鑱旈兘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50|回复: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探寻湖南神秘古村之对联故事

[复制链接]
在线时间
200 小时
主题
997

3976

帖子

3

精华

5830

积分

荣誉版主

Rank: 6Rank: 6

UID
8227
经验
5830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20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6-5-27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7-5-14 22:2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P><FONT face=宋体 size=4>江南名楼岳阳楼往东70公里的张谷英古村—— 一个由张姓子孙聚族而居的神秘大宅院,由一个祖先发展起源,历经25代,形成一个现居人口2600多人的农家古村,在漫长的岁月中,形成了堪称典范古朴的民风民俗,跨越了上下六百年完好保存至今,这本身就是一个谜。人们在领略古村风貌的同时,也可见识这里的楹联文化。
  
  当地人传说,明太祖朱元璋定都南京,有一年的除夕前日,忽然心血来潮,命令公卿士庶,家门须加春联一幅,表示一番新气象。次日,他微服出巡,挨门观赏取乐。当他行至一户人家,见门上未贴春联,便问何故。原来主人是阉猪的,既不识字,也不会写,年前事忙,未请人代笔。朱元璋当即挥笔写下了“双手劈开生死路,一刀割断是非根”的春联送给了这户人家。联意贴切、幽默,经明太祖这一提倡,此后春联便沿习成为习俗。
  
  相传老祖宗张谷英为明指挥史,于明初从江西而来,写对联的风俗在便这里一直盛行不衰。不信你看,全村人逢年过节,喜庆乔迁,婚嫁寿诞,红白喜事,都少不了对联,并且是自己撰联自己书写。这时若是给主人家送幅对联,必定挂在堂屋的正中的抢眼位置,成为最受欢迎的礼物。村里200多个厅堂大门到处都挂有醒目的对联,走进去,就象进入了一个对联的迷宫。
  
  “耕读继世,孝友传家”
  
  “兴门第先兴学第,振书声后振家声”
  
  这两幅分别是当大门和一个厅堂的楹联,不仅是大屋里对联的代表作,还一联道出了大家族的家风,即“勤耕苦读”和“孝友家风”。孝敬长辈,邻里友好,也是这个家族能够具有五六百年强大的家族凝聚力的源泉和精神财富。
  
  别看村里人个个都是农民出身,可泥脚杆子写对联,挑牛粪者是“秀才”,在这里一点也不稀奇,上至七、八十的老人,下至刚出校门的学生,村里大部分人能吟诗作对。这里曾发生过许许多多妙趣横生、意味深长的对联故事。
  
  清乾隆年间,有个盐运使在出差岳阳时,听说张谷英村老少皆善对联,便有心去印证一下。他听到古宅传出朗朗读书声,便进宅首先向私塾先生挑战:“桑养蚕,蚕结茧,茧抽丝,丝织锦绣。”此联是顶针格,续对难度大。没想到老先生哈哈一笑,朗声答道:“草藏兔,兔生毫,毫扎笔,笔写文章。”
  
  盐运使又出联句,指定一个愣头愣脑的孩子应对:执短笔,写长文,居高位,做大官,管南管北。
  
  这孩子见那盐运使一脸神气,就来了二愣子脾气,气嘟嘟地对道:
  
