不符合赛事要求的37篇。经主办双方协商,聘请了下列人员组成本次赛事评委会评委:
    温瑞(塞上白衣子,中华诗词论坛执行坛主、长白山诗词副主编)
    沈鹏云(中华诗词论坛关东诗阵版主、长白山诗词常务副主编)
    徐景波(塞北梅翁,中华诗词论坛副主编兼编辑部主任)
    邵红霞(紫衣格格,中华诗词论坛关东诗阵首席版主,长白山诗词副主编)
    郑万才(狂野孤狼,中华诗词论坛学术评论部副部长)
    折电川(一水,中华诗词论坛高级参议员,中华散曲前首席版主)
    蒋其书(江湖竹琴,中华诗词论坛巴蜀诗风首席版主)
    廖国华(中华诗词论坛野人部落首席版主)
    李军(易水长虹,中华诗词论坛诗词学院导师)
    评委会经过初、终两轮严格评选,最终评选出获奖作品50篇(45人)。现将结果公布于下:

一等奖(2名)


南国英子 :《行禅不惧扰,入定自然空——赏评郑万才题雪峰禅寺联》
施明 :《多情自古伤离别——雪儿诗友词作金缕曲赏析》

二等奖(5名)


费自平:《盆景松独白赏析》
芙蓉园:《滕士林第六届华夏杯获一等奖散曲作品赏析》
桃源居士:《词作鉴赏A》
程显明:《诗词赏析》
江湖浪人:《其势也张  其韵也长一一读李静途中见落日》

三等奖(10名)

阿尼陀佛:《赏析刘艳琴老师【南越调•黑麻令】忆故乡》
古韵新声:《读邓世广咏牛》
撷秀:《菩萨蛮•纳兰性德诞辰360年有贺》赏析
常箴吾:《【中吕•山坡羊】那一场风花雪月的事》赏析
深波钓叟:《篁中一醉先生梅花两诗赏析》
黄磊山:《从词喝火令•聚会细品羽飞风格》
松间月影|黄瑞娥:《赏《海蓉赠表》
联童:《那成章诗读史浅析》
罗金华:《聂绀弩周婆来探后回京赏析》
饶老楚亮|饶楚亮:《奋敲韵鼓响苍穹——读1寒山雪沁园春•园丁诗梦》


优秀奖(33名)


南国英子:《阴晴多少事,恨不与君同——赏评梦醒红尘|张小红西江月•寄友》
费自平:《摘枣赏析》
一丰|冰城李全富:《结构独特的说梦》
常箴吾:《〔仙吕宫•一半儿〕农家夏景(四首)》赏析
披着狼皮的羊:《纳凉》赏析
春在无人知处生:《诗家咸集朗吟楼,传神妙笔写风流——王君清先生朗吟楼诗鉴赏》
东方苏慧:《【西江月】登高》赏析
邺下村童|栗泽甫:《-点评泮水诗友五排•读骚》
胡光武:《简析壬辰元夕拟村嫂寄离家在外的游子》
韩丽阁:品读国印周《游广西马山观壮家风情》
桃源居士:《词作鉴赏B》
雪银狼:《不是人间山顶冷,星光灿烂夜朦胧——赏析廖国华老师的虞美人•望星空》
神韵轩主人:《赏析李树喜七律•无题之常忆黄昏古渡头》
融容居士:《秋声》赏析
晋忻李|李文德:《芙蓉园散曲小令《【双调•骤雨打新荷】世事无常啊》赏析》
香雪婉儿:《莫道诗书无达诂  多少向秀解庄周——书明作品阅读赏析》
南山客:《虫鱼》赏析
刘豫州刘玉德:《赏析楚家冲先生归思》
李玉洋:《伸手惊飞舟畔月》
渡航:《“德不孤,必有邻”——赏析狂野孤狼《秋日感怀》》
穹庐客:《献给抗联英雄的赞歌——冯国仁先生词作满江红•奠抗联烈士冯治纲将军赏析》
书剑飘萧:《赏读吴志诚先生西行漫吟之西江月两首》
陋室闲人:《纵怀挥笔入云霄——浅析孙少先先生七律岳阳楼》。
陶永德:《诗评 蝶恋花 雪情诗词各一首》
饶老楚亮|饶楚亮:《余音袅袅令人醉——1寒山雪临江仙.望夫山新传赏析》
吕子荣:《于无声处听惊雷——浅析强晓初老谒胡耀邦墓》
清馨斋主:《七律•梦雪赏析》
穹庐客:《草原夏景入词篇——评改彦婷词作小重山•草原之夏》
耕云斋主:《浅析包德珍大姐渔艇之歌之意境》
香云随步起:《赏析望云斋主人诗两首》
麦琪:《洒向人间是清辉——读马凯的散曲小令中吕.山坡羊.明月》
古韵新声:《马长青林下养鹅歌赏析》
梅影依依|刘艳玲:《小重山》赏析

中华诗词论坛  
长白山诗词编辑部
2015年3月25日


新郎博客:http://blog.sina.com.cn/wcz2008
在线时间
168 小时
主题
46

1147

帖子

4

精华

1万

积分

联都会员

UID
46521
经验
3932 点
威望
0 点
在线时间
168 小时
注册时间
2013-8-26
2
 楼主| 发表于 2015-3-26 09:22 | 只看该作者
附录:一二三等奖获奖作品

一等奖
行禅不惧扰,入定自然空——赏评郑万才《题雪峰禅寺》联
南国英子

题雪峰禅寺
作者:郑万才       作品出处:中华诗词论坛
清除妄念行禅处,任鸟鸣深谷,猿啸密林,已净六根何惧扰?
嚼碎真经入定时,凭雪冷高峰,云环古刹,本无一物自然空。
【赏析】
    雪峰禅寺,全名雪峰崇圣禅寺,位于闽侯县西北雪峰凤凰山南麓,有“南方第一刹”之称,是佛教禅宗五家宗派中云门宗、法眼宗的发源地,国务院公布的汉族地区佛教重点寺院之一。以上《题雪峰禅寺》一联,正是当代诗词家郑万才先生为雪峰禅寺山门所撰写的一副单边23字的中长联。此联音韵错落有致,对仗灵动工稳,嵌字无痕巧妙,生动贴切地写出了雪峰禅寺的景观与内蕴,是一副感悟深刻、含义隽永、意味深长的优秀作品。实词与虚词的交互使用,更增添了对联的无限韵味。
    上联以 “扰”字展开,一切皆于“动”景中进行,将雪峰禅寺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融为一体,并恰如其分地将深刻的禅理摄入其间,游刃有余,为下联拓展了空间。作者以叙事入笔,“清除妄念”,直入禅意。“行禅”,为佛教术语,是以步行的方式来作禅修,既是检点内心的一种方式,也是一种内省自身言行的方式。“清除妄念行禅”交代了事由,“处”字点出了行禅的地方。以下一“任”字领起两个四字句:“鸟鸣深谷”、“猿啸密林”,主要写了行禅时的所见所闻,字面上极力渲染出一幅深山幽谷中的喧闹场景,突出其“扰”。因妄念清除,六根已净,也就不怕一切纷繁争闹了,对此充耳不闻。联家在此真是用心良苦,一笔两到,既为上联首尾照应制造了场景,同时也反衬出雪峰禅寺的清幽。以动写静,以闹写寂,手法颇为高妙,不愧为一流作手。
    下联与上联语意贯通,以 “寂”深入,尤其“嚼”字自然承接上联,用得十分巧妙。作者通过视觉感受,融叙事描写议论于一体,拔高了联之境界。“嚼碎真经入定”真是奇思妙想,极耐品味。“入定”亦为佛教术语,即入于禅定,有时也为得道者的示寂。入定,一切色相皆无,万念俱空。“时”字暗点了入定的时空。“嚼碎真经”,可见入经之深,同时也体现了高僧的用功。正因为嚼碎了真经入定,才会对“雪冷高峰”、“云环古刹”视而不见。任凭外界几多物象而心无一物也,一切皆是虚无。在此,联家巧妙地嵌入“雪峰”二字,同时也点了题,自然顺畅,毫无痕迹。此境界孤高清冷,从侧面反映了嚼碎真经入定之高僧的精神境界。不细“嚼”,还真难体会此物象安排之妙来:雪是洁白纯净的,但又是冷峻的;峰的峭拔高耸,是非一般人所能攀爬的,形如入定之高僧,不是一般人能达到的境界。“雪冷高峰”很有高处不胜寒之况味,此况味不是俗人所能参悟的,若是俗世缠身俗念萦怀,怕是难以感悟其中的禅味。“云环古刹”亦是借景寓理,大可耐品,闲云缭绕古刹,飘飘袅袅,更增古刹之神秘与仙味,超凡脱俗。然而,入定的高僧,对这一切皆视而无睹。古代诗歌中“云”意象具有丰富的意蕴与情致,其意象之一象征着隐逸,表现超然物外、与世无争的人生态度。因此,“云环古刹”让人浮想联翩,既是直接写出所见景观,又蕴含着丰富可品的禅味,此种造境技巧性很强,精巧细致,玲珑剔透,如一块让人鉴赏不厌的美玉,越是品味,越是沉浸于此种境界给人带来的无限通透的感觉,如心灵经过了一次冷雪的洗礼。“凭”字所带出的两个四字句,以“有”写“无”,借“色”写“空”,表现出一个空寂的大境界来。本就入定,心无一物,一切自是虚无。下联收得顺理成章,前后照应。
    纵观全联,上联写行禅,下联写入定,无不和雪峰禅寺这一佛教圣地相契合。立意高远,思想深邃;发乎心,蕴乎色;有虚有实,炼字奇崛;有篇有“眼”,动静相宜;嵌字无痕,巧妙点题;格律工稳,轻重缓急恰到好处,是一副意蕴丰厚、耐人寻味的佳联,读来给人一种无尽的享受,没有点楹联功底的人确实难达此高度。初读,感觉“处”和“时”字有些多余,但仔细分析,一个强调空间,一个强调时间,又少之不得。试看当今社会,人心浮躁,个人的修养显得尤为重要。如何抗拒外界的诱惑与纷扰,保有一颗平和的心态,时时处处行禅内省,入定修心,获得无穷的生活智慧,提升自身境界,此联给予了我们很好的启示。从这个角度上来说,该作品更具有一定的社会基础和现实意义,而非空谈也。

