鑱旈兘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83|回复: 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孟子

[复制链接]
在线时间
13004 小时
主题
6995

4万

帖子

68

精华

44万

积分

联都金牌会员

联都网站荣誉站长

Rank: 6Rank: 6

UID
9
经验
62566 点
威望
12 点
在线时间
13004 小时
注册时间
2003-5-20
1
 楼主| 发表于 2003-9-8 19:47 | 只看该作者
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曰:「王如知此, 则无望民之多於邻国也。」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池,鱼U+9F08不可胜食也; 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U+9F08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 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以;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 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於时,数口之家可以无□矣;谨 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於道路矣; 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 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於刺人而杀之, 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梁惠王章句上·第四章 梁惠王曰:「寡人愿安承教。」 孟子对曰:「杀人以梃与刃,有以异乎?」曰:「无以异也。」 「以刃与政有以异乎?」曰:「无以异也。」 曰: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此率兽而食人也。」 「兽相食,且人恶之;为民父母行政,不免於率兽而食人,恶在其为民父母也!」 「仲尼曰:『始作俑者,其无後乎!』为其象人而用之也, 如之何其使斯民□而死也。」 梁惠王章句上·第五章 梁惠王曰:「普国,天下莫强焉,叟之所知也。及寡人之身,东败於齐, 长子死焉;西丧地於秦七百里;南辱於楚:寡人耻之,愿比死者一洒之, 如之何则可?」 孟子对曰:「地方百里而可以王。」 「王如施仁政於民,省刑罚,薄税□,深耕易耨;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 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 「彼夺其民时,使不得耕耨以养其父母,父母冻饿,兄弟妻子离散。」 「彼陷溺其民,王往而征之,夫谁与王敌!」 「故曰:『仁者无敌。』王请勿疑。」 梁惠王章句上·第六章 孟子见梁襄王。 出语人曰:「望之不似人君,就之而不见所畏焉。卒然问曰:『天下恶乎定?』 吾对曰:『定於一。』」 「『孰能一之?』」 「对曰:『不嗜杀人者能一之。』」 「『孰能与之?』」 「对曰:『天下莫不与也。王知夫苗乎?七八月之间旱,则苗槁矣。 天油然作云,沛然下雨,则苗□然兴之矣。其如是,孰能御之! 今夫天下之人牧,未有不嗜杀人者也。如有不嗜杀人者, 则天下之民皆引领而望之矣。试如是也,民归之,由水之就下,沛然谁能御之!』 梁惠王章句上·第七章 齐宣王问曰:「齐桓普文之事,可得闻乎?」 孟子对曰:「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後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 无以,则王乎?」 曰:「德何如则可以王矣?」曰:「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曰:「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曰:「可。」曰:「何由知吾可也?」 曰:「臣闻之胡□曰:『王坐於堂上,有牵牛而过堂下者;王见之, 曰:「牛可之?」对曰:「将以U+91C1钟。」王曰:「舍之; 吾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对曰:「然则废U+91C1钟与?」 曰:「何可废也?以羊易之。」』不识有诸?」 曰:「有之。」曰:「是心足以王矣。百姓皆以王为爱也,臣固知王之不忍也。」 王曰:「然,诚有百姓者,齐国虽褊小,吾何爱一牛?即不忍其觳觫, 若无罪而就死地,故以羊易之也。」 曰:「王无异於百姓之以王为爱也;以小易大,彼恶知之? 王若隐其无罪而就死地,则牛羊何择焉!」王笑曰:「是诚何心哉! 我非爱其财而易之以羊也,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 曰:「无伤也,是乃仁术也,见牛未见羊也,君子之於禽兽也,见其生, 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远庖厨也。」 王说曰:「诗云:『他人有心,子忖度之。』夫子之谓也。 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夫子言之,於我心有戚戚焉; 此心之所以合宜王者,何也?」 曰:「有复於王者曰:『吾力足以举百钧,而不足以举一羽; 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则王许之乎?」曰:「否。」 「今因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於百姓者,独何与? 然则一羽之不举,为不用力焉;舆薪之不见,为不用明焉; 百姓之不见保,为不用恩焉。故王之不王,不为也,非不能也。」 曰:「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何以异?」曰:「挟太山以超北海,语人曰: 『我不能。』是诚不能也,为长者折枝语人曰:『我不能。』是不为也, 非不能也。故王之不王,非挟太山以超北海之类也;王之不王,是折枝之类也。」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於掌。 诗云:『刑於寡妻,至于兄弟,以御於家邦。』言举斯心加诸彼而已。 故推恩足以保四海,不推恩无以保妻子;古之人所以大过人者无他焉, 善推其所为而已矣。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於百姓者,独何与?」 「权,然後知轻重;度,然後知长短,物皆然,
潇洒吟怀看楚天,湘江水逝忆华年。
妃竹无语还摇曳,子规声里雨如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13004 小时
主题
6995

