鑱旈兘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33|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学联读物-入声字收藏

[复制链接]
在线时间
419 小时
主题
186

1659

帖子

2

精华

233

积分

联都贵宾

Rank: 4Rank: 4

UID
30553
经验
233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419 小时
注册时间
2010-12-1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10-3 01:2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今平古仄字表 & 平仄易混淆的常用字


平仄易混淆的常用字

一、场(下平七阳韵)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王翰:凉州词)
二、俱(上平七虞韵)
最是楚宫俱泯灭,舟人指点到今疑。(杜甫:咏怀古迹)
万籁此俱寂,惟闻钟磬音。(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三、谊(去声)
长沙不久留才子,贾谊何须吊屈平。(王维:送杨少府贬郴州)
四、茗(上声)
五、令:作「使」字解释时读作平声,详见下文。
六、思
作名词时读作仄声
七、暇(去声)
八、教:作「使」字解释时读作平声,详见下文。
九、倾(平声)
十一、惩(平声)
十二、癸(仄声)
十三、泡(增广诗韵集成列为平声)
十四、探(增广诗韵集成列为平声,但唐人亦有用作仄声者)
万里横戈探虎穴,三杯拔剑舞龙泉。(李白:送羽林陶将军)
蓬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李商隐:无题)
十五、暝(仄声)
山暝听猿愁,沧江急夜流。(孟浩然: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
 
平仄两音意义不同者

疏 仄-名词       平-形容词
难 仄-名词       平-形容词
扇 仄-名词       平-动词
烧 仄-名词       平-动词
行 仄-名词       平-动词
吹 仄-名词       平-动词
思 仄-名词       平-动词
乘 仄-名词       平-动词
从 仄-名词       平-动词
传 仄-名词       平-动词
闻 仄-名词       平-动词
调 仄-名词       平-动词
论 仄-名词       平-动词
骑 仄-名词       平-动词
观 仄-名词       平-动词
兴 仄-名词       平-动词 形容词
令 仄-名词       平-动词 使
教 仄-名词       平-动词 让
分 仄-名词 名份    平-动词
王 仄-动词       平-名词
衣 仄-动词       平-名词
冠 仄-动词       平-名词
荷 仄-动词       平-名词
间 仄-动词       平-名词 中间
污 仄-动词 染     平-名词
中 仄-动词       平-其它
长 仄-动词及长幼    平-长短
漫 仄-动词 漫出    平-形容词 漫漫
相 仄-宰相       平-互相
燕 仄-燕子       平-国名
翰 仄-翰墨       平-鸟羽
便 仄-方便       平-安静
胜 仄-名胜       平-经得起 胜过
为 仄-因为       平-作为
雍 仄-州名       平-和也
占 仄-占据       平-占卜
扁 仄-形容词      平-名词 扁舟
治 仄-形容词      平-动词
正 仄-形容词 副词   平-正月
判 仄-判别       平-拼着
不 仄-否定       平-是否
傍 仄-依        平-同旁
浪 仄-波        平-沧浪
强 仄-勉强       平-强有力 
施 仄-施舍       平-施行
当 仄-相称       平-应当 正值
称 仄-相称合适     平-称谓
要 仄-要不要      平-约也
旋 仄-副词 俄顷    平-动词
和 仄-唱和       平-合好 与
颇 仄-略有       平-形容词 偏颇
供 仄-陈设       平-供给
那 仄-无奈       平-何也
华 仄-华山       平-华美
禁 仄-禁止 禁令    平-经得起
殷 仄-雷声       平-富 大
重 仄-轻重 副词    平-重叠
任 仄-听任 任务    平-动词

平仄两读而意义不变者

醒 虽有平仄两读而意义不变
听 虽有平仄两读而意义不变
看 虽有平仄两读而意义不变
过 虽有平仄两读而意义不变
望 虽有平仄两读而意义不变
忘 虽有平仄两读而意义不变

