鑱旈兘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38|回复: 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北宋·苏小妹

[复制链接]
在线时间
667 小时
主题
5170

2万

帖子

4

精华

2万

积分

荣誉版主

兵马大元帅

Rank: 6Rank: 6

UID
5297
经验
27115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667 小时
注册时间
2005-6-26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7-7-27 19:0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苏小妹(民间传说故事人物、传奇性才女)。苏小妹的故事在民间可以说是家喻户晓,人们津津乐道的是才女的文思敏捷和才子配佳人的佳话,如《苏小妹三难新郎》、《苏小妹三难佛印》、《兄妹戏对》等等。到底有没有苏小妹其人,后世有很多人引经据典地表示置疑。于景祥在《社会科学辑刊》1999年第六期《苏小妹的真伪》一文中,点破了这一幻想,认为:“有关苏小妹的一系列美丽传说,多是无根之言,与事实相差甚远。”首先,传说中的“苏小妹”并不是苏东坡之妹。据其父苏洵《自尤》一诗记载,苏轼姊妹中最年幼者叫八娘,她虽然是萝洵的小女,可为之为小妹,但她的年龄比苏东坡还大一岁,故为苏东坡之姐而非东坡之妹。其次,“苏小妹”也不是秦观之妻。前些时播影的电视剧《鹊仙桥》,是根据古代民间故事改编的。秦观在《徐君主簿行状》中写道:“(徐成甫)女三人,曰文美、文英、文柔……以文美妻余。”可见,秦观之妻之徐文美,而非“苏小妹”。冯梦龙在“三言”(《喻世明言》、《警世通言》和《醒世恒言》)中的《醒世恒言》第十一回《苏小妹三难新郎》中“苏小妹”的故事脍炙人口的故事,这究竟又是什么回事呢?明朝进士单宇的《菊坡从话》载:“人言无苏妹”,断言无苏小妹其人,而南宋·张邦基《黑庄漫录》却又说:“苏氏丞相容妹”,似乎又肯定苏轼确有个妹妹。而苏轼在《祭柳子王文》中自己提到:“欣然二孙,则谓我舅。”则明言自己的确是有个妹妹的,孰是孰非?其实,这是八娘与传说中的“苏小妹”被混淆之处,而苏东坡其实并无胞妹,在其文章中所言的妹,乃是苏轼的二伯父苏涣之幼女、情同手足的亲堂妹小二娘,而此妹也并非传说中的“苏小妹”。苏小妹的故事纯属杜撰,《辞海》载:“苏小妹,文学故事人物。相传为苏老泉(洵)女,东坡(轼)之妹。与秦少游新婚之夜,故意以诗歌、联语试少游才情,后由苏东坡暗助,少游始得完眷。……清·李玉传奇剧本《眉山秀》也写其事。实无少游娶小妹事,苏洵之女也都早卒。”因此,苏小妹毕竟是民间传说故事,不可信。但是苏洵这一家人,为天地灵气所独钟却是一点都不假的,苏东坡的儿子苏过,就是诗、文、书、画样样皆精。因此,后人杜撰出苏小妹这位才女,也是情理之中的哩。而史实上“苏小妹”(八娘)的婚姻,并不是才子佳人之配,而是一出悲剧。据苏洵《自尤》说,他嫁给了自己的表兄,此人姓程。“苏小妹”婚后一年,生有一子,不幸染病,而程家不与医治,被父亲接回娘家调养。程家却又以其“不归觐”为由,夺其子,致其病情加重而亡。与传说中相符的只有一点,就是这位“苏小妹”被父亲的夸赞,说她“幻而好学,慷慨有过人之节,为文亦往往有可喜”,看来确是一位才女。而这样的女子同样难逃封建社会妇女的悲剧命运,实令人扼腕叹息。苏小妹的故事、诗联在民间津津乐道了千百年,当人们倾倒于苏小妹的机智时,她那份清雅伶俐,已然栩栩如生的形象就会幻化眼前,民间已赋于了她生命,而她的传说,也将在永久的将来被继续传颂下去。在这里姑且“入乡随俗”,把她权作“北宋名人”之列而加辟这一主题吧。民间流传的苏小妹诗、联中,由于经历了多个世纪的流传,或以正传谬,或以讹传讹,难免产生诸多的不同版本,孰正孰误,已无从考究,在此也一并录入,供大家品赏比较。
--------------------------------------------------------------

真人游戏|足球篮球|时时こ彩| 六合投こ注| 网络赚钱去SO娱こ乐こ城:顶级信用こ提现百分百即时到账SO.CC
剑彩得勤磨,即有待高扬,无须大隐;
琴声劳渐拨,谐三江逸韵,五岳雄风。
(魏启鹏)
在线时间
667 小时
主题
5170

