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度联都试部甲科殿试试题 [高级班]卷
一,应对:(每对句15分)
1,[出句]暖透寒窗,春风悯我攻书苦;(求下联)2,[出句]集贤兴业,和政惠民,百色祥云飘万载;(求下联)注:出句2除飘字外皆县以上地名。
1、[出句]暖透寒窗,春风悯我攻书苦;
[对句]日消长巷,晚照催人治学忙。
2、[出句]集贤兴业,和政惠民,百色祥云飘万载;
[对句]崇礼宁乡,怀仁安国,五华丽水泽三江。
注:对句除泽外皆县以上地名,其行政区划分别为:崇礼县- 河北省张家口市,宁乡县- 湖南省长沙市,怀仁县- 山西省朔州市,安国市- 河北省保定市,五华县- 广东省梅州市,丽水市- 浙江省,三江县- 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地区。
另,五华典出《黄庭内经》之“五华植灵根”,意为集五方英华,三江代指神州大地。
二,自撰联(单边11~25字):(30分)
主题:颂和谐。
壮有所用,老有所终,城乡共赴康庄道;
不夭其生,不绝其长,鸟兽同歌尧舜天。
注:半集句联,“壮有所用,老有所终”语出《礼记·礼运》:“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不夭其生,不绝其长”语出《荀子·王制》:“圣王之制也,草木荣华滋硕之时,则斧斤不入山林,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鼋鼍鱼鳖鳅鳣孕别之时,罔罟毒药不入泽,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
三,评论(小论文,题目自拟,40分):
内容要求:结合评以下推荐联(20分),并举你自创联1例,阐述你对联律的看法和体会,希望有你独到的见解(20分)。(同时希望在此对高级班教学和联都发展提出你的建议).总字数不少于800字。
推荐联:
1.朱熹:题漳州芝山书院。
五百年逃墨归儒,跨开元之顶上;十二峰送青排闼,自天宝以飞来。
2。何淡如:珠江即景联:
珠海船如梭,横织波中锦绣;羊城塔似笔,倒写天上文章。
3。李渔:绍兴越王亭联:
若耶溪上,泛者去来不止,何如游此地乎,静听争流之万壑;山阴道中,苦于应接不暇,是以建斯亭也,坐看竞秀之千峰。
平平仄仄话联律
关于联律,不管是现实还是网络,一直争论颇多,迄今为止也无定论,吾辈后学,本不敢在此妄发厥论,但因应试所需,不免也得胡诌几句,还请方家教正:)))
联有律,但无常律,这是我一贯的想法。对联源于对偶辞格,是对偶辞格发展的极致,在发展过程中继承了诗词曲赋的写作手法,古人作联,并无联律一说,但诗词曲赋在声律上倒或严或宽都有一些要求,于是今人便以诗词曲赋对声律方面的要求为基础,并汇总分析了古人的联语,总结出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