鑱旈兘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52|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木桶集》序

[复制链接]
在线时间
5543 小时
主题
288

1404

帖子

2

精华

2万

积分

联都顾问

联都副站长

Rank: 9

UID
18539
经验
5522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5543 小时
注册时间
2008-9-16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3-17 14:4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木桶集》序

翟功印


接到周向峰同志这沓装订齐正,打印清晰,份量厚重的文稿,我迟迟未曾动笔有两个原委:一是笔者年初身体欠佳,静不了心;二是觉得这个序应该请红盾权威来写比较合适,本人无官无位,又何德何能?更非工商一员,不谙业务,让我撰文冠其首,却有诚慌诚恐之感,故搁浅至今。然出于向峰同志对我的了解、信任和殷切期望,盛情既抱,却之不恭,便使我在应允而后有点勉为其难了。于此下笔权当作从一个扶风同乡、文苑同道的兄弟角度,在拜读完大作而后来谈一些深切的体会和感言吧。

上世纪90年代初,一次偶然的机会,我认识了周浩老师,他和我父亲的年龄似乎相仿,可人家是工商干部,又喜好文墨,我倒有几分艳羡。10年前,我在法门寺佛都宾馆举办个人书法展,他带着自己作的一首乔迁诗让我给他写出来,说拟于新居悬挂。读了诗作,我甚为敬佩,印象自此加深。近年来陆续在《扶风文艺》上看到他写的快板和更多的诗词作品,我始晓得他在地方上算得上一个文人、诗人。

有其父必有其子,周向东同志就继承了他父亲周浩老师在文艺上的遗传基因。1999年前后,向东同志在县政府办公室任干事做文秘工作,在当时,他认识我之后,还请我为他和妻子周红燕撰了一副嵌名联:“红阳布东道;紫燕向周原。”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如今,他已是县招商局的领导了。

与向峰相识应该是在2008年末,一次,我在县工商局与朋友谈话,向峰迎了上来,朋友介绍说他是局办公室的秘书,并说他是局退休的周浩老师的二公子。当时我十分惊讶!原以为周老师已有一个笔杆子儿子已经了不起了,今又冒出一个,实在不虞之中,这不由得教我联想起曹氏父子。
一门两代三父子,
都是扶风笔杆子。
虽则向峰年最少,
峻格出奇追曹植。

与周家父子有如此深的宿缘,或许是冥冥之中的安排。故而后来在与向峰频繁的相晤之中对他便有了更多的了解和认知。

读向峰第一篇文字是一则用文言写成的小品文《开会》,讲的是办公室发生的小故事,行文高古顺畅,简洁明快,颇具风趣。当时想一个从事文案工作的年轻人,能有如此深的文字功力,在扶风县域实为罕见,颇令我震惊!

《党史铭记》写成后,我曾推荐给《扶风墨苑》刊登,在境内外产生了一定影响。这篇文章是为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而撰的,从思想上而言,假设没有对党怀有高度的敬意和全心的热爱,这篇饱蘸激情的文墨是倾倒不出来的。全文依然采用文言句式,赋的框架,用词凝炼,行笔利落,不愧为一篇佳作。

后来,相继又读了他写的《春登飞凤山》《红盾赋》等散文、诗赋、对联以及一些论文、新闻报道,觉得他很有才情,修养比较全面。“大志非才不就,大才非学不成”(明·郑心材语)。或许是爱屋及乌之故,于是便介绍他加入了市楹联学会,又鼓励他还要多读书、读好书,加厚积淀,并积极参与社会征文活动,在竞争中锤炼自己的意志。

2009
年初,陕西岐山周文化艺术节海内外征联大赛拉开帷幕,组委会委任我担负主评工作。在评审期间,我见到向峰撰写的三副联子,虽则未能进入复评、终评,最终也仅是两副入选进大赛作品集,但通过投稿,一则证实了他能够跳出行业圈子,通过文字与社会沟通。作文如同作人,这是从封闭型走向开放型的一方面表现。二则证实他已具备了较好的心理素质,最起码也是保持了一种平和与顺其自然的心态来参与以示助兴的。试想自己的参赛稿能与上万副作品进行角逐,而获奖名额仅为30来副,其胜出机率有多大?隔行如隔山,楹联看似简单,其实其中的奥妙还很多。非楹联界行家里手,在知晓赛事竞争之激烈与其入围之艰难的情况下,偶抱一丝希望而外,社会上大部分应征者落选都是很正常的。