「令」字作「使」用法时字音平仄之商榷

王力在《汉语诗律学》一书中,对于平仄两读的字作了相当程度的探讨,其中,令」字被归□为「平声所表示的意义和仄声不同者」,王力的见解如下:令,平声,使也。包佶.〈岭下卧疾〉:「唯有贫兼病,能令亲爱疏。」仄声(去),命令。又县令,名词。李嘉佑.〈留别畀陵诸公〉:「久作涔阳令,丹墀忽再还。」而目前较为完整的两本近体诗创作理论书籍──张梦机着《古典诗的形式结构》与许清云着《近体诗创作理论》,也都引用了王力的见解,主张「令」字作「使」字解释时应列为平声。

但是,我们考查目前作诗最常用的韵书《增广诗韵集成》时,「令」字分属「去声二十四敬韵」与「下平声八庚韵」,却发现虽然《增广诗韵集成》上注明了「令」字庚敬韵互异与二者义分动静,但是却未明言何韵为动何韵为静,如果仅依赖此书,恐怕不易区分「令」字的平仄用法。
我们再细查另一本常用的韵书《增广诗韵全璧》,《增广诗韵全璧》只在「庚韵」的说明有一条是「令人羡,使也」,除此之外,也仅是注明庚敬韵互异,从两韵的例词中并不能完全肯定区分「令」字的平仄用法。

我们只好再翻检《广韵》一书,《广韵》中「令」字共有五种读音,扣除其中三种系罕见的地名与姓氏外,仅剩「下平声清第十四」(诗韵中并为庚韵)与「去声劲第四十五」(诗韵中并为敬韵)二者。其中「下平声清第十四」的解释是「使也」;「去声劲第四十五」的解释是「善也,命也,律也,法也」。从《广韵》的解释中,吾人应可以确定「令」字作「使」用法时应读作平声殆无疑义。

为求慎重起见,笔者利用电脑资讯检索系统翻检《全唐诗》中的绝句与律诗,考究唐人对于「令」字作「使」用时读音的平仄:
◎徒令上将挥神笔,终见降王走传车。(李商隐:筹笔驿)
◎莫见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李颀:送魏万之京)
◎半依云渚半依山,爱此令人不欲还。(白居易:题王处士郊居)
◎天宫高阁上何频,每上令人耳目新。(白居易:天宫阁早春)
◎头白夫妻分无子,谁令兰梦感衰翁。(元稹:感逝浙东)
◎长令奴仆知饥渴,须着贤良待性情。(韩愈:贺张十八秘书得裴司空马)
◎谁令不解高飞去,破宅荒庭有网罗。(李频:黄雀行)
◎不降玉人观禊饮,谁令醉舞拂宾筵。(张说:三月三日诏宴定昆池宫)
◎却令灯下裁衣妇,误翦同心一半花。(施肩吾:夜笛词)
◎却令雪貌带红芳,更取金瓶泻玉浆。(施肩吾:赠仙子)
◎送子成今别,令人起昔愁。(贺知章:送人之军)
◎独见鱼龙气,长令烟雨寒。(刘长卿:龙门八咏 阙口)
◎空令数行泪,来往落湘沅。(刘长卿:重推后却赴岭外待进止寄元侍郎)
◎日日生春草,空令忆旧居。(韦应物:任洛阳丞答前长安田少府问)
◎愿得勤来看,无令便逐风。(韩愈:木芙蓉)
◎公子何时至,无令芳草阑。(李颀:送窦参军)

唐人近体诗中有关「令」字作「使」的用法不胜枚举,以上仅列出着名诗家的名句,吾人逐一对照绝句律诗的平仄谱加以检核,自可得知唐人「令」字作「使」的用法时皆读为平声,这也印证了前面所引述的王力、张梦机、许清云三位学者的见解,吾人更可以肯定的说:
「令」字作「使」字解释时,应读为平声。

