鑱旈兘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02|回复: 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论对仗理论中王力语法分析法的失误

[复制链接]
在线时间
970 小时
主题
103

788

帖子

0

精华

782

积分

联都贵宾

Rank: 4Rank: 4

UID
11978
经验
782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97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7-7-3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7-7-15 17:2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墨缘真人 于 2016-6-17 23:36 编辑 <br /><br /><P>论对仗理论中王力语法分析法的失误
〔湖南省益阳市〕孙则鸣</P>
<P>
导言</P>
<P>对仗是最具中国特色的修辞格,广泛应用于各种文体,尤以近体诗和对联对它有很强的依赖性。本文主要研究近体诗对仗形式规则,其基本原则也适应于以近体对仗为楷模的对联。
对仗形式理论的研究以王力教授最力,他在四本诗词格律著作《汉语诗律学》《诗词格律十讲》《诗词格律》《诗词格律概论》和《古代汉语》里用语法分析法详尽地分析了对仗。王力先生的研究是富有成效的,提供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为我们继续研究对仗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但是也应该指出,王力先生的研究也存在着一些疏漏和失误,客观上给对仗理论造成了误导。
王力的主要观点表述为:“骈偶(对仗)的基本要求是句法结构的相互对称:主谓结构对主谓结构,动宾结构对动宾结构,偏正结构对偏正结构,复句对复句。古代虽没有这些语法术语,但事实上是这样做的。”“如果进一步分析,骈偶不仅要求整体对称,而且上下联内部的句法结构也要求一致:主语对主语,谓语对谓语,宾语对宾语,补语对补语,定语对定语,状语对状语。”〔注1〕
“对仗要求词性相对,名词对名词,形容词对形容词,动词对动词,副词对副词,上文已经讲过了。此外还有三种特殊的对仗:第一是数目对……第二是颜色对……;第三是方位对……。”“名词还可以分为若干小类,如天文、时令、地理等。……凡同一小类相对,词性一致,句型又一致,叫做工对(就是对得工整)。”〔注2〕
王力还在《汉语诗律学》里用大量近体对仗实例详细分析了句法和词性的一致,显得证据确凿。因此王力的“语法分析法”长期到大多数人的首肯,“结构一致”和“词性一致”基本成了理论界的共识,很难有人逃脱这两条基本原则。我所看到赞同“两个一致”的对联理论家就不下十四家。
最近中国楹联学会网的《对联语法规则》也明确地归纳为两条:“词性一致”和“结构对应”,外加一些例举式的附则。
然而,一个无可辩驳的铁的实事是:无论是古今对联〔即便是遵循近体诗律写作的对联〕,还是古今近体对仗,句法结构和词性不一致的现象均很普遍,绝非个例〔详见后文〕。
受王力教授的影响,中华楹联学会网的版主甚至把“词性一致”当成了对联合格与否的惟一尺度,很多古今名联仅因一个词语词性不同就被视为“鱼目混珠”的不合格作品。
王力完全用现代语法成分分析法来解析对仗格律,大方向有误,它给对仗的创作和理论研究带来了消极的影响。</P>
<P>
一、 对仗根本不属于语法学范畴而属于修辞学,</P>
<P>
对仗的本质是什么?它是一种最常见的辞格,修辞著作一般称它为“对偶”。
对仗根本不属于语法学范畴,而属于修辞学。
语法学和修辞学是语言学的两个分支,它们既有联系,又有区别。通俗地说,语法学解决的是语言表达“对不对”的问题,修辞学解决的是语言使用效果“好不好”的问题。
对仗正是这样一个为了提高对联语言表达能力的辞格。
与其它辞格稍有不同,对仗对语法关系的依赖性更强。尽管如此,既然是辞格,它必然有更重要的修辞学特征,以区别于常规语法学。
只有彻底弄清了对仗的修辞学特征,才能解开对仗格律理论之谜。</P>
<P>二、 对仗采用的是“字类对称比较语法学”,并非“传统成分结构语法学”</P>
<P>    语法学主要归纳“组词成句”的语法规律。当今大家采用的一般是“成分分析法”的“传统语法学”。古人缺乏成熟的句法理论,根本没有能力全面考察句子词语之间的语法关系。
古人运用对仗修辞时并不关心〔也是没有能力关心〕句子自身的成分关系,更不关心自身属于什么句型〔如陈述描写句、单复句之类〕,它只考察两个句子相对应的语言单元有无共同属性,能否形成对称。采用的根本不是“传统语法学”,而是一种特殊的“比较语法学”,可称之为“字类对称比较语法学”。
“字类对称比较语法学”的基本语言单元是“字”〔大致上等于单音词和语素〕,根据词汇意义区分“字类”,通过字面“对类”〔即要求“字类”相同〕,以此达到对称的目的。由此而形成的对称结构,可称之为“字类对称叠加结构”〔简称“字类结构”,下同〕。
“传统成分分析法语法学”里与对称有关的部分,对仗会予以利用;而与对称无关的语法现象,对仗不予理睬或予以淡化。
由于古人写对子只关心“字类”是否对称,并不关心成分结构是否对称,所以并非所有对仗的“句子成分结构”都相同。
后来王力也意识到了“句型〔成分〕一致”的不全面,他在《诗词格律》一书里补充说:“语法结构相同的句子(即同句型的句子)相为对仗,这是正格。但是我们同时应该注意到:诗词的对仗还有另一种情况,就是只要求字面相对,而不要求句型相同。”〔注3〕近人胡自立先生就发现了大量句法成分不同的对仗实例〔本节参考了他的研究〕。
那些“语法成分”不同的对仗,其“字类结构”却是相同的。例如:
1、我去太匆匆,骑鹤仙人还送客;兹游良眷眷,落梅时节且登楼。〔清联:《黄鹤楼》〕
此联第二分句的语法关系

