鑱旈兘



 找回密码
 注册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剑隐琴风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国传统节日

[复制链接]
在线时间
667 小时
主题
5170

2万

帖子

4

精华

2万

积分

荣誉版主

兵马大元帅

Rank: 6Rank: 6

UID
5297
经验
27115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667 小时
注册时间
2005-6-26
21
 楼主| 发表于 2006-10-25 05:59 | 只看该作者
<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100%" border=0><TR vAlign=top><TD><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603 border=0><TR><TD vAlign=center width=458><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458 border=0><TR><TD width=418><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100%" border=0><TR><TD><B><FONT face=宋体 color=#532c0d>清明诗句</FONT></B></TD></TR><TR><TD><FONT face=宋体 color=#532c0d><img src="http://www.china.org.cn/ch-jieri/images/index-1.gif"></FONT></TD></TR></TABLE></TD><TD vAlign=bottom width=40><FONT face=宋体 color=#532c0d><img src="http://www.china.org.cn/ch-jieri/images/index-2.gif"></FONT></TD></TR></TABLE></TD><TD vAlign=top width=145><DIV align=right><FONT face=宋体 color=#532c0d><img src="http://www.china.org.cn/ch-jieri/images/a-7.gif"></FONT></DIV></TD></TR></TABLE></TD></TR><TR vAlign=top><TD><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95%" border=0><TR vAlign=top><TD class=3title><FONT face=宋体 color=#532c0d>《清明》
(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FONT> <P><FONT face=宋体 color=#532c0d>《途中寒食》
(唐)宋之问
马上逢寒食,途中属暮春。
可怜江浦望,不见洛桥人。
北极怀明主,南溟作逐臣。
故园肠断处,日夜柳条新。</FONT></P><P><FONT face=宋体 color=#532c0d>《寒食》
(唐)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FONT></P><P><FONT face=宋体 color=#532c0d>《闾门即事》
(唐)张继
耕夫召募爱楼船,春草青青万项田;
试上吴门窥郡郭,清明几处有新烟。</FONT></P><P><FONT face=宋体 color=#532c0d>《清明》
(宋)王禹俏
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
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FONT></P><P><FONT face=宋体 color=#532c0d>《苏堤清明即事》
(宋)吴惟信
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
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FONT></P><P><FONT face=宋体 color=#532c0d>《寒食上冢》
(宋)杨万里
迳直夫何细!桥危可免扶?
远山枫外淡,破屋麦边孤。
宿草春风又,新阡去岁无。
梨花自寒食,进节只愁余。</FONT></P><P><FONT face=宋体 color=#532c0d>《郊行即事》
(宋)程颢
芳草绿野恣行事,春入遥山碧四周;
兴逐乱红穿柳巷,固因流水坐苔矶;
莫辞盏酒十分劝,只恐风花一片红;
况是清明好天气,不妨游衍莫忘归。</FONT></P><P>
<FONT face=宋体 color=#532c0d>《送陈秀才还沙上省墓》
(明)高启
满衣血泪与尘埃,乱后还乡亦可哀。
风雨梨花寒食过,几家墳上子孙来?</FONT></P><P><FONT face=宋体 color=#532c0d>《清江引 清明日出游》
(明)王磐
问西楼禁烟何处好?
绿野晴天道。
马穿杨柳嘶,人倚秋千笑,
探莺花总教春醉倒。</FONT></P></TD></TR></TABLE></TD></TR></TABLE>
剑彩得勤磨,即有待高扬,无须大隐;
琴声劳渐拨,谐三江逸韵,五岳雄风。
(魏启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667 小时
主题
5170

2万

帖子

4

精华

2万

积分

荣誉版主

兵马大元帅

Rank: 6Rank: 6

UID
5297
经验
27115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667 小时
注册时间
2005-6-26
22
 楼主| 发表于 2006-10-25 06:00 | 只看该作者
<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100%" border=0><TR vAlign=top><TD><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603 border=0><TR><TD vAlign=center width=458><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458 border=0><TR><TD width=418><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100%" border=0><TR><TD><B><FONT face=宋体 color=#532c0d>元宵节简介</FONT></B></TD></TR><TR><TD><FONT face=宋体 color=#532c0d><img src="http://www.china.org.cn/ch-jieri/images/index-1.gif"></FONT></TD></TR></TABLE></TD><TD vAlign=bottom width=40><FONT face=宋体 color=#532c0d><img src="http://www.china.org.cn/ch-jieri/images/index-2.gif"></FONT></TD></TR></TABLE></TD><TD vAlign=top width=145><DIV align=right><FONT face=宋体 color=#532c0d><img src="http://www.china.org.cn/ch-jieri/images/a-7.gif"></FONT></DIV></TD></TR></TABLE></TD></TR><TR vAlign=top><TD><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95%" border=0><TR vAlign=top><TD class=3title><FONT face=宋体 color=#532c0d>    </FONT><FONT face=宋体 color=#532c0d>每年农历的正月十五日,春节刚过,迎来的就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

  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也是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们对此加以庆祝,也是庆贺新春的延续。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

  按中国民间的传统,在这天上皓月高悬的夜晚,人们要点起彩灯万盏,以示庆贺。出门赏月、燃灯放焰、喜猜灯谜、共吃元宵,合家团聚、同庆佳节,其乐融融。

  元宵节也称灯节,元宵燃灯的风俗起自汉朝,到了唐代,赏灯活动更加兴盛,皇宫里、街道上处处挂灯,还要建立高大的灯轮、灯楼和灯树,唐朝大诗人卢照邻曾在《十五夜观灯》中这样描述元宵节燃灯的盛况“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

  宋代更重视元宵节,赏灯活动更加热闹,赏灯活动要进行5天,灯的样式也更丰富。明代要连续赏灯10天,这是中国最长的灯节了。清代赏灯活动虽然只有3天,但是赏灯活动规模很大,盛况空前,除燃灯之外,还放烟花助兴。

  “猜灯谜”又叫“打灯谜”,是元宵节后增的一项活动,出现在宋朝。南宋时,首都临安每逢元宵节时制迷,猜谜的人众多。开始时是好事者把谜语写在纸条上,贴在五光十色的彩灯上供人猜。因为谜语能启迪智慧又饶有兴趣,所以流传过程中深受社会各阶层的欢迎。</FONT> <P><FONT face=宋体 color=#532c0d>  民间过元宵节吃元宵的习俗。元宵由糯米制成,或实心,或带馅。馅有豆沙、白糖、山楂、各类果料等,食用时煮、煎、蒸、炸皆可。起初,人们把这种食物叫“浮圆子”,后来又叫“汤团”或“汤圆”,这些名称“团圆”字音相近,取团圆之意,象征全家人团团圆圆,和睦幸福,人们也以此怀念离别的亲人,寄托了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愿望。

  一些地方的元宵节还有“走百病”的习俗,又称“烤百病”“散百病”,参与者多为妇女,他们结伴而行或走墙边,或过桥,走郊外,目的是驱病除灾。</FONT></P><P><FONT face=宋体 color=#532c0d>  随着时间的推移,元宵节的活动越来越多,不少地方节庆时增加了耍龙灯、耍狮子、踩高跷、划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等传统民俗表演。这个传承已有两千多年的传统节日,不仅盛行于海峡两岸,就是在海外华人的聚居区也年年欢庆不衰。</FONT></P></TD></TR></TABLE></TD></TR></TABLE>
剑彩得勤磨,即有待高扬,无须大隐;
琴声劳渐拨,谐三江逸韵,五岳雄风。
(魏启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667 小时
主题
5170

2万

帖子

4

精华

2万

积分

荣誉版主

兵马大元帅

Rank: 6Rank: 6

UID
5297
经验
27115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667 小时
注册时间
2005-6-26
23
 楼主| 发表于 2006-10-25 06:01 | 只看该作者
<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100%" border=0><TR vAlign=top><TD><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603 border=0><TR><TD vAlign=center width=458><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458 border=0><TR><TD width=418><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100%" border=0><TR><TD> <B><FONT face=宋体 color=#532c0d>元宵节的由来与传说 </FONT></B></TD></TR><TR><TD><FONT face=宋体 color=#532c0d><img src="http://www.china.org.cn/ch-jieri/images/index-1.gif"></FONT></TD></TR></TABLE></TD><TD vAlign=bottom width=40><FONT face=宋体 color=#532c0d><img src="http://www.china.org.cn/ch-jieri/images/index-2.gif"></FONT></TD></TR></TABLE></TD><TD vAlign=top width=145><DIV align=right><FONT face=宋体 color=#532c0d><img src="http://www.china.org.cn/ch-jieri/images/a-7.gif"></FONT></DIV></TD></TR></TABLE></TD></TR><TR vAlign=top><TD><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95%" border=0><TR vAlign=top><TD class=3title><FONT face=宋体 color=#532c0d>    </FONT><FONT face=宋体 color=#532c0d>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早在2000多年前的西汉就有了,元宵赏灯始于东汉明帝时期,明帝提倡佛教,听说佛教有正月十五日僧人观佛舍利,点灯敬佛的做法,就命令这一天夜晚在皇宫和寺庙里点灯敬佛,令士族庶民都挂灯。以后这种佛教礼仪节日逐渐形成民间盛大的节日。该节经历了由宫廷到民间,由中原到全国的发展过程。

