鑱旈兘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278|回复: 2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紧急求助

[复制链接]
在线时间
1 小时
主题
8

24

帖子

0

精华

833

积分

联都中级会员

Rank: 2Rank: 2

UID
5409
经验
120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1 小时
注册时间
2005-7-11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5-12-1 09:2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1950年,8000湘女上天山,后应组织安排与生产建设兵团8000官兵组成8000个家庭.55年后,8000湘女在湖南经视台策划下重回家乡.家乡将为他们树碑立传.觅几个好联用于活动现场. 真人游戏|足球篮球|时时ⅰ彩| 六合投ⅰ注| 网络赚钱去SO娱ⅰ乐ⅰ城:顶级信用ⅰ提现百分百即时到账SO.CC
在线时间
987 小时
主题
216

2623

帖子

2

精华

2万

积分

荣誉版主

追风捕快

Rank: 6Rank: 6

UID
5030
经验
3914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987 小时
注册时间
2005-5-26
2
发表于 2005-12-1 10:12 | 只看该作者

能否详细介绍下...以便联友们写联

真人游戏|足球篮球|时时,彩| 六合投,注| 网络赚钱去SO娱,乐,城:顶级信用,提现百分百即时到账SO.CC
七情六欲三思过                     
万事千般一醉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1 小时
主题
8

24

帖子

0

精华

833

积分

联都中级会员

Rank: 2Rank: 2

UID
5409
经验
120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1 小时
注册时间
2005-7-11
3
 楼主| 发表于 2005-12-1 13:27 | 只看该作者