SO娱乐城:真_人.足球.彩票齐全| 开户送10元.首存送58元.手机可投~注任何游戏顶级信用~提现即时到账SO.CC
在线时间
970 小时
主题
103

788

帖子

0

精华

782

积分

联都贵宾

Rank: 4Rank: 4

UID
11978
经验
782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97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7-7-3
2
 楼主| 发表于 2007-7-15 17:2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墨缘真人 于 2016-6-17 23:36 编辑 <br /><br /><P>〔三〕对仗还常有词性不同而语法成分相同的对称现象。王力归纳为:“凡用作主语、宾语的,一律看成名词。用作定语的,除‘之’字隔开的名词外,名词和形容词被看成一类,相互配对。用作状语的,一般都看成副词。用作叙述句谓语中心词的,一般都看成动词;如果后面不带宾语,那么,认为同属一类,相为对仗。”〔注5〕
这段话意味着,只要句法成分相同,无论是什么词性均可相对。这样就从法度上极大地扩大了“不同词性”相对的范围。例如:
1、 名词、代词、数量词经常作主语,自然经常相互“邻对”。如:
①江山〔名〕留胜迹,我辈〔代〕复登临。〔孟浩然《与诸子登岘山》〕
② 揽胜我〔代〕长吟,碧落此时吹玉笛;
学仙人〔名〕渐老,白头何处觅金丹。〔清联:《黄鹤楼太白亭》〕
2、动词和形容词充当主语或宾语时就可以与名词“邻对”。〔原来的暂拟语法系统称之为“名物化”,现在改为动词形容词可以直接作主语和宾语〕例如:
① 徘徊增感慨〔动词〕,历落问英雄〔名词〕。〔王冕《庆寿寺》〕
② 胜迹别嘉鱼,何须订异箴讹,但借江山摅感慨〔动词〕;
豪情传梦鹤,偶尔吟风啸月,毋将赋咏概生平〔名词〕。〔清联:《二赋堂》〕
3、名、动、形、数、量、代都可以直接作定语,这就使得所有实词在定语里都可以“邻对”,此法使用频率最广。例如:
① 客〔名〕心洗流〔动〕水,馀〔动〕响入霜〔名〕钟。〔李白《听蜀僧浚弹琴》〕
② 此〔代〕地一为别,孤〔形〕蓬万里征。〔李白《送友人》〕
③ 杰〔形〕观飞〔动〕甍,槛外蜀吴横万里;风〔名〕帆沙〔名〕鸟,天边江汉涌双流。〔清联:《晴川阁》〕
④ 始笑前〔名〕生,徒自苦耳;既知去〔动〕处,亦复陶然。〔清联:言朝标《自挽联》〕
按:括号内的词都是定语,词性尽管不同,却可相对。
4、能作状语的不同词类就经常“邻对”。如:
① 节候看应〔助动词〕晚,心期卧亦〔副词〕赊。〔韩翃:酬程延秋夜即事见赠〕
② 以我独〔形〕沉久,愧君相〔副〕访频。〔司空曙《喜外弟卢纶见宿》〕            
③ 乍来顿远尘嚣,静听水声真〔形〕活泼;
久坐莫嫌荒僻,饱看山色自〔副〕清凉。〔清联:李秉绶《李园茆亭联》〕</P>