2万

帖子

4

精华

2万

积分

荣誉版主

兵马大元帅

Rank: 6Rank: 6

UID
5297
经验
27115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667 小时
注册时间
2005-6-26
2
 楼主| 发表于 2007-7-27 19:10 | 只看该作者
附录一:【苏小妹的幽默】
〖小妹新婚答佛印〗
话说苏小妹与秦观新婚翌日,佛印和尚前去道贺,言谈中问及苏小妹新婚之夜感觉如何?苏小妹知道心知佛印有心戏弄,羞涩得满脸通红,声张不得,便托辞告退,留下苏东坡与佛印在书房里继续闲侃。回到闺房里写下一张小纸条,召来仆人如此如此地吩咐了一通。约过了个把时辰,只见仆人进房走到佛印身边附耳轻声道:“小姐让我告诉你,她说你要知道新婚的感觉如何?可回去看看寺里的大钟就明白了。”佛印回到寺里,围着钟楼的大铜钟左看看,右瞄瞄,并没感到有异样,最后发现大铜里面贴着一张纸条,于是搬来梯子,爬到大铜钟里抬头一看,纸条里写着“不过如此。”佛印一愣,差点从梯子上摔了下来。
〖小妹机灵释隐语〗
有一次,苏东坡和佛印和尚在林中打坐闲聊,日移西斜,一片寂然。佛印看了看东坡,对他说:“观君坐姿,酷似佛祖。”苏东坡心中暗喜,看到佛印褐色的袈纱迤迄在地,便有心想戏谑一下佛印说:“上人坐姿,活像一堆牛粪。”佛印听罢,只是微微一笑而已。苏东坡心想,这回让佛印吃了一记闷亏,声张不得。回家后正暗自得意,禁不往告诉苏小妹,想不到苏小妹却说:“哥哥,你又输了,试想佛印以佛心看你似佛,而你又是以什么样的心情来看佛印呢?”
====================================================
【苏小妹撰题联】
笔底才华少;
胸中韬略无。
——苏小妹题方若虚求婚诗作
(据说,苏小妹为了找取如意郎君,决定以文选婿。消息一传开,呈文者不计其数,其中有一个豪门公子叫方若虚,他对苏小妹倾慕已久,闻讯后连忙上门应选。他呈上自以为得意诗文若干篇,谁知苏小妹一看,淡如白水,便在上面批了此联。苏轼看了小妹在诗稿上的批联,真是急坏了。方府豪门是得罪不起的,为了免惹是非,便悄悄地在小妹的联语后面各添了一个字,把联遂改成:
笔底才华少有;
胸中韬略无穷。
方若虚读后真是欣喜若狂,他急于要见苏小妹,以表衷肠。苏东坡知道小妹是不好惹的,生怕玩笑开大了不好收场,急忙托辞阻止说:“我妹妹文才是有些,但面貌不扬,脸长,额突,不信我给你念两句诗便知:
去年一滴相思泪,至今流不到肋边。
未出房门三五步,额头先到画堂前。
方若虚不知是苏东坡在骗自己,还真以为苏小妹很丑,于是,怏怏地走了。)
月下杜鹃喉舌冷;
花前蝴蝶梦魂香。
——传为苏小妹咏景联
(此联另有版本为:“叫月杜鹃喉舌冷;宿花蝴蝶梦魂香”和“啼月杜鹃喉舌冷;眠花蝴蝶梦魂香”的,谁正谁吴,那就难以考辨了。更奇妙的是,苏洵有:“水向石边流出冷;风从花里过来香”句,苏轼有:“拂石坐来夜带冷;踏花归来马蹄香”句,均以“冷、香”二字作收结,真可谓“一门父子三词客;千载文章四大家”。)
去年一滴相思泪;
今日方经到嘴边。
——苏小妹讥笑苏轼长脸
(相传苏小妹同其兄苏轼一样,擅诗喜联,开朗活泼,好开玩笑、斗嘴相讥。一日,苏轼吟出一联讥笑小妹凸额:
脚跟未出闺房内;
额头已到画常前。
苏小妹一听,哥哥不像话,讽剌我脑门大。哼!你说我月脑门,我说你长脸,于是回敬上诗句。意思是说苏轼去年的一滴眼泪,到现在才流到嘴边,这脸也实在太长了。此联还有不同的版本[见下《苏小妹合撰、应对诗联·苏小妹反唇相讥苏轼》]。更有意思的是,今人把苏轼兄妹相讥的诗、联语对句,制成了谜语的谜面:苏小妹诗句[猜一成语],苏轼联语[猜一储蓄名词]。答案见《〈醒世恒言〉作者冯梦龙》下面)
====================================================


真人游戏|足球篮球|时时ぃ彩| 六合投ぃ注| 网络赚钱去SO娱ぃ乐ぃ城:顶级信用ぃ提现百分百即时到账SO.CC
剑彩得勤磨,即有待高扬,无须大隐;
琴声劳渐拨,谐三江逸韵,五岳雄风。
(魏启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667 小时
主题
5170

2万

帖子

4

精华

2万

积分

荣誉版主

兵马大元帅

Rank: 6Rank: 6

UID
5297
经验
27115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667 小时
注册时间
2005-6-26
3
 楼主| 发表于 2007-7-27 19:10 | 只看该作者
【苏小妹合撰、应对诗联】

栗绽缝黄见;(苏小妹)
藉断露丝飞。(佛印)
——佛印应对苏小妹
(此联为谐语双关联。一次,苏小妹指着栗子对苏东坡说出上联,联中“缝黄见”,谐“凤凰见”。正好佛印造访苏东坡入内听得真切,指着菜篮中的藕对出下联,联中“露丝飞”,谐“鹭鸶飞”。)

风吹裘裘毛乱动;(苏小妹)
阳照壁壁水直流。(苏轼)
——苏轼谑对苏小妹*
(苏家兄妹、姑嫂戏谑起来,百无禁忌,往往是无拘无束,常常为有暗有明,语带双关,荤素两解*(加*联,任凭读者诸君怎样理解),令人匪夷所思。有年冬天,雪后初晴,苏东坡披着一件裘袍坐在向阳的地方晒太阳,风吹过,裘毛拂动。恰好苏小妹由此经过看见这一景象,当即吟出上联戏弄哥哥,说完邪笑着看着苏轼,一副得意的神气。苏轼看见小妹所站的墙角壁上正好也结了些冰雪,在太阳的照射下,融化着的雪水正顺着墙壁下地往下淌,于是想也不想,顺口就对以下联。苏小妹虽还年少,但已初解人事,当即羞红了脸,狠狠地瞪了哥哥一眼,飞快地跑开了。)