多情自古伤离别——雪儿诗友词作《金缕曲》赏析

施明

原作:
金缕曲    离别
纵有知心话,却难言、寒涯幽谷、花前月下。剪烛临风西窗事,各自垂眉泪洒。握我手,终非虚假。烙下深深唇齿印,蘸朱砂、二字平生写。君与我,两牵挂。       小楼离别杯重把,尽啼痕、无语凝咽、风潇潇也。长对君眸何忍别?看取痴情刹那。从此后,沈园荒野。且任红尘花开谢,盼七七、低语葡萄架。浑不管,几冬夏。
赏析
         这首词,是《旅途有思》一组词作中的第四首。这一组词作共有《临江仙》、《卜算子》、《减兰》和《金缕曲》四首。通观这四首词,当为人在旅途的情思,主要是追忆一段缠绵悱恻、刻骨铭心的情感。四首词,恰如一首律绝的起、承、转、合,层次分明,结构井然。感情的思绪跌宕起伏,直至最后,形成高潮,而后戛然而止。读罢全组词,会让人觉得,随着作者笔触的所到之处,你会或喜、或悲、抑或悲喜交集,不能自已,这就是所谓的感情共鸣吧。
        下面,就此词略作欣赏与评析。
       《金缕曲》这个调调,大抵用入声部韵者,声情较激壮,用上、去声部韵者,声情较凄抑。作者选取词韵第十部的上去声韵部,就决定了全词凄婉、抑郁、哀怨的感情基调。
       这首词在前面《临江仙》侧重纪事,《卜算子》侧重抒怀,《减兰》侧重追往的基础上,更加侧重于写临别时的情景:凝眸洒泪,无语凝噎,相拥深吻,依依惜别。感情的波涛激越澎湃;离别的苦楚痛彻心扉;如火的激情淋漓尽致;忍别的伤痛催人泪下。呜呼,情何以堪!
词的上片,写依依惜别时的情景。
       开篇的:纵有知心话,却难言、寒涯幽谷、花前月下。写临别之时,知心的话儿何止千言万语,但是,都难以言说。以前的寒涯幽谷、花前月下,今后可能不会再有了,教人从何说起?内心的痛楚,含而不露。接下来:剪烛临风西窗事,各自垂眉泪洒。写伤心的泪水在低垂的眉宇间无声地流下,这里化用了《巴山夜雨》的诗意,使离别的情怀更加浓烈。在《临江仙》中有“泪珠眸里转,几次整云鬟”句,在《卜算子》里有“一段新词酒两杯,痛也无人问”句,都是在写这种分别的痛楚。接着写:握我手,终非虚假。烙下深深唇齿印,蘸朱砂、二字平生写。这两拍,写临别时候深情的爱恋突然爆发:始而握手,继而深吻,终而起誓。这是全词唯一让人有喜庆之感的片段,然而,终归还是悲喜交集。在《减兰》中有“怀间拥我,绕指温柔眉淡锁”句,然后,在此词再出现:烙下深深唇齿印,这一句,大概前无古人,也可能后无来者。记得笔者在《观日全食》一诗中有“一吻深深吻黑天”句,那是写日月完全重合时的情景,要是拿来形容她们,恐怕这一吻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呀,直吻得天昏地黑鬼神惊!这哪里是吻啊,简直就是“咬定青山不放松”,那烙下的深深唇齿印,真是惊心动魄! 没有刻骨铭心的爱,没有生死与共的情,没有离别伤心的苦,就不会有这深深的一吻。梅尧臣说,凡诗,意新语工,得前人所未道者,斯为善矣。古人的词话也说,似乎人人意中所有,却未经前人道过,写出柔情蜜意,真质而不涉尖纤。拿来作这句的评语,真是恰如其分。蘸朱砂、二字平生写,这是哪两个字?推想一下,倘若是三个字,就该是“我爱你”,两个字嘛,就是“爱你”了。蘸朱砂来写这二字,在洁白的丝绢上写下鲜红的字迹,那不是誓言,还会是什么呢?照笔者看来,这字不是用朱砂,而是用泪血凝结而成的啊!结拍:君与我,两牵挂。写两人之间难分难舍的情怀,两相牵挂,不忍分离。
词的下片,写难舍难分的离别。
       过片:小楼离别杯重把,尽啼痕、无语凝咽、风潇潇也。点明惜别的地点和情景。在风雨潇潇之际,最容易引起人的离愁别恨。这里又化用了“劝君更尽一杯酒”的诗意,你再多喝一杯吧,“西出阳关无故人”啊!送别的人儿早已泣不成声,衣间尽是酒痕夹啼痕了。接着:长对君眸何忍别?看取痴情刹那。从此后,沈园荒野。写不忍别而又不得不别,甚是凄婉。长久地注视着对方的眼眸,是要在秋波中给予对方痴情,还是想要他给予自己痴情,也许双双都有。因为,从此后,沈园就会成为一片荒野。这里用了陆游与唐婉的典故。陆游与唐婉相亲相爱,感情很好,却被迫离婚。后来, 陆游去游沈园,唐婉宴请了他,他感慨万端,在壁上题了一首《钗头凤》词。唐婉见后,就和了一首,写的哀怨凄绝,不久抑郁而终。这里说沈园成了一片荒野,言下之意,也许是说不可能再有相见的那一天了。接下来:且任红尘花开谢,盼七七、低语葡萄架。写今后任凭时光流转,花开花谢,终究不能再见面了,只有盼望在七夕之夜,来为远隔千山万水的心上人诉说悄悄话了。笔者在《水调歌头·中秋》中有“花谢春来还再,月缺中秋还满,人去杳无声”句,可谓相同的写照。七夕葡萄架下听牛女低语也是典故,用在这里寄托情思,天衣无缝。结拍:浑不管,几冬夏。写无论寒来暑往,时光流逝多少年,这份执着的爱情,即使海枯石烂,地老天荒,永远都不会改变。
       纵观全词,应该是写来送人的呕心沥血之作。个中细微之处,非当事人不得而知,外人很难以揣摩得到。但是,有一点是非常明确的,就是写的完全是真情实感,且情感之浓烈,表达之大胆,意境之哀怨,实属少见。情之所至,金石为开,相信对方看到词后,一定会被这种痴情所打动,可能会锤胸顿足,痛哭流涕,彻夜难眠的。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在《与元九书》中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莫始乎言,莫切乎声,莫深乎义。诗者,根情,苗言,华声,实义。”以情动人,是古今中外所有文学作品的共同特征,诗歌尤其如此,汉语的诗词更是在这上面达到了极致。这篇词作就是这样的感人肺腑的佳作,当推为精华!
新郎博客:http://blog.sina.com.cn/wcz200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168 小时
主题
46

1147

帖子

4

精华

1万

积分

联都会员

UID
46521
经验
3932 点
威望
0 点
在线时间
168 小时
注册时间
2013-8-26
3
 楼主| 发表于 2015-3-26 09:23 | 只看该作者
二等奖

《盆景松独白》赏析
费自平

原文:
【双调·风入松】盆景松独白
(曲作者:根更若素;出处:中华诗词论坛)
    一心要做栋梁材,谁晓却在钵中栽。万般不愿也无奈。苦余生,任整凭裁。日后成型也精彩。重新定位又开怀。
赏析:
    此调为北曲小令,也可为散套杂剧,做散套时可作首曲。
    自古以来,咏松的诗家甚多,而写盆景之松的就少了,从取材看,作者还是独具眼光的,他选择了大家不常写的,避开了人们写熟了的东西。选材好,就为作品的成功打下了基础。
    纵观全曲,依《北曲新谱》看,还是合律的。
    “一心要做栋梁材,谁晓却在钵中栽”,开头无赘语,将松之心思拟人化地道出。松是高洁的,它志存高远。可是,命运却与它开了个玩笑,“一心要做栋梁材”,这只能在山岭沃土之中才能实现,而如今,却被人“钵中栽”,这无异于是给这满怀理想的幼松以当头一棒!理想破灭了,还能指望什么呢?从行文看,开头这样写,是极富吸引力的,它激发了读者要急于读完下文的欲望,想知道这株欲成为“栋梁材”而又被种在盆里的松的最终结局。按谱,第二句是五字,“谁晓”两个衬字加在前面,也贴切,表明它被“钵中栽”是自己之前完全没有想到的。
    由这盆景松一开始的内心独白,就很自然地进一步引出下句它心里的想法,“万般不愿也无奈”。是啊,现实中太多的无奈了!“不愿”前加“万般”修饰,强调突出了“不愿”的程度,将松之心理刻画得非常到位,那种任人摆弄而又无可奈何的情状活脱脱地呈现在了我们面前。按律,这句的“也”字处当平,而“也”字属上声,似乎出律。但在曲中,实在无更好的字来代替时,用上声来代平声,在诸多的曲作中亦常见到,故,“也”字在此无甚大碍。
    “苦余生,任整凭裁”,是补写松的哀怨。既然是自己做不了自己的主,无奈中就只能苦度余生了。你整形也好,剪枝也罢,自己能说不吗?一切煎熬都只能忍受,一个“苦”字极富概括和感染力。使人不由顿生同情之感。
    曲到此处,如果还仅仅停留哀怨和无奈里,就少了积极进取的精神了,当然也就失去了激励鼓舞人的意义,也不符合松之精神。所以,结二句,似山峰突起,让人顿生敬仰。在苦过痛过之后,还当振作奋起,这才是松的本质。既然不能在山林中成为栋梁之材,那么,被安置在盆中为何不能从另一面显示自己的风采呢?应该能的!“日后成型也精彩。重新定位又开怀”,将盆中之松苦痛之后的感悟、洒脱展现在了我们的面前。“重新定位”是它感悟后的选择,“成型也精彩”是它“栋梁之材”的梦想破灭后的另一期盼和结果;“开怀”是它洒脱乐观的精神。看到此处,我们能不为松在逆境中的奋起大声的喝彩吗?能不为它洒脱乐观的精神高歌礼赞吗?
    末两句的“也”、“又”均为衬字,这两个词都是虚词,它加在句中,也合符曲的要求。从这衬字看,加的也恰到好处,既合乎情理,又使文气更加连贯。
    全曲以松独白的形式展开,抓住盆景之松的特点,采用先抑后扬的写法,层层铺垫,最后将盆景之松的形象托出。读此曲,让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松,还让我们联想到人,松如是,我们人当如何呢?