  穿红袍,骑黑马,瞪青眼,说白话,不东不西。
  
  盐运使听了此句,脸上变成了猪肝色,但又不得不佩服这孩子确实对得好。
  民国时期,岳阳县县长黎自格来张谷英村公干,闲暇中与谷英公第18代孙张渥潜以对联消遣。黎出上联:“月圆。”张暗自思量,若对个“风清”什么的,未免太俗套,于是对了个“风扁”。黎大笑:风怎么是扁的?张从容反问:风若不扁,怎么能从门缝里钻进来?
  黎自格又出联:“凤鸣。”张渥潜有心再作弄他一回,口出奇语:“牛舞。”黎更加大笑不止:“自古以来只有燕舞、雀舞、凤舞,牛哪能舞?”张胸有成竹地说:“这是有典可查的。诗经云:百兽齐舞。牛不是百兽之一吗?”
  两人哈哈大笑。自此,黎自格每回来村,必定要张渥潜作陪。
  张谷英的第20代孙、村内老秀才彦兮爹,是多年的私塾教师,又兼通中医。在附近的金鸡洞教书时,当地老中医桂三爹在酒席上用对联试探他的功底。一碗红枣上桌,桂三爹顺口出了上联:“一碗山红枣。”红枣是一味中药,彦兮爹知道这老中医是要他也用中药名续下联。他沉思了一下,随即回答:“六味地黄九。”
  桂三爹又出联:“消暑最宜淡竹叶。”
  彦三爹再应对:“伤寒当用小柴胡。”
  “马齿觅。”“鸡冠花。”
  “青蛤藤。”“黄牛木。”
  这时,彦兮爹开始反守为攻:
  金银花小,香飘七八九里。
  此联不仅嵌入了中药金银花,还用了三个数字,要对上很不容易。但桂三爹也是对联高手,不一会就对上了:
  梧桐籽大,每服五六十丸。
  也是药名和数字齐全。
  自此,二老对中药联的故事就远远传开了。
  上世纪90年代初,古宅被发现并开始引起社会各界重视,在市里任职的谷英公第19代传人张治雄为刚修复的牌坊撰了一联:“古建壮奇观,先祖辛劳留胜迹;民风称典范,后人努力续新篇。”对仗工整,寓意深刻,既体现了继承之美,又拓展了创新之意。
  
  一村民俗一馆精英孝友弥传滋后裔;
  满目风情满怀意气形神俱备醉游人。
  悬挂于张谷英民俗文物展览馆的这副长联,形象地概括了包括楹联文化在内的张谷英村的风貌风情,令人对这古村更加如痴如醉,遐思不止……
  
  一位80岁的老

真人游戏|足球篮球|时时彩| 六合投注| 网络赚钱去SO娱乐城:顶级信用提现百分百即时到账SO.CC
在线时间
2565 小时
主题
302

6741

帖子

2

精华

5万

积分

联都顾问

不党不群,无门无派

Rank: 9

UID
9012
经验
6645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2565 小时
注册时间
2006-8-27
2
发表于 2007-5-15 13:11 | 只看该作者
这是甜甜一笑mm的老家吗?[em07][em07]
网络朋友若求点评或邀请活动的,为免日后纠纷,请先签合同并办理公证,希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0 小时
主题
14

923

帖子

0

精华

8556

积分

联都铜牌会员

Rank: 4Rank: 4

UID
8194
经验
1117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6-5-23
3
发表于 2007-5-19 13:34 | 只看该作者
<P>正是,这是谁呢,这么厉害.</P>

真人游戏|足球篮球|时时f彩| 六合投f注| 网络赚钱去SO娱f乐f城:顶级信用f提现百分百即时到账SO.CC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97 小时
主题
384

7404

帖子

3

精华

6万

积分

联都贵宾

御赐护龙大将军

Rank: 4Rank: 4

UID
6533
经验
8874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97 小时
注册时间
2005-11-13
4
发表于 2007-5-21 18:40 | 只看该作者
他是你哥(开玩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1430 小时
主题
177

4090

帖子

2

精华

4万

积分

联都顾问

Rank: 9

UID
10705
经验
6052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143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7-2-9
5
发表于 2007-5-21 20:24 | 只看该作者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荒唐一鉴</I>在2007-5-15 13:11:30的发言:</B>
这是甜甜一笑mm的老家吗?[em07][em07]</DIV>
<P>看来心仪美美很久啊,呵呵!</P>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联都网 ( 闽ICP备2023009884号 )

GMT+8, 2025-2-20 06:37 , Processed in 0.065282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