  在汉文帝时,已下令将正月十五定为元宵节。汉武帝时,“太一神”的祭祀活动定在正月十五。(太一:主宰宇宙一切之神)。司马迁创建“太初历”时,就已将元宵节确定为重大节日。</FONT> <P><FONT face=宋体 color=#532c0d>  另有一说是元宵燃灯的习俗起源于道教的“三元说”;正月十五日为上元节,七月十五日为中元节,十月十五日为下元节。主管上、中、下三元的分别为天、地、人三官,天官喜乐,故上元节要燃灯。

  元宵节的节期与节俗活动,是随历史的发展而延长、扩展的。就节期长短而言,汉代才一天,到唐代已为三天,宋代则长达五天,明代更是自初八点灯,一直到正月十七的夜里才落灯,整整十天。与春节相接,白昼为市,热闹非凡,夜间燃灯,蔚为壮观。特别是那精巧、多彩的灯火,更使其成为春节期间娱乐活动的高潮。至清代,又增加了舞龙、舞狮、跑旱船、踩高跷、扭秧歌等“百戏”内容,只是节期缩短为四到五天。

  关于元宵节的来历,民间还有几种有趣的传说:</FONT></P><P><FONT face=宋体 color=#532c0d>  关于灯的传说

  传说在很久以前,凶禽猛兽很多,四处伤害人和牲畜,人们就组织起来去打它们, 有一只神鸟困为迷路而降落人间,却意外的被不知情的猎人给射死了。天帝知道后十分震怒,立即传旨,下令让天兵于正月十五日到人间放火,把人间的人畜财产通通烧死。 天帝的女儿心地善良,不忍心看百姓无辜受难,就冒着生命的危险,偷偷驾着祥云来到人间,把这个消息告诉了人们。众人听说了这个消息,有如头上响了一个焦雷。吓得不知如何是好,过了好久,才有个老人家想出个法子,他说:「在正月十四、十五、十六日这三天,每户人家都在家里张灯结彩、点响爆竹、 燃放烟火。这样一来,天帝就会以为人们都被烧死了」。

  大家听了都点头称 是,便分头准备去了。到了正月十五这天晚上,天帝往下一看,发觉人间一片红光,响声震天,连续三个夜晚都是如此,以为是大火燃烧的火焰,以中大快。人们就这样保住了自己的生命及财产。为了纪念这次成功,从此每到正月十五,家家户户都悬挂灯笼,放烟火来纪念这个日子。</FONT></P><P>
<FONT face=宋体 color=#532c0d>  汉文帝时为纪念“平吕”而设

  另一个传说是元宵节是汉文帝时为纪念“平吕”而设。汉高祖刘邦死后,吕后之子刘盈登基为汉惠帝。惠帝生性懦弱,优柔寡断,大权渐渐落再吕后手中.汉惠帝病死后吕后独揽朝政把刘氏天下变成了吕氏天下,朝中老臣,刘氏宗室深感愤慨,但都惧怕吕后残暴而敢怒不敢言.

  吕后病死后,诸吕惶惶不安害怕遭到伤害和排挤。于是,在上将军吕禄家中秘密集合,共谋作乱之事,以便彻底夺取刘氏江山。

  此事传至刘氏宗室齐王刘囊耳中,刘囊为保刘氏江山,决定起兵讨伐诸吕随后与开国老臣周勃,陈平取得联系,设计解除了吕禄,“诸吕之乱”终于被彻底平定.

  平乱之后,众臣拥立刘邦的第二个儿子刘恒登基,称汉文帝.文帝深感太平盛世来之不易,便把平息“诸吕之乱”的正月十五,定为与民同乐日,京城里家家张灯结彩,以示庆祝。从此,正月十五便成了一个普天同庆的民间节日——“闹元宵”。</FONT></P><P>
<FONT face=宋体 color=#532c0d>  东方朔与元宵姑娘

  这一则传说与吃元宵的习俗有关:相传汉武帝有个宠臣名叫东方朔,他善良又风趣。有一天冬天,
剑彩得勤磨,即有待高扬,无须大隐;
琴声劳渐拨,谐三江逸韵,五岳雄风。
(魏启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667 小时
主题
5170

2万

帖子

4

精华

2万

积分

荣誉版主

兵马大元帅

Rank: 6Rank: 6

UID
5297
经验
27115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667 小时
注册时间
2005-6-26
24
 楼主| 发表于 2006-10-25 06:01 | 只看该作者
<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100%" border=0><TR vAlign=top><TD><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603 border=0><TR><TD vAlign=center width=458><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458 border=0><TR><TD width=418><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100%" border=0><TR><TD> <B><FONT face=宋体 color=#532c0d>元宵节习俗 </FONT></B></TD></TR><TR><TD><FONT face=宋体 color=#532c0d><img src="http://www.china.org.cn/ch-jieri/images/index-1.gif"></FONT></TD></TR></TABLE></TD><TD vAlign=bottom width=40><FONT face=宋体 color=#532c0d><img src="http://www.china.org.cn/ch-jieri/images/index-2.gif"></FONT></TD></TR></TABLE></TD><TD vAlign=top width=145><DIV align=right><FONT face=宋体 color=#532c0d><img src="http://www.china.org.cn/ch-jieri/images/a-7.gif"></FONT></DIV></TD></TR></TABLE></TD></TR><TR vAlign=top><TD><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95%" border=0><TR vAlign=top><TD class=3title><FONT face=宋体 color=#532c0d>    </FONT><FONT face=宋体 color=#532c0d>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所以全国各地都过,大部分地区的习俗是差不多的,但各地也还是有自己的特点。

  吃元宵

  正月十五吃元宵,“元宵”作为食品,在我国也由来已久。宋代,民间即流行一种元宵节吃 的新奇食品。这种食品,最早叫“ 浮元子”后称“元宵” ,生意人还美其名曰“元宝” 。元宵即"汤圆"以白糖、玫瑰、芝麻、豆沙、黄桂、核桃仁、果仁、枣泥等为馅,用糯米粉包成圆形,可荤可素,风味各异。可汤煮、油炸、蒸食,有团圆美满之意。陕西的汤圆不是包的,而是在糯米粉中"滚"成的,或煮司或油炸,热热火火,团团圆圆。</FONT> <P><FONT face=宋体 color=#532c0d>  观 灯

  汉明帝永平年间(公元58--75),因明帝提倡佛法,适逢蔡愔从印度求得佛法归来,称印度摩喝陀国每逢正月十五,僧众云集瞻仰佛舍利,是参佛的吉日良辰。汉明帝为了弘扬佛法,下令正月十五夜在宫中和寺院"燃灯表佛"。此后,元宵放灯的习俗就由原来只在宫廷中举行而流传到民间。即每到正月十五,无论士族还是庶民都要挂灯,城乡通宵灯火辉煌。

  元宵放灯的习俗,在唐代发展成为盛况空前的灯市,当时的京城长安已是拥有百万人口的世界最大都市,社会富庶。在皇帝的亲自倡导下,元宵灯节办得越来越豪华。中唐以后,已发展成为全民性的狂欢节。唐玄宗(公元685--762)时的开元盛世,长安的灯市规模很大,燃灯五万盏,花灯花样繁多,皇帝命人做巨型的灯楼,广达20间,高150尺,金光璀璨,极为壮观。

  宋代,元宵灯会无论在规模和灯饰的奇幻精美都胜过唐代,而且活动更为民间化,民族特色更强。以后历代的元宵灯会不断发展,灯节的时间也越来越长,。唐代的灯会是"上元前后各一日",宋代又在十六之后加了两日,明代则延长到由初八到十八整整十天。

  到了清代,满族入主中原,宫廷不再办灯会,民间的灯会却仍然壮观。日期缩短为五天,一直延续到今天。

  灯在台湾民间具有光明与添丁的涵义,点燃灯火有照亮前程之意,且台语灯与丁谐音代表生男孩,因此往昔元宵节妇女都会刻意在灯下游走,希望“钻灯脚生卵葩”(就是钻到灯下游走,好生男孩)。</FONT></P><P><FONT face=宋体 color=#532c0d>  中国的情人节

  元宵节也是一个浪漫的节日,元宵灯会在封建的传统社会中,也给未婚男女相识提供了一个机会,传统社会的年轻女孩不允许出外自由活动,但是过节却可以结伴出来游玩,元宵节赏花灯正好是一个交谊的机会,未婚男女借着赏花灯也顺便可以为自己物色对象。元宵灯节期间,又是男女青年与情人相会的时机。

  在台湾,还有未婚女性在元宵夜偷摘葱或菜将会嫁到好丈夫的传统习俗,俗称:“偷挽葱,嫁好尪”、“偷挽菜,嫁好婿”,希望婚姻美满的女孩,要在元宵之夜到菜园里偷摘葱或青菜,期待未来家庭幸福,唐代的灯市还出现乐舞百戏表演,成千上万的宫女,民间少女在灯火下载歌载舞,叫做行歌、踏歌。