滕士林第六届华夏杯获一等奖散曲作品赏析

芙蓉园

【正宫·转调货郎儿】民工食堂
滕士林
    【货郎儿】远离了豪华时尚,亲近了平民念想。炊烟一缕袅湘江,便引得四下里民工汉,尽来到这边厢。【脱布衫】汗巴巴未脱工装,呼啦啦涌进食堂。似一帮饥兵上场,恰正好补充能量。【小梁州】一碗家乡口味汤,先安抚了饥肠。再来一杯小酒兴飞扬。边哼唱,跑调又何妨。【幺篇】说什么难调众口油盐酱,一勺亲情便调和了四水三湘。胃口好,心情畅。饱餐一顿,攒劲又奔忙。【醉太平】拾掇起家传本行,发扬这烹饪专长。食为天天不废厨房,舌尖上牵动着家国盛昌。莫炫那挥金食玉豪奢状,莫忘了这鸿基大业谁开创,想一想这急难险重又谁扛?因此上好饭菜农工共享。【货郎儿】农工共享,共享小康,莫负了这亿万中华钢脊梁!
    这组三十一句,计二百二十三个字的曲子,初看好像套数,其实是北曲中唯一的一支集曲小令。首牌摘取了【货郎儿】首五句;次牌四句,为【脱布衫】全曲;接下来采用了【小梁州】和【幺篇】全部;再接以【醉太平】全部,最后续以【货郎儿】末三句。其与【九转货郎儿】不同的地方是,“九转”中除“首转”为【货郎儿】全曲外,其余“八转”实为八支北曲集曲小令。但这些北曲集曲小令不能独立使用。这一点与南曲集曲不同。
    滕公此曲写的是《民工食堂》,切入角非常独特,因为他抓住了现代社会的一个新群体——农民工。这些农民工们为了生活,在改革开放的形势下,背乡离井,进城务工以赚取养家糊口的生活费。他们是人,是人就得吃饭,到哪去吃饭呢?当然朝着湘江边的那缕炊烟奔来,因为那里有不欺客的,不须任何手续的食堂,有他们赖以填饱肚皮的便宜的饭菜。“炊烟一缕袅湘江”,妙,一幅风俗画似的好句子,扯开了该曲的序幕。
    接下来的【脱布衫】,描写那些饥肠辘辘的农民工,穿着汗渍巴巴的工装,蜂拥挤进食堂,活似一群从战场上下来的饥饿的士兵,热切的希望填饱肚皮。作者用的是蒙太奇手法,一个镜头一个镜头地拍摄下来,再连缀成一组形象,呈现在读者面前。让人如同亲历,如履其境,产生深刻印象。
    【小梁州】和【幺篇】两组曲子,则是描写民工们在食堂中品尝饭菜时的场景。俗话说,吃饭先喝汤,强似开药方。这是中国人的一种健康的饮食方式,南北皆然。更何况是“一碗家乡口味汤”呢,先为肠胃做好铺垫,再来一杯小酒,那肯定爽得很,不然,怎么能“兴飞扬”呢?结果必然是“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这早在三国时期曹孟德就曾记录下国人这种习惯,看来几千年来都没变什么。民工们高兴起来,即兴哼几句时调,或者家乡的小戏,以示愉快心情,谁又会去计较跑调不跑调呢?特别是那勺“家乡口味汤”,把三湘四水的乡情都融合在一起了。尽管来自各地市,大家却是为了一个共同目标而聚在一起的,那就是干活、赚钱。饱饱地吃了一餐后,又各奔各自的工地忙活去了。这是民工来食堂的最主要目的和活动,为核心部分。因此,作者使用了【小梁州】和【幺篇】这两组曲子,共十一句,几占全曲三分之一强的篇幅,来渲染这一场景,撑起整首曲子的大梁。
    然后,作者把笔锋一荡,不忘把食堂的那些大师傅们、那些为人们舌尖上的享受而操劳的厨师们的心情也描写了一番。他们的烹饪专长,牵动着家国的繁荣昌盛,为什么?作者以一个漂亮的鼎足对:“莫炫那挥金食玉豪奢状,莫忘了这鸿基大业谁开创,想一想这急难险重又谁扛?”做出了回答,“因此上好饭菜农工共享”。因为农工是世界财富的创造者,是世界美好的建设者,那些整天挥金食玉的豪奢者有什么好炫耀的呢?从而道出了 “天不废厨房”的道理。这一组曲子写得最美,为全篇的 “务头” 所在。
    按谱式要求,结句只须一句即可,但作者却以【货郎儿】末三句来收束全篇。笔者猜想,可能作者觉得意犹未尽,故采用了三句。目的是为了突出那句:“莫负了这亿万中华钢脊梁”!既精警,又突兀,嘎然而止,给人余音绕梁的冲击力量。因篇幅有限,不想把文章扯得太长。谨以笔者祝滕公获奖的一首小令来收束本文:
    【正宫·汉东山】贺滕士林散曲得华夏杯大赛一等奖
    滕公发浩歌,嘉韵漾春波。龙头又如何?状元也末哥,一曲清讴足风魔。贺客多,饮且哦,醉婆娑。

词作鉴赏

桃源居士

(本论坛作品)
声声慢    鹤舞秋影   作者  武松
残阳一抹,荻叶萧萧,清音引颈遥兮。故园千里呼唤,雁去招兮。凝霜透轩盈月,照离人、枕泪浇兮?梦几度、更依依难舍,忍对娇兮。
铭刻心头往昔,凭谁问,斯夫逝水飘兮。海角天涯踪迹,倏忽消兮。蚀魂此时莫道,念韶华、剩我憔兮。再回首、叹匆匆来去,百结挠兮。
    《声声慢》,有仄韵和平韵两体。仄韵体易安之“寻寻觅觅”名篇极尽哀楚。该词用晁补之平韵体。初咏之,感觉此作有楚风、汉赋之美,以“兮”一韵到底。复咏之,亦不失该词牌体例谐婉之声情特点。细辩之,凡用韵处前一字,俱为押韵。此自楚辞到宋词均有例用。至于押韵,但凡填词者,总觉韵字合韵合意颇费心思,用一字韵,要合乎词意,不留凑韵痕迹,便觉难度,更何况连用两韵字,察之意协,诵之音谐。此三难于一体,可见作者对于词学研究之深,功底之厚。
命题《鹤舞秋影》,鹤者,在诗词创作中,和秋联系在一起,意象具有特定的情感内涵,或孤洁清逸,或苍凉幽凄,该作则两者兼而有之。舞和影便让读者联想起苏轼的“起舞弄清影”,那般典雅,在这样的命题下,作者所表达的正是一种孤独凄凉之意境。
     上阕作者通过对环境的刻画做铺垫,表达了对离人的不尽牵挂和无限深情。
    起拍以深秋为背景,衰微、萧瑟。引颈,喻含鹤舞。直接点题。
    残阳一抹,荻叶萧萧,清音引颈遥兮。秋日的傍晚,暗淡的几缕光线,绵绵的芦苇荡,枯叶衰败,仿佛在那遥远的地方有清冷的鹤鸣。作者通过视觉和听觉感受,用几个平常的物像串起了一幅”暮秋旁晚萧杀景象,以及对于鹤影的心灵感应。“残阳”也喻指作者的人生阶段。着一“遥”字,为下句的抒情作了引子。元马致远有“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句。于此,也把读者的情感带进了后边的词句中。
    故园千里呼唤,雁去招兮。故园一般做家乡解,这里已是家乡亲人的代指了。作者对于远方鹤影引颈长鸣的呼应,发出了心灵呼唤,大雁啊,就请你去把她接回来吧。这里的雁,采用了拟人化手法,作为一个远接离人的使者。于此,可见作者这一“招”之妙了。
    凝霜透轩盈月,照离人、枕泪浇兮?时间上的延续,从傍晚到深夜,何以见得?晚秋的凝霜在半夜后,“盈月”,圆圆的月亮高悬,只能是深夜。在这寒冷的深夜,明亮的月光透过窗户,再从物象霜、月喻涵凄凉的心境,他也久久不能入睡,抑制不住内心的凄楚,泪水奔涌而出。这一浇字,情感之深,奔流之急,苦痛之至!任由流淌,侵浸睡枕。“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化用无痕。“照离人”,月光之照,天下同此月;心心相照,你我同此心。盈盈圆月,朗朗清辉,是多么美好,这是珍藏在心中的美好啊!月以“盈”形容,而不采用“缺”呢,一举两得,既表明时间处在深夜,合乎自然,又采用了反衬的手法,使得回味愈美好,失落愈悲伤。
    梦几度、更依依难舍,忍对娇兮。多少次你来到了我的在梦中,“梦几度”,迷迷糊糊,似醒似睡,稍睡又梦,梦中那种微波凌步,婀娜华容总是浮现在眼前。非真情实感,何能描摹到这般细腻和感人。梦中的难分难离,怎忍你再度远去啊,这种“忍”,忍的是煎熬啊!
上阕到这里,从傍晚到深夜,从不能入睡到几度梦中。离别的哀怨,思念的深切,使得词情波澜迭起。
    下阕抒发的情感回环往复,跌宕起伏。
    铭刻心头往昔,凭谁问,斯夫逝水飘兮。承转之笔,粘连紧密。上阕之结,魂牵梦绕,铭刻作衔接就自然而然了。对于记忆中的美好,也能随着流水逝去吗?不!凭谁问,一声呐喊。这一问,问出了矢志不渝,问出了天长地久!巧化典故,加强语气。
    海角天涯踪迹,倏忽消兮。当年一别,就在那一刻,离我远去,再也没看到你的身影。笔锋稍作收敛,转入回忆状态。为下句铺设情形。
    蚀魂此时莫道,念流年、剩我憔兮。蚀:蚀刻,本是一种材料加工工艺,把材料表面按照需要用电加工或化学反应腐蚀的方法形成凹凸。例如铜质的公章就是采用这个工艺制作,阴阳相对,盖出的印便是硬印。蚀魂,遭受创伤的灵魂。作者引申为时间对于灵魂的蚀刻。用现代的技术词汇,融入古典诗词的创作实践中,可谓独具匠心。此举不正是探索古典诗词继承发展的有益尝试吗?喻指老到而精准。按常规讲,时间是可以抚平创伤的,恰恰相反,时间愈久,创伤愈深。“莫道”欲说还休?否,欲罢不能!时光一年年的过去,把心灵蚀刻得伤痕累累,只有孤虚、疲惫和憔悴。笔锋再作收敛,蓄势待发。采用欲擒故纵、迂回盘旋的手法,增强艺术感染力。
    再回首、叹匆匆来去,百结挠兮。真是一步三回首,那样的依依不舍,曾经的相依相偎,相处的时光竟是那么短暂,匆匆的来,又匆匆的去了,能不教人百结愁肠,百爪挠心! 这般滋味,浸透于心,倾吐与外。一般来说词结的空灵,是一首好的作品普遍要求,主要体现在留给读者更多的思考。此作于结,既达到留给读者充分的想象空间,还独辟蹊径,留给读者的却是忍受的体味。

