鑱旈兘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816|回复: 1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对联初级学校第23班第五讲作业评分帖

[复制链接]
在线时间
5246 小时
主题
614

1万

帖子

28

精华

16万

积分

联都顾问

Rank: 9

UID
39340
经验
36224 点
威望
8 点
在线时间
5246 小时
注册时间
2012-4-22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6-4-16 00:0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学号网名:                              分数



第一题:(20分)
上联:烟雨桥头听棹远(秋风传说)
下联:江枫月下看潮平(血叶兰)
仔细品味,根据上联的意境,下联作者是如何完成意境的变化和情绪转变的?


第二题:(20分)
愁吟寂寞烛含泪;
恨入缠绵鸟乱心。
从艺术手法入手赏析。


第三题:(20分)
始皇安在哉,万里长城筑怨;
姜女未亡也,千秋片石铭贞。
此联出自姜女庙,试全面解析。


第四题:(20分)
上联:财运国家诚为重;
下联:物流天下利当先。
此联是一位初学对联者为一家物流公司所撰。
1.指出存在问题。
2.如何修改?并说明修改理由。
3.最后贴出修改后的对联,仍为七字联。


第五题:(20分)
解析一副你自谓得意的自撰联。






在线时间
5246 小时
主题
614

1万

帖子

28

精华

16万

积分

联都顾问

Rank: 9

UID
39340
经验
36224 点
威望
8 点
在线时间
5246 小时
注册时间
2012-4-22
2
 楼主| 发表于 2016-4-16 00:04 | 只看该作者
批阅老师安排如下:

第一题  荷叶清露
第二题  诗书礼乐
第三题  秋实
第四题  幽幽南山
第五题  岭南一少年

评阅标准:
一、注重硬伤,硬伤扣分一定要严格,一就是一,二就是二,并要明确指出来。
二、提升意境,意境评分要循循善诱,逐步提高,拉一把后再推一把。
三、汇总分数,请最后一位评阅的老师汇总一下分数。
四、评阅小结,评阅完后请评阅老师作个小结。
初日临书屋,
来年誉艺坛。——大蒙校长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100 小时
主题
18

1428

帖子

1

精华

1万

积分

联都贵宾

Rank: 4Rank: 4

UID
45202
经验
4699 点
威望
0 点
在线时间
100 小时
注册时间
2013-5-4
3
发表于 2016-4-16 00:0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秋实 于 2016-5-1 21:29 编辑

学号 B68  网名: 紫燕双飞                             分数    81



第一题:(20分)16分
上联:烟雨桥头听棹远(秋风传说)
下联:江枫月下看潮平(血叶兰)
仔细品味,根据上联的意境,下联作者是如何完成意境的变化和情绪转变的?
答:下联作者是根据上联作者用听觉的意境而相对视觉的意境 来完成意境的变化和情绪变化的。上联作者把烟雨桥头离人远去的船只用听觉来表达,下联作者就以江枫月下看潮水平静下来用视觉对听觉。把静态变为动态,使联句更加生动。
评:由听觉到视觉,由静态到动态,点出了如何变化,,再深入分析一下意境变化和情绪转变会更好。


第二题:(20分)
愁吟寂寞烛含泪;
恨入缠绵鸟乱心。
从艺术手法入手赏析。
答:作者用正对手法表达爱恨交织的情愫。愁吟:更深夜静,孤枕难眠,烛影摇红,独自沉吟。出句引用了杜牧的“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恨入:爱的越深恨的就越深。对句引用了杜甫的“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寂寞”与“缠绵”是同偏旁连绵词组。“烛含泪”与“鸟惊心”则是拟人手法。把爱与恨描写得淋漓尽致。
还可以说说“寂寞、缠绵”对抒情所起的作用。18分
第三题:(20分)
始皇安在哉,万里长城筑怨;
姜女未亡也,千秋片石铭贞。
此联出自姜女庙,试全面解析。
解析:这幅对联提到了秦始皇建长城时给劳动人民带来极大的灾难使得老百姓怨声载道,而孟家女因为丈夫在修筑长城时身亡痛心疾首,直哭得长城也为之感动而倒塌。作者运用这个典故细致的刻画出了两个不同地位不同身份的人,一个是统治者和另一个被统治者的思想和作风。此联以秦始皇的暴虐与孟家女的贞烈作对比的手法描绘的。
分析基本到位。18分
第四题:(20分)
上联:财运国家诚为重;
下联:物流天下利当先。
此联是一位初学对联者为一家物流公司所撰。
1.指出存在问题。答:做任何事情都应该以诚信为本。而下联的“利当先”就违反了这一规则。
2.如何修改?并说明修改理由。
答:应该把下联的“利”改为“信”。这样就合乎“诚信为本”这一规则。
3.最后贴出修改后的对联,仍为七字联。
修改:
上联:财运国家诚为重
下联:物流天下信为先
评:下联的问题指出及修改都很正确,上联也存在问题。10


第五题:(20分)
解析一副你自谓得意的自撰联。
出句:云烟卧岭松招手【紫燕双飞】
对句:月色登枝竹探头【紫燕双飞】
解析:出句:云烟躺卧在山岭上休息,青松向过路的人打招呼。对句:皎洁的月光登上树枝,竹子惊讶地伸着脑袋观看。用“卧、招手”和“登、探头”这些动词做修饰语,把本来静止的场面点活了。使意境更加突出。

评:分析创作十分不错,好句,好析,19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100 小时
主题
18

1428

帖子

1

精华

1万

积分

联都贵宾

Rank: 4Rank: 4

UID
45202
经验
4699 点
威望
0 点
在线时间
100 小时
注册时间
2013-5-4
4
发表于 2016-4-16 00:0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秋实 于 2016-5-1 21:33 编辑

学号网名:H18  弹琴                              分数    72



第一题:(20分)14分
上联:烟雨桥头听棹远(秋风传说)
下联:江枫月下看潮平(血叶兰)
仔细品味,根据上联的意境,下联作者是如何完成意境的变化和情绪转变的?
出句造境很成功,烟雨中站在桥头听着棹声渐渐远去。对句润色到位,江边月下看着潮水缓缓平流。两幅画面,同一景色,增加了不少生气。
评:还须涉及情绪变化以及如何完成此变化的。

第二题:(20分)
愁吟寂寞烛含泪;
恨入缠绵鸟乱心。
从艺术手法入手赏析。
夜深了,孤独的佳人倍感寂寞,烛滴恰如眼泪,愁绪缠绕心头。痛心缠绵,鸟噪倍增烦躁。这一联,通过“烛含泪”和“鸟乱心”,刻画了寂寞佳人的内心愁绪,妙合无垠。
分析基本合情景。还有“愁吟、恨入、寂寞、缠绵”对感情抒发所起的作用,修辞手法。12分
第三题:(20分)
始皇安在哉,万里长城筑怨;
姜女未亡也,千秋片石铭贞。
此联出自姜女庙,试全面解析。
秦始皇破荊州、下江陵,順流而東,舳艫千里,旌旗蔽空,釃酒臨江,橫槊賦詩,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孟姜女身背寒衣,历尽艰辛,万里寻夫来到长城边,得到的却是丈夫死亡的噩耗。她痛哭城下,七天七夜不止,这段长城就此坍塌,露出范喜良尸骸,孟姜女安葬范喜良后于绝望之中投海而亡。成就一段爱情佳话,流传至今。

