鑱旈兘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453|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诗词和艺术的魅力何止于拍案叫绝?

[复制链接]
在线时间
480 小时
主题
178

1307

帖子

2

精华

1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UID
74252
经验
4297 点
威望
0 点
在线时间
480 小时
注册时间
2016-1-30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6-2-2 13:3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诗词和艺术的魅力何止于拍案叫绝?

      艺术的魅力对于读者,往往具有摄魂勾魄的作用。
      汉司马相如作《子虚赋》 ,汉武帝读后惋惜地说:“朕独不得与此人同时!”现如今,人们也常常见到一些人读小说废寝忘食,观画流连忘返,听音乐如醉如痴,看戏拍案叫绝……
      建安文学对后世的影响极深,李白曰:蓬莱文章建安骨。曹氏父子的后世拥趸多得不可胜数。《世说新语•豪爽》篇中记载了一位对曹操诗歌的热烈赞赏者。他叫好的方式很独特,不是拍案,而是“打壶”:王处仲每酒后,辄咏:“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以如意打唾壶,壶边尽缺。可以想见曹操的这首《龟虽寿》对王处仲具有多么大的吸引力。
      宋代欧阳修在《书梅圣俞稿后》中说自己读梅尧臣的诗时,感到“陶畅酣达,不知手足之将鼓舞也”;清代焦循在《花部农谭》中描述人们看《赛琵琶》时的内心感受,如“久病顿苏,奇痒得搔,心融意畅,莫可名言”。这都是陶醉在艺术中的憨态情状。
      有意思的是,囫囵吞枣也会觉得有魅力。梁启超在谈到李商隐的诗歌时说,李商隐的许多诗歌很难懂,但即使不懂它的内容,当你反复念着时,那节奏和声律也使你陶醉,觉得诗写得很美。他曾举李商隐的《锦瑟》 、《碧城》 、《燕台》等为例说:“这些诗,他讲的什么事,我理会不着;拆开一句一句的叫我解释,我连文义也解不出来。但我觉得他美,读起来令我精神上得到一种新鲜的愉快。”
      最离谱的是白居易对李商隐的称道。李商隐成名时,白居易早就告老还乡,看见李商隐的诗词文章后,一下就成为他的老“粉丝”,对李商隐很酷地冒出来一句:我死后,能够转世投胎当你儿子就心满意足了。对偶像的追捧度简直高得离奇可怕。
      “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魅力所在,理解不理解,喜欢就行!
在线时间
40 小时
主题
25

203

帖子

0

精华

3049

积分

版主

Rank: 6Rank: 6

UID
74267
经验
713 点
威望
0 点
在线时间
40 小时
注册时间
2016-1-31
2
发表于 2016-2-2 19:5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墨缘真人 于 2016-6-17 18:46 编辑

有意思的是,囫囵吞枣也会觉得有魅力---- SO娱乐城:真_人.足球.彩票齐全| 开户送10元.首存送58元.手机可投の注任何游戏顶级信用の提现即时到账SO.CC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联都网 ( 闽ICP备2023009884号 )

GMT+8, 2025-2-20 04:57 , Processed in 0.125037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