诗词赏析

程显明
                      西江月·辞岁寄友
      笑靥灯摇绰绰,烟花蝶落丛丛。怦然如叹一声钟,又是流年轻送。
      满目故交欣在,一窗疏影惊红。待将温语劝春风,莫把梅花吹痛。
    中华诗词论坛版主梅关雪(韩林坤)同志所赋《西江月.辞岁寄友》堪称上乘之作,不失金相玉振之水平,丰富的内容与完美的形式两方面达到了合谐统一,耐人品读,词味浓厚。
    作品一开头,就用了寓情于景的写法,把人们在春节到来之际的喜悦心情融于除夕良宵火树银花怒放、诗情画意丛生的盛韵之中。“烟花蝶落丛丛”一句用了借喻手法,把礼花开放后余星纷纷散落比喻成众多彩蝶自上而下飞舞的奇观,使人如见其景、如临其境,思维活动一下子回到了除夕的不夜良宵之美韵中,可想当时的人们见此绚丽多彩的夜景谁人不喜笑颜开呢?所以“笑靥灯摇绰绰”自然也就不是虚谈了。接着作者描写完景致以后,把笔锋一转,用虚实结合的笔法,变实为虚(叙事为实、抒情为虚),因听到钟声响,顿知一年飞逝,新春忽来,时光荏苒,使作者不无感慨,隐约透露出一丝光阴易逝、大业未竟之惆怅。一个”轻送”就把作者对时光的珍惜和对过去一年的不满足表现得淋漓尽致。
    下阙开头两句,作者笔锋一转,又变虚为实,叙述论坛文朋诗友故交皆在,欢聚一堂,谈笑风声,观火树银花盛开,闻清鞭响炮大闹。作者虽有上阙后两句所述之意伤,但却得诗坛知己幸会之欣慰,因而实乃喜有余而憾不足。“满目故交欣在”一句,足见其意。一堂文朋诗友幸会,承睢园之雅韵,继金谷之遗风。使人遥想千年前之梁孝王和石崇,近看现在论坛之诗雄,深感现在的文坛比过去的翰苑有过之而无不及。结尾两句,作者又转实为虚,变叙述为抒情,并用了含蓄的笔法,把春风人格化,要对她温和地说不要因对红尘赐暖而伤损“岁寒三友”之一冬梅。大家知道,冬梅之所以深得人们所爱,是因其不畏艰难困苦,不像桃李只能在阳春争艳斗媚。梅花是我们中华民族与中国的精神象征,具有强大而普遍的感染力和推动力。梅花象征坚韧不拔,不屈不挠,奋勇当先,自强不息的精神品质。因而梅花受到广大诗人的珍视。作者用修辞联用,比拟和双关相结合,用梅花代表不怕艰难困苦的文人墨客,春风自可代表我党我国政府及其对文学阵地的方针政策,言外之意是祈求我党我国政府继续和加强对文学领域的关注培养,这正是广大文学领域的仁人志士们所关心的问题。因而说结尾是极有意义的。
    总观全篇,作者展现了文学深厚的功底,合理运用了虚实结合及修辞手法,并用含蓄语言,使作品满篇生辉,开篇寓情于景,结尾余味绵长,内容丰富,形式完美,的确是一篇脍炙人口的佳作。

其势也张  其韵也长一一读李静《途中见落日》

江湖浪人

    微信中得读南岳才女李静新作七绝《途中见落日》,诗云:"安排暮野作球场,老树躬身势欲张,风哨一声云脚起,直破山门入苍茫。"
   是诗所言,乃隆冬山野、林木萧瑟、伊人暮归之际,所见之落日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落日者,作为一个审美意象,一个寄托载体,历代操觚之士,己是描述宏富、寄慨遥深矣。
    诗为心声,诗为心画,诗为心语。物可常见同一,而心之境,则变化万端,决难划然同一也。物与心交流碰撞感染,则诗永恒常新之源也。故尔,诗,永远写不绝。
    李君深明此理,以心灵感受为触角,于崎岖之间,知难而奋进。此诗,独出机杼,独辟蹊径,独写所感,遂能独成面目,独造新境。此诗,设喻奇特,前无古人;造境宏阔,直逼苍茫;气势开张,似见万弩初发;韵味绵长,如闻潮声远去。我们看到:天公着意安排了一场球赛,赛场广阔,那是暮色中绵绵无尽的山岭和林野;赛事正当激烈,两军争锋,壮士奔腾,那是寒风中弯躬摇宕的槎枒老树;裁判穿梭,哨声阵阵,那是在长空中呼啸传响的风声;脚起球飞,弧光闪烁,那是舒展腿脚的流云;球门大开,气象氤氲,那是青嶂对峙中的山坳;金球一粒,纵横飞越,直破球门,那就是诗人描述的主人公一一煌煌之落日也。至此,诗人带着我们,在人造的一场壮丽球赛中,完成了在大自然中的一次山野落日的艺术审美和情感洗礼。在这诗路历程,我们观摩了风云激荡的球赛,也欣赏了无比壮美的落日。作为喻体的球赛和作为本体的落日,相互联系,相互映衬,相互交融。落日为球,暮野为场,山为球门,树为球员 ,风为尖厉之哨,云为腾挪之脚,  处处山野,处处落日,亦处处球场,生趣盎然,浑成无迹。于落日之审美表达诗意表达,此诗刷新历史,堪称独步!
    诗贵创新。于已于人,诗无新意,模仿雷同,则无存在之价值矣。然,创新需自然,需为人们接受理解。造语过奇,跳跃过大,则失之尖新,此不可不慎。以李君诗观之,创意而新,创新而厚,真有所得也。
    诗贵超以象外,得其环中。表现手法、视角、构思、用语、造境,等等,究非诗之本质追求。诗之本质,在于诗人思想、个性、胸襟、气度等品质元素在载体中的诗意表达。观李君诗,亦可印证之。诗中狂野之气氛,率性之气息,自然之气韵,奔涌之气流,似乎澎湃欲出,扶摇欲飞。风骨如斯,几疑出自纤纤女性之笔下也。噫!奇也乎?斯世雄气磅礴也哉!



新郎博客:http://blog.sina.com.cn/wcz200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168 小时
主题
46

1147

帖子

4

精华

1万

积分

联都会员

UID
46521
经验
3932 点
威望
0 点
在线时间
168 小时
注册时间
2013-8-26
4
 楼主| 发表于 2015-3-26 09:25 | 只看该作者
三等奖

赏析刘艳琴老师【南越调·黑麻令】忆故乡
阿尼陀佛

[南越调﹒黑麻令]忆故乡
      故乡美情长路长,地貌奇沙梁土梁。最销魂秦腔晋腔,一声声婉转悠扬。大锅熬瓜汤米汤,院门外花香果香。更难忘亲娘婶娘,枣树旁细碎叮咛,常伴我他乡梦乡。
    这支小令,没有堆垛学问,雕琢辞藻,而是用平常语道出人物的心曲隐微,贴切自然,语言妥溜,感人至深。
    “故乡美情长路长,地貌奇沙梁土梁”。起句看似很平凡,不新鲜,也不奇突,但它渲染了气氛,烘托了环境,是曲中发出的所有信息的枢纽。本来沙梁土梁也没有什么奇特的,说地貌奇,充其量不过与他乡不同罢了。但细细品味,这份纯景的描写中无不含情,这恰应了那句俗话——美不美家乡水。这充分表现了作者对家乡那份深深的爱,这也是散曲通俗中见深涵,平凡中有奇巧的一种写法。一份爱,一份情,一个陕北女子带着我们开始了乡愁之旅。
    “最销魂秦腔晋腔,一声声婉转悠扬”。这句和前句有异曲同工之妙,作者“乡愁”之旅从最有家乡特色的秦腔晋腔开始。秦腔晋腔在我的印象中并不悠扬,因为秦腔是扯开嗓子吼的,个人感觉应该是质朴与旷达更贴切些。不过文学创作中感性更胜于理性,因为作者对家乡的爱,“悠扬”也就在感性中合理地存在了。
    “大锅熬瓜汤米汤,院门外花香果香”。我们之所以记住“乡愁”,最主要的还是因为想家、牵挂那份“亲情”。作者至此笔锋一转,从小处着笔,“家”的味道开始缓缓地沁入我们的心底。诗与歌大都以抒情为主,而抒情往往从小处着笔更显得真切,更令人感动。就像高晓松《同桌的你》“借半块橡皮”虽然被一些大作家讪笑,但却感动了无数人,最终成了经典。
    “更难忘亲娘婶娘,枣树旁细碎叮咛,常伴我他乡梦乡”。结句让人想起了孟郊的《游子吟》,虽然两者选取的场景不同,但所表现的情愫完全一致。“细碎”两字对送别时那份急切与殷切的叮咛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这也就是那份思念与牵挂常伴作者他乡梦乡的最主要原因。
    一首好南曲能给人讲一个动听的故事。所谓“强哭者虽悲不哀,强怒者虽严不威,强亲者虽亲不和”(《庄子·渔夫》),说的是感情不真就不能得到应有的艺术效果。所谓“使快者掀髯,愤者扼腕,悲者掩泣,羡者色飞”(臧进叔《元曲选序二》),说的是情感真挚,能获得极大的艺术效应。这支小令所抒发的感情,都是从肺腑中流出来的,因而容易引起共鸣,具有动人的艺术力量。很多写乡愁的作品都成了经典,散曲中写乡愁的作品微乎其微,这首小令自从第一次读到,一直在感动着我,所以从未写过赏析的我,只好在《元曲鉴赏辞典》里拾人牙慧、东拼西凑说说自己的体会,如若不妥还盼刘艳琴老师能多多包涵。
    我私自认为这支小令将成为经典!

读邓世广《咏牛》
古韵新声

    邓世广先生,号半瓢居主人。阜新市人。现任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诗词学会副会长,《昆仑诗词》主编,名列《中华诗词·吟坛百家》,是天山诗派的领军人物。虎年夏秋之交,来阜探亲,一场《吟坛八病刍议》讲演,给阜新诗友留下了深深的记忆。他充满豪气、正气、侠气的逾千首诗词,大半发表在《中华诗词》、《当代诗词》、《中华当代绝句精选》、《中华当代律诗精选》、《二十世纪中华词苑大观》和各省诗词学会会刊等数十种书、报、刊上。
    2009年第二期《阜新诗词》上曾发表他的一首《咏牛》,读后令人耳目一新,至今难忘。它高屋建瓴,寓意深刻,不落俗套,别具一格,是一首具有很强思想影响力和艺术感染力的好诗。
    这首诗的原文是:
牺牲一任荐轩辕,未怨爷娘未怨天。
朴讷唯求温与饱,劬劳遑顾雨兼烟。
钻营乏术排鼠后,宠辱不惊居虎前。
只是此君吹不得,难堪最怕话当年。
     纵观全诗,可谓“若即若离”,既句句不离牛,生动地表现着牛的特点及与牛有关的事;又句句离开牛,借牛言志,以牛抒情。在以下三个方面给人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
    一是立意高远。起承两联从中国古代以牛做为祭祀祖先的“牺牲”说起,任劬劳唯求温饱,沐烟雨而无怨尤,从表面上看似乎是在写牛,实际上这一人格化的牛,是诗人的自况。其中“荐轩辕”一语,使人自然地联想到鲁迅先生 “我以我血荐轩辕”的诗意。从中可以看出作者把自己的一切乃至生命献给祖国和人民的志向。纵然饱经磨难,也不埋怨出身不好与时运不济,“牺牲一任荐轩辕”,矢志不渝。在语言上与那些“埋头苦干”、“俯首甘为”的老调比,也有天壤之别。
    二是造意新奇。尤其是转句,“钻营乏术排鼠后,宠辱不惊居虎前。”令人忍俊不禁,拍案叫绝。十二生肖中的鼠、牛、虎等本来是风马牛不相及的十二种动物,只是按顺序纪年而已。而诗人偏偏把“钻营乏术”“宠辱不惊”做为“排鼠后”“居虎前”的根据,真是妙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咏牛、颂牛之诗可谓多矣,有谁见过不如老鼠会钻营、居老虎前也不得意忘形的牛?诗贵出新,世广先生可谓高手!
    三是寓意深长。结句看似荡开一笔,实则更深一层。没有直接着笔于牛,而是从与牛字有关联的“吹牛皮”这句俗语入手,由牛及人,由人及社会,诙谐幽默,警策动人。想当年因为吹牛皮、说大话有多少事不堪回首?“大炼钢铁”的得不偿失;“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使人们饥肠辘辘;“跑步进入共产主义”的“人民公社”解体……联想当今某些领导干部脱离实际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作者忧国忧民之心跃然纸上:“吹不得”呀!这也是“牺牲一任荐轩辕”的精神写照。
本文作者 孙洪文 辽宁省阜新市诗词学会副会长  辽宁省阜新市解放大街21-2

