鑱旈兘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639|回复: 2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讨论]论新体词

[复制链接]
在线时间
0 小时
主题
167

1530

帖子

0

精华

1万

积分

联都银牌会员

Rank: 5Rank: 5Rank: 5

UID
992
经验
2163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3-11-24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2-5 22:4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一、古代、近现代文学分类简述。

中国古代文学,主要是楚辞、唐诗、宋词、元曲和明清小说;

中国近/现代文学,主要是近代自由体诗和散文、议论文、小说等;

二、近现代自由诗的失败。

自由诗源自对古代诗格律的几乎完全的解放,然而,也正由于这个原因,导致新体诗过于散漫,到目前为止,自“五四”运动也有近100年的时间了,几乎没有一首新体诗有千古流传的迹象,是我们的水平不够、从没出百年难遇的才子?非也,毛泽东显然是这类人才。

那么,就有可能是我们在诗词体裁上面的问题了。

到目前为止,假如真要把文学分个雅俗高低的话,显然,我国古代文学由于其雅致和意境优美,要比近现代文学要高些;

近代文学之所以落于普通也正因为其所面对的也正是普通大众;

而对于诗词,无疑应属于高雅文学的,但近现代自由诗应该说在这方面是失败的。

三、关于新体词的浅见

1、为何没有新体词?

我们既然有了新体诗(自由体诗),缘何没有新体词?我以为这是个很奇怪也很微妙的问题;

也许,新体诗的建立者是基于一种试验,而试验是有风险的;而且,新体诗从某种意义上(譬如格式)也借用了词的形式,不再像古体诗那么“死板”了。

然而,由于古体诗词在文学层次上的无可动摇的优势地位,随着社会的进步,其重要性日益明显并很可能远非新体诗所能比拟;

2、古体词的缺点。

1)严重限制想象力的发挥。但也并不是说古体诗词就是完美无缺的,正如新体诗的出现一样,古体诗词在格律上的过于严格,特别是古体词,连题目(即词牌名)都与格式死死的套在一起,严重限制了人们想象力的发挥;

2)可能导致“文不对题”现象。由于古体词的题目(即词牌名)与格式套在一起,很容易导致内容跟题目的脱节,譬如唐朝末代皇帝写的“虞美人”,按题目应该是关于男女感情娱乐方面的事,就给他写成了对国家灭亡的悲伤抒情了;

3)严重浪费了人们的精力。由于词牌名众多(估计有几百),要想把所有词牌名及其格式全记住,那基本是不可能的事,记词牌名劳民伤财,不记用起来又心中没底,的确很恼火的事。

3、新体词要点浅议

1)取消词牌名的约束。新体词不再设词牌名,从而让大家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创造更多更优美高雅的词内容上面去;

2)对整首词在整体格式上无具体限制,在这方面有点类似新体诗;

3)大体保留古体词在每一句上的格律要求,譬如“秋风尽,月影清,相思无语影自凭”;

4)要求整体上收律。即在音律上整首词能收拢。

5)要求词名(即题目,为了与古体词区别)与内容吻合;

这里我把我写的一首词发在这里,也许可能和某个词牌名的格律同,但至少我在写的时候不知道,当然希望没有这种词牌名。

[长相问]

[一阙]曾记轻言欲重游,烟云却扬州;已是寒冬腊月事,伊人可知否:

[二阙]群山欲卧千秋雪,柴门尚开五更灯;只身欲为公事赴,哪得片刻逍遥游;

[三阙]伊人可思否?