湘女

湘土,依山伴水;湘女,眉目含情、能歌善舞。湘山里飞出的才子佳人,更是无以数计。我,来自洞庭湖畔的一个小镇,自小以湘土文化滋润而成的女子。我,当然爱我的家乡。更爱那乡土地上,土生土长勤劳朴实的乡亲们……。 “八百里洞庭美如画,哟喂~~!八百里洞庭桂花香,八百里洞庭哟……我的家呐~!”夜幕下,异乡的我听着熟悉的乡歌,仿佛又把我牵回到了那个亲切无比的地方。于是,心中便有了股泉在涌动……。我希望,通过这些小小文字能提醒那些在外漂泊而日渐失去方向的湘情少女们:别忘了,我们曾出生在那片淳朴飘香的热土地上!别忘了,我们都是湘江儿女~~! ——引子 我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女子,飘泊在异乡的岁月里,辛酸与汗水伴着不堪回首的往事,一起流尚……。踏走在眼泪、悲痛、失望、无奈、迷茫之间,挣扎在红白尘世之颠,也曾想会不会就这样,如美人鱼泡沫般蒸发?! 这夜,静寂。拾起布满灰尘的伙伴《读者》,一段有关家乡的壮烈史歌在映入眼帘——“八千湘女上天山”当触目到这七字时,灵魂为之一震,我竟差点忘了自己是名不屈不挠的湘女!同一则史事,还是当年的那个丫头;然而事过境迁,如今读来却心境迥异……。用自己的语言讲给大家,只想告诉与我同样漂零的湘女们:那忘记吗?湘水人骨子里那股劲儿…… 那还是在建国初期的五十年代,当我们的爸爸妈妈正值青春年少的时候……。 建国后不久,全国开始最初的西域拓边建设。方圆一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新疆,辽辽无边,荒无人烟。进驻的部队战士们,在就那荒凉的黄土上开垦着……。然而,新疆太大了!我们可爱的“中华儿”正值年少的青春,就那样贡献给了一毛不拔的黄土地。看不到亲人,见不到家乡,青一色的男人,望不到过的荒原,再坚强的汉子也会迅速枯萎……。 浏阳河的儿子、伟大的毛主席知道了,于是教育着祖国儿女:“中华儿女多奇志,不爱红妆爱武装”。在这伟大思想的带动下,湘江一带风起云涌。湖南湘女们,有的不顾家人反对,有的抛弃优越的家庭条件,纷纷踊跃报名。当时北上入疆,驻进部队的湘女,竟有八千余人!为些北上的湘女们,或是刚毕业的大学生,或是待嫁的闺女,都还是个个水灵儿的姑娘。她们把理想放逐在边疆,把生命奉献在荒原,还有那美丽的青春。 从此,“八千湘女上天山”成为湖南历史上一个不可回避的传奇,人们把五十年代初来疆的女兵誉为“荒原上的第一代母亲”。 左夫棠曾这么评价:“湘女带来的是湖湘文化,她们通过自己的工作和言行影响着这里的人,让这种伟大的东西在这里扎根,并与其它文化交融,这种东西是很不得了的。” 八千湘女!我们可以想像,那浩荡的女兵队伍进入荒原的景象。那时未开垦的西域,别说公路、医院这些基本保障设施,连人的温饱也是个问题。我们柔情似水的湘妹子,守着那片土,守着那刚毅开荒的汉子们,一扎进去就是一辈子,硬是没出来! 我们恋爱的女子,知道恋情是河水、鲜花、烛光;是浪漫、温馨、可爱。 我们已婚的妻子,知道婚姻是家,是老公,是孩子。 我们等爱的女子,知道等待是相思,是渴望……。 然而,这入疆的八千湘女们面对这些都是遥不可及。人都说,湘女多情呵~!这如水的湘妹子们离开了八百里洞庭,水帘子里再也看不到蓝蓝的湖水。在那寸草地不生的荒原,哪里有花?那里有清澈的小河?她们和男人一样,早出晚归;和男人一样扎着汗巾,挥洒着锄头;她们甚至比男人更辛苦的,收工后还要为粮食发愁,还要为男人洗汗湿了的衣裳……。 这些还不算,更令这些姑娘们难忘的是:生产。 已婚的妻子,再不满的婚姻,至少生产时会有父母在身边或有人来照顾。可当年八千湘女,个个全是未出阁的姑娘,谁懂接生、生产?在那样艰苦的岁月里,这些可敬可爱的湘女,把五指插进沙土,让长发扎入土坑,汗水、泪水、血水一齐流下的同时,为这荒芜的高原繁衍下一代又一代子孙。然而不辛的是,这数以千计的少女经历那样的风吹雨打,生生死死,过早夭折,无名逝去的香魂令人扯痛心扉。如今,留下来的仅仅少数,她们现都已是七旬左右的老人。这些活下来的老人们,沧桑的脸上仍刻着不变的湘貌,水灵的眼睛已是望眼欲穿。