《菩萨蛮·纳兰性德诞辰360年有贺》
撷秀

作者:张福有
词风孰作源流别,登高欲问天池月。细考辨遗丝,松花雄逸时。
  长情谁晓得,焉被烟云隔。盛世涌吟潮,山魂安可消。
撷秀/王春艳赏析
    这首词采用辩证的手法“鉴山借水”,以抑扬顿挫之音,尽扫传统《菩萨蛮》小令富艳轻靡之格,彰显时代气息,令人耳目一新。表达意境疏朗明媚,取景轻描淡写却互为表里,虚实相衬,融景入情,含蓄且不失雄浑,全词笔无闲墨,自然流畅,手法之老到,令人频感遒劲雄奇的创作风格中更能表现诗人豁达、磊落的高尚情操,和对古文化、文人的热爱之情,因此极富感染力。
    上阕“词风孰作源流别”开宗明义指出词风历史悠久,根深叶茂,以致作为中华传统文化遗产源远流长 。一个“别”字很客观的道出词风的与众不同,如一池活水,其源何在呢?以疑问开篇,引人入胜处为下文埋下伏笔;承接上句“登高欲问天池月“为虚写,一句问月,恍若一种天地可鉴,日月可表的公正与严明!同时“折射出作者要讴歌的词风之精彩,浑如天池之月清澈明朗,令人可望而不可及,然而作者给读者的感觉近乎朦胧,似乎让人去猜测,谁的词风能如此源远流长呢?那只能是盛誉天下的清代“第一词人”、“第一学人”纳兰容若了,无人能敌!这两句表现手法给读者较大的想象空间,可谓匠心独运,暗破主题;“细考辨遗丝,松花雄逸时”笔随意转,由虚入实,既含蓄的写出富有特色的雄浑飘逸的松花美景,又抒发了诗人沉醉其间的高雅情怀,那就是多年来栉风沐雨细考详究所挖掘出来蛛丝马迹,这里有必要特别强调:张福有老师不仅是当代著名诗人、词家,还长期从事吉林省长白山古文化研究-------考古学家;“丝”足见考辩之细微与难得,我们都知道纳兰的祖籍就在吉林,“松花”则道出地点,而“松花雄逸时”进一步以物壮怀表现纳兰词风仿佛松花波掀浪涌时的那种雄健且不失飘逸之貌,极具象征性,诗人手法之含蓄,不难让读者感受到作者词风的深婉和真纯,亦如松江之水时而缠绵悱恻,时而激流澎湃、而呜咽低沉。笔足意悠之处,很巧妙的与首句交相辉映,足见作者深邃的艺术风采---炼字炼意登峰造极以致得心应手。
    下阕重笔宕开!语气深沉厚重,使整首词情景兼融,转承有致,结构如行云流水舒卷自如,“长情谁晓得,焉被烟云隔”。“长情”在“谁晓得”的疑问驱使下使时间的层次和空间的层次交叠着循序渐进,聊借“烟云”将读者带入烽火硝烟、兴衰更替的久远年代。试问知情人能有几何呢?破“隔”追思,层层铺叙,情景交融,虽显无奈与凄凉,但”焉被烟云隔“妙在于它能活现作者心中对纳兰深深的忆念和无上的尊崇之情,且势不可挡,不被任何风云变幻所诋毁;同时很娴熟且绵带张力的表现出立体的、丰富的艺术美;“盛世涌吟潮,山魂安可消”这两句呼应首句,感叹心发,且语重心长,盛世涌吟潮是时代进步的产物,是精神文明的延续,无非为历史存正气,吟潮的涌起是人们深入生活,憧憬未来的生动写照;弘扬国粹是一种美德、一种操守,如能达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无疑是中华民主精神命脉的飞跃性体现;纳兰性德贵为官宦,其词作所表现的神韵亦同步辉煌灿烂,犹如长白山的魂魄伟大而悠远,是真髓和活的灵魂,怎么可能消靡呢!他的词风不仅是时代的缩影更是当今中华文人墨客心底追求的梦想,且锲而不舍;俗话说诗言志,词言情,我们今天能够广为流传而奉为经典的往往都是在言情的同时更深入的表达了一种志向,一种杜绝抽象的作者哲学态度,正如有人云:“志之励行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自伐者无功绳锯木断,水滴石穿弃燕雀之小志,慕鸿鹤以高翔”,承接上句,“山魂安可消”难道不正是作者为渴求中华国粹在盛世今朝发扬光大,而发自肺腑的向上、向善的殷切期望吗?但愿读者们能与撷秀有共鸣之处,切盼拙析有更大引申;谨此,拜谢张老师好词给撷秀带来的学习契机,祝您身康笔健!

【中吕·山坡羊】那一场风花雪月的事
常箴吾

作者:沈敏华(浙江)
溪桥如卧,山风吹过,与谁柳下挨肩坐?手慌搓,脚偷挪。心思唯恐人窥破,指点天边霞一抹。眸,无处躲,情,无处躲。
常箴吾赏析  
    这是一支别出心裁,情透纸背的小令佳作。
    开篇状景,曲径通幽。“溪桥如卧,山风吹过” ,“柳下挨肩坐”,一静一动一隐,好一个良辰美景,诱人遐想的最佳去处,画一幅笔简情深,西湖相会的速写。
    继而写人,细节凝神。“手慌搓”无语,“脚偷挪”传真,一“搓”一“挪”,越细致入微,越羞态动人。描一张惟妙惟肖、情趣横生的特写。“心思唯恐人窥破”,内心独白,含而忌露。“指点天边霞一抹”,真情开放,露里还含,坦露的是人间天上的一抹红霞。一收一放,染一幅妙笔生花的写意画。
    结尾韵远,故事如歌。“眸,无处躲,情,无处躲”,画龙点睛,云游情海。写“一场风花雪月”的完美故事,唱一支动人心弦的情歌。
    【山坡羊】小令,定格甚严,前半部分,凡仄声韵均押去声(卧、过、坐、破)。其间两个三字句皆为仄平平(手慌搓,脚偷挪),且作工对。后半部分,句尾二仄宜调,当分明去上(霞一抹、无处躲、无处躲),末二句对偶,配成叠句。全曲无一字不切,无一句出律。不减字,无衬字,依腔合调,一丝不苟,而谱出自然天成,韵如天籁的婉约妙曲。
    此曲所以取得出类拔萃的效应,盖因其特别关注到曲路的铺通。依据所选题材所需,首先看准了“卧、过、坐、破、搓、挪、躲”等若干最具表现力的关键词,以解决韵文不可迴避的关键问题,选中了“歌戈”韵部。而最适合运用这些韵字,表现特定内容的曲牌,莫过于选取含“四去、二平、三去上”韵脚的【山坡羊】。“三选”合一,曲路畅通。所选韵部、曲牌,和谐互动,更与所选题材协调共鸣,水到渠成,一首行云流水的妙曲必然获得成功,一支刻意中追求随意的佳构,将会嬴得读者喝彩。
篁中一醉先生梅花两诗赏析
深波钓叟
寒梅
西湖处士冷香怜,玉瘦珠光月影偏。
岭上衔霜当路发,林中映雪占春先。
百花竞媚羞同日,数蕊冲寒喜伴年。
独赏疏枝斜有致,小桥流水竹篱边。
    赏析第一首,题目寒梅,作者篁中一醉。格律严谨,体裁规范,用韵精准,平水下平一先韵。
    先赏首联,西湖处士冷香怜,玉瘦珠光月影偏。起句练字清健,引事而起,归属七律雅意咏物格。西湖处士,即指北宋诗人林逋。二十年足不及市,号“西湖处士”。在西湖孤山结草庐为家,种梅养鹤。冷香,所指梅花,宋,梅尧臣《依韵和正仲重台梅花》有句“冷香传去远,静艳密还增。”玉瘦珠光, 宋时陈亮,梅花诗有句:“疏枝横玉瘦,小萼点珠光。”首联则意远态浓,给人一种隽永含蓄,潇洒清丽而享受。
    再观颔联,岭上衔霜当路发,林中映雪占春先。精整佳联。寓意对寒梅之叙说,别具一格,唯不同凡响。亦可理解作者濡染造境。南朝梁代何逊《扬州法曹梅花盛开》有:兔园标物序,惊时最是梅。衔霜当路发,映雪拟寒开之诗句。一醉先生作诗俱有出处,足见博学。岭上衔霜,衔字炼字极妙!林中映雪,措语轻圆,工笔灵动,当路发,占春先,构思奇特。
    颈联,百花竞媚羞同日,数蕊冲寒喜伴年。亦为工对佳联。此联羞、冲二字铸笔极妙,虚处传神。思之尚含两意,一,可释为,百花虽然艳媚,但与梅花相比欲觉之羞愧,二,百花争艳,欣然自得,感恩沐浴阳光。羞亦可释为花容皎好之貌。数蕊冲寒,唐代诗人黄巢有诗:“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篁公诗微含此意,犹未皆是。而借蕊寒香冷择句,数蕊冲寒喜伴年,梅花香自苦寒来,伴随美好年光,此意有欣欣向荣之意态。
    再谈结句,独赏疏枝斜有致,小桥流水竹篱边。呜呼!至此顿觉山清水秀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原来颈联借百花竟媚,然有烘托之意,足见作者,笔致洒落,寄兴渊微。疏枝斜有致,疏枝即梅花,斜有致,致字炼字精道,形象思维,堪称为画。小桥流水竹篱边,"茅舍小桥流水边,安居落户自怡然。"源于郑板桥先生的题画诗《竹石》,诸公俱尽耳熟能详。一醉先生可含此意否?实质寓意寒梅高洁,且不孤芳自傲,独善其身,只乐寻常百姓家,隐者林泉,古文人仕大夫之幽想。
    纵观全诗,潇洒自如,吟诵铿锵,工艳流丽,有古韵味。诗为心志,梅为心画,诗画心志心心相印,乃有共鸣,乃有妙境,相得益彰。此作堪称上乘!愚拙才疏学浅,然有理解不周致,还望读者海涵,诗无达诂,皆无所谓也,余些美好幻想留之好者鉴赏。
寺梅
咫尺丛林雪压塍,隔墙绰约玉枝凝。
三冬阁榭三冬景,半水涟漪半水冰。
枝上鸟喧心萼动,池中鱼嚼影苞矜。
欲凭高远穷香阵,更把浮图上一层。
    赏析第二首,题目寺梅,作者篁中一醉。格律严谨,用韵精准,平水十蒸韵。
    首联,咫尺丛林雪压塍,隔墙绰约玉枝凝。即景兴起,发纤秾于简古,寄至味于淡泊。感触良多。塍,田间的土埂子,即小堤。起联乃为作者以目观之,冬日远近景物写照,綽约,女子体态柔美的样子。玉枝凝,然应为寺梅矣。
    颔联,三冬阁榭三冬景,半水涟漪半水冰。叠字工笔佳联。阁榭,亭台阁榭。涟漪:就是水面被风吹起来的皱纹、波纹。此颔联则对寺梅周围景象描述,点衬之笔,寂静清雅,超凡脱俗,乃诗为心画。
    再观颈联,枝上鸟喧心萼动,池中鱼嚼影苞矜。佳联描述,措词灵动,惟妙惟肖,击节嗟赏。萼,动植物身体上的结构,花萼,包在花瓣外面的一圈绿色叶状薄片,花开时托着花瓣。此处作心萼,别出新裁。矜,释为,怜悯矜夸。庄重,矜恃骄矜。此联池中鱼嚼影苞矜,写的妙,将鱼儿嚼影追泡骄矜形态描述淋漓尽致,恰到好处。不过枝字与首联次句玉枝凝枝字稍重,须避更好。
    最后再看煞尾联,欲凭高远穷香阵,更把浮图上一层。结响甚遒,百尺竿头,更进一层,妙哉!唐末期黄巢咏菊诗有句,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篁公得句,欲凭高远穷香阵,即凭高望远,寺梅阵阵香廻,穷乃无穷无尽之意。浮图,又有将佛教建筑概称为浮图,后渐转为专指高塔而言。更把浮图上一层,此两重意,一,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二,借寺梅为之寄托,人格升华,弘扬佛道,普度众生,虚空法界,悉我自心。上一层寓意,乃达之更高境界。
    纵观全诗,以寺梅为题,古今骚客尚且不多,观诗作者,用情至深,咏梅雅作,生面独开,有感触发也!更胸襟兴象,脱越凡庸,思涩笔超,字字锤炼,意决而辞婉,苍劲沉著,江西派诗风,犹似少陵。风度矜庄,格调高简,驰骋变化,且无美不臻,令赏者为之动容。激赏佳篇,问候先生,愚拙才浅,姑妄评说,未免粗率,至于遣词用字有待细酌,尚希鉴谅!