上联通过疑问,下联通过肯定,成功的引起了读者的共鸣。

各类解析太少。14分
第四题:(20分)
上联:财运国家诚为重;
下联:物流天下利当先。
此联是一位初学对联者为一家物流公司所撰。
1.指出存在问题。
2.如何修改?并说明修改理由。
3.最后贴出修改后的对联,仍为七字联。
“国家”用词过头,私人机构不能代表国家。“利”用词欠妥,以利当先,让人觉得服务不是价廉物美。
国家 改 人间,利 改 实。人间==天下,词性相当。实,实在,价廉物美。
上联:财运人间诚为重;
下联:物流天下实当先。
评:财是钱和物的总称,用在这里不是十分准确。为出律。实不如信字更好。15



第五题:(20分)
解析一副你自谓得意的自撰联。
出句:世外深山修佛性【弹琴】
对句:身前灵境悟禅机【弹琴】
世外深山,远离尘嚣,身处山灵水秀的幽境,是修佛和领悟禅机的好地方。

出句:世外深山修佛性
对句:身前灵境悟禅机
句式是223式,对联上下承接,平仄合律,词性相当,结构相称,内容相关。
评:楹联不错,但赏析过于简单了些,17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100 小时
主题
18

1428

帖子

1

精华

1万

积分

联都贵宾

Rank: 4Rank: 4

UID
45202
经验
4699 点
威望
0 点
在线时间
100 小时
注册时间
2013-5-4
5
发表于 2016-4-16 00:0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秋实 于 2016-5-1 21:36 编辑

学号网名:  E48-白鹭                      分数   91



第一题:(20分)18分
上联:烟雨桥头听棹远(秋风传说)
下联:江枫月下看潮平(血叶兰)
仔细品味,根据上联的意境,下联作者是如何完成意境的变化和情绪转变的?

上联是送别吧。在春天烟雨凄迷的渡口送走远行的人。舟已去,人不还,依然引颈怅望,耳边却只有渐行渐远的棹转波声。
下联承接上联是望归。还是送你的那个渡口,如今已是霜染枫红,大雁南归,你是不是也该回来了。我天天在月下等待着送走你的潮水何时能把你送回来。
评:基本写出了上下联意境和情绪变化。上联送别,下联望归。


第二题:(20分)
愁吟寂寞烛含泪;
恨入缠绵鸟乱心。
从艺术手法入手赏析。
答:联中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孤灯只影愁绪漫漫,蜡烛也被无边的愁绪感染,替人垂泪到天明。清脆活泼的鸟鸣此时此刻,听在耳中也只是更惹得人心绪烦乱。联中把愁形象化,通过周边的景物描写出来,情哀则景哀。显得迂回有致。
分析基本正确。若具体地把联中的关键词语之作用说明更好。17分
第三题:(20分)
始皇安在哉,万里长城筑怨;
姜女未亡也,千秋片石铭贞。
此联出自姜女庙,试全面解析。
答:联中褒贬很明显。秦始皇当年为了延续万代江山,思拒胡而修长城,强征民夫,使很多人妻离子散。然而长城也没有挡住匈奴的铁蹄,如今秦皇已化为尘土,空留下多少怨嗟。孟姜女为寻夫千里跋涉,一哭感天动地,而使长城轰然倒塌。这显然是最底层的人民对统治阶级的控诉。孟姜女身上变现出的不畏强暴,敢于反抗的精神值得铭记。联中用设问、对比的手法,使联所表达的感情更明显、更强烈。
分析简洁明了。19分
第四题:(20分)
上联:财运国家诚为重;
下联:物流天下利当先。
此联是一位初学对联者为一家物流公司所撰。
1.指出存在问题。
2.如何修改?并说明修改理由。
3.最后贴出修改后的对联,仍为七字联。
答:1、问题是财运国家用语有点太大;为在这里应该是平声,失替又失对;下联的利当先不合适,商家的最高信条应该是诚信。2、修改:上联应该从做人说起,下联再说公司的运营业。
修改理由:因为人是关键,什么样的人做什么样的企业。有德操,人自立;有诚信,业自兴。
3、修改后的成联:
人立世间德是本【白鹭】
物流天下信当先【白鹭】
评:问题指出全面,修改的也很精彩。20


第五题:(20分)
解析一副你自谓得意的自撰联。
山溪涵月丹青画【白鹭】
竹径摇风天籁音【白鹭】

自然这是一幅想象中的画面。也是我憧憬的画面。眼前一泓碧水,月入水中戏跃鱼;耳畔无边竹韵,风行林下漾清泉。人在其中应会物我两忘。
评:赏析还可以,对联也不错,竹径摇风,感觉别扭了些,17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100 小时
主题
18

1428

帖子

1

精华

1万

积分

联都贵宾

Rank: 4Rank: 4

UID
45202
经验
4699 点
威望
0 点
在线时间
100 小时
注册时间
2013-5-4
6
发表于 2016-4-16 00:1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秋实 于 2016-5-1 21:39 编辑

学号网名:B88-冰鑫                              分数    77



第一题:(20分)18分
上联:烟雨桥头听棹远(秋风传说)
下联:江枫月下看潮平(血叶兰)
仔细品味,根据上联的意境,下联作者是如何完成意境的变化和情绪转变的?
答:纵春烟雨棹远,我心如平湖。
一个“听”字而知一叶扁舟远离了视野。
联者豁达的心胸,或如枫桥月下的孤舟上的诗人,有着“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空云卷云舒”。
对句“江枫”两字话锋=转句,时间已由春跳跃到秋。
联者心性如潮,沉寂在环境下,豁达的心胸,有着比"绝好江山谁看取,近来人事半消磨"同样豁达的乐观。 
一联中“烟雨、江枫”的时间变化、烟雨中的“听”字,“月、潮”的关联、以及“听、看”令联添彩。
评:把上联的听理解为听任,从而使上下联意境和情绪统一,有新意。



第二题:(20分)
愁吟寂寞烛含泪;
恨入缠绵鸟乱心。
从艺术手法入手赏析。
答:此联采用了拟人和正对的艺术手法,爱恨交集。


出句:“愁吟”;寂寞遥夜,孤枕难眠,烛影摇曳,独自愁吟。杜牧:“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对句:“恨入”;深爱酿成恨,深夜子规啼血时。杜甫:“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寂寞:缠绵,同偏旁连绵词组);(烛含泪:鸟乱心,采用了拟人的艺术手法)。

分析基本到位。忽视了对“烛含泪、鸟乱心”的具体分析。18分

第三题:(20分)
始皇安在哉,万里长城筑怨;
姜女未亡也,千秋片石铭贞。
此联出自姜女庙,试全面解析。
相传这副楹联为南宋末年伟大的民族英雄、爱国诗人文天祥所作。

辽宁省绥中县被后人认为是“孟姜女哭长城”之地,并在那里盖了孟姜女庙,南来北往的人们常在这儿洒下一掬同情之泪。庙中有楹联这样说:「秦皇安在哉,万里长城筑怨;姜女未亡也,千秋片石铭贞。孟姜女哭崩长城的故事,反映了秦代苦役对百姓所带来的深重痛苦。也有的认为该故事出自战国时期。 孟姜女因夫被征筑长城,万里寻夫来此,得悉其夫已劳瘁而死,痛哭不止,长城为之倾塌八百里,露出其夫的尸体,孟姜女亦投海而死。  

孟姜女哭的不是长城,而是对夫君的一片深情和对秦暴政的控诉;孟姜女哭倒的也不是长城,而是大秦帝国。正是因为有千千万万个孟姜女,曾经“并吞八荒,攮括宇内”的大秦帝国不到二十载就在“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呐喊声中轰然坍塌。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再一次诠释了这样一个道理:民心不可违,民心不可欺,失民心者失天下。
孟姜女哭的不是长城,而是对夫君的一片深情和对秦暴政的控诉;孟姜女哭倒的也不是长城,而是大秦帝国。正是因为有千千万万个孟姜女,曾经“并吞八荒,攮括宇内”的大秦帝国不到二十载就在“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呐喊声中轰然坍塌。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再一次诠释了这样一个道理:民心不可违,民心不可欺,失民心者失天下。