这里几阙就是几段。

可以发现,[二阙]的时候音律开始放开,但由于篇幅问题,到该阙末开始收拢,而三阙只有1句(当然可以不止1句),就直接收拢了。

4、一点建议

可以多阙,根据自己需要,只要你能写下去,随意的;

但一阙尽量保持音律,从二阙可以开始慢慢放开,但要求每阙最好尾句同律;

最后1~2阙音律开始收拢;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2-5 23:17:57编辑过]
真人游戏|足球篮球|时时г彩| 六合投г注| 网络赚钱去SO娱г乐г城:顶级信用г提现百分百即时到账SO.CC
落魄无言登泰岱 日华摇落沧桑寒 无言风流零落世 声声啼鸣上九天
在线时间
51 小时
主题
46

673

帖子

2

精华

7965

积分

联都铜牌会员

第一无赖

Rank: 4Rank: 4

UID
3561
经验
1092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51 小时
注册时间
2005-1-7
2
发表于 2009-2-5 23:36 | 只看该作者

我看不必讨论了,我回这帖不是调侃。看了楼主您的文章,知道你对词的理解不深是肯定的,然而创新精神可嘉也是肯定的。中国没有文艺复兴,但当代词早已形成,意义上跟古代词异曲同工。我就列一个做例子您看看:

词牌名:《千千阙歌》又名《夕阳之歌》

陈某某唱词

徐徐回望曾属于彼此的晚上 红红仍是你赠我的心中艳阳 如流傻泪祈望可体恤兼见谅 明晨离别你路也许孤单得漫长 一瞬间太多东西要讲 可惜即将在各一方 只好深深把这刻尽凝望 来日纵使千千阕歌 飘于远方我路上 来日纵使千千晚星 亮过今晚月亮 都比不起这宵美丽 亦绝不可使我更欣赏 ah 因你今晚共我唱 临行临别才顿感哀伤的漂亮 原来全是你令我的思忆漫长 何年何月才又可今宵一样 停留凝望里让眼睛讲彼此立场 当某天雨点轻敲你窗 当风声吹乱你构想 可否抽空想这张旧模样 ah 怎都比不起这宵美丽 因今宵的我可共你唱 都洗不清今晚我所想 因不知哪天再共你唱

梅某某唱词

斜阳无限无奈只一息间灿烂 随云霞渐散逝去的光彩不复还 迟迟年月难耐这一生的变幻 如浮云聚散缠结这沧桑的倦颜 漫长路骤觉光阴退减 欢欣总短暂未再返 哪个看透我梦想是平淡 曾遇上几多风雨翻 编织我交错梦幻 曾遇你真心的臂弯 伴我走过患难 奔波中心灰意淡 路上纷扰波折再一弯 一天想到归去但已晚 啊天生孤单的我心暗淡 路上风霜哭笑再一弯 一天想想到归去但已晚

还有一体,普通话的,略~ 这就是新体词

真人游戏|足球篮球|时时y彩| 六合投y注| 网络赚钱去SO娱y乐y城:顶级信用y提现百分百即时到账SO.CC
要节约用水,尽量和女友一起洗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0 小时
主题
167

1530

帖子

0

精华

1万

积分

联都银牌会员

Rank: 5Rank: 5Rank: 5

UID
992
经验
2163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3-11-24
3
 楼主| 发表于 2009-2-5 23:36 | 只看该作者
由于字数较多,而这里似乎对超过200字的帖子有限制,所以上述文章内容有些不甚通畅,但由于编辑麻烦就将就着看哈了。[em09]
落魄无言登泰岱 日华摇落沧桑寒 无言风流零落世 声声啼鸣上九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0 小时
主题
167

1530

帖子

0

精华

1万

积分

联都银牌会员

Rank: 5Rank: 5Rank: 5

UID
992
经验
2163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3-11-24
4
 楼主| 发表于 2009-2-5 23:37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断琴寒士在2009-2-5 23:36:23的发言:

我看不必讨论了,我回这帖不是调侃。看了楼主您的文章,知道你对词的理解不深是肯定的,然而创新精神可嘉也是肯定的。中国没有文艺复兴,但当代词早已形成,意义上跟古代词异曲同工。我就列一个做例子您看看:

