鑱旈兘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26|回复: 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蒙古族风情

[复制链接]
在线时间
200 小时
主题
997

3976

帖子

3

精华

5830

积分

荣誉版主

Rank: 6Rank: 6

UID
8227
经验
5830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20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6-5-27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7-3-26 21:0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P> <FONT size=4>在广袤的草原上孕育了一个豪放而伟大的民族——蒙古族。清新的空气,明丽的阳光,晶莹的露水,给了他们纯洁的心灵;那苍茫的原野,狂暴的风雪,严峻的气候,给了他们粗犷的性格。在这片土地上渗透着阿爸的汗水,阿妈的奶汁,保留着蒙古族人民勤劳、朴实的灵魂,记述着一个马背民族的古朴生活。 </FONT></P>
<P align=left><FONT size=4>    蒙古族是一个具有古老传统的民族,他继承了亚洲草原几千年来的游牧传统,接受了汉藏等族的宗教文化。公元1206年,铁木真用武力统一了蒙古高原的游牧部落,建立大蒙古国。从此,蒙古族以一种新的姿态立足于世界之林。 </FONT></P>
<P align=left><FONT size=4>    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蒙古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蒙古包是蒙古族的传统住房,其特点是易于装拆搬迁。一座蒙古包只需两峰骆驼一辆牛车就可运走,两三个小时就可搭盖起来。蒙古包内使用面积大,空气能很好地流通,采光好,冬暖夏凉,遮风挡雨,很适合草原上牧民的生活。 </FONT></P>
<P align=left><FONT size=4>    蒙古族的服饰是蒙古袍。蒙古袍身长宽大,高领长袖,在骑马放牧时能护膝防寒,晚上能当被盖;长长的袖筒冬天可护手持缰,夏天可防蚊叮咬;宽宽的腰带在骑马时可保持腰板的挺直和稳定。蒙古袍的用料有季节之分:夏袍是棉丝质的单夹袍,冬袍是粗布、毛料面的羊皮袍。男子比较喜欢棕色、深蓝色,女子则比较喜欢橘红、浅绿和粉红,老年人多喜欢青、灰等色。贵族们穿的袍子的边缘多有一些刺绣,扣子也会选用银质的挂钩,他们喜欢戴帽饰和首饰,上面镶翡翠、玛瑙、珍珠和白银,尽显其雍容华贵的风范。