她们坐在门前的土坑上,仍在唱着当年的那首歌——乌孙山啊金色的摇床,那是英雄辈出的地方,碧绿的草原像丝织的花毯,心爱的姑娘像天鹅在歌唱。乌孙山啊金色的摇床,英雄喜爱自己生长的地方,假如叫我在异乡做一个国王,我情愿在故乡当一名靴匠。她们唱得老泪纵横,我也听得泪流满面。 这里我摘录一小文,从中你窥见当年天山上那八千湘女们的辛酸与不屈……:(为更好地表述,我作了略微的修改。): “老人指着混浊的伊犁河水说,原来她们冬天还要在伊犁河中打“土围子”,河水、河风冷得刺骨,粮食也是按量供应,根本吃不饱,当时真想回湖南。听着老人的絮絮叨叨,眼前闪现着她母亲遥望远方,盼望远在万里之遥的女儿回家的情形。老人终还是在新疆落地生根,如今已是华发早生,青春尽去,当年的理想是不是已经实现,我不得而知,也不敢询问。老人遥遥指着远远的一个山丘说:那里埋葬着当年一起进疆的小姐妹们,有些是病死,有些是忍受不了条件的艰苦,回家又无门,为了当初伟大的理想而自尽的姐妹们,我还好,毕竟活下来了。“毕竟活下来了。”当初伟大的理想沦为如此平凡的愿望?风吹来,绿色的田野充满了生机。” 这是湘土地上纯朴的女儿,一群美丽的姑娘,她们又何尝不是飞出湘山的金凤凰?!八千只金色的凤凰! 记得当年还小,初次听老师讲起这个故事只是有些酸,然而并不懂。年轮的更换,悄无声息。如今,我已亭亭玉立,几缕黄毛碎发也成长长黑发了;明亮的眼睛,塞进了红尘俗事,愈加深邃凄迷……。再次又拾起这则故事,敲响的键盘也显得格外沉重,然而,心却似乎明静了许多…… 曾经,是活生生的事实; 我,是实实在在的洞庭女儿; 我们,喝着同样的湘江水长大; 我们骨子里,流着的是同样股不屈不挠的湘女情! 我知道,在这个浮华的都市有不少流浪的湘妹子。她们执着、勇敢、勤劳,但会有一丝迷茫与无助,但我希望看到这章文字的湘妹子们能振作起来。 后记: 最初来深圳的时候,看到人们谈起街头巷尾的俗艳女人,我开始知道了什么叫“鸡”;然后,我听到有人在议论这些“鸡”大都来自湖南或四川。脸一下子,绷得紧紧,红得胀胀,把头也低得很低。那是股不知名的羞辱,来自心底。当有人问我来自哪里?我总是低头支支吾吾而不答。甚至有人问“你是不是江浙一带的?”或问“你是江苏人吧?”我竟点头称是! 在最初来深圳的一年里,我不敢说:我是湖南人,一个不折不扣的湘妹子。 还记得第一次承认自己家乡的时候,那是个男孩子。他突然低头问一句:你来自哪里?我像往常一样,低着头不敢答。他狡猾地看了看我,很肯定的说:“你是个湘妹子吧?”我惊讶地抬起头,看着他不知所措,我很想说不是,可毕竟从没说过谎,胀红着脸儿点了点头。我想,当时我一定把头低得很低、很低,因为后面那句,他几乎弯着腰给我说的。我听到他说:“你怎么了?”我委屈的眼睛抬了起来,无助地问:“你们都不喜欢湖南女子,是吗?我是湖南人,你还愿意和我做朋友吗?”我记得,那个高瘦的男孩,竟很男人般地抚了抚我的黑发笑着说:“不会啊~!湘妹子,很好。”“真的吗?”我惊喜地睁大了瞳孔,像发现了千年的宝藏……。 从那时起,我慢慢开始“学会”说:我来自湖南。 今天,我写下《湘山里飞出金凤凰》,为自己、也为你、为所有在异乡挣扎的湘女们!我知道,你们辛苦了,累了,心酸了,看不清方向了。让我们累了的时候,唱一曲家乡歌,好吗?不要让那根湘江的细绳线,牵得太远,好吗?我们湘女,心底深处不是有股强韧的劲儿吗?把它拿给来,给自己的明天吧!! 湘土文化孕育出的优秀儿女,又岂止这些?!回首自己走过的路,泞泥不甚;回眸往事历历,不堪入目。盈满泪水的眼眶,在镜里透着仍是那把凄迷;但我深深知道,在骨子里我又为自己注入了一股坚韧的髓……。 独在异乡的你——我们美丽的湘妹子儿,你,听到了吗?是否也读出了些什么…………? Ps:很可惜的是,我想要找几张史事图片,可终究没找着。但听说,最近湖南电视已有播放《八千湘女上天山》历史记录片回放。目前,湖南省政府也已组织代表团上天山去看望仍留在天山脚下,活着的或已逝的湘女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1 小时
主题
8