词牌名:《千千阙歌》又名《夕阳之歌》

陈某某唱词

徐徐回望曾属于彼此的晚上 红红仍是你赠我的心中艳阳 如流傻泪祈望可体恤兼见谅 明晨离别你路也许孤单得漫长 一瞬间太多东西要讲 可惜即将在各一方 只好深深把这刻尽凝望 来日纵使千千阕歌 飘于远方我路上 来日纵使千千晚星 亮过今晚月亮 都比不起这宵美丽 亦绝不可使我更欣赏 ah 因你今晚共我唱 临行临别才顿感哀伤的漂亮 原来全是你令我的思忆漫长 何年何月才又可今宵一样 停留凝望里让眼睛讲彼此立场 当某天雨点轻敲你窗 当风声吹乱你构想 可否抽空想这张旧模样 ah 怎都比不起这宵美丽 因今宵的我可共你唱 都洗不清今晚我所想 因不知哪天再共你唱

梅某某唱词

斜阳无限无奈只一息间灿烂随云霞渐散逝去的光彩不复还 迟迟年月难耐这一生的变幻 如浮云聚散缠结这沧桑的倦颜 漫长路骤觉光阴退减 欢欣总短暂未再返 哪个看透我梦想是平淡 曾遇上几多风雨翻 编织我交错梦幻 曾遇你真心的臂弯 伴我走过患难 奔波中心灰意淡 路上纷扰波折再一弯 一天想到归去但已晚 啊天生孤单的我心暗淡 路上风霜哭笑再一弯 一天想想到归去但已晚

还有一体,普通话的,略~ 这就是新体词

不,这是打着词的牌子的新体诗。

落魄无言登泰岱 日华摇落沧桑寒 无言风流零落世 声声啼鸣上九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0 小时
主题
167

1530

帖子

0

精华

1万

积分

联都银牌会员

Rank: 5Rank: 5Rank: 5

UID
992
经验
2163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3-11-24
5
 楼主| 发表于 2009-2-5 23:42 | 只看该作者

我忘了补充一点:我希望的新体词还需要保持点格式上的齐整,特别是对单句而言;

几乎完全放开的“词”(如断琴寒士所给的)与自由诗又有什么区别?我上面也说过了,新体诗也采用了古体词在格式上的相对自由。

落魄无言登泰岱 日华摇落沧桑寒 无言风流零落世 声声啼鸣上九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0 小时
主题
167

1530

帖子

0

精华

1万

积分

联都银牌会员

Rank: 5Rank: 5Rank: 5

UID
992
经验
2163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3-11-24
6
 楼主| 发表于 2009-2-5 23:50 | 只看该作者

看看我所写的与断琴寒士所给的,差异是很明显的。

我希望我所谓的新体词应界于古体词与新体诗之间,目的是吸取两者之所长而弃除两者之所短:

古体词:

长处:格律整齐,意境优美,也朗朗上口;

短处:不赘述了;

新体诗:

长处:自由,题目与内容也容易保持一致;

短处:过于散开导致音律严重缺失,意境和朗读时的“口感”几乎全失;

落魄无言登泰岱 日华摇落沧桑寒 无言风流零落世 声声啼鸣上九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0 小时
主题
167

1530

帖子

0

精华

1万

积分

联都银牌会员

Rank: 5Rank: 5Rank: 5

UID
992
经验
2163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3-11-24
7
 楼主| 发表于 2009-2-6 00:07 | 只看该作者
我以为,现在一些流行歌曲的词在严格文学体裁意义上来讲是不能称其为“词”的,否则这是对词的这种文学现象是种严重的伤害,甚至会和新体诗一样,走进普俗的死胡同,永远不可能作出千古流传的脍炙人口的好“词”!!
落魄无言登泰岱 日华摇落沧桑寒 无言风流零落世 声声啼鸣上九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51 小时
主题
46

673

帖子

2

精华

7965

积分

联都铜牌会员

第一无赖

Rank: 4Rank: 4

UID
3561
经验
1092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51 小时
注册时间
2005-1-7
8
发表于 2009-2-6 08:55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落日无声在2009-2-6 0:07:56的发言: 我以为,现在一些流行歌曲的词在严格文学体裁意义上来讲是不能称其为“词”的,否则这是对词的这种文学现象是种严重的伤害,甚至会和新体诗一样,走进普俗的死胡同,永远不可能作出千古流传的脍炙人口的好“词”!!