    蒙古族也有许多自己的节日,每个节日又都有许多的传说与典故。比如每年农历四月的“祭尚西”,就有纪念神树之意。其历史可追朔到一千多年以前,在一次偶然的机会,成吉思汗发现他们祭奠的神树有美容排毒的药物功效,在他的积极推崇下,民间就明确地为神树更名为沙棘。在后来的实践中,人们发现沙棘除了最初人们知道的作用以外,还具有明显的止咳祛痰、活血散瘀、消食化滞等功能。 </FONT></P>
<P align=left><FONT size=4>    13世纪以前,蒙古各部落之间交战连连,士兵伤亡不断,致使蒙古的医药治伤技术迅速发展,在正骨、治伤、解剖及急救等方面颇有成就。元代时,政府专设“正骨兼金镞科”,说明创伤外科已受到重视。蒙古族医学的形成,据一般说法,它是十六世纪下半叶开始的,它吸收了汉藏两族的医学理论充实自己。蒙医的理论系统以“三根学说”(赫依、希拉、巴达干)为主,兼容了阴阳、五行的理论。 </FONT></P>
<P align=left><FONT size=4>    古代的蒙古族人民以游牧生活为主,狩猎为辅,还有相应的家庭手工业。他们生息在北方辽阔的草原和茂密的森林之中。在与自然界的斗争中逐渐积累了原始的医疗知识,发明了最早的医疗保健。在此方面,蒙古族更注重的是食疗。元代太医院的饮膳太医忽思慧著有《饮膳正要》三卷,为中国最早的营养学专著。书中记载:马奶酒、酸马奶不仅有滋补作用,在治病方面也有独到之外,而且对于急救伤员也有显著的疗效,对“酸马奶疗法”的研究,已由传统制作工艺、实验研究提高到临床应用的研究上。 </FONT></P>
<P align=left><FONT size=4>    酸马奶由马奶发酵制成,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微量元素和多种氨基酸等营养成分,具有强身、治疗各种疾病的功效。实验研究和临床研究都证明了酸马奶对高血压、冠心病、瘫痪、肺结核、慢性胃炎、十二指肠溃疡、胃神经官能症、结肠炎、肠结核、糖尿病等症的预防和治疗作用非常明显,尤其对伤后休克、胸闷心前区疼痛疗效显著。 </FONT></P>
<P align=left><FONT size=4>    在《饮膳正要》中还记载了许多食肉疗法,例如牛肉清虚热、马肉驱寒、绵羊肉滋元气、山羊肉抑毒疮、驼肉治皮肤瘙痒等许多药膳内容。除此之外,茶食疗法也有其独到之处。饮茶是蒙古族最大的嗜好之一,奶茶,又叫蒙古茶,是蒙古族最喜欢的传统饮料,一日三餐都要喝茶,他们除了用茶叶作原料还经常把其他植物用作茶叶。据记载,杏仁、麦饭石等重要的蒙药材都可做奶茶的原材料。 </FONT></P>
<P align=left><FONT size=4>    蒙古族,是一个游牧的民族,是一个善战的民族,又是一个胸襟开阔的民族。他们有狼的野性,有羊的温柔,有马的执著。他们守护着那片蓝蓝的天空,驰骋在那片辽阔的草原,他们用自己的文字、自己的语言记录着属于自己的民族历史。 </FONT></P>
<P align=left><FONT size=4>    当高楼大厦平地而起时;当信息革命铺天盖地时;当生活节奏庸碌烦乱时;不要忘记,还有那美丽的蒙古草原正敞开胸襟等待我们洗去铅华,返璞归真…… </FONT></P>
<P align=left><FONT size=4>    生命桥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的理念就是弘扬民族文化、为人类健康保驾护航。为此,我公司结合蒙古族的民族文化、结合蒙医的理论精髓,力争让蒙古族的特色产品能在市场得到流通与认可,旨在将蒙古族的养生之
在线时间
200 小时
主题
997

3976

帖子

3

精华

5830

积分

荣誉版主

Rank: 6Rank: 6

UID
8227
经验
5830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20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6-5-27
2
 楼主| 发表于 2007-3-26 21:04 | 只看该作者
<P><FONT size=4><b>民族体育——蒙古族</b>

赛马

    蒙古族长期过着游牧生活,马是重要的交通和生产工具,是牧民的无声伴侣。好马、好骑手享有极高的荣誉,因此赛马是牧民最喜爱的活动。赛马分奔马和走马两种。赛奔马参加者都是10岁左右的儿童。赛马前有专人精心调教饲养马,并进行人马配合的训练。赛程无定,均为10公里以上。

    射箭

    蒙古族传统娱乐竞技项目。源于早期蒙古族以弓箭为射猎工具和征战的武器。蒙古族自古以来以精骑善射闻名于世。蒙古族射箭分骑射和静射,而尤善骑射。比赛时男女老幼均可参加。弓箭之式样、重量、长度、拉力等皆无规定。1959年射箭被列入我国体育竞赛项目,要求按照国际比赛规则进行比赛,运动员以射中箭靶环数多少决定名次。

    摔跤

    蒙古族最喜爱的比赛娱乐项目之一。历史上著名的摔跤手的名字至今在民间流传。摔跤不需特定的场地,没有重量级别,采取单淘汰制。摔跤手身穿摔跤服、戴五彩绸带编成的项圈,以虎步、鹰步出场。冠军获重奖,并在民间享有极好的声誉。

    绳索套马

    是蒙古族的传统体育活动。原为牧民放牧时约束马匹的一种手段。比赛时,选一烈性难驯的马,先令其疾驰。参赛的成群骑手,手持打有活结的绳索,骑马紧追,到一定距离,抛出绳索套马,以先套准并能束住烈马者为胜。

    挥杆套马

    蒙古族传统的体育活动。多在喜庆节日举行。青年骑手以数十人为一组,云集草原,各持一长约3米的竹竿。竿顶扎一绳环, 环的大小以能套住马头为宜。先让一烈马疾奔,套马手们纵马飞驰,紧追不舍,到适当距离时即迅速挥杆将马套住。以先套住马头、拉住烈马者为胜。