  欧阳修(生查子)云: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书;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辛弃疾(青玉案)写道:众里寻它千百度,暮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就是描述元宵夜的情境,而传统戏曲陈三和五娘是在元宵节赏花灯进相遇而一见钟情,乐昌公文与徐德言在元宵夜破镜重圆,《春灯谜》中宇文彦和影娘在元宵订情。所以说元宵节也是中国的“情人节”。

  走百病

  元宵节除了庆祝活动外,还有信仰性的活动。那就是"走百病"又称"烤百病""散百病"参与者多为妇女,他们结伴而行或走墙边,或过桥过走郊外,目的是驱病除灾。</FONT></P><P><FONT face=宋体 color=#532c0d>  随着时间的推移,元宵节的活动越来越多,不少地方节庆时增加了耍龙灯、耍狮子、踩高跷、划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等活动。</FONT>
剑彩得勤磨,即有待高扬,无须大隐;
琴声劳渐拨,谐三江逸韵,五岳雄风。
(魏启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667 小时
主题
5170

2万

帖子

4

精华

2万

积分

荣誉版主

兵马大元帅

Rank: 6Rank: 6

UID
5297
经验
27115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667 小时
注册时间
2005-6-26
25
 楼主| 发表于 2006-10-25 06:01 | 只看该作者
<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100%" border=0><TR vAlign=top><TD><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603 border=0><TR><TD vAlign=center width=458><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458 border=0><TR><TD width=418><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100%" border=0><TR><TD><B><FONT face=宋体 color=#532c0d>元宵节习俗 </FONT></B></TD></TR><TR><TD><FONT face=宋体 color=#532c0d><img src="http://www.china.org.cn/ch-jieri/images/index-1.gif"></FONT></TD></TR></TABLE></TD><TD vAlign=bottom width=40><FONT face=宋体 color=#532c0d><img src="http://www.china.org.cn/ch-jieri/images/index-2.gif"></FONT></TD></TR></TABLE></TD><TD vAlign=top width=145><DIV align=right><FONT face=宋体 color=#532c0d><img src="http://www.china.org.cn/ch-jieri/images/a-7.gif"></FONT></DIV></TD></TR></TABLE></TD></TR><TR vAlign=top><TD><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95%" border=0><TR vAlign=top><TD class=3title><FONT face=宋体 color=#532c0d>    </FONT><FONT face=宋体 color=#532c0d>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所以全国各地都过,大部分地区的习俗是差不多的,但各地也还是有自己的特点。

  吃元宵

  正月十五吃元宵,“元宵”作为食品,在我国也由来已久。宋代,民间即流行一种元宵节吃 的新奇食品。这种食品,最早叫“ 浮元子”后称“元宵” ,生意人还美其名曰“元宝” 。元宵即"汤圆"以白糖、玫瑰、芝麻、豆沙、黄桂、核桃仁、果仁、枣泥等为馅,用糯米粉包成圆形,可荤可素,风味各异。可汤煮、油炸、蒸食,有团圆美满之意。陕西的汤圆不是包的,而是在糯米粉中"滚"成的,或煮司或油炸,热热火火,团团圆圆。</FONT> <P><FONT face=宋体 color=#532c0d>  观 灯

  汉明帝永平年间(公元58--75),因明帝提倡佛法,适逢蔡愔从印度求得佛法归来,称印度摩喝陀国每逢正月十五,僧众云集瞻仰佛舍利,是参佛的吉日良辰。汉明帝为了弘扬佛法,下令正月十五夜在宫中和寺院"燃灯表佛"。此后,元宵放灯的习俗就由原来只在宫廷中举行而流传到民间。即每到正月十五,无论士族还是庶民都要挂灯,城乡通宵灯火辉煌。

  元宵放灯的习俗,在唐代发展成为盛况空前的灯市,当时的京城长安已是拥有百万人口的世界最大都市,社会富庶。在皇帝的亲自倡导下,元宵灯节办得越来越豪华。中唐以后,已发展成为全民性的狂欢节。唐玄宗(公元685--762)时的开元盛世,长安的灯市规模很大,燃灯五万盏,花灯花样繁多,皇帝命人做巨型的灯楼,广达20间,高150尺,金光璀璨,极为壮观。

  宋代,元宵灯会无论在规模和灯饰的奇幻精美都胜过唐代,而且活动更为民间化,民族特色更强。以后历代的元宵灯会不断发展,灯节的时间也越来越长,。唐代的灯会是"上元前后各一日",宋代又在十六之后加了两日,明代则延长到由初八到十八整整十天。

  到了清代,满族入主中原,宫廷不再办灯会,民间的灯会却仍然壮观。日期缩短为五天,一直延续到今天。

  灯在台湾民间具有光明与添丁的涵义,点燃灯火有照亮前程之意,且台语灯与丁谐音代表生男孩,因此往昔元宵节妇女都会刻意在灯下游走,希望“钻灯脚生卵葩”(就是钻到灯下游走,好生男孩)。</FONT></P><P><FONT face=宋体 color=#532c0d>  中国的情人节

  元宵节也是一个浪漫的节日,元宵灯会在封建的传统社会中,也给未婚男女相识提供了一个机会,传统社会的年轻女孩不允许出外自由活动,但是过节却可以结伴出来游玩,元宵节赏花灯正好是一个交谊的机会,未婚男女借着赏花灯也顺便可以为自己物色对象。元宵灯节期间,又是男女青年与情人相会的时机。

  在台湾,还有未婚女性在元宵夜偷摘葱或菜将会嫁到好丈夫的传统习俗,俗称:“偷挽葱,嫁好尪”、“偷挽菜,嫁好婿”,希望婚姻美满的女孩,要在元宵之夜到菜园里偷摘葱或青菜,期待未来家庭幸福,唐代的灯市还出现乐舞百戏表演,成千上万的宫女,民间少女在灯火下载歌载舞,叫做行歌、踏歌。

  欧阳修(生查子)云: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书;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辛弃疾(青玉案)写道:众里寻它千百度,暮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就是描述元宵夜的情境,而传统戏曲陈三和五娘是在元宵节赏花灯进相遇而一见钟情,乐昌公文与徐德言在元宵夜破镜重圆,《春灯谜》中宇文彦和影娘在元宵订情。所以说元宵节也是中国的“情人节”。

  走百病

  元宵节除了庆祝活动外,还有信仰性的活动。那就是"走百病"又称"烤百病""散百病"参与者多为妇女,他们结伴而行或走墙边,或过桥过走郊外,目的是驱病除灾。</FONT></P><P><FONT face=宋体 color=#532c0d>  随着时间的推移,元宵节的活动越来越多,不少地方节庆时增加了耍龙灯、耍狮子、踩高跷、划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等活动。</FONT></
剑彩得勤磨,即有待高扬,无须大隐;
琴声劳渐拨,谐三江逸韵,五岳雄风。
(魏启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667 小时
主题
5170