24

帖子

0

精华

833

积分

联都中级会员

Rank: 2Rank: 2

UID
5409
经验
120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1 小时
注册时间
2005-7-11
4
 楼主| 发表于 2005-12-1 13:33 | 只看该作者

湘女

也许这是件大家都没听说过或者早已忽略的旧事了!!

----据说,建国初年,王震将军受中央之命,领兵10万攻取大西北(新疆青海甘肃),打败了盘踞中国西北数十年的“二马”(马步芳、马鸿逵部)然后一路转战两万里,击退了新疆的国民党势力和疆独势力,一举解放了新疆,被毛泽东称赞为“第二次万里长征”。但是这支庞大的部队后来被命令不得返回内地,就地驻扎,并要求放下武器,进行生产开发,开荒自救,成立了所谓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现在仍旧是中国正规军队编制内的一部分,兵团战士据说有二百四十多万人。
当时这支部队被命令三年内不能结婚谈恋爱,后来又被要求永久性驻扎在边疆,但是问题出来了,士兵们同意驻守边疆,但一定要中央解决他们的生活婚配问题,否则将无心安置,王震将军向中央请示了无数次,后来中央施展计谋,谎称国家要招收大量女兵和培养女拖拉机手,在湖南和四川等南方省份(据说还有江浙和山东的姑娘)招收了数万名15岁到20岁的年轻女孩,然后用火车整车整车的往新疆送,被送的女兵在毫无自主的情况下要求与当地驻军婚配,要求服从组织分配,然后永久驻扎在当地,进行生产和维护边防……而那时候湖南的美丽传说“八千湘女上天山”,就是这么诞生的!!
她们被侵犯人权,被遗忘,被劳累,永远留在了荒凉的大西北!就如同古时候的发配边疆,可是她们是没有犯罪的,而是充满了理想……而今,谁还记得她们,
在我周围,很多老一辈人都说,当年老百姓欢欢喜喜把自己最好的女儿献给国家,从此就没有音信了……而据说,现在的那百万屯垦军人家庭,都挣扎在贫穷和困苦之中,说起来, 真是凄凉啊!
从汉代到如今,内地为新疆牺牲了太多的百姓……

在“为了国家”的伟大口号下,谁解百姓心中之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1 小时
主题
8

24

帖子

0

精华

833

积分

联都中级会员

Rank: 2Rank: 2

UID
5409
经验
120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1 小时
注册时间
2005-7-11
5
 楼主| 发表于 2005-12-1 13:38 | 只看该作者

湘女回乡

天山网讯(记者 邱鸣)55年前,一场“八千湘女上天山”的历史壮举将湘新两地人民紧紧连在一起。50多年弹指一挥间,当年青春年少的湘妹子如今已是白发苍苍的老妪。能再次回到家乡,看看日夜思念的湘江……成了她们有生之年最迫切的愿望。 为了满足湘女回乡看看的心愿及表达对湘女的敬意,作为自治区成立50周年的献礼,晨报携手湖南经济电视台、新疆电视台、兵团电视台共同发起“天山湘女回故乡”大型主题活动。拟在2006年元旦前后,组织一批湘女代表回家乡探亲。 活动主办方还将寻访当年来疆生活的湘女们,请她们讲述在疆生活期间的点点滴滴。 湖南经济电视台还将招募一支自驾车队重走天山路,重温“八千湘女”的奉献精神。 另外,活动主办方还决定在新疆寻找一块巨型花岗岩石,进行以湘女为主题的巨型雕塑创作。 石雕完成后,将被命名为“湘女石”,并从新疆运送到湖南,矗立在长沙湘江岸边。 “湘女石”原料要求:花岗岩石;体积在20立方米左右、重量在40吨以上;原生态的,没有经过人工切割雕琢、有足够的硬度、体积巨大、外型雄浑粗犷,能表现经过亿万年风雨侵蚀后的沧桑感;所在位置便于起吊运输。 如果您能提供满足这些条件的“湘女石”原料,如果您知道哪里有这样的石头,请致电本报;如果您就是湘女或者您知道湘女的故事,也请致电本报。本报热线电话:0991-8801111期待您的线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987 小时
主题
216