4万

帖子

68

精华

44万

积分

联都金牌会员

联都网站荣誉站长

Rank: 6Rank: 6

UID
9
经验
62566 点
威望
12 点
在线时间
13004 小时
注册时间
2003-5-20
2
 楼主| 发表于 2003-9-8 19:47 | 只看该作者
梁惠王章句下·第十一章 齐人伐燕,取之。诸侯将谋救燕。宣王曰:「诸侯多谋伐寡人者,何以待之?」 孟子对曰:「臣闻七十里为政於天下者,汤是也。未闻以千里畏人者也。」 「书曰:『汤一征自葛始,天下信之,东面而征西夷怨,南面而征北狄怨, 曰:「奚为後我?」』民望之,若大旱之望云霓也;归市者不止,耕者不变; 诛其君而吊其民,若时雨降,民大悦。书曰:『□我后,后来其苏。』」 「今燕虐其民,王往而征之,民以为将拯己於水火之中也,箪食壶浆以迎王师。 若杀其父兄,系累其子弟,毁其宗庙,迁其重器,如之其可也! 天下固畏齐之□也,今又倍地而不行仁政,是动天下之兵也。」 「王速出令:反其旄倪,止其重器;谋於燕众,置君而後去之;则犹可及止也。」 梁惠王章句下·第十二章 邹与鲁哄。穆公问曰:「吾有司死者三十三人,而民莫之死也。 诛之,则不可胜诛;不诛,则疾视其长上之死而不救。如之何则可也?」 孟子对曰:「凶年□岁,君之民,老弱转乎沟壑,壮者散而之四方者,几千人矣; 而君之食廪实,府库充,有司莫以告:是上慢而残下也。曾子曰:『戒之戒之, 出乎尔者,反乎尔者也。』夫民今而後得反之也,君无尤焉。」 「君行仁政,斯民亲其上,死其长矣。」 梁惠王章句下·第十三章 滕文公问曰:「滕、小国也;间於齐楚,事齐乎事楚乎?」 孟子对曰:「是谋非吾所能及也。无已,则有一焉。凿斯池也,□斯城也, 与民守之,效死而弗去,则是可为也。」 梁惠王章句下·第十四章 滕文公问曰:「齐人将□薛,吾甚恐;如之何则可?」 孟子对曰:「昔者大王居□,狄人侵之,去之岐山之下居焉。 非择而取之,不得已也。」 「□为善,後世子孙必有王者矣。君子创业垂统,为可继也。若夫成功,则天也。 君如彼何哉!□为善而已矣。」 梁惠王章句下·第十五章 滕文公问曰:「滕、小国也;竭力以事大国,则不得免焉。如之何则可?」 孟子对曰:「昔者大王居□,狄人侵之;事之以皮币,不得免焉; 事之以犬马,不得免焉;事之以珠玉,不得免焉。乃属其耆老而告之曰: 『狄人之所欲者,吾土地也。吾闻之也:君子不以其所以养人者害人。 二三子何患乎无君!我将去之。』去□,逾梁山,邑于岐山之下居焉。 □人曰:『仁人也,不可失也。』从之者如归市。」 「或曰:『世守也,非身之所能为也,效死勿去:』」 「君请择於斯二者。」 梁惠王章句下·第十六章 鲁平公将出,嬖人臧仓者请曰:「他日君出,则必命有司所之; 今乘舆已驾矣,有司未知所之,敢请。」公曰:「将见孟子。」 曰:「何哉君所为轻身以先於匹夫者!以为贤乎? 礼义由贤者出,而孟子之後丧逾前丧;君无见焉。」公曰:「诺。」 乐正子入见,曰:「君奚为不见孟轲也?」 曰:「或告寡人曰:『孟子之後丧逾前丧,』是以不往见也。」 曰:「何哉君所谓逾者?前以士,後以大夫,前以三鼎,而後以五鼎与?」 曰:「否。谓棺椁衣衾之美也。」 曰:「非所谓逾也,贫富不同也。」 乐正子见孟子曰:「克告於君,君为来见也,嬖人有臧仓者沮君, 君是以不果来也。」曰:「行或使之,止或尼之,行止非人所能也。 吾之不遇鲁侯,天也。臧氏之子,焉能使子不遇哉!」 公孙丑上·第一章 公孙丑问曰:「夫子当路於齐,管仲、晏子之功,可复许乎?」 孟子曰:「子诚齐人也,知管仲、晏子而已矣! 「或问乎曾西曰:『吾子与子路孰贤?』曾西蹴然曰:『吾先子之所畏也。』 曰:『然则吾子与管仲孰贤?』曾西艴然不悦,曰:『尔何曾比予於管仲! 管仲得君如彼其专也,行乎国政如彼其久也,功烈如彼其卑也: 尔何曾比予於是!』」 曰:「管仲、曾西之所不为也,而子为我愿之乎?」 曰:「管仲以其君霸,晏子以其君显;管仲、晏子犹不足为与?」 曰:「以齐王由反手也。」 曰:「若是,则弟子之感滋甚!且以文王之德,百年而後崩,犹未洽於天下。 武王、周公继之,然後大行。今言王若易然,则文王不足法与?」 曰:「文王何可当也!由汤至於武丁,贤圣之君六七作;天下归殷久矣, 久则难变也。武丁朝诸侯,有天下,犹运之掌也。纣之去武丁,未久也; 其故家遗俗,流风善政,犹有存者;又有微子、微仲、王子比干、箕子、胶鬲, 皆贤人也,相与辅相之;故久而後失之也。尺地莫非其有也,一民莫非其臣也。 然而文王犹方百里起,是以难也。 「齐人有言曰:『虽有智慧,不如乘势;虽有□基,不如待时。』今时则易然也。 0「夏后、殷、周之盛,地未有过千里者也。而齐有其地矣。鸡鸣狗吠相闻, 而达乎四境。而齐有其民矣。地不改辟矣,民不改聚矣;行仁政而王, 莫之能御也! 「且王者之不作,未有疏於此时者也;民之憔悴於虐政,未有甚於此时者也。 饥者易为食,渴者易为饮。 「孔
潇洒吟怀看楚天,湘江水逝忆华年。
妃竹无语还摇曳,子规声里雨如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13004 小时
主题
6995

