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779
在线时间570 小时
主题146
记录0
版主
![Rank: 6](static/image/common/star_level2.gif) ![Rank: 6](static/image/common/star_level2.gif)
经验3039 点
威望1 点
金钱5549 ¥
在线时间570 小时
主题146
版主
![Rank: 6](static/image/common/star_level2.gif) ![Rank: 6](static/image/common/star_level2.gif)
- UID
- 12351
- 经验
- 3039 点
- 威望
- 1 点
- 在线时间
- 570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07-8-4
|
本帖最后由 针叶林 于 2015-10-14 15:52 编辑
再谈“一线是指长江”说的解读错误
就现在提出的一线是指长江的理由,没有一条是站住脚的,莫把错误归在穿字的歧义上。
1、“穿”字歧义说。有人说在这里穿是“分”的意思,也有人说是“穿连”的意思,都是歪解。若有此义,何不直接用“分”或“连”?汉字表意十分准确,特别是动词,诗词用字又特别讲究推敲,毛的诗意绝不会如此含混。“穿”字是有准确含义,基本义表示“通”,如穿针,穿糖葫芦。其引申义一般另有词组,如穿连,穿凿,穿插,穿越,贯穿,而且更有状语或宾语限定或描述。“一线穿南北”是从南向北穿越之意无疑。
2、“穿南北”是从南和北之间穿过去的方向说。金筑子等人说长江向东流是“穿南北”之说不符合汉语习惯。按照此说从北向南的大运河是“穿东西”,自东而西的陇海铁路是“穿南北”-----与事实相反。这是不尊重汉语习惯的强词夺理。
3、一线指代长江说。此说来自霍玉厚。因清代诗人敦诚有诗句“大江一线青潮落,京口千帆暮雨收”句,就认为一线可指代长江。这是霍玉厚的误解。以下引自鲍向荣2011年博客的解读:“大江”指长江,也代指江山;“青潮”,出自北宋词人晏几道《南乡子•渌水带青潮》写景抒情词,晏几道一生仕途失意,晚年家道中落,词风以沉郁悲凉著称。“青潮落”一语双关,既指茫茫长江一片大潮落的景象,也指敦诚家族的境遇,全句喻悲凉、落寞的景象。“京口千帆暮雨收”:江上的船只在傍晚时的雨中都收工了,结合前面“大江”,代指萧条景象。“暮雨”,出自北宋词人柳永《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词,该词描写秋雨之后的萧瑟景象,借以抒发作者对自己漂泊命运的愤慨与无奈之情。
----先不说此解读是否正确,但此诗中“一线”不是代指长江是肯定的----因为一线之前已写明大江,用不着重复指代,可见一线是形容青潮的,是说“青色的”江水像连绵不断的潮水一样向下游退去。注意:长江下游干流经吴淞入东海,沿江受潮汐影响较大。镇江是有潮汐的。有用“一线”形容潮水的,如“一线潮”,也有形容空间狭窄的,如“三峡一线天”,有用来形容细长的,如“一线愁”“一线泪”“一线梦”,但用来形容长江的绝无仅有。形容江水最细的不过是“余霞散成绮, 澄江净如练”(谢朓),武汉黄鹤楼处江面有1300米之宽,怎会称为“一线”?
4、一线有间断说。公木说1927年粤汉铁路株洲—韶关段没有修通,武汉长江大桥也没有建成,所以京广铁路很难称为一线。----其实这对写诗是没有影响的。只需要有汉口到北京的京汉铁路在,称“一线穿南北”就有事实根据。
5、九派不包括长江说。金筑子等说九派只是发源于中原的支流,所以第二句必须写长江主流,这是荒谬的。茫茫九派包括长江上游(例如金沙江,峡江,荆江),这些水流汇成下游的江水,许多古诗可以作证九派是可以代表长江的。
6、不准写铁路说。金筑子等胡说铁路是大清朝修的,就不能“赞扬”,“这首词是写长江的,不应该掺杂一条铁路”“铁路是人工修建的,不是自然景物”----等等荒谬的理由。黄鹤楼不也是人工修建的吗?长城是秦始皇、大运河是隋炀帝、西湖景区是人工湖,人工景物怎么就不能写?
后记:这次从对一线的解读辩论中也能看出另一个事实:可以看出一个人的思维模式。为什么长江说的支持者中有金筑子李光前等有名的网络骂将?说明喜欢谩骂的人往往也是汉语基础知识缺乏和性格上有缺陷的人,这点影响了他们对别人的尊重和对正确观点的接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