<P>概括来说,词性相同相对是主体,在一定条件下,不同词性也可相对。其条件有两个:
1、句法成分相同时,不同词性可对;
2、字类相同时,句法成分和词性都不同时也可对。</P>
<P>王力新诗其实已经察觉了自己“词性一致”的失误,他在一九五二年《关于汉语有无词类的问题》一文中检讨说:“我说在对对子的时候,名词对名词,形容词对形容词,动词对动词,虚词对虚词。其实这是不对的。“对对子”实际上是概念对概念,而不是同类的词相对。概念和词性虽然是密切联系的,并不是同一的东西。我那样混为一谈,仍然是不对的。”〔注6〕
可这篇文章只是发表在《北京大学学报》1955年的第2期上,能够看到的人很有限。而他的四本诗词格律学和大学教材《古代汉语》都出版在55年之后,那些著作里面,就根本不提自己的检讨,全都旗帜鲜明地强调“词性一致”,这是一个严重的疏漏。当今对联界一边倒地把“词性一致”列为对仗的基本特征,客观上王力先生的疏忽具有不可推诿的责任。
中国楹联学会网的站长都市村夫先生一席话,最有代表意义。
今年六月,我在论坛上批评了王力先生把“字类”等同于“词类”的失误后,网友香曼律诗在6月24日摘抄了王力先生在《关于汉语有无词类的问题》一文中词性一致的检讨,都市村夫先生回帖说:“王力先生是不是在开国际玩笑?大部头还在书店继续出售,却没有正式出版有关“观点更正”的著作?这玩笑真的开大了!!!不得不问香曼一句:你的资料是否属实?能否将学报中的文章传真一份给我?(抱歉,并非有意要怀疑你,王力大师这个玩笑我实在接受不了!)”
至今还有很多网友对于王力的这段检讨是否真实仍然感到怀疑,仍然坚守对仗“词性一致”的信条,可见王力先生的疏漏的负面影响是多么大。
综上所述,词性不同的对仗决不是个例,带有很大的普遍性,它是“词性相同”的对仗句的重要补充,正因为同与不同的相反相成,这才造就了对仗句法的丰富多彩。若一味根据“词性相同”来指导写作,近体诗的对仗句和对联将变得单调僵化;若单纯用“词性相同”来鉴别对仗,动不动就视为不合格的作品,只会闹笑话。</P>
<P>
五、修辞学注重主观感性的直觉,语法学注重客观理性的分析。</P>
<P>
语法学旨在归纳语言内在的规律,所以尽量排除主观感性直觉的干扰,注重冷静客观的理性分析。
修辞学旨在加强语言的感染力,所以更注重主观感受,重视感性直觉的审美判断。
从现代语法学的观点来观察,能够造成对称美感的属性是很多的,归纳起来无非三类:
一是词汇意义,二是语法功能,三是语法范畴之外的属性,如回文对,双声对,叠韵对等等。
对联里面,词汇意义和语法功能是形成对称的主要手段。词汇意义的对称美感最易被感性直觉察知,处于对称判断的首位;而语法功能的对称美感需要理

SO娱乐城:真_人.足球.彩票齐全| 开户送10元.首存送58元.手机可投ゥ注任何游戏顶级信用ゥ提现即时到账SO.CC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970 小时
主题
103