4万

帖子

68

精华

44万

积分

联都金牌会员

联都网站荣誉站长

Rank: 6Rank: 6

UID
9
经验
62566 点
威望
12 点
在线时间
13004 小时
注册时间
2003-5-20
3
 楼主| 发表于 2003-9-8 19:47 | 只看该作者
公孙丑上·第六章 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 治天下可运之掌上。 「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作见孺子将入於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 非所以内交於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於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 「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 无是非之心,非人也。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 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自贼者也; 谓其君不能者,贼其君者也。 「凡有四端於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 □能充之,足以保四海;□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 公孙丑上·第七章 孟子曰:「矢人岂不仁於函人哉!矢人惟恐不伤人,函人惟恐伤人。 巫匠亦然。故术不可不慎也。 「孔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智!』夫仁,天之尊爵也, 人之安宅也,莫之御而不仁,是不智也。 「不仁不智,无礼无义,人役也。人役而耻为役,由弓人而耻为弓。 矢人而耻为矢也。 「如耻之,莫如为仁。 「仁者如射:射者正己而後发,发而不中,不怨胜己者,反求诸己而已矣。」 公孙丑上·第八章 孟子曰:「子路,人告之以有过,则喜。 「禹闻善言,则拜。 「大舜有大焉:善与人同,舍己从人,乐取於人以为善; 「自耕稼陶渔以至为帝,无非取於人者。 「取诸人以为善,是与人为善者也。故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 公孙丑上·第九章 孟子曰:「伯夷非其君不事,非其友不友,不立於恶人之朝,不与恶人言; 立於恶人之朝,与恶人言,如以朝衣朝冠,坐於涂炭。 推恶恶之心,思与乡人立,其冠不正,望望然去之,若将浼焉。 是故,诸侯虽有善其辞命而至者,不受也;不受也者,是亦不屑就已。 「柳下惠不羞污君,不卑小官;进不隐贤,必以其道,遗佚而不怨,□穷而不悯。 故曰:『尔为尔,我为我;虽袒裼裸裎於我侧,尔焉能浼我哉!』 故由由然与之偕而不自失焉。援而止之而止;援而止之而止者,是亦不屑去已。」 孟子曰:「伯夷隘,柳下惠不恭,隘与不恭,君子不由也。」 公孙丑下·第一章 孟子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德天时者矣; 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 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公孙丑下·第二章 「孟子将朝王。王使人来曰:「寡人如就见者也-有寒疾,不可以风; 朝将视朝,不识可使寡人得见乎?」对曰:「不幸而有疾,不能造朝。」 明日,出吊於东郭氏。公孙丑曰:「昔者辞以病,今日吊:或者不可乎?」 曰:「昔者疾,今日愈:如之何不吊?」 王使人问疾,医来。孟仲子对曰:「昔者有王命,有采薪之忧,不能造朝。 今病小愈,趋造於朝,我不识能至否乎?」使数人要於路, 曰:「请必无归而造於朝。」 不得已而之景丑氏宿焉。景子曰:「内则父子,外则君臣,人之大伦也。 父子主恩,君臣主敬;丑见王之敬子也,未见所以敬王也。」 曰:「恶,是何言也!齐人无以仁义与王言者,岂以仁义为不美也? 其心曰:『是何足与言仁义也。』云尔,则不敬莫大乎是。 我非尧舜之道,不敢以陈於王前。故齐人莫如我敬王也。」 景子曰:「否,非此之谓也。礼曰:『父召无诺,君命召不矣驾。』 固将朝也,闻王命而遂不果,宜与夫礼若不相似然。」 曰:「岂谓是与?曾子曰:『普楚之富,不可及也;彼以其富,我以吾仁; 彼以其爵,我以吾义;吾何慊乎哉!』夫岂不义而曾子言之,是或一道也。 天下有达尊三:爵一,齿一,德一。朝廷莫如爵,乡党莫如齿,辅世长民莫如德。 恶得有其一,以慢其二哉! 「故将大有为之君,必有不召之臣;欲有谋焉,则就之。 其尊德乐道, 不如是,不足与有为也。 「故汤之於依尹,学焉而後臣之;故不劳而王。桓公之於管仲,学焉而後臣之; 故不劳而霸。 「今天下地丑德齐,莫能相尚;无他,好臣所教,而不好臣其所受教。 「汤之於伊尹,桓公之於管仲,则不敢召。管仲且犹不可召, 而况不为管仲者乎!」 公孙丑下·第三章 陈臻问曰:「前日於齐,王□兼金一百而不受;於宋,□七十镒而受; 於薜,□五十镒而受。前日之不受是,则今日之受非也。 今日之受是,则前日之不受非也。夫子必居一於此矣。」 孟子曰:「皆是也。 「当<
潇洒吟怀看楚天,湘江水逝忆华年。
妃竹无语还摇曳,子规声里雨如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13004 小时
主题
6995

4万

帖子

68

精华

44万

积分

联都金牌会员

联都网站荣誉站长

Rank: 6Rank: 6

UID
9
经验
62566 点
威望
12 点
在线时间
13004 小时
注册时间
2003-5-20
4
发表于 2003-9-8 19:4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梁惠王章句上·第一章 孟子见梁惠王。 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 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 「王曰:『何以利吾国?』大夫曰:『何以利吾家?』 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 万乘之国弑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国,弑其君者,必百乘之家。 万取千焉,千取百焉,不为不多矣;□为後义而先利,不夺不餍。」 「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後其君者也。」 「王亦曰仁义而已矣,何必曰利?」 梁惠王章句上·第二章 孟子见梁惠王。王立於沼上,顾鸿□麋鹿,曰:「贤者亦乐此乎?」 孟子对曰:「贤者而後乐此,不贤者虽有此,不乐也。」 「诗云:『经始灵台,经之营之;庶民攻之,不日成之;经始勿亟,庶民子来。 王在灵囿,□鹿攸伏,□鹿濯濯,白鸟鹤鹤。王在灵沼,於□鱼跃。』 文王以民力为台为沼,而民欢乐之;谓其台曰灵台,谓其沼曰灵沼, 乐其有麋鹿鱼U+9F08。古之人与民偕乐、故能乐也。」 「汤誓曰:『时日害丧,子及女偕亡!』民欲与之偕亡,虽有台池鸟兽, 岂能独乐哉!」 梁惠王章句上·第三章 梁惠王曰:「寡人之於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移其民於河东, 移其粟於河内;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 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 或百步而後止,或五十步而後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潇洒吟怀看楚天,湘江水逝忆华年。
妃竹无语还摇曳,子规声里雨如烟。
在线时间
13004 小时
主题
6995