    马球比赛

    这是一项受蒙古族群众欢迎的体育运动项目。参加比赛的双方队员手持“t”形拐棒,骑在马上击球射门,纵马互相追逐, 比赛场面既紧张激烈又饶有风趣。

    马术表演

    蒙古族的马术表演非常精彩,有很多项目。“跨越障碍”是在运动场跑道上每隔几十米设置一个高一米的跨栏。跑道终端立着一个直径约2米的火圈,矫健的马从起跑线踏蹄起跑,越过跨栏,钻过火圈直达终点。“乘马斩劈”是在200—250米的距离之间树立起十几个目标。骑手们手持马刀,疾驰如飞,经过一个个目标时举刀劈砍,刀起目标落。“马上技巧”是由运动员们在飞驰的马背上做出各种造型动作。运动员一般八九岁就要在马术队里接受严格的训练。技巧表演可分单项和多项,其中又分别包括单人单马、单人双马、双人双马和多人多马。一匹飞奔的马经过骑手身边,骑手可以突然抓住马鬃翻身上马,又会突然下马脚尖点地再跃上马背。其他技巧还有在马背上“空翻倒立”、“侧方隐蔽”、“楼里藏身”以及惊险的马上叠罗汉等表演。

    赛骆驼

    蒙古族人民喜爱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充满浓郁的牧区生活气息。赛手们穿着蒙古族服装,骑在驼背上,骆驼飞跑起来如离弦之箭。赛程一般为2.5—5公里,先到终点者为胜。获胜者常被人们抬起,共唱歌跳舞,以示敬佩。

    布鲁

    蒙古族传统体育活动。流行于内蒙古哲里木盟、昭乌达盟、兴安盟和吉林的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一带。布鲁为木制,长约50厘米,宽6厘米,厚l.5厘米,头部弯曲,形似镰刀,顶端包铅,重约375克,原为狩猎工具。比赛分投远和投准两种。投远时以投掷距离远近定胜负,一般均能掷出 100米外。投准时,在场地上竖立三根高50厘米、上端直径4厘米、下端直径6厘米的圆形木柱为目标,木柱的间隔为10厘米。投掷距离一般为30米。投中目标即按规定得分。投远与投准均以每人三次为限。三次投掷需在30秒内完成。投掷姿势无规定,以三次投掷中的最好成绩定名次。布鲁在内蒙古自治区列为那达慕大会正式比赛项目。</FONT></P><P><FONT color=#000099>
<img src="http://bbs.enoya.com/1139444703/Day_060823/28_701_0f1908c85ee3a91.jpg">

图片:
<img src="http://bbs.enoya.com/1139444703/Day_060823/28_701_6158212a67a7f69.jpg">

图片:
<img src="http://bbs.enoya.com/1139444703/Day_060823/28_701_ee2deeb60a36674.jpg"> </FONT>
</P>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200 小时
主题
997

3976

帖子

3

精华

5830

积分

荣誉版主

Rank: 6Rank: 6

UID
8227
经验
5830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20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6-5-27
3
 楼主| 发表于 2007-3-26 21:06 | 只看该作者
<P><FONT color=#000099>图片:
<img src="http://bbs.enoya.com/1139444703/Day_060823/28_701_49695798be75c84.jpg">

图片:
<img src="http://bbs.enoya.com/1139444703/Day_060823/28_701_4cd76e3a6091059.jpg">

图片:
<img src="http://bbs.enoya.com/1139444703/Day_060823/28_701_2a448c5adca7c41.jpg">

图片:
<img src="http://bbs.enoya.com/1139444703/Day_060823/28_701_549fd952564c1ca.jpg">

图片:
<img src="http://bbs.enoya.com/1139444703/Day_060823/28_701_d78a0e38e6b1b7a.jpg">

图片:
<img src="http://bbs.enoya.com/1139444703/Day_060823/28_701_aa3913087e37cff.jpg">

图片:
<img src="http://bbs.enoya.com/1139444703/Day_060823/28_701_5e63744cd55bdeb.jpg">

图片:
<img src="http://bbs.enoya.com/1139444703/Day_060823/28_701_5d0cb2f3957664b.jpg">

图片:
<img src="http://bbs.enoya.com/1139444703/Day_060823/28_701_7cd4174ad010064.jpg">

