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平平平仄仄”句式不能一三同仄?
《古代汉语》说:“这个句型第三字如用仄,则第一字必须用平。”(1524页)涂宗涛先生在《诗词曲格律纲要》中早已质疑了这一点。理由是仅仅在杜甫的五律中便有许多“仄平仄仄仄”。如《忆郑南玭》之“郑南伏毒寺”,《江梅》之“故园不可见”,《和江陵宋大少府暮春…》之“渥洼汗血种”,《入乔口》之“贾生骨已朽”,《归燕》之“故巢倘未毁”,《捣衣》之“亦知戍不返”,《萤火》之“幸因腐草出”,《送远》之“别离已昨日”,《观兵》之“北庭送壮士”,《空囊》之“世人共卤莽”,《病马》之“物微意不浅”,《岁暮》之“济时敢爱死”,《数陪李梓州泛江有女…》之“使君自有妇”,《赠韦赞善别》之“往还二十载”,《暮春题瀼西…五首•五》之“欲陈济世策”,《洛阳》之“洛阳昔陷没”,《热三首•三》之“十年可解甲”。
六、七言律句不过是在五言律句的前面增加两个字?
《古代汉语》说:“七言律句不过是在五言律句的前面增加两个字,把仄起变为平起,把平起变为仄起罢了。”(1525页)此说也值得商榷。在杜甫的近体诗中,“仄平仄仄仄”较多,“仄仄仄平仄仄仄”却寥寥无几,后者应当视为禁忌。
七、杜甫近体诗只有一个失对的例子?
《古代汉语》说:“杜甫近体诗只有一个失对的例子。”(1528页)此说也值得商榷。在杜甫的诗作中,失对的例子并非只有一个,如:
忆弟二首•二
且喜河南定,不问邺城围。
百战今谁在,三年望汝归。
故园花自发,春日鸟还飞。
断绝人烟久,东西消息稀。
村夜
萧萧风色暮,江头人不行。
村舂雨外急,邻火夜深明。
胡羯何多难,渔樵寄此生。
中原有兄弟,万里正含情。
(“萧萧风色”一作“风色萧萧”,此诗也可不计算在内。)
夔州歌十绝句•八
忆昔咸阳都市合,山水之图张卖时。
巫峡曾经宝屏见,楚宫犹对碧峰疑。
人日两篇•一
元日到人日,未有不阴时。
冰雪莺难至,春寒花较迟。
云随白水落,风振紫山悲。
蓬鬓稀疏久,无劳比素丝。
以上几例均为首联失对。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12-22 14:21:44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