错,现在的流行歌词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词”,这点你要先认识一下古典词的历史。词在隋唐五代间,也跟流行歌词在当代一样,只是纯粹的歌词,也谈不上是甚么文学体材,至宋代,才开始列做一种文体,谓“诗余”,成为两宋间一种流行文学体材。打个比方,词之于两宋,相当于武侠\言情之于当代。只是当代歌词,已不可能如古典词那样发展了。正如你所讲的“这是对词的这种文学现象是种严重的伤害”,这点我承认,但当代流行歌词的地位与唐\五代词在当时的地位相似,也是不得不承认的。

要节约用水,尽量和女友一起洗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51 小时
主题
46

673

帖子

2

精华

7965

积分

联都铜牌会员

第一无赖

Rank: 4Rank: 4

UID
3561
经验
1092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51 小时
注册时间
2005-1-7
9
发表于 2009-2-6 09:31 | 只看该作者

看见楼主恁般认真,我也正面讨论一下主帖这个话题吧。首先不谈当代的自由体诗,我对这类东西深恶痛绝。然后对你的第三点“关于新体词的浅见”中谈到古典词的短处,我不能认同,词牌虽多,但没有人要求你几百个词牌的格式统统记牢,诸如东坡\稼轩,也没有将所有词牌写遍,如果你本人有填过词,你应该知道,一般是选自己喜欢的词牌来填。

于是又引出另一个话题——不同词牌的“个性”,这点你显然是没能体会出来,如忆江南之简约,沁园春之恢弘,浣溪沙之玲珑,清平乐之清奇,西江月之活泼,满江红之激越,蝶恋花之柔婉,虞美人之哀艳,水调歌头之雄迈,八声甘州之洒脱……也许你会说这只是我个人感受,但我起码能感受到这是词的长处,而不是你所认为的短处。我曾经努力用蝶恋花写豪放词,却无法隐去婉约味。这是由于每个词牌不同的长短、句式、用韵等因素而形成的不同气质。如果你要创造“新体词”,你能做到这一点吗?

至于词牌名,其实不必与词的内容联系一起的,这点你就不能算做词的短处了吧。你要破律,首先你要懂律;同样道理,你要创新词,首先你要懂旧词。

要节约用水,尽量和女友一起洗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51 小时
主题
46

673

帖子

2

精华

7965

积分

联都铜牌会员

第一无赖

Rank: 4Rank: 4

UID
3561
经验
1092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51 小时
注册时间
2005-1-7
10
发表于 2009-2-6 09:37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落日无声在2009-2-5 22:48:12的发言:

3、新体词要点浅议

1)取消词牌名的约束。新体词不再设词牌名,从而让大家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创造更多更优美高雅的词内容上面去;

2)对整首词在整体格式上无具体限制,在这方面有点类似新体诗;

3)大体保留古体词在每一句上的格律要求,譬如“秋风尽,月影清,相思无语影自凭”;

4)要求整体上收律。即在音律上整首词能收拢。

5)要求词名(即题目,为了与古体词区别)与内容吻合;

这里我把我写的一首词发在这里,也许可能和某个词牌名的格律同,但至少我在写的时候不知道,当然希望没有这种词牌名。

[长相问]

[一阙]曾记轻言欲重游,烟云却扬州;已是寒冬腊月事,伊人可知否:

[二阙]群山欲卧千秋雪,柴门尚开五更灯;只身欲为公事赴,哪得片刻逍遥游;

[三阙]伊人可思否?