图片:
<img src="http://bbs.enoya.com/1139444703/Day_060823/28_701_e1cbd52490d02b9.jpg">

图片:
<img src="http://bbs.enoya.com/1139444703/Day_060823/28_701_3392e01d2c6f0a4.jpg">

图片:
<img src="http://bbs.enoya.com/1139444703/Day_060823/28_701_9c2e204946fa429.jpg">

图片:
<img src="http://bbs.enoya.com/1139444703/Day_060823/28_701_8c92adc12653d5e.jpg">

图片:
<img src="http://bbs.enoya.com/1139444703/Day_060823/28_701_174e81dd10c0b6c.jpg">

图片:
<img src="http://bbs.enoya.com/1139444703/Day_060823/28_701_a90427323aa5841.jpg">

图片:
<img src="http://bbs.enoya.com/1139444703/Day_060823/28_701_ad527a0c5f5ca7a.jpg">

图片:
<img src="http://bbs.enoya.com/1139444703/Day_060823/28_701_0b1e7021ebc22f6.jpg">

图片:
<img src="http://bbs.enoya.com/1139444703/Day_060823/28_701_c2428233e30cd4c.jpg">

图片:
<img src="http://bbs.enoya.com/1139444703/Day_060823/28_701_a2c7e8eb886b167.jpg">

图片:
<img src="http://bbs.enoya.com/1139444703/Day_060823/28_701_e3a278400023502.jpg"> </FONT>
</P><P></P>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200 小时
主题
997

3976

帖子

3

精华

5830

积分

荣誉版主

Rank: 6Rank: 6

UID
8227
经验
5830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20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6-5-27
4
 楼主| 发表于 2007-3-26 21:15 | 只看该作者
<DIV class=f14><FONT size=4>蒙古族的传统民居,是草原上一种呈圆形尖顶的天穹式住屋,由木栅、撑杆、包门、顶圈、衬毡、套毡及皮绳,鬃绳等部件构成。
木栅蒙语称'哈纳',是用长约2米的细木杆相互交叉编扎而成的网片,可以伸缩,几张网片和包门连接起来形成一个圆形的墙架,大约60根被称作'乌尼 '的撑杆和顶圈插结则构成了蒙古包顶部的伞形骨架。再用皮绳、鬓绳把各部分牢牢地扎在一起,然后内外铺挂上用羊毛编织成的毡子加以封闭,一个外观精美的蒙古包就建造完成了。蒙古包可以说是蒙古族人民用最简洁的手法和最省料的工艺完成的一种极富表现力的创造。
'蒙古包'的名称源自满语,蒙古包在蒙文里被称为'斡鲁格台格儿',意为无窗的房子,现代蒙古语则称'奔布格格日'或'蒙古勒格日',意为圆形或蒙古人的房子。满语称蒙古人住的这种房子为'蒙古博','博'是'家'的意思,'博'与'包'音近,随着满清入关,蒙古包就作为一种译音流传下来,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
蒙古包的产生是与蒙古族的游牧生活息息相关的,游牧民族的特性注定蒙古族不可能在一个地方固定居住,他们必须随着水源、牧草不断迁移,蒙古包的结构特点充分适应了这种游牧生活,各部分之间的连接精巧方便, 拆卸运输很容易,且美观实用,风雪来临时,包顶不积雪,大雨冲刷包顶不存水,圆形的结构还可以抵御风暴袭击。毡的厚度可随季节增减。底部的围毡,天热时可以卷起通风。白色的表面,还装饰着由红、蓝、黄等颜色布料做成的如意花纹。充分体现了功能要求和审美要求的统一。</FONT></DIV><DIV class=f14><FONT size=4> 蒙古族 (布里亚特) 是个游牧民族, 现在大部分已经定居生活了, 但是还有一些零散的半定居的“泥包”。
“泥包”建筑外型很像蒙古毡包,它用柳条排编构筑再和泥覆盖,里间打上木地板,架起火炉来,室内十分暖和。在夏季牧场上可以看到不少空无人住的“泥包”,听牧民们说,到了草绿河开主人们重返这儿时,只须将旧包补修一下,就可以居住了。
习惯于流动的蒙古族 (布里亚特) 更多的还是使用传统的蒙古毡包。这是能够拆移的中国北方游牧民族的典型民居,它具有制作简便、易于组装、抵御风寒等特点。中国其他地区的蒙古族,以及东北的鄂温克、达斡尔,西北的哈萨克、塔吉克等民族多使用类似的毡包。仅是高矮、形状略有差异,名称也有所不同,但是整体构造,甚至民居文化和祖先拜火的遗风,都是同出一辙的。
蒙古包的特点:
(1)适合自然环境
蒙古包以圆形为总风格,无棱无角,呈流线形。包顶为拱形,其承受力最强,包身近似圆柱形,上下形成一个强固的整体。因此,草原上的沙暴和风雪,不会使蒙古包陷于灭顶之灾。搭盖坚固的蒙古包,可以经受冬春的十级大风,由于包顶是圆的存不住水,下雨落雪的时候,把蒙古包的顶毡盖上,它就形成了一个球状封闭体。因此它还能经得住草原上的大雨。连续几天几夜的大雨,下得房倒屋塌,它却安然无恙,再大的雨也不会漏进包里。

