鑱旈兘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36|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楹联丛话》,“抄”“套”功夫

[复制链接]
在线时间
15 小时
主题
16

33

帖子

0

精华

49

积分

联都会员

Rank: 1

UID
22175
经验
0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15 小时
注册时间
2009-7-19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9-4 09:1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中楹会的成立及目前的“联律通则”均与梁氏的“联话”有关。因而,有必要了解一下《楹联丛话》的成书源由。
    楹联会刊《对联》2008年上半月第4期载有湖南理工学院任先大老师的《联话与诗话》一文,从文中不难看出,梁氏“联话”的成书途径仅两个字“抄”和“套”。
   “ 抄 ”是指材料来源。
    《楹联丛话》的“材料来源是多种途径的,既有现实的途径也有历史的途径,既有口头的途径又有书面的途径,既有视觉的途径又有听觉的途径,其中一个重要的途径是来源于历史诗话。”“粗略统计,《楹联丛话》从《随园诗话》中共辑录联话十四则,楹联二十四副。”可见,梁氏是把各家“诗话”中有关对联的部分单独分离出来,合并,“抄”成了《楹联丛话》。
    “套”是指写作模式和术语概念。
    写作模式“套”用“诗话”。“就一般诗话著作来说,其内容主要由两个板块构成:一是诗之‘话 ’,即关于诗歌的故事;二是诗之‘论’,即对诗人诗作进行评论。诗话是诗之‘话’与‘论’的有机结合,是诗本事与诗论的统一。”因而,与历代各家“诗话”比较,“证之《楹联丛话》,这是一部以联之‘话’为主体的联话著作。”至于联之“论”,“梁氏的评论、、、、、、每每只有片言只语或者说三言两语。”且都是“套”来的。
    术语概念“套”用诗话。“在联话所建构的概念系统中,梁章钜等人自家实证实悟的概念很少,绝大部分的术语和概念都来自诗话这座储量丰富的概念庫。如味、意境、气象、蕴藉、去俗、熟读、壮丽、典丽、工、切等等,都可以在历代诗话中多次反复地找到它们的身影。”
    由此可见,《楹联丛话》并非是什么“首创”、“开先河”之作,是凭“抄”和“套”的功夫打造而成。
    对联既然是独立的文学体裁,竟然有和律诗同样的形式和要求。那么,它“独立”于何处呢?

真人游戏|足球篮球|时时囙彩| 六合投囙注| 网络赚钱去SO娱囙乐囙城:顶级信用囙提现百分百即时到账SO.CC
在线时间
668 小时
主题
117

2466

帖子

0

精华

1395

积分

联都贡士

联都贡士+学堂初级班

Rank: 6Rank: 6

UID
19404
经验
1395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668 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1-20
2
发表于 2009-9-6 00:41 | 只看该作者
笔墨寄华年,歌管不闻,已许南风催夜雨
蓬瀛归旧隐,尘沙无定,莫容心海落遗珠 ----北纬42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15 小时
主题
16

33

帖子

0

精华

49

积分

联都会员

Rank: 1

UID
22175
经验
0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15 小时
注册时间
2009-7-19
3
 楼主| 发表于 2009-9-11 20:58 | 只看该作者
多谢!!!
新生咋到,不解版主图意。
惭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668 小时
主题
117

2466

帖子

0

精华

1395

积分

联都贡士

联都贡士+学堂初级班

Rank: 6Rank: 6

UID
19404
经验
1395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668 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1-20
4
发表于 2009-9-12 16:27 | 只看该作者
在学习中,怕怠慢同学,先招呼下下,欢迎!多来指教!!
笔墨寄华年,歌管不闻,已许南风催夜雨
蓬瀛归旧隐,尘沙无定,莫容心海落遗珠 ----北纬42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联都网 ( 闽ICP备2023009884号 )

GMT+8, 2024-6-30 03:00 , Processed in 0.093162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