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墨缘真人 于 2016-6-17 10:29 编辑 <br /><br />以下是引用百灵鸟在2004-2-2 18:33:00的发言:
另外,顺便问一句,李教主GG好象对三平调、孤平这些都很宽容,为什么(教主GG该不会生气吧!如果不便回答,就当小M没问哦)?
问我是抬举我,一定要答。对于韵律,就是出现十平尾,我也不觉得有什么问题。
原因:
1,现在我们接触的联友有用古音的(平水韵),有用拼音的(今韵)。也就是说某些字是存在两种音的,很荒唐的事情。
2,我更喜欢用拼音,因为我是讲普通话的,音比较准。
3,我认为对联最主要的是对意,其次是对字,韵在最后,以韵强加于联会坏联意。
4,就算是一些主张马蹄韵的联友也有一三五不论的说法。我不认同这种说法,因为对联不一定是七个字,也不一定都能段成四三句。更重要的是句尾,段尾对韵。
比方说有这样一幅对联:
一树桃花红间白
两行扬柳翠绕青
按古音白是仄,韵律成立。改成:
两行扬柳青绕翠
一树桃花红间白
用今音,读起来也没问题,再断句来看:
一树/桃花/红间白
两行/扬柳/翠绕青
两行/扬柳/青绕翠
一树/桃花/红间白
无论是古音还是今音都以段尾对韵,再交替平仄,所以读起来上口,一三五不论的说法也成立。再换个位置看看:
翠绕青/两行/扬柳
红间白/一树/桃花
这时候一三五不论的说法就不成立。
我想说的是,现在对韵律的一些规则存在很大问题,一些人又往往以这个东西来评说对联,甚至有人认为韵律就是格律。十分让人反感。
平仄完全相对当然最好,马蹄韵所主张的两字交替平仄的说法也是好东西,但不是必须的。在对联规则上也早就有句尾对平仄即成立的说法。
由于古音今音的不同,由于地方语言发音的不同,由于拼音有四声的关系,由于段句的方法问题,事实上有很多出韵律的句子,读起来并不觉得咬嘴,最重要的是读着上口。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2-3 16:47:22编辑过]
SO娱乐城:真_人.足球.彩票齐全| 开户送10元.首存送58元.手机可投=注任何游戏顶级信用=提现即时到账SO.C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