蒙古包冬暖夏凉。蒙古地方自古奇寒,“三九的严寒,会冻裂三岁牛的犄角”。然而蒙古人世世代代居住的蒙古包,没听说冻坏一个人的,因为其一,包里有火,牧区有的是牛羊粪,只要火一生起来,立刻热浪扑面。其二,冬天毡包外面加厚,里面又绑一层毡子,隔风性能较好。其三,睡觉的时候,把家里烧暖,把套瑙盖上,门堵严,盖上羊皮被、皮袍,怎么会冷呢?其四,还可以在包里盘座暖炕,从外面烧火。如果包内热的厉害,还可以通过顶毡调解;在骄阳似火的夏天,在视野辽阔的高地搭上毡包,人坐其中饮酒唱歌,真是花香袭人,凉风扑面,奶油飘香,不啻仙宫帝阙。因为蒙古包形似球体,以白色为主色调,有较好的反光作用。其背面可以开天窗,还可以把围毡边撩起来,使其八面来风,如坐凉亭。尤其适合制做奶食品,因为不会酸得过劲。现在有的蒙古包已不住人,夏天专门用来做奶食品。

(2)适应游牧生涯
搭盖迅速:搭盖蒙古包不必严格择址,只要周围水草好就行。蒙古包是一种组合房屋,各个部件都是单独的,搭盖时不用很多人参加,二人足可。到一个新地方以后,把它们从车上卸下来,只需生着火熬好奶茶的时间,一座蒙古包就搭起来了。熬茶时还是野炊,到了
喝茶的时候,已经坐在蒙古包里了。

拆卸容易:拆卸蒙古包,比搭盖还容易许多。两个人拆卸只需十几分钟。围绳、带子都是活扣,很容易解开。带子一解开,毡子和架木就自动分离。哈那、乌尼、套套瑙都是分根分片的,很快就可以拆卸开并折叠起来。
装载搬迁轻便:蒙古包以木、毡为基本材料,不用金属、砖、瓦、水泥等,同时又是由各部件组装而成,所拆卸的任何一件都不重,一个女人就可以举起来放到车上。

维修方便:蒙古包所用的材料无不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哪个部件坏了、旧了就可以把它换掉。蒙古包可以扩大,也可以缩小。不过在心理和习惯上,蒙古人不喜欢缩小。有“与其缩小毡房,不如缩小肚子”之说。

蒙古包的组成:
蒙古包主要由架木、苫毡(覆盖物)、绳带三大部分组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200 小时
主题
997