2万

帖子

4

精华

2万

积分

荣誉版主

兵马大元帅

Rank: 6Rank: 6

UID
5297
经验
27115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667 小时
注册时间
2005-6-26
26
 楼主| 发表于 2006-10-25 06:01 | 只看该作者
<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100%" border=0><TR vAlign=top><TD><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603 border=0><TR><TD vAlign=center width=458><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458 border=0><TR><TD width=418><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100%" border=0><TR><TD> <B><FONT face=宋体 color=#532c0d>元宵节诗词选</FONT></B></TD></TR><TR><TD><FONT face=宋体 color=#532c0d><img src="http://www.china.org.cn/ch-jieri/images/index-1.gif"></FONT></TD></TR></TABLE></TD><TD vAlign=bottom width=40><FONT face=宋体 color=#532c0d><img src="http://www.china.org.cn/ch-jieri/images/index-2.gif"></FONT></TD></TR></TABLE></TD><TD vAlign=top width=145><DIV align=right><FONT face=宋体 color=#532c0d><img src="http://www.china.org.cn/ch-jieri/images/a-7.gif"></FONT></DIV></TD></TR></TABLE></TD></TR><TR vAlign=top><TD><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95%" border=0><TR vAlign=top><TD class=3title><FONT face=宋体 color=#532c0d>《元夕于通衢建灯夜升南楼》
(隋) 隋炀帝
法轮天上转,梵声天上来;
灯树千光照,花焰七枝开。
月影疑流水,春风含夜梅;
燔动黄金地,钟发琉璃台。 </FONT><P><FONT face=宋体 color=#532c0d>《正月十五夜》
(唐) 苏道味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灯树千光照。明月逐人来。
游妓皆穠李,行歌尽落梅。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上元夜》
(唐)崔液
玉漏铜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夜开;
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 </FONT></P><P><FONT face=宋体 color=#532c0d></FONT></P><P><FONT face=宋体 color=#532c0d>《十五夜观灯》
(唐)卢照邻
锦里开芳宴,兰红艳早年。
缛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
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
别有千金笑,来映九枝前。</FONT></P><P><FONT face=宋体 color=#532c0d>正月十五夜灯
(唐)张祜
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地京。
三百内人连袖舞 ,一进天上著词声。</FONT></P><P><FONT face=宋体 color=#532c0d>诗曰
(唐)李商隐
月色灯山满帝都,香车宝盖隘通衢。
身闲不睹中兴盛, 羞逐乡人赛紫姑。</FONT></P><P>
<FONT face=宋体 color=#532c0d>诗曰
(宋)姜白石
元宵争看采莲船,宝马香车拾坠钿;
风雨夜深人散尽,孤灯犹唤卖汤元。</FONT></P><P><FONT face=宋体 color=#532c0d>诗曰
(宋)姜白石
贵客钩帘看御街,市中珍品一时来,
帘前花架无行路,不得金钱不肯回。
(注:珍品这里指元宵)</FONT></P><P>
<FONT face=宋体 color=#532c0d>《青玉案 元夕》
(宋)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凤萧声动,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 那人却在,火阑珊处。
</FONT></P><P><FONT face=宋体 color=#532c0d>《生查子 元夕 》
(宋)欧阳修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到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FONT></P><P><FONT face=宋体 color=#532c0d>《京都元夕》
(元)元好问
袨服华妆着处逢 ,六街灯火闹儿童 。
长衫我亦何为者 ,也在游人笑语中 。</FONT></P><P><FONT face=宋体 color=#532c0d>折桂令 元宵
(元)失名
爱元宵三五风光,月色婵娟,灯火辉煌。
月满冰轮,灯烧陆海,人踏春阳。
三美事方堪胜赏,四无情可恨难长。
怕的是灯暗光芒,人静荒凉,角品南楼,月下西厢。</FONT></P><P><FONT face=宋体 color=#532c0d>《汴京元夕》
(明)李梦阳
中山孺子倚新妆,郑女燕姬独擅场。
齐唱宪王春乐府, 金梁桥外月如霜。 </FONT></P><P><FONT face=宋体 color=#532c0d>《元 宵》
(明) 唐寅
有灯无月不娱人,有月无灯不算春。
春到人间人似玉, 灯烧月下月如银。
满街珠翠游村女,沸地笙歌赛社神。
不展芳尊开口笑,如何消得此良辰。</FONT></P><P>
<FONT face=宋体 color=#532c0d>《元夜踏灯》
(清)董舜民
百枝火树千金屧,宝马香尘不绝。飞琼结伴试灯来,忍把檀郎轻别。
一回佯怒,一回微笑,小婢扶行怯。
石桥路滑缃钓蹑,向阿母低低说。妲娥此夜悔还无?怕入广寒宫阙。
不如归去,难畴畴昔,总是团圆月。</FONT></P><P>
<FONT face=宋体 color=#532c0d>《上元竹枝词》
(清)符曾
桂花香馅裹胡桃,江米如珠井水淘。
见说马家滴粉好,试灯风里卖元宵。</FONT></P><P>
<FONT face=宋体 color=#532c0d>《元夕影永冰灯》
(清)唐顺之
正怜火树千春妍,忽见清辉映月阑。
出海鲛珠犹带水,满堂罗袖欲生寒。
烛花不碍空中影,晕气疑从月里看。
为语东风暂相借,来宵还得尽余欢。</FONT></P><P><FONT face=宋体 color=#532c0d>《元夕无月》
(清)丘逢甲
三年此夕无月光,明月多应在故乡。
剑彩得勤磨,即有待高扬,无须大隐;
琴声劳渐拨,谐三江逸韵,五岳雄风。
(魏启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667 小时
主题
5170

2万

帖子

4

精华

2万

积分

荣誉版主

兵马大元帅

Rank: 6Rank: 6

UID
5297
经验
27115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667 小时
注册时间
2005-6-26
27
 楼主| 发表于 2006-10-25 06:02 | 只看该作者
<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100%" border=0><TR vAlign=top><TD><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603 border=0><TR><TD vAlign=center width=458><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458 border=0><TR><TD width=418><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100%" border=0><TR><TD><B><FONT face=宋体 color=#532c0d>中秋节简介</FONT></B></TD></TR><TR><TD><FONT face=宋体 color=#532c0d><img src="http://www.china.org.cn/ch-jieri/images/index-1.gif"></FONT></TD></TR></TABLE></TD><TD vAlign=bottom width=40><FONT face=宋体 color=#532c0d><img src="http://www.china.org.cn/ch-jieri/images/index-2.gif"></FONT></TD></TR></TABLE></TD><TD vAlign=top width=145><DIV align=right><FONT face=宋体 color=#532c0d><img src="http://www.china.org.cn/ch-jieri/images/a-7.gif"></FONT></DIV></TD></TR></TABLE></TD></TR><TR vAlign=top><TD><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95%" border=0><TR vAlign=top><TD class=3title><FONT color=#532c0d><FONT face=宋体>    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是传统的中秋佳节。这时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称为中秋。在中国的农历里,一年分为四季,每季又分为孟、仲、季三个部分,因而中秋也称仲秋。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他几个月的满月更圆,更明亮,所以又叫做“月夕”,“八月节”。此夜,人们仰望天空如玉如盘的朗朗明月,自然会期盼家人团聚。远在他乡的游子,也借此寄托自己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所以,中秋又称“团圆节”。 </FONT></FONT><P><FONT face=宋体 color=#532c0d>  我国人民在古代就有“秋暮夕月”的习俗。夕月,即祭拜月神。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红枣、李子、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西瓜还要切成莲花状。在月下,将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个方向,红烛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然后由当家主妇切开团圆月饼。切的人预先算好全家共有多少人,在家的,在外地的,都要算在一起,不能切多也不能切少,大小要一样。

  相传古代齐国丑女无盐,幼年时曾虔诚拜月,长大后,以超群品德入宫,但未被宠幸。某年八月十五赏月,天子在月光下见到她,觉得她美丽出众,后立她为皇后,中秋拜月由此而来。月中嫦娥,以美貌著称,故少女拜月,愿“貌似嫦娥,面如皓月”。

  在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在北宋京师。八月十五夜,满城人家,不论贫富老小,都要穿上成人的衣服,焚香拜月说出心愿,祈求月亮神的保佑。南宋,民间以月饼相赠,取团圆之义。有些地方还有舞草龙,砌宝塔等活动。明清以来,中秋节的风俗更加盛行;许多地方形成了烧斗香、树中秋、点塔灯、放天灯、走月亮、舞火龙等特殊风俗。

  今天,月下游玩的习俗,已远没有旧时盛行。但设宴赏月仍很盛行,人们把酒问月,庆贺美好的生活,或祝远方的亲人健康快乐,和家人“千里共婵娟”。

  中秋节的习俗很多,形式也各不相同,但都寄托着人们对生活无限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FONT></P></TD></TR></TABLE></TD></TR></TABLE>
剑彩得勤磨,即有待高扬,无须大隐;
琴声劳渐拨,谐三江逸韵,五岳雄风。
(魏启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667 小时
主题
5170

2万

帖子

4

精华

2万

积分

荣誉版主

兵马大元帅

Rank: 6Rank: 6

UID
5297
经验
27115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667 小时
注册时间
2005-6-26
28
 楼主| 发表于 2006-10-25 06:02 | 只看该作者
<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100%" border=0><TR vAlign=top><TD><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603 border=0><TR><TD vAlign=center width=458><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458 border=0><TR><TD width=418><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100%" border=0><TR><TD><B><FONT face=宋体 color=#532c0d>中秋节的由来与传说</FONT></B></TD></TR><TR><TD><FONT face=宋体 color=#532c0d><img src="http://www.china.org.cn/ch-jieri/images/index-1.gif"></FONT></TD></TR></TABLE></TD><TD vAlign=bottom width=40><FONT face=宋体 color=#532c0d><img src="http://www.china.org.cn/ch-jieri/images/index-2.gif"></FONT></TD></TR></TABLE></TD><TD vAlign=top width=145><DIV align=right><FONT face=宋体 color=#532c0d><img src="http://www.china.org.cn/ch-jieri/images/a-7.gif"></FONT></DIV></TD></TR></TABLE></TD></TR><TR vAlign=top><TD><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95%" border=0><TR vAlign=top><TD class=3title><FONT face=宋体 color=#532c0d>    </FONT><FONT face=宋体 color=#532c0d>中秋节有悠久的历史,和其它传统节日一样,也是慢慢发展形成的,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早在《周礼》一书中,已有“中秋”一词的记载。后来贵族和文人学士也仿效起来,在中秋时节,对着天上又亮又圆一轮皓月,观赏祭拜,寄托情怀,这种习俗就这样传到民间,形成一个传统的活动,一直到了唐代,这种祭月的风俗更为人们重视,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唐书·太宗记》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这个节日盛行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
中秋节的传说是非常丰富的,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之类的神话故事流传甚广。</FONT> <P><FONT face=宋体 color=#532c0d>  中秋传说之一——嫦娥奔月