人的一生都是在不断地向成功的彼岸做着努力,而失败处常常十有八九,每个人尤其是年轻人均会难免要历经无数次的挫败。只有在挫败中学会坚强,勤于砺志,发愤学习,一旦学有所思,学有所得,学有所悟,在充实了自己而后,默默耕耘,巧凭智慧,紧抓机遇,最终才有可能获得大成功、大成就。同时,人们往往会从这个努力的过程中体尝到一番心灵的愉悦,不仅锻炼了意志,又锻炼出好修养、好品质,这也是最重要的收益。

眼前这本沉甸甸的书稿,我已翻阅了多遍,如果说,一个个方块汉字就是一个个健壮士卒,那他岂不是一位能调动千军万马的主帅,十几万文字就是十几万大军,那种指挥若定的气宇,叱咤风云的豪迈,铁马金戈的震撼,不时地在我眼前和脑际若隐若现地回荡。

书稿名为《木桶集》,是借用外国一篇小品文中木桶装水的启示来取义的,大意是说,木桶只有装满了水,才在海风狂浪下不容易被吹到,转到做人作文上而言,便是只有不断地来充实自己方可站得稳脚跟。集子共分三大块:一为文艺作品,14篇;二为理论文章及调研论文,共18篇;三为政务信息,共35篇。后两者是向峰的强项所在,也是这本文集的主体。文秘工作在以前称为记室、书记、文书等,古往今来,一直处于一个非常重要的地位,担负着一定的责任。就当代而言,它在上报下发单位文件的起草上,在领导书面讲话文稿的具体形成上,在单位年度工作安排与总结的具体撰写上,在大小会议的记录上,以及平日里繁忙的上传下达、迎来送往、后勤保障的事宜安排和具体行动上,都要付出常人多倍的心力、脑力及体力。从未做过此项工作的人往往只看到秘书在陪同领导时荣光的一面,而尤其是夜深人静时独操键盘又绞尽脑汁的辛劳,是一般人难以体会的。

在工商部门的工作性质逐渐由职能型向服务型转化的今天,作为每个工商人在认真学习领会行业精神后,对自身职业道德、工作态度都确立了一个新的观念和出发点。文秘工作同样也不例外,向峰本该只完成好本职工作足可,但出于对工商系统的热爱,出于对文字的迷恋,他利用一些闲暇时间撰写了大量的工商论文和新闻报道。向峰凭着在工商理论研究上的专长,依托工作岗位和才华上的优势,靠着一双聪颖的慧眼,能准确地把握时势聚焦和民生消费问题上的热点、难点,以极为迅捷的速度,善思多思,濡墨成文,站在一个工商人的角度如实地反映行业发生的一些大事、要事、奇事、怪事,为消费者维权,为公理摇旗,为行业鼓劲。作为部门的口舌,充分地发挥着应有的作用,文章里的笔触处处折射出一个文人的正义质感,弥漫着一个工商人对行业的服务热情。

论文《试论工商部门对农村代销店的监管》(2005年),作者以基层监管者的视野,较早地对农村消费安全管理提出了自己的真知灼见,具有很强的前瞻性;《监管中创新,框架内建档,积极实践“六个标准档案化”食品监管模式》(2009年),对食品安全总结出了一个既完善又可操作的经验;《村书记与他的维权站》(2010年),作为“一会两站”的重要理论研究者,他在社会管理创新实践中为扶风消保维权增加了内容,丰富了内涵;《两代人的工商不了情》(2011年),记述了两代工商人同工商事业同呼吸共命运的奉献激情,此文先后在工商总局的《工商行政管理》刊物上以经验介绍、工作交流等不同形式发表。

或许是由于文能达意笔挑千钧的缘故,向峰相继撰写的《开展“一会两站”建设服务网络建设的探索》《探索中前进、实践中完善,积极构建监管执法和维权服务新平台》的经验文章,总结出了独具扶风特色的“四式四全”的做法,得到了社会的认可,被工商总局称之为扶风模式。

论文《扶风个体私营经济从渐变到巨变的思考》,2008年在全县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年征文中荣获一等奖;《加快商标战略实施,为扶风经济社会转型突破提供强力支撑》,2011年在全县纪念建党90周年征文中荣获二等奖。这些文章踊跃地为扶风经济社会发展献言献策,颇见匠心。同时他还将触角延伸到工商业务的其他方面。集子中收录的论文是在全国、省市等媒体发表过的,整体上观点清晰,说理到位,措词准确,文笔洗炼。