3976

帖子

3

精华

5830

积分

荣誉版主

Rank: 6Rank: 6

UID
8227
经验
5830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20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6-5-27
5
 楼主| 发表于 2007-3-26 21:33 | 只看该作者
<P 0cm 0cm 0pt"><FONT size=5><b>内蒙古特色美食烤全羊:</b> </FONT>
<b><FONT size=5>  "手扒羊肉"是牧民的餐中佳品;"羊背子"是蒙古族招待客人的珍品;"烤全羊"是蒙古族的餐中之尊,多在隆重宴会或祭典活动时用,有浓烈的地方和民族风味。现代蒙古人也以习惯和沿袭汉人的饮食方法。</FONT></b>
<b><FONT size=5>烤全羊:蒙古族传统名菜,为招待贵宾或举行重大庆典时特制佳肴。一般选用体重40斤左右的绵羊宰杀后,去毛、带皮,腹内加上葱、姜、椒、盐等佐料整烤而制。烹制好后,羊的形状完整,跪在方木盘内,色泽金红,皮酥肉嫩,可为上等美味佳肴。</FONT></b></P><P><a href="http://www.tuniu.com/places/photos/16038" target="_blank" ><img src="http://www.tuniu.com/images/2006-07-19/3/395fxl98r431Q7h5l.jpg"></A></P><P><a href="http://img.poco.cn/food/diary/20060518/20060518232717496_2.jpg" target="_blank" ><img src="http://img.poco.cn/food/diary/20060518/20060518232717496_2.jpg"></A></P><P><a href="http://img.poco.cn/food/diary/20060518/20060518232717496_3.jpg" target="_blank" ><img src="http://img.poco.cn/food/diary/20060518/20060518232717496_3.jpg"></A></P><P><a href="http://img.poco.cn/food/diary/20060518/20060518232717496_4.jpg" target="_blank" ><img src="http://img.poco.cn/food/diary/20060518/20060518232717496_4.jpg"></A></P><P><a href="http://img.poco.cn/food/diary/20060518/20060518232717496_5.jpg" target="_blank" ><img src="http://img.poco.cn/food/diary/20060518/20060518232717496_5.jpg"></A></P><P><a href="http://img.poco.cn/food/diary/20060518/20060518232717496_6.jpg" target="_blank" ><img src="http://img.poco.cn/food/diary/20060518/20060518232717496_6.jpg"></A></P><P><a href="http://club.autohome.com.cn/album/208975.html" target="_blank" ><img src="http://img.autohome.com.cn/album/2006/8/14/ec8a387b-bf93-407c-924b-923fa5341c1c.jpg"></A></P>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200 小时
主题
997