阿兄门外邀双月;(苏小妹)
小妹窗前捉半風。(苏轼)
——苏轼应对小妹
(传说一次轼邀朋友秦观到家。苏小妹正在窗前捉虱子,见苏轼带着客人回来,不觉腼腆,不好意思地对苏轼吟出上联。苏轼把小妹捉虱子的事早就看在眼里,于是对出下联。此联为析字联,上联“双月”,合成一个“朋”字,下联“半風”,拆成一个“虱”字。)

小妹读史心思汉;(苏夫人)
大嫂怕日手遮荫。(苏小妹)
——苏小妹回敬大嫂*
(传说一次苏小妹看《史记》看得津津有味,被苏东坡夫人看见了,就以上联调侃小姑。苏小妹听了,一时想不出应对的联句,只好暗记在心里,某日看见大嫂走在院里正准备晾晒衣服,由于阳光甚为强烈,苏夫人举手遮挡着阳光。苏小妹见此情景,想起了不久前大嫂戏侃自己的上联,马上对大嫂大声地道出了下联。)

鼓槌槌鼓,陈皮半下;(和尚)
灯笼笼灯,白纸才糊。(苏小妹)
——苏小妹代兄应对和尚
(有一天,一位和尚请苏轼吃饭。听说苏轼年纪轻轻,很有才华,有意试探。苏轼来到寺中,和尚泡上香茗,尚未上菜,和尚对苏轼说“早闻相公的才名如雷灌耳,贫僧有一上联,久思不得对,如相公对上,贫僧以丰富的酒席相待,若对不上,那就实在抱歉,只这清茶一杯了。”苏轼微微一笑:“谨遵师父教训,敢问上联是?”和尚指着寺前的鼓楼说:“鼓楼上的鼓,多年没换鼓皮,早就被敲坏了,已然脱落了一半了,贫僧以此为题,拟一上联。”随即道出了联语。这上联出得很绝,两个“槌”相重,前为名词,后为动词。后半句又是两味中药名,其中“半夏”谐音“半夏”,下联要求同样相对。苏轼左思右想,一时竟也被难住了,那和尚高兴极了,没想到他的上联倒是难住了这位少年才哩!他笔着对苏轼说:“苏相公,慢慢想,离吃饭时间还早啦!”说完便出去了,留下苏轼在屋里。苏轼皱眉苦思,实在也想不出对句,忽然想起小妹才思敏捷,只有求她解难了,便将上联写在纸上,命书童速交小妹。苏小妹见了上联,眉角上浮起了笑意,叫书童拿来几片竹笺,编成一个灯笼架,又用白纸糊上,交给书童说:“你把这灯交给相公,他一看就明白啦!”书童提着灯笼赶回寺里,交给苏轼。苏轼一见,立刻顿悟,挥毫写出了下联。下联二个“笼”字并重,也是前名词,后动词,后半句白纸也是两味中药名,“白纸才糊”谐音“白芷柴糊”,对得工整巧妙。那和尚进来看了下联,连声称妙,忙命小和尚摆上酒席,招待苏轼,还不断称赞:“苏相公,真是才子!”却哪晓得这对联是给苏小妹给对出的哩。)

氷冷酒,一点两点三点;(苏小妹)
丁香花,百头千头萬头。(苏轼)
——苏轼应对苏小妹

和尚撑船,篙打江心罗汉;(苏小妹)
佳人汲水,绳牵井底观音。(佛印)
——佛印应对苏小妹

一女孤眠,纵横三只毛眼;(佛印)
二僧同榻,颠倒四个光头。(苏小妹)
——苏小妹应对佛印*
(在苏东坡众多的和尚朋友中,佛印是关系最密切的一位。他与苏小妹斗嘴也百无禁忌。一天佛印戏谑地对她说这句上联。苏小妹是个女子,佛印知道她从来切强好胜,与人对对子从来不服输,这次就选用了这么一句充满荤味的上联逼苏小妹无法开口,谁料到苏小妹从来顽皮大胆,早和他哥哥对贯了一些荤对子,跟本就难不住她,虽然开始难免有些心跳脸红,甚为尴尬,但不给些颜色给老和尚看看,他今后会更加放肆,便毫不客气的回敬以下联。)

月朗星稀,今夜断然不雨;(苏小妹)
天寒地冻,明朝必定成霜。(秦观)
——秦观应对苏小妹*
(《评释古今巧对》载,秦观与苏小妹新婚之夜,苏小妹“三难新郎”让秦观进房之后,又故意耍了一个花枪,故意以冷脸对秦观出了上联。秦观听后会意,随即对以下联,苏小妹一听,“烟消冰释”,相拥就寝。此对也是谐音双关联,上联“不雨”谐指“不语”,也寓“云雨”之意;下联“成霜”谐指“成双”,亦寓“云雨成双”之意。)

小妹剖鱼,蹲下来一剖两半;(苏轼)
大哥骑马,跨上去又加
剑彩得勤磨,即有待高扬,无须大隐;
琴声劳渐拨,谐三江逸韵,五岳雄风。
(魏启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667 小时
主题
5170