「教」字作「让」用法时字音平仄之商榷

王力将「教」字归类为「平声所表示的意义和仄声不同者」,并解释道:教,平声,使为也,任令也,俗云「让」。王昌龄《出塞》:「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仄声(去),教化也,名词。陈师道《游鹤山院》:「愿摄尘缘尽,方知象教尊。」而张梦机教授着《古典诗的形式结构》与许清云教授着《近体诗创作理论》,也都引用了王力的见解,主张「令」字作「让」字解释时应列为平声。此外,《增广诗韵全璧》也提在【下平声三肴韵】中提到:「使为之也,效韵异」,与王力的说法相吻合;《增广诗韵集成》虽未明确解说,但在【下平声三肴韵】的例词中仅列出「天教」、「谁教」二例,也符合王力的说法。书籍理论如此,实际用法亦然,吾人检阅《全唐诗》中的近体诗,也可得知唐人对于「教」字作「让」用时都读为平声,诗例过多,在此仅列出较为着名的例句: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王昌龄:出塞)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王昌龄:闺怨)
◎表请回军掩尘骨,莫教兵士哭龙荒。(王昌龄:从军行)
◎若教月下乘舟去,何啻风流到剡溪。(李白:东鲁门泛舟)
◎若教坐待成林日,滋味还堪养老夫。(柳宗元:柳州城西北隅种柑树)
◎若教恨魄皆能化,何树何山着子规。(顾况:子规)
◎有此倾城好颜色,天教晚发赛诸花。(刘禹锡:思黯南墅赏牡丹)
◎自是桃花贪结子,错教人恨五更风。(王建:宫词)
◎恐是仙家好别离,故教迢递作佳期。(李商隐:辛未七夕)
◎未免被他褒氏笑,只教天子暂蒙尘。(李商隐:华清宫)

除此之外,彰化吴锦顺词丈编着的《诗句虚字修辞研究》一书,也列出「不教」、
「莫教」、「若教」、「休教」、「更教」、「好教」、「从教」、「免教」、「空
教」、「尽教」、「倘教」等用法十一种,书中广泛援引古今诗例共七十四首。吾人
逐一核对这五十二首例诗,也可得知「教」字作「让」字解释时皆读作平声。因此,
不论从诗学理论或实际诗作来看,「教」字作「让」字解释时须用作平声。






======================
今平古仄字表 A:阿凹
B:八捌拔跋魃白伯般剥雹薄逼鼻荸骠憋鳖瘪别钵拨饽泊帛舶箔驳钹勃渤脖鹁博搏膊礴
C:嚓擦糙插察碴拆吃哧出吹捶戳撮
D:哒搭褡答瘩达怛妲打得德蹬滴籴的涤迪笛狄荻敌嫡跌迭叠耋谍喋牒碟蝶督独毒读渎牍
犊度咄掇裰夺铎踱
E:额
F:发乏罚伐阀筏佛幞弗拂伏袱茯黻幅辐福蝠匐服
G:呷割鸽圪疙胳搁葛革阁格隔嗝膈蛤估刮郭聒蝈国帼
H:涸貉合盒劾阂核盍阖黑忽惚鹄斛猾滑混豁劐活
J:击迹积屐绩缉激圾笈及汲级极笈岌即急吉亟瘠疾嫉棘集楫辑 藉籍夹浃荚铗颊嚼角脚
缴觉疖结接揭孑节截杰诘洁劫碣竭捷睫究赳掬鞠局菊桔橘蠲撅孓珏绝噱决诀抉倔掘崛厥蕨獗 矍攫谲爵菌
K:勘棵颗磕瞌壳咳窟诓
L:拉邋疗溜馏噜捋
M:妈抹没谜乜摸膜
N:捏
O:噢
P:拍劈霹泼剖仆扑菩璞
Q:七沏漆戚掐切屈曲阙缺
R:如茹孺
S:撒塞杀煞勺芍舌什失虱湿十石识实拾食蚀倏抒叔菽淑赎孰塾熟刷摔说俗缩
T:塌剔踢贴凸秃突脱托橐
W:挖玩屋喔
X:吸锡膝夕汐析晰蜥腊昔惜息熄悉蟋习席袭媳檄呷瞎辖黠匣侠狭峡暇削楔歇蝎协胁挟撷
戌靴薛穴学
Y:压押鸭轧噎叶一揖荫滢潆拥壅淤曰约晕
Z:杂咋咱脏凿则责帻择泽贼闸铡扎札炸摘宅着蜇螫蛰谪折哲辄辙汁织只侄职摭执直值殖
植掷粥妯轴竹竺逐烛躅著卓桌捉拙灼茁浊酌镯啄琢濯综足卒族昨作怍