2623

帖子

2

精华

2万

积分

荣誉版主

追风捕快

Rank: 6Rank: 6

UID
5030
经验
3914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987 小时
注册时间
2005-5-26
6
发表于 2005-12-1 14:37 | 只看该作者

对于地处祖国之腹而又长期贫困中的湖湘楚地,自古以来,诞生了数不清的杰出人士,在中国的历史舞台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可是一直以来,它的地位又是尴尬的,饱受着多少非议.湖南的教育排在全国前列,每年为国家培养了大量的栋梁之材,可是他们大多选择了投身异地.他们为什么不留在美丽而可爱的家乡,而要千里迢迢地奔赴珠江\长江三角地带?其中的酸楚,他们自己很清楚.

重温湘女的故事,缅怀她们的丰功伟绩和那莫大的牺牲.我们有必要明白历史.

七情六欲三思过                     
万事千般一醉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2228 小时
主题
331

2233

帖子

4

精华

3万

积分

联都贵宾

十八擂三等奖获得者(应对联第二

Rank: 4Rank: 4

UID
4742
经验
5576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2228 小时
注册时间
2005-4-28
7
发表于 2005-12-1 19:43 | 只看该作者

没想到花开花谢也是湖南人啊。荣幸。

8000湘女回故乡,是湖南经济电视台正在策划的一个大型活动,不知道花斑的征联是用在什么地方与场合,望能告之,夫子一定会积极参与。

西南云气来衡岳日夜江声下洞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987 小时
主题
216

2623

帖子

2

精华

2万

积分

荣誉版主

追风捕快

Rank: 6Rank: 6

UID
5030
经验
3914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987 小时
注册时间
2005-5-26
8
发表于 2005-12-1 20:57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儒夫子在2005-12-1 19:43:00的发言:

没想到花开花谢也是湖南人啊。荣幸。

8000湘女回故乡,是湖南经济电视台正在策划的一个大型活动,不知道花斑的征联是用在什么地方与场合,望能告之,夫子一定会积极参与。

夫子弄错了,此非彼也!
七情六欲三思过                     
万事千般一醉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0 小时
主题
342

3839

帖子

5

精华

1

积分

联都贡士

沉在海底的鱼+联都进士

Rank: 6Rank: 6

UID
2639
经验
4831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4-9-2
9
发表于 2005-12-1 21:31 | 只看该作者

八千湘女……真不知道还有这么一段令人泣下的历史。

以国家的名义牺牲个人的幸福,那一种痛向谁去诉说?真诚地希望,这样的悲剧能够再少一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0 小时
主题
24

290

帖子

0

精华

2927

积分

联都高级会员

Rank: 3

UID
6573
经验
384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5-11-15
10
发表于 2005-12-1 23:15 | 只看该作者

社会每前进一步,都会有牺牲。只有牺牲一部分人的利益,才能使多数人获得幸福与满足。只是希望后来人不要忘了他(她)们。

辉煌历史丹心谱

锦绣河山白骨堆

这个不是楼主想要的联,等慢慢想一个送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0 小时
主题
78

141

帖子

3

精华

3623

积分

联都高级会员

Rank: 3

UID
1285
经验
530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4-1-20
11
发表于 2005-12-2 08:50 | 只看该作者

为湘女而感动,为往事而感伤

为湘女而感动,为往事而感伤.何时才不会以组织的名义做类似的安排.

凑一联以表对8000湘女的敬意和有心者如湖南经视.两由之的支持.

湘女迢迢,舍潇水奔天山,也是忠诚也是梦,他乡好散抱;

时空五五,染青丝成白发,几多风雨几多愁,故土最知心.

