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聂绀弩诗如何开辟了旧体诗的新境界 楚成 最早记住聂绀弩这个名字,缘于我喜欢收藏现当代旧体诗人所著的诗词集子。2000年“五一”期间,在武昌司门口三联书店,我淘到了由学林出版社于1999年12月出版的精装本《聂绀弩诗全编》(增补本)一册。购后,我粗略读了一遍,让我惊叹不已的是《北荒草》中的诸如《搓草绳》、《挑水》等诗篇,原来旧体诗可以这样写啊! 然而真正让我对聂绀弩诗有较深认识还是由于今年6月初,收到省诗词学会寄发的关于今秋将在京山召开的“聂绀弩诗词研讨会“的约稿函。为了“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要求与会人员在七月底前提交一篇关于聂绀弩诗的研究论文。于是,我找来武汉出版社2005年4月出版的简装本《聂绀弩旧体诗全编》,并在网上和图书馆收集了一些有关聂绀弩的材料,认真通读,并随身放在车上,在工作间隙时好便于浏览揣摩。但就是找不到感觉下笔,因为聂绀弩的人生太丰富了,一时不知从那个角度切入。 于是,我与荆门的忘年交刘南陔老师联系,表示希望到京山实地踏访一番,找寻感性材料好落笔论文。在刘老的大力支持下,6月26日偕肖少平老师踏上了京山之旅。在京山,得到了“聂学”研究专家方印中、程义浩先生的热情指引,走访了聂老曾经居住、学习、活动和后人有关纪念他的地方。一路得到了县教育局、绀弩中学、京山一中等单位领导的盛情接待。通过全面阅读和实地踏访,增加了我对聂绀弩其人其诗的认识,使我对这篇论文也有了一个大致清晰的轮廓。 聂绀弩诗的最大成就和最值得我们学习借鉴的地方,我认为是他开辟了旧体诗的新境界。 聂绀弩诗的成就就在于自己本身富有传奇而丰富的人生阅历,既是文化名家,又是被放逐北大荒接受改造者;既是黄埔军校二期学员,又曾经沦为阶下囚。他是一名普通劳动者,既自己参加劳动,也看别人劳动,于是歌颂普通劳动者,而不是以旁观者的心态来写诸如:《锄草》、《刨冻菜》、《削土豆种伤手》等,笔法立意用语绝不同于白居易的《卖炭翁》等新乐府名篇。诚如毛大凤先生所说:“先生以深邃而活泼的思想,而对普通的劳动事物,诸如推磨、挑水、拾穗、清厕等都能构思新颖,写人所为写,大破作诗禁区,从而极大地开拓了格律诗的题材范围,宣告无事不可入诗,走出了一条格律诗的新蹊径。”将旧体诗的创作推向了一个崭新的境界。 在聂绀弩的诗中,有许多传颂的经典对仗句. “一担乾坤肩上下,双悬日月臂东西。” “一丘田有几遗穗,五合米需千折腰。” “大风背草穿荒径,细雨推车上小桥。” “男儿脸刻黄金印,一笑身轻白虎堂。” “把坏心思磨粉碎,到新天地作环游。” 他所用的新颖句法,如胡乔木所言:“是从来的旧体诗人所不会用或不敢用的。”寻常语言一经用于他的诗中,往往让人拍案惊奇。更重要的是,聂绀弩的诗不仅题材新、语言新,而且表现的思想感情内容也是全新的。我想,这是我们今天学习、研究、纪念聂绀弩其人其诗,最需要继承和发扬的一点。 我认为聂绀弩最有特色的诗篇主要集中在《北荒草》之中。其创作题材之广,选材之新、造语之奇,是前无古人的,确属于开辟了旧体诗之新境界的巨匠。这类题材主要有三种,一是写自己参与的劳动。诸如搓草绳、挑水、锄草、烧开水、放牛、伐木、推磨、削土豆等极其平常的一个普通劳动者的劳动经历。如《清厕同枚子》:“君自舀来我自挑,燕赵台畔雨潇潇。高低深浅两双手,香臭稠稀一把瓢。白雪阳春同掩鼻,苍蝇盛夏共弯腰。澄清天下吾曹事,污秽成坑岂肯饶?”这种与诗“风马牛不相及”的题材,手握奇笔的聂绀弩,竟以冷峻嘲谑而又寄怀深远的笔法,写下了韵味悠远的华篇。这首诗描写非常真实,手法奇特,对比强烈。诗人运用比兴,将大便坑比作“燕赵台”,表面是诙谐打油,实则寓意深沉。燕赵台又名“黄金台”,乃当年燕王礼贤下士,招贤纳士所在地。结句“先天下之忧而忧”,不因为自己清厕而不关注苍生,读来更是发人深思。二是讴歌作者身边的普通劳动者。如《女乘务员》、《伐木赠张先怡》、《给马飞天送饭》等。这类题材作者也是驾轻就熟,写得声情并茂,摇曳多姿。三是咏物。如《刨冻菜》,一颗冻得结了冰的白菜,在聂绀弩的笔下竟然也璀璨多姿,如同“故宫盆景嵌珠宝”一样楚楚动人。 通观《北荒草》,聂绀弩诗开辟的新境界主要通过描写新题材,也即表现新生活的独创性上体现出来。这点尤其在对普通劳动生活的细节上有生动传神的写照。如《搓草绳》:“冷水浸盆捣杵歌,掌心膝上正翻搓。一双两好缠绵久,万转千回缱绻多。”在乡村极为平常的“搓草绳”,大家司空见惯,恐怕诗人一般很难从中发掘出诗意,而聂绀弩却不然,他能够在细微出著精神,生发出诸多诗情画意,创作出华美的诗篇,让人赏心悦目,叹为观止。“冷水浸盆”、“掌心膝上”、“一双两好”、“万转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