2008
年,向峰在报考市委宣传部时,虽进入了复试,但遗憾的是,他最终与之失之交臂,然而,这却丝毫没有挫伤他的创作激情,向峰始终坚持不懈地学习,积极为工商行业鼓与呼。《少林和尚显形记》《虚假宣传何处匿,佛堂深处岂安身》等针对农村中的消费欺诈、虚假宣传等现象,敢于揭露丑恶,伸张正义,《中国工商报》社据此编发了漫画及按语。《老汉受骗误服“勃力邦”,工商挺身急送“退热散”》能紧抓特例,如实撰文,及时报道,尤其是谐趣的标题非常引人,读后令人记忆颇深,给人以启示。

从2003年至今,向峰相继在《中国工商报》《中国消费者报》《中华商标》《工商行政管理》《陕西工商》《西北信息报》等各级报刊杂志上发表论文、通讯300多篇。在互联网上只要一点击“扶风工商”,向峰的作品便赫然在目。2008年他被评为全市工商系统服务标兵;2011年在全市工商系统知识比武中,他又以优异的成绩被表彰为业务标兵。“功夫深处出成果;志向高时达峻峰。”正是向峰在文字上勤勤恳恳地耕耘,他才有了如此多的成绩和殊荣,谨表祝贺!

最后,我还想提一提向峰写的散文《沉默的父亲》,这篇文章感情真挚,运笔细腻,尤是动人!父亲作为一名退伍军人,转业到地方后为工商事业奉献了大半生,为上有老人下有妻小的家庭操劳了大半生,为自己与孩子的文艺爱好陶醉了大半生。通过一件件喜怒哀乐的事实的陈述勾画出了一个有责任心的磊落、朴实、伟大的父亲形象。父亲对老人的孝敬,对子女的严教,对他人的厚道,一一跃上纸面,使人颇受感染。可是文章到了末尾,向峰笔锋一转,写到退休后的父亲常常缄默不语,“如果这沉默是您无言的伤抑,您可知道,这沉默,最伤儿心”,这恰是文章能揪人寻思的奥妙之处。父亲晚年沉默的真实写照,也正是目前我国不少老人在离退休后一个时期心态的正常反映之共性所在。向峰在父亲的责骂声长大,作为儿子深爱着父亲,触摸到了老人沉默中脉动的语言,相信他有自己内心深切的理解和感悟。

明·宋濂云:“功有所不全,力有所不任,才有所不足。”意思是说人不可能十全十美。但我却想,一个人若在自己的能力极限内,尽可能地做些拓展、兼容,或许更好些。向峰秉承了他父亲做人的憨厚、正直,立身的勤俭、廉洁,从文的谦虚、严谨等诸多传统美德,十分可贵!然而,处于当今这个信息多元化,人情复杂化,竞争激烈化的时代,在保持个性和人生准则的同时,为人处事上适当再放开一点胆识与张力,和各层面的有益的朋友多一些沟通与交流,或许对他大有裨益。

当然,就这本文集而言,还有个别地方值得斟酌和推敲,语序也罢,字词也罢,能改的、能润色的我略作了提示,已经发表公示于众的,也不便细扣了。

如果自身没有艰辛的努力和付出,没有工商系统这个很好的平台,很难说向峰就有现在的不俗成绩。他是一个文人,一个很重感情又知道感恩的好人,他除了深深地热爱文学和文案工作而外,更深深地热爱着工商事业,热爱着曾经给予过他关怀、支持及帮助的领导、同事和朋友。但愿好人如同他的文章一样能够得到更多人的赏识和喜爱。
向峰兄弟尚年轻,文学之路尚远,《木桶集》是一个里程碑。挫折、成绩及荣誉是后面前进时的起点和动力。祝愿他在以后的工作和学习中依然不断地来充实自己,完善自己,早日步向更加壮观的辉煌。同时希望《木桶集》能给读者一点收益或启示。


2012年2月20日于西京十驾轩
在线时间
1013 小时
主题
3

403

帖子

0

精华

4214

积分

联都进士

殿试探花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UID
31944
经验
568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1013 小时
注册时间
2011-3-19
2
发表于 2012-5-11 13:59 | 只看该作者
扶风人厉害!
桑田沧海层林幻;燕舞莺歌独客吟。——横云赠

长怜垄上桑林晚;独舞阶前竹影斜。——缅甸哥

枣树门前独舞;桑林屋后常青。——洪都老师赠

歌台舞榭谁不爱,林泽桑麻我独钟——凌云老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联都网 ( 闽ICP备2023009884号 )

GMT+8, 2024-11-16 06:07 , Processed in 0.073108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