艺术手法分析不够。16分


第四题:(20分)
上联:财运国家诚为重;
下联:物流天下利当先。
此联是一位初学对联者为一家物流公司所撰。
1.指出存在问题。
2.如何修改?并说明修改理由。
3.最后贴出修改后的对联,仍为七字联。
财运国邦诚为重,物流天下信当先。
(‘国家’修改‘国邦’)国家是经济上占据统治地位的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的工具。阶级性是国家的根本属性。具有一定的地理区域管理范围,固定的社会人群,拥有完整的政府管理机构、军队、独立的元首。国家是一个成长于社会之中而又凌驾于社会之上的、以暴力或合法性为基础的、带有相当抽象性的权力机构。 如果我们将一国之内的诸组成部分依范围大小列一个表,则国家的位置大概是:社会—政治—国家—政府, 是由抽象概念到实质概念的过度中间者。;(‘利’修改后‘信’)
评:下联问题分析及修改正确,上联的问题分析不正确且语言啰嗦,修改后问题依旧。10



第五题:(20分)
解析一副你自谓得意的自撰联。 一枝笔刷花逊色,
三尺讲台玉生香。

高级形象设计讲师,将五千年历史文化和现代时尚集于一枝笔刷枝上,用自己的芊芊玉指和造型工具用品可以变幻春秋人生,可以将人的容貌彻底改变

评:上联有些不够典雅,且立意一般,然讲台写设计师不是很好,15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100 小时
主题
18

1428

帖子

1

精华

1万

积分

联都贵宾

Rank: 4Rank: 4

UID
45202
经验
4699 点
威望
0 点
在线时间
100 小时
注册时间
2013-5-4
7
发表于 2016-4-16 00:1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秋实 于 2016-5-1 21:43 编辑

学号网名:冰雪莲          分数   89



第一题:(20分)18分
上联:烟雨桥头听棹远(秋风传说)
下联:江枫月下看潮平(血叶兰)
仔细品味,根据上联的意境,下联作者是如何完成意境的变化和情绪转变的?
试析:
上下联采用同一手法来描写两种不同的境界。站在烟雨桥头,看着渐行渐远的小棹,看不清了,只听见划水的声音,视觉转换成听觉。上联是送别的场面。
下联在时间段上已经过渡了,已经到了枫红叶落的秋天,秋思阵阵引人愁!又一个有月亮的夜晚,伊人又来到那条江边的枫树下,思念着那小棹何时能归来!真是“浮萍各西东,聚散苦匆匆”。内心在起浮,而眼前的海面却很平静,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又何必去苦苦强求呢?何不也学学大海那平静乐观的胸怀呢?如此一想,心情随即豁然开朗了!
评:分析得不错。


第二题:(20分)
愁吟寂寞烛含泪;
恨入缠绵鸟乱心。
从艺术手法入手赏析。
试析: 这两句采用了拟人和对比手法。伊人独自在寂寞的夜晚孤灯独伴,爱恨交织的心情由“烛含泪”、“鸟乱心”几字表达出来;烛含泪这里应该是化自杜牧诗“蜡烛有心还惜别,为人垂泪到天明”。
因爱而生“恨”,一个“恨入缠绵”就把这种心境表现得淋漓尽致!真是“恨別鸟惊心”。这是一种爱恨交织的写照!
分析较好。要具体说说“愁吟、鸟乱心”。17分
第三题:(20分)
始皇安在哉,万里长城筑怨;
姜女未亡也,千秋片石铭贞。
此联出自姜女庙,试全面解析。
试析: 这个采用了鲜明的对比手法,褒贬鲜明。
秦王怀贪鄙之心,行自奋之智,不信功臣,不亲士民,废王道,立私权,禁文书而酷刑法,先诈力而后仁义,以暴虐为天下始。为了巩固江山而修长城,强征民夫,导致人们家破人亡,而今江山又是谁的?,这“千古一帝”又在哪里?留下的也只是骂名。
孟姜女千里寻夫送寒衣,得到的却是丈夫死讯,伤心痛哭,感动上天,哭倒长城。这样的爱情故事却是千古流传!此庙就是见证!
尚可,但不够全面。17分
第四题:(20分)
上联:财运国家诚为重;
下联:物流天下利当先。
此联是一位初学对联者为一家物流公司所撰。
1.指出存在问题。
“为”字用在这里是平声,出律。国家与天下不对仗。
2.如何修改?并说明修改理由。
“财运国家”这几字不妥,既然是物流公司,那么运的就是货而不是钱也不是国家。商家追求的都是利益,但是也要讲诚信的,“利”字终究太直白了!
3.最后贴出修改后的对联,仍为七字联。
货到家中诚至上
物流天下信当先
评:问题指出全面具体,修改的也很好。19


第五题:(20分)
解析一副你自谓得意的自撰联。
时来月影穿花树【冰雪莲】
偶有蛩声透竹林【冰雪莲】
析:幽静的夜晚,月凉如水,断断续续的蛩声时不时从竹林深处传来;看着在花间慢慢游走的月光。这种怡然自乐的心情真是无以言表!

评:联句不错,赏析也好,然花树对竹林有些近了  18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100 小时
主题
18

1428

帖子

1

精华

1万

积分

联都贵宾

Rank: 4Rank: 4

UID
45202
经验
4699 点
威望
0 点
在线时间
100 小时
注册时间
2013-5-4
8
发表于 2016-4-16 00:1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秋实 于 2016-5-1 21:46 编辑

学号网名:碧玉箫          分数   87



第一题:(20分)18分
上联:烟雨桥头听棹远(秋风传说)
下联:江枫月下看潮平(血叶兰)
仔细品味,根据上联的意境,下联作者是如何完成意境的变化和情绪转变的?
上联描写的是送别的场面,站在烟雨桥头看着渐渐远去的小棹。由视觉转换成听觉,船行远了看不见只听到划水声。内心的惜别之情可想而知!
下联在时间上作了个转折,远行的人还未归来,估计作者不止一次又一次来到当初送别的地方盼望,今宵又值月明之夜,作者又来到江边桥头的枫树下伫立遐思,思念着远方人。看着平静的海面,品悟到人生聚散无常,就象潮起潮落那样杳无定期,心情也随之变得豁达开朗了!
评:分析到位。


第二题:(20分)
愁吟寂寞烛含泪;
恨入缠绵鸟乱心。
从艺术手法入手赏析。
浅析:采用了拟人、对比手法,“烛含泪、鸟乱心”,刻画了人的心境。寂寞的夜晚思念着远方的人,人的泪水就象烛泪那样淌出。真是“蜡烛有心还惜别,为人垂泪到天明”啊!爱恨交织,这种心境在鸟鸣声中显得更加乱、乱、乱!
分析较好。若分析深刻些(愁吟、恨入),点出与古句相关更好。15分

第三题:(20分)
始皇安在哉,万里长城筑怨;
姜女未亡也,千秋片石铭贞。
此联出自姜女庙,试全面解析。
试析:上下联采用了对比手法,褒贬明确。历代对秦始皇都有不同的评价,有褒有贬,功也好过也好,可是到今天他又在哪里呢?
而孟姜女千里寻夫送寒衣,坚贞的爱情故事,却能流传千古,这座孟姜女庙就是她忠贞的见证。
不够全面。17分
第四题:(20分)
上联:财运国家诚为重;
下联:物流天下利当先。
此联是一位初学对联者为一家物流公司所撰。
1.指出存在问题。
问题:上联“为”字是平声,出律,上下联的“国家、天下”合掌又失对。
2.如何修改?并说明修改理由。
理由:国家不妥,得改,商家注重的当然是“利”,但是也不可太直白。商家要守诚信,人家将货物托付与你公司运送,你得守诚信送到!
3.最后贴出修改后的对联,仍为七字联。
货托司中诚至上
物流天下信当先
评:问题分析不足,修改的可以,这个联为古音。18