  相传,远古时候天上有十日同时出现,晒得庄稼枯死,民不聊生,一个名叫后羿的英雄,力大无穷,他同情受苦的百姓,登上昆仑山顶,运足神力,拉开神弓,一气射下九个多太阳,并严令最后一个太阳按时起落,为民造福。

  后羿因此受到百姓的尊敬和爱戴,后羿娶了个美丽善良的妻子,名叫嫦娥。后羿除传艺狩猎外,终日和妻子在一起,人们都羡慕这对郎才女貌的恩爱夫妻。

  不少志士慕名前来投师学艺,心术不正的蓬蒙也混了进来。

  一天,后羿到昆仑山访友求道,巧遇由此经过的王母娘娘,便向王母求得一包不死药。据说,服下此药,能即刻升天成仙。然而,后羿舍不得撇下妻子,只好暂时把不死药交给嫦娥珍藏。嫦娥将药藏进梳妆台的百宝匣里,不料被小人蓬蒙看见了,他想偷吃不死药自己成仙。

  三天后,后羿率众徒外出狩猎,心怀鬼胎的蓬蒙假装生病,留了下来。待后羿率众人走后不久,蓬蒙手持宝剑闯入内宅后院,威逼嫦娥交出不死药。嫦娥知道自己不是蓬蒙的对手,危急之时她当机立断,转身打开百宝匣,拿出不死药一口吞了下去。嫦娥吞下药,身子立时飘离地面、冲出窗口,向天上飞去。由于嫦娥牵挂着丈夫,便飞落到离人间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

  傍晚,后羿回到家,侍女们哭诉了白天发生的事。后羿既惊又怒,抽剑去杀恶徒,蓬蒙早逃走了,后羿气得捶胸顿足,悲痛欲绝,仰望着夜空呼唤爱妻的名字,这时他惊奇地发现,今天的月亮格外皎洁明亮,而且有个晃动的身影酷似嫦娥。他拼命朝月亮追去,可是他追三步,月亮退三步,他退三步,月亮进三步,无论怎样也追不到跟前。

  后羿无可奈何,又思念妻子,只好派人到嫦娥喜爱的后花园里,摆上香案,放上她平时最爱吃的蜜食鲜果,遥祭在月宫里眷恋着自己的嫦娥。百姓们闻知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后,纷纷在月下摆设香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

  从此,中秋节拜月的风俗在民间传开了。

  中秋传说之二——吴刚折桂

  关于中秋节还有一个传说:相传月亮上的广寒宫前的桂树生长繁茂,有五百多丈高,下边有一个人常在砍伐它,但是每次砍下去之后,被砍的地方又立即合拢了。几千年来,就这样随砍随合,这棵桂树永远也不能被砍光。据说这个砍树的人名叫吴刚,是汉朝西河人,曾跟随仙人修道,到了天界,但是他犯了错误,仙人就把他贬谪到月宫,日日做这种徒劳无功的苦差使,以示惩处。李白诗中有“欲斫月中桂,持为寒者薪”的记载。</FONT></P><P>
<FONT face=宋体 color=#532c0d>  中秋传说之三——朱元璋与月饼起义</FONT></P><P><FONT face=宋体 color=#532c0d>  中秋节吃月饼相传始于元代。当时,中原广大人民不堪忍受元朝统治阶级的残酷统治,纷纷起义抗元。朱元璋联合各路反抗力量准备起义。但朝庭官兵搜查的十分严密,传递消息十分困难。军师刘伯温便想出一计策,命令属下把藏有“八月十五夜起义”的纸条藏入饼子里面,再派人分头传送到各地起义军中,通知他们在八月十五日晚上起
剑彩得勤磨,即有待高扬,无须大隐;
琴声劳渐拨,谐三江逸韵,五岳雄风。
(魏启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667 小时
主题
5170

2万

帖子

4

精华

2万

积分

荣誉版主

兵马大元帅

Rank: 6Rank: 6

UID
5297
经验
27115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667 小时
注册时间
2005-6-26
29
 楼主| 发表于 2006-10-25 06:03 | 只看该作者
<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100%" border=0><TR vAlign=top><TD><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603 border=0><TR><TD vAlign=center width=458><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458 border=0><TR><TD width=418><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100%" border=0><TR><TD> <B><FONT face=宋体 color=#532c0d>各地中秋节的习俗</FONT></B></TD></TR><TR><TD><FONT face=宋体 color=#532c0d><img src="http://www.china.org.cn/ch-jieri/images/index-1.gif"></FONT></TD></TR></TABLE></TD><TD vAlign=bottom width=40><FONT face=宋体 color=#532c0d><img src="http://www.china.org.cn/ch-jieri/images/index-2.gif"></FONT></TD></TR></TABLE></TD><TD vAlign=top width=145><DIV align=right><FONT face=宋体 color=#532c0d><img src="http://www.china.org.cn/ch-jieri/images/a-7.gif"></FONT></DIV></TD></TR></TABLE></TD></TR><TR vAlign=top><TD><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95%" border=0><TR vAlign=top><TD class=3title><FONT color=#532c0d><FONT face=宋体>    中秋佳节,人们最主要的活动是赏月和吃月饼了。</FONT></FONT> <P><FONT face=宋体 color=#532c0d>  赏月

  在中秋节,我国自古就有赏月的习俗,《礼记》中就记载有“秋暮夕月”,即祭拜月神。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李子、葡萄等时令水果,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西瓜还要切成莲花状。

  在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在宋代,中秋赏月之风更盛,据《东京梦华录》记载:“中秋夜,贵家结饰台榭,民间争占酒楼玩月”。每逢这一日,京城的所有店家、酒楼都要重新装饰门面, 牌楼上扎绸挂彩,出售新鲜佳果和精制食品,夜市热闹非凡,百姓们多登上楼台,一些富户人家在自己的楼台亭阁上赏月,并摆上食品或安排家宴,团圆子女,共同赏月叙谈。

  明清以后,中秋节赏月风俗依旧,许多地方形成了烧斗香、树中秋、点塔灯、放天灯、走月亮、舞火龙等特殊风俗。</FONT></P><P><FONT face=宋体 color=#532c0d>  吃月饼

  我国城乡群众过中秋都有吃月饼的习俗,俗话中有:“八月十五月正圆,中秋月饼香又甜”。月饼最初是用来祭奉月神的祭品,“月饼”一词,最早见于南宋吴自牧的《梦梁录》中,那时,它也只是象菱花饼一样的饼形食品。后来人们逐渐把中秋赏月与品尝月饼结合在一起,寓意家人团圆的象征。

  月饼最初是在家庭制作的,清袁枚在《隋园食单》中就记载有月饼的做法。到了近代,有了专门制作月饼的作坊,月饼的制作越越来越精细,馅料考究,外型美观,在月饼的外面还印有各种精美的图案,如“嫦娥奔月”、“银河夜月”、“三潭印月”等。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以饼之圆兆人之常生,用月饼寄托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祈盼丰收、幸福,都成为天下人们的心愿,月饼还被用来当做礼品送亲赠友,联络感情。

  其它中秋节的习俗

  中国地缘广大,人口众多,风俗各异,中秋节的过法也是多种多样,并带有浓厚的地方特色。

  在福建浦城,女子过中秋要穿行南浦桥,以求长寿。在建宁,中秋夜以挂灯为向月宫求子的吉兆。上杭县人过中秋,儿女多在拜月时请月姑。龙岩人吃月饼时,家长会在中央挖出直径二、三寸的圆饼供长辈食用,意思是秘密事不能让晚辈知道。这个习俗是源于月饼中藏有反元杀敌讯息的传说。金门中秋拜月前要先拜天公。

  广东潮汕各地有中秋拜月的习俗,主要是妇女和小孩,有“男不圆月,女不祭灶”的俗谚。晚上,皓月初升,妇女们便在院子里、阳台上设案当空祷拜。银烛高燃,香烟缭绕,桌上还摆满佳果和饼食作为祭礼。当地还有中秋吃芋头的习惯,潮汕有俗谚:“河溪对嘴,芋仔食到”。八月间,正是芋的收成时节,农民都习惯以芋头来祭拜祖先。这固然与农事有关,但民间还有一则流传广泛的传说:1279年,蒙古贵族灭了南宋,建立元朝,对汉人进行了残酷的统治。马发据守潮州抗元,城破后,百姓惨遭屠杀。为了不忘胡人统治之苦,后人就取芋头与“胡头”谐音,且形似人头,以此来祭奠祖先,历代相传,至今犹存。

  中秋夜烧塔在一些地方也很盛行。塔高1—3公尺不等,多用碎瓦片砌成,大的塔还要用砖块砌成,约占塔高的1/4,然后再用瓦片叠砌而成,顶端留一个塔口,供投放燃料用。中秋晚上便点火燃烧,燃料有木、竹、谷壳等,火旺时泼松香粉,引焰助威,极为壮观。民间还有赛烧塔规例,谁把瓦塔烧得全座红透则胜,不及的或在燃烧过程倒塌的则负,胜的由主持人发给彩旗、奖金或奖品。据传烧塔也是元朝末年,汉族人民反抗残暴统治者,于中秋起义时举火为号的由来。</FONT></P><P><FONT face=宋体 color=#532c0d>  江南一带的民间在中秋节人习俗也是多种多样。南京人中秋爱吃月饼外,必吃金陵名菜桂花鸭。“桂花鸭”于桂子飘香之时应市
剑彩得勤磨,即有待高扬,无须大隐;
琴声劳渐拨,谐三江逸韵,五岳雄风。
(魏启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667 小时
主题
5170