从词《喝火令—聚会》细品羽飞风格
黄磊山

    羽飞的词不但较好的继承宋词清婉旷达之风,而且很善于运用蒙太奇与意识流于创作词中,彰显其古风新流。今笔者以其一阕《喝火令—聚会》解读于下,与读者领略词中的蒙太奇与意识流特色:
名词释:
    蒙太奇    电影创作的主要叙述手段和表现手段之一。引用于诗词的意象剪切、意境的组合。
    意识流    意识流文学泛指注重描绘人物意识流动状态的文学作品,既包括清醒的意识,更包括无意识、梦幻意识和语言前意识。
原词《喝火令—聚会》—古韵作者:羽飞-论坛词交流专栏首版
细雨婆娑下,和风婀娜还。砌成春国绿如烟。谁在故园呼我,江馆耸吟肩。
白发思前好,风华隔旧年。一时情怯愕然看。笑入徐娘,笑入老潘安。笑入一轮明月,恰又十分圆。
    句解读:
细雨婆娑下,和风婀娜还。
    起拍层意象的蒙太奇与意识流解读:这天,天空飘洒着毛毛细雨,柳絮尤显婆娑;柔和的东风一路轻盈吹开鲜花归来,送来了美丽的春天。写意极为舒畅。这种唯美的景色表现手法,笔者理解为电影艺术上的蒙太奇艺术流笔法,蒙太奇解释为有意涵的时空人地拼贴剪辑手法。作者精练的意象剪辑,巧妙地把时空景物多维截取浓缩,以一副工对带出聚会环境,烘托意识的愉悦气氛。因此是意识流。从词的创作手法分析,前拍“细雨婆娑下”用了曲喻(指间接比喻)的手法,由一个比喻转到另一种感觉,即“细雨象柳树丝一般婆娑地下着”。对句“春风婀娜还”更深一步运用了“通感”的手法。“通感”修辞格又叫“移觉”,就是在描述客观事物时,用形象的语言使感觉转移,将人的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等不同感觉互相沟通、交错,彼此挪移转换,将本来表示甲感觉的词语移用来表示乙感觉,使意象更为活泼、新奇的一种修辞格。“婀娜”是花的视觉移到对和煦的“春风”触觉、听觉上。通感的运用使词更富美感。
砌成春浦绿如烟。
    承起拍的赴约的愉悦意识,流向二层的湖景,一佳百俊;湖岸上的株枞透出的茵绿交映着湖面的毛毛雨,柔和轻风,呈现飘飘渺渺,展现春烟如雾令人心旷神怡意境。这是意识流动下产生交集的美景。
谁在小桥呼我,江馆耸吟肩。
    作者笔锋在此一转,形诸空灵意识流。因聚会所产生的良好心情,也是往聚会途中的美景如斯,激发诗人潜在意识:在人生的旅途中,我爱上诗词,获得一定的成功,丰富了我的精神世界,很有成就感。所以谁在小桥呼我,作者先下一设问,吸引读者的注意;江馆耸吟肩。这才是空灵的意识旨意:用的是唐时诗人王建的一个典故,在唐代诗人中,王建是素描速写高手,尤以诗作《江馆》为佳:“水面细风生,菱歌慢慢声。客亭临小市,灯火夜妆明。”由此,江馆成为诗人王建一个符号;作者在此化典用意及寄托非常深,(一)聚会的地点在江边。(二)聚会的时间在晚上。(三)我是以诗人的身份赴会。这两句是艺术流意境的创构,是客观景物作我主观情思的替代。作者以空灵虚写,表现了心中的真实意识的灵动。白发思前好,风华隔旧年。
    作者在过片句笔锋又一妙转,从空灵笔法转入咏叹调:这两句解读为:啊,三十年的同窗之谊,因工作、因嫁人,出国、仕途、商海各奔前程,很少往来,关系渐渐谈泊了,正是:“谋生无奈日奔驰,兄弟偏教各东西” 但对从前的好友随着年迈却越来越相思了。常常是“遍插茱萸少一人。”回忆起同学们的当年 飒爽英姿,才华洋溢,栩栩在眼前,但毕竟已经岁月隔断远去了。两拍过片,作者紧紧抓住阔别重逢使人共鸣的情结,深重地回勾倒叙一笔,为下一拍铺垫了厚实的情感。一首词能否感染读者,不但需要优美的修辞,准确的语法,更需要用一种真实的情感融入其间,方可征服读者。况且,作者在深沉的咏叹调里呈现出俊逸文句,特别耐品。作者在此使用艺术流的表现力令人击掌。
一时情怯愕然看。笑入徐娘,笑入老潘安。
    句解读:啊!相隔三十年的同学来了,我赶紧地用手拢抹了那岁月不饶人的两鬓些许白发,一刹那我呆了,他(她)们是我的同学吗?不会错吧?我也一时无底了。走进来的是昔时窈窕今徐娘;过去青春现叔爷。诗人在此精心用修辞中的互文表意出浅白入妙的意象,令人感叹诗人文藻之清婉雅秀。互文释:也叫互辞,是古诗文中常采用的一种修辞方法。在古文中,把属于一个句子(或短语)的意思,分写到两个句子(或短语)里,解释时要把上 下句的意思互相补足,就是互文。古语对它的解释是:“参互成文,含而见文。”具体地说,它是这样一种形式:上下两句或一句话中的两个部分,看似各说一件事,实则是互相呼应,互相阐发,互相补充,说的是一件事。
笑入一轮明月,恰又十分圆。
    结拍是十分完美的,一轮明月临窗,照在聚会的同学身上,眼角眉梢都是笑,因此聚会是幸福的甜蜜的。诗人在结拍用的是修辞手法的移情。移情是将人的主观的感情移到客观的事物上,反过来又用被感染了的客观事物衬托主观情绪, 使物人一体,能够更集中地表达强烈感情。诗人把欢乐聚会的情移于人月圆中,达到完美结局,也呼应起拍的愉快情感逻辑。
评述:
    笔者在阅读这首词时,深感诗人在创作时把丰沛的感情逻辑融入词中,短短的一首喝火令12句,65字,就能把蒙太奇、意识流、空灵手法、咏叹调等高深文理融汇词中激情回环;又能把通感、互文、移情、赋兴等精妙修辞逸于句间,形成一道艺术流,这就是羽飞风格:豪放旷达与温婉清新相融合之词风。非深厚文历,历练人生,很难写得如此精湛。

赏读《海蓉赠表》
松间月影|黄瑞娥

    近日,看到一首小绝,令我爱不释手。作者是王泽生,中华诗词论坛会员,中华诗词协会会员。秦皇岛诗词学会理事,秦皇岛市优秀诗人。诗前有一小序,内容如下:
海蓉赠表
作者   王泽生
    生日快到了,今天突然接快递电话,很纳闷,我没有购物啊!打开包装,是一只从香港某钟表店寄来的手表。当时愣住了,经过一番猜想,是她,山东滨州的海蓉。操起电话,果然。
海蓉为我贺生辰,手表一枚情太深。
此意无须用心记,时时秒秒与分分。
    看得出,这首小诗王泽生在激动的情绪中一气呵成,直抒胸臆,表达对朋友的感动之情。
    起句“海蓉为我贺生辰”直接叙述事情的发生。交代两个人物,“海蓉”和“我”,事情为“为我贺生辰”。承句进一步交代事情的内容和作者的感慨:“手表一枚情太深”。这两句是为后两句铺垫和蓄势,精彩之处在后两句,特别是尾句。
    “此意无须用心记”这一句开始起势转折。为什么无须用心记呢,给读者甩出一个包袱,引起读者快速读下去的愿望。结句给出答案“时时秒秒与分分”。这一句是全诗最值得称道的地方。
    首先,一个七字句用了三组叠字是极少见的。
    李清照在《声声慢》中起句十四个字中一连用了七组叠字,营造了凄苦悲凉的气氛,引起以后历代评家的叫绝。
    “时时秒秒与分分”与之有异曲同工之妙。“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由寻觅不得而冷清进而凄凉惨痛悲戚,凄苦的氛围递进加深。“时时秒秒与分分”因平仄关系而为之,读者可还原为“时时分分与秒秒”。这是递进式减少,体现了朋友间友谊的深度。这是二者相同点,不同点只是表达的情感内容不同而已。
    其次,从实际情况看,“时时秒秒与分分”与赠表一事连在一起最恰切不过了。从心理层面看,因手表戴在手腕上,朋友的友谊“时时分分秒秒”都伴随自己,想忘记都难。
    总之,这首小诗畅快淋漓,感情浓烈,结构合理,表达手法别致,语言通俗易懂,言浅意深。我想赠表者看到这首诗一定激动万分。