第五题:(20分)
解析一副你自谓得意的自撰联。
闲书几卷为知己【碧玉箫】
翠竹千竿远俗名【碧玉箫】
这是我喜欢的田园生活节奏,休闲时,在翠竹围绕的书斋里咬文嚼字,何尝不是一种乐趣!
评:很好,韵味也很足,19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100 小时
主题
18

1428

帖子

1

精华

1万

积分

联都贵宾

Rank: 4Rank: 4

UID
45202
经验
4699 点
威望
0 点
在线时间
100 小时
注册时间
2013-5-4
9
发表于 2016-4-16 00:1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秋实 于 2016-5-1 21:49 编辑

学号网名: 夜无边                             分数    81



第一题:(20分)18分
上联:烟雨桥头听棹远(秋风传说)
下联:江枫月下看潮平(血叶兰)
仔细品味,根据上联的意境,下联作者是如何完成意境的变化和情绪转变的?

下联作者是通过时间的过渡来完成意境的变化和情绪转变的,上联描写春天,在烟雨迷离的桥头,心随着远去的棹声慢慢沉寂,一种离愁别绪悄然漫延;下联则是到了秋天,经过一段时间的消磨,心境也有如潮水般渐趋平和,从而能淡定地看待人生的离合悲欢。
评:分析得不错。


第二题:(20分)
愁吟寂寞烛含泪;
恨入缠绵鸟乱心。
从艺术手法入手赏析。

这一联是视觉和听觉效果的结合,突出表现作者的内心感受。夜阑人静时,独自一人,看着灯影摇曳,无边的寂寞涌上心头,是以觉得燃烛也在黯然流泪;因为爱之深所以恨之切,往日的缠绵如今已成梦境,恍惚中,鸟鸣声却唤起记忆,于是心又乱了......
分析未够深透。应说明写作艺术 、关键词语对抒发感情的作用。13分
第三题:(20分)
始皇安在哉,万里长城筑怨;
姜女未亡也,千秋片石铭贞。
此联出自姜女庙,试全面解析。

全联对仗工整,思路清晰,上联以问句切入,巧妙地点出长城与孟姜女的渊源,令人不禁想起那个美丽而又哀怨的传说,并由此生出孟姜女的灵魂不灭,精神永存的感慨,我想这也是立庙的意义所在。
简洁,尚可。18分
第四题:(20分)
上联:财运国家诚为重;
下联:物流天下利当先。
此联是一位初学对联者为一家物流公司所撰。
1.指出存在问题。
2.如何修改?并说明修改理由。
3.最后贴出修改后的对联,仍为七字联。

国家对天下稍宽,物流公司用“财运国家”欠妥,国家改成四方,整句的意思是有诚信才会四方来财,才会财源滚滚。利贬义,作为行业联不合适。利改成责,会给人一种使命感,一个公司要勇于承担责任才会让人信服,这更有利于确立企业形象。
试修改为:
财运四方诚为重
物流天下责当先
评:问题分析不足,为字出律没有指出,财字为字都应该修改,这个联为古音。15


第五题:(20分)
解析一副你自谓得意的自撰联。

也题蜘蛛(网虫)
隐身上线,待情惬方才开口
半夜无眠,正兴浓岂肯收兵

这幅自题联对仗比较工整,用语很通俗,有点诙谐的意思,形象描写得也比较到位。上联题上网时的心境,一幅悠然的模样;下联写渐入高潮,兴趣正浓时的欲罢不能。

评:赏析很不错,但联语言还待改进,17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100 小时
主题
18

1428

帖子

1

精华

1万

积分

联都贵宾

Rank: 4Rank: 4

UID
45202
经验
4699 点
威望
0 点
在线时间
100 小时
注册时间
2013-5-4
10
发表于 2016-4-16 00:1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秋实 于 2016-5-1 21:52 编辑

学号网名:A48-刀锋                              分数   93



第一题:(20分)20分
上联:烟雨桥头听棹远(秋风传说)
下联:江枫月下看潮平(血叶兰)
仔细品味,根据上联的意境,下联作者是如何完成意境的变化和情绪转变的?
刀锋点评:上联“烟雨”除了是环境描写,也定下了情绪的调子,烟雨凄迷。情绪与前路都像这蒙蒙烟雨。“听棹远”,可见是送别。桥头是送别的地点。独立烟雨桥头,听着远去的棹声,看着渐远的身影,上联通过意象的组合很好地表现出了送别时的不舍和忧伤。下联必须要有意境上的变化和情绪的转变,在上联的基础上有所拓展,不然就成了简单的意象的堆砌和意境的重复。下联“江枫”从同一点地点的景物来完成内容上对上联的延续。同时,“江枫”“月下”,一起完成了时间上的拓展。时间的延续也使得对离人的思念更有深度。因为“月”的意象的含义,主题也更加明确。如果说“听棹声”只是表现了送别,那么“看潮平”就完成了情感的深化,更明确地指向内在的情感活动。涨起的潮水是内心情绪的物化,潮已平,思念也如满涨的潮水一样无可抑制。
评:分析精当,犹其是对潮平的理解。我认为潮平改为潮生会更好。


第二题:(20分)
愁吟寂寞烛含泪;
恨入缠绵鸟乱心。
从艺术手法入手赏析。
答:从艺术手法上看,这一联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因为作者有愁,寂寞,因而觉得)烛是有泪的,(因为怨的情绪缠绵不去,因而觉得)鸟的叫声表现了内心的凌乱(当然也可以说鸟声乱了听的人的心)。“寂寞”“缠绵”在这联里是抽象的情感,却可“吟”可“入”,以实写虚,虚的情绪变得可感受,通感的写法使得情绪感受因为多种感官的介入,变得更为丰富。
分析较全面。联系一下古诗句更好。17分
第三题:(20分)
始皇安在哉,万里长城筑怨;
姜女未亡也,千秋片石铭贞。
此联出自姜女庙,试全面解析。
答:秦始皇,千古一帝,以强大的军事力量纵横征伐,实现了中国有史以来的大一统,其在历史上的地位自然毋庸讳言。上联的前分句,以“安在哉”发问,劈空而来,振聋发聩,以历史的兴亡更替引发深沉的历史感。说到秦始皇,很自然就想到万里长城这一浩大工程,不论后人对长城如何评说,秦始皇在位时修筑的秦长城都是历史上厚重的一笔。对于长城,作者的着眼点在“筑怨”,那么这一联的主旨也就明晰了,——长城其势赫赫,秦始皇把这当作自己引以为傲的功业,可实际上这样劳民伤财的工程,给百姓带来的只有仇怨。同时,“筑怨”也为下联切入“姜女”做了准备。下联前分句说姜女未亡,制造悬念,说一个古人未亡,为什么呢?这是阅读的期待。上分句设置悬念,下分句道出原委:千秋片石铭贞。有的对联,字面读完也就完结了,这样的联太多,过目既忘;而有些联,字面读完却是一个新的开始,因为在文字背后还有更丰富的内容,可以让读者含英咀华,涵泳体会。这姜女庙的对联正是后者。历史的浪潮淘去多少帝王权贵,为什么一个贫寒的女子就千秋留名了呢?铭贞,可见贞烈这样的气节和情操和可歌叹的,是不会被遗忘,相反,在时间的淘洗中,它们越发闪烁出光芒,因为美好,因为可贵。这是作者价值取向的体现,也是作者历史观的体现,什么是美,什么是力量,什么可被永久纪念。这样,这一联所引发的思考就不仅仅局限于始皇姜女,万里长城了,而是对人性,对历史,对价值的更深远的形而上的思考了。
从写法上看,作者以秦始皇和姜女这两个身份地位悬殊,情操也悬殊的历史人物对举,对比的写法突显了秦始皇的穷兵黩武,姜女的贞烈淳朴。对比所形成的语言的张力也使得这一联的历史感向更纵深的方向发展。
筑怨,铭贞,“怨”和“贞”这样抽象的表现情感的词语包含了极丰富的内容,用字相当经济;怨和贞可筑可铭,也是通感的用法。被筑被铭的又何止是怨和贞,明明是人心啊。
解析全面、到位。20分
第四题:(20分)
上联:财运国家诚为重;
下联:物流天下利当先。
此联是一位初学对联者为一家物流公司所撰。
1.指出存在问题。
2.如何修改?并说明修改理由。
3.最后贴出修改后的对联,仍为七字联。
答:上联“家”与“为”失替。“财运”和“物流”,“国家”和“天下”合掌。“利当先”联意不当,容易给人见利忘义的感觉,这对一个企业来说可不是什么好事情。修改时要改变联意,塑造企业形象,体现企业文化。合掌表达的意思相同,浪费笔墨,要修改合掌的地方。
修改后的对联是:道守心中利在后
                物流天下信当先
评:分析独到,修改后的对联内容有特色,但上联音调一样的三连仄不能用。19