2万

帖子

4

精华

2万

积分

荣誉版主

兵马大元帅

Rank: 6Rank: 6

UID
5297
经验
27115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667 小时
注册时间
2005-6-26
4
 楼主| 发表于 2007-7-27 19:11 | 只看该作者
十九月,八分圆,七个进士六个还,五更四鼓三声响,二乔大乔一人占;(苏轼应)
一大乔,二小乔,三寸金莲四寸腰,五匣六盒七彩粉,八分九分十倍娇。(苏小妹出)
——苏轼应对苏小妹
(此联另一说传为:乔老爷有二女,姐曰大乔,妹曰小乔,姊妹俩生得天姿国色,艳名远播,求婚者络绎不绝。乔老爷喜欢舞文弄墨,在众多的求婚者中选了七位进士,其中选定哪位,正委决不定,乃出下联征对决择,限时一宿,佳对者可拥美人归。七位进士抓耳挠腮,在乔老爷的书房里憋了一宿,恁的没人对出,时至五便将近,七个进士倒是畏难走了六个。乘下这位,在倒数第六位走后,灵光闪现,大笑数声,挥笔书就了上联。)

-------------------------------------------------------------

【苏小妹三难新郎】
本章节为保持原故事情节,在此不作任何编辑增删,注释和附录在文章节末附加。以下原文照录冯梦龙“三言”之《醒世恒言·第十一卷 苏小妹三难新郎》全文。

第十一卷 苏小妹三难新郎

聪明男子做公卿,女子聪明不出身。
若许裙钗应科举,女儿那见逊公卿。

自混沌初辟,乾道成男,坤道成女,虽则造化无私,却也阴阳分位。阳动阴静,阳施阴受,阳外阴内。所以男子四方之事,女子主一室之事。主四方之事的,顶冠束带,谓之丈夫;出将入相,无所不为;须要博古通今,达权知变。主一室之事的,三绺梳头,两截穿衣。一日之计,止无过饔飧井臼;终身之计,止无过生男育女。所以大家闺女,虽曾读书识字,也只要他①识些姓名,记些账目。他又不应科举,不求名誉,诗文之事,全不相干。然虽如此,各人资性不同。有等愚蠢的女子,教他识两个字,如登天之难。有等聪明的女子,一般过目成诵,不教而能。吟诗与李、杜争强,作赋与斑、马斗胜。这都是山川秀气,偶然不钟于男而钟于女。且如汉有曹大家,他是个班固之妹,代兄续成汉史。又有个蔡琰,制《胡笳十八拍》,汉传后世。晋时有个谢道韫,与诸兄咏雪,有柳絮随风之句,诸兄都不及他。唐时有个上官婕妤,中宗皇帝教他品第朝臣之诗,臧否一一不爽。至于大宋妇人,出色的更多。就中单表一个叫李易安,一个叫朱淑真。他两个都是闺阁文章之伯女流翰苑之才。论起相女配夫,也该对个聪明才子。争奈月下老错注了婚籍,都嫁了无才无学之人,每每怨恨之情,形于笔札。有诗为证:
鸥鹭鸳鸯作一池,曾知羽翼不相宜。
东君不与花为主,何似休生连理枝。

那李易安有《伤秋》一篇,调寄《声声慢》: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作暖还寒时候,正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力!雁过也,总伤心,却是旧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忺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一个愁字了得!

朱淑真时值秋间,丈夫出外,灯下独坐无聊,听得窗外雨声滴点,吟成一绝:
哭损双眸断尽肠,怕黄昏到又黄昏。
那堪细雨新秋夜,一点残灯伴夜长。
后来刻成诗集一卷,取名《断肠集》。

说话的,为何单表那两个嫁人不着的,只为如今说一个聪明女子,嫁着一个聪明的丈夫,一唱一和,遂变出若干的话文,正是:
说来文士添佳兴;
道出闺中作美谈。

话说四川眉州,古时谓之蜀郡,又曰嘉州,又曰眉山。山在蟆顺、峨嵋,水有岷江、环湖。山川之秀,钟于人物。生出个博学名儒来,姓苏,名洵,字允明,别号老泉。当时称为老苏。老苏生下两个孩儿,大苏小苏。大苏名轼,字子瞻,别号东坡;小苏名辙,字子由,别号颖滨。二子都有文经武纬之才,博古通今之学,同科及第,名重朝廷,俱拜翰林学士之职。天下称兄弟,谓之二苏。称他父子,谓之三苏。这也不在话下。更有一桩奇处,那山川之秀,偏萃于一门。两个儿子未为罕,又生个女儿,名曰小妹,其聪明绝世无双,真个闻一知二,问十答十。因他父兄都是个大才子,朝谈夕讲,无非子史经书,目见耳闻,不少诗词歌赋。自古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况且小妹资性过人十倍,何事不晓。十岁上随父兄居于京师寓中,有绣球花一树,时当春月,其花盛开。老泉赏玩了一回,取纸笔题诗,才写得四句,报说:“门前客到!”老泉阁笔而起。小妹闲步到父亲书房之内,看见桌上有诗四句:
天巧玲珑玉一邱,迎眸烂熳总清幽。
白云凝向枝间出,明月应从此处留。

小妹览毕,知是咏绣球花所作,认得父亲笔迹,遂不待思索,续成后四句云:
瓣瓣折开蝴蝶翅,团团围就水晶球。
假饶错得香风送,何羡梅花在陇头。

小妹题诗依旧放在桌上,款步归房。老泉送客出门,复转书房,方欲续完前韵,只见八句已足,读之词意俱美。疑是女儿小妹之笔,呼而问之,写作果出其手。老泉叹道:“可惜是个女子!若是个男儿,可不又是制科中一个有名人物!”自此愈加珍爱其女,恣其读书博学,不复以女工督之。看看长成一十六岁,立心要妙选天下才子,与之为配。急切难得。忽一日,宰相王荆公着堂候官请老泉到府与之叙话。原来王荆公,讳安石,字介甫。初及第时,大有贤名。平时常不洗脸,不脱衣,身上虱子无数。老
剑彩得勤磨,即有待高扬,无须大隐;
琴声劳渐拨,谐三江逸韵,五岳雄风。
(魏启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667 小时
主题
5170