那成章诗《读史》浅析
联童

    诗贵形象、自然。不事雕琢,不矫揉造作。李太白曰,清水出芙蓉;陆放翁云,文章本天成。吾乡诗友那翁《读史》之作,尽得此道而又游刃有余。其言之质朴,有乡间泥土之味;其情之深切,俱出于肺腑之中;其意之厚重,亦令人掩卷而沉思。
几番明令几番诛,墨吏依然似笋出。
我叹除贪如剪韭,后茬更比上茬粗。
    那翁读明史,朱元璋处贪惩腐,心生感慨,遂得此诗。朱元璋当政三十一年,约有十万至十五万贪官被杀,但正如其所言“吾欲取贪官污吏,奈何朝杀而暮犯”,晚年更有“如何贪官此锁,不足以为杀,早杀晚生”之哀叹。贪腐之事,古人哀之、今人哀之,皇帝哀之,百姓奈何之?唯余感叹罢了!而那翁之叹绝非其个人之感慨,而是替天下苍生而叹!此诗当其为黎民百姓振臂高呼之作,足见其性情肝胆。白乐天云:“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那翁此诗借咏叹古人古事来抒发怀抱,有借古讽今之意,极具批判现实之精神。那翁之豪气胆气,令人感佩!
    此诗之手法浑然天成毫无雕饰若清水从肺腑中流出,语虽浅俗而意象鲜明,发人深省,非大家不能为之。“几番明令几番诛”,两个“几番”重叠复沓,造成不可抵挡之气势,极言惩贪措施之多、法令之严。罪者当诛,可见刑罚之残酷。试想如此之严刑酷法是否使贪官污吏心生恐惧而不敢轻举妄动?然,笔锋陡然一转,与前句构成鲜明之对比,“墨吏依然似笋出”,墨者,黑也;吏者,官也。墨吏即贪官污吏。其心肠也黑,其对百姓也毒。如此之毒蛇猛兽竟如雨后之春笋,层出不穷。杀也杀不尽,灭也灭不完。给读者造成极大视觉及心理之反差。贪官污吏并未因几番明令和几番诛杀而泯灭,相反大有你方唱罢我登场,愈演愈烈之势,足可见贪腐之盛和处贪之难。难怪那翁在写罢此诗之时,竟发出“处贪难,难于上青天”之怅叹!
    朝代之更迭,难改人心之腐败。古时亦然,今时亦然!。
    “我叹除贪如剪韭,后茬更比上茬粗”,此两句贴近生活,十分形象,通俗易懂,让人过目不忘。其语看似近俗,实有深蕴。非一时一事之感,乃追古思今之叹!这种感叹极具穿透力。它穿凿历史,直逼现实。对当今社会之腐败问题进行了有力的抨击和影射。将“除贪”比作“剪韭”,可谓传神。两件看似毫无相关之事物在此被巧妙地合二为一,且翻出新意。“除贪”,贪之不尽,如“剪韭”,韭之又生。新韭之于旧韭,愈加粗硕;新贪之于旧贪,甚为猛烈。至此,在经过前面诸多烘托铺垫蓄势之后,全诗之情感已饱满紧绷,而尾句“后茬更比上茬粗”,将这紧绷的情感之闸门一下打开,此时所有情感之潮水,从高处喷薄而出,一泻而下、势不可挡,从而使全诗之思想情感达到高潮。而剪韭只剪其叶而不除其根,除贪只治其标而不治其本,又留给读者无尽的余味和感叹!那翁此诗一气呵成、运笔自然,毫无矫饰、入木三分,读来痛快非常,令人拍案叫绝。其挖掘之深度,可圈可点;其技艺之精湛,叹为观止,其批判之精神,可钦可敬。堪为借古讽今之名篇佳作。
    那翁,名成章。网名曰:降心斋主,吾诗友也。其人身材魁梧,性情耿直,胸怀坦荡且豪放不羁。吾常与之聚,探讨诗词,共话人生。那翁虽年逾花甲,仍笔耕不辍,十分勤勉。于诗词创作上,成绩斐然。为吾乡之骄傲,吾辈学习之榜样也。
(诗作者:中华诗词协会会员那成章 作品刊于 《中华诗词》杂志 赏析者: 关恩亮 (中华诗词论坛会员 联童)

聂绀弩《周婆来探后回京》赏析
罗金华
周婆来探后回京
行李一肩强自挑,日光如水水如刀。
请看天上九头鸟,化作田间三脚猫。
此后定难窗在铁,何时重以鹊为桥?
携将冰雪回京去,老了十年为探牢。
【解题】
    这是首送别诗。周婆者,聂绀弩夫人周颖也,晚年被聂戏呼为“周婆”。1959年除夕,周颖以政协委员的身份,到虎林监狱探亲,奔走营救终于成功。春节后,聂送周回北京,于是有了这首诗。
【赏析】
    诗的首句“行李一肩强自挑,日光如水水如刀。”描写了送行时的场面与感受,挑一担行李走在北大荒,日光如刀一样刺人。表面看来语句似“打油”平淡无奇,然而细细品味,却是词浅情深含义深刻。北大荒处于高纬度,阳光斜射,冰雪折射的寒气似水色如刀光,结合自身经历,就有了“水如刀”般削人的感觉。把离愁别恨用刀裁出,颇出新意。
    颔联“请看天下九头鸟,化作田间三脚猫。”承接首句意来了一联流水对,进一步阐述了刀的削人作用。九头鸟,源出《三国典略》“齐后园有九头鸟见,色赤,似鸭,而九头皆鸣。”。“九头鸟”的比喻,有褒有贬。此处可这样看,原本自由翱翔于文化天地的文人,现在却劳作于田野之间,成为笨手笨脚地的三脚猫而蒙冤入狱。“三脚猫”最早出自元末明初陶宗仪的《南村辍耕集》,“俗以事不尽善者,谓之三脚猫。”诗人以此自嘲来形容自己困窘之态,真是出神入化,与“九头鸟”相对,也璧合珠联。诗人巧妙地把俗谚俚语信手拈来入诗,颇见功力。
    颈联“此去定难窗再铁,何时重以鹊为桥。”意为你回去之后,我虽然不会再遭囹圄之罪,可夫妻熬到何日才得相会?诗人出人意外地以“窗再铁”折词倒装,一“铁”字,构思奇妙、炼字精巧。诗人在这里不写离别的依依不舍,而先写自己的窘况,再写离别后的处境会好转,更进一层写冀望别后再重聚,真是匠心别运,意中有意,味外有味。
    结语“携将冰雪回京去,老了十年为探牢。”夫人一番辛苦,带回的只有“冰雪”。“冰雪”这里作操守贞洁清白解,见唐高适《酬马八效古见赠》诗:“奈何冰雪操,尚与蒿莱羣。”此处化典传神,把委屈伤心掩盖,用看似诙谐的诗句,描写残酷的人生遭际,其效果往往会更好。“老了十年为探牢” 女人都在乎自己的年龄,为探牢解救自己的夫胥,竟老了十年,诗人的怜惜之情跃然纸上。读来有一种荡气回肠之感,有力地抒发了抑郁难申的悲痛。
    人生最难是离别,屈原说 “悲莫悲兮生别离”。聂在这首送别诗中有三叹:一叹自身窘境,二叹离情别愁。三叹红颜易衰。用情感来写诗歌,境界自佳。

奋敲韵鼓响苍穹——读1寒山雪《沁园春·园丁诗梦》
饶老楚亮|饶楚亮

沁园春·园丁诗梦
     犹记春临,风拂铜州,雅韵渐浓。正圭江起浪,吟旌猎猎;松山种玉,鼙鼓咚咚。数亩花畦,三更灯火,培土浇苗渐郁葱。葩开艳,看诗廊风景,姹紫嫣红。    秋来硕果颇丰。颁金匾,光华媲彩虹。念世风日下,当兴诗教;弦歌重响,须振黄钟。一介园丁,千斤重任,诗海扬帆勤练功。征程远,待奋敲韵鼓,响彻苍穹。
——1寒山雪《沁园春·园丁诗梦》
    这首词上片满怀喜悦,大笔挥洒,激情描绘诗词开始进校园,方兴未艾,如火如荼的情景;下片兼议论、抒情、言志于一体。上下阕扇对工整,景情浑融,一气呵成,铸就了一个完美的艺术整体,表现出一位教师的担当和志向。
    “犹记春临,风拂铜州,雅韵渐浓”,开篇第一节是总起,第一、二句看似交代时间,实则寓诗词的春天已经来临,诗词的春风吹拂着铜州,且“雅韵渐浓”,形势越来越好。高歌而入,起笔不凡,总栝北流市获“中华诗词之乡”的缘由。接下来七句用“正”字领起,分三层递进。第二节“正圭江起浪,吟旌猎猎;松山种玉,鼙鼓咚咚”。让读者从视觉和听觉上感知到铜州诗词之乡的学诗热潮,不,是一股洪流滚滚而来,激荡人心。圭江、松山是那么生气勃勃,充满活力。第三节“数亩花畦,三更灯火,培土浇苗渐郁葱”。读着这一节,我仿佛看到作者这位园丁,正在北流市高级中学教室的讲台上,时而激情四射地讲解着唐诗宋词的精髓;时而又声情并茂地领着学生们诵读。又仿佛看到夜深人静的三更,办公室里却灯光闪烁,作者仍在辛勤地批改着学生的诗词习作。透过字里行间,则更是反映了铜州人为获得“中华诗词之乡”所付出的努力。第四节“葩开艳,看诗廊风景,姹紫嫣红”。是对上阕的小结,铜州因姹紫嫣红的诗花而显得更美,作者将主观想象融入到诗廊风景的写法,以这样的奇想为上片作结,具有一种不饰雕作的妍新之美。比喻恰当,比兴得法。生动地展现了诗词之乡所取得的成就及自豪感。同时,通过这种传神的艺术描写,也抒发了作者自己对诗词的热爱之情,既是“诗梦”的起因,也是对起句“春临”的呼应。
    下阕首句用“秋来硕果颇丰”承上启下。它一方面承接上片所写的 "吟旌猎猎,雅韵渐浓”而作一总束,一方面又从“颁金匾,光华媲彩”的成绩引出“念世风日下,当兴诗教。”的必要性。作者洞察到若要民风淳朴、人心向善,还得从学生抓起;欲弘扬国粹,理当兴诗教,要想“弦歌重响,须振黄钟“。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北师大时拿起一本语文课本说:“我很不赞成把古代经典诗词和散文从课本中去掉,‘去中国化'是很悲哀的。应该把这些经典嵌在学生脑子里,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基因。"。因此,作者在词中用“当兴”、“须振”来呼吁,铿锵有力,坚定果断,毫不含糊。深深感到“一介园丁,千斤重任”的担当和责无旁贷,因此,“诗海扬帆勤练功”,人们常说:学生要有一碗水,教师须有一桶水。诗词进校园,要兴诗教,提升世风,为师者还任重道远,扬帆诗海,必须“勤练内功”。那么,就自然而然地推出了"征程远,待奋敲韵鼓,响彻苍穹。”的充满无限豪情的结尾。清刘体仁《七颂堂词绎》曰:“词起结最难,而结尤难于起”,“须结得有‘不愁明月尽,自有夜珠来’之妙”。此词结尾三句,正有这样的妙处。第一句三字,先用一顿突转,象轻舟扬桨一拨,直转下二句。“奋敲”字前大书一个“待”字,则进一步强调兴诗教、扬国粹的任重道远,有待越来越多的诗词爱好者来敲响韵鼓。习主席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强调,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文艺的作用不可替代,文艺工作者大有可为。透过习主席系列讲话,作者看到了无限美好的诗词的春天,流露出兴诗教、振国粹、提世风的自信,这就是一位人民教师——辛勤地园丁的诗梦,诗词的国度里,五千年的文明雅韵、金声玉律,必将萦绕在无穷无尽的天宇中。
新郎博客:http://blog.sina.com.cn/wcz200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168 小时
主题
46