第五题:(20分)
解析一副你自谓得意的自撰联。
没有得意的对联怎么破!

居止三坪,胸怀亦可兼天下;
身无七尺,胆气何妨出斗间。
解析:就这一联来看,抒怀言志,还算利落,尚可一观。上联前分句从居处入笔,以蜗居言景况,下分句以胸怀兼天下言志,有前面蜗居的衬,更显胸怀的阔大。下联前分句说虽是女儿家,身无七尺,身单力弱,后分句说亦可有男儿情怀,胆气何妨出斗间。这一联表意还算清楚,“三坪”与“天下”,“身无七尺”与“出斗间”,大与小强与弱的反差所形成的语言表达效果也有所体现。至于读后的余味还比较弱,所以笔者还需要多学习。

评:好句,有魄力,上联起句不是很好,赏析也不错,17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100 小时
主题
18

1428

帖子

1

精华

1万

积分

联都贵宾

Rank: 4Rank: 4

UID
45202
经验
4699 点
威望
0 点
在线时间
100 小时
注册时间
2013-5-4
11
发表于 2016-4-16 00:1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秋实 于 2016-5-1 21:55 编辑

学号网名:A88 罗乐洋               分数    84
第一题:(20分)20分
上联:烟雨桥头听棹远(秋风传说)
下联:江枫月下看潮平(血叶兰)
仔细品味,根据上联的意境,下联作者是如何完成意境的变化和情绪转变的?
答:上联的意境:贮立桥头,烟雨迷蒙,眼望或未必可见什么,而孤独静谧的氛围中,声音却会极其清晰,所以“听”而知“棹”,可惜棹中人已“远”,欲求一晤,亦不可得,这时,失落亦如烟雨,挥之不去。
下联的转变:用“江枫”应对“烟雨”,笔锋一转,时序由春一跃而秋,进而写到如水的秋月,意境由烟雨的朦胧转变为秋月的亮丽,一下子豁然开朗起来,再用“潮平”来应对“棹远”,失落如烟雨的情绪也转变为任其潮起潮落的豁达心情。
总之,上联烟雨迷蒙,下联月光如水;上联孤寂失落,下联豁达开朗。
评:分析精,语言美!


第二题:(20分)
愁吟寂寞烛含泪;
恨入缠绵鸟乱心。
从艺术手法入手赏析。
答:一是运用了正对手法,可以说是爱恨交织,上联“愁吟”是写爱,孤枕难眠,烛影含泪,独自愁吟;下联“恨入”由爱而恨,爱到深处终成恨,深夜子规滴血时。二是运用了拟人手法,烛能“含泪”,鸟会“乱心”,非常形象生动。三是运用了同偏旁的连绵词相对,用“寂寞”对“缠绵”。
分析较好。联系一下古诗句更好。17分
第三题:(20分)
始皇安在哉,万里长城筑怨;
姜女未亡也,千秋片石铭贞。
此联出自姜女庙,试全面解析。
答:1、对联的内容:秦始皇在哪里?万里长城修筑的是百姓的哀怨。孟姜女还活着,千秋长存的石碑刻着她的坚贞。
2、对联的主旨:此对联为宋代民族英雄文天祥题写,文天祥运用对比的手法,抨击了秦始皇的暴政,修筑长城,劳民伤财,民怨沸腾,“筑怨”于民;歌颂了孟姜女的高风亮节,她的爱情感天动地,是人间最悲壮的忠贞爱,又是一位敢于藐视秦王朝的叛逆者,她的精神永存,万古流芳。总之,对联把秦始皇和孟姜女两个不同地位的形象对比起来,抑秦扬孟,观点鲜明,告诫人们要体恤民情,不要学秦始皇。

3、对联的技法:一是运用了对比手法,使得秦始皇和孟姜女两个不同地位的形象非常鲜明。二是对仗工整。姜女对秦皇是专有名词,未对安是副词,亡对在、铭对筑是动词,也对哉是助词,千秋对万里是数量词,片对长是形容词,贞对怨是抽象名词,共是八种词类构成,但都没有不同词性相对的。
方法得当,分析详尽。20分
第四题:(20分)
上联:财运国家诚为重;
下联:物流天下利当先。
此联是一位初学对联者为一家物流公司所撰。
1.指出存在问题。
答:1、此对联存在的问题:一是上联中“为”字是古平声,在上联中失潜,与下联失对;二是下联中“利”字用得不妥,与上联意思相隔,造成对联主题不明确,上下联主题有点矛盾,不统一。
2.如何修改?并说明修改理由。
答:第一个问题的修改:可以把上联中的“为”字改为“是”字,“是”字古音属于仄声,这样可以解决失潜和失对的问题。第二个问题的修改:可以把下联中的“利”字改为“信”字,这样把上下联主题统一为“诚信”,使得对联主题集中,不矛盾。
3.最后贴出修改后的对联,仍为七字联。
答:上联:财运国家诚是重;
下联:物流天下信当先。
评:财运,国家在联中存在问题没有指出,修改不到位。12

第五题:(20分)
解析一副你自谓得意的自撰联。
答:    题茶叶
冷柜藏时惟算叶;
热壶烫后便成茶。
解析:首先,此联借茶以喻人。上联意谓一味过安逸的生活,自身的价值就难以发挥出来。“惟”是“只”的意思。下联谓一旦经过磨砺,自身的价值就能充分体现出来。此联告诫人们不能只追求安逸的生活,不能只平平淡淡地过日子;此联提倡人们要追求自身的价值,要热热烈烈地生活。另外,此联的写作技法是运用了对比手法和雁足格嵌字手法。

评:两结有些逊色,对联尚可,赏析亦可 15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100 小时
主题
18

1428

帖子

1

精华

1万

积分

联都贵宾

Rank: 4Rank: 4

UID
45202
经验
4699 点
威望
0 点
在线时间
100 小时
注册时间
2013-5-4
12
发表于 2016-4-16 00:1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秋实 于 2016-5-1 21:59 编辑

学号网名:       F08   相逢雨后                       分数   78



第一题:(20分)14分
上联:烟雨桥头听棹远(秋风传说)
下联:江枫月下看潮平(血叶兰)
仔细品味,根据上联的意境,下联作者是如何完成意境的变化和情绪转变的?
答:在人流川梭的桥头上,听着水声和小舟行水的声音,小舟慢慢向远方移去,声音越来越细,最后消失在天边,水天合一,作者若有所思,夕阳西下,月亮从天上慢慢出来了,作者站在江边的枫树下 看着小舟消失的背影,潮水也平静下来了,此时作者的心情也平和了。
评:能基本写出意境和情绪变化,再分析一下写作技巧会更好。