2万

帖子

4

精华

2万

积分

荣誉版主

兵马大元帅

Rank: 6Rank: 6

UID
5297
经验
27115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667 小时
注册时间
2005-6-26
30
 楼主| 发表于 2006-10-25 06:03 | 只看该作者
<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100%" border=0><TR vAlign=top><TD><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603 border=0><TR><TD vAlign=center width=458><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458 border=0><TR><TD width=418><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100%" border=0><TR><TD> <B><FONT face=宋体 color=#532c0d>中秋节诗词选</FONT></B></TD></TR><TR><TD><FONT face=宋体 color=#532c0d><img src="http://www.china.org.cn/ch-jieri/images/index-1.gif"></FONT></TD></TR></TABLE></TD><TD vAlign=bottom width=40><FONT face=宋体 color=#532c0d><img src="http://www.china.org.cn/ch-jieri/images/index-2.gif"></FONT></TD></TR></TABLE></TD><TD vAlign=top width=145><DIV align=right><FONT face=宋体 color=#532c0d><img src="http://www.china.org.cn/ch-jieri/images/a-7.gif"></FONT></DIV></TD></TR></TABLE></TD></TR><TR vAlign=top><TD><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95%" border=0><TR vAlign=top><TD class=3title><FONT face=宋体 color=#532c0d>《中秋》
(唐)李朴
皓魄当空宝镜升,云间仙籁寂无声;
平分秋色一轮满,长伴云衢千里明;
狡兔空从弦外落,妖蟆休向眼前生;
灵槎拟约同携手,更待银河彻底清。
</FONT><P><FONT face=宋体 color=#532c0d>《八月十五夜玩月》
(唐)刘禹锡
天将今夜月,一遍洗寰瀛。
暑退九霄净,秋澄万景清。
星辰让光彩,风露发晶英。
能变人间世,攸然是玉京。</FONT></P><P><FONT face=宋体 color=#532c0d>《水调歌头》
(宋)苏东坡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FONT></P><P><FONT face=宋体 color=#532c0d>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FONT></P><P><FONT face=宋体 color=#532c0d>中秋月
(宋)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FONT></P><P><FONT face=宋体 color=#532c0d>《太常引》
(宋)辛弃疾
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
把酒问姮娥:被白发欺人奈何!
乘风好去,长空万里,
直下看山河。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FONT></P><P>
<FONT face=宋体 color=#532c0d>台湾民谣:
《中秋旅思》
孤影看分雁,千金念弊貂;故乡秋忆月,异国夜惊潮。
手未攀丹桂,以犹卷缘蕉;登楼悲作赋,西望海天遥。</FONT></P><P><FONT face=宋体 color=#532c0d>《月夜思乡》
星稀月冷逸银河,万籁无声自啸歌;
何处关山家万里,夜来枨触客愁多。</FONT></P><P><FONT face=宋体 color=#532c0d>《煎熬》
夜深沉,明月高挂天正中,寂无声;睡眼朦胧,
恍若梦中;生卧徘徊以不宁,故国家园萦脑中;
苦煎熬,归去成空,如焚王衷。 </FONT></P></TD></TR></TABLE></TD></TR></TABLE>
剑彩得勤磨,即有待高扬,无须大隐;
琴声劳渐拨,谐三江逸韵,五岳雄风。
(魏启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667 小时
主题
5170

2万

帖子

4

精华

2万

积分

荣誉版主

兵马大元帅

Rank: 6Rank: 6

UID
5297
经验
27115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667 小时
注册时间
2005-6-26
31
 楼主| 发表于 2006-10-25 06:04 | 只看该作者
<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100%" border=0><TR vAlign=top><TD><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603 border=0><TR><TD vAlign=center width=458><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458 border=0><TR><TD width=418><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100%" border=0><TR><TD> <B><FONT face=宋体 color=#532c0d>重阳节简介</FONT></B></TD></TR><TR><TD><FONT face=宋体 color=#532c0d><img src="http://www.china.org.cn/ch-jieri/images/index-1.gif"></FONT></TD></TR></TABLE></TD><TD vAlign=bottom width=40><FONT face=宋体 color=#532c0d><img src="http://www.china.org.cn/ch-jieri/images/index-2.gif"></FONT></TD></TR></TABLE></TD><TD vAlign=top width=145><DIV align=right><FONT face=宋体 color=#532c0d><img src="http://www.china.org.cn/ch-jieri/images/a-7.gif"></FONT></DIV></TD></TR></TABLE></TD></TR><TR vAlign=top><TD><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95%" border=0><TR vAlign=top><TD class=3title>
<FONT face=宋体 color=#532c0d>    </FONT><FONT face=宋体 color=#532c0d>农历九月九日,为传统的重阳节。因为古老的《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古人认为是个值得庆贺的吉利日子,并且从很早就开始过此节日。

  庆祝重阳节的活动多彩浪漫,一般包括出游赏景、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活动。

  九九重阳,因为与“久久”同音,九在数字中又是最大数,有长久长寿的含意,况且秋季也是一年收获的黄金季节,重阳佳节,寓意深远,人们对此节历来有着特殊的感情,唐诗宋词中有不少贺重阳,咏菊花的诗词佳作。

  今天的重阳节,被赋予了新的含义,在1989年,我国把每年的九月九日定为老人节,传统与现代巧妙地结合,成为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老年人的节日。全国各机关、团体、街道,往往都在此时组织从工作岗位上退下来的老人们秋游赏景,或临水玩乐,或登山健体,让身心都沐浴在大自然的怀抱里;不少家庭的晚辈也会搀扶着年老的长辈到郊外活动或为老人准备一些可口的饮食。</FONT> </TD></TR></TABLE></TD></TR></TABLE>
剑彩得勤磨,即有待高扬,无须大隐;
琴声劳渐拨,谐三江逸韵,五岳雄风。
(魏启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667 小时
主题
5170

2万

帖子

4

精华

2万

积分

荣誉版主

兵马大元帅

Rank: 6Rank: 6

UID
5297
经验
27115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667 小时
注册时间
2005-6-26
32
 楼主| 发表于 2006-10-25 06:04 | 只看该作者
<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100%" border=0><TR vAlign=top><TD><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603 border=0><TR><TD vAlign=center width=458><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458 border=0><TR><TD width=418><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100%" border=0><TR><TD><B><FONT face=宋体 color=#532c0d>重阳节的起源</FONT></B></TD></TR><TR><TD><FONT face=宋体 color=#532c0d><img src="http://www.china.org.cn/ch-jieri/images/index-1.gif"></FONT></TD></TR></TABLE></TD><TD vAlign=bottom width=40><FONT face=宋体 color=#532c0d><img src="http://www.china.org.cn/ch-jieri/images/index-2.gif"></FONT></TD></TR></TABLE></TD><TD vAlign=top width=145><DIV align=right><FONT face=宋体 color=#532c0d><img src="http://www.china.org.cn/ch-jieri/images/a-7.gif"></FONT></DIV></TD></TR></TABLE></TD></TR><TR vAlign=top><TD><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95%" border=0><TR vAlign=top><TD class=3title><FONT face=宋体 color=#532c0d>    </FONT><FONT face=宋体 color=#532c0d>九九重阳,早在春秋战国时的《楚词》中已提到了。屈原的《远游》里写道:“集重阳入帝宫兮,造旬始而观清都”。这里的“重阳”是指天,还不是指节日。三国时魏文帝曹丕《九日与钟繇书》中,则已明确写出重阳的饮宴了:“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日。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以为宜于长久,故以享宴高会。”

  晋代文人陶渊明在《九日闲居》诗序文中说:“余闲居,爱重九之名。秋菊盈园,而持醪靡由,空服九华,寄怀于言”。这里同时提到菊花和酒。大概在魏晋时期,重阳日已有了饮酒、赏菊的做法。到了唐代重阳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

  到明代,九月重阳,皇宫上下要一起吃花糕以庆贺,皇帝要亲自到万岁山登高,以畅秋志,此风俗一直流传到清代。</FONT> <P><FONT face=宋体 color=#532c0d>  重阳节的传说

  和大多数传统节日一样,重阳节也有古老的传说。

  相传在东汉时期,汝河有个瘟魔,只要它一出现,家家就有人病倒,天天有人丧命,这一带的百姓受尽了瘟魔的蹂躏。

  一场瘟疫夺走了青年恒景的父母,他自己也因病差点儿丧了命。病愈之后,他辞别了心爱的妻子和父老乡亲,决心出去访仙学艺,为民除掉瘟魔。恒景四处访师寻道,访遍各地的名山高士,终于打听到在东方有一座最古老的山,山上有一个法力无边的仙长,恒景不畏艰险和路途的遥远,在仙鹤指引下,终于找到了那座高山,找到了那个有着神奇法力的仙长,仙长为他的精神所感动,终于收留了恒景,并且教给他降妖剑术,还赠他一把降妖宝剑。恒景废寝忘食苦练,终于练出了一身非凡的武艺。

