鑱旈兘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402|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公告]2007年度殿试(22号卷)

[复制链接]
在线时间
6758 小时
主题
1983

3万

帖子

89

精华

23万

积分

联都顾问

联都试部主持

Rank: 9

UID
1624
经验
34962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6758 小时
注册时间
2004-3-3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7-11-16 09:4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公告]2007年度殿试(22号卷)

题一:意境应对(15分)

出句:云展长笺,孤峰直笔书天意 对句:风修简谱,丛竹排箫奏月魂

月魂――月光,对句喻风作谱,由竹箫来演奏月光曲。排箫--编竹而成之箫

题二:情景应对(15分) 出句:逢节遍人潮,听古刹声嚣,千年曲径幽安在? 对句:入时荒梵呗,见鲜花浪涌,万里长风黯自流!

入时荒梵呗--赶时髦荒疏了唱颂短偈之声 题三:拟联:单边字数7字以上(20分)

银河星舞,当为一代天骄,揽月九宵,弄潮期汝辈 玉宇鹏飞,自是经年学子,腾云万里,求索任吾生

题四:拟联:单边字数11字以上。(20分)

秦淮十里,轻桡碎月痕,美景两堤流;方舣岸,渔娘唱罢《桃花扇》 金粉六朝,画栋留星影,春光千载驻;更飞觞,墨客吟成《杨柳枝》

题五:评联,赏析。(30分)

下面2联是从“庆新春《联都》有奖对联创作大赛”第三题“名山胜迹”前二十名作品中选出的。从立意、构思、技巧、遣词用字、联律等等方面分析其得失,同时论述一下风景名胜联写作技巧,要点,或心得:限800~1000字。字数不合规定酌情扣分。

① 苍山开慧路,洱海渡慈航,三塔朝宗归净土; 梵呗示真如,天花呈妙象,万方崇圣悟禅缘。

简评:崇圣寺三塔是大理的象征,是云南古代历史文化的象征,古时的大理国就有“佛国”、“妙香国”之称。崇圣寺建成之后即为南诏国、大理国时期佛教活动中心。

联手搦管,为佛塔撰联,可见空灵清隽。作者手法娴熟,佛学用语舒卷自如,泳游自姿。以佛寺之背景,“苍山、洱海”自然引出“慧路、慈航”;借禅语之深涵,“梵呗、天花”点悟佛理之真谛。展现佛寺一方净土,感悟诸圣悠然安禅。

此联从联艺手法上运用了“当句对”,思路清晰、条理分明,此联立意精巧,词语搭配严谨,对仗工整。上、下联珠联璧合。此联的句脚为变格,按马蹄韵规则,每边三句的句脚正格应该是“平平仄、仄仄平”。此联能被评进前二十联,可见变格式的句脚在这里是允许的,若从某些大赛的严格要求处论,却是小有遗憾。

②倚苍山雪影,枕洱海涛声,柱地撑天,三塔巍然成鼎足; 溯佛国渊源,袭皇家气脉,抚今追昔,千年仰止证禅心。

简评:大理崇圣寺三塔,雪峦万仞、镂银洒翠的苍山峙其后;波涛万顷、横练蓄黛的洱海嵌于前;三塔鼎峙,撑天拄地;玉柱标空,雄浑壮丽,为苍洱胜景之一。

此联不同于①联的立意,是从外观、外景、气势来描绘寺塔的巍峨壮观、庄重雄奇。景致的生动描写,令人如临其境,令人心驰神往。上联写景,下联溯源。从意境上看,稍逊于①联,深度不够,比较表面化。从手法上看,同样使用了“当句对”。句脚遵守马蹄韵平仄规则,“仄平平仄”为正格。此联对仗工整、联律严格。此联中的几个动词运用得当,“倚”,可见雪山之伟岸;“枕”可听涛声之骀宕;“柱地撑天”更显气势之沉雄。略感差強人意处,下联稍逊于上联。

撰写风景名胜对联的要点,本人觉得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首先,应该掌握所写名胜本身的地理位置、历史文化、人文风情、风俗习惯等,也就是说先得充分准备关于此地的所有相关资料;其次,准确选择写题的切入点,也就是所谓如何立意。泛泛写名胜的外观,探究不到实质,作品就会显得单薄,而缺少内涵;再是,考虑撰写手法、技巧,这样一来就会为所写对联增加灵气、气势,为自己所写对联增色;最后,得讲究遣词炼字、调整好平仄,多读几遍,多作修改,先做到听觉上顺畅,从而也达到视觉上的美观。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11-16 11:34:55编辑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联都网 ( 闽ICP备2023009884号 )

GMT+8, 2024-6-17 08:51 , Processed in 0.070162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