这里几阙就是几段。

可以发现,[二阙]的时候音律开始放开,但由于篇幅问题,到该阙末开始收拢,而三阙只有1句(当然可以不止1句),就直接收拢了。

4、一点建议

可以多阙,根据自己需要,只要你能写下去,随意的;

但一阙尽量保持音律,从二阙可以开始慢慢放开,但要求每阙最好尾句同律;

最后1~2阙音律开始收拢;

这个跟“新体诗”没甚区别,只是用词古典化,又多了一些讲究而已。

要节约用水,尽量和女友一起洗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1764 小时
主题
1203

1万

帖子

12

精华

10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UID
7244
经验
16953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1764 小时
注册时间
2006-2-11
11
发表于 2009-2-6 09:42 | 只看该作者

这个话题不妨积极探讨一下。

记得2002年,从《中华诗词》上读到霍松林的《试论词的创新--关于创作『自由词』的浅见》,以及他的《 奥旗含笑选北京(自由词)》。其中有这样一段:“ 鳌头独占不易,永难忘积贫积弱受欺凌。赖百年拼搏、三代开拓,雾散日东升。振国威,建文明。敦邦交,促和平。得道由来多助,更兼悉尼夺锦,奥旗含笑选北京。”当时,觉得自由词很有意思,值得去实践。

霍松林先生认为,词在形式上有六大特点,即对六个方面的要求必须熟悉掌握,严格遵守:“一、句子或长或短,错落有致;二、韵位灵活多变,或句句押韵,或隔句押韵,或隔若干句押韵;三、用字审音,严分平上去入,阴阳清浊;四、句法复杂,三字句有上二下一和上一下二之别,四字句有一领三和上二下二之别,五字句有上二下三和上三下二之别,六字句有上三下三、上二下四和上四下二之别,……还有一字领数句者;五、中长调分段,从两段多至四段;六、适当运用对偶,有骈散结合的优点”。关于词的句式、音韵等问题,先生特别说明:“宋代以后音谱失传,明清人‘取唐宋旧词,以词名相同者互校,以求其句法、字数;取句法、字数相同者互校,以求其平仄;其句法字数有异同者,则据而注为「又一体」;其平仄有异同者,则据而注为「可平可仄」’(《四库全书总目提要·钦定词谱》),这就出现了各种各样的《词谱》。明清以来,人们是按照词谱填词的”。先生指出,“按谱填词,其‘束缚思想’不容讳言;但词这种诗体有它特有的优势,高明的作者正可以‘因难见巧’。从明清到现当代,佳作不断出现,就足以证明词这种诗体至今仍然充满活力,可以继续发展”。这无疑可以构成当代中华词作的一种范型。先生提出,“按谱填词”,“用新声新韵,即按普通话读音押韵调平仄,就是一种创新”。这可以看成是先生构想的当代中华词作的第二种范型。先生指出,“更大幅度的创新”,也就是先生构想的当代中华词创作的第三种范型,“是摆脱词谱,自作新词”,这也就是先生所说的“自由词”,而先生所说的“自由词”,“首先是指诗、词、曲中的‘词’,而既非诗,又非曲”;其次,先生所说的“自由”,“是相对于‘按谱填词’而言的”,所以这里所说的“自由”是“有条件的”,这个“条件”就是“很好地吸取词的全部特点自由作词,作出来的东西从体制、风格等方面看,应该还是词,而不是曲或杂言体的古诗”。先生不赞成那种“标出某一词牌”,却“不符合某一词牌的格律”的那些所谓“词作”,因为所有古代出现的词谱,其句型、格律都已经定型,不容许随意更动;假如已有的词牌确实无法充分表达自己的感情,也可以考虑“摆脱词谱,自作新词”,即创作“自由词”,而不可做既采用某一词谱,却不按照某一词谱句型、格律填词那种有可能“败坏这些传统诗体的声誉”的事。先生的《奥旗含笑选北京》(自由词)就是先生在“选了好几个词调写北京申奥成功,都不能畅所欲言”的情况下“摆脱词谱,自作新词”的。这无疑是先生在中华词创新方面所作的一次大胆而成功的尝试。当然,中华词内容上的创新,在先生看来,应和对整个中华诗歌内容上的创新要求一样,应当“思想新、感情新,营造新意境”。——论霍松林先生的当代中华诗学建构(作者:韩梅村)