古平今仄的字:
看忘筒纵撞治(动词)誉(动词)竣闽纫奔蕴漫翰叹患跳泡教(使)望醒胜(承
受)售叟任(承担)妊




古平今仄的字:
看忘筒纵撞治(动词)誉(动词)竣闽纫奔蕴漫翰叹患跳泡教(使)望醒胜(承
受)售叟任(承担)妊

★常见的古仄今平的字

竹福熟菊逐读哭独足俗毒鹄觉捉浊学出实疾悉茁漆佛拂弗屈发伐罚卒竭忽歇突勃掘曰曷达活脱夺割拨喝咄黠札猾滑察杀刷节绝结说别缺决折拙辙诀杰哲鳖截桀噎碣薄阁爵约郭酌托削灼凿泊搏礴昨石白泽伯席宅籍格帛额积夕责惜择摘藉翮昔击笛敌滴檄析狄荻踢涤戚职国德食蚀极息直得黑贼则植值棘织识即逼亟缉辑集急湿习袭及级揖汁蛰执汲吸楫合杂匝阖鸽盍拉帖贴接牒蝶叠捷颊协插押狎夹浃侠屋服族斛卓一七十八钵雹镯剥窟革

★常见可平可仄的字

看忘过叹患论望淹厌苫兼帆谗蛩笼懵溶褫庳棰訾唯酏耔诽与纾咻嵬么爹峨穰砀檠町莛剖瓿蹂卤浏篓戆撞司吐呼跗驱狙洳淤酤娠喷胶敲磋擐媛钿峤摇钞桦防莹经凭凝瘤任醒胜占吟

=====================

又:

第一部分
今仄古平:
筒、戏、俱、喻、炖、跑、搂 (就这么几个,很少吧?)


第二部分
今平古仄(按字母顺序):

A (空)
B
白鼻剥勃渤饽钵拨跋八别博搏伯逼

C
出糙吃挞察插

D
独德读渎牍椟黩督赎达夺跌迭笛敌滴狄涤嫡得答搭牒蝶谍

E

F
服福伏幅佛拂弗 伐罚筏阀乏

G
割刮阁郭格革隔国鸽

H
黑斛忽滑活猾涸合阖蛤

I (空)
J
揭绢究菊局汲疾吉嫉唧掘竭节绝结洁决诀杰颉爵籍积屐击绩激极即缉辑急及揖接捷颊
楫睫劫夹

K 坷哭窟嗑
L 疗捋拉
M 茗谜末膜摸
N 捏
O 殴
P 仆泼霹
Q 七漆屈掐
R (空)
S 杀稍熟缩叔淑孰俗实失虱刷舌勺石蚀识湿十拾什
T 突凸脱托踢帖贴
U (空)
V (空)
W 屋
X
享肖学膝悉歇瞎穴削昔席夕惜檄析晰淅息习袭吸协侠挟狭峡匣胁