  这一天仙长把恒景叫到跟前说:“明天是九月初九,瘟魔又要出来作恶,你本领已经学成,应该回去为民除害了”。仙长送给恒景一包茱萸叶,一盅菊花酒,并且密授避邪用法,让恒景骑着仙鹤赶回家去。

  恒景回到家乡,在九月初九的早晨,按仙长的叮嘱把乡亲们领到了附近的一座山上,发给每人一片茱萸叶,一盅菊花酒,做好了降魔的准备。中午时分,随着几声怪叫,瘟魔冲出汝河,但是瘟魔刚扑到山下,突然闻到阵阵茱萸奇香和菊花酒气,便戛然止步,脸色突变,这时恒景手持降妖宝剑追下山来,几个回合就把温魔刺死剑下,从此九月初九登高避疫的风俗年复一年地流传下来。梁人吴均在他的《续齐谐记》一书里曾有此记载。

  后来人们就把重阳节登高的风俗看作是免灾避祸的活动。另外,在中原人的传统观念中,双九还是生命长久、健康长寿的意思,所以后来重阳节被立为才老人节。 </FONT></P></TD></TR></TABLE></TD></TR></TABLE>
剑彩得勤磨,即有待高扬,无须大隐;
琴声劳渐拨,谐三江逸韵,五岳雄风。
(魏启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667 小时
主题
5170

2万

帖子

4

精华

2万

积分

荣誉版主

兵马大元帅

Rank: 6Rank: 6

UID
5297
经验
27115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667 小时
注册时间
2005-6-26
33
 楼主| 发表于 2006-10-25 06:04 | 只看该作者
<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100%" border=0><TR vAlign=top><TD><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603 border=0><TR><TD vAlign=center width=458><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458 border=0><TR><TD width=418><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100%" border=0><TR><TD> <B><FONT face=宋体 color=#532c0d>重阳节的习俗</FONT></B></TD></TR><TR><TD><FONT face=宋体 color=#532c0d><img src="http://www.china.org.cn/ch-jieri/images/index-1.gif"></FONT></TD></TR></TABLE></TD><TD vAlign=bottom width=40><FONT face=宋体 color=#532c0d><img src="http://www.china.org.cn/ch-jieri/images/index-2.gif"></FONT></TD></TR></TABLE></TD><TD vAlign=top width=145><DIV align=right><FONT face=宋体 color=#532c0d><img src="http://www.china.org.cn/ch-jieri/images/a-7.gif"></FONT></DIV></TD></TR></TABLE></TD></TR><TR vAlign=top><TD><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95%" border=0><TR vAlign=top><TD class=3title><FONT color=#532c0d><FONT face=宋体>    金秋送爽,丹桂飘香,农历九月初九日的重阳佳节,活动丰富,情趣盎然,有登高、赏菊、喝菊花酒、吃重阳糕、插茱萸等等。</FONT></FONT> <P><FONT face=宋体 color=#532c0d>  登高

  在古代,民间在重阳有登高的风俗,故重阳节又叫“登高节”。相传此风俗始于东汉。唐代文人所写的登高诗很多,大多是写重阳节的习俗;杜甫的七律《登高》,就是写重阳登高的名篇。登高所到之处,没有划一的规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还有吃“重阳糕”的习俗。</FONT></P><P><FONT face=宋体 color=#532c0d>  吃重阳糕

  据史料记载,重阳糕又称花糕、菊糕、五色糕,制无定法,较为随意。 九月九日天明时,以片糕搭儿女头额,口中念念有词,祝愿子女百事俱高,乃古人九月作糕的本意。讲究的重阳糕要作成九层,像座宝塔,上面还作成两只小羊,以符合重阳(羊)之义。有的还在重阳糕上插一小红纸旗,并点蜡烛灯。这大概是用“点灯”、“吃糕”代替“登高”的意思,用小红纸旗代替茱萸。当今的重阳糕,仍无固定品种,各地在重阳节吃的松软糕类都称之为重阳糕。</FONT></P><P><FONT face=宋体 color=#532c0d>  赏菊并饮菊花酒

  重阳节正是一年的金秋时节,菊花盛开,据传赏菊及饮菊花酒,起源于晋朝大诗人陶渊明。陶渊明以隐居出名,以诗出名,以酒出名,也以爱菊出名;后人效之,遂有重阳赏菊之俗。旧时文人士大夫,还将赏菊与宴饮结合,以求和陶渊明更接近。北宋京师开封,重阳赏菊之风盛行,当时的菊花就有很多品种,千姿百态。民间还把农历九月称为“菊月”,在菊花傲霜怒放的重阳节里,观赏菊花成了节日的一项重要内容。清代以后,赏菊之习尤为昌盛,且不限于九月九日,但仍然是重阳节前后最为繁盛。、

  插茱萸和簪菊花

  重阳节插茱萸的风俗,在唐代就已经很普遍。古人认为在重阳节这一天插茱萸可以避难消灾;或佩带于臂,或作香袋把茱萸放在里面佩带,还有插在头上的。大多是妇女、儿童佩带,有些地方,男子也佩带。重阳节佩茱萸,在晋代葛洪《西经杂记》中就有记载。除了佩带茱萸,人们也有头戴菊花的。唐代就已经如此,历代盛行。清代,北京重阳节的习俗是把菊花枝叶贴在门窗上,“解除凶秽,以招吉祥”。这是头上簪菊的变俗。宋代,还有将彩缯剪成茱萸、菊花来相赠佩带的。</FONT></P><P><FONT face=宋体 color=#532c0d>  各地过重阳节的风俗

  除了以上较为普遍的习俗外,各地还有些独特的过节形式。

  重阳节在陕北正式收割的季节,有首歌唱道:“九月里九重阳,收呀么收秋忙。谷子呀,糜子呀,上呀么上了场”。陕北过重阳在晚上,白天是一整天的收割、打场。晚上月上树梢,人们喜爱享用荞面熬羊肉,待吃过晚饭后,人们三三两两地走出家门,爬上附近山头,点上火光,谈天说地,待鸡叫才回家。夜里登山,许多人都摘几把野菊花,回家插在女儿的头上,以之避邪。</FONT></P><P><FONT face=宋体 color=#532c0d>  在福建莆仙,人们沿袭旧俗,要蒸九层的重阳米果,我国古代就有重阳“食饵”之俗,“饵”即今之糕点、米果之类。宋代《玉烛宝典》云:“九日食饵,饮菊花酒者,其时黍、秫并收,以因粘米嘉味触类尝新,遂成积习”。清初莆仙诗人宋祖谦《闽酒曲》曰:“惊闻佳节近重阳,纤手携篮拾野香。玉杵捣成绿粉湿,明珠颗颗唤郎尝”。近代以来,人们又把米果改制为一种很有特色的九重米果。将优质晚米用清水淘洗,浸泡2小时,捞出沥干,掺水磨成稀浆,加入明矾(用水溶解)搅拌,加红板糖(掺水熬成糖浓液),而后置于蒸笼于锅上,铺上洁净炊布,然后分九次,舀入米果浆,蒸若干时即熟出笼,米果面抹上花生油。此米果分九层重叠,可以揭开,切成菱角,四边层次分明,呈半透明体,食之甜软适口,又不粘牙,堪称重阳敬老的最佳
剑彩得勤磨,即有待高扬,无须大隐;
琴声劳渐拨,谐三江逸韵,五岳雄风。
(魏启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667 小时
主题
5170