将丽藻铺陈,一快雄毫,满页英馨堪透纸;
更韶华把握,常明典训,凝心慧业总扬眉.(魏启鹏赠)
广西岑溪市归义中学 陈英训  QQ 122582051
http://blog.sina.com.cn/cenxichenyingxun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6758 小时
主题
1983

3万

帖子

89

精华

23万

积分

联都顾问

联都试部主持

Rank: 9

UID
1624
经验
34962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6758 小时
注册时间
2004-3-3
12
发表于 2009-2-6 10:03 | 只看该作者
赞成讨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0 小时
主题
167

1530

帖子

0

精华

1万

积分

联都银牌会员

Rank: 5Rank: 5Rank: 5

UID
992
经验
2163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3-11-24
13
 楼主| 发表于 2009-2-6 11:21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一页心在2009-2-6 9:42:49的发言:

这个话题不妨积极探讨一下。

记得2002年,从《中华诗词》上读到霍松林的《试论词的创新--关于创作『自由词』的浅见》,以及他的《 奥旗含笑选北京(自由词)》。其中有这样一段:“ 鳌头独占不易,永难忘积贫积弱受欺凌。赖百年拼搏、三代开拓,雾散日东升。振国威,建文明。敦邦交,促和平。得道由来多助,更兼悉尼夺锦,奥旗含笑选北京。”当时,觉得自由词很有意思,值得去实践。

霍松林先生认为,词在形式上有六大特点,即对六个方面的要求必须熟悉掌握,严格遵守:“一、句子或长或短,错落有致;二、韵位灵活多变,或句句押韵,或隔句押韵,或隔若干句押韵;三、用字审音,严分平上去入,阴阳清浊;四、句法复杂,三字句有上二下一和上一下二之别,四字句有一领三和上二下二之别,五字句有上二下三和上三下二之别,六字句有上三下三、上二下四和上四下二之别,……还有一字领数句者;五、中长调分段,从两段多至四段;六、适当运用对偶,有骈散结合的优点”。关于词的句式、音韵等问题,先生特别说明:“宋代以后音谱失传,明清人‘取唐宋旧词,以词名相同者互校,以求其句法、字数;取句法、字数相同者互校,以求其平仄;其句法字数有异同者,则据而注为「又一体」;其平仄有异同者,则据而注为「可平可仄」’(《四库全书总目提要·钦定词谱》),这就出现了各种各样的《词谱》。明清以来,人们是按照词谱填词的”。先生指出,“按谱填词,其‘束缚思想’不容讳言;但词这种诗体有它特有的优势,高明的作者正可以‘因难见巧’。从明清到现当代,佳作不断出现,就足以证明词这种诗体至今仍然充满活力,可以继续发展”。这无疑可以构成当代中华词作的一种范型。先生提出,“按谱填词”,“用新声新韵,即按普通话读音押韵调平仄,就是一种创新”。这可以看成是先生构想的当代中华词作的第二种范型。先生指出,“更大幅度的创新”,也就是先生构想的当代中华词创作的第三种范型,“是摆脱词谱,自作新词”,这也就是先生所说的“自由词”,而先生所说的“自由词”,“首先是指诗、词、曲中的‘词’,而既非诗,又非曲”;其次,先生所说的“自由”,“是相对于‘按谱填词’而言的”,所以这里所说的“自由”是“有条件的”,这个“条件”就是“很好地吸取词的全部特点自由作词,作出来的东西从体制、风格等方面看,应该还是词,而不是曲或杂言体的古诗”。先生不赞成那种“标出某一词牌”,却“不符合某一词牌的格律”的那些所谓“词作”,因为所有古代出现的词谱,其句型、格律都已经定型,不容许随意更动;假如已有的词牌确实无法充分表达自己的感情,也可以考虑“摆脱词谱,自作新词”,即创作“自由词”,而不可做既采用某一词谱,却不按照某一词谱句型、格律填词那种有可能“败坏这些传统诗体的声誉”的事。先生的《奥旗含笑选北京》(自由词)就是先生在“选了好几个词调写北京申奥成功,都不能畅所欲言”的情况下“摆脱词谱,自作新词”的。这无疑是先生在中华词创新方面所作的一次大胆而成功的尝试。当然,中华词内容上的创新,在先生看来,应和对整个中华诗歌内容上的创新要求一样,应当“思想新、感情新,营造新意境”。——论霍松林先生的当代中华诗学建构(作者:韩梅村)