4万

帖子

68

精华

44万

积分

联都金牌会员

联都网站荣誉站长

Rank: 6Rank: 6

UID
9
经验
62566 点
威望
12 点
在线时间
13004 小时
注册时间
2003-5-20
5
 楼主| 发表于 2003-9-8 19:48 | 只看该作者
滕文公上·第二章 滕定公薨。世子谓然友曰:「昔者孟子尝与我言於宋,於心终不忘。 今也不幸至於大故,吾欲使子问於孟子,然後行事。」 然友之邹,问於孟子。孟子曰:「不亦善乎!亲丧,固所自尽也。 曾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可谓孝矣。』 诸侯之礼,吾未之学也。虽然,吾尝闻之矣:三年之丧,齐疏之服, U+98E6粥之食,自天子达於庶人,三代共之。」 然友反命,定为三年之丧。父兄百官皆不欲,曰:「吾宗国鲁先君莫之行, 吾先君亦莫之行也。至於子之身而反之,不可。且志曰:『丧祭从先祖。』 曰:『吾有所受之也。』」 谓然友曰:「吾他日未尝学问,好驰马试剑。今也父兄百官不我足也, 恐其不能尽於大事。子为我问孟子。」然友复之邹,问孟子。 孟子曰:「然。不可以他求者也。孔子曰:『君薨,听於□宰; □粥面深墨,即位而哭;百官有司,莫敢不哀,先之也。上有好者, 下必有甚焉者矣。君子之德风也,小人之德草也;草尚之风必偃。』是在世子。」 然友反命。世子曰:「然。是诚在我。」五月居庐;未有命戒,百官族人, 可谓曰知。及至葬,四方来观之,颜色之戚,哭泣之哀;吊者大悦。 滕文公上·第三章 滕文公问「为国。」 孟子曰:「民事不可缓也。诗云:『昼尔于茅,宵尔索□;亟其乘屋, 其始播百谷。』 「民之为道也: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无恒心,放辟邪侈, 无不为已。及陷乎罪,然後从而刑之,是罔民也;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 「是故,贤君必恭俭,礼下,取於民有制。 「阳虎曰:『为富不仁矣,为仁不富矣。』 「夏后氏五十而贡,殷人七十而助,周人百亩而彻:其实皆什一也。 彻者;彻也,助者,藉也。 「龙子曰:『治地莫善於助,莫不善於贡。』贡者校数岁之中为常。 乐岁粒米狼戾,多取之而不为虐,则寡取之;凶年粪其田而不足,则必取盈焉。 为民父母,使民□□然,将终岁勤勤,不得以养其父母,又称贷而益之, 使老稚转乎沟壑:恶在其为民父母也! 「夫世禄,滕固行之矣。 「诗云:『雨我公田,遂及我私。』惟助为有公田。由此观之,虽周亦助也。 「设为庠序学校以教之;庠者养也,校者教也,序者射也;夏曰校,殷曰序, 周曰庠,学则三代共之:皆所以明人伦也。人伦明於上,小民亲於下。 「有王者起,必来取法,是为王者师也。 「诗云:『周虽旧邦,其命维新。』文王之谓也。子力行之,亦以新子之国。」 使毕战问「井地。」孟子曰:「子之君,将行仁政;选择而使子,子必勉之。 夫仁政必自经界始;经界不正,井地不均,谷禄不平。是故,暴君污吏, 必慢其经界。经界既正,分田制禄,可坐而定也。 「夫滕,壤地褊小:将为君子焉,将为野人焉;无君子莫治野人, 无野人莫养君子。 「请野九一而助,国中什一使自赋。 「卿以下,必有圭田;圭田五十亩。 「馀夫二十五亩。 「死徒无出乡,乡田同井,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则百姓亲睦。 「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 公事毕,然後敢治私事;所以别野人也。 「此其大略也;若夫润泽之,则在君与子矣。」 滕文公上·第四章 有为神农之言者许行,自楚之滕,踵门而告文公曰:「远方之人,闻君行仁政, 愿受一廛而为氓。」文公与之处。其徒数十人,皆衣褐,捆屦织席以为食。 陈良之徒陈相,与其弟辛,负耒耜而自宋之滕,曰:「闻君行圣人之政, 是亦圣人也,愿为圣人氓。」 陈相见许行而大悦,尽弃其学而学焉。陈相见孟子,道许行之言曰: 「滕君,则诚贤君也。虽然,未闻道也。贤者与民并耕而食,饔飧而治。 今也滕有食廪府库,则是厉民而以自养也。恶得贤!」 孟子曰:「许子必种粟而後食乎?」曰:「然。」「许子必织布而後衣乎?」 曰:「否,许子衣褐。」「许子冠乎?」曰:「冠。」曰:「奚冠?」 曰:「冠素。」曰:「自织之与?」曰:「否,以粟易之。」 曰:「许子奚为不自织?」曰:「害於耕。」曰:「许子以釜甑爨,以铁耕乎?」 曰:「然。」「自为之与?」曰:「否,以粟易之。」 「以粟易械器者,不为厉陶冶;陶冶亦以其械器易粟者,岂为厉农夫哉! 且许子何不为陶冶,舍皆取诸其宫中而用之;何为纷纷然与百工交易, 何许子之不惮烦!」曰:「百工之事,固不可耕且为也。」 「然则治天下独可耕且为与?有大人之事,有小人之事。且一人之身, 而百工之所为备。如必自为而後用之,是率天下而路也!故曰:或劳心,或劳力; 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於人;治於人者食人,治人者食於人,天下之通义也。 「当尧之时,天下犹未平;洪水横流,□滥於天下;草木畅茂,禽兽繁殖, 五谷不登;禽兽逼人,兽蹄鸟迹之道,交於中国。尧独忧之,举舜而敷治焉。 舜使益掌火,益烈山泽而焚之,禽兽逃匿。禹疏九河,瀹
潇洒吟怀看楚天,湘江水逝忆华年。
妃竹无语还摇曳,子规声里雨如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13004 小时
主题
6995