Y 彦曰噎约鸭押
Z
竹脏植织值足轴逐粥烛捉卓琢浊擢镯濯卒侄辙哲酌灼凿昨泽宅责择摘谪职直贼则殖汁
蛰执杂匝辄


第三部分
古平仄兼有字
场胜不沈反单悄堕颇且好屏从治吹迟施遗值柴司衣誉与如嘘恶剂题离泥医回振亲斤员
曼叹句摊缘煎悬穿缠牵先研烧哨炮料摇敲操轲过逻侦盟听经暝凭凝橙收犹油荫临吟深三参
霓撞幢渐仔胥楷竣坦跳泡咬献忘望浪蒋并榜瞪占汗拌讪患
--


今仄古平:
筒、戏、俱、喻、炖、跑、搂


今平古仄常用字表
A:阿凹 B:八捌拔跋魃白伯般剥雹薄逼鼻荸骠憋鳖瘪别钵拨饽泊帛舶箔驳钹勃渤脖鹁博搏膊礴 C: 嚓擦糙插察碴拆吃哧出吹捶戳撮 D:哒搭褡答瘩达怛妲打得德蹬滴籴的涤迪笛狄荻敌嫡跌迭叠耋谍喋牒碟蝶督独毒读渎牍 犊度咄掇裰夺铎踱 E:额 F:发乏罚伐阀筏佛幞弗拂伏袱茯黻幅辐福蝠匐服 G:呷割鸽圪疙胳搁葛革阁格隔嗝膈蛤估刮郭聒蝈国帼 H:涸貉合盒劾阂核盍阖黑忽惚鹄斛猾滑混豁劐活 J:击迹积屐绩缉激圾笈及汲级极笈岌即急吉亟瘠疾嫉棘集楫辑藉籍夹浃荚铗颊嚼角脚 缴觉疖结接揭孑节截杰诘洁劫碣竭捷睫究赳掬鞠局菊桔橘蠲撅孓珏绝噱决诀抉倔掘崛厥蕨獗 矍攫谲爵菌 K:勘棵颗磕瞌壳咳窟诓 L:拉邋疗溜馏噜捋 M:妈抹没谜乜摸膜 N:捏 o:噢 P:拍劈霹泼剖仆扑菩璞 Q:七沏漆戚掐切屈曲阙缺 R:如茹孺 S:撒塞杀煞勺芍舌什失虱湿十石识实拾食蚀 倏抒叔菽淑赎孰塾熟刷摔说俗缩 T:塌剔踢贴凸秃突脱托橐 W:挖玩屋喔 X:吸锡膝夕汐析晰蜥腊昔惜息熄悉蟋习席袭媳檄呷瞎辖黠匣侠狭峡暇削楔歇蝎协胁挟撷 戌靴薛穴学 Y:压押鸭轧噎叶一揖荫滢潆拥壅淤曰约晕 Z:杂咋咱脏凿则责帻择泽贼闸铡扎札炸摘宅着蜇螫蛰谪折哲辄辙汁织只侄职摭执直值殖


一)凡b、d、g、j、zh、z六母的第二声字,都是古入声字。 (二)凡d、t、L、z、c、s等六母跟韵母ㄜ拼合时,不论国语读何声调,都是古入声字。 (三)凡k、zh、ch、sh、R五母与韵母UO拼合时,不论国语读何声调,都是古入声字。 (四)凡b、p、m、d、t、n、L七母跟韵母ie拼时,无论国语读何声调,都是古入声字 (五)凡d、g、h、z、s五母与韵母ei拼合时,不论国语读何声调,都是古入声字。 在现代汉语里,凡是是鼻音(-n 、-ng)的都不会是入声字。因为入声字在其韵尾-b、-d、-g逐渐变化脱落后,不可能又加上一个辅音韵尾。入声字发展到今天只可能是开音节。



中国楹联学会网站:http://www.china-ysc.cn
中国楹联学会论坛:http://www.china-ysc.cn/03dz/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联都网 ( 闽ICP备2023009884号 )

GMT+8, 2024-6-10 08:50 , Processed in 0.077721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