哈,颇合我心。

只是有点深奥了点,我的想必容易理解。

落魄无言登泰岱 日华摇落沧桑寒 无言风流零落世 声声啼鸣上九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0 小时
主题
167

1530

帖子

0

精华

1万

积分

联都银牌会员

Rank: 5Rank: 5Rank: 5

UID
992
经验
2163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3-11-24
14
 楼主| 发表于 2009-2-6 11:27 | 只看该作者
霍松林先生的《 奥旗含笑选北京(自由词)》个人感觉还是多了点自由,不过还是符合我所谓新体词的要求。
落魄无言登泰岱 日华摇落沧桑寒 无言风流零落世 声声啼鸣上九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0 小时
主题
167

1530

帖子

0

精华

1万

积分

联都银牌会员

Rank: 5Rank: 5Rank: 5

UID
992
经验
2163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3-11-24
15
 楼主| 发表于 2009-2-6 22:19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断琴寒士在2009-2-6 8:55:16的发言:

错,现在的流行歌词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词”,这点你要先认识一下古典词的历史。词在隋唐五代间,也跟流行歌词在当代一样,只是纯粹的歌词,也谈不上是甚么文学体材,至宋代,才开始列做一种文体,谓“诗余”,成为两宋间一种流行文学体材。打个比方,词之于两宋,相当于武侠\言情之于当代。只是当代歌词,已不可能如古典词那样发展了。正如你所讲的“这是对词的这种文学现象是种严重的伤害”,这点我承认,但当代流行歌词的地位与唐\五代词在当时的地位相似,也是不得不承认的。

古体词与当前的流行歌曲的词虽然在某些方面具有共性,如都是歌曲的词,这点是对的.

但由于古体词因其特殊历史发展情况,最终其实已经完全超脱了歌曲的层次,上升到了高层次文学的高度,这就解释了为什么许多古体词的词流传下来而曲子失传的缘故,因为曲子没能与其词一样,上升到文学层面.

古体词重词而轻曲,直到元曲出现才改观;

而今天的流行歌则更不同,是一边倒的曲重词轻,同一个曲子,可以变着词唱,曲同词不同是经常的事,词成了曲子的衍生品.目前流行歌曲只能算文化现象,尚谈不上文学,那更何况是更无关轻重的歌词!

所以说,古今歌词虽然在形式上有同性,但在实质上是很有区别的,目前流行歌曲的词,尚不能算文学上的"词",因为它没能形成一种有独特特征的文学体裁,而新体诗至少还算有自己的特点.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2-6 22:29:01编辑过]
落魄无言登泰岱 日华摇落沧桑寒 无言风流零落世 声声啼鸣上九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0 小时
主题
167

1530

帖子

0

精华

1万

积分

联都银牌会员

Rank: 5Rank: 5Rank: 5

UID
992
经验
2163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3-11-24
16
 楼主| 发表于 2009-2-6 22:26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断琴寒士在2009-2-6 9:37:29的发言:

这个跟“新体诗”没甚区别,只是用词古典化,又多了一些讲究而已。

我已经说了,我所谓的新体词是界于古体词与新体诗之间,你能从中发现两者的影子,但又与两者均不同.