788

帖子

0

精华

782

积分

联都贵宾

Rank: 4Rank: 4

UID
11978
经验
782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97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7-7-3
3
 楼主| 发表于 2007-7-15 17:2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墨缘真人 于 2016-6-17 23:36 编辑 <br /><br /><P>
七、语法学“异中求同”,修辞学“同中求异”</P>
<P>
语法学力求把复杂的语法现象归纳为简要的模式,总是“异中求同”。
例如,及物动词与宾语的逻辑关系是很复杂的,常见的有“施事”、“受事”、“与事”、 “工具”、“处所”、“结果”等等,在语法学里一律视为“宾语”,这就是“异中求同”。
修辞学恰恰相反,它总是“同中求异”,以加强语言的表达能力。
语法学总是要求语法正常,各种成分搭配得当。修辞格却偏偏利用成分搭配不当而加强表现能力。唐钺在《修辞格》里指出:“凡语文中因为要增大或者确定词句所有的效力,不用通常的语气而用变格的语法,这种地方叫做修辞格〔又称语格〕。”〔注9〕
“变格语法”实际上就是“同中求异”。例如:
“天山雪花大如斗”里的“雪花如斗”就是主宾搭配不当,这是夸张修辞; “红杏枝头春意闹”里的“春意闹”就是“主谓搭配不当”,这是通感修辞……
对仗修辞也是这样。它总是在词汇意义、字类结构对称的前提下,力求词义的相反和句法的相异。
对仗有正对和反对之别,《文心雕龙》说:“反对为优,正对为劣。”“白对灰”、“大对中”、“南对西”之类的正对并不是理想的境界,而“白对黑”、“大对小”、“南对北”之类的反对才是最工的对仗,这就是“同中求异”。
近体诗对仗避重字,避合掌〔即同义词相对〕,避免上下联句法雷同,也都是为了“同中求异”。
诗歌最讲究“诗家语”。从语言角度来看,“诗家语”是区别于散文语言的一种变格的语言,通过变格,传达诗人特殊的意蕴和审美情趣。采用变格的诗家语,就最容易形成“句法结构不一致”的对仗句,前面分析的“尘埃一别杨朱路,风月三年宋玉墙”就是最典型的例子。这也是“同中求异”。
就词性而言,在保证对称的前提下,词性不同的对仗更能达到“同中求异”的修辞效果。例如“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之所以成为千古名联,名词“天地”对动词“有无”在其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此类对仗可以认为是“词性中”的“反对”。
上节分析的“下笔千言”对“出门一笑”里名词对动词的句法之所以备受诗人青睐,就是因为它们因“审美完形错觉”保持了对称的审美愉悦,又在词性上“反对”,从而充分发挥了“同中求异”的“变格语法”的修辞功能。在这个意义上看,这种特殊的变格,应当是对仗修辞的最合理的手法,不能纳入“不以辞害义”的范畴。
我们必须明白,对仗的对称法度不是严谨的物理学定律或数学定律,无论是“实对实虚对虚”也好,还是“词性一致”也好,它们只是一般规律,没有这些一般规律的规定,就不可操作;但它们不是铁律,不允许丝毫超越。在对联创作和欣赏过程中,受审美活动性质的影响,是有可能而且有必要个别地方“出律”的;允许合理的“出律”,才能真正达到修辞手法加强语言表达能力的目的。
现代对联界受王力的疏忽带来的消极影响,把句法结构一致和词性一致当成了对联的主要法度,促使对联的创作变得循规蹈矩,缺乏生气;不敢使用变格手法,创作不出“诗家语”,离诗学越来越远了。
中国楹联学会网站长都市村夫先生对此是深有感慨的,他说:“关于句法结构问题,曾经以为‘不一致可以对’是少数现象,近期发现还真不少。特别是古联中。今人的确被现代语法规则所制约,造不出古人那么灵活的句式了。这下子要做一个‘句法不同、词性相对’的句子反倒成了一种技巧了……”</P>
<P>
八、语法学的“一贯性原则”</P>
<P>
王力把“词性一致”作为对仗的语法基本特征,而判断“词性”是否一致,首先就得设定判别词性的统一标准;不然,词性的判断就无从说起。
吕香云教授在《现代汉语语法学方法》里指出:“传统语法分析中的一个主要缺点是缺乏明确而一贯的原则。为此在语法分析中造成大量的歧义,建国以来几次重大的有关语法问题的争论,都是与这一点有关的。”为此,吕香云教授提出了语法分析的三大原则,首当其冲的就是“一贯性原则”:“一贯性原则要求语法分析中所使用的语法标准要一贯到底,分析程序也要一贯到底。”〔注10〕
“一贯性原则”要求我们在辨析词性的时候,必须采用同一种语法体系,不能采用两种或者多种不同的语法体系,尤其是决不能把相互矛盾语法体系混合着使用。
王力不是不知道“一贯性原则”的重要性,《现代汉语语法学方法》就是王力题的词。然而在此问题上他著作中是有疏漏的。</P>
<P>〔一〕传统语法系统的词类分类标准</P>
<P>我国语法界对于传统语法系统词类的分类标准,曾经有过几十年的激烈争论,主要有三种不同的标准:
1、词汇意义标准。马建忠的《马氏文通》为其代表。所谓“词汇意义”是根据某些词的共有意义〔可称之为“类概念”,即可以据此归类的概念〕区分词类,例如名词的“类概念”就是“人和事物的名称”,余可类推。
2、句法标准。黎锦熙的《新著国语文化》为其代表。“句法标准”是根据词语在句子里充当成分的能力或作用来区分词类,离开句子就无法辨别它的词性。即所谓“依句变品,离句无品”。比如,