第二题:(20分)
愁吟寂寞烛含泪;
恨入缠绵鸟乱心。
从艺术手法入手赏析。
答: 上联,拟人手法,烛含泪衬托出寂寞的心,伤感的情,泪往心中流。下联,双飞的鸟儿总是缠绵,“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触景生情,相思梦。
分析得未够深透,特别对下句说明得笼统一些。13分
第三题:(20分)
始皇安在哉,万里长城筑怨;
姜女未亡也,千秋片石铭贞。
此联出自姜女庙,试全面解析。

答:上联,用典故秦皇筑长城,以反问语气,问秦始皇还在吗?为实现霸业梦想修筑长城,劳民伤财,积下了万世的怨业。下联,用典故姜女哭长城,忠贞于丈夫,成了千秋民众忠贞爱情的典范,永远活在人们的心中。“万里”对“千秋”量词对量词,“长城”对“片石”偏正对偏正,“筑怨”对“铭员”动宾对动宾,“哉”对“也”副词对副词。对仗工整。尚可,但主要艺术手法没有点破。18分
第四题:(20分)
上联:财运国家诚为重;
下联:物流天下利当先。
此联是一位初学对联者为一家物流公司所撰。
1.指出存在问题。
2.如何修改?并说明修改理由。
3.最后贴出修改后的对联,仍为七字联。
答:“国家”和“天下”有合掌之疑,“为”字失替,应仄音。“重”是形容词,“先”是名词,词性不对。
改为: 财运路宽诚可达,
             物流天下信皆通。
评:分析不足,重和先可以对仗。财运修改不到位。15


第五题:(20分)
解析一副你自谓得意的自撰联。
答:      春
        黄莺好色枝头唱,
        彩蝶闻香蕊里依。
析:黄莺喜爱多枝多彩,在花树上飞舞唱歌,为春天增添色彩,穿着美丽外衣的蝴蝶在散发着清香的花丛中两两相依,互相嘻戏,好一个鸟语花香,五彩滨纷的春天。
评:好句,赏析亦好,18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100 小时
主题
18

1428

帖子

1

精华

1万

积分

联都贵宾

Rank: 4Rank: 4

UID
45202
经验
4699 点
威望
0 点
在线时间
100 小时
注册时间
2013-5-4
13
发表于 2016-4-16 00:1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秋实 于 2016-5-1 22:03 编辑

G48-绝谷画蝶     分数 76  

第一题:(20分)16分
上联:烟雨桥头听棹远(秋风传说)
下联:江枫月下看潮平(血叶兰)
仔细品味,根据上联的意境,下联作者是如何完成意境的变化和情绪转变的?
上联的意境为在蒙蒙细雨的桥头听见船声渐渐远去,是一种失落的感觉。下联的意境是江边枫树的月下看潮平,内心是平静,悠闲的。上下联意境和作者的情绪不统一
改为:烟雨桥头听棹远 =江枫月下看村寒
评:有自己的见解,敢于大胆改联,值得鼓励!


第二题:(20分)
愁吟寂寞烛含泪;
恨入缠绵鸟乱心。
从艺术手法入手赏析。
愁吟:哀吟,烛含泪,作者运用拟人手法 ,从艺术手法上分析,上联愁吟寂寞烛含泪是作者忧伤的情绪,而下联恨入缠绵鸟乱心中的缠绵用的不妥。
改为: 愁吟寂寞烛含泪=梦断凄凉人断肠。
能提出自己的见解。分析也基本到位。但,还是以原句,围绕作者的情感来赏析为好。16分

第三题:(20分)
始皇安在哉,万里长城筑怨;
姜女未亡也,千秋片石铭贞。
此联出自姜女庙,试全面解析。
上联始皇安在哉,万里长城筑怨;秦始皇 灭六国完成统一后,为了防御北方 匈奴 的南侵,将 秦 、 赵 、 燕 三国的北边 长城 予以修缮,连贯为一。俗称“万里长城”下联姜女未亡也,千秋片石铭贞。我们仿佛能听见孟姜女为丈夫万里送寒衣,及至, 范郎 已死,哭于城下,城为之崩,尸骸现露。后投海死。

偏重于历史背景的叙述,对艺术手法分析欠缺。14分

第四题:(20分)
上联:财运国家诚为重;
下联:物流天下利当先。
此联是一位初学对联者为一家物流公司所撰。
上联财运国家诚为重,前四用财运去形容国家不对,下联物流天下利当先,从当今社会来说,利是需要的,但作为物流公司的招牌联,上下联都没有处理好。
改为:名在世间诚为重=物流天下信当先。
评:分析不足,为字应该修改。15


1.指出存在问题。
2.如何修改?并说明修改理由。
3.最后贴出修改后的对联,仍为七字联。


第五题:(20分)
解析一副你自谓得意的自撰联。

不经三九寒侵骨= 那得初春梅作花(假设关系)
评:假设是成立,然而对仗还须加强,15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100 小时
主题
18

1428

帖子

1

精华

1万

积分

联都贵宾

Rank: 4Rank: 4

UID
45202
经验
4699 点
威望
0 点
在线时间
100 小时
注册时间
2013-5-4
14
发表于 2016-4-16 00:1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秋实 于 2016-5-1 22:06 编辑

学号网名:       高月儿                       分数    79



第一题:(20分)18分
上联:烟雨桥头听棹远(秋风传说)
下联:江枫月下看潮平(血叶兰)
仔细品味,根据上联的意境,下联作者是如何完成意境的变化和情绪转变的?
答:上联在烟雨朦胧的桥头,撑一把纸油伞,眼里噙着泪水,送别远行的游子。那种惆怅和久久徘徊的思绪 ,一直缠绕着一颗柔弱的心,直到船声的远去,慢慢的没入了天的尽头。读来让人平添留几分伤感。下联承接着这个意境,描绘了一个思妇,长久地伫立在岸边的江枫下,从春一直盼到了秋,可是远在他乡的游子呀,却迟迟没有归来。千帆过尽皆不是,在无可奈何中,一遍又一遍地看着潮生潮落,不知等候了多久,也不知愁和怨了多久。
评:上下联意境和情绪变化分析比较到位,再加一点写作技巧分析就完美了。


第二题:(20分)
愁吟寂寞烛含泪;
恨入缠绵鸟乱心。
从艺术手法入手赏析。
答:对联运用了拟人的写作手法,上联化用了李商隐的名作,蜡炬成灰泪始干,形象地描绘出联中的主人公寂寞之深。爱得越深,就会越寂寞。越爱就会平添出许多的 愁绪来。下联化用了杜甫的诗,恨别鸟惊心。有了爱就会有无尽的等待,于是就产生了怨和恨。越是神思缠绵,就越希望心上人在自己的身边。可是一夜又一夜的等待,却音信全无,不得不让人因爱生恨。甚至就连鸟儿欢快的啼声也觉得是一种折磨了,于是才有了打起黄莺儿,不教枝上啼的举动来。
分析较全面。若更具体地点出各关键词所起的作用,就更好。上句是化自杜牧的还是李商隐的呢?16分