落魄无言登泰岱 日华摇落沧桑寒 无言风流零落世 声声啼鸣上九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6758 小时
主题
1983

3万

帖子

89

精华

23万

积分

联都顾问

联都试部主持

Rank: 9

UID
1624
经验
34962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6758 小时
注册时间
2004-3-3
17
发表于 2009-2-6 23:02 | 只看该作者
对此无研究,不过感觉落日无声的想法很有创意。我想在词的发展历史上,即唐宋代也是不断推出新词牌的。柳永不就是创造了大量的自度曲吗?现代有造诣的诗人为什么不可以也制一些高水平的自度曲呢?只要大家接受或认同就行。可以探索一下,对古诗词的发展会有好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0 小时
主题
167

1530

帖子

0

精华

1万

积分

联都银牌会员

Rank: 5Rank: 5Rank: 5

UID
992
经验
2163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3-11-24
18
 楼主| 发表于 2009-2-7 02:57 | 只看该作者

大家应该记得有首叫《章台柳》的词,是唐天宝间秀才韩翊写给他离散多年的爱妾柳氏,原文如下:

章台柳,章台柳,往日依依今在否?纵使长条似旧垂,也应攀折他人手.

我参考这写了首,只不过变1阙为二阙,翻番了,大家评论哈:

《中秋·遥寄》

[一阙]秋风尽,月影清,相思无语影自凭;夜漏声声思无绪,琼楼魅影灯欲凝;

[二阙]轻卷帘,夜鼓声,年年秋月今又明;千里共邀嫦娥影,夜阑幽梦踏归程.

写完后,自我感觉良好,就是担心可能已经有固定的词牌名了.不过最终懒得去管它.

所以,古体词你说真不管词牌名?当你写了首词,若随便冠了个名字,而恰好被别人查出了跟某某词牌名格式一样,那你就惨了,肯定被批得一塌糊涂.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2-7 3:00:08编辑过]
落魄无言登泰岱 日华摇落沧桑寒 无言风流零落世 声声啼鸣上九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51 小时
主题
46

673

帖子

2

精华

7965

积分

联都铜牌会员

第一无赖

Rank: 4Rank: 4

UID
3561
经验
1092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51 小时
注册时间
2005-1-7
19
发表于 2009-2-7 09:18 | 只看该作者

这个跟章台柳的字数是一样了,但句式和格律就不同了,句式上前两个三言是要叠句的,至于音律,你写的没有音律可言。其实也不必担心被人批得一塌糊涂,因为我网上见过像这样的词实在多得不可胜数,都是喜欢仿效古人填词,但不懂怎么填,就变成这样。有的呼吁“不必拘泥声律”,有的提倡创新词牌,其实都是一样,想得到别人认同。将章台柳改成双调,很好,双改成平韵体,很好,我一直觉得破律没甚么不可的,有前人就将满江红改成平声韵的。但问题是,要先懂律才好破律,如“无语影自凭”等语,一看就知是不懂律之作,读来没有韵律,何来诗词之进步?

纵观楼主所提倡的“新体词”,是将词的音律简单化,自由化;句子古典化,形式化。不怕得罪的说句,这不是甚么创新,只是一个想填词却又对词只有一知半解的人将自己对词的所有认识作为标准,提倡别人按这个标准去填词罢了。

为甚么不去写“新体诗”呢?我已说过了,“新体词”早已有之,而且不乏林夕、黄霑等大师。

要节约用水,尽量和女友一起洗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51 小时
主题
46

673

帖子

2

精华

7965

积分

联都铜牌会员

第一无赖

Rank: 4Rank: 4

UID
3561
经验
1092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51 小时
注册时间
2005-1-7
20
发表于 2009-2-7 09:20 | 只看该作者
好了,我语气是重些,大家继续讨论讨论,我不管了。
要节约用水,尽量和女友一起洗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联都网 ( 闽ICP备2023009884号 )

GMT+8, 2025-2-26 03:53 , Processed in 0.118741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