SO娱乐城:真_人.足球.彩票齐全| 开户送10元.首存送58元.手机可投θ注任何游戏顶级信用θ提现即时到账SO.CC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970 小时
主题
103

788

帖子

0

精华

782

积分

联都贵宾

Rank: 4Rank: 4

UID
11978
经验
782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97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7-7-3
4
 楼主| 发表于 2007-7-21 10:2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墨缘真人 于 2016-6-17 23:36 编辑 <br /><br /><P>留白</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7-24 17:03:59编辑过]



SO娱乐城:真_人.足球.彩票齐全| 开户送10元.首存送58元.手机可投朩注任何游戏顶级信用朩提现即时到账SO.CC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0 小时
主题
180

2944

帖子

1

精华

1

积分

联都贵宾

联都进士

Rank: 4Rank: 4

UID
6494
经验
3789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5-11-9
5
发表于 2007-7-21 13:0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墨缘真人 于 2016-6-17 23:36 编辑 <br /><br />请问孙逐明联友,这篇文章欲投稿对联杂志吗?[em27]

SO娱乐城:真_人.足球.彩票齐全| 开户送10元.首存送58元.手机可投ゴ注任何游戏顶级信用ゴ提现即时到账SO.CC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970 小时
主题
103

788

帖子

0

精华

782

积分

联都贵宾

Rank: 4Rank: 4

UID
11978
经验
782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97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7-7-3
6
 楼主| 发表于 2007-7-24 16:5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墨缘真人 于 2016-6-17 23:36 编辑 <br /><br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丁香花</I>在2007-7-21 13:00:02的发言:</B>
请问孙逐明联友,这篇文章欲投稿对联杂志吗?[em27]</DIV>
是。

SO娱乐城:真_人.足球.彩票齐全| 开户送10元.首存送58元.手机可投︳注任何游戏顶级信用︳提现即时到账SO.CC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970 小时
主题
103

788

帖子

0

精华

782

积分

联都贵宾

Rank: 4Rank: 4

UID
11978
经验
782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97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7-7-3
7
 楼主| 发表于 2007-7-24 17:0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墨缘真人 于 2016-6-17 23:36 编辑 <br /><br />不过我还准备作较大幅度的修改。

SO娱乐城:真_人.足球.彩票齐全| 开户送10元.首存送58元.手机可投々注任何游戏顶级信用々提现即时到账SO.CC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970 小时
主题
103

788

帖子

0

精华

782

积分

联都贵宾

Rank: 4Rank: 4

UID
11978
经验
782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97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7-7-3
8
 楼主| 发表于 2007-7-25 15:2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墨缘真人 于 2016-6-17 23:36 编辑 <br /><br />已修改

SO娱乐城:真_人.足球.彩票齐全| 开户送10元.首存送58元.手机可投i注任何游戏顶级信用i提现即时到账SO.CC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联都网 ( 闽ICP备2023009884号 )

GMT+8, 2025-2-18 16:09 , Processed in 0.070893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