2万

帖子

4

精华

2万

积分

荣誉版主

兵马大元帅

Rank: 6Rank: 6

UID
5297
经验
27115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667 小时
注册时间
2005-6-26
5
 楼主| 发表于 2007-7-27 19:11 | 只看该作者
从来大人家女眷入庙进香,不是早,定是夜。为甚么?早则人未来,夜则人已散。秦少游到三日初一五更时分,起来梳洗,打扮个游方道人模样:头裹青布唐巾,耳后露两个石碾的假玉环儿,身穿皂布道袍,腰系黄绦,足穿净袜草履,项上挂一串拇指大的数珠,手中托一个金漆钵盂,侵早就到乐岳庙前伺候。天色黎明,苏小姐桥子已到。少游走开一步,让他矫子入庙,歇于左廊之下。小妹出轿上殿,少游已看见了。虽不是妖娆美丽,却也清雅幽闲,全无俗韵。“但不知他才调真正如何?”约莫焚香已毕,少游却循廊而上,在殿左相遇,少游打个问讯云:
小姐有福有寿,愿发慈悲。
小姐应声答云:
道人何德何能,敢求布施。
少游又问讯云:
愿小姐身如药树,百病不生。
小妹头一头走,一头答应:
随道人口吐莲花,半文无舍。
少游直跟到轿前,又问讯云:
小娘子一天欢喜,如何撒手宝山?
小妹随口又答云:
疯道有恁地贪痴,那得随身金穴!

小妹一头说,一头上轿。少游转身时,口中喃出一句道:“‘疯道人’得对‘小娘子’,万千之幸!”小妹上了轿,全在在意。跟随的老院子,却听得了,怪这道人放肆,方欲回身寻闹,只见廊下走出一个垂髫俊童,对着那人叫道:“相公这里来更衣。”那道人便前走,童儿后随。老院子将童儿肩上悄地捻了一把,低声问道:“前面那个相公?”童儿道:“是高邮秦少游相公。”老院子便不言语。回来时,就与老婆说知了。这句话就转入内里,小妹才晓得那化缘的道人是秦少游假妆的,付之一笑,嘱付丫鬟们休得多口。
话分两头。且说秦少游那日饱看了小妹容貌不丑,况且应答如晌,其才自不必言。择了吉日,亲往求亲,老泉应允,少不得下财纳币。此是二月初旬的事。少游急欲完婚,小妹不肯。他看定秦观文字,必然中选。试期已近,欲要象简乌纱,洞房花烛,少游只得依他。到三月初三礼部大试之期,秦观一举成名,中了制科。到苏府来拜丈人,就禀复完婚一事。因寓中无人,欲就苏府烛。老泉笑道:“今日挂榜,脱白挂绿,便是上吉之日,何必另选日子。只今晚便在小寓成亲,岂不美哉!”东坡学士从旁赞成。是夜与小妹双双拜堂,成就了百年姻眷。正是:
聪明女得聪明婿;
大登科后小登科。

其夜月明如昼。少游在前厅筵宴已毕,方欲进房,只见房门紧闭,庭中摆着小小一张桌儿,桌上排列纸笔墨砚,三个封儿,三个盏儿,一个是玉盏,一个是银盏,一个是瓦盏。青衣小鬟守立旁边。少游道:“相烦传语小姐,新郎已到,何不开门?”丫鬟道:“奉小姐之命,有三个题目在此,三试俱中式,方准进房。这三个纸封儿便是题目在内。”少游指着三个盏道:“之又是甚的意思?”丫鬟道:“那玉盏是盛酒的,那银盏是盛茶的,那瓦盏是盛寡水的。三试俱中,玉盏内美酒三杯,请进香房。两诗中了,一试不中,银盏内清茶解渴,直待来宵再试。一试中了,两试不中,瓦盏内呷口淡水,罚在外厢读书三个月。”少游微微冷笑道:“别个秀才来应举时,就要告命题容易了,下官曾应过科试,青钱万选,莫说三个题目,就是三百个,我何惧哉!”丫鬟道:“俺小姐不比寻常盲试官,之乎者也应个故事而已。他的题目好难哩!第一题,是绝句一首,要新郎也做一首,合了出题之意,方为中式。第二题四句诗,藏着四个古人,猜得一个也不差,方为中式。到第三题,就容易了,止要做个七字对儿,对得好便得饮美酒进香房了。”少游道:“请第一题。”丫鬟取第一个纸封拆开,请新郎自看。少游看时,封着花笺一幅,写诗四句道:
铜铁投烘冶,蝼蚁上粉墙。
阴阳无二义,天地我中央。②

少游想道:“这个题目,别人做定猜不着。则我曾假扮做云游道人,在岳庙化缘,去相那小姐。此四句乃含着‘化缘道人’四字,明明嘲我。”遂于月下取笔写诗一首于题后云:
化工何意把春催?缘到名园花自开。
道是东风原有主,人人不敢上花台。

丫鬟见诗完,将第一幅花笺褶做三叠,从窗隙中塞进,高叫道:“新郎交卷,第一场完。”小妹览诗,每句顶上一字,合之乃“化缘道人”四字,微微而笑。少游又开第二封看之,也是笺一幅,题诗四句:
强爷胜祖有施为,凿壁偷光夜读书。
缝线路中常忆母,老翁终日倚门闾。③