第三题:(20分)
始皇安在哉,万里长城筑怨;
姜女未亡也,千秋片石铭贞。
此联出自姜女庙,试全面解析。
答:在历史的长河里,一代代的英雄豪杰,霸王良臣们,都匆匆地湮灭了。只留下了一些古代的建筑物,在一遍又一遍地向人们诉说着曾经的辉煌。而万里长城更是中国古建筑中最炫目的一笔。对于这座长达两万多里的长城,是怎样修筑起来的呢,长城的脚下曾经埋葬了多少劳动人民的尸骨,以至于孟姜女为了找到她丈夫的残骸,大放悲声,把长城哭倒了。这虽然是一个民间传说,但也说明了当时在修筑长城的时候的壮烈。它破碎了多少闺中人的梦呀!又承载着多少怨和泪。这不只是孟姜女的眼泪,也是千千万万闺里人的眼泪。石上撰下的也是为修建长城而亡故人的妻子的故事。

全面解析应以艺术手法为主。14分

第四题:(20分)
上联:财运国家诚为重;
下联:物流天下利当先。
此联是一位初学对联者为一家物流公司所撰。
1.指出存在问题。
答:感觉到国家和天下两个词组比较突兀了。
2.如何修改?并说明修改理由。
答:财运需要修改。国家和天下太泛了。应该换个字眼。
3.最后贴出修改后的对联,仍为七字联。
上联:商贸五湖诚为重
下联:物流四海迅当先
评: 问题分析的不是十分确切,为字出律没有看到。16


第五题:(20分)
解析一副你自谓得意的自撰联。
答:
上联:桃李不言,蜂情蝶意谁知醉
下联:浪潮有讯,残月晓风客写愁
这联在联意上有点隔了。出句中一派郁郁葱葱的春天的景色,充满了生机,让人心情开朗。下联笔锋一转,写到了残月晓风,半夜听潮水的升落,让人有种喜极生悲的感觉。但由于匆忙中,竟找不到以前的对联了,只好拿个鸭蛋了。呵呵^ω^
评:哈哈,你竟然知道是不佳联,鸭蛋啊,联不佳而赏析佳,15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100 小时
主题
18

1428

帖子

1

精华

1万

积分

联都贵宾

Rank: 4Rank: 4

UID
45202
经验
4699 点
威望
0 点
在线时间
100 小时
注册时间
2013-5-4
15
发表于 2016-4-16 00:1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秋实 于 2016-5-1 22:10 编辑

学号网名:d28小笨来了                              分数    74



第一题:(20分)18分

上联:烟雨桥头听棹远(秋风传说)
下联:江枫月下看潮平(血叶兰)
仔细品味,根据上联的意境,下联作者是如何完成意境的变化和情绪转变的?
上下联 用的是递进手法 上联应该说的是 在烟雨中看着船慢慢远去   也道出了人生的变化如烟似雨  朋友离我越来越远 听着船桨划水的声音渐小 我的思绪起伏
下联是 思绪的转变江枫月下看潮起潮落 心却恢复平静 明白了人世间的悲欢离合
评:意境和情绪变化分析还行,递进方法也说得通。


第二题:(20分)
愁吟寂寞烛含泪;
恨入缠绵鸟乱心。
从艺术手法入手赏析。

有诗钟的手法,愁,恨。上联愁,用寂寞蜡烛,泪水诠释了愁。下联恨,欲恨不能,恨中有爱,缠绵,形容词,恨到一个状态,用鸟乱心很好的承接了上联的愁
拟人手法, 烛含泪形容人落泪,鸟乱心,分明是自己心乱用鸟比作人。
分析较好,若能联系一下古诗句就更好。17分
第三题:(20分)
始皇安在哉,万里长城筑怨;
姜女未亡也,千秋片石铭贞。
此联出自姜女庙,试全面解析。
秦始皇在世 修筑了中国古代最伟大的建筑,在岁月的长河中留下了浓重的一笔。近两千年漫长的岁月中,长城屡修屡补,强征了无数的民夫,在这个伟大的背后隐藏了无数的辛酸和血泪。千百万下层百姓被劳役逼得家破人亡、妻离子散,万里长城是丰碑也是怨恨的集聚地
孟姜女去了,在她的身上体现了,对封建统治阶级暴虐行为的控诉,也是对被奴役者不畏强暴、坚贞不屈精神的歌颂。用一个柔弱女子的死亡来对抗封建社会的残暴,她的名字与长城同在普遍存在的毛病,缺少艺术手法的分析。14分
第四题:(20分)

上联:财运国家诚为重;
下联:物流天下利当先。
此联是一位初学对联者为一家物流公司所撰。
1.指出存在问题。
答物流行业不应该把利润放在首位,应该把诚信放在第一位置
2.如何修改?并说明修改理由。
答首先吧国家放在第一的位置上 其次把诚信放在首要位置
3.最后贴出修改后的对联,仍为七字联
上联:民富国家尊为重;
下联:物流天下信当先
上联:财运国家诚为重
下联:利谋天下信当先
评: 上联的问题没看到,修改的第一幅对联上比离题太远,第二幅看不出是物流行业了。10

第五题:(20分)
解析一副你自谓得意的自撰联。
这是我自己的题图成联
此去余生同墨老
笛横一曲伴云闲
我想表达的是一种宁静淡泊 与山水云霞为伴 余生与笔墨为朋的惬意

评:赏析不错,但对联的对仗还待改进,15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100 小时
主题
18

1428

帖子

1

精华

1万

积分

联都贵宾

Rank: 4Rank: 4

UID
45202
经验
4699 点
威望
0 点
在线时间
100 小时
注册时间
2013-5-4
16
发表于 2016-4-16 00:1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秋实 于 2016-5-1 22:13 编辑

学号网名:凤凰茹诗                              分数   71



第一题:(20分)19分
上联:烟雨桥头听棹远(秋风传说)
下联:江枫月下看潮平(血叶兰)
仔细品味,根据上联的意境,下联作者是如何完成意境的变化和情绪转变的?
从桥头听棹到月下看潮,景物都是江边。上联烟雨朦胧,看不远,故用听。下联雨霁月出,故能看。上联似写送别亲友之状,烟雨中依依送别。下联月下宁静,江枫渔火,潮平两岸阔。故人已远。将心寄月,随君天涯。
评:分析得不错。


第二题:(20分)
愁吟寂寞烛含泪;
恨入缠绵鸟乱心。
从艺术手法入手赏析。
此联上下都是化用了唐诗之意,上联用蜡成灰泪始干意,下联用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句
仅说明联句的化出还不够。应说明写作艺术,关键词语对表达感情的作用。7分

第三题:(20分)
始皇安在哉,万里长城筑怨;
姜女未亡也,千秋片石铭贞。
此联出自姜女庙,试全面解析。
本联突出一个怨字。姜女之怨由暴秦而生,主因是修长城,强征民夫。说姜女怨其实也说百姓怨。始皇不在,长城依旧。说实在的,始皇不在,姜及其夫亦不在,怨还在否?长城的历史地位,战略价值不容忽视。孙中山先生在《建国方略》中这样说:秦始皇筑万里长城,“古无其匹,为世界独一之奇观”,“始皇虽无道,而长城有功于后世,实与大禹治水等”。千秋功过谁能定?