2万

帖子

4

精华

2万

积分

荣誉版主

兵马大元帅

Rank: 6Rank: 6

UID
5297
经验
27115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667 小时
注册时间
2005-6-26
34
 楼主| 发表于 2006-10-25 06:04 | 只看该作者
<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100%" border=0><TR vAlign=top><TD><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603 border=0><TR><TD vAlign=center width=458><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458 border=0><TR><TD width=418><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100%" border=0><TR><TD><B><FONT face=宋体 color=#532c0d>重阳诗篇</FONT></B></TD></TR><TR><TD><FONT face=宋体 color=#532c0d><img src="http://www.china.org.cn/ch-jieri/images/index-1.gif"></FONT></TD></TR></TABLE></TD><TD vAlign=bottom width=40><FONT face=宋体 color=#532c0d><img src="http://www.china.org.cn/ch-jieri/images/index-2.gif"></FONT></TD></TR></TABLE></TD><TD vAlign=top width=145><DIV align=right><FONT face=宋体 color=#532c0d><img src="http://www.china.org.cn/ch-jieri/images/a-7.gif"></FONT></DIV></TD></TR></TABLE></TD></TR><TR vAlign=top><TD><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95%" border=0><TR vAlign=top><TD class=3title><FONT face=宋体 color=#532c0d>采桑子 重阳
毛泽东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
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
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FONT> <P><FONT face=宋体 color=#532c0d>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FONT></P><P>
<FONT face=宋体 color=#532c0d>九日齐山登高
(唐)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作登临恨落晖。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FONT></P><P><FONT face=宋体 color=#532c0d>九月十日即事
(唐)李白
昨日登高罢,今朝再举觞。
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FONT></P><P><FONT face=宋体 color=#532c0d>九月九日玄武山旅眺
(唐)卢照邻
九月九日眺山川,归心望积风烟。
他乡共酌金花酒,万里同悲鸿雁天。</FONT></P><P><FONT face=宋体 color=#532c0d>蜀中九日
(唐)王勃
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
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FONT></P><P><FONT face=宋体 color=#532c0d>九日作
(唐)王缙
莫将边地比京都,八月严霜草已枯。
今日登高樽酒里,不知能有菊花无。</FONT></P><P><FONT face=宋体 color=#532c0d>九日
(唐)杨衡
黄花紫菊傍篱落,摘菊泛酒爱芳新。
不堪今日望乡意,强插茱萸随众人。</FONT></P><P>
<FONT face=宋体 color=#532c0d>奉和九日幸临渭亭登高得枝字
韦安石
重九开秋节,得一动宸仪。
金风飘菊蕊,玉露泣萸枝。
睿览八紘外,天文七曜披。
临深应在即,居高岂忘危。</FONT></P><P>
<FONT face=宋体 color=#532c0d>醉花荫
(宋)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FONT></P><P><FONT face=宋体 color=#532c0d>于长安还扬州九月九日行薇山亭赋韵
(南朝 陈)江总
心逐南云逝,形随北雁来。
故乡篱下菊,今日几花开?</FONT></P><P>
<FONT face=宋体 color=#532c0d>沉醉东风 重九
(元)关汉卿
题红叶清流御沟,赏黄花人醉歌楼。
天长雁影稀,月落山容瘦。
冷清清暮秋时候,衰柳寒蝉一片愁,
谁肯教白衣送酒。</FONT></P><P><FONT face=宋体 color=#532c0d>九日
(明)文森
三载重阳菊,开时不在家。
何期今日酒,忽对故园花。
野旷云连树,天寒雁聚沙。
登临无限意,何处望京华。</FONT></P></TD></TR></TABLE></TD></TR></TABLE>
剑彩得勤磨,即有待高扬,无须大隐;
琴声劳渐拨,谐三江逸韵,五岳雄风。
(魏启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48 小时
主题
248

2080

帖子

0

精华

2万

积分

联都贵宾

Rank: 4Rank: 4

UID
5601
经验
2904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48 小时
注册时间
2005-8-9
35
发表于 2006-10-26 21:43 | 只看该作者
<P>上元、花朝……</P>
<P>给看个七夕的活动:<a href="http://www.wangjiafeng.com/foto/show.php?filename=20060831114512.txt" target="_blank" >http://www.wangjiafeng.com/foto/show.php?filename=20060831114512.txt</A></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10-26 21:52:38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48 小时
主题
248

2080

帖子

0

精华

2万

积分

联都贵宾

Rank: 4Rank: 4

UID
5601
经验
2904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48 小时
注册时间
2005-8-9
36
发表于 2006-10-26 21:46 | 只看该作者
<P 0cm 0cm 0pt">《中国新闻周刊》专题报道:我们是谁?<st1:chsdate w:st="on" Year="2006" Month="10" Day="25" IsLunarDate="False" IsROCDate="False"><FONT face="Times New Roman">2006</FONT>年<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0</FONT>月<FONT face="Times New Roman">25</FONT>日</st1:chsdate></P><P 0cm 0cm 0pt">特别策划<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SPECIAL REPORT</FONT></P><P 0cm 0cm 0pt"><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p></P><P 0cm 0cm 0pt">●我们是谁?</P><P 0cm 0cm 0pt">●无“礼”的中国人?</P><P 0cm 0cm 0pt">●<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汉语式微?</P><P 0cm 0cm 0pt">●中医已到告别时?</P><P 0cm 0cm 0pt">●中式服装今安在?</P><P 0cm 0cm 0pt"><FONT color=#e61a1a>●“保卫”中国节?</FONT></P><P 0cm 0cm 0pt">●传统建筑破产?</P><P 0cm 0cm 0pt">●挥去“受害者”梦魇</P><P 0cm 0cm 0pt">●胸怀天下?</P><P 0cm 0cm 0pt">●中国算老几?</P><P 0cm 0cm 0pt">●我们的精神锚地在哪里?</P><P 0cm 0cm 0pt"><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p></P><P 0cm 0cm 0pt"><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p> </P><p><P 0cm 0cm 0pt">《中国新闻周刊》专题报道:我们是谁?<FONT face="Times New Roman">7</FONT>:“保卫”中国节</P><P 0cm 0cm 0pt">中国的传统节日面临种种困境。作为背后的因素,还有一些更深层的东西。那就是,每个人是否对本民族的文化传统还有自信?<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P><P 0cm 0cm 0pt"><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p></P><P 0cm 0cm 0pt">本刊记者<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王寻<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文<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付碧莲<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P><P 0cm 0cm 0pt"><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p></P><P 0cm 0cm 0pt"><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p></P><P 0cm 0cm 0pt"><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p></P><P 0cm 0cm 0pt">  刚刚过去的中秋节,恰逢国庆长假。“双节”中吃月饼,似乎又添一层喜气。而这个中秋节还有了一层新意:它已被列入国家的非物质文化遗产。<st1:chsdate w:st="on" Year="2006" Month="5" Day="25" IsLunarDate="False" IsROCDate="False"><FONT face="Times New Roman">2006</FONT>年<FONT face="Times New Roman">5</FONT>月<FONT face="Times New Roman">25</FONT>日</st1:chsdate>文化部部长孙家正宣布,第一批<FONT face="Times New Roman">518</FONT>个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已经为国务院批准。名单中,包括有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中国传统节日。</P><P 0cm 0cm 0pt">  很多人觉得,光把这些传统节日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不够的。近几年来,要求增加端午、中秋几个主要节日为法定假日的呼声也越来越高。</P><P 0cm 0cm 0pt"><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p></P><P 0cm 0cm 0pt"><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端午保卫战”</P><P 0cm 0cm 0pt"><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p></P><P 0cm 0cm 0pt">  两年前,中国人为端午节打过一场“保卫战”。<FONT face="Times New Roman">2004</FONT>年,媒体突然曝出韩国率先向联合国提出申请“端午节”为该国文化遗产的消息,一时引起轩然大波。</P><P 0cm 0cm 0pt">  <st1:chsdate w:st="on" Year="2005" Month="5" Day="9" IsLunarDate="False" IsROCDate="False"><FONT face="Times New Roman">2005</FONT>年<FONT face="Times New Roman">5</FONT>月<FONT face="Times New Roman">9</FONT>日</st1:chsdate>,在屈原的投江地——岳阳,市政府以官方名义召集宣传、文化、文物等部门主要负责人,就“保卫端午节”召开专门座谈会。副市长隋国庆提出,要“全民总动员”参与“申遗”,要把“申遗”提高到政治的高度。<st1:chsdate w:st="on" Year="2005" Month="6" Day="11" IsLunarDate="False" IsROCDate="False"><FONT face="Times New Roman">2005</FONT>年<FONT face="Times New Roman">6</FONT>月<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1</FONT>日</st1:chsdate>,即端午节当天,中韩两国学者还在北京举行了研讨会,并提出由中韩共同申遗的解决方案。</P><P 0cm 0cm 0pt">  然而,到了<st1:chsdate w:st="on" Year="2005" Month="11" Day="25" IsLunarDate="False" IsROCDate="False"><FONT face="Times New Roman">2005</FONT>年<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1</FONT>月<FONT face="Times New Roman">25</FONT>日</st1:chsdate>,韩国申报的“江陵端午祭”最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织正式通过。一度闹得沸沸扬扬的中韩端午节申遗之争以韩国的“胜利”而告终。</P>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4 小时
主题
1037

4816

帖子

1

精华

5万

积分

联都贡士

学部图书司司长(副部级)

Rank: 6Rank: 6

UID
2842
经验
7379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4 小时
注册时间
2004-10-15
37
发表于 2006-11-4 22:42 | 只看该作者
中国要发掘的文化遗存太多了
仙山悬海外,枫红晚醉吟初月云幛落清流,散发扁舟酹大江醉枫堂新年送春联,大家赶紧啊!http://china-liandu.com/list.asp?boardid=22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0 小时
主题
35

1538

帖子

0

精华

1716

积分

联都贵宾

Rank: 4Rank: 4

UID
3245
经验
1716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4-12-7
38
发表于 2006-11-14 22:41 | 只看该作者
<P>好帖,收藏了~</P><P>谢谢分享![em27][em27][em27]</P>
让世界充满真情,让世界充满爱! 人无完人,我也一样。所以我希望能从各位网友那里,发现自己的不足,看到更多的美好,从而开阔视野,完善自我,丰富人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联都网 ( 闽ICP备2023009884号 )

GMT+8, 2024-11-29 21:57 , Processed in 0.114400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