4万

帖子

68

精华

44万

积分

联都金牌会员

联都网站荣誉站长

Rank: 6Rank: 6

UID
9
经验
62566 点
威望
12 点
在线时间
13004 小时
注册时间
2003-5-20
6
 楼主| 发表于 2003-9-8 19:48 | 只看该作者
滕文公下·第六章 孟子谓戴不胜曰:「子欲子之王之善与?我明告子。有楚大夫於此, 欲其子之齐语也;则使齐人传诸?使楚人传诸?」曰:「使齐人传之。」 曰:「一齐人传之,众楚人咻之;虽日挞而求其齐也,不可得矣。 引而置之庄岳之间,数年;虽日挞而求其楚,亦不可得矣。 「子谓薛居州,善士也,使之居於王所。在於王所者,长幼卑尊,皆薛居州也, 王谁与为不善?在王所者,长幼卑尊,皆非薛居州也,王谁与为善? 一薛居州,独如宋王何?」 滕文公下·第七章 公孙丑问曰:「不见诸侯,何义?」孟子曰:「古者不为臣不见。 「段干木逾垣而辟之,泄柳闭门而不内,是街已甚;迫,斯可以见矣。 「阳货欲见孔子而恶无礼;大夫有赐於士,不得受於其家,则往拜其门; 阳货□孔子之亡也,而馈孔子蒸豚;孔子亦□其亡也,而往拜之; 当是时,阳货先,岂得不见! 「曾子曰:『胁肩谄笑,病于夏畦。』子路曰:『未同而言,观其色赧赧然, 非由之所之也。』由是观之,则君子之所养,可之已矣。」 滕文公下·第八章 戴盈之曰:「什一,去关市之征,今兹未能;请轻之,以待来年然後已,何如?」 孟子曰:「今有人日攘其邻之鸡者,或告之曰:『是非君子之道。』 曰:『请损之,月攘一鸡,以待来年然後已。』 「如知其非义,斯速已矣,何待来年!」 滕文公下·第九章 公都子曰:「外人皆称夫子好辩,敢问何也?」孟子曰:「予岂好辩哉? 予不得已也。 「天下之生久矣;一治一乱。 「当尧之时,水逆行,□滥於中国;蛇龙居之,民无所定;下者为巢, 上者为营窟。书曰:『洚水警余。』洚水者,洪水也。 「使禹治之。禹掘地而注之海,驱蛇龙而放之菹;水由地中行,江、淮、河、汉 是也。险阻既远,鸟兽之害人者消;然後人得平土而居之。 「尧、舜既没,圣人之道衰,暴君代作;坏宫室以为污池,民无所安息; 弃田以为园囿,使民不得衣食;邪说暴行又作;园囿污池,沛泽多而禽兽至。 及纣之身,天下又大乱。 「周公相武王,诛纣伐奄;三年讨其君,驱飞廉於海隅而戮之; 灭国者五十,区虎豹犀象而远之:天下大悦。 书曰:『丕显哉文王谟,丕承哉武王烈;佑启我後人,咸以正无缺。』 「世衰道微,邪说暴行有作;臣弑其君者有之,子弑其父者有之。 「孔子惧,作春秋,春秋,天子之事也。是故,孔子曰:『知我者其惟春秋乎! 罪我者其惟春秋乎!』 「圣王不作,诸侯放恣。处士横议,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天下之言, 不归杨则归墨。杨氏为我,是无君也;墨氏兼爱,是无父也; 无父无君,是禽兽也。公明仪曰:『庖有肥肉,U+5ED0有肥马; 民有饥色,野有饿莩:此率兽而食人也。』杨、墨之道不息,孔子之道不著: 是邪说诬民,充塞仁义也。仁义充塞,则率兽食人,人将相食。 「五为此惧。闲先圣之道,距杨、墨;放淫辞,邪说者不得作。 作於其心,害於其事;作於其事,害於其政。圣人复起,不易吾言矣。 「昔者禹抑洪水,而天下平;周公兼夷狄,驱猛兽,而百姓宁; 孔子成春秋,而乱臣贼子惧。 「诗云:『戌狄是膺,荆、舒是惩,则莫我敢承。』无父无君,是周公所膺也。 「我亦欲正人心,息邪说,距□行,放淫辞,以承三圣者。岂好辩哉! 予不得已也。 「能言距杨、墨者,圣人之徒也。」 滕文公下·第十章 匡章曰:「陈仲子,岂不诚廉士哉!居於陵、三日不食,耳无闻,目无见也; 井上有李,螬食实者过半矣,匍匐往将食之,三咽,然後耳有闻,目有见。」 孟子曰:「於齐国之士,吾必以仲子为巨擘焉。虽然,仲子恶能廉; 充仲子之操,则蚓而後可者也。 「夫蚓,上食槁壤,下饮黄泉。仲子所居之室,伯夷之所□与? 抑亦盗跖之所□与?所食之粟,伯夷之所树与?抑亦盗跖之所树与? 是未可知也。」 曰:「是何伤哉!彼身织屦,妻辟□,以易之也。」 曰:「仲子,齐之世家也。兄载,盖禄万锺,以兄之禄为不义之禄而不食也, 以兄之室为不义之室而不居也;辟兄离母,处於於陵。他日归, 则有馈其兄生鹅者。己频□曰:『恶用是U+9D83U+9D83者为哉!』 他日,其母杀是鹅也,与之食之,其兄自外至,曰:『是U+9D83U+9D83之肉也!』 出而哇之。 「以母则不食。以妻则食之,以兄之室则弗居,以於陵则居之: 是尚为能充其类也乎?若仲子者,蚓而後充其操者也!」 离娄上·第一章 孟子曰:「离娄之明,公输子之巧,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师旷之聪, 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尧、舜之道,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 「今有仁心仁闻,而民不被其泽,不可法於後世者,不行先王之道也。 「故曰: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能以自行。 「诗云:『不愆不忘,率由旧章。』遵先王之法而过者,未之有也。 「圣人既竭目力焉,继之以规矩准绳;以为方员平直,不可胜用也。 既<
潇洒吟怀看楚天,湘江水逝忆华年。
妃竹无语还摇曳,子规声里雨如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13004 小时
主题
6995