分析不够全面。16分
第四题:(20分)
上联:财运国家诚为重;
下联:物流天下利当先。
此联是一位初学对联者为一家物流公司所撰。
1.指出存在问题。
2.如何修改?并说明修改理由。
3.最后贴出修改后的对联,仍为七字联。
存在问题,财运象是八字算命的术语,有在这感觉别扭。还有六位的为字在此应读平音,不能读仄音,出律了。将财运改为财力,财力对任何国家都是很重要的。按作者原意,财字还得保留。物流通畅,利国利民,下联合律,不改了。
改为:财力国家诚倚重
          物流天下利当先
评:唯有为字分析正确,如果你是物流的老板,说你唯利是图的对联,你敢贴出去吗?10


第五题:(20分)
解析一副你自谓得意的自撰联。
题我的书斋
花红柳绿,品茗春朝香墨案
雪霁人闲,围炉冬夜暖诗怀【凤凰茹诗】
本联写书斋,书斋可读书挥毫,刻章弹琴等文人雅事,当然也可烹茶打牌等娱乐。在春天里,窗外花红柳绿,窗内茶香伴着翰墨之香。挥毫泼墨之余,品茗赏书画。隆冬时,不管他外边冰天雪地,我自闭门围炉读书。整联从春朝到冬夜,贯穿一年四季。看书写字不分季节。工作之余,社交之暇,便可任意为之。

评:赏析很好,对联也好,19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100 小时
主题
18

1428

帖子

1

精华

1万

积分

联都贵宾

Rank: 4Rank: 4

UID
45202
经验
4699 点
威望
0 点
在线时间
100 小时
注册时间
2013-5-4
17
发表于 2016-4-16 00:1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秋实 于 2016-5-1 22:16 编辑

学号 G88         网名:夜月春风                   分数   86
第一题:(20分)20分
上联:烟雨桥头听棹远(秋风传说)
下联:江枫月下看潮平(血叶兰)
仔细品味,根据上联的意境,下联作者是如何完成意境的变化和情绪转变的?
答:多情自古伤离别,烟雨飘飞,朦朦胧胧,亦如送别之人内心的怅惘,孤帆渐远渐无踪,只余独立桥头之影,棹橹欸乃之声,余音袅袅渐寂无声,离情悠悠,不绝如缕。别离后,辗转难眠,披衣独步江滨,江枫层叠,色如火腾,那是因离别而沸腾的心情吗?那就让明月带去我的思念与担忧,“随君直到夜郎西”,况“千里共婵娟”,明月长久,君必安好。隔水相望,不见你影踪,天涯之间却共此时,那还有什么担忧呢?“江天一色无纤尘”,明月可鉴,你我情坚。江潮渐平,如我此时心情。
上联写刚刚离别之景,颇有青莲:“孤帆远影碧空尽“的味道,下联由白日转入夜晚,写分别之后的情景,这样上下联巧妙完成了意境和情绪的转变。
(或者上下联由白天之景转写夜晚之景,由烟雨之景转写晴夜之景,情感由淡淡忧愁转为平静安和)
评:很好。


第二题:(20分)
愁吟寂寞烛含泪;
恨入缠绵鸟乱心。
从艺术手法入手赏析。
答:拟人,移情,情景交融。入题即言寂寞之愁、缠绵之恨,如黄河之水扑天而来,但二者为何,却不再言,而是笔势一转,说烛含泪、鸟乱心,颇得老杜”顿挫“之致,亦有稼轩“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之妙。烛含泪,拟人手法,赋烛以人情,替人垂泪,物犹如此,人何以堪?鸟乱心,让人想起老杜”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名句,也让人想起“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的怨诗,移情于物,又有诗家无理之趣:非鸟乱心,本心已乱,关鸟何事?整联心中情与眼前景巧妙交融,物与我有机合一,烛含泪,人黯然垂泪乎?鸟乱心,己心本静否?

分析较好,在情感与艺术方面。忽视了说明“愁吟、恨入”。17分

第三题:(20分)
始皇安在哉,万里长城筑怨;
姜女未亡也,千秋片石铭贞。
此联出自姜女庙,试全面解析。
答:手法上:设问、反问、用典、对比。用始皇筑长城和孟姜女哭长城典、
主旨上:始皇安在,是反问也是设问,反问加强语气,又问而不答,蓄势不发,只言万里长城筑怨,更引人深思。传始皇“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长城之功效应是抵御外辱,可是从春秋至明,近两千年的漫长岁月中,长城屡修屡补,征调了无数像孟姜女丈夫万杞良一样的民夫,但最终挡住外辱了吗?五胡乱华何来?蒙古入中原何解?清军入关何云?留下的只是一声声民怨,一堆堆枯骨。而孟姜女的故事却一代代流传,一代代赞颂,如此反差,怎不令人深思。
结构上:始皇与姜女,一千古之帝一弱小女子。长城与片石,一气势磅礴一微不足道。可一筑怨一铭贞,两相对比,作者态度不言自明。分析透彻、全面,不错!20分
第四题:(20分)
上联:财运国家诚为重;
下联:物流天下利当先。
此联是一位初学对联者为一家物流公司所撰。
1.指出存在问题。
2.如何修改?并说明修改理由。
3.最后贴出修改后的对联,仍为七字联。
答:上联“为”失替,上下联“为、当”失对。国家与天下有点合掌。“财运国家”令人费解,和“物流天下”结构上也不协调。
利当先,似物流公司只知道赚钱,唯利是图,充满铜臭味,格调不高,稍显低俗,。
修改:出句 :国家财运诚为重
          对句:天下物流迅乃先
评:分析不足,修改后的上联与物流不切,为字失替。12

第五题:(20分)
解析一副你自谓得意的自撰联
答     题成吉思汗
别妻离子,跃马挥戈师白帝,犹抛开几许柔情,几多渴盼
拓土辟彊,驱狼纵虎出苍山,且弄得满丛枯骨,满目疮痍[夜月春风]
解析:统一蒙古后,成吉思汗并不满足,决定效法古代帝王(公孙述跃马称帝,史称白帝),建一番丰功伟业。上联用白帝事,写成吉思汗率大军离别亲人时的壮志豪情。下联主要写成吉思汗对外扩张的不良影响,据历史学家之说,宋代人口约一亿两千万,而元初还不到五千万,而在此段时间并无什么大规模瘟疫等灾害发生,基本死于蒙古兵祸,中国北部人口更是减少了90%。据统计成吉思汗对外扩张,大概共杀死两亿多人,真正是“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整联运用借代、用典和对比,一赞一贬,较客观的评价了成吉思汗的功过。

评:对联语言不够严谨,立意还好,赏析不错,17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4077 小时
主题
40

894

帖子

5

精华

2万

积分

联都进士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UID
42205
经验
6515 点
威望
0 点
在线时间
4077 小时
注册时间
2012-11-1
18
发表于 2016-4-18 13:37 | 只看该作者
小结:
  上联:财运国家诚为重;
  下联:物流天下利当先。
这幅对联存在如下几个问题
1)财及国家两个词用语不准确。财是钱和物的总称,物流是不管钱的;国家一语大了点。
2)为字出律。为字在这里是动词平音。
3)利字用语失当。物流公司不会喜欢人们说他唯利是图吧。
4)财运,物流用语太近。
分析全部到位的同学不多,跑偏的也有。分析不足的也难修改到位。
修改后的对联倒是各有特色,问题还是原来的问题。多数同学没有说明理由。

关于三仄尾,多说一句,三仄尾是小忌,但相同音调的也是大忌的。应该避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4827 小时
主题
93

2434

帖子

16

精华

4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UID
53974
经验
10617 点
威望
0 点
在线时间
4827 小时
注册时间
2014-7-3
19
发表于 2016-4-20 13:29 | 只看该作者
第二题小结:
        有答题的学员都能写出情景,基本能说明修辞和对句方法。大部分学员知道联句化出的原诗句。但仍有部分学员未说明对句、修辞方法、化出之原诗句。部分学员未能说明相关词语对抒发感情所起的作用。要继续多读联多赏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1116 小时
主题
21

825

帖子

1

精华

1万

积分

荣誉版主

联都举人

Rank: 6Rank: 6

UID
16694
经验
4043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1116 小时
注册时间
2008-6-21
20
发表于 2016-5-1 22:23 | 只看该作者
第三题小结:
1.大多数同学不知对联解析如何下手。
2.分析不够全面。
3.解析字数太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联都网 ( 闽ICP备2023009884号 )

GMT+8, 2024-6-15 02:49 , Processed in 0.109445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