3976

帖子

3

精华

5830

积分

荣誉版主

Rank: 6Rank: 6

UID
8227
经验
5830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20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6-5-27
6
 楼主| 发表于 2007-3-26 21:34 | 只看该作者
<P 0cm 0cm 0pt"><FONT color=#000066 size=4><b>手扒肉:</b></FONT>
<FONT size=4><b><FONT color=#000066>  手扒肉是内蒙古大草原各族人民千百年来最喜欢、最常食用的传统菜肴,也是内蒙古地区独特的风味之一。其制作方法和吃法别具一格:将剥好的整羊简单分割之后,放入白水锅内用旺火炖约30分钟,稍加咸盐即可食用。味道鲜嫩,易于消化。</FONT></b></FONT></P><P 0cm 0cm 0pt">?/P&gt;</P><P 0cm 0cm 0pt"><FONT size=4><b><a href="http://blog.sina.com.cn/main/html/showpic.html#url=http://album.sina.com.cn/pic/5557fbc202000c9r" target="_blank" ><img src="http://album.sina.com.cn/pic/5557fbc202000c9r"></A></b></FONT></P><P 0cm 0cm 0pt">
<FONT color=#006666 size=4><b>酸奶子:</b></FONT>
<FONT color=#006666 size=4><b>  牧民一般不爱喝鲜牛奶,而喜欢喝酸奶子。</b></FONT>
<FONT color=#006666 size=4><b>  制法有二:</b></FONT>
<FONT size=4><b><FONT color=#006666>一是 将鲜牛奶倒入大锅中烧开,再放在通风处晾凉,使其发酵,产生酸味;</FONT></b></FONT>
<FONT size=4><b><FONT color=#006666>二是 将鲜牛奶置于阳光下或温度高的地方,使其受热发酵,产生酸味,便成酸奶子。酸奶子含有很高的活性乳酸菌,对于消化道疾病有治疗和辅助作用。</FONT></b></FONT></P><P 0cm 0cm 0pt"> </P><P 0cm 0cm 0pt"><FONT size=4><b><a href="http://blog.sina.com.cn/main/html/showpic.html#url=http://album.sina.com.cn/pic/5557fbc202000c9s" target="_blank" ><img src="http://album.sina.com.cn/pic/5557fbc202000c9s"></A>
</b></FONT></P><P 0cm 0cm 0pt"> </P><P 0cm 0cm 0pt"><FONT size=4><b><FONT color=#999900>奶茶&amp;炒米:</FONT></b></FONT>
<FONT size=4><b><FONT color=#999900>  蒙语称"苏台柴",是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一种茶,也是用来招待客人的必备饮品。较讲究的做法是:先用羊尾擦锅,放入少量小米拦炒,待米散发出香味时,锅内加水,再将适量碎专茶(或将碎专茶装入纱布小口袋)放入锅内煮成红色,将茶叶捞出,然后将鲜牛奶或羊奶、驼奶以6:1的比例对入茶中熬开,即成。奶茶营养丰富,具有提神、开胃、助消化、解渴等作用。牧民早晚喝奶茶,与炒米、黄油、奶豆腐、炸馃子、手扒肉、再加入适量咸盐一并食用。也有人加糖饮用。内蒙古的伊利乳品厂、蒙牛乳品厂等企业生产出袋装成品奶茶粉,用开水一冲即可食用,即方便,又不失原味,也是访亲探友时的好礼品。</FONT></b></FONT>
<FONT size=4><b><FONT color=#999900>  蒙语称"勒巴达",也称"包勒森巴达",是蒙古族日常的主要食品之一。加工方法是:将糜子筛选后,淘去沙土,放在水中浸泡,捞出,上锅慢火蒸至半熟出锅,再将其炒熟后,冷却、去皮,即为炒米。炒米香脆美味,可口耐饥,是蒙古民族的传统食品。</FONT></b></FONT></P><P 0cm 0cm 0pt">
<FONT color=#0080ff size=4><b>奶酪、奶皮子、酥油:</b></FONT>
<FONT size=4><b><FONT color=#0080ff>  奶酪 将分离出白酥油的酸奶,经微火煮熬后装入布袋,挤出酸水,成碎块状晾干即为奶酪,质硬而酸甜,是蒙古族民众喜爱的奶食品之一。</FONT></b></FONT>
<FONT size=4><b><FONT color=#0080ff>  奶皮子 把鲜牛奶倒入锅中微火慢熬,待其表面凝结一层腊状脂肪,用筷子挑起挂在通风处晾干,即为奶皮子。制法与制作腐竹相似。奶皮子属奶食中精品。味道纯香、营养丰富。</FONT></b></FONT>
<FONT size=4><b><FONT color=#0080ff>  酥油 又称奶油、黄油。将鲜牛奶倒入桶中,发酵成酸奶,用杵杠搅和分离出白脂肪,滤去渣滓,放温火上熬,水蒸发后,待颜色逐渐自白变黄、冷却后,即成酥油。酥油味道独特营养价值极高,中西餐均可饮用。</FONT></b></FONT></P><P 0cm 0cm 0pt">
<FONT size=4><b><img src="http://www.nmgzhongyou.com/UploadFiles/2005111154524422.jpg"></b></FONT></P><P 0cm 0cm 0pt"> </P><P 0cm 0cm 0pt"> </P><P 0cm 0cm 0pt"><FONT color=#660099 size=4><b>莜面、荞面、稍美:</b></FONT>
<FONT size=4><b><FONT color=#660099>莜面 用莜麦(学名燕麦)面粉制成。莜麦是一种成熟期短、耐寒的低产作物,含有大量铁钙、磷等多种微量元素并且含糖分极低,适合于糖尿病患者食用,也是当今倡导的健康食品。早在南北朝时期,呼和浩特一带就有农民种植莜麦。到清代初期已开始大面积种植,享有"阴山莜麦甲天下"之美称。莜麦加工方法独特:先将莜麦淘净,晾干后上锅煸炒,炒熟后再上磨加工成面粉。民间的吃法颇多,有压饸饹、搓鱼鱼、推窝窝、卷囤囤、搅拿糕、碾刨渣、炒傀儡等等,足可以举办攸面大宴,深受当地人们的喜爱。</FONT></b></FONT>
<FONT size=4><b><FONT color=#660099>  我区是荞麦的产地,每年有大量的荞麦出口日本。荞麦也被称作健康食品。普通的吃法有荞面饸饹、荞面圪坨,配上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联都网 ( 闽ICP备2023009884号 )

GMT+8, 2025-2-20 06:54 , Processed in 0.078437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