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贺兼南 于 2012-1-27 01:23 编辑
贺兼南搜集解读湖南绥宁古旧对联选(09-7-6) [一] 目录
一、高登山普照寺古对联/10副
二、关峡苗族乡大园古寨对联/14副(比)
三、绥宁县其他地区古旧对联/18副(比)
一、贺兼南搜集解读高登山普照寺古对联(10副) 湖南省绥宁县联民乡高登山普照寺堪称中国一绝:是高山绝顶上的一座石柱石梁石枋石檩石椽石瓦石墙古寺,始建于康熙三十九年(=公元1700年)。历代不断补修,众多粗大的石柱上,还镌刻着不同年代留下的副副楹联。寺内的有些对联早已消失,好在老同事、联民乡中学黄慧敏老校长尚存有极其珍贵的资料,使得后人能看到普照寺的全部对联。
1.01 绥宁县联民乡高登山普照寺山门大柱正面联
高恩齐北阙▲平平平仄仄
普育并南天▲仄仄仄平平
北阙:宫殿北门楼,臣子朝奏处,后用为禁宫或朝廷的别称。如宋朝陆游《西郊》有“七十辞北阙,五亩寄西郊。”
1.02 绥宁县联民乡高登山普照寺山门大柱对面联
喜入山门神气爽▲仄仄平平平仄仄
恶登禅院胆心寒▲仄平平仄仄平平
禅:梵语“禅那”(意为“静思”)的省称,泛指有关佛教的事物。如北魏杨衒之《洛阳伽蓝记》有“中有禅房一所,内置祇洹精舍。”(禅音蝉,不音缮)
1.03 绥宁县联民乡高登山普照寺前殿大柱正面联
权衡人物昭千古▲平平平仄平平仄
扶助纲常亘万年▲平仄平平仄仄平
1.04 绥宁县联民乡高登山普照寺前殿大柱对面联
一剑停车轴▲仄仄平平仄
单刀劈恶奸▲平平仄仄平
1.05 绥宁县联民乡高登山普照寺正殿外柱正面联
彰瘅有准钦灵感▲平仄仄仄平平仄
赏罚无私戴德威▲仄仄平平仄仄平
“罚”为入声属仄,“瘅”虽有平去两读,但此“瘅”意为“憎”,为去声,属仄。硬视为“借音对”也很勉强,但有“并行语相对”为之增色。
1.06 绥宁县联民乡高登山普照寺正殿外柱对面联
应祈求风调雨顺▲仄平平平平仄仄
施惠泽国泰民安▲平仄仄仄仄平平
虽有失对处,但有“相对加自对”为全联增色。
1.07 绥宁县联民乡高登山普照寺正殿正柱正面联
高建祇园宽眼界▲平仄平平平仄仄
登斯胜地谅心惊▲平平仄仄仄平平
祇园:佛教始祖释迦牟尼与僧徒停居处,泛指佛寺。如唐朝白居易《长庆集•题东武丘寺六韵》有“祇园入渐深。”
1.08 绥宁县联民乡高登山普照寺正殿正柱对面联
万善复修高登普照▲仄仄仄平平平仄仄
两县首士武攸绥宁▲仄仄仄仄仄平平平
要将形容词“善”理解为名词“善人”非常勉强。姑且这样理解,但也还有平仄失调问题存在。
武攸:指古代的武冈。1952年2月,武冈北部另设为洞口县。洞口的岩头、堆上等地古代属武冈,更早的隋唐也曾属武攸县。
1.09 绥宁县联民乡高登山普照寺正殿内柱正面联
普护绥阳常锡福▲仄仄平平平仄仄
照临会武永蒙庥▲仄平仄仄仄平平
上联的两个动作“护”“锡”发自同一被省缺的施事主体,而下联的两个动作“临”“蒙”却是发自不同的两个被省缺的施事主体——有点意思。 锡:与,赐给。《公羊传•庄公元年》:“王使荣叔来锡桓公命,锡者何?赐也。”
蒙庥:受到庇护。蒙,受;庥,庇。如清朝冯桂芬《吴氏节孝祠记》有“闾里赞德,子孙蒙庥也。”
1.10 绥宁县联民乡高登山普照寺后殿东神台(助国明王殿)对联
助国建奇功功垂万古▲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
明王施厚泽泽遍群生▲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
“助国”字面意思当为“辅助国政”,则“助”字为动词;与之对应的“明王”字面意思当为“圣明之王”,则“明”字为形容词。显然“明”同“助”不对仗。只有将“明”作动词看,将“明王”理解为“了解君王”,才能让“助”字同“明”字在词性和意义上都对仗。上联中的“明王”当然不是“了解君王”的意思。这样就只好勉强视其为“借(借义)对”了。
明王殿对联连同牌匾已失多年,幸赖黄慧敏老先生凭儿时的记忆得以保存,今特录以传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