少游见了,略不凝思,一一注明。第一句是孙权,第二句是孔明,每三句是子思,第四句是太公望。丫鬟又从窗隙递进。少游口虽不语,心下想道:“两个题目,眼见难我不倒,第三题是个对儿,我五六岁时便会对句,不足为难。”再拆开第三幅花笺,内出对云:
闭门推出窗前月;
初看时觉道容易,仔细思来,这对出得尽巧。若对得平常了,不见本事。左思可想,不得其对。听得谯楼二鼓将阑,构思不就,愈加慌迫。却说东坡此时尚未曾睡,且来打听妹夫消息。望见少游在庭中团团而步,口里只管吟哦“闭门推出窗前月”七个字,右手做推窗之势。东坡想道:“此必是小妹经此对难之,少游为其所困矣!我不解围,谁为撮合?”急切思之,亦未有好对。庭中有花缸一只,满满的贮着一缸清水,少游步了一回,偶然倚缸看水。东坡望见,触动了他灵机,道:“有了
剑彩得勤磨,即有待高扬,无须大隐;
琴声劳渐拨,谐三江逸韵,五岳雄风。
(魏启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667 小时
主题
5170

2万

帖子

4

精华

2万

积分

荣誉版主

兵马大元帅

Rank: 6Rank: 6

UID
5297
经验
27115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667 小时
注册时间
2005-6-26
6
 楼主| 发表于 2007-7-27 19:11 | 只看该作者
东坡看了两三遍,一时念将不出,只是沉吟。小妹取过,一览了然,便道:“哥哥,此歌有何难解!待妹子念与你听。即时朗诵云:
野鸟啼,野鸟啼时时有思。
有思春气桃花发,春气桃花发满枝。
满枝莺雀相呼唤,莺雀相呼唤岩畔。
岩畔花红似锦屏,花红似锦屏堪看。
堪看山山秀丽,秀丽山前烟雾起。
山前烟雾起清浮,清浮浪促潺湲水。
浪促潺湲水景幽,景幽深处好追游。
追游傍水花,傍水花似雪。
似雪梨花光皎洁,梨花光皎洁玲珑。
玲珑似坠银花折,似附银花折最好。
最好柔茸溪畔草,柔茸溪畔草青青。
双双蝴蝶飞来到,蝴蝶飞来到落花。
落花林里鸟啼叫,林里鸟啼叫不休。
不休为忆春光好,为忆春光好杨柳。
杨柳枝枝春色秀,春色秀时常共饮。
时常共饮春浓酒,春浓酒似醉。
似醉闲行春色里,闲行春色里相逢。
相逢竞忆游山水,竞忆游水山心息。
心息悠悠归去来,归去来休休役役。

东坡听念,大惊道:“吾妹每悟,吾所不及!若为男子,官位必远胜于我矣!”遂将佛印原写长歌,并小妹所定句读,都写出来,做一封儿寄与少游。因述自己再读不解,小妹一览而知之故。少游初看佛印所书,亦不能解读。后读小妹之句,如梦初觉,深加愧叹。答以短歌云:
未及梵僧歌,词重而意复。
字字如联珠,行行如贯玉。
想汝惟一览,顾我劳三复。
裁诗思远寄,因以真类触。
汝其审思之,可表予心曲。
短歌后制成叠字诗一首,却又写得古怪:
思伊久阻归期
静忆
转漏闻时离别

少游书信到时,正值东坡与不妹在湖上看莲。东坡先拆书看了,递与小妹,问道:“汝能解否?”小妹道:“此诗乃仿佛印禅师之体也。”即念云:
静思伊久阻归期,久阻归期忆别离。
忆别离时闻漏转,时闻漏转静思伊。
东坡叹道:“吾妹真绝世聪明人也!今日采莲胜会,可即事各和一首,寄与少游,使知你我今日之游。”东坡诗成,小妹即就。小妹诗云:
莲人在绿杨津
采一
玉嗽声歌新阙
东坡诗云:
花归去马如飞
赏酒
暮已时醒微力

照少游诗念出,小妹叠字诗,道是:
采莲人在绿杨津,在绿杨津一阙新。
一阙新歌声嗽玉,歌声嗽玉采莲人。
东坡叠字诗,道是:
赏花归去马如飞,去马如飞酒力微。
酒力微醒时已墓,醒时已暮赏花归。
二诗寄去,少游读罢,叹赏不已。其夫妇酬和之诗甚多,不能详述。后来少游以才名被征为翰林学士,与二苏同官。一时郎舅三人,并居史职,古所希有。于是宣仁太后亦闻苏小妹之才,每每遣内宫赐以绢帛或饮馔之类,索他题咏。每得一篇,宫中传诵,声播京都。其后小妹先少游而卒,少游思念不置,终身不复娶云。有诗为证:
文章自古说三苏,小妹聪明胜丈夫。
三难新郎真异事,一门秀气世间无。