孙太平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12-2 8:52:41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0 小时
主题
88

1075

帖子

2

精华

1649

积分

联都贡士

Rank: 6Rank: 6

UID
4427
经验
1649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5-4-8
12
发表于 2005-12-2 09:42 | 只看该作者
看楼主的意思好象对当时党央屯兵驻守、开垦自救的政策充满了怨愤。共产党解放后做过很多错事,但这一桩却大大的英明!若不是当初的决策,恐怕今日之新疆石油、棉花、天然气都非国人能享有了。为国家、为子孙后代做出牺牲的何止这8000湘女,就是那几十万农垦战士牺牲的也不比她们少吧!这就是历史,那样的条件需要那样的决策和那样的人。我觉得你提到人权很可笑!美国人西部拓疆的时候,对印地安人讲过人权吗?为那些做出奉献的人竖碑立传可以,但不可因个人的牺牲攻击国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987 小时
主题
216

2623

帖子

2

精华

2万

积分

荣誉版主

追风捕快

Rank: 6Rank: 6

UID
5030
经验
3914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987 小时
注册时间
2005-5-26
13
发表于 2005-12-2 10:41 | 只看该作者

当时的情况下,党和国家做出那样的决策也属于无奈之举,但历史证明:少数人的牺牲造就了大中国的和平与富强,这种牺牲是值得的,这种决策是英明的,而且这种牺牲精神也应当是每个国人要具备的品质.

我们写湘女,应当更多地从历史和社会的角度入手,从她们自身那种大无畏的牺牲精神入手.我想主办方应该是这种想法的.作为湘人,我为湘人喝彩!

七情六欲三思过                     
万事千般一醉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0 小时
主题
18

432

帖子

0

精华

1

积分

联都贡士

Rank: 6Rank: 6

UID
4080
经验
743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5-3-3
14
发表于 2005-12-2 12:22 | 只看该作者

驱外虏、镇疆独,故土新归,后人犹荫左公柳 舍自身、安戍众,青丝白发,今日当铭湘女功 历史上西北与地处中国腹地的湖南少有联系,百余年来却实实在在紧密过两回,都是因为两个湖南人而起,分别是左宗棠与毛泽东,正是因为两人的高远识见使得大西北成为中国当今的战略与资源腹地。不过五十年前八千湘女入疆与百余年前湖湘子弟遍天山略去意义本身就不可同日而语了。左氏当初带领以湘人为主的部队扶棺而出,那是有明确的目的,以他自己的话说就是边患急于海防,当国家财力不足同举之时,西北之急乃目前之患,而海防只是异日之忧,在海陆孰重的那场争论中,他的这一见解被中央政府接受,所以湘人出兵是那场争论后的一次具体而又明确的军事行动。而八千湘女赴疆,却是被以堂潢的名义组织去的,多少让人感到了点悲哀,尽管不否认政治的需要是第一位的,从意义说说同样是功在千秋,但对每个活生生的个体的人来说,当她们由青丝变成白发,我们在赞美她们的贡献时,最好也不要漠视她们的心灵感受。 新疆辨名: 新疆古称西域,各代有所变化,但有清一朝绝非是新占之地,新拓之土,何以叫新疆的呢?左宗棠在出兵收拾完大西北后,慈禧问他该以何名命之?左公答道:故土新归,谓之新疆宜也。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12-2 16:04:43编辑过]
心悬巴地月,情寄蜀山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987 小时
主题
216

2623

帖子

2

精华

2万

积分

荣誉版主

追风捕快

Rank: 6Rank: 6

UID
5030
经验
3914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987 小时
注册时间
2005-5-26
15
发表于 2005-12-2 12:40 | 只看该作者

浩荡黄沙,天山永记,八千名志士到来,历半生乃诠释青春无悔。

逶迤衡岳,楚水长歌,五十载红颜老去,于此刻更烘托湘女多情。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12-2 14:41:02编辑过]
七情六欲三思过                     
万事千般一醉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0 小时
主题
0

1

帖子

0

精华

365

积分

联都初级会员

Rank: 1

UID
6691
经验
52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5-11-28
16
发表于 2005-12-2 13:59 | 只看该作者

为楼上的大处着眼叫好, 做人就得看远一点.