4万

帖子

68

精华

44万

积分

联都金牌会员

联都网站荣誉站长

Rank: 6Rank: 6

UID
9
经验
62566 点
威望
12 点
在线时间
13004 小时
注册时间
2003-5-20
7
 楼主| 发表于 2003-9-8 19:48 | 只看该作者
离娄上·第十二章 孟子曰:「居下位而不获於上,民不可得而治也。获於上有道:不信於友, 弗获於上矣。信於友有道:事亲弗悦,弗信於友矣。悦亲有道:反身不诚, 不悦於亲矣。诚身有道:不明乎善,不诚其身矣。 「是故,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 「至诚而不动者,未之有也;不诚,未有能动者也。」 离娄上·第十三章 孟子曰:「伯夷辟纣,居北海之滨,闻文王作兴,曰:『盍归乎来! 吾闻西伯善养老者。』太公辟纣,居东海之滨;闻文王作兴,曰: 『盍归乎来!吾闻西伯善养老者。』 「二老者,天下之大老也,而归之:是天下之父归之也;天下之父归之, 其子焉往? 「诸侯有行文王之政者,七年之内,必为政於天下矣。」 离娄上·第十四章 孟子曰:「求也为李氏宰,无能改於其德,而赋粟倍他日。 孔子曰:『求,非我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 「由此观之,君不行仁政而富之,皆弃於孔子者也。况於为之强战! 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此所谓率土地而食人肉, 罪不容於死! 「故善战者服上刑,连诸侯者次之,辟草莱任土地者次之。」 离娄上·第十五章 孟子曰:「存乎人者,莫良於眸子。眸子不能掩其恶。胸中正,则眸子了焉; 胸中不正,则眸子□焉。 「听其言也,观其眸子:人焉□哉!」 离娄上·第十六章 孟子曰:「恭者不侮人,俭者不夺人。侮夺人之君,惟恐不顺焉,恶得为恭俭! 恭俭岂可以声音笑貌为哉!」 离娄上·第十七章 淳于U+9AE0曰:「男女授受不亲,礼与?」孟子曰:「礼也。」曰: 「嫂溺则援之以手乎?」曰:「嫂溺不援,是豺狼也。男女授受不亲,礼也; 嫂溺援之以手者,权也。」 曰:「今天下溺矣,夫子之不援,何也?」 曰:「天下溺,援之以道,嫂溺,援之以手-子欲手援天下乎?」 离娄上·第十八章 公孙丑曰:「君子之不教子,何也?」 孟子曰:「势不行也。教者必以正;以正不行,继之以怒,继之以怒,则反夷矣。 『夫子教我以正,夫子未出於正也。』则是父子相夷也;父子相夷,则恶矣。 「古者易子而教之。 「父子之间不青善,青善则离,离则不祥莫大焉。」 离娄上·第十九章 孟子曰:「事孰为大?事亲为大。守孰为大?守身为大。不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 吾闻之矣。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未之闻也。 「孰不为事?事亲,事之本也。孰不为守?守身,守之本也。 曾子养曾U+6673,必有酒肉;将彻,必请所与;问『有馀?』必曰『有。』 曾U+6673死,曾元养曾子,必有酒肉;将彻,必请所与;问『有馀?』 曰:『亡矣。』将以复进也。此所谓养口体者也。若曾子,则可谓养志也。 「事亲若曾子者,可也。」 离娄上·第二十章 孟子曰:「人不足与适也,政不足间也。惟大人为能格君心之非; 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君正莫不正;一正君而国定矣。」 离娄上·第二十一章 孟子曰:「有不虞之誉,有求全之毁。」 离娄上·第二十二章 孟子曰:「人之易其言也,无青耳矣。」 离娄上·第二十三章 孟子曰:「人之患,在好为人师。」 离娄上·第二十四章 乐正子从於子敖之齐。 乐正子见孟子。孟子曰:「子亦来见我乎?」曰:「先生何为出此言也?」 曰:「子来几日矣?」曰:「昔者。」曰:「昔者-则我出此言也,不亦宜乎?」 曰:「舍馆未定。」曰:「子闻之也舍馆定,然後求见长者乎?」 曰:「克有罪。」 离娄上·第二十五章 孟子谓乐正子曰:「子之从於子敖来,徒哺啜也。我不意子学古之道, 而以哺啜也。」 离娄上·第二十六章 孟子曰:「不孝有三,无後为大。 「舜不告而娶,为无後也。君子以为犹告也。」 离娄上·第二十七章 孟子曰:「仁之实,事亲是也。义之实,从兄是也。 「智之实,知斯二者弗去是也。礼之实,节文斯二者是也。乐斯二者,乐则生矣; 生则恶可已也;恶可已,则不知足之蹈之,手之舞之。 」 离娄上·第二十八章 孟子曰:「天下大悦而将归己,视天下悦而归己,犹草芥也,惟舜为然。 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 「舜尽事亲之道,而瞽瞍□豫瞽瞍□豫;瞽瞍□豫而天下化, 瞽瞍□豫而天下之为父子者定:此之谓大孝。」 离娄下·第一章 孟子曰:「舜生於诸冯,迁於负夏,卒於鸣条;东夷之人也。 「文王生於岐周,卒於毕郢,西夷之人也。 「地之相去也,千有馀里;世之相後也,千有馀岁:得志行乎中国,若合符节。 「先圣後圣,其揆一也。」 离娄下·第二章 子产听郑国之政;以其乘舆济人於溱、洧。 孟子曰:「惠而不知为政。 岁十一月徒杠成,十二月舆梁成,民未病涉也
潇洒吟怀看楚天,湘江水逝忆华年。
妃竹无语还摇曳,子规声里雨如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13004 小时
主题
6995