----------------------------

注释:
①文中所说到的女子第三人代称,均是一律使用“他”字称之。因为古文中对现今的“他、她、它”的三种不同代称,仅只有一个“他”字统概了。“她、它”字的出现,是在民国时的新文化运动期间才开始产生的:“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前,汉语中第三人称代词不分崐性,一律称“他”,他她它不分,在行文经常会出现岐义。鲁迅疏注校对的《一个“罪犯”的自述》中的“他”:“(略)……他只崐有一个女。他没有学生(案谓儿子)。他就给我钱。给我一百五十大洋元。他的女。崐就说买地……(略)”。这的“他”,指多崐数情况下是指其岳母或妻子,只有三处是指那两位吃白面不给钱的主顾。现代汉语崐的“她”字是“五·四”时期主张白话文的文化先驱创造的。为了与“他”字相区别,崐开始在文章中写作“伊”,后来刘半农先生才创造出这个“她”和“牠”(即今“它”)字,刘半农在1920年6月6日所作《她字问题》中主张创造“她”、“牠”二字,他说:“一,中国文字中,要不要有一个第三位词?二,如要的,我们能不能就用‘她’字?……我现在还觉得第三位代词,除外,应当再取一个‘牠’字,以代无生物。”解放后将“牠”改为“它”,一直沿用至今。刘关半农将此书标注,鲁迅曾为它作题记,现收入《集外集拾遗》。崐当时尚未在社会上广泛流行,半文盲的“罪犯”不可能会用,也不可能使用“她”崐字出现之前的“伊”字。所以自述中的“他”,不属错别字或笔误,其所指果为何崐人,可从具体语境中去领会。此处的“他”应为“她”。
②第一句“铜铁投烘冶”,即铜铁投入烘炉中冶炼,就是“化”的意思。第二句“蝼蚁上粉墙”,即蝼蚁爬上雪白的粉墙,意“沿”墙而行,古“沿”与“缘”相通。第三句“阴阳无二义”,那就是反过来看阴阳只有一义,即是“道”。第四句“天地我中央”,即是《易·说卦》之“三才”(天地人),宇宙天地中间的,就只有“人”了。四句合起来就是“化缘道人”。
③第一句“强爷胜祖”,是指孙权。第二句“凿壁偷光”,喻意为孔明。第三句由“丝缕缝线”就想到“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诗句,自然就是指子思。第四句“老翁终日倚门闾”,化意为望,即指太公望。

----------------------------
<
剑彩得勤磨,即有待高扬,无须大隐;
琴声劳渐拨,谐三江逸韵,五岳雄风。
(魏启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667 小时
主题
5170

2万

帖子

4

精华

2万

积分

荣誉版主

兵马大元帅

Rank: 6Rank: 6

UID
5297
经验
27115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667 小时
注册时间
2005-6-26
7
 楼主| 发表于 2007-7-27 19:12 | 只看该作者
附录二:【《苏小妹三难新郎》附录考】

〖“她、牠”(它)字的创造者刘半农〗
刘半农(1891.5.29-1934.7.14),著名中国新文化运动先驱者、新诗人、杂文家和语言学家。原名刘复,江苏省江阴人。出生于知识分子家庭,1911年曾参加辛亥革命,1912年后在上海以向鸳鸯蝴蝶派报刊投稿为生。1917年到北京大学任法科预科教授,北京大学女子文理学院院长等。他曾参加《新青年》杂志的编辑工作,积极投身文学革命,反对八股文,提倡白话文,是新文学运动初期重要作家之一。1920年到英国伦敦大学的大学院学习实验语音学,1921年夏转入法国巴黎大学学习,研究语音学。1925年获得法国国家文学博士学位,所著《汉语字声实验录》,荣获法国康士坦丁·伏尔内语言学专奖。1925年秋回国,任北京大学国文系教授,讲授语音学。1926年出版了《半农杂文》、诗集《扬鞭集》和《瓦釜集》。著有《中国文法通论》、《四声实验录》等。1934年在北京病逝,病逝后,鲁迅曾在《青年界》上发表《忆刘半农君》一文表示悼念。

〖《醒世恒言》作者冯梦龙〗
冯梦龙(1574-1646),明代戏央家、通俗文学家。字犹龙,别署龙子犹,又号墨憨斋主人。江苏省长洲(今吴县)人。他少有才气,和兄冯梦桂、弟冯梦熊并称为“吴下三冯”。冯梦龙一生在科举上不得意,57岁才补了一名贡生,61岁被选任福建省寿宁知县。因此,发发愤著书,将主要精力贡献给搜集、整理通俗文学的事业上。在小说方面,他完成了《喻世明言》(旧题《古今小说》)、《警世通言》、《醒世恒言》的编选工作,还增补了长篇小说《平妖传》,改作了《新列国志》,编辑过《古今谭概》、《情史》等笔记故事,鉴定了《有商志传》、《有夏志传》、《盘古至唐虞传》等;民歌方面,他搜集、整理过《桂枝儿 》、《山歌》两种民歌集;戏曲方面,他改定《精忠旗》、《酒家佣》等英本,编纂散英集《太霞新奏》,并且创作了《双雄记》和《万事足》两部剧本。他是中国文学史上在通俗文学的各个方面均作出了重大贡献的作家,冯梦龙还是一位爱国者,在崇祯年间任寿宁知县时,曾上疏陈述国家衰几之因。清兵南下,他进行抗清宣传,刊行《中兴伟略》诸书。清顺治三年(1646年)春忧愤而死,一说被清兵所杀。在思想上,冯梦龙受李卓吾的影响,敢于冲破传统观念。他提出:“世俗但知理为情之范,孰知情为理之维乎?”(《情史》卷一《总评》)强调真挚的情感,反对虚伪的礼教。在文学上,他重视通俗文学所涵蕴的真挚情感与巨大教化作用。他认为通俗文学为“民间性情之响”,“天地间自然之文”,是真情的流露。在《叙山歌》中,他提出要“借男女之真情,发名教之伪药”的文学主张,表现了冲破礼教束缚、追求个性解放的时代特质。他重视通俗文学的教化作用,在《古今小说序》中,认为:“日通《孝经》、《论语》,其感人未必如是之捷旦深”,通俗小说可以使“怯者勇、淫者贞、薄者敦、顽钝者汗下”。这些见解对鄙视通俗文学的论调是一个有力的打击。冯梦龙在小说、戏曲、文艺评论上都做出了杰出贡献,在文学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诗、联制谜答案:苏小妹讽苏试诗——细水长流。苏轼讽苏小妹联——大额。)

