鑱旈兘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82|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B17-丰儿学习《蕙风词话》开贴

[复制链接]
在线时间
118 小时
主题
1

54

帖子

0

精华

2315

积分

联都高级会员

Rank: 3

UID
42013
经验
542 点
威望
0 点
在线时间
118 小时
注册时间
2012-10-11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4-16 16:4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逍遥丰 于 2013-4-16 16:47 编辑

【《蕙风词话》】(新校本) 清 周颐撰 2009.收藏

  
  况周颐(1859~1926) 清季词人。字夔笙,号蕙风。桂林人。光绪二十一年(1895)任内阁中书。擅于填词,对词学理论也很有研究,与王鹏运、朱祖谋、郑文焯齐名,时人称为“清季词学四大家”。着有《蕙风词话》、《蕙风词》等。
  不归按:网上有简体本《蕙风词话》,文字错缺至多,几不可读,取人文版《惠风词话》正之。人文版无标题,疑标题乃唐圭璋《词话丛编》本所加,故不之删也。
在线时间
118 小时
主题
1

54

帖子

0

精华

2315

积分

联都高级会员

Rank: 3

UID
42013
经验
542 点
威望
0 点
在线时间
118 小时
注册时间
2012-10-11
2
 楼主| 发表于 2013-4-16 17:2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逍遥丰 于 2013-4-16 18:46 编辑

 ○ 词非诗余

  沈约《宋书》曰:“吴歌杂曲,始皆徒歌。既而被之弦管。又有因弦管金石作歌以被之。”按前一法即虞廷依永之遗,后一法当起于周末宋玉《对楚王问》。首言客有歌于郢中者,下云其为《阳阿》、《薤露》,其为《阳春》、《白雪》,皆曲名。是先有曲而后有歌也。填词家自度曲,率意为长短句,而后协之以律,此前一法也。前人本有此调,后人按腔填词,此后一法也。沿流溯源,与休文之说相应。歌曲之作,若枝叶始敷。乃至于词,则芳华益茂。词之为道,智者之事。酌剂乎阴阳,陶写乎性情。自有元音,上通雅乐。别黑白而定一尊,亘古今而不敝矣。唐宋以还,大雅鸿达,笃好而专精之,谓之词学。独造之诣,非有所附丽,若为骈枝也。曲士以诗余名词,岂通论哉。

  ○词非诗之剩义
诗余之“余”,作赢余之“余”解。唐人朝成一诗,夕付管弦,往往声希节促,则加入和声。凡和声皆以实字填之,遂成为词。词之情文节奏,并皆有余于诗,故曰“诗余”。世俗之说,若以词为诗之剩义,则误解此余字矣。
诗余是一种文学形式,从萌芽到定型,需要一个或长或短的过程。这种已定型的文学形式,还需要另一个过程,才能确定其名称。词是从诗分化出来,逐渐发展而成为脱离了诗的领域的一种独立的文学形式,其过程是从盛唐到北宋,几乎有二三百年的时间;而最后把这种文学形式定名为“词”,还得迟到南宋中期。
词先名长短句,后名诗余,绝非剩之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联都网 ( 闽ICP备2023009884号 )

GMT+8, 2024-6-8 04:47 , Processed in 0.082307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