4万

帖子

68

精华

44万

积分

联都金牌会员

联都网站荣誉站长

Rank: 6Rank: 6

UID
9
经验
62566 点
威望
12 点
在线时间
13004 小时
注册时间
2003-5-20
8
 楼主| 发表于 2003-9-8 19:48 | 只看该作者
离娄下·第二十四章 逢蒙学射於羿,尽羿之道;思天下惟羿为愈己,於是杀羿。孟子曰: 「是亦羿有罪焉。公明仪曰:『宜若无罪焉。』曰:薄乎云尔,恶得无罪! 「郑人使子濯孺子侵卫,卫使庾公之斯追之。子濯孺子曰:『今日我疾作, 不可以执弓,吾死矣夫!』问其仆曰:『追我者谁也?』其仆曰: 『庾公之斯也。』曰:『吾生矣!』其仆曰:『庾公之斯,卫之善射者也。 夫子曰:「吾生。」何谓也?』曰:『庾公之斯学射於尹公之他, 尹公之他学射於我。夫尹公之他,端人也,其取友必端矣。』庾公之斯至, 曰:『夫子何为不执弓?』曰:『今日我疾作,不可以执弓。』 曰:『小人学射於尹公之他,尹公之他学射於夫子。我不忍以夫子之道, 反害夫子。虽然,今日之事,君事也,我不敢废。』抽矢扣轮,去其金, 发乘矢而後反。」 离娄下·第二十五章 孟子曰:「西子蒙不洁,则人皆掩鼻而过之。 「虽有恶人,齐戒沐浴,则可以祀上帝。」 离娄下·第二十六章 孟子曰:「天下之言性也,则故而已矣;故者,以利为本。 「所恶於智者,为其凿也。如智者若禹之行水也,则无恶於智矣, 禹之行水也,行其所无事也。如智者亦行其所无事,则智亦大矣。 「天之高也,星辰之远也,□求其故,千岁之日至,可坐而致也。」 离娄下·第 二十七章 公行子有子之丧,右师往吊。入门,有进而与右师言者, 有就右师之位而与右师言者。 孟子不与右师言。右师不悦,曰:「诸君子皆与□言,孟子独不与□言, 是简□也。」 孟子闻之,曰:「礼,朝廷不历位而相与言,不逾阶而相揖也。我欲行礼, 子敖以我为简,不亦异乎!」 离娄下·第二十八章 孟子曰:「君子所以异於人者,以其存心也。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 「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人恒敬之。 「有人於此,其待我以横逆则君子必自反也:我必不仁也,必无礼也; 此物奚宜至哉! 「其自反而仁矣,自反而有礼矣,其横逆由是也;君子必自反也:我必不忠。 「自反而忠矣,其横逆由是也;君子曰:『此亦妄人也已矣! 如此则与禽兽奚择哉!於禽兽又何难焉!』 「是故,君子有终身之忧,无一朝之患也。乃若所忧则有之。舜、人也, 我亦人也;舜为法於天下可传於後世,我由未免为乡人也:是则可忧也。 忧之如何?如舜而已矣!若夫君子所患,则亡矣。非仁无为也,非礼无行也。 如有一朝之患。则君子不患矣。」 离娄下·第二十九章 禹、稷当平世,三过其门而不入:孔子贤之。 颜子当乱世,居於陋巷,一箪食,一瓢饮;人不堪其忧,颜子不改乐:孔子贤之。 孟子曰:「禹、稷、颜回同道。 「禹思天下有溺者,由己溺之也;稷思天下有饥者,由己饥之也; 是以如是其急也。 「禹、稷、颜子,易地则皆然。 「今有同室之人U+9B2C者,救之,虽被发缨冠而救之,可也。 「乡邻有U+9B2C者,被发缨冠而往救之,则惑也,虽闭户可也。」 离娄下·第三十 章 公都子曰:「匡章,通国皆称不孝焉;夫子与之游,又从而礼貌之:敢问何也?」 孟子曰:「世俗所谓不孝者五:惰其四支,不顾父母之养,一不孝也; 博弈好饮酒,不顾父母之养,二不孝也;好货财,私妻子,不顾父母之养, 三不孝也。从耳目之欲,以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U+9B2C狼,以危父母, 五不孝也。章子有一於是乎? 「夫章子,子父青善而不相遇也。 「青善,朋友之道也;父子青善,贼恩之大者。 「夫章子,岂不欲有夫妻子母之属哉!为得罪於父,不得近;出妻屏子, 终身不养焉。其设心,以为不若是,是则罪之大者。是则章子已矣!」 离娄下·第三十一章 曾子居武城,有越寇。或曰:「寇至,盍去诸?」曰:「无寓人於我室, 毁伤其薪木。」寇退,则曰:「修我墙屋,我将反。」寇退,曾子反。 左右曰:「待先生如此其忠且敬也!寇至则先去以为民望,寇退则反: 殆於不可!」沈犹行曰:「是非汝所知也!昔沈犹有负刍之祸, 从先生者七十人,未有与焉。」 子思居於卫,有齐寇。或曰:「寇至,盍去诸?」子思曰:「如□去, 君谁与守。」 孟子曰:「曾子、子思同道。曾子,师也,父兄也;子思,臣也,微也。 曾子、子思,易地则皆然。」 离娄下·第三十二章 储子曰:「王使人□夫子,果有以异於人乎?」孟子曰:「何以异於人哉? 尧舜与人同耳。」 离娄下·第三十三章 「齐人有一妻一妾而处室者。其良人出,则必餍酒肉而後反。 其妻问所与饮食者,则尽富贵也。其妻告其妾曰:『良人出, 则必餍酒肉而後反,问其与饮食者,尽富贵也。而未尝有显者来。 吾将□良人之所之也。』蚤起,施从良人之所之,遍国中无与立谈者, 卒之东郭□间之祭者,乞其馀,不足,又顾而之他:此其为餍足之道也。 其妻
潇洒吟怀看楚天,湘江水逝忆华年。
妃竹无语还摇曳,子规声里雨如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13004 小时
主题
6995