-------------------------------------------------------------

【苏小妹三难佛印】
苏小妹传说里不但有《苏小妹三难新郎》,还有《苏小妹三难佛印》的故事,其事其联,也者很有趣。话说苏东坡与和印和尚气味相投,闲暇时常常相互造访,游山玩水,弈棋品茗,赋诗作对,时日一长,苏小妹也混熟了。苏小妹常听哥哥夸奖佛印是位饱学之士,才高八斗,学富五车,才思敏捷。苏小妹听在耳上,表面上虽然没说什么,可心中对老和尚就是一百个的不服气,总想找机会难一难佛印。

人曾是僧,人弗能成佛;(苏小妹)
女卑为婢,女又可称奴。(佛印)
——佛印戏对回敬苏小妹
(一天,苏小妹有事外出,正好在门口碰上了来拜访苏轼的佛印。佛印彬彬有礼地问:“轼兄在家吗?”小示一见机会难得,对佛印的话置之不理,却先要佛印对一副对子。佛印岂是等闲之辈,也没把苏小妹看在眼里,便点头应允,苏小妹即道出上联。此联是比很巧妙的合字联,前句前二言“人曾”合末字的“僧”字;后句前二言“人弗”合成末字的“佛”字,而语气中又暗藏对佛印的不恭。佛印闻言一愣,凝首思忖,苏小妹却在一旁窃喜:“什么饱学之士,被我一难就难住了。”孰料佛印见小妹一脸的得意神态,立即慧至心灵,脱口对以下联,竟然对得天衣无疑逢。小妹见没难住佛印,便冲书房里大喊一声:“哥哥,有客来访!”径自快步出门去了。)

碧纱帐里坐佳人,烟笼芍药;(佛印)
清水池边洗和尚,浪浸葫芦。(苏小妹)
——佛印应对苏小妹
(一日,苏小妹身体欠佳,其兄苏轼正在为她煎药,佛印刚巧又来拜访苏东坡。苏轼一见老朋友来到,非常高兴,就与佛印烹茗聊天,竟忘了给卧病在床的小妹按时送药。小妹受了佛印上次之辱尚未解恨,这次又见其兄重友轻妹,心里顿生怨愤,就在床上高声念出半比下联,联语以“
剑彩得勤磨,即有待高扬,无须大隐;
琴声劳渐拨,谐三江逸韵,五岳雄风。
(魏启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667 小时
主题
5170

2万

帖子

4

精华

2万

积分

荣誉版主

兵马大元帅

Rank: 6Rank: 6

UID
5297
经验
27115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667 小时
注册时间
2005-6-26
8
 楼主| 发表于 2007-7-27 19:12 | 只看该作者
【母女相对见情深】

半窗红花为防风雨?(苏小妹)
一阵乳香便知母来。(小妹女儿)
——苏小妹女儿应对母亲
(传说苏小妹的女儿是个很有志气的孩子,特别是在婚姻问题上很有主见。父亲的包办、母亲的参谋、媒婆的牵线搭桥,都没有起作用,最终是他自己作主嫁给了一个家境并不好却十分有才气的穷秀才。女儿嫁出去以后,苏小妹很不放心,总担心闺女在夫家受不了那份穷罪。有一天,风雨交加,苏小妹想起女儿住的两间房不知漏不漏雨,便带了丫环,撑上雨伞,顶着风雨到女儿家去了。一进女儿家小院便听到女儿与丈夫在一起的念书声。苏小妹并未急于进屋,先打量了一下两间顶上半瓦半草的房子,窗门已经因年久失修而坏了,大概是为了遮风,窗台上一盆挨一盆地摆满了海棠花,海棠花的枝叶把大半个窗户都遮住了。苏小妹走上前去,刚到窗下,便听到室内的读书声骤然停止了,女儿笑着冲出屋来,把母亲迎进屋里。苏小妹坐定后,四顾室内,见摆设虽然简陋,却有条不紊,便指着窗台上的海棠花,以上句询问女儿。女儿刚想点头说“是”,转一想:“不对,母亲的话可不是半副对联令我对吗?”于是马上改口对以下句。苏小妹知道女儿明白了自己的意思,因为上联的“红花”、“防风”是两种中药名,机灵的女儿不但巧妙地用“乳香”、“知母”两味中药相对,而且说明了刚才读书骤亭的原因,看来女儿出嫁后的才学确是大有长进了。这时女儿端上茶来,一边请母亲饮用,一边问母亲冒雨前来有何急事,苏小妹说:“没啥急事,就是为了跟你对对子。”说罢,又道出了一个上联[见下]。)

高阳台上酷相思,为娘心念天仙子;(苏小妹)
满庭芳中诉衷情,小女难得相见欢。(小妹女儿)
——苏小妹女儿应对母亲
(女儿听出母亲上联是说放心不下而来的,并在联中用了“高阳台”、“酷相思”、“天仙子”三个词牌名,对起来可是不容易,便故意在母亲怀中撒了一会儿娇,如此拖延了一段时间后,下联也就酝酿成功了,便对以下句。联语也是用了三个词牌名“满庭芳”、“诉衷情”、“相见欢”。苏小妹见女儿生活虽然清苦,但夫妻志同道合,相亲相爱,便给女儿留下一些钱,放心地回去了。)
剑彩得勤磨,即有待高扬,无须大隐;
琴声劳渐拨,谐三江逸韵,五岳雄风。
(魏启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联都网 ( 闽ICP备2023009884号 )

GMT+8, 2024-11-26 03:29 , Processed in 0.068725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