1147

帖子

4

精华

1万

积分

联都会员

UID
46521
经验
3932 点
威望
0 点
在线时间
168 小时
注册时间
2013-8-26
5
 楼主| 发表于 2015-3-26 09:30 | 只看该作者
优秀奖(由于太多,只转两个本获等级,因不能一人兼获两个等级而降为优秀奖的作品)

阴晴多少事,恨不与君同——赏评梦醒红尘|张小红《西江月·寄友》
南国英子
西江月·寄友
作者:梦醒红尘|张小红    作品出处:中华诗词论坛
    栈道阴晴依旧,人心冷暖消磨。年来几度起风波,谁解眉头紧锁?    往事已成感慨,新词难诉蹉跎。竹林深处笑声多,常忆并肩走过。
【赏析】
    读过梦醒红尘的一些词作,常常被其柔婉清丽的语言流溢出的点点女儿情怀所吸引。她的作品不事雕琢,尤以情真感人,这首《西江月·寄友》亦是如此。全词以自身的心路为主线,随着情感的流动,巧妙地将时空变换衍生出的种种感慨接合在一个中心点——怀友。
    词的上片叙议结合,议中蕴理,叙中含情,耐人寻味。“栈道阴晴依旧,人心冷暖消磨。”起笔不落俗套,蕴含哲理。词人将自然环境与生活环境合为一体,语言精警,给人深思。“栈道”即是阁道,可避风雨。作者语意双关,以“阴晴”二字道出几多意味。既是指自然天气的变化,又是人生悲喜的象征。也许,这条栈道曾经是作者和友人曾经来过的地方,如今人去道在,阴晴依旧,天还是那样的天,路还是那样的路,一切都没有改变,此句很有一种物是人非之况味。在时光的流逝中品尝着生活的甘苦,“我”独自走在生活的道路上,人心冷暖唯有自知,一句“人心冷暖消磨”紧承上文,写出生活中的阴晴变化所给人的切身感受。也许,生活把人原有的种种热情消磨得所剩无几,抛下许多无情无义的冷漠罢。人心,就是在阴晴不定的生活中消磨着,渐渐变得麻木,此句写尽了世间的人情世故。悲也好,喜也好,生活就是这样继续着,虽说见惯了人心的冷暖与世故,却对年来所起的几度风波难以释怀。“年来几度起风波,谁解眉头紧锁?”渐起情感波澜,想来那风波定是令词人伤心不已,怎一个眉头紧锁,心结难开!“几度”一词写出风波之频繁,“谁解”一问道尽寂寞情怀。此情谁解?唯有自解也,这种伤怀最是令人不禁掬一把同情的泪水——同情那被感情折磨的楚楚可怜的女子,同情那执着追求一份真情却受到严重打击的女子。一个当今林黛玉的翻版跃然纸上:展不开的眉头,捱不明的更漏啊,恰便是遮不住的青山隐隐,流不断的绿水悠悠……
    下片依然以议论过渡,衔接自然。“往事已成感慨,新词难诉蹉跎。”灵动工稳,言浅意深。“往事”承接上片之“风波”,“感慨”囊括上片之生活况味及个人感受,词意丰厚。此种章法前呼后应,严谨而不拘谨,顺畅达理。诸多的感慨,即便写进新词里,也难诉尽岁月的蹉跎、生活的滋味。时光流逝所携带的种种人生故事与红尘变幻,又是几个字所能明了的?文字,在生活这本厚重的书面前,有时显得是那么无力苍白。“难诉”,实为欲诉而难为也,此种反衬对照,更是凸显出复杂的内心世界,各种滋味交织在一起,无法言说。这两句的感情基调继续低走,流露出落寞情绪。就在这道不尽的万千感慨之中,唯有“竹林深处笑声多,常忆并肩走过。”这个画面是那么清晰,那么明朗,那么温暖!很有“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界,豁然而开朗。其实,此笔明快上扬的情感基调,实是为了突出过去种种的美好永远镌刻在词人最深的记忆里,是心中最美的一道风景!无论世事如何变迁,无论人心冷暖变化,唯一不变的是“我”与友人曾经一起走过的岁月——竹林深处清脆的笑声,时常萦绕在“我”的心间,一起并肩走过的地方,永远有你的气息,是那样的温暖宜人。此结语言浅显通俗,却饱含情意,与上片结又形成鲜明的对比:原来“眉头紧锁”的缘故是友人早已离去,而今只有靠回忆来打发着生活的阴晴变化,一个“常忆”突出了曾经的时光是那么美好,以至于词人永远也忘不掉。这种上下片结句的相互对比,更是突出了作者对友人的无限怀念这一主题。
    阴晴多少事,恨不与君同!整首词看似平常,细揣方觉得作者写法上的巧妙。看似有意无意的几笔感慨,实是几处伏笔也,最终主旨在于凸显怀人之情深。上片起得精警入味,问尽幽怨;下片承得自然,纵贯深入之际,突然落笔怀人,颇具神妙。读罢,方知作者前面所写均是铺垫,只为常忆那一份美好的情愫,此种章法最见神思。在跌宕变化的章法中,作者的情感基调虽是先抑后扬,却是以反衬对比的手法表现内心的孤独与寂寞,唯靠怀友慰藉自己的心灵。这样,怀友之情自然就水到渠成了。

《摘枣》赏析

费自平

原作:
【双调·庆宣和】摘枣(新韵)
滢滢溪水
    风吻金秋枣正红,摘得玲珑,嚼在嘴中逗馋虫,脆生,脆生!
赏析:
    此作属于散曲中的小令。全篇共五句,二十二个字,非常短小。这么短小的篇幅要写出有容量,耐咀嚼的东西确实不容易。那么这篇《摘枣》又如何呢?我们大家不妨一起来看看。
    “风吻金秋枣正红”,作为开篇之句,入题快,无冗语。在《庆宣和》这样字句少的小令中能一开始就紧扣所题咏之物,尤为重要。因为在只有五句话的作品里,哪怕多浪费一个字,都会直接影响到下文内容的充实。这一句,既交代了时间:金秋,又点明了所题咏之物:枣。一个“吻”字将风拟人化,不仅形象生动,而且充满感情。“红”,状所咏事物之色彩,抓住了特点。让人犹如看到了满树红枣摇曳生辉,惹人怜爱。开篇以绚丽的色彩撩人眼目,引人关注,可谓是起句不凡。
    “摘下玲珑”,这句的“玲珑”一词,是娇小灵活之意,指物体精巧细致。古人有以“玲珑”来喻梅花的,如唐韩愈《春雪间早梅》诗:“玲珑开已徧,点缀坐来频。”也有以“玲珑”来形容雪的,如韩愈《喜雪献裴尚书》诗:“照曜临初日,玲珑滴晚澌。”还有宋王安石《次韵王胜之咏雪》:“玲珑翦水空中堕,的皪装春树上归。”此亦指雪。而本曲作者在这里却是用来写枣,赋予了这词新的含义,可谓是别具匠心。“玲珑”一词之前再冠以“摘下”这个表动作的词,其欢快喜悦之情充分表现了出来。此种融情于物景之写法值得称道。
    如果说前两句是从枣之形和色方面写,那么第三句就是写其味了。“嚼在嘴中逗馋虫”,紧承上句,气脉连贯。“嚼”,这一字写出了枣含口中慢慢咀嚼品味的动态。“逗馋虫”比喻中满含俏皮欢悦,俗中带趣。枣味如何?作者没有明言,但是通过“逗馋虫”三字就可以让读者自行品鉴,自行领会了。这样留给读者想象咀嚼的空间,比起作者道尽其详合盘托出的写法要高明多了。读到此,你难道不感觉到这枣留给你的余味之绵绵,这文字带给你的余韵之悠悠吗?
    “脆生,脆生”,以口语入曲作为全篇的结语,且两词相叠,符合此曲的写作要求。它不仅节奏分明,还从拟声方面让人感觉到吃枣时“嘎巴!嘎巴!”的清脆,给人一种音乐的美感。真是吃者忘形,听者垂涎。美哉其枣,人之醉矣!
    生活是美好的,也是甜蜜的。作者在向我们展示这一主题时,全篇文气畅通,结构严谨,文字洗练,善用修辞,严守曲律。特别是在语言上,巧用口语,遵循了曲之用语通俗易懂的特点,具有浓郁的生活色彩。
    (【双调·庆宣和】摘枣(新韵)出自中华诗词论坛)

新郎博客:http://blog.sina.com.cn/wcz200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168 小时
主题
46

1147

帖子

4

精华

1万

积分

联都会员

UID
46521
经验
3932 点
威望
0 点
在线时间
168 小时
注册时间
2013-8-26
6
 楼主| 发表于 2015-3-26 09:32 | 只看该作者
新郎博客:http://blog.sina.com.cn/wcz200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4818 小时
主题
35

2352

帖子

1

精华

4万

积分

联都贵宾

弄墨堂主人

Rank: 4Rank: 4

UID
37097
经验
10574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4818 小时
注册时间
2011-12-14
7
发表于 2015-3-26 19:50 | 只看该作者
继驭龙吟裁海岳;
铺排凤藻赋雄强。
--------紫泥居士赠嵌名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785 小时
主题
47

384

帖子

4

精华

2509

积分

联都贡士

Rank: 6Rank: 6

UID
189
经验
2509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785 小时
注册时间
2003-6-22
8
发表于 2015-3-27 20:17 | 只看该作者
评赏析这个很有创意,属于一个论坛自娱自乐!:victory:
媚我风姿当属月;撩人雪韵自为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联都网 ( 闽ICP备2023009884号 )

GMT+8, 2024-11-23 05:38 , Processed in 0.087494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