4万

帖子

68

精华

44万

积分

联都金牌会员

联都网站荣誉站长

Rank: 6Rank: 6

UID
9
经验
62566 点
威望
12 点
在线时间
13004 小时
注册时间
2003-5-20
9
 楼主| 发表于 2003-9-8 19:49 | 只看该作者
万章下·第一章 孟子曰:「伯夷,目不视恶色,耳不听恶声;非其君不事,非其民不使; 治则进,乱则退;横政之所出,横民之所止,不忍居也;思与乡人处, 如以朝衣朝冠坐於涂炭也。当纣之时,居北海之滨,以待天下之清也。 故闻伯夷之风者,顽夫廉,懦夫有立志。 「伊尹曰:『何事非君,何使非民?』治亦进,乱亦进。曰:『天之生斯民也, 使先知觉後知,使先觉觉後觉;予,天民之先觉者也,予将以此道觉此民也。』 思天下之民,匹夫匹妇有不与被尧、舜之泽者,若己推而内之沟中: 其自任以天下之重也。 「柳下惠不羞於君,不辞小官;进不隐贤必以其道,遗佚而不怨,□穷而不悯; 与乡人处,由由然不忍去也。『尔为尔,我为我;虽袒裼裸裎於我侧, 尔焉能浼我哉!』故闻柳下惠之风者,鄙夫宽,薄夫敦。 「孔子之去齐,接淅而行,去鲁,曰:『迟迟吾行也,去父母国之道也。』 可以速而速,可以久而久,可以处而处,可以仕而仕;孔子也。」 孟子曰:「伯夷,圣之清者也;伊尹,圣之任者也;柳下惠,圣之和者也; 孔子,圣之时者也。 「孔子之谓集大成,集大成也者,金声而玉振之也;金声也者,始条理也; 玉振之也者,终条理也;始条理者,智之事也;终条理者,圣之事也。 「智,譬则巧也,圣,譬则力也。由射於百步之外也:其至,尔力也; 其中,非尔力也。」 万章下·第二章 北宫□问曰:「周室班爵禄也,如之何?」 孟子曰:「其详不可得闻也。诸侯恶其害己也,而皆去其籍。然而轲也, 尝闻其略也。 「天子一位,公一位,侯一位,伯一位,子、男同一位:凡五等也。 君一位,卿一位,大夫一位,上士一位,中士一位,下士一位:凡六等。 「天子之制,地方千里;公、侯,皆方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 凡四等。不能五十里,不达於天子;附於诸侯曰附庸。 「天子之卿受地视侯,大夫受地视伯,元士受地视子、男。 「大国地方百里;君十卿禄,卿禄四大夫,大夫倍上士,上士倍中士, 中士倍下士,下士与庶人在官者同禄,禄足以代其耕也。 「次国地方七十里,君十卿禄,卿禄三大夫,大夫倍上士,上士倍中士, 中士倍下士,下士与庶人在官者同禄,禄足以代其耕也。 「小国地方五十里。君十卿禄,卿禄二大夫,大夫倍上士,上士倍中士, 中士倍下士,下士与庶人在官者同禄,禄足以代其耕也。 「耕者之所获:一夫百亩,百亩之粪,上农夫食九人,上次食八人, 中食七人,中次食六人,下食五人;庶人在官者,其禄以是为差。」 万章下·第三章 万章问曰:「敢问『友。』」孟子曰:「不挟长,不挟贵,不挟兄弟而友; 友也者,友其德也,不可以有挟也。 「孟献子,百承之家也,有友五人焉:乐正裘、牧仲,其三人则予忘之矣。 献子之与此五人者友也,无献子之家者也;此五人者,亦有献子之家,则不与之友矣。 「非惟百承之家为然也,虽小国之君亦有之。费惠公曰:『吾於子思, 则师之矣,吾於颜般,则友之矣;王顺、长息,则事我者也。』 「非惟小国之君为然也,虽大国之君亦有之。晋平公之於亥唐也,入元则入, 坐元则坐,食元则食;虽疏食菜羹,未尝不饱,盖不敢不饱也。然终於此而已矣; 弗与共天位也,弗与治天职也,弗与食天禄也:士之尊贤者也,非王公之尊贤也。 「舜尚见帝,帝馆甥于贰室,亦享舜,迭为宾主。是天子而反匹夫也。 「用下敬上,谓之贵贵,用上敬下,谓之尊贤;贵贵尊贤,其义一也。」 万章下·第四章 万章问曰:「敢问交际,何心也?」孟子曰:「恭也。」 曰:「却之,却之,为不恭,何哉?」曰:「尊者赐之,曰:『其所取之者, 义乎?不义乎?』而後受之;以是为不恭,故弗却也。」 曰:「请无以辞却之,以心却之,曰:『其取诸民之不义也。』而以他辞无受, 不可乎?」曰:「其交也以道,其接也以礼,斯孔子受之矣。」 万章曰:「今有御人於国门之外者,其交也以道,其□也以礼,斯可受御与?」 曰:「不可。唐诰曰:『杀越人于货,闵不畏死,凡民罔不□。』 是不待教而诛者也。殷受夏,周受殷,所不辞也,於今为烈,如之何其受之!」 曰:「今之诸侯取之於民也,犹御也;□善其礼际矣,斯君子受之? 敢问何说也?」曰:「子以为有王者作,将比今之诸侯而诛之乎? 其教之不改而後诛之乎?夫谓非其有而取之者,盗也。充类至义之尽也。 孔子之仕於鲁也,鲁人猎较,孔子亦猎较;猎较犹可,而况受其赐乎?」 曰:「然则孔子之仕也,非事道与?」曰:「事道也。」「事道奚猎较也?」 曰:「孔子先簿正祭器,不以四方之食供簿正。」曰:「奚不去也?」 曰:「为之兆也,兆足以行矣而不行,而後去;是以未尝有所终三年淹也。 「孔子有见行可之仕,有际可之仕,有公养之仕;於季桓子,见行可之仕也; 於卫灵公,际可之仕也;於卫孝公,公养之仕也。」
潇洒吟怀看楚天,湘江水逝忆华年。
妃竹无语还摇曳,子规声里雨如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联都网 ( 闽ICP备2023009884号 )

GMT+8, 2024-6-3 11:27 , Processed in 0.105121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