同时也向湘女们致敬!

如果可以,希望社会为她们做多一点事 !!

白发深情思故土 青春无悔铸新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35 小时
主题
221

2665

帖子

2

精华

2万

积分

联都贵宾

潇湘派客座看门人

Rank: 4Rank: 4

UID
3384
经验
3518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35 小时
注册时间
2004-12-22
17
发表于 2005-12-2 14:24 | 只看该作者

东北人话东北。

看了楼主的发言,有一点感想,在此与关心此话题的联友们交流,以利于更好的定位楼主征联的主题思想。

东北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前,人口不过三千万左右。其人口构成大体是由三分之二的河北人与三分之一的山东人组成。因此东北就目前来说还没有自己较完整的文化体系。

就是这样的一个东北,在日军侵华时,全国人民抗战八年,而这里的三千万军民,却同日寇浴血奋战了十四年。在十四年的艰苦岁月中,东北军民以身报国,牵制了大量的日军,为全国的抗战做出了杰出的贡献,赴国难者不计其数。

就是这样的一个东北,三年解放战争时期,做为解放军的大后方,出人出物,为全国解放,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

就是这样的一个东北,在建国初期,源源不断的把木材,煤炭,钢铁等运往内地,为巩固新中国的政权,立下了汗马功劳。

就是这样的一个东北,在三年自然灾害期间,几千万人民宁肯自己勒紧裤腰带,把粮食运送到全国各地,挽救了无数的生灵。

然后,当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了大江南北的时刻,东北似乎成了被遗忘的角落。特区建立了,沿海富足了,甚至西部也开发了,而东北,除了得到一个姗姗来迟的老工业基地改造的政策以外,好像再也没有什么可以值得一提的了。就是这个老工业基地改造,东北人民所能看到的最大实惠,也不过是失业的人数增加了很多,政府的包袱甩掉了不少。

与八千湘女相比,东北几千万父老乡亲所付出的,难道还少吗?

同意有些联友的看法,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在发展进程中,难免会有些人做出牺牲,这就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这就是历史。

让我们正视历史与现实,正确对待吧。八千湘女以身相许,中华儿女亦是慷慨悲壮!我们要感念功臣的功德,我们更要牢记每一个炎黄子孙的责任。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12-2 14:31:12编辑过]
农桑亦雅,夫子遗风常扑面  
耕者何欢,霞光神采偶沾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0 小时
主题
105

2147

帖子

3

精华

2529

积分

联都贡士

珍藏局总书记+联都进士

Rank: 6Rank: 6

UID
1181
经验
2529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3-12-31
18
发表于 2005-12-2 18:34 | 只看该作者

展巾帼风貌,播湖湘文化,烈女八千援北部;

扬民族精神,传中华美德,驻军三代建新疆。

[em01][em03][em04][em05][em06][em07][em08][em09][em10][em11][em12][em13]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12-2 18:37:30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1186 小时
主题
16

670

帖子

0

精华

2107

积分

联都贵宾

Rank: 4Rank: 4

UID
1108
经验
2107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1186 小时
注册时间
2003-12-16
19
发表于 2005-12-3 21:59 | 只看该作者

为“天山湘女回故乡”撰联

上天山,战荒原,根扎边疆,以身许国,曾有八千湘女;

溯沅水,游故土,心思父母,移步访亲,漫谈五十沧桑。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12-3 22:01:31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6912 小时
主题
935

1万

帖子

7

精华

17万

积分

联都顾问

联都副站长

Rank: 9

UID
1352
经验
25788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6912 小时
注册时间
2004-2-4
20
发表于 2005-12-3 22:42 | 只看该作者

为国为民 一颗红心奔垦地

可歌可泣 八千湘女上天山

抬头饮酒,闭目玩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联都网 ( 闽ICP备2023009884号 )

GMT+8, 2025-